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90後、用手篆刻10年光陰,專註堅持皆在方寸之間!
鄭超
匠心精神專題第6期
一枚印章對於一個人意味著什麼,從古至今印章的作用一直發生著變化。早在秦漢時期印章幾乎每人都有佩戴,像現在的「身份證」一樣;而現代人對於印章既看重實用價值,更追求和欣賞篆刻藝術本身的魅力。對於「印人」來說,無論這種意義如何變化,最重要的就是把一枚印章刻好,這正符合我們的匠心精神主題。
鄭超作品
迷茫中找到方向
鄭超給我的第一印象話不多,略有些內向,脾氣隨和,但能感到他對事物的堅持。聊久了,除了對篆刻的熱愛,對藝術天生的敏感、靈氣都自然流露。那是一種擋不住的才氣,也難怪如此年輕便有了如此成就。
出生於1990年的鄭超,學生時代和其他人一樣忙著準備高考,並沒有接觸書法篆刻,是鄭超的父母偶然看到路邊的培訓班廣告後,才決定讓他學習書法。隨後來到鄭州進修,先後師從婁紅衛、谷松章等老師學習書法篆刻。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時至今日,他依舊沒有忘記這幾位良師的教導和培養,一方面,以謙虛的心態繼續跟老師討教學習;另一方面,努力鑽研書法和篆刻。
雖為90後,他身上有著90後們少有的謙虛和淡定,算一算,2006年踏入篆刻這一行,雖年紀輕輕,已然從事10年光景。
2008年開始,他在美院學習書法篆刻專業,那時每學期屬於篆刻的時間也不到一個月,面對著陌生的古印譜,雖無知,亦有畏。置於案頭每日臨摹,把每方印章都當做是老師。
「從來沒有放棄的念頭。」漫漫學習路,總有迷茫的時候。曾經一段時間,鄭超開始質疑學習古印是否已是過時。他開始反思,想起自己學習的初衷,其實從他選擇篆刻專業,便將所有精力都無保留地投入,對於篆刻愛的深切,以及傳統文化的浸染,讓他重新獲得力量找到方向。
鄭超作品
關於「西泠狀元」
大學期間和畢業後,鄭超參加了許多比賽並獲獎,這除了他的天賦異稟,學習東西快,還和他持之以恆的努力分不開,用他的話說就是「我一直在做這件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3年和2015年,他連續兩年參加「西泠印社」的考試,最終在2015年以第一的優秀成績進入西泠印社,成為歷屆西泠選拔賽最年輕的的狀元。
西泠印社是印人的聖地,它創建於清光緒三十年。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國際性的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
而即使獲得如此的成績,鄭超還是以寵辱不驚去面對,他說失敗可以讓人精神抖擻,但面對成績還是要看的淡一些。
鄭超作品
「匠心精神對我來說就是全身心投入」
鄭超還很年輕,他的人生還有無限可能。在我看來,他的成功並非偶然,他身上的很多閃光點都和匠心精神吻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在他看來,所謂「匠人」就是手藝工人,而所謂「匠心精神」就是自己做一件事,從一而終。
鄭超作品
目前的篆刻就成了鄭超人生中的一部分,「這就是事業」,他通過篆刻去表達思想和審美。刻一枚印章,從打稿到篆刻,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只為作品最後的完美呈現,這是他作為匠人的不懈追求。而印人,要耐得住寂寞,做一個靜靜的篆刻者,用平和的心態,篆刻之路才能走的更遠。
「一輩子做好一兩件事就不錯了。」這是他說最多的話。他目前的生活很簡單,都是關於篆刻,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並為之奮鬥終身,也是一種幸福。
鄭超作品
鄭超作品
匠人簡介:
鄭超,別署恆廬,印泉精舍。1990年生於河南新鄉市,現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印社理事。
鄭報融媒記者 葉霖 文/圖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醫生苦勸老人:60歲後多想這六件事,當心壽命縮短10年!
※蜂蜜配它吃,瘦身減小肚腩,10年便秘都好了,沒吃過的趕緊試試
※☆2010☆伊莉莎白2010年愛情關係運勢
※2010年父親節作文:用成績來報答
※別在2010年毀了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