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十九頁)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十九頁)

凈空法師 主講

第一八一、一八二卷 新加坡居士林

   『以無分別執著心,「修一切善法」。則合於諸法如義,成法身之因也。福慧雙嚴,成報身之因也。圓修一切,得方便智,成應化身之因也。既是稱性圓修,故能性德圓明,三身顯現,而成無上正等覺。故曰「得」也。』    這一段是完全落實在事相上修行,說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修金剛般若。金剛般若的特色是離相離念,所以無分別執著非常重要。「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是離一切分別執著。    不說「行一切善」法,而說「修一切善法」,這句關鍵的字眼在修、在善法。它的範圍非常廣大,也非常深,凡是利益一切眾生的,無論是現前的利益,將來的利益,來生的利益,都是善法。經文用「修」字,顯示凡夫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犯錯誤,損人利己。無論思想見解、所作所為,莫不以自利為先。先求自利而後想到利益別人的,實在已是非常難得,所以佛用「修」字,將我們錯誤的想法、看法,行為修正。    「修」字意義很深,標準確實與其它的經論不同。本經是以「諸法如義」作標準,這個標準高,高過人天的標準「五戒十善」。合於「六度萬行」是菩薩的標準,合於「諸法如義」是如來果地的標準。我們在經里讀過,「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這是究竟圓滿的標準。如此高的標準,我們如能得少分,能得一分、兩分,都是法身大士。由此我們也能明了,《金剛經》與《華嚴經》是同等的境界,都是法身大士的境界。這是「成法身之因」。我們想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得用這個方法修。    經文末後一句是證果,也就是這一生成佛。凡夫在一生中想證得無上菩提,只有「念佛求生凈土」一條路。如果明白這個道理,這段文就容易懂,就可以落實在我們現前生活中。    一切善法是什麼?老實念佛。如何修一切善法?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只要有牽掛在心上,就沒有放下。舉個明顯的例子,現前你還有很多產業與資金,你說,我念佛要走了,得交代讓那些人繼承,讓那些人做些什麼事;有這個念頭與舉動,就沒有放下。真正放下,一切隨它去!與我不相干,心才是真正乾淨。我走了以後,這房子交給誰、銀行存款交給誰、做些什麼事-- 沒放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具足。這樣的人念佛,往生大有問題,所以經上教我們「應無所住」。現在就無所住,現在就沒事,心才清凈,才能相應,才稱作「老實念佛」。心裡還有牽掛、還有許多念頭,不老實。諸位以此標準觀察,老實人真的太少,鳳毛麟角,非常希有,希望我們自己就是!這是真正了不起。    利益眾生之事是佛菩薩的事,一切由佛菩薩安排,我們不用操心。自己操一點心,就不老實。佛菩薩如何安排?佛菩薩無念,世上一切事,感應道交,做得圓圓滿滿,絲毫缺失也沒有。佛菩薩心中離相離念,這是一切善法,沒有一樣不善。只要能離相離念,沒有一樣不善,世出世間一切善法都圓滿,圓修圓證。心裡老想好處,想得再多,還漏不少,有好多還沒想到。一切放下,清凈心現前,善就圓滿,這樣才能與「諸法如義」相應。心裡還有絲毫念頭,就不相應。希望同修們學《金剛經》,須深深思惟。    「福慧雙嚴,成報身之因也」。如來果地之三身,法身是本體,報身是自受用身,也是度化法身大士所現之身。《華嚴經》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報身,度報身的菩薩,若不現同類身,怎能度他?一定要現同類的報身,才能度法身大士。如何成就報身?福慧雙嚴,修福、修慧皆圓滿。「皈依佛,二足尊」,二是指福慧,二足就是福慧修圓滿。福慧如何修法?《金剛經》雲,「離分別執著,慧圓滿;修一切善法,福圓滿」。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點點滴滴無一不是修一切善法。所以,一切善法包括我們一生的生活行為,圓滿含攝自行化他。菩薩教化眾生,不一定為眾生講經說法;講經說法是利益眾生的方法之一。他為一切眾生作榜樣,衣服穿得整齊乾淨,吃飯也為一切人作模範。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是眾生的榜樣,那是身教;講解是言教;心同諸佛如來一樣,不舍一人,不舍一法,這是意教。可見,度化眾生是身語意三業皆圓滿。    福慧雙嚴,嚴是莊嚴,這是成就報身之因。這樣講,實在是非常的微細,而目前我們的心境還達不到此境界。將分別執著看淡、看輕、漸漸離、漸漸舍,在一切作為中盡心儘力光大大乘佛法,將念佛法門全心全力介紹給一切眾生,這是我們現前境界做得到的,也是應該做,須認真努力的做,才是真正修行。    「圓修一切,得方便智,成應化身之因也」。應化身純綷是他受用身,決不是自受用。法身大士的身相都是應化的,何況其餘的。有分別不圓、有執著不圓、有好惡不圓、有高下不圓。懂得什麼是不圓,就能體會圓的意思。    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修一切善法。從修一切善法里得方便智,這種方便智是後得智,就是對於人情世故與事理皆明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很多、很複雜,每個人的思想都奇奇怪怪,非常複雜,不接觸不知道,接觸之後都明白。這稱方便智,又稱後得智,現在所謂的心理學。心理學分很多種,真是有各種不同類的人,他們的心理思想都不一樣。由此可知,佛菩薩度化眾生確實不容易,不但知道一切人無量無邊的想法,乃至六道眾生,種類更多,數量不可思議,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知道的,沒有不清楚的,所以他的應化能收到效果。    三身的修法都不離經上講的原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意思,佛在本經用許多不同的說法顯示。「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也是這個意思。「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與「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是一個意思,「而行布施」與「修一切善法」之義趣完全相同。所以,六祖大師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文悟入,《金剛經》後面就不必講解,完全通達明了了。    一定要記住綱領,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提得起觀照。境是物質生活環境,緣是人事生活環境,我們的生活環境總不出這兩大類。對人對事對物提得起觀照,就是時時刻刻提得起佛在《金剛經》上的教訓,讓我們在實際生活環境中,能記起佛的教訓,能實行佛的教訓。「離相離念,修一切善法」,時常想著,照做才管用。    我們才讀一卷《金剛般若》,《大般若經》共六百卷,像這種重要的句子,重複數百遍以上。佛這樣說法,確實不厭其煩,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幾十遍、幾百遍;佛心慈悲,希望我們記住,道理在此。一部《金剛經》念下來,這個意思重複很多遍,我們總會認識佛在《金剛經》講些什麼,其它的想不出來,「離相離念,修一切善法」想得出來,無住生心,就行了,就沒有白念《金剛經》,能運用在生活上,就是修般若行,就是真用功。    離相,不曉得如何離法,就想到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離念,不知道如何念法,就想到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是「稱性圓修」,離相離念就是稱性,放下身心而修一切善法就是圓修。「故能性德圓明,三身顯性」。以宗門的話說,這樣才能明心見性;學教的人,這樣修行才能大開圓解;念佛的人,才能得一心不亂。有方法,功夫到家,三身自然現前,這時候就稱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經上說的「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中的意思愈來愈清楚、愈明顯。    『行廣大行者』。大乘經上,佛菩薩時常教我們發大心、修大行、證大果,無一不大。如何大法?心量大,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大,有分別執著就不大。為一家人修福,心量並不大;為一國人修福,這種心量還是小;為全世界的人修福,地球在太空也小得可憐,心量仍不大。佛菩薩一發心,盡虛空遍法界,心量大。所以,我們要以佛菩薩為榜樣,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我們都要發心去度他們。發這種廣大心,修的就是大行。    『先於境緣上一切法不住』。大行從此處修起,就是先在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中學不住,無住,就是不放在心上。境緣有,我們一天到晚也不能離開,但它不礙事。須從心上放下,這種做法很難,難在我們無始劫以來攀緣成了習慣,現在教我們舍離,感覺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是好。世間人牽腸掛肚的事有多少!出了家,自己家裡事不想了,道場的事一大堆,信徒的事也一大堆,還是牽腸掛肚,沒放下。無住是放下,「於境緣上一切法不住」,就是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    放下之後,境緣這些事還管不管?照管不誤!放下是心上放下,不是事上放下。如何管法?放下是用智能管事。沒放下時是煩惱管事,對人對事,起心動念都是貪瞋痴慢。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色聲香味觸法,心裡憂慮牽掛都是貪心。貪不到生瞋恚,發脾氣,貪到了生歡喜,天天如此。佛令我們放下,就是心上放下這些東西,則面對現實的生活是智能,不是感情。理智用事,不是情識用事,決不會做錯事。樁樁件件都是續佛慧命,利益眾生,就是在生活中福慧雙修。    我們沒有放下貪瞋痴,念經也造業,何況其它的。例如大家誦經共修,維那師敲錯一下磬,人聽了就生煩惱,少敲一下木魚,兩眼又瞪。念經還有這麼多毛病,斤斤計較,分別執著,這是錯誤。佛教我們放下,這是修學入門,修行第一個階段,從此處練。所謂歷事煉心,先將它看淡,少分別、少執著、少計較,從這裡下手。    『後則於起心動念時,一切法不住』。功夫深了,已契入境界,如本經所說,圓教初住菩薩以上,或者念佛人得一心不亂以後,就是於起心動念時一切法不住的境界。    『使知能執者,乃不可得之妄念,非真心也』。「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心有過去現在未來?沒有這個道理。此處所講的心是指妄念,意識心,一個念頭生,生的念頭滅了,下一個念頭又生。