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腸息肉切除後還需要做什麼?
腸息肉與大腸癌的關係?
哪一種腸息肉容易發生癌變?
息肉是粘膜表面隆起的增生物,消化道息肉中最常見的是大腸息肉。大腸息肉可分為腺瘤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炎性息肉等不同種類,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變機會,是癌前病變,應該積極處理。
一般認為大腸腺瘤演變成癌所需的時間為5~15年。當然,並非所有的腺瘤都會發生癌變,其實多數大腸腺瘤終生都不會發生癌變。
大腸腺瘤癌變的影響因素包括:腺瘤的大小、數目、組織病理學類型、大體類型、不典型增生程度以及腺瘤患者的性別和年齡等因素。
發現腸息肉應該怎麼辦?
根據腸鏡活檢的病理結果,如果為腺瘤性息肉,建議進行治療,大腸腺瘤的治療方法有:內窺鏡治療、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等。腸息肉切前必須做活檢,所有經內窺鏡切除的標本,除非組織嚴重破壞,否則均應進行詳細的病理檢查以排除癌變。
內窺鏡治療
內窺鏡治療包括高頻電切除(電凝器灼除、活檢鉗凝切、圈套凝切、EMR、ESD)、微波治療和激光治療等。內窺鏡治療較為安全,創傷小。主要併發症為出血和穿孔,偶見腸道氣體爆炸者(多為用甘露醇清潔腸道者)。
手術治療
對於病理檢查證實有癌變或疑有癌變;腺瘤較大;腺瘤呈廣基型;腺瘤數量較多密集分布於某一腸段以及息肉病、腺瘤病等僅行內窺鏡無法切除的大腸腺瘤患者,應採用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預防)
目前認為,非甾體類抗炎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能夠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是因為這類藥物可以預防大腸腺瘤的發生,以及促使大腸腺瘤退縮。雖然目前尚存在爭議,但NSAIDs可以顯著減少散發性大腸腺瘤的複發以及促使FAP患者大腸腺瘤的退縮(尚未能證實具有完全消退和預防的作用)的結論已經得到多個隨機臨床試驗的證實。
息肉切除是否等於解除了癌變警報?
大腸腺瘤治療後還必須進行隨訪。
低危人群
大腸腺瘤為單發、帶蒂(或小於2cm的廣基的管狀腺瘤)伴有輕度或中度不典型增生為低危人群。
治療後1年複查纖維結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加氣鋇雙重對比鋇灌腸檢查)。若為陰性,則每年需要進行糞隱血試驗檢查,並每隔3年複查一次纖維結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加氣鋇雙重對比鋇灌腸檢查)。連續3次陰性者,延長至每5年複查一次纖維結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加氣鋇雙重對比鋇灌腸檢查),期間仍然是每年行糞隱血試驗檢查。
如果某次檢查發現腺瘤,再次治療後仍按首次治療後的隨訪方法進行隨訪。
高危人群
有以下任何一種情況者,屬高危組:
①多發腺瘤;
②直徑≥2cm;
③廣基的絨毛狀腺瘤或管狀絨毛狀腺瘤;
④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或者腺瘤癌變者(原位癌或浸潤性癌)。
高危組治療後3~6月內複查纖維結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加氣鋇雙重對比鋇灌腸檢查),如為陰性,6~9月再次複查內窺鏡,仍陰性者,1年後再次複查內窺鏡。連續2次都陰性者,每隔3年複查一次內窺鏡,期間每年行糞隱血試驗檢查。
如果某次檢查發現腺瘤,再次治療後仍按首次治療後的隨訪方法進行隨訪。
來源: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
推薦閱讀:
※知微雲: 520來了,共青團拯救單身狗,這些股票值得關注! 520來了,521接棒,不虐死單身狗,誓...
※你是誰?「刷臉」「刷眼」就知道!(關注·身邊的前沿科技④)
※關注民主 (16--2)
※人民日報海外版 如何選擇搭配營養套餐(健康關注)
※怎樣挑選西裝及相關注意事項 – 【人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