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心理學簡介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中葉產生於美國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和革新運動。它既反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第一勢力)機械的環境決定論,又反對精神分析(心理學第二勢力)本能的生物還原論。它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人的本性、潛能、尊嚴和價值,研究對人類進步富有意義的現實問題,因此被稱為西方心理學的第三勢力。
1、歷史背景(1)社會背景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戰爭橫財,成為世界上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國家。但美國高度發達的經濟生活絲毫未能掩飾其嚴峻的社會問題。美國社會內部各種矛盾和不安因素在迅速滋長,空虛、孤獨和價值感喪失使現代人表現出強烈的異化傾向。美國社會精神危機加重,精神病患者和神經症發病率居高不下。精神病醫生髮現,用傳統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已不能解釋現代人的心理疾病,用機械的「刺激-反應」模式已不能說明人的內部心理實現。人本主義心理學正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2)哲學背景l 人本主義和人性論
人本主義是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代表當時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思想家提出的一種尊重與關懷人、保護個人利益和宣傳個人中心的世界觀,在當時反對封建神權和宗教世界觀方面具有進步意義。18世紀法國的啟蒙時代,人文主義再次盛行。伏爾泰、盧梭等極力倡導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強調人的價值、尊嚴和權利,解放人性。人本主義心理學把人文主義觀點與心理學研究結合起來,主張把人性、潛能、價值和自我實現等內容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而這顯然是對人本主義傳統的繼承。
在西方傳統中,人性指人區別於動物的基本屬性。大體有兩種傾向。一種是自然科學傾向,以亞里士多德、霍布斯和邊沁等人為代表,強調人的自然生物本性士先天的,提倡用法律和秩序來約束人的行為。另一種是社會科學傾向,以柏拉圖、康德、盧梭等人為代表,強調人的精神、意識和理性,主張開發人的潛能,運用教育手段來完善人格,實現人的價值。顯然,人本主義心理學屬於第二種傾向,但也適當吸收了自然主義觀點。
l 存在主義和現象學
存在主義由尼采首先提出,其核心觀點是人的存在先於人的本質。二戰後存在主義在法國思想界處於絕對重要的地位。它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共同之處在於,他們都把理解人作為自己的研究主題,認為應該用儘可能少的先入之見來理解人。他們都反對對人類的命運和尊嚴採取決定論的態度,強調人的真實的或內在的自我,強調意向性在人格研究中的重要意義。
現象學起源於德國古典學家黑格爾的著作,它的口號是「回到事物本身」。現象的本意就是顯現出來的東西,事物本身在傳統哲學中一般理解為隱藏在現象背後或深處的本體或本質,而現象學所理解的現象就是事物本身。人本主義心理學把現象學視為研究主題的直接經驗和內省報告的方法。
(3)自然科學背景生物科學的發展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研究人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科學基礎。人們已經認識到,生命是長期演化過程中,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最後形成生物大分子,並進一步發展為生命體系的。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很明顯的受到這種認識影響。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它闡明自然界生物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結構及其形成和發展過程,研究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發展。人本主義心理學深受其影響,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一致,主張維護人的心理活動的生態平衡,反璞歸真,回歸大自然,反對把人的心理活動肢解。
機體整體學從人的整體性和人與環境的統一關係出發,強調有機體是一個多層次結構的統一整體,有機體與自然和社會始終處於密切的辨證關係之中。因此,它主張對人類有機體的研究必須把人看作是完整的,是與環境相統一的。這種整體主義思想已滲透到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實驗室研究中。