念頭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真實的沒有生滅,有生滅就不是真實的,所以三心是妄念,不是真心。我們今天生活中作主宰的是妄念,不是真心。如果真心當家,就作菩薩作佛了。佛菩薩用真心,不用妄念;凡夫用妄念,不用真心。真心不生不滅,所以我們能分別的是第六意識,能執著的是第七識,皆是妄念,不是真心。一定要認識清楚,虛妄不實的,不是真心。    『又說諸法緣生』。世出世間一切萬法都是因緣所生,有相無體,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使知一切法,皆是幻有,了不可得』。幻有是假有,所以本經末後用比喻說明,「如夢幻泡影」,是假的,不是真的;「如露亦如電」,露與閃電比喻存在時間非常短促,並不是長遠住在世間。短到什麼程度?佛在經上講「剎那生滅」。我們所見幻相是虛幻相的相續相,生滅的相續相,確實不存在。《楞嚴經》雲,「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這是真相。由此可知,能執著的心、所執著的法皆是空的,了不可得。    諸位要記住,「因果不空」。大菩薩們對於這樁事非常清楚透徹,所以他們講「因果可畏」。菩薩只怕因果,這點我們要能體會。因為因果不空,所以佛才教我們「而生其心」,教我們「修一切善法,而行布施」。佛教人一定要斷惡修善,因為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報。    『發廣大願,則不取法。行廣大行,則不取非法』。這個結論好,一般凡夫細想不到的。祖師大德們講經研教、批註作論,來發明經義,對我們後學的貢獻實在太大了。「發廣大願」,如諸佛菩薩發心普度法界一切眾生。這心愿廣大,若用《金剛經》的標準來觀察,則心愿不大,因為著相。發大心愿要離相離念,重要的是決不能執著法相。    世尊在這次法會上,將這樁事為我們表演出來。佛修行不著修行的相,證果不著證果的相,度生不著度生的相,我們在這部經上都看到。佛不執著,就是他不取法,行廣大行。雖然不執著一切法,也就是一切法沒有放在心上,可是他都做。凡夫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佛菩薩照做,沒有一天閑著。「行廣大行,則不取非法」,非法是空,不著空。發願不著有,修行不著空,空有兩邊皆不著。    『法與非法,既皆不取』。法與非法兩邊不著,『則我人眾壽,四者皆無』。這才真的將四相空掉。四相、四見皆是這種離法。『則法與非法,了不可得矣』。不但法了不可得,非法也了不可得,沒有著。初學同學免不了有點懷疑,法是有邊,我們不執著,這好講,非法是空邊,本來就空,沒有什麼不好?空是好,執著就不好。執著有個空,麻煩就大了。三界之內,四空天人為什麼升到無色界?他執著空。我們生在欲界、色界,因為執著一切色相有,所以離不開色界;執著七情五欲有,離不開欲界。諸位要曉得,七情五欲是妄想,沒有這回事。打妄想,無法離開欲界,這是嚴重的錯誤。六道里最苦的是這一環。由此可知,色界天的妄想比我們輕,無色界天的妄想比色界輕,六道輪迴就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現的。《金剛經》教我們脫離六道輪迴的方法,空有兩邊皆不著,就超越六道。    『而常住真心,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者,便了了而得』。真如本性所現的境界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平等法界。諸位要曉得,只有平等才一真,二就不平等。唯有一真法界是平等的,這個境界現前,了了而得。了是明了。『即「信心清凈,則生實相」是也』。實相是諸法真相,是平等相,是無有高下之相,皆現前。《華嚴經》上毗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阿彌陀經》、《無量壽經》所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是平等法界此境界現前,你看到,接觸到,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證果了。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這是般若經與其它經很不同的所在,般若最忌諱的是著相,就是著實。修一切善法,就著修一切善法的相,就壞了。我們看現在學佛的同修,無論國內國外,大家都懂得斷惡修善。再仔細觀察,斷惡的人著斷惡的相,修善的人著修善的相。世間人看,這也不錯,他是斷惡修善的好人。記住,六道內的好人出不了六道,而我們學佛的目的是出六道,不是作好人。佛教我們一切不執著,才可以出六道,一執著,就出不了六道。須明白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佛一面說、一面就將它否定,意思就是告訴我們決定不能執著。    『以無我修一切善法,是約能修邊遣』。能修的是我,我斷惡、我修善。無我,將「我」這個念頭放下,儘管去做善,不能有我的念頭,這才是學佛。如果修一切善法,心想我修善法,我要得善的果報,有因有果,你只能得三界六道有漏的善果,不能出離六道。如果以無我修一切善法,果報就不在六道。可見,超越六道輪迴是從「能修」邊上教人放下。    『非善名善,是約所修邊遣』。我們所做的善事也不能執著,譬如大家一起研究《金剛經》、講解《金剛經》,如果將它當作一樁善事,功德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又著相了,又變成三界六道內有漏的善事。豈不想想,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金剛經》上說他沒說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沒有說一句法。若有人說佛說法,即是謗佛。他沒有將一切善法放在心上,天天做事,做了四十九年,心裡不落痕迹。這說明,諸佛菩薩在十法界示現種種身、示現種種法,而不住,符合金剛般若的精神與原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所兩邊皆離。    『有能有所,便是分別執著,我相我見仍在』。這點,我們須細心體會,分別執著有粗細不同,六道凡夫,分別執著非常粗;四果羅漢、辟支佛,見思煩惱斷,我執破了,超越三界,永脫輪迴,但沒見性,因為法執未破。法執沒破,誰執著法執?還是我。如果沒有我,誰執著法執?可見還是有我執。佛為什麼說他破我執了?粗的我執破了,微細的我執沒破。所以講無明,有界內、界外。三界以內的無明,他斷了;三界以外的無明,還存在。    別說阿羅漢,圓教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最細微的執著。誰執著?還是有個我,那個我非常微細。這個道理事實,我們要清楚明了。什麼時候我執才斷得乾乾淨淨?成佛,我執、法執皆斷乾淨了。只要有絲毫的見解,就是分別執著,我見我相仍然存在。    『故當遣之罄盡。要用無分別執著之心去修,便得菩提』。「遣」是放下,離得乾乾淨淨。證得等覺果位還要離,還要放下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微細執著若不放下,則不能圓滿菩提。這也說明,般若法沒有別的,放下而已!從初發心直至成佛,修放下與布施而已。    不放下不行!年歲大快要走了,還操心家業財產給這個、給那個,放不下。真正放下的人沒事。真放下,會不會給後人留下糾紛?如果真放下了,我相信沒有糾紛,因為你的後人見到你真正放得下,會感動。你吩咐這個、吩咐那個,還要立遺囑、請律師,沒放下!你的兒女怎會放下,當然爭得頭破血流,因為你給他的樣子就是放不下。真放下的好,得自在,所以佛菩薩示現給我們看的,就是放下。講經說法,弘法利生也放下,這是正確的,這是真正得般若三昧,真放下。    『法即無法』。即是一如。法與無法,我們看來是二;對佛菩薩而言,法與無法是一。『無修而修』。我們的思想見解中,修與無修是兩樁事;佛菩薩境界中,修與無修是一樁事。無修而修,修而無修,是不是我們無修就是修?這樣解釋經義,將來墮阿鼻地獄。佛沒說錯,而是自己錯解意思了。佛修,無住生心。為什麼說他無修?因為他不著相,修一切善法,從來沒有間斷過,但是心地乾乾淨淨,無相無念,這是無修。修與無修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修了就是不修,不修就是修,決定不能產生誤會。    『修一切善法時,便觀照非善名善』。他提觀照功夫。觀照功夫在金剛般若里講得太多了,如「三心不可得」、「諸法緣生」。這就曉得一切善法是假名假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雖然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還是認真修善,因為業果不空。    『若其心中見有善法,即是我見。即非以無我修一切善法』。重要的意思在這裡,不能著,心裡不可有「修一切善法」之念頭。若有此念頭,則我相我見具足,還是四相四見具足的凡夫,不是菩薩。菩薩沒有四相、沒有四見,你怎麼還有執著?於此體會得,就明了這段文的意思。    『此節經文,實乃結示開經以來諸義』。《金剛經》開講以來,全經的大意在此作總結。『即是開經以來所說諸義,無非令以無我修一切善法,以證平等之性。至此乃為點明耳』。一部《金剛經》的宗旨,就是一部《大般若經》的宗旨,也就是世尊二十二年講般若的宗旨,無非教我們「以無我修一切善法」。這麼簡單,說這麼長的時間,而我們做到了沒有?如果做不到,別說二十二年,二百二十年也不算長、不算多。一定要真明了、真做到,才行。    釋迦牟尼佛講二十二年「以無我修一切善法」,因為眾生沒聽懂什麼是無我,什麼是一切善法,所以佛不能不細述。「以無我修一切善法」懂了,但是放不下、做不到。佛很慈悲,不放棄,繼續不斷用善巧方便誘導我們回頭,誘導我們入這個境界,這真正是大慈大悲。從此處能體會佛對我們的恩德,世間一般父母也做不到。業障習氣這樣深厚的人,佛也不捨棄,能用這麼長的時間來幫助他破迷開悟,真正是難得。這段經文總結全經諸義,確實能將經文精要之處點出。    『此經最初「發大願、行大行」兩段,是開章明義。以後約略計之,結示已有五次。前後自有其淺深次第。』    本經一開端,須菩提尊者見到世尊入舍衛大城乞食,從著衣持缽至乞食回來,尊者看出門道,原來釋迦牟尼佛將金剛般若波羅蜜法完全顯示在生活中。我們要用金剛般若波羅蜜,大家聽了還是不太懂;換句話說,最高、最圓滿、最究竟的智能,完全在日常生活中顯露無遺,這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法。別人粗心大意沒看出來,須菩提看出來,他明了了,而別人不明了。所以,他是為一切眾生啟請,希望釋迦牟尼佛將這樁事說破,大家才明了,否則我們看不出來。肉眼凡夫看不出佛的生活是究竟圓滿的智能。我們生活在無量無邊煩惱中,佛生活在究竟圓滿智能里,完全不同,這就是佛法最高的享受。    尊者問,釋迦牟尼佛答覆,這一問一答,我們聽了之後明白一些,也能沾到一點般若的氣氛,用意在使凡夫得利益,所以須菩提尊者啟請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發大願,心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就是修大行。「發大願、行大行」,經文至此已有五次總結。佛講一段,就做一次結論,這是第五次,而且每次結的意思有淺深不同,愈往後愈深廣。    『第一次(三Ο節),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佛為我們作這樣的總結,『結度生不住相,布施不住相之義』。