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依戀模式與戀愛的關係

依戀模式與戀愛的關係 啟明按:算是科普下了,關於依戀模式和戀愛關係的文章。全文如下:  理學家Hazan 和 Shaver在美國LosAngelesNews上刊登了一個心理測驗,其中包括以下三個被認為是這個心理測驗中最重要的問題。這三個問題事實上描述了三種人際關係的狀態,被測驗者需要回答哪一種狀態與他們平時生活中的情況最為接近。現在,你需要仔細地閱讀這三個問題的描述,然後再為自己選定一個最合適自己的A、B、C類型:  A.我很容易與人接近,信任他們,或者讓他們信任,這真是世界上最開心的事情了,我不擔心會被拋棄,因為這很少(或幾乎不)會發生,我也不害怕別人親近我,我覺得那是他們信任我、依賴我的表示。  B.與別人接觸有時會讓我覺得不安,因為我很難完全相信別人,更不用說去依靠他們了。如果有人對我很親近,我就會很緊張,手足無措,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或做些什麼來回報他們的親近。有時,甚至是愛侶想讓我表現得更親近一點,也會讓我感覺有些不自在。  C.我很想讓別人親近我,與我沒有任何距離地交流,但我想,他們似乎很不情願這麼做。我經常擔心我的同伴並不是真的愛我、喜歡我,想和我在一起,我也常常懷疑他們想離開我,不願意和我在一起。我真的想和他們融為一體,可這個願望有時會嚇跑別人,也讓我覺得痛苦。上述的三段描述大體概括了人際關係的三種典型狀況,也許你在回答這三個問題的時候,會發現,你並不是完全的A類型,也不是完整的B類型,你看起來更像是C類型,但有的時候你也似乎帶了一些B類型的影子。  在大多數的人際交往中,人們其實一直在使用著某種類型的人際交往模式。Hazan 和Shaver將這三種類型的命名為:   A.安全依戀型 B.迴避型 C.焦慮——矛盾型  Hazan和Shaver的心理測驗取樣有欠科學性,在一個嚴肅的統計學家眼裡,這僅僅只能是一次無傷大雅的娛樂測驗,但接下來的結果卻讓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鏡。許多心理學家認為這個測驗的答案給出了一個很有啟發性的暗示:在所有參加測驗的人群中,有56%的成人承認他們在與人交往中更多的是A類型的狀態,也就是說,他們屬於安全依戀型;而25%的成人認為他們在與人接觸時,比較適應B類型的交往,是迴避型的狀態;19%的人認為他們是C類型的,因為他們總處於擁有最親密的關係和失去親密關係之間的兩難地帶,患得患失之感充滿了矛盾和焦慮。  有趣的是,這一百分比得數與4年前另5位心理學家在嬰兒和兒童中進行測驗時得出的答案非常接近,Hazan 和Shaver隨即在大學生中間進行了這一測驗,結果發現:答案驚人相似。童年裡的依戀劃分世界。  Hazan 和Shaver的分類與持續了半個世紀的人際關係研究中的分類完全一樣。30多年前,心理學依戀理論就將大多數孩子的人際行為類型定義為這三種狀況:依戀型、迴避型、焦慮—矛盾型。有的孩子很適應,也很能應付與父母的分離,他們雖然不懂得深刻的表達方式,但他們看起來是很明白的,爸爸媽媽只是離開一會兒,馬上就會回來的,他們所需要的安全與保護是不會失去的;而有的孩子卻以大哭大鬧來抗議與母親的分離,即使是父親在身邊也不行;有些孩子更是在父母離開之後陷入一種絕望的恐慌,而不是撒嬌;另一些孩子在小小年紀就知道了報復,所以當他們發現媽媽回來以後,就開始以不理睬她作為報復。1978年的時候,母親與孩子的三種相處類型被完全定義下來:  第一種叫「安全型關係」:體驗到這種依戀關係的孩子一般都很快樂而自信,知道媽媽對自己的負責和親密,即使媽媽不在身邊,他們也會這麼想。  第二種叫「焦慮—矛盾型關係」:媽媽離開後的大哭是基本狀態,別的大人也很難讓他安靜下來,害怕陌生環境。  第三種叫「迴避型關係」:這些孩子與母親的關係比較疏離、冷漠,媽媽離開後不焦慮,回來以後也不顯得特別高興。  孩子與父母的依戀狀況會不會直接影響孩子以後人際關係的形成?這一問題似乎根本不需要回答,答案當然是YES!  