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戰爭中大敗法軍的台灣首任巡撫,得知台灣被割讓後抑鬱吐血而死!死前高呼:「還我台灣!」
劉銘傳
光緒二十一年三月(1895年4月),戰敗後的清政府在日本馬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根據條約規定,清政府除了要賠償日本高達兩億兩白銀的賠款外,還要割讓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震驚,台灣民眾奔走相告,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全台各地百姓湧入省府憤怒抗議朝廷的割台行為,決心誓死保衛台灣。在台灣海峽的另一邊,得知清廷戰敗割讓台灣的消息,曾任台灣第一任巡撫的劉銘傳憤而吐血,從此卧床不起,不久就在安徽六安劉新圩病逝,死前一直高呼:「蒼天啊,還我的台灣!」。
劉銘傳,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因排行第六、臉上有麻點,故又稱之為」劉六麻子「,淮軍名將。二十六歲時劉銘傳帶著自己訓練的團練投奔李鴻章,因作戰勇猛,治軍嚴謹,在與太平軍的作戰中屢獲大勝,被李鴻章引為心腹愛將。之後劉銘傳率領」銘字營「在太倉、崑山、無錫諸戰中所向皆克,俘獲太平軍兩萬多人。後又經過四個多月激戰攻克常州,殺太平軍護王陳坤書以下太平軍將士近萬人。之後銘軍將西捻軍引到黃河、運河、之間的狹長地帶,在西捻軍被圍後與之決戰,致西捻軍全軍覆沒。劉銘傳因功晉爵一等男、賞穿黃馬褂、賞頭品頂戴。平定捻軍後劉銘傳因部眾在陝西嘩變而被清廷革職,心灰意冷的他從此引退歸鄉,在劉銘傳閑居十幾年中,國事日益衰敗,外患也日益嚴重。
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在東南無將的清廷這時才想起這位淮軍名將,清政府任命他為督辦台灣事務大臣,籌備抗法,不久又授福建巡撫,加兵部尚書銜。在抵達台灣的第二天,劉銘傳即巡視要塞炮台,檢查軍事設施,並增築炮台、護營,加強台北防務,之後在激戰中數次擊退意圖登陸台灣的法軍。不久後,劉銘傳又指揮台灣軍民在淡水大敗法軍,取得淡水大捷。與此同時,法軍又在鎮南關大敗,在中國軍民的英勇抵抗下,法國侵佔台灣的戰爭以失敗而告結束。但此時清廷卻決定乘勝即收並與法國簽訂條約(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次年,劉銘傳被清廷任命為第一任台灣巡撫。
就任之後,劉銘傳開始在台灣施行一系列改革,他修建鐵路,開煤礦,創辦電訊,改革郵政,發展航運事業,促進台灣貿易,發展教育事業,大力加強台灣防務。但五年之後,劉銘傳即因通商口岸稅務問題等事遭到朝中頑固派官僚的激烈反對和清廷的嚴厲申斥,憂病交加之下他被迫向清廷提出辭呈,從此再也沒有回到他日思夜想的台灣。甲午戰敗割台的消息傳來,劉銘傳得知自己一生中花精力最大創置的台灣省被割讓給日本,憂思鬱結,吐血不止,從此一病不起,1896年1月在安徽病逝。清廷贈太子太保,謚壯肅。劉銘傳死前令家人將自己的墳墓朝向台灣方向,並面向台灣方向大呼:「蒼天啊,還我的台灣!」。
推薦閱讀:
※張愛玲的爺爺在中法戰爭是逃兵?
※不為人知的戰鬥——晚清中法戰爭(三)基隆炮聲隆
※不為人知的戰鬥——晚清中法戰爭(一)禍起天南
※不為人知的戰鬥——晚清中法戰爭(二)北寧之戰
※就中法戰爭支持眾知友,反駁和澄清「北風」的系列錯誤,還愛國先輩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