文化人類學是研究人類的生活狀況、家庭結構、社會結構、習慣和行為以及倫理、宗教信仰、價值觀念、藝術等的起源、演進和傳播的學科。它的許多研究內容和成果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人本主義心理學。
(4)心理學背景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在反對行為主義、揚棄精神分析心理學的基礎上產生的,是以德國的機體論、整體主義、格式塔學說和美國的人格心理學為心理學基礎發展起來的。
2、人本主義心理學(1)研究對象人本主義心理學明確提出要以心理健康的人或健康人格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即使是對心理不健康的病人,也要努力尋找他們健康的內在本性。
馬斯洛對心理健康概念作了明確的說明:(1)心理健康是一種強烈的信念,即相信人類有自己的基本性質和心理結構框架,我們可以像對待人體結構那樣來研究它;人類也有由遺傳決定的需要、能力和傾向,其中一些跨越了文化的界線,是全人類共有的,還有一些則是具體的個人所獨有。這些需要是善的或中性的,而不是惡的。(2)完美的心理健康和正常而有益的發展在於實現人類的這種基本性質,在於充分發揮其潛能,在於遵循其軌道逐漸向成熟發展。這是內在的心理發展,不是外部的行為塑造。(3)心理病理現象是使這種基本性質遭到否定、挫折或扭曲的結果。因此凡是有助於實現人的內在本質的就是好的,凡是阻撓或否定這種基本性質,甚至改變自我實現過程的,就是壞的或者是心理變態。
另外,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人的內在意識經驗。意識經驗能向心理學家提供重要的信息,使他深入到人的內心深處,了解那些對人類來說最有價值的、關於人的內在本性的信息和此時此刻的內在體驗。
人本主義心理學把人的潛能和價值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不僅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而且把心理學研究與社會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嘗試解決現代社會人類價值觀喪失而引發的社會和心理問題。
(2)研究方法人本主義心理學強烈反對把人機械化、客觀化的靜態研究傾向,主張用動態的整體研究的方法研究實際社會生活的人。馬斯洛認為心理學應該採用整體分析方法,這種方法強調人是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而發揮作用的,因此對人的研究必須既考慮行為的內在的、固有的決定因素,又考慮外在的、環境的決定因素。弗洛伊德只注重第一點,而行為主義者只注重第二點。這兩種觀點需要結合在一起。這種結合的結果便是對人進行整體的分析研究和個案研究。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大都不贊同主流心理學的實證主義傾向,而提倡現象學描述。大多數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都主張把實證研究的方法與現象學和存在分析的方法結合起來。
(3)基本特點人本主義心理學反對行為主義的環境決定論,也反對精神分析的生物本能決定論,它突出了內部動機,尤其是高層次動機的主導作用,表現出明顯的人格動機論特徵。
人本主義心理學主張把人的本性的價值置於心理學研究的核心,使心理學真正成為一門關於人的科學。大多數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重視人的自我發展和成長,相信人是一種「正在成長中的存在」,因此成長是人性共有的特點。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成長過程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積極自主的,是通過人的負責任的自由選擇過程而實現的。
從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來看,它強調研究人自身的潛能和價值。由於社會壓抑了人的潛能,使人的價值觀嚴重喪失,人本主義心理學通過對潛能和價值問題的呼籲,喚起社會對人的關注,對改善人際關係和實現人的潛能和價值的關注。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在各自的論著中探討了許多與社會問題有關的主題,並在人本主義心理治療、預防犯罪、企業管理和社會改造等領域提出了許多有影響的間接,因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歡迎。
人本主義心理學不同於傳統心理學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對健康人的心理和健康人格的研究。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一種健康人格心理學。
3、代表人物(1)馬斯洛l 需求層次論