這個意思很深廣,但是江居士告訴我們,前半部的意思有淺有深,淺的人看得淺,深的人看得深,而後半部唯深無淺,深的人看得很深,淺的人也看得很深。我們也能很明顯就看到淺意,度生不著相,布施不著相。度生是幫助一切眾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對待一切眾生絕對是平等的。學佛的眾生,我們幫助他;不學佛的眾生,也要幫助;讚歎佛法的眾生,我們要幫助;誹謗佛法的眾生,也要幫助。如果有分別,就著相。有分別、有執著,就不是智能,而是感情用事。佛法是平等法。    『第二次(五一節),「應如是生清凈心」一段。結廣行六度應無所住。為令空有不著,俾如實空如實不空之自性清凈心現前耳。』    這是五十一節的經文,教我們「廣行六度」,也就是學佛的人,日常生活一定要遵守六度的教誨。布施是捨己為人,念念都是為一切眾生服務。在家庭為一家人服務,家裡整整齊齊、乾乾淨淨,不僅是為一家人服務,也為一切眾生服務,作好樣子給鄰居看、給別的家庭看。個人是一切人的好樣子,家是一切家庭的好樣子,這稱作「布施」,其意義無限深廣。做生意,經營公司,是一切公司的好榜樣;建一個道場,是全世界道場的好榜樣。這是修布施波羅蜜,可見沒有自己,真的是為一切眾生。    「持戒」是守法,意思是循規蹈矩,做事有條不紊;「忍辱」是要有耐心、有毅力;「精進」是求進步;「禪定」是胸有主宰,不會被外面境緣所動搖;智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弟子如何生活?事上完全依六波羅蜜做,雖做而不著相,這是應無所住,就是空有二邊不著。事上六條做得圓圓滿滿,不著空;心裡乾乾淨淨,一個妄念也沒有,不著有。『如實空如實不空』。空有兩邊不著,自性清凈心才能現前,這是第二次的結論,意思比第一次深。    『第三次(八六節),「應離一切相發菩提心」一大段』。八十六節這一大段文分幾個小段。『結離相方是發菩提心。不但二邊不著,並不著亦不應著』。這是通常講的「大三空三昧」。不執著有、不執著空,也不能執著空空。我空、法空、空亦空,皆不能執著。    『第四次(一二Ο-- 一二三節)』總結是經文一百二十節至一百二十三節,共有四段經文。『「諸法如義,無實無虛,一切皆是平等」一大段』。這一大段非常重要,是從果地上說明。『結約果位,以示證得清凈心者之境界』。佛舉自己為例,佛證得法身、證得報身也不執著,心中若無其事,乾乾淨淨,這是世尊為我們現身說法。    『是一法不住的、法法皆如的、是無我的。一塵不立,將微細之分別執著遣除凈盡,乃能證佛所證耳』。佛之所以成佛,所謂「今佛如古佛之再來」,佛佛道同,這是學佛修行最終的目標,我們希望證得的境界。佛告訴我們如何才能證得,「一法不住」。不但世間法不能放在心上,佛法也不能放在心上,這才是「除」。此處講「微細之分別執著」,等覺菩薩極微細的那一品無明不除,還不能成佛,必須除得乾乾淨淨,徹底放下才圓滿成佛,如諸佛之所證。    『第五次(一五Ο-- 一五二節)』。指這次,從第一百五十一節至第一百五十二節,我們剛剛讀過的。『今次乃是明白開示』,前面從比喻來說,此處直截了當為我們指示出來。    『一切法性本來平等,無有高下』。「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我們要時常用這句經文提起觀照功夫。當我們心有不平時,想想這句經文,念幾遍「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自己的心在境界上就恢復平凈。平凈是真心。我們雖然沒有證得真心,但是清凈平等與真心接近。真正的功夫就是這個,須認識清楚。每天讀多少卷經、念幾萬聲佛號、拜佛幾百拜,皆是形象,不是功夫。    離相離念,而行布施,修一切善法,這是功夫。穿衣吃飯都是功夫,都是修行,須明白這個道理,否則如古德常講的盲修瞎練。我們須認真反省,自己是不是盲修瞎練。發現不對,趕快改過,就對了。《金剛經》是很好的標準,而且是絕對的標準,是如來果地的標準給我們初學作標準,非常難得。『故一一法皆不可分別執著』。「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怎可執著?    『菩提法如是,一切善法亦如是』。佛舉例,前文講如來法身、報身,以人身舉例,達到頂點;此處以法說,舉的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通常講,無上菩提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是平等法,也不可得,何況其它一切善法。如來果地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不執著,我們修一點善法有什麼好執著的?世尊得無上菩提,心裡若無其事,我們修一點善法,何必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這錯了。讀《金剛經》須從這裡覺悟,從此處反省、檢點。    末後總結,『用無分別執著之心』。「無」是貫下句的無分別、無執著的心。無分別是平等心,無執著是清凈心。《無量壽經》的經題「清凈平等覺」,能用清凈心、平等心,就覺了,就是覺者。覺者是菩薩,不是凡夫。這種心是菩薩心,學佛人也常講菩薩心腸。菩薩心是無分別、無執著,清凈心、平等心是菩薩。    『修無有高下、平等平等之一切善法』。用清凈平等心修清凈平等法。諸位要記住,只要心平等、心清凈,一切法都平等、都清凈,就是宗門的修行方法,「從根本修」。我們穿衣吃飯、待人接物,一切法都是清凈法、平等法,世出世間法,無有一法不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但是要用清凈心平等心修才行。    離清凈平等,一切法都不平等、不清凈。佛法有大乘、小乘、五乘,菩薩有十住、十行、十迴向,皆不平等,因為我們的心有分別執著。離一切分別執著,佛法也是平等的,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善法無有一法不平等、無有一法不是善法,而且是平等的善法。諸位如果會了金剛般若,就真的會修了。不但會修行,也可說是會生活,會過日子,這都是實在的。不通般若義,天天過得這麼苦、這麼可憐;通達般若,過得很幸福自在、很美滿。般若在現實上帶給我們的受用不可思議,真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便契法性,便見寂照同時之本來面目矣』。契是契合,法性是真如本性。用清凈心、平等心修一切法,一切善法里沒有分別、沒有高下,與見性就接近了。雖然沒有明心見性,但確實朝著明心見性的方向走,沒有偏離成佛之道,「便見寂照同時」。寂照同時是法身大士用功的綱領,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是果地上的境界,從無住生心上修的。無住的功夫成就,就是寂;生心的功夫圓滿,就是照。「寂而常照,照而常照」是法身大士才有的。    我們在《金剛經》上學到,法身大士修學的境界原來就是「無住生心」,用這種功夫成就的,如來果地達到究竟圓滿。寂照是同時的,換言之,「無住」與「生心」是同時的,「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與「而行布施」是同時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與「修一切善法」也是同時的,如此才能真正得到般若的受用。本來面目就是明心見性,宗門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大乘佛法終極的目標就在此。    世尊講至此處,五次解釋經文,他的用意,他的慈悲教誨很明顯、很深刻。學佛的人天天念迴向偈「上報四重恩」,四重恩之一是佛恩。念了《金剛經》,應該體會佛的恩德無量無邊。如何報佛恩?依教奉行!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八三、一八四卷 新加坡居士林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這段經文,科題是『顯勝結勸』。這是第四卷的最後一段,行門的總結。經文分兩小段,第一小段是比喻。    『一大千內』。一個大千世界裡面,『有十萬萬須彌山王』。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個單位世界有一個須彌山,所有星球圍繞須彌山。這話是世尊在三千年前說的,大致的狀況與近代天文學家觀測的相似。須彌山到底是什麼樣子,只在佛經看到世尊簡單的描繪,實際上,我們依然沒發現;推想中,須彌山決定不在地球上,這是現在可以肯定的。我們也無須爭論此事,因為世尊在此只是舉喻說明而已。    「三千大千世界」,佛在經上是概略的說,我們將它落實就有過失。一千個單位世界,如現在所謂的一個星系,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再組成一個大的星系,稱作「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再組合成一個更大的星系,成為一個「大千世界」,這是佛經上講的「一尊佛的教化區」。為什麼稱為三千大千世界?因為大千世界是由小千、中千、大千組成的,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誤以為是三千個大千世界,就錯了。像這樣的大千世界,在虛空中無量無邊,不止三千。依這種說法,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應當是一百億。換句話說,有一百億個單位世界,就有一百億個須彌山。    黃念祖老居士對科學很有研究,他認為佛經上講的須彌山,也許就是現在科學家在太空中發現的「黑洞」。目前無法證實,但是他講的也有理論依據。我們現在知道,太空中黑洞的確很多,幾乎每個星系都有。    『聚集七寶,其多等此』。佛比喻說,這麼多的須彌山王七寶。前文重複較量功德,一次比一次殊勝。這次布施,不是一個世界的七寶聚,而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須彌山王,這是天文數字,無法計算!這是說:『此引喻以顯,受持廣說此經之福德更大也』。下一段經文顯示,持經之人福報不可思議。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於前福德」,指上文以等於十億須彌山王之七寶布施者。可謂大矣。』    等於十億須彌山王的七寶布施,這種福報太大了。《金剛經》上每一次較量福德,都令我們懷疑,念《金剛經》有這麼大的福報嗎?念了一輩子,福報也沒現前,好象不太可靠。關鍵在「受持」,單是讀誦不行,一定要受持,要為人演說。受持是依教奉行,將佛在《金剛經》講的道理、方法、境界,全都做到,福德就大了。經上比喻的並不過分,真正是大。諸位要認真受持,才能體會少分。    『然而其福德,皆不能及持說此經者福德之一分也。』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簡直不能比!    『「經」,雖是文字名言。然由文字起觀照,而相似、而分證、而究竟成無上菩提。豈一切有相福德所能比。』    十億須彌山王的七寶布施,不及受持、讀誦此經之一分。批註講得很清楚,我們決不能疏忽,其道理就是「觀照」。讀誦而不能觀照,沒用處。觀照就受持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起心動念之處,要想到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對於世出世間所有的境界相,能提起這一句,就是觀照,就是開智能!