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好生活的哲學
作者 張曉萌
摘自:光明日報 2015年11月10日 第 010 版
「好生活,它屬於我們必有一死的人類,它能夠拯救我們無足輕重的存在,那種無足輕重感預示著人類的短暫和偶然。用純粹的人類理性去應對這個挑戰,這絕對是哲學的終極目標。」 ——《最美的哲學史》
「哲學是什麼」是一個貫穿人類發展史的長久主題,「為什麼要學哲學」是一個相伴相隨的追問,是一個關於「無用之大用」的深奧話題。關於哲學是什麼,哲學家們窮盡一生思考並梌出回答,然而答案莫衷一是。近日偶得《最美的哲學史》一書,與其說這是一本關於源遠流長的哲學思想發展史的回顧,梳理自古至今重要哲學家如何回答「哲學是什麼」的著作,不如說它探討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要學哲學」,接近哲學的途中我們能夠收穫什麼,期待過一種怎樣的生活,並使自己成為何種人。
安身立命的哲學
黑格爾曾經說過哲學是人的精神的故鄉,「一個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沒有哲學,「就像一座廟,其他各方面都裝飾得富麗堂皇,卻沒有至聖的神那樣」。哲學能夠給我們一個心靈的港灣,對智慧的愛、對真理的探索、對意義的追問能夠鑄就精神的充實,並賦予我們更為立體豐富的生存意義。
然而,現代人卻常常面臨遠離哲學的生存危機。對效率和技術的過度關注,使得人們在生活的快節奏中無所適從,人們在「爆炸式」增長的信息面前疲於奔命,用快餐式的方式消費文化卻拒絕嚴肅思考,人們在重重壓力中喘不過氣來。按部就班的生活、冷眼旁觀的理智、看透人間冷暖的成熟令現代人的生存充滿憂傷。值得慶幸的是,人作為一種雙重性的存在,決定了人不僅僅是一種具有自然屬性的存在物,而是擁有精神維度的社會性存在。思想是人力量的來源,無論人類境遇如何變化,始終有一種精神的力量在牽引著我們超越現實,重新探索人生的終極目的,在多元的世界裡找尋安身立命的價值,讓人生開放地面向一種有尊嚴、充滿正能量的美好生活。法國哲學家帕斯卡曾經說過,「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對宇宙本源的探索,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思索,對人生意義的追問,對精神境界提升的渴望,為人類提供了一種安身立命之所。哲學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力量。
追尋好生活的哲學
縱觀哲學史的發展,其中的理論流派或理性嚴肅,或感性直觀,或深刻厚重,或機智靈動,然而對人類命運的關切是永恆的主題,在這個意義上哲學始終切近我們的生活。人的生命有限,但擁有無限的意義。精神的無限性和人生命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常常會帶來無助和虛無感,生活有時變成了在裡面的人想出去,在外面的人想進來的「圍城」,我們常常會有一種「生活在別處」的衝動,憧憬別樣的人生際遇。在條條框框束縛的現實世界裡,我們會不自覺地有一種打破枷鎖的衝動,希望體會「在路上」的對外在世界的期待。《最美的哲學史》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美好的答案:「好生活,它屬於我們必有一死的人類,它能夠拯救我們無足輕重的存在,那種無足輕重感預示著人類的短暫和偶然。用純粹的人類理性去應對這個挑戰,這絕對是哲學的終極目標。」
如何度過有意義的一生,讓人類過上一種值得期待的「好生活」,是哲學賦予我們的慎重對待生命的態度。無論是古希臘先賢柏拉圖對正義和幸福的探討,還是嚴苛的笛卡爾提倡的思想和人性解放,抑或瘋狂的尼采對生命力的釋放和強有力的自由生活的堅持,又或康德對道德律的堅守和黑格爾對人類理性精神的弘揚,這一切都指向一種好生活。不同於轉瞬即逝的快樂,好生活是一種有厚度、有深度、有韌性的持久幸福。在哲學的永恆維度里,生活不能缺席,換言之哲學是一種活潑潑的生命體驗。對好生活的追尋和對當下的把握,能夠讓我們克服對自身渺小的恐懼和對未知的迷茫。海德格爾曾經說過「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這種美好的存在感必須由人的精神支撐,思維的生動和美好構建起人生存的從容和詩意。哲學始終在追尋意義的世界和人類存在的家,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和對生活的熱愛使得哲學成為一門有溫度的學問。
始於童蒙的哲學
