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丨2016乘用車 多表情融合 砥礪中前行
2016,註定又是個汽車「豐收年」。
前11個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均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2016年的中國車市以重回兩位數的增速,繼續創造蟬聯新車產銷量全球第一的「八連貫」紀錄已無懸念。
時至年底,回首過往,我們將如何評價2016年國內汽車行業的表現?不可否認的是,在高速增長的背後,除了皆大歡喜,2016年汽車行業、企業、市場呈現出歡喜中帶著擔憂、不滿中夾著無奈、驚訝中發人深思的複雜的「表情」和多面的「情緒」。
自主品牌量質齊飛
2016年,對自主品牌而言是可喜可賀的一年。曾經受累合資企業整體下探的自主品牌,終於揚眉吐氣,實現爆髮式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中國汽車市場整體銷量達到2494.8萬輛,同比增長14.11%;乘用車共銷售2167.81萬輛,同比增長15.57%。這樣的高增長背後,有車企的猛攻、政策的拉動,更有自主品牌的成長。今年前11個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925.12萬輛,同比增長20.18%,增速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銷量有望突破1000萬輛
從市場佔有率來看,今年前11個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68%,市場佔有率同比提升1.64的百分點。
今年,廣汽乘用車、長城、吉利、奇瑞等自主車企的銷量增速遠高於整體車市與合資品牌的增速,讓業內看到了自主車企的希望。然而,支撐自主品牌崛起的,不僅僅是銷量數字的增長,還有利潤和對集團的貢獻度。在廣汽、上汽、長安集團內,自主品牌不僅成為集團內銷量、利潤增長的最大助推器,甚至成為最大的利潤貢獻者。今年長安汽車產銷突破30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佔比近60%。今年11月,多家自主車企銷量創月度新高。上汽乘用車銷量再破4萬輛,同比增速高達107%,位列主流車企增速第一;長城汽車月銷12.9萬輛;長安雖略有回落,但旗下8款車型銷量過萬;奇瑞繼續復甦,艾瑞澤5、瑞虎3和瑞虎7齊破萬;傳祺GS4單車銷量3.22萬輛。有機構預測,今年自主品牌整體銷量或能達到1000萬輛的規模。
搶佔合資品牌份額
除了銷量和市場佔有率,自主品牌在品質和價格上也有了很大突破。15萬元已不再是「天花板」,積極進取的品牌正在衝擊更高級別的市場。今年北京車展前夕,廣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傳祺推出了首款C級車——GA8,售價16.98萬~29.98萬元。隨後,東風汽車集團首款自主高端乘用車——東風A9,以17.97萬~21.97萬元的價格登場。10月26日,廣汽傳祺推出了中大型SUV傳祺GS8,售價16.38萬~25.98萬元,產品對標漢蘭達。產品力和綜合素質過硬的GS8上市以來表現不錯,11月賣出2500輛。江淮汽車年底推出了瑞風A60,售價13.95萬~17.95萬元。
根據上汽和吉利提供的數據,合資產品客戶轉向購買榮威RX5比例達到50%,且購買榮威RX5的消費者中,70%以上購買的都是單價超過14.98萬元的車型,價格區間已經超過很多韓系SUV產品。吉利博越的消費者34%是之前使用合資品牌的車主,13%是曾經進口品牌和豪華品牌的消費者。
毫無疑問,自主品牌集體發力高端是今年自主品牌的一大特點。紅旗LS5、北汽BJ80、長城哈弗H7、長安汽車CS95、廣汽傳祺的GS8,以及長城WEY,吉利LYNK&CO等一大波新車或新品牌的集中發布,再次攪動高端車市場的「一池春水」。
一邊是吸人眼球的高端車型,一邊是更具影響力的新品牌,「向上」已在自主車企間達成共識。與前幾年相比,如今的自主高端車型更成熟、更有底氣。在基礎核心技術零件、製造工藝等方面,不少自主車型已不亞於合資車型。長城H6、長安CS75、吉利博越等車型的暢銷,也讓很多消費者逐漸意識到自主品牌的實質改變。