我們決定不迷在現前事相之中。相是幻相,不會迷在這裡面。    佛教導我們處世、生活的態度,「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能執著。「無住」就是不執著,「生心」就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為什麼不執著還要斷惡修善?一切法是因緣所生,緣生性空,所謂「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教人不能執著;但是必須知道一個事實,「因果不空」,善因一定現善果,惡因一定現惡報。十法界依正莊嚴,相雖然是虛幻的,但是它清楚擺在面前,可見業因果報不空,所以佛說「而生其心」。雖生心、修善,也不能住,不能將事情放在心上,就對了。    在一切時一切處,要想到《金剛經》上佛教導我們的。能時時刻刻想起,這是觀照。精彩的句子很多,重要的,不能忘記。譬如諸法如義、無實無虛、不一不異,皆是非常重要的綱領,能應用在一切世出世間法上,幫助我們覺察事實真相。佛教我們在生活中,特別是人事環境中,「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表面上,是釋迦牟尼佛教須菩提尊者弘法利生的態度;實際上,這兩句話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處順境、逆境,如果能用上這兩句,一定常生智能,不生煩惱。因此,一切有相的福德決不能與它相比。    『意顯持經說經』。持經是受持。依照經典理論方法修持的人,自己得利益,又能利益眾生。介紹《金剛經》給別人,『能令自他同證法身。視彼報身,如同身外之財,何足校哉』。「校」是比較、較量。如來以自身作比喻,佛的報身雖然是劣應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實際上,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也沒放在心上,若無其事,這是真正放得下。諸佛在果地上,依正莊嚴都無住,他在虛空法界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隨類現身而為說法,這是佛菩薩無住生心,真的做到了,做給我們看。果地上依正莊嚴都能放下,我們現前這一點算什麼,何足掛齒!    『佛現報身等,原為利益眾生,令他受用』。這個意思,《華嚴經》說得最透徹、最詳細。《金剛經》說的諸佛,所謂法身大士,他們現報身、應化身;現土,如阿彌陀佛示現西方極樂世界,毘盧遮那如來示現的華藏世界。無論是身、是土,只有一個目的,利益眾生,這是我們一定要學習的。    我們得這個身是業報身,如能通達般若,就可以將業報身轉變成智能的報身。這個道理,經典上講得很多,境隨心轉、相隨心轉、依報隨著正報轉,都是教我們轉。學佛修行就是要會轉境界,轉不了境界就白修,不能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會學的人就是會轉,將業報身轉成智能的報身,我們學佛才真正得受用。轉過來的相,就與此處講的一樣。沒轉過來時,起心動念自私自利;轉過來之後,起心動念都是利益眾生。將自己忘記,沒有自己了,就是《金剛經》所說的,已經斷了四相四見,也就是轉八識成四智,真的轉過來了。    『正如以財布施,令他受用也』。這是舉淺顯的例子,一般凡夫都做得到。多數學佛的人都懂得施財,無論多少,施財的目的都是幫助別人,利益眾生。『故以此為喻。以顯證法身者,並報身之相亦不住也』。尚且不住報身,何況應化身,這是一定的道理,我們應當學習。    《金剛經》的四分,信、解、行、證,至此講完了修行,下文開始第四大段,說明證果。科題是『究極無住以成證』。題目著重在「究極」,「極」是到達極處,「究」是研究。如《楞嚴經》所說的,精研達到極處,就是「證」。下一段文,科題是『明平等法界,明諸法空相』。    『此第四大段』。這是正宗分的第四大段,『皆說如來境界。窮究無住,至此而極』。至此講到了極處。『「證」者,證此也』。佛法所謂證果,就是證這樁事。    『初明平等法界,顯一切法性本無有我。結成前說菩薩通達無我法之義。』    「無我法」在金剛般若這一會,非常重要。如果能通達無我法,一般講開悟了,入佛知見,契入無我法,就證果了,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無我法的具體說明,就是離四相、離四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放下了,心裡確實不再有此念頭,就是證入無我法,圓初住菩薩以上都是這種境界。    『次明諸法空相,歸結到不生不滅。所以令離相離念以除我執者,無非為遣分別執著。所謂生滅心也。遣生滅心,為證不生不滅之性體也。』    前面交代的文字雖然不多,但是相當清楚,說明佛這樣說的目的何在、善巧何在。我們明白、通達了,確實能幫助自己理解,深入佛所講的義趣。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    所謂「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佛那有度眾生?但是執著佛不度眾生也錯了。我們沒入這個境界,說佛度眾生,不對,說佛不度眾生,也不對,怎麼說都不對。如果入了這個境界,說佛不度眾生,對,說佛度眾生,也對,怎麼說都對。可見,不開智能不行,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開智能,一切皆是,一切俱非,怎麼說都是圓融的,都講得通,都有道理。我們讀至此處,看到這樣的經文,雖然不能透徹明了,我相信也有少分悟處,因為前文有這種例子。    『一真法界,平等平等,豈有聖凡之別』。這是大前題,一定要明了,往後講經說法都是以此為基礎。《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細心的人讀了之後一定有疑問。沒有疑問的有兩種人:一是很有福報的人,不分別不執著;一是粗心大意的人,沒留意。    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經上說,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上自等覺菩薩,文殊、普賢皆發願求往生,下至地獄眾生。這就說明往生的人極不平等,差別太大了。但是願文中說,一切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都是平等的,身平等,皆是紫磨真金色身,相平等、智能平等、神通平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漏盡通、神足通,沒有一樣不平等。讀了這種經文,懷疑是應當的。佛在經上為我們說明白,原來不平等,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就平等了。所有的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都作阿惟越致菩薩,圓證三不退。    圓證三不退,通常講七地以上,上至等覺。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七地菩薩,確實是等覺,與佛才平等。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那種平等不是我們修得的;靠自己修得,時間可長!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此種平等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不是自己修來的。    阿彌陀佛何以有如此大的願力與神力?這也令人懷疑,為什麼本師釋迦牟尼佛不加持我們?細究《無量壽經》就明了,彌陀本願加持是顯說,暗裡的不可思議。暗中,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都加持阿彌陀佛,都加持往生的人。換句話說,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盡虛空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所以世尊苦口婆心勸我們念佛求生凈土。《彌陀經》中四次勸勉,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佛慈悲到了極處。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與事實,才不懷疑,才肯死心塌地老實念佛,才肯萬緣放下,一生成就。    一真法界沒有凡聖的差別。佛講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九品,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看,沒有四土九品,是平等的,大家都一樣。《華嚴經》釋迦牟尼佛講,華藏世界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初住至等覺,可是真的到華藏世界看,沒有!因為那個地方平等。如果說沒有,錯了,它真的有;說有,也錯了,它是平等的。理與事,都要清楚明了。    『意在教聞法者,當於法法頭上薦取平等之理,則可於法法頭上得見自性』。宗門裡開悟,明心見性的大德,入了這個境界。佛為何講許多高下不等之法?此處我們要了解佛說法的義趣,佛為眾生說法,總不外二諦,就是真諦、俗諦。俗諦是隨順凡夫的知見。譬如講凈土,有四土三輩九品,說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皆是隨順俗諦而說。如果隨順真諦而說,就平等,沒有階級差別。真諦、俗諦有沒有理論依據?有!真諦是依自性,真如本性沒有差別;俗諦所依的是法相。一是依法性說,一是依法相說;性平等,相不平等。見性,相也平等;沒有見性,相是極不平等的。見性之後,才曉得性相一如,性相不二。這段話,重要的意義在此,希望我們在「法法頭上薦取平等之理」,平等之理就是法性,然後在一切法相里就見性了。見相就是見性。    『佛不起心動念而能隨機應緣以度眾生者有二』。我們在前面看過這個境界,譬如,釋迦牟尼佛示現在人間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佛確實「有說而無念」。佛所示現的這一生過程中,從示現降生至示現般涅盤,從來沒有起一個念頭。我們要懂得這一點,也就是我平常在講席中提示諸位同修的,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佛菩薩與眾生的差別就在此。    凡夫六根接觸六塵,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諸佛菩薩對人對事對物,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為什麼能現身度眾生?這的確是個問題,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先動念頭再去做,這是我們的老習慣、老毛病。佛沒有這個習慣,如何能辦事,而且辦得圓滿?此處為我們說出兩個原因:    『(1)夙昔大悲大願熏習成種之力,故能有感斯應』。佛菩薩能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有應。