動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而需要則是動機產生的基礎和源泉。馬斯洛將動機的研究放在基本需要及其層次發展上,以似本能的假設來界定基本需要的概念。在他看來,人的需要可以區分為兩類:基本需要與特殊需要。前者是全人類共同的需要,具有似本能的性質;後者則是不同的社會文化條件下形成的各自不同的需要。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的內容依次是:
n 生理需要。指維繫個體生存和種族發展的需要,是人的各種需要中最原始、最基本、最需優先滿足的一種。
n 安全需要。指對穩定、安全、秩序、保障、免受恐嚇、焦慮和混亂的折磨等的需要。
n 歸屬和愛的需要。指個人對友伴、家庭的許奧,對受到組織、團體認同的需要。
n 尊重的需要。指個人對自己尊嚴和價值的追求,包括自尊、自重和為他人所敬重
n 自我實現的需要。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充分發揮自己潛能,成為所期望的人物的傾向。
上述五層次需要從總體上來看都屬於意動的需要,除此之外,馬斯洛還討論了認知、理解的需要和審美的需要。前者指人們對理解周圍環境、搞清環境重的疑難問題及探索事物發展規律的需求;後者則指人們對美的需求和對美學上的令人快樂的經驗的需求。
馬斯洛對各需要層次之間的關係的闡述包括兩個方面。第一,低層次需要是高層次需要的基礎。一般來說,當低層次需要獲得滿足後,高層次需要才能出現。第二,各層次需要的產生和個體發育密切相關。
l 自我實現論
自我實現本來是一個哲學的概念,在心理學中起源於榮格和戈爾德斯坦。馬斯洛將自我實現看作人格發展德最高動力,看作人類獨有的一個終極價值。馬斯洛亦將自我實現看作完滿人性的實現。他認為,從總體上說,可以將自我實現定義為不斷實現潛能、智能和天資,為個人內部不斷趨向統一、整合或協同動作的過程。
後來,當馬斯洛進入超個人心理學階段以後,從兩個方面修正了上述觀點。一方面,他提出了自我實現乃是「存在」與「形成」的有機統一的觀點。他認為,自我實現首先是一種「存在」,是人超越了缺失性需要之後所達到的人性潛能充分實現的完滿境界,是一種只有為數極少的人才能相對完成的最終的「事態」。同時,自我實現又是一種「形成」,是能動的、貫穿一生的動力過程,是沿著需要的階梯漸次向終極的人的狀態演進的過程。另一方面,馬斯洛又從超個人心理學的角度對自我實現的內涵進行了擴展。在超個人心理學中,自我實現不再流於與「非我」相異的「小我」的實現,而是擴大了的那種超越了自我與非我的對立、並將非我融於自身的「大我」的實現了。
馬斯洛概括了自我實現者的16種人格特徵:
n 能準確客觀地洞察現實,並與之形成更加適宜的關係
n 對自己、他人及整個自然表現出更大的認可
n 思想言行比較自然、坦率和純真
n 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
n 有獨處和獨立的需要
n 能自立、自製、超越文化和環境的約束
n 能以新奇的眼光欣賞生活中的許多事物和經驗
n 較經常地經歷神秘體驗或高峰體驗
n 對人類懷有一種很深的認同、同情和愛的感情
n 具有深厚的人際關係
n 具有民主的性格結構
n 能分辨善與惡、手段與目的
n 具有富含哲理、善意的幽默感
n 富有創造力
n 對文化適應的抵制
n 能超越各種二歧式的對立而達到一種整合的狀態
馬斯洛還通過對嬰兒與兒童的行為觀察提出了自我實現的機制與途徑。他認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深蘊本性中均蘊涵著兩種力量:一是由於畏懼而使人堅持安全和防禦,傾向於倒退,緊緊依附於過去,害怕承擔成長的風險,害怕失去已有的東西,害怕獨立、自由和分離;另一種力量則推動人向前成長,建立自我的完整性和獨特性,充分發揮他的一切能力,樹立面對世界的信心、勇氣並認可他最深邃的、真實的、無意識的自我。
馬斯洛根據對自我實現者行動步驟的考察,提出了趨向自我實現的八條具體途徑:
n 經常全身心地專註於某一件事情、某一項使命,徹底忘記自己的偽裝、拘謹和畏縮,真正進入到「無我」的境界
n 面臨前進與倒退、成長與安全之間的選擇時,要做出成長的選擇而不是防禦的選擇,力爭使每一次選擇都成為成長的選擇
n 「要傾聽自己內在衝動的呼喚」。即讓自己的天性、潛能自發地顯現出來,使之成為行動的最高法庭,而不是傾聽權威的、傳統的聲音
n 在許多問題上都應反躬自問。這意味著承擔責任,而每次承擔責任都是一次自我的實現
n 能從小處做起,培養自己的志趣和愛好,要有勇氣不怕這怕那,懂得自己的命運、使命,據此來採取正確的行動
n 自我實現往往需要經歷勤奮的、付出精力的準備階段
n 應設置條件讓高峰體驗更有可能出現,從而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實現自己
n 要識別自己的防禦心理,並有勇氣放棄這種防禦。
馬斯洛還創造性地將自我實現與創造性緊密聯繫起來,他認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更多地是由人格造成的,是自我實現人格的副產品,它像自我實現一樣,也是每個人作為人類的一員生而具有的一種潛能。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它和自我實現、心理健康是同義語,即它是自我實現的絕對必要的方面,或是自我實現的規定性特徵。
l 高峰體驗論