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的解釋是:如果孩子在早期的關係中感受到愛與信任,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值得信任的,但如果他的依戀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對自己形成一個不好的印象。「一個不受歡迎的孩子不只覺得自己不受父母歡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不被任何人歡迎;相反,一個得到充分依戀滿足的孩子長大後不僅相信父母愛他,而且相信別人也覺得他可愛。這一心理暗示會隨著我們的長大而根植到我們心靈的深處,於是,成人的三種人際關係類型也出現了。◆因為從前?迴避現在  「我總是懷疑母親和父親在一起是錯誤的,我和妹妹的出生更是錯誤。」已經身為國際文化雜誌的主編了,但MONICA還是難以忘記小時候受到的冷漠和孤獨,「爸媽每次爭吵之後,我們兩個就成了他們的出氣筒。」性格倔強的妹妹即使在母親暴跳如雷的時候也絲毫不示弱,她不哭,被罰站一個晚上,她就真是站一個晚上,第二天早晨背著書包上學去。但性格溫和的MONICA卻在爸爸嚴厲眼神掃過來的時候,立刻抱頭哀求「我錯了」。  童年結束,父母仍然糾纏在他們吵鬧、憤怒、爭鬥的愛情中,妹妹進了精神病院,MONICA逃回了中國。「18歲,我終於可以脫離他倆的監護,你知道我18歲的願望是什麼?就是永遠離開爸媽所在的大陸,我說,我要回北京,他們的一切,和我再沒有關係了。除了他們是我的父母。」MONICA的回憶里似乎並沒有很多快樂的影子。MONICA的工作也是如此,平均1~2年更換一次,適應期過去後,親近期沒有到來,MONICA?就開始希望待在家裡,不去和任何人聯繫,「我沒想要讓別人喜歡我,我也沒想要去怎樣瘋狂地喜歡別人。家很好,反正老公去工作,家是我一個人的。」  研究人員發現,成人人際關係中的依戀類型與孩童時的經歷密切相關,甚至當他們講述與家人的相處關係時,也呈現出獨具特點的類型:安全型的成人更傾向於講述父母是怎樣互相照顧,家庭是如何溫暖,家人之間充滿了信任;而焦慮—矛盾型成人的回憶里卻很少有父母相互支持或父母支持自己的故事;迴避型人一講起家人,大多描述成「不信任」、「感情冷漠」、「我是家庭關係的受害者」。故事裡父母婚姻不幸福——即使是父母現在仍然生活在一起的講述者經常是迴避型的人,他們很難形成一種安全的依戀類型。  但MONICA也在改變之中,「我能感覺到自己變了。結婚之後,是的,我有時懷疑愛情和婚姻,但我想,和他在一起還是好的,我心底的安全感正在一點點蘇醒,我還是願意和他在一起的。」◆親密恐懼讓愛不完全 迴避依戀型的人一直有一個心理夢魘:害怕投入親密關係,而最痛苦的心理困擾是:懷疑他人。普遍現象是他們會很自然地相信真正的愛情是不會長久的,電影、愛情小說里描寫的那種不顧一切的深愛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在FEENEY、NOLLER和PATTY進行的一項調查中,他們將人群中具有強烈「迴避型」特點的人選擇出來,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愛情經驗,有43%的人回答,他們從來沒有真正戀愛過。  與此完全相反的是,焦慮—迴避型的人卻在不斷地談戀愛,不斷地拚命追求他們夢想中長久的快樂。  第4次失敗的愛情之後,江浩似乎已經瀕臨崩潰邊緣,「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做出那麼多犧牲和改變,她都不滿意。她知道我是愛她的,我只是受不了她和男同事吃飯,和男同事單獨出差,別的我都可以忍受,就是忍受不了胡思亂想,我想完全擁有這份愛情,這難道錯了嗎?她難道就不能為我做出一點改變,略微地約束自己一下。」愛情中的相互約束是很簡單的事,但愛情破裂的真正根源是,江浩偏執在愛情的佔有中:惟恐女友會離開自己,努力讓自己屈從女友的種種要求,盡量讓對方快樂,可江浩得不到相同的回報,不平衡的愛情從開始就會埋下失敗的伏筆。