眾生這種感,眾生自己也不曉得。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善根幾時成熟,而佛知道的。這個道理,藉由現代科技,能知一點消息。    現在的計算機、微電波,極其微細,電波在振動,我們決定不能發現,可是它真的在振動,用極精密的科學儀器才觀測到。那麼一點點的波動,佛心裡就有感應。這種微弱的波動,粗心大意的人無法發現,但是真的有感。我們有這種感,也是無始來的善根在阿賴耶識微微的波動,所以在佛菩薩真如本性中就起了感應道交。我們微弱的波動,他就感應,現身說法。他為什麼能接收到波動?他是過去生中,初發心時曾經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現在成佛了,等於他能接收這種極微的電波。那裡有感,他就有應,感應道交,絲毫不爽!盡虛空法界,一個眾生也不會漏掉。    『(2)因具二智,成三身。如大圓鏡,光明照,故能所應不謬』。前文雖沒顯說,可是也含攝這個意思。佛在因地中(修菩薩行時)已具二智:根本智、後得智。善財童子在文殊會中,文殊菩薩是他的啟蒙老師,培育他的根本智。根本智是清凈心,就是無知,般若無知。《般若心經》說的「無智亦無得」,即是根本智,所以善財在文殊菩薩會中得的就是「無所得」。「無智亦無得」原來是清凈心,原來是真如自性。清凈心、自性里,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很好,「本來無一物」。他在文殊會上就是成就「本來無一物」,這是得根本智。    根本智得到之後,如果不起作用,就一點價值也沒有。他得的是「體」,須從體起用,所以老師叫他出去參學。五十三參是從體起用,在作用里顯示無所不知,般若經的綱領全部兌現。「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如此才成就圓滿的智能。「因具二智」,他具足根本智、後得智,五十三參才圓滿具足。這兩種智能圓滿具足,於是「成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他都成就了。    「如大圓鏡」,佛的真心自性好比大圓鏡,無所不照,將虛空法界照得清清楚楚,「光明照」。光明是智能、是感應,能收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心念里極其微弱的電波。《無量壽經》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知,一切眾生起心動念沒有不曉得的,與此處講的完全一樣,同一個境界。由此可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實在是沒成佛,但是等於成佛,所以經上講「皆作阿惟越致菩薩」,而且是上品的阿惟越致。下品阿惟越致是七地菩薩,上品的是等覺菩薩。    「故能所應不謬」,謬是差錯,眾生有感,佛的應恰到好處、恰如其分,一點過失也沒有。菩薩度眾生,好比大夫為人看病。大夫一生所看的病人,固然有不少人的病醫好了,但是也有不小心將人醫死了。那位大夫敢說一生沒錯開方、沒錯下藥?不敢說。與法官判案一樣,那位法官敢說一生所斷的案子沒冤枉人?菩薩度眾生亦復如是,所以,我們要小心謹慎。菩薩有高明的、有不高明的,不高明的就會有錯誤,高明的沒有錯誤。什麼樣是高明的?明心見性的菩薩,法身大士,決不會開錯處方,決不會錯用藥。已經證得正覺的菩薩,才靠得住,稱為權教菩薩。如小乘阿羅漢、辟支佛,見思煩惱斷了,所證得的是正覺。我們遇到這種菩薩,跟他學佛,縱然他有過錯,也是小過錯,不會有大過錯。換句話說,他不會害我們,可能延誤一點。譬如,這病若治療很如法,一個星期就好了,而他治療得不太妥當,將你拖兩個星期才好。他一定會為你治好,只是時間拖長一點,讓你多受幾天苦,有這種可能,但不會害你。    如果還沒有證得正覺,就危險!他與我們凡夫一樣,具足四相四見,還有是非人我、貪瞋痴慢,請他治病相當危險,要不將你送到阿鼻地獄,大概餓鬼、畜生也有分。世尊在《楞嚴經》上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是事實,所以我們學佛要親近善知識。今天世界上,誰是善知識?愈是真正的善知識愈謙虛,愈不承認。古時候,善知識很容易辨別,閉關的人、住茅篷的人是善知識,找他決定不錯,因為從前閉關、住茅篷是有條件的。如果沒有開悟,就沒有資格閉關、沒有資格住茅篷。    善財童子為什麼還要五十三參,為什麼不閉關?閉關就是告訴天下人,我已經畢業了,不需要再學了;善財童子還要再學,還要到處求學,怎麼可以閉關,怎麼可以住山。所以,古時候閉關、住山,就等於向大家宣布,我已經畢業了,沒東西好學了。閉關、住山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他要努力用功修行。他已無學位了,我們還在求學,找他作老師沒問題。可是,現在這個標準沒有了,有人剛剃頭就閉關,什麼都不知道就閉關,麻煩大了。    現代沒有標準了,閉關也靠不住,住山更靠不住。所以,末法時期唯一的辦法,我們找一位真善知識,阿彌陀佛,他就教我們老實念一句「阿彌陀佛」。這個方子不會錯,不會害人。果能如理如法老實念,決定成功,什麼病都能治。這是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對末法眾生無量的恩德,留了這個好處方。圓滿具足二智,成就三身,他在十法界應化,決定沒有過失,這是達到究竟圓滿的地步。    『莫作是念』。表面上看,是對須菩提尊者一個人;實際上,須菩提尊者代表我們大眾。佛叫著須菩提,對他說話,也就是對我們講的。『是普誡一切人,不可以輪迴見,測圓覺海。實令學人必當斷妄念耳』。如果我們講,佛發心度眾生,佛有眾生可度,佛為眾生說法,佛有所說法,這是凡夫的知見。這種思想見解稱輪迴心,因為在意念中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只要心裡有我執、法執,此種見解思想就是輪迴心。所以,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他不是菩薩,而是凡夫,因為他有輪迴見。我、人、眾、壽是輪迴見,凡夫才有,菩薩不會有。這是《金剛經》告訴我們的標準。破四相四見,就出輪迴。轉輪迴心成菩薩心,菩薩心就是菩提心。真正修行人,想在這一生成就的人,須著眼於此,須在此處用功。    我們決不能以凡夫的知見看佛菩薩。用凡夫的知見看佛菩薩,佛菩薩也變成凡夫,就是謗佛,罪過很重。自己謗佛,還影響別人,就是斷眾生的法身慧命,結罪就更重。所以,誹謗三寶不是從自己身上結罪的,自身結罪沒這麼重,而是從眾生結罪的。影響別人愈多、範圍愈大、時間愈長,結的罪就愈重。譬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讚歎凈土,《彌陀經》不是假的,十方佛讚歎,羅什法師譯六方佛,玄奘大師譯十方佛。現在居然有人說《彌陀經》是假的,阿彌陀佛是太陽神,不但到處宣揚,還寫成文字,出書流通,這罪過就重。這種謗法結罪不在他個人誤會,不是他個人看錯、想錯了。將來他的這些著作,只要還有一本或有一篇文字在世間,他就出不了阿鼻地獄。必須這個世間完全沒有他的影響力,他的文字全部消失了,他才能出阿鼻地獄。結罪是看他所影響的大小。    我們細心觀察、體會,佛經所說的合情、合法、合理,戒律結罪不會冤枉人。世間法官判罪會冤枉人,佛法戒律不會冤枉人。佛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想法、看法批評佛法,批評經典。錯解佛法,過失很大。中國歷史上眾所周知的,「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那影響的人不多,說錯一句話,果報就在畜生道,墮狐狸身五百世。寫出文章可不得了!這隻老狐狸靈性很高,遇到百丈法師幫他,將此公案解決了。這是警惕後人,學習講經說法,決不能隨著自己的意思,要負責任的。現在講經有錄音帶流通,這與文字差不多,將來有一個帶子留在世間,就出不了惡道,因此不能不小心謹慎。    我們初學,若不弘揚佛法,則對不起三寶,特別是這個時代,弘法利生的人太少了,一定要發心弘揚佛法。但是,自己又沒有開悟,煩惱沒斷,講經說法一定錯誤百出。換句話說,不講還好,講了決定墮三途,這事麻煩大了。從前,老師教我們一個好方法,他說,我們今天沒有能力講經,所以講批註。譬如,我給你們這些講義是江味農居士的批註,我們講他的東西,錯了是他錯,我們沒錯,可以推卸責任。句句話都有依據,決不能說自己的意見,危險就大了。只要沒有自己的意思與見解,那裡會錯?錯是他錯,墮落是他墮落,我不跟他墮落。這是老師當年傳給我們的方法,我們就依法炮製。這個方法好!    講注、選注,我們要小心謹慎,要選好注,寫得如理如法,就選這個注子來宣講。注經的人與講經的人,性質不同,注經是提供參考資料,所以批註愈豐富愈好。注經的人好比採買,買得愈多愈好,多多益善。講經的人好比廚師,他要做菜,菜全都買了,他不一定全部要;做幾道菜,選幾樣配搭,就做得很漂亮,才能供養大眾,於是取注就要注意。    我們用一本批註,大概取它的十分之一就可以。這本《節要》是從江味農居士的《講義》節錄的,分量只有《講義》的十分之一,我用四個月的時間向諸位報告這一小部分。這是《講義》的精彩部分,精華的部分,我們很得受用。所以,要懂得取注,決定是取一家的,不摻雜另外的東西。自始至終,思想體系上是完整的,一貫的,我們才真正得受用,得好處。我們學講經要懂得門道,懂得這個訣竅,凡夫也行,沒開悟也可以。這種功德無量無邊,「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福德不可思量。    『「無法可說,無生可度」,是約性說,照而常寂也』。大乘了義經上常有這樣的句子,佛這種說法是從真如本性說的,佛是依真心、依清凈心說的。清凈心中一法不立,沒有法可說、沒有生可度,是從心性上說的,照而常寂,著重在寂。寂滅了,一法不立。    『有生可度,有法可說』。這在經典上也常看到,而且佛處處鼓勵我們要發心。四弘誓願非常明顯,勸我們要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可見有眾生可度,『是約相說』。從相上來講,『寂而常照也』。著重在照。照是對相,寂是心性。從相上說,有生可度,有法可說;從性上講,無法可說,無生可度。這些道理與事實,我們要清楚明了。如果不知道此深意,會以為佛的話不能聽。    『合而觀之,正是性相圓融,寂照同時之義。當如是通達也』。將佛的話合起來看,理事、性相皆圓融,不至於偏一邊,才能體會寂照同時。學佛必須開佛知見,佛知見即是「一切不可得」、「一切即空即假」、「不執一異」。這些是《金剛經》最精要的開示,我們果然掌握了,受用確實無有窮盡,真的能幫助自己斷煩惱,開智能,使現前的生活幸福、自在、美滿。一個人煩惱輕,智能長,體質就變。雖不能如《無量壽經》說的金剛不壞身,至少可以一生不生病。    學佛,一生不生病,身心健康,起碼可以得到這點好處。心清凈,身體就清凈;清凈就是健康,也就不容易衰老。老是從煩惱來的,人有煩惱,就老得快;人沒有煩惱就不易老,縱有變化也非常緩慢。憂慮、煩惱是大風大浪,變化非常快。    一切法不可得,自然就不執著。世間人憂慮得失,沒有得到時,想盡方法要得到,得到之後,又怕丟掉,心多難過,日夜不安,晚上睡覺作惡夢,日子過得很辛苦。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即空即假,得失心放下了。縱然得到了,沒有歡喜心,若無其事,因為是假的,有什麼好歡喜的。丟掉了,也不苦惱,因為是假的,本來沒有。所以,得失的念頭打消了,煩惱就去一大半。不明般若,就不懂事實真相;懂事實真相,則心開意解,生活上決定沒有憂慮。懂得一點因果的道理,這個結也解開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有什麼好憂慮的?