高峰體驗是馬斯洛在對自我實現者的研究過程中發現的,他認為這種體驗不是經常出現的一般性感受,而是在自己生活中最幸福的高峰時刻迸發出的一種短暫的極樂感受,它是普遍存在的,為全人類所共有。馬斯洛強調「高峰體驗」與自我實現的密切關係,在他看來,自我實現者的人格特徵之一,就是常常產生「高峰體驗」。
馬斯洛還發現,在高峰體驗時刻,人的認知特性和能力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出現了一種特殊形式的認知,即存在認知。這種認知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n 對象是作為本質被完全把握的。這種特性可稱為「整體注意」,是存在認知的重要起點
n 一種超文化性認知,它不受任何文化和歷史框架的制約,能對認知對象的本質進行認識
n 一種總體性認知,它把兩個極端有機地匯合,成為一個和諧的統一體
n 真正自由的、來自本體內部的創造性認知活動
n 主體對認知對象全身心投入
n 最終發現存在的價值的認知
n 體驗被看作超越利益和目的的高尚情感
l 內在價值論
馬斯洛堅持把心理學研究介入價值領域。他看到我們時代的根本疾患是價值的淪喪,因此,馬斯洛心理學的重要目標是彌合科學與信仰、事實與價值的斷裂,使心理學在揭示人性奧秘的同時,亦能為人提供生活的意義與理想。
馬斯洛的價值論隨著其研究的深入並非一成不變。當他的思想尚處於人本主義階段時,他以自我實現或人性潛能的實現化作為人生的終極價值。進入到超個人心理學階段後,他認為在人性實現的最高層次上,利己與利他,個人價值選擇與社會要求時完全協調的。
l 良好條件論
馬斯洛認為良好條件時人性潛能賴以生長和實現的陽光、空氣和水。在他看來,良好條件「可以總的概括為允許滿足和表現」。以這樣的思路,馬斯洛提出了內在教育論、心理治療論、社會變革論和優美心靈管理論。
(2)羅傑斯l 心理科學觀
在羅傑斯看來,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之中,而這一主觀世界僅有他們自己才能知曉,因此,要探討人的內心世界,就必須依據個人的主體經驗。在心理治療之中,治療者要努力類界和無條件地接受被治療者的內心世界,希望這樣做能引起患者的人格發生重大改變,進而引發一種更本真的、令人滿意的成長過程。
在羅傑斯的心理科學研究方法中,他從一開始就主張心理治療應把科學研究和經驗研究結合起來。他明確指出,如果心理治療的技術和測量過程的提出能夠在實際的臨床經驗中觀察到,那麼,提出能夠測量、驗證或改變心理治療假設的實驗條件時完全可行的。羅傑斯所謂的實驗研究方法實際上是心理治療中的言語報告法和現象學方法的結合。
關於心理學究竟應該是一門什麼樣的科學,羅傑斯也是一直在苦苦思索。他認為,實驗研究和經驗研究都是心理科學的合理方法,都能揭示心理現象的某些真理。這酒是以第三種認識方式來整合主客觀認識方式,這個第三種方式就是主體之間或現象學的認識方式,這是一種從存在主義傾向發展二來的、非機械論的科學認識方式,它既保留了邏輯實證主義的價值,又把人的主體性放在研究的核心。
l 人格理論
羅傑斯人格理論的前提之一是人性本善論。在他看來,人的本性是善的,人性的發展具有建設性傾向。羅傑斯承認,人性中的善是通過潛能自我實現的傾向而在外部行為中表現出來的,這樣,它和外部環境之間存在著複雜的相互作用。
自我概念是羅傑斯人格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在羅傑斯看來,自我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了解和看法,是人對自己的知覺。一個人隨著自己經驗的增加,會逐漸豐富和改變對自我的認識。但這種認識一旦形成,就會成為一種相對穩定的、有組織的、連貫而有聯繫的整體知覺模型。羅傑斯認為,人格由有機體和自我兩部分組成,有機體是人的一切經驗的聚合,自我「只是有機體按照保持和提高自己的方式來悉尼顧委的總的傾向的一種表達。」
l 來訪者中心治療
來訪者中心治療首次提出了「非指導性治療」的理論和技術,並全面深入的闡述了醫患之間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性,它代表著人本主義心理治療的主要趨向,也是他的其他心理學理論、方法和觀點的實踐基礎。
l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
羅傑斯把其心理治療的理論擴展到教育、家庭生活、企業管理以及國際政治問題等廣泛領域,其中尤以教育方面的影響最大。1969年他出版了《學習的自由》一書,闡述了他的人本主義的教育思想,既以學生為中心的非指導性教學。
l 貢獻
i. 開闢心理治療新方法——從「非指導性治療」到「來訪者中心治療」再到「以人為中心的治療」
ii. 發展了人格理論——強調人格的完整性,認為主觀世界的經驗是人格發展的根本動力
iii. 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
l 局限
i. 過分強烈的主觀色彩
ii. 治療方法的局限性——對有心理問題的正常人比較有效
iii.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片面性
推薦閱讀:
※每天聽那麼多「情緒垃圾」,他們居然充滿活力! | 像諮詢師一樣生活
※每個人都需要讀一讀羅傑斯
※林炎平:人本主義的宣言——伯里克利講演
※羅傑斯是酒鬼嗎?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