不可忽視的是,自主品牌份額和價位雙提升的主要推動力是SUV。今年前11個月SUV銷售793.88萬輛,同比增長45.49%,占乘用車總銷量的36.6%。在SUV狂飆暴漲的有利形勢下,自主品牌成為最大贏家,1~11月自主品牌在SUV銷量前十中佔據6席,前三名分別是哈弗H6、傳祺GS4、寶駿560,其中哈弗H6更是以50.02萬輛的成績,穩居SUV銷量榜第一。
無論是對SUV市場的押寶,還是對政策的適應程度,沉寂多年的自主品牌終於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懂得了借力發力。在經歷了幾年的轉型升級和調整後,強勢反彈的自主品牌正在走出單純以性價比取勝的道路,無論是在傳統動力技術,還是潮流化趨勢面前,都已經表現出自身的優勢。
新品牌層出不窮
2016年,汽車新品牌不斷湧現。幾乎每一兩個月就會有全新的汽車品牌冒出來,這種「出生」速度大大超過了以往,著實令人驚嘆。驚嘆之餘更有驚喜,新品牌們帶著各自的資源和理想闖入造車的「紅海」,給汽車圈帶來了新氣象,他們大部分都已經有了產品,並取得了不錯的市場銷量,相比前幾年推向市場的新品牌,今年推出的新品牌表現讓人眼前一亮。
「遍地開花」的新品牌令消費者眼花繚亂。年底的廣州車展上,長城汽車發布了旗下高端品牌WEY;11月8日,北汽幻速推出了「比速」品牌,同時亮相的有比速汽車旗下首款SUV T3和首款MPV M3;10月20日,吉利汽車發布了中高端品牌LYNK&CO,並透露將和沃爾沃共享全新CMA平台,推出包括SUV在內的多款車型。此前亮相的新品牌還有斯威、漢騰、寶沃等。僅僅一年的時間裡,還不算層出不窮的互聯網汽車,已經有十多個新品牌誕生。
初期表現良好
新品牌的發展情況也讓業內頗為關注。寶沃汽車是其中備受矚目的一員。今年3月,寶沃汽車宣布其中國業務正式啟動,4月BX7在北京車展正式上市,定價16.98萬~30.28萬元。從7月起開始逐步交付用車,至今寶沃已取得了約兩萬輛的銷量。與此同時,寶沃邁出了發展的第二步,宣布在其品牌發源地——德國不萊梅建立全新工廠,打造純電動及插電混合動力車型,走上了歐洲市場的復興之路。
與寶沃一樣,斯威也是以回歸姿態現身國內的新品牌。斯威汽車的品牌源於義大利的著名摩托車品牌SWM,曾在歐洲盛極一時。2014年1月,華晨鑫源全資收購了斯威品牌。此後,斯威汽車用時兩年時間,充分整合手中優勢資源,將設計中心落戶義大利米蘭,同時與華晨集團研究院在多個領域通力合作。今年8月30日,SWM斯威汽車旗下首款「智能互聯大7座SUV」斯威X7在重慶上市。截至11月,斯威X7累計銷量達15699輛。
漢騰汽車品牌推出的時間更短,但進度同樣十分惹眼。今年5月9日漢騰汽車品牌在北京發布,在爭議中走過了小半年,終於推出了首款車型漢騰X7。據了解,目前,漢騰X7已經收穫了超過2萬輛訂單。除了已經上市的漢騰X7之外,今年廣州車展上還有漢騰X5、漢騰X7三擎混動版、雙模混動版、G20定製版四款新車亮相。這些新車預計將在2017年內上市銷售,以進一步豐富產品線。對一個新品牌而言,短短几個月時間即取得如此成績值得肯定。
新思路湧現
細數幾年前中國汽車市場出現的新品牌,比如DS、觀致、納智捷等,它們定位各不相同,但市場的開拓均很艱難,與當初的雄心勃勃相去甚遠。而今年的新品牌究竟做了什麼,讓其能夠在強敵環伺的中國市場迅速被接納?
有業內人士分析,今年新品牌的發展呈現出一些共同點。首先,它們的首款車型都是SUV。顯然,新品牌借炙手可熱的SUV做進入市場的敲門磚無疑是明智之舉。其次,產品顏值高、空間大、配置豐富、性價比高,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特別是廣大的三、四、五線城市的消費者還是以首次購車為主,這一人群對於價格的敏感度很高,對品牌的忠誠度相對較低。此外,新品牌都很會「講故事」,懂得如何把品牌發展的歷史脈絡、內涵、精神,向消費者娓娓道來,並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向消費者品牌理念的灌輸。同時它們很注重經銷渠道的布局,讓品牌和產品深入終端消費群。
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進程中,類似的新品牌雲集的盛況在約二十年前也曾出現過。彼時的波導、華普、奧克斯等一批企業紛紛嘗試造車,不過大浪淘沙之下不少品牌早已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為何在這個時間點我國又出現了汽車新品牌集中湧現的現象?支撐這些企業發展,「捲土重來」的信心到底是什麼?