命里不該餓死的,今天什麼都沒有,到吃飯的時候會有人送來,他不該餓死。命里該餓死的,給他一座金山,照樣餓死。真正通達因果報應,求的念頭沒有了。    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訓》里講,他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算得很準確,所以他再也不打妄想了。他與雲谷禪師在禪堂打坐,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妄念,雲谷禪師看了很佩服,以為他有相當功夫,結果一問,不是的。他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枉然,所以不想了。雲谷禪師聽了笑起來,我還以為你有功夫,原來還是個凡夫。所以,真正懂得因果報應,妄念都沒有,何況明白事實真相。    《金剛經》說的是事實真相,比命運的道理深得太多了,知一切法不可得。能得的,三心不可得,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所執著的,一切諸法是緣起性空,有相無體,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事實是能所俱不可得,比業因果報更透徹。明白這個道理,我相人相才能真正放下,再不會有此念頭了。放下之後,就明心見性,就證得圓初住菩薩,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成佛了。所以,這裡告訴我們,『學佛必須開佛知見』。《金剛經》說開佛知見,在正宗分「信、解、行、證」的第二段。    『佛知即是一切不可得,知一切即空即假』。『佛見即是不執一異』。一切法不一不異,《中觀》說「八不」,歸納起來就這一句。『欲通達佛法微妙之理,非將凡情俗見,一掃而空之,必不能入也』。學佛的人很多,學般若的人也很多,為什麼學般若不能得「金剛三昧」?為什麼學教的人不能「大開圓解」?為什麼念佛的人不能得「念佛三昧」?一語道破即是「凡情俗見」四字,這就是障礙。凡情是煩惱障,俗見是所知障,這四個字就是二障。二障不除,怎能證得?怎能成就?要除二障,一掃而空,放下!不放下不行。    世間法要成就真實的功業,真實的,禁得起歷史的考驗。今天豐功偉業,人死了,一切都完了,是假的。建功立業,歷史上世世代代都紀念你、讚歎你,那是真的,也要放下,否則做不到,你的功業是曇花一現,立刻就完了。所以,看破、放下是世出世間成功立業的秘訣。愈是大功大業,愈要放下。世法尚且如此,佛法教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教人了生死超三界,永脫輪迴,若還有凡情俗見,不但不能證果,也不可能開悟,「開、解」都沒分。說實話,不是佛菩薩不慈悲,不是佛菩薩不照顧我們,而是自己有障礙。佛實在苦口婆心的說明道理與事實真相,勸我們放下。偏偏不肯放下,佛菩薩也不能勉強我們。所以,要自己覺悟,自己有智能,真正肯放下。    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這是說明所以然的道理。前文說「莫作是念」,不可以說「佛有法可說,有眾生可度」。『何以故』。為什麼?    『「實無」略逗,此二字最是徹底。謂實無作念之理也。』    『實無』這個地方省略了句逗,須將它讀出來。它的意思很圓滿,此二字解釋得最徹底,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實無」。講實相、講真相,沒有,一切都是幻相、假相。我們六根所感受的六塵境界是幻相,實際上是剎那業因果報的生滅相續相,確實是當體即空,所以實無。    《楞嚴經》雲,「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當處,到底占幾許空間、幾許時間,粗心大意的人不知道,也沒有注意。如果真的要追究,時空都等於零,這是現代科學的說法。時間與空間都等於零,等於零就是實無。如果說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億分之一、億億分之一,不等於零,還有,不能稱實無。『實無』是等於零,時空都等於零。這個事實真相,現代科學家還沒發現。他們能發現到幾億萬分之一,已經是非常微細的波動,但是還沒見到時空都等於零。佛法告訴我們,確實如此,時空等於零就是「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達到這個境界,起作用時真是廣大無邊。所以,他的能力是虛空法界,就是他在時空上等於零。實無的意義非常深廣。    此處舉「實無」為例,諸佛菩薩決定沒有這個意念。我們學佛,講經說法,也不能有此念頭。有這個念頭就有苦。我要到那裡去弘法,我要為那些人講經,錯了!與佛法完全不相應。講經說法是緣分,這邊同修找我,正好我沒事,就講吧!一切隨緣,決沒有一定要到這兒來講,要作意來講。我們學隨緣而不攀緣,在這個世間過一天算一天,不想明天,這才自在。明天還沒到,想它幹什麼!不要想明天,什麼事都沒有。有時同修問我,「法師,你還有什麼事?」沒事,什麼事也沒有!「你要什麼?」什麼都不要!「實無」就對了。    『「眾生」之所以成眾生,以有念故。眾生之所以得度,以無念故』。這話說得好,簡單明了。你為什麼會變成眾生?有念。你為什麼會得度?幾時無念就得度了。有念,沒得度;無念,就得度了。有念,你是眾生;無念,你成佛了,至少是法身大士。要曉得無念的意思,實無的意思重要。《金剛經》後半部的意思真是唯深無淺,只有深意,沒有淺意。凡夫與佛菩薩的差別,有念、無念。說得具體一點,落實一點,有四相、無四相,有四見、無四見,這就更清楚明白。    『度生雲者,惟令離念而已』。什麼是度眾生?幫助一切眾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教他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而已。千經萬論,就是這一樁事。希望諸位從這裡細細領略、體會,就會得受用。    『若佛度生有念,則自尚未度,何能度生耶』。佛一再教誡大眾「莫作是念」,因為這樣講法,佛就有度眾生之念。如果佛說「我當度眾生」,佛就是凡夫,還有四相四見,決不是佛菩薩。佛度眾生尚且無念,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學佛,就是要學離四相、離四見。離相、離念是真學佛、真用功。離相,不是不要相。你在家,家不要了;你做事,事業不要了;不論跑到那裡,你的身相還在。鑽進山洞修行,山洞也是相。如何離法?心裡不執著,外面的相沒關係,沒妨害。《華嚴經》說「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妨礙的是心裡執著的相,心裡的妄想、分別、執著。    中國文字很有道理、很有智能,「想」字是心上有個相。將心上的相拿掉,相沒有了,剩下來的就是真心。分別是「思」,心上有個田,田是畫格子,將格子拿掉,剩下的是真心。所以,現在人講「我有思想」,就是凡夫。「思」著了見,有我見;「想」著了相,有我相。所以,佛教我們離見,將思里的田拿掉,離相,將想里的相拿掉,剩下來的是真心、自性。佛是教人離這個,不是離外面的境界相。去外面的境界相,那就錯了,還斷什麼惡,修什麼善?經上講得清清楚楚,「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可見事要做,一樣也沒少做,做得更積極、更圓滿。心空了,心裡沒有思想,留下來的是真心。大家要懂這個意思,要向此處體會。    『佛度眾生,不過為眾生作增上緣耳』。這是真話,諸佛菩薩能幫助我們的,就是「增上緣」。大乘經說,緣有四種: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眾生要得度,四緣要具足。四緣之中,諸佛菩薩能幫我們的,就是增上緣,其它的三個緣要自己具足,少一個也不行。    「親因緣」是真如本性,就是經上常講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我們成佛的親因緣。另外兩個緣是我們能不能成就的關鍵。佛教導我們作佛的方法與理論,這是「增上緣」,從外面幫助我們。我們聽了、學了之後,自己要有「所緣緣」,就是本經所說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也是經文末後說的「信受奉行」。我們是不是真做到了?還有一個條件是「無間緣」,不能間斷,要有恆心毅力。具足所緣緣、具足無間緣,就成功了。四緣具足,成佛的所有條件,一樣也不缺乏。    我們今天修行不能成就,就是缺少兩個緣。親因緣,理論上是有的,沒問題;增上緣,我們聽經聞法、讀經念佛。缺少的是所緣緣,我們所緣的還是五欲六塵、是非人我,沒有緣佛法。我們沒有所緣緣,也沒有無間緣。我們每天念佛修行兩個鐘點,不錯了!還有廿二個鐘點間斷。所以,我們今天不能成就,是這兩個緣有問題。如果大家真抓住這兩個緣,沒有不成就的道理。一切諸佛菩薩、善知識對我們的,只是增上緣。我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退成佛,阿彌陀佛、一切諸佛加持我們的,也是增上緣。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是我們自性變現的,這是自己具足親因緣。「自性彌陀,唯心凈土」是自性有的,這是親因,我們有分。    我們能不能往生,還是這二緣。能不能老實念佛?念佛的秘訣是不懷疑、不夾雜,即是所緣緣,不間斷是無間緣。果能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決定往生。四緣具足,理事都清楚,真的有把握往生,而且想幾時去就可以幾時去,多麼自在快樂。佛度眾生,只不過為眾生作增上緣。    『眾生自己發大心、行大行,實為主因。若無主因,雖有增上緣,生亦無從度也』。從四緣上講,更清楚明白。發大心、行大行是所緣緣。如果自己不發心、不肯受持,即使佛菩薩親自來為你講經說法,也沒用處,你不肯做。『是故眾生得度,實眾生自度耳』。這話說得有道理,眾生得度,真的是自己「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是自己度自己,佛只是在外面幫忙而已。凈土法門,此特別法門是二力法門,臨終佛來接引,還是因為你真信、真願、真行。真行(老實念佛)。具足這三個條件,臨終時佛來接引,還是增上緣。由此可知,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還是自己具足的,所謂「佛不度眾生,眾生自己度自己」。佛菩薩度無量無邊眾生,眾生得度成佛,佛說「眾生是自度成佛的」,他不居功,沒有這個念頭。    『茍有一念,四相具足』。如果有一個念頭起來,四相具足,就是凡夫,決不是菩薩。『如來正令發心菩薩,除此四相』。四相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但約如來邊言,以明無能、無所、無我之義。意在令學人瞭然於平等法界,實無有我耳』。這個意思是真實的,決不是虛妄的。我們要能體會,要認真的學習,必須知道無我法才是真實。世出世間一切法,唯獨無我法真實。佛所以成佛,菩薩所以成菩薩,通達無我法而已。我們之所以不能作佛、不能作菩薩,還作生死凡夫,執著有我、有法,錯在此。無我法,就是無我執、無法執。我執、法執,二執皆空,就是無我法。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八五、一八六卷 新加坡居士林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這一段經文,科題是『明本無聖凡』。