◆「依戀」類型決定愛情命運  很多人際關係和愛情研究發現,安全依戀型的成人對愛情和人際關係很滿意,他們也傾向於尋找一個具有同樣安全依戀潛質的戀人。他們會強烈地支持這樣一個觀點:即人際關係並不是僅僅由血緣、工作、地理環境而決定的,而是有許多愛、義務、信任的內容在裡面。並不是你為了人際關係而需要和他人處好,微笑、擁抱、努力信任他,這是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情感課程。他們很喜歡和朋友待在一起,喜歡在適當的時候與朋友分享自己的秘密,能寬容地接受夥伴、家人和伴侶的缺點,不保留地支持他們。這些特性和發現,使得安全依戀類型的人成為戀愛的絕佳人選,他當然比焦慮—矛盾型的人更自由、更舒展,也比迴避類型人更溫暖更親密。  心理學界的一次真人實驗中,一些戀人、夫婦被安排進入一個實驗室,實驗目的是假定他們中的所有女人都會進入一個有著危險電子裝置的房間,參加身體實驗,她們可能會受到電擊,從而測試她們的焦慮程度以及身體的反應。雙面鏡後的心理學家饒有興趣地觀察他們的表現,真是人有不同。最明顯的一點是安全型的男伴給予了很多情感支持,而迴避型的男人卻什麼都沒有做,他們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表達出關心和愛護。安全型成人有較長的愛情和婚姻關係,也沒有什麼奇怪的了。   讓我們再回到那個在Los AngelesNews上進行的調查,安全型的愛情關係維持10年以上是很正常的,而迴避型的愛情卻大多不超過6年,焦慮—矛盾型的人承認他們的愛情很少有多於5年的。這真是一個讓世界上44%的人感到絕望的數字,我們因為一個不甚快樂的童年導致了「迴避型」與「矛盾對立型」的出現,那我們還要用一輩子來背負這個心理暗示嗎?情況並非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糟糕,心理學的研究會為我們理清生命中不清晰的關係,但它畢竟不能代替生活。它會擦亮愛情與情感的眼睛,接著需要做的是,我們認清了自己,認清了愛人,努力做出適當的改變,把愛情、生活和婚姻中的人際關係向安全依戀型發展。  心理學家坦率承認:只要你身處在愛與信任的人際關係中,你的類型模式就有可能產生改變,愛與信任完全有可能改變你的依戀類型,你的人際交往狀況也會有新的局面,即使這些愛與信任在你小時候是缺乏的。請不要否認自己對愛與信任的需要,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它們。在本文中出現的真實人物,她們努力把自己童年不快樂的回憶講述出來,努力向安全型的愛情和婚姻轉化,無論未來的情形如何,但至少,她們現在是快樂的,安全的。  施容依然期待著去秘魯旅行,單獨出發;MONICA嘗試著和同事一起去城邊的烤肉館喝啤酒,而且生下了一個大手大腳的女兒;林涵參加了一個「自我成長」的小組,在心理諮詢師的指導下,大哭了很多次,並且和她認為到死都不會談心的媽媽進行了第一次聊天;江浩的愛情長跑又開始了,給他的建議是去找一個姐姐型的、安全型的女人。  無論心理學的發現和解釋是怎樣的,我們只會有這樣一個心理事實和生活事實:當我們進入一個安全、持久的人際關係中時,我們的心理依戀類型就會有所改變。  世界被100%的安全依戀感包圍,雖然是夢想,但至少是一個很溫暖的夢想。◆5條改善迴避型依戀的TIPS:  1.如果還沒有戀愛,找一個安全依戀型的愛人是絕對的必要;  2.建立一個安全依戀類型的朋友圈,聊天、出遊、每周在酒吧里閑坐2~3個小時;  3.每周至少要和3~5個陌生人說話:從不交談的鄰居,公司中從不交往的同事;  4.努力發現朋友、愛人、同事的優點和好笑的事情;訓練自己對一些生活瑣事關心,徵求朋友、同事與愛人的意見。記錄下來,成為自己的珍藏;  5.不要把秘密深藏在心底,選擇適當的對象釋放秘密。
推薦閱讀:

武志紅:母嬰關係決定孩子一生
老年親密關係
《小說與作者啥關係?》
近代國際關係史
12星座女為何處理不好感情關係

TAG:心理學 | 戀愛 | 心理 | 關係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