「佛系」生活背後的價值取向:低慾望社會來臨?

近日,在社交網路上,「佛系」一詞悄然走紅。社交網路上的年輕人紛紛自稱為佛系男子、佛系女子,此外還有佛系追星、佛系購物、佛系員工、佛繫戀愛等說法。那麼,究竟什麼是「佛系」?

「喪」文化與「佛系」文化的興起揭示出青年一代正對快節奏、高成本的生活作出消極回應 同許多青年亞文化一樣,「佛系」一詞也來源於日本。在日語中,「系」意為類型,而「佛」借鑒的則是佛教講求超脫世俗的人生態度,指涉的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切隨緣」主導精神的生活方式。 本質上,「佛系」與90後相遇的背後,潛藏著保溫杯泡枸杞的中年隱憂。曾經拒斥「90後」這一標籤的青年一代,或是困惑於現實,或是迷茫於選擇,於是給自己貼上「佛系」的標籤。但無論積極也好消極也罷,「佛系」跟不久前流行的「油膩」一樣,也不過是個標籤,並不足以指代豐富多彩到無所不有的人生。 而在「佛系」之前,年輕人喜歡用「喪」來表達一種消極的心態。但二者又有所差別。值得注意的是,相對「喪」中暗指的「早衰」與「不作為」而言,「佛系」並不代表無所作為,只是相對主動去改變而言,更傾向於被動去接受。具體而言,「喪」是不想工作,漫無目的,情緒低迷,慾望低下;但「佛系」仍有所執,只是對於所執的東西,它不再在意。「喪」不想工作,「佛系」該工作工作著,只是別指望我努力;「喪」是不想談戀愛,「佛系」是戀愛要談,但我不吵不鬧,得過且過的心態。 因此,與其說佛系是在一切隨緣,不如說是一部放棄抗爭,向生活妥協的歷史。年輕人之所以自稱「佛系」,試著看開一切,是因為他們知道,即便自己看不開,事情也依舊無法開解;他們放棄抵抗,是因為很多事情抵抗了也不會產生什麼重大轉變,故而產生一種看似豁達,實則無力的心理。 不難發現,在諸如「佛系」、「喪文化」等青年亞文化流行的背後,是戶籍、房價、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在讓年輕人背負著無比沉重的負擔。因此,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才催生出諸如「喪文化」以及「佛系」等概念。 從某種意義上講,無論「佛系」還是「喪文化」,都是強勢生活下弱者的一種自我保護。他們通過構建一種新的話語體系,找尋新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他們以「無所謂」的態度降低了心理的期待值,得到的都是僥倖,失去了也不會覺得可惜。 然而面對著不漲的工資、難搞的客戶、冷血的老闆,佛系員工不敢辭職,也承擔不起反抗的風險,他們只能笑嘻嘻地接受。但他們對工作不熱心、不熱情、混日子的「佛系」狀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噬著不合理的工作機制,他們以消極表達了不滿。而如果以整個時代為對象,年輕人推崇「佛系」的生活狀態,也是一種武器。房價太高,我們不買,你愛賣賣誰去。不過,如果真的迎來一個年輕人低慾望的社會,前景或許也未必光明。
推薦閱讀:

菜鳥筆記之我就是傳說中的佛系運營喵
喪心病狂的佛系
我是佛系青年,斗戰勝佛的佛
遇見「佛系渣男」是什麼體驗?
要是什麼事都像長胖那麼容易就好了

TAG:生活 | 社會 | 價值 | 慾望 | 價值取向 | 背後 | 佛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