有專家認為,汽車行業從設計、生產再到銷售,往往周期漫長,成本不菲,所以品牌培養並不容易。如果一家車企突然推出與過去品牌內涵相差較大的新品牌,往往是打算藉此轉型。如今,自主車企的工藝水平、產品品質已經實現了巨大提升,品牌向上的訴求越發強烈,因此要想甩掉過去的低質低價的形象,再造一個新品牌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此外,車企如今面對的是一個分化更大的市場,SUV、MPV勢頭強勁,新品牌充滿無限可能。
合資車企「內憂外患」
與前幾年合資企業下探,大量搶佔自主品牌的市場不同,2016年,自主品牌汽車開始崛起,展開了強勢反攻,合資車企坐收紅利的好日子或許一去不復返。這樣的狀態已經讓合資企業感到「煩躁」,它們已經躁動起來,推新車的速度明顯加快,降價的力度也大了很多。
韓系、法系掉隊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在各大跨國車企「成績單」上的分量越來越重。從第一時間引入新車型到拉低價格門檻,各跨國車企正傾力「討好」中國消費者。但他們在相互競爭的同時,越來越多感受到性價比更高的自主品牌汽車帶來的壓力,「優越感」也正在逐漸消失。
從銷量和市場佔有率來看,2016年1~11月,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銷售413.17萬輛、340.14萬輛、263.80萬輛、156.92萬輛和55.73萬輛,分別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19.06%、15.69%、12.17%、7.24%和2.57%。與上年同期相比,法系乘用車銷量降幅依然明顯,韓系品牌增速略低,其他外國品牌則呈較快增長,但增幅仍低於中國本土品牌。
具體來看,今年1~11月,乘用車市場的增幅達到了15%以上,很多汽車企業的增幅甚至高於這個數字很多,而北京現代增幅卻只有6.5%,東風悅達起亞增幅只有8.3%。在市場形勢整體向好的大環境下,韓系車企卻沒能抓住機會擴大市場份額。極具浪漫情懷的法系車,今年更是表現出了力不從心。據統計,法系「主力軍」神龍汽車1~11月銷量同比下滑19.17%,至52.12萬輛。從數據上不難看出,相比德系的性能、美系的豪華、日系的可靠,法系車的浪漫設計也始終沒有與中國消費者的真正訴求相契合,難以突顯競爭優勢。
相反的是,今年德系、日系和美系車在中國加快了產品投放的步伐,銷售勢頭良好。
發起SUV反擊戰
合資車企市場佔有率的萎縮與自主品牌的崛起息息相關。很長時間裡,自主品牌集中在中低端車市場,而合資品牌則集中在中高端車市場,在與合資品牌的交戰中,自主品牌總是一步步失守。然而今年以來,局面發生了扭轉,自主品牌不斷向上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其產品的外形和品質均大幅度提升。一些車型的售價已接近本田CR-V和起亞KX5,而且是在沒有讓利的情況下,銷售依然紅火。
不可否認的是,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在SUV市場的表現呈較大差異。自主品牌車企憑藉快速反應的優勢,及時調整產品布局推出多款SUV,成為迅速提升銷量的殺手鐧,擠壓了合資品牌市場。今年前11個月SUV銷售了793.88萬輛,其中,自主品牌銷量為455.97萬輛,佔有率為57.44%,德系、日系、美系、韓系、法系銷量分別為63.2萬輛、118.63萬輛、76.83萬輛、53.92萬輛、16.78萬輛,佔有率分別為7.96%、14.94%、9.68%、6.79%、2.11%。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巨大的市場誘惑,合資車企開始反擊,不斷加強SUV市場布局。在SUV市場爭奪戰中,合資車企的市場份額近兩個月開始回升。前11個月SUV銷量排行榜中,合資車企佔據4席,分別是上汽通用別克昂科威、上汽大眾途觀、東風本田CR-V、東風日產奇駿。
在應對自主品牌上攻的同時,合資車企也面臨著高檔品牌下探的壓力。高檔品牌的低端車型價格已下探到20萬元,擠佔了很多合資品牌中高級車的生存空間。
春風得意也好,沮喪失落也罷,2016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仍是絕大多數跨國公司的利潤「奶牛」。未來,合資品牌勢必將在中國汽車市場上繼續深耕。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中汽協:1-9月商用車銷324萬輛 同比增34%
※用車早知道:冬季用車如何避免被靜電"刺"
※用車常見問題及解決技巧
※坐在民用車裡談性能
※決無遺漏!國內31款十萬元家用車導購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