《金剛經》後半部愈講愈真實,因此凡夫愈來愈不容易體會。以下說的都是如來果地的境界,也就是「諸法實相」。    『此釋「無能度、無所度」之所以然也。』    不但佛在本經上講,大乘經上也常見「佛不度眾生」的句子。佛為什麼不度眾生?本經告訴我們,「能度之人」、「所度之眾生」皆是緣生之法,了不可得!這是從相上講的。從性上講,萬法平等,無有高下,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平等,也沒有能度與所度。這個意義深,決不可錯會了。這是般若經難講之處,也是難懂之處,可是學佛不能不懂,也不能不講,我們一定要細心謹慎,微細的體會、觀察。    『一真法界、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同體之性之異名也。因其同體,故曰「一如」。故曰平等、無有高下。譬如金器多種,名相雖各各不同,無非金之異相異名,同體一如耳。』    事實真相的確很難懂、很難體會,我們從比喻中能了解個彷佛。「一真法界」,就是「一切諸佛」,也就是「一切眾生」。所以,說一切眾生也行,一切諸佛也行,一真法界也行,乃至說十法界也行。明白的人怎麼說都行,不明白的人怎麼說都迷惑顛倒,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愈講愈胡塗。明白的人知道「同體異名」,同體是一樁事,異名是名字不同。    「如來者,諸法一如」,諸法一如就是如來,如來就是諸法一如。佛教展開大乘經典,第一句話「如是我聞」,如就是諸法一如,一切皆是。世尊四十九年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千經萬論沒有離開這個宗旨。經義不容易體會,隨唐時代的古大德用金與金器作比喻,金是體,器就太多了。器多,名就多,用一個名無法稱種種差別的形像。譬如,我們用黃金造一尊佛像,造一尊菩薩像,造一個人像,也造一個小動物像;我們看這是阿彌陀佛、那是觀世音菩薩,這是人、那是小貓小狗,名稱不一樣;其實明白人知道都是金,成分一樣、價值一樣,同一樁事。「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諸位從此處體會,但是實際理體中,意思無限深廣。    《華嚴經》說得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不是專一、不是獨一,一是任一。再以眼前的事實說明,一般人粗心大意,眼前的境界,有我們的身體、有生活環境、有許多人物環繞我們左右。這是一或是多?從相上講是「多」,從性上講是「一」。    如此複雜的現象從那裡來的?宇宙從那裡來的?生命從那裡來的?我從那裡來的?為什麼這樣子?這些問題的答案,雖然科學家提出種種假設與推測,但總不能令人心服口服。這些可說是人生的大問題,近代科學家提出,古人也曾提出。基督教的新舊約,每個宗教的經典中都有此問題,但是許多宗教家找不出答案,就想出上帝,說是上帝安排的,上帝造的,什麼問題都圓滿解決了。可是,現代科學家不相信上帝的話,這麻煩大了。他們要找原因,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佛沒說是上帝造的,沒說是神明主宰的,佛也沒說是他造的。佛告訴我們,「一切唯心造」。    什麼人的心造的?佛說是眾生自己心造的。這個世界、這個地球、芸芸眾生環繞周邊,都是我們自己心造的。我們不能相信、不敢承當,但實在是自己心造的。這個事實一般人很難懂,佛用夢境比喻,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夢中有自己,也有很多人,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有虛空,也有山河大地。夢是我們下意識變現的,下意識就是心,是心變現的。    《楞嚴經》上,阿難尊者提出心的問題,世尊不問他什麼是真心、妄心,只要他承認有個心,心在那裡?阿難很聰明,他想了七個地方,但七處都被世尊否定。心無所不在,境界就是心變的。不現相時,心無形無相,不知道它在那裡,但是它現相時就好辦。比如不作夢時,心在那裡,真的找不到;作夢時,夢境就是心,心變成相。佛經說「全真即妄」,真的是心,妄是境界,整個心變成境界。「全妄即真」,整個夢境就是自己的心。心能變自己,能變很多人,能變山河大地,能變虛空。    時空是現代科學家沒有解決的問題。時間空間如何來的?有沒有開頭,有沒有終結,有沒有變化,皆是大問題。夢中的時間與空間,也是自己心裡變現的。將這個道理參透了,佛講,現前的山河大地、虛空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皆是自己的心變現的。我們的心會現相,而且相會變,因為隨自己的念頭轉變。    念頭不變,相就不變;念頭會變,相決定會變。所謂相隨心轉、境隨心轉、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心,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這個事實,所以佛教我們「無住生心」。生善心,境界就變得很善很美;生煩惱心,現的相就變得很劣很粗。如果是純一清凈心,就變西方極樂世界的凈土,所以虛空法界是自己的心性變現之物。離開心性,無有一法可得。    試問:這個境界是我一個人變的,還是大家一起變的?是一個人變的。他變的與我變的為什麼相同?同分見妄!譬如,這個講堂很明亮是因為許多燈光,每一盞燈光互相布,分不出是那一個光。可是,熄掉一盞燈,那個燈光就沒有了,道理在此。我看你,是我變現的;你看我,是你變現的,各個不相干。若不相信,兩支燈光都開著,光光互容,其實各不相干。如果相干,這盞燈關掉,光流到它那邊,不會熄滅。《楞嚴經》將此道理與事實講得很清楚、很有味道,非常符合現代科學。現代科學講地球物理、太空物理,《楞嚴經》也講這些,大至虛空法界,小至電子、核子、粒子。無論大小,都是自性變現之物,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時空也是自性變現的,諸位從這個比喻中體會。    『無聖無凡。本來平等。所以佛說:「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蓋「度」即無度,「成」即無成。所以又說:「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此皆約性體平等義說也。』    佛以二諦說法,這種是依真諦。真諦是事實真相,凡夫沒有發現,而諸佛菩薩見到事實真相。以事實真相來說,那有凡聖?有凡聖是二法,不平等。    什麼是佛法?清楚明白事實真相。不清楚、不明白,就不是佛法。佛法的定義如是。清楚明白了,怎麼說都對。說「無佛,無眾生」,沒錯,本來如此;說「有佛,有眾生」,也沒錯,現實如此。一是從體上說,一是從相上說。如果不懂,怎麼說都錯,所以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不了解事實真相,不知道一切法無實無虛。    《壇經》里,六祖惠能離開黃梅時,寺院的大眾對他很不服氣。他帶走衣缽,那些人想把衣缽搶回來,他到獵人隊避難十五年。十五年後離開獵人隊,到現在廣州的光孝寺,聽到印宗法師講《涅盤經》。在南方,印宗是很有名氣的法師,正在講經說法。寺的大殿旁有旗竿,竿上掛著幡,風吹著,風動、幡也動,有人說是風動,有人說是幡動,兩人爭論不休。他在旁邊插了一句話,「不是幡動、不是風動,是仁者心動」。不是風也不是幡,而是你的心在動。當時聽的人覺得他講得很高明,很佩服。印宗法師聽到了,講經後接見他,知道他是禪宗的六祖,於是向他請教,「你在黃梅時,五祖忍和尚如何說禪定、解脫?」他的回答高明,「禪定、解脫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    此處說「無聖無凡」,凡聖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那來的凡聖?說有凡有聖,是對初學人講的。對分別執著還沒破的人,講許多法相。菩薩有「十信、十住、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惹了這麼一大堆。要懂得佛說法的義趣,佛是用許多話誘導,最後誘導我們心地清凈,一念不生。    為什麼佛講這麼多名相,讓人一天到晚打妄想?在這些法相名詞里打妄想,比一天到晚想是非人我、貪瞋痴,高明多了。不能斷妄想,佛就用另一個方法來誘導我們,不要落在三惡道,不要落在輪迴里。依著佛經打妄想,這個方法很妙、很高明。一定要將妄想全部打消,恢復自性,這是佛的終極目標,佛法稱之為「善巧方便」。上根利智的人,佛教他就簡單容易了,單刀直入。    《金剛經》是對上根人說的,不是對中下根人說的。雖沒說多少,佛果地上的境界完全顯露。我們要曉得佛說法的善巧,佛在經上一再告訴我們,不能執著佛所說的,因為一切法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如果想到「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就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我們在一切法里見到不平等而有高下?因為我們不曉得它是緣生之法,也不知道它當體即空,誤以為真實,所以才有高下。明白這個道理,這一段就好講了。    「無聖無凡」,凡聖這個名詞是假定的,明心見性就稱聖,無明煩惱蓋覆本性,就稱凡。無明煩惱是真的嗎?不是的。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說,「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本覺是真如本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能;不覺是無明煩惱,本來沒有。本來沒有,那來的凡聖?所以從自性上看,確實凡聖都沒有。無聖無凡,本來平等。現在平不平等?的確是平等,但是現在十法界的相,佛、菩薩、緣覺、聲聞、六道眾生,真平等。我們見不到平等,因為迷在相上。「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見到器,著了相。佛、菩薩、人,小貓、小狗,這是相不平等,論價值則平等。所以,從質上看是平等,外面樣子不平等。    既然體平等,相那有不平等的道理,只要不執著就平等了。凡夫執著相,用黃金做一尊佛像,就天天趴在地下磕頭作揖;如果做一個小貓小狗的像,他只會摸一摸,決不會磕頭的。佛見性不著相,於是十法界平等。「無聖」不著佛菩薩的相,「無凡」不著六道凡夫的相。他不著了,見相就是見性,十法界那有不平等?    為什麼佛菩薩不著相,而我們著相?我們不了解事實真相,佛菩薩對事實真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量無邊的色相,都是從真性現出來的。真性為何現這麼多差別相,乃是因果不同,所以是業因果報剎那生滅的相續相。剎那生滅不是真的生滅,真的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為什麼說生滅?生滅的意思是剎那變化,而不是真的生滅,相永遠不會滅。如果大家對這個意思一下子領會不過來,我們以比喻說明。譬如,一尊金的佛像,我們現在不想要這尊佛像,而喜歡觀音菩薩,將佛像熔掉,改塑一尊觀音菩薩的像。佛像滅了,觀音菩薩像生了,其實還是同一塊金。所以,從那一塊金來講,它沒有生滅。甚至於將它做成一塊金磚,是磚的相;將它熔成一坨,有一坨的相。它總是有相,相決定不會滅。相會變,所以從變上講,稱之為生滅,其實不是真的生滅,真的是不生不滅。    我們身體不生不滅,人死了,這個身體沒有滅。現在科學家懂得,身體是許多細胞組成的,細胞是很多原子組成的,原子是電子組織的,電子是粒子組織的。這個身體現在存在,是緣聚起來它就在,緣散了它就離開,只是聚散使得形象變化,其實物質沒有生滅。現代科學知道,物質不滅,只是轉變。佛法講得清楚,「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就是因果的關係。一切現象都是假的,剎那生滅,了不可得,唯獨因果是真的,因果不空,所以佛才教我們「無住生心」。生心的道理在此,理事都非常深、非常複雜,我們也只能說個大概。了解事實真相,這幾句話就懂了。「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所以佛度一切眾生,從不居功,沒有我度了多少眾生的念頭。《金剛經》說,佛度一切眾生,心裡乾乾淨淨,若無其事,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他的心清凈。我們講心清凈,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是從相上說的。此處是從理上講,從性體上說,那有佛道可成?無非是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放得乾乾淨淨,就取個名字,稱他作佛,成佛。起妄想分別執著,就稱之為凡夫。凡聖原來是這麼一樁事。    佛幫助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教導他修行證果;眾生覺悟了,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成佛了。佛度他成佛的嗎?不是,是他自己放下的。眾生是自覺、自悟、自度,自己成佛的,佛沒度他,佛只是作增上緣。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皆是本身具足的,佛不度眾生,度即無度,成即無成。    「平等真法界」,真是指一真法界,是諸佛如來果地所證的。換句話說,佛菩薩的生活環境稱一真法界。如何證得一真法界?心平等就證得,一真法界就在面前,我們並沒離開。十法界與一真法界雖在一起,我們只見六道而沒見到一真法界,原因是自己的心不對。譬如,家家都有電視機,假設新加坡有十家電視台,稱之為十法界。這十法界的電波布在同一個空間,撥那一個頻道,這個法界就現前。    如果我們撥對頻道,眼前展現的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頻道是平等心,將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下就平等。有妄想不平等,有分別不平等,有執著不平等,就見不到如來的生活環境。所以,只要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諸佛如來生活的環境,我們立刻就見到,就得到了。這是真的,所以稱一真法界。    由此可知,十法界不是真的,十法界是識變的,就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的。妄想分別執著怎會變成佛法界?打佛的妄想就變佛法界,打菩薩的妄想就變菩薩法界,都是妄想。如果將佛的妄想也斷除,就是一真法界。釋迦牟尼佛對得起我們,教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是指佛法,佛法也不能執著,也要放下,幫助人到一真法界。如果將一切都放下了,唯有佛法不能放下,換句話說,十法界中你住在佛菩薩法界,永遠不能到一真法界。「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說法也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都是從性體上說的,約真諦而說,確實是一切法的真相。    『發心菩薩,通達此義。應以無能、無所、無法、無我之心,修一切善法,乃能如是而證也。』    「發心菩薩」是指發無上菩提心而說的,如本經一開端,須菩提尊者說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就是發心菩薩。這樣的菩薩非常難得,一定得到一切諸佛的護念。換句話說,他發這樣的大心,一切諸佛如來都要幫助他成佛。他要真發心才行,嘴皮上發,心裡沒有,得不到諸佛如來的加持。要真心,真正發這個心,要通達此義。從近處講,無佛無眾生,無聖無凡,要懂得這個道理。從遠處講,本經自始至終所說的道理,要明了通達。    本經是為發無上菩提心,想成圓滿究竟佛果之人而說的。因此,通達此義是解悟,開悟了,明白應如何才能圓滿成佛。雖懂得,如果不修,沒用處,只是解悟,卻做不到。下文教我們應該如何做法,守住這個原則,生活,過日子,照樣工作。無論從事何種行業,決定不礙事,一樣應酬,只要守住此原則,就能成佛。這幾個原則:「無能、無所」,心裡不能有能所念頭;「無法、無我」,法、我是執著。能所是無明,法我是煩惱。    無能、無所、無法、無我,這是要離煩惱障、離所知障。能所是所知障,諸法與我是煩惱障。在那裡破二障?生活上、穿衣吃飯、工作上、待人接物,就在這些地方真正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只要做到無能、無所、無法、無我,以《金剛經》的句子來說,只要真正能做到「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善法。穿衣是善法,吃飯也是善法,沒有一樣不是善法。如果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念《金剛經》也不是善法,沒有一樣是善法;因為你還是凡夫,出不了三界,不能明心見性。諸位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什麼是一切善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沒有一樣不是善法,而且是修一切善法,這樣就能證得。「如是而證」,證一真法界,明心見性。    『聖之成聖,凡之成凡』。這一段從相上講,聖人之所以成聖,凡人之所以成凡,『正由一無念,一有念故』。差別在此。諸佛菩薩無念,六道凡夫有念。有什麼念?我、人、眾生、壽者,佛法將一切的念歸納成這四大類,一切眾生的念頭總不出這四大類。只要有念就是凡夫,無念就是佛菩薩。    『起念,便有高下』。因為有念,六道有高下,天最高,人其次,再畜生、餓鬼,地獄最下。往上,四聖也有高下,佛最高,菩薩其次,緣覺、聲聞又其次。佛講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有高下,因為他有念,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那就是他的念頭,他的妄念沒有斷乾淨。那一品微細的妄念斷除了,放下了,他就成佛,完全無念了。為什麼菩薩有這麼多階位?為什麼講十法界?念,有染有凈、有輕有重,才有高下的現象。『便非平等』。這不平等。十法界不平等,六道當然更不平等。會修的人要在極不平等里修他的平等心,極不清凈的環境里修清凈心,這種人是真正會修。    『古德云:但驀直行去』。古大德常這樣教誡學人,指點學人。『驀直者,絕無瞻顧之意』。沒有顧慮、沒有懷疑,毫不考慮,一直行去。『只要明了道理,認準方向,便一直行去』。這是真精進。此處說得很容易,實際上太難了。如果理不明、方向不清楚,盲修瞎練就不行。老實說,八萬四千法門,無論任何宗派都有問題;問題在理不明、方向不清楚,修學無從下手。現代有很多人喜歡參禪,卻不知道什麼是禪。古人還有野狐禪,現在連野狐禪也比不上,可悲不可悲!真的是盲修瞎練,不是墮在妄想,就是墮在無明,功夫不得力,精神光陰浪費了,真正可惜。    唯獨念佛法門容易,只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是驀直行去。理論,懂也好,不懂也沒關係。想真正得利益,真正得好處,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准沒錯,經也不要聽了。聽經是因為我們還不老實,還不肯死心塌地念佛。    我講《金剛經》,因為你們念佛不老實,不肯放下。為什麼不肯放下?沒看破!講《金剛經》的目的在幫助我們看破放下。看破放下,就老實了,就肯一直行去,才能成功。真正用功,真正想成就的人,諸佛護念、龍天保佑,不會遇到災難。即使災難落在面前也沒你的分,你有佛菩薩保佑,不需要找地方避難。如果還想找個地方避難,一定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那你一定遭難。什麼時候你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所有災難都消除了。明白這個道理,回家用功就好了,一個人念佛就行。    共修有共修的因緣,要有共修的條件。古時候的因緣不錯,現在因緣不好,共修人多,張家長李家短,共修六道輪迴,不是修西方凈土。西方凈土是修清凈心,那麼多人在一起,眼睛看的、耳朵聽的、嘴巴說的,都是雜心閑話,心怎能靜下來。大眾打佛七,止語,雖不說話,眼睛還會看見,心裡還會打妄想,還是不清凈。所以,現在真正修行,回家念佛,一個人修。有時一個人提不起精神,依眾靠眾。古人說,怕自己懶惰懈怠,所以大家在一起修行,互相勉勵,看別人念佛,自己不好意思不念,共修的意義在此。現在變質了,這個好處沒有了,在一起反而麻煩。    自己提不起精神怎麼辦?現在有念佛機、有錄音帶,這個可靠,不會給人找麻煩。特別是現在,念佛的錄音機,還有隨身聽,戴上耳機,在家裡一天到晚念佛,不妨礙工作,又不妨礙別人。如果自己妄想多,就將聲音開大,外面什麼都聽不見,大聲將妄想伏住,也可以開小一點,或者照顧別的事。這比念佛堂好,心很清凈。利用科學工具,自己真正用功,確實得力,比打精進佛七好太多了。一天到晚念佛,真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心是修一切善法,一天到晚工作都是善法,都是幫助別人,都是利益大眾,自己心地清凈,一塵不染,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方法多好!    我學佛四十多年來,所看的、所接觸的、所感受的,深深覺得小道場比大道場好。人愈多,愈複雜,麻煩事愈多,所以道場愈小愈好,人愈少愈好。凈土宗的祖師慧遠大師,東晉人,中國第一個念佛堂是在江西廬山建的,那時他的同修不少,一百二十三人。這個道場,不是任何人來都可以。那時有一位很有名氣的人叫謝靈運,他的文章寫得好。謝靈運曾到廬山拜訪遠公大師,想參加他的蓮社,遠公拒絕他,不讓他參加。想進遠公念佛堂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道場要保持清凈的環境,心不清凈的不能來。謝靈運心不清凈,他喜歡寫文章、作詩,滿腦子打妄想,文人的習氣太重了,會影響大家的清凈心,所以遠公拒絕他。遠公很歡迎陶淵明,但是陶淵明沒有參加蓮社。    《西方確指》記載,覺明妙行菩薩的道場只有十二人。現在這個時代,很值得我們反省、研究。諸位仔細想想,真正用功的人少,道場小,開銷少,好維持,不要拉信徒。想方法找錢,拉信徒來養道場,甚至不擇手段,貪瞋痴慢,那種道場是三惡道,不是佛道、不是菩薩道。佛道是平等心、菩薩道是六度心。現在道場很多,一定要看清楚它是那一道。胡裡胡塗走進去可不得了!如果是地獄道,麻煩就大了。我為大家講的,句句都是真實話。西方極樂世界的道場在自己家裡,不在別的地方。一個念佛的隨身聽,即是西方極