無論是哲學啟蒙讀本,還是哲學家的經典著作,無一不在回應「哲學是什麼」的問題,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和定論的哲學之問。然而,哲學思想絕不是原地踏步地停滯不前,而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對終極真理的回答雖然永遠不夠完美,但「哲學史上的每一次更新換代,都能為解答好生活的問題帶來新鮮血液,而那些過去的哲學也並沒有被丟棄,它們歷久彌新。」在希臘語里,哲學是「愛智慧」的意思,這意味著人們始終在探求真理、追問意義。在這個意義上,哲學永遠在路上。在這條路上,哲學啟蒙之於成人和兒童同樣意味深長。
當我們回顧哲學的起源,哲學思維源於好奇,人們對大自然本源的無限憧憬和追問使人們完成了思維的變革。孩子的好奇心是一種天性,如果我們可以從孩提時代就用哲學呵護這好奇的靈魂,那何嘗不是我們追求好生活的一種選擇?更況且對於哲學的追問連哲學家都沒有標準答案,在進行哲學思考的過程中成人和孩子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又何嘗不是對孩子靈魂和思想的尊重?在這個意義上,哲學不僅面向未來探索無儘可能,也向人性復歸激發靈魂潛能。
然而在現實中哲學啟蒙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如今的孩子被沉重的課業和所謂的「素質教育」壓得喘不過氣,課上和課餘的時間全部被填滿,想像的空間被固化的知識和標準答案擠占。「贏在起跑線上」的理念更是綁架著家長和孩子疲於奔跑,我們明知育兒需要慢慢來,卻總也做不到。在功利主義的教育里,上至成人下至嬰童,誰還有條件為哲學留時間,為思想留白,為想像留出空間,這些正常而美好的生活變得多麼奢侈。我們這些焦慮的父母其實都沒有擺脫對子女成功的期待,哲學的辯證與反思、對意義的追問會讓我們懂得理解他者,懂得對世界的立體化解讀,這將會讓成功這個如今單薄的概念變得豐富多元。
要知道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在漫漫長途中領略路邊美景俯拾精彩人生,對萬物的思考對真理的追問,人從哪裡來,為何人終有一死,如何讓有限的生命活出無限的精彩,我要過一種怎樣的生活,什麼樣的生活才有意義。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讓他們信筆塗鴉,給他們講詩歌、神話和童話,這些帶給他們無窮的想像和單純的快樂。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十萬個為什麼」的階段,那時的他們最切近哲學,儼然一副小小哲學家的模樣。蘇格拉底曾用「精神助產術」來描述自己的哲學思想,即通過一系列的發問推進思想和認識的加深,引導人們思考什麼才是善政體、好生活和有意義的人生。若是思考和發問始終伴隨著我們一生,用豐富的人生體驗讓靈魂充實,讓精神富有擺脫匱乏,這才是成長的真正意義。
孩子不是儲存知識的容器,而是鮮活的、立體的生命,只有擁有獨立思想和良好人格,有著期待並追尋好生活的情感,才能夠順利完成這場馬拉松長跑,無用之大用的哲學可以引導他們向這個方向前行。用哲學史的厚重感使孩子明鑒真理,用哲學的深邃讓孩子審問慎思,用哲學的奇妙讓孩子盡情想像,用正義、道德、善、自由、幸福這些構建起哲學的價值引導孩子遵循內心的指引選擇未來的人生之路。這豈不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人人都擁有哲學的「慧根」,就看我們是否曾呵護哲學思維的精神萌芽。
永遠在路上的哲學
哲學的反思、思辨和批判性決定了能夠解除掉人們思想的禁錮和視野的局限,讓人們用開放的視野和包容的心胸超越小我,這種通往高層次的思維攀登和訓練為人生開啟了無限可能,人類的自由精神容納廣闊的世界,推動著思想永遠在路上。借用知名學者袁行霈的一句話,「很難想像一個人的生活中缺乏詩意,記憶中缺乏歷史,思辨中缺乏哲學,這就是人文學科看似無用、實則用莫大焉的獨特魅力。」《最美的哲學史》這部書將當代哲學主題總結為「愛」——「愛能夠把人類固有的那些可愛之處變得偉大,它催生了一種新的共同體概念,我們希望這個世界是舒適宜人的,而且我們希望這樣的世界也可以屬於我們的愛人、孩子以及未來的人們」。在這裡,哲學是對好生活的追尋,是充滿人文關懷的有溫度的哲學史,對好生活的嚮往賦予了人類以積極的生存意義,在這個維度上哲學更像是一部具有美學意蘊的藝術史。
推薦閱讀:
※什麼職業可以經常出差住五星酒店?
※人生的不確定因素
※研究野釣大鯽魚[定興熱線-定興生活網]
※聲音特別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生活不易: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停;前埋伏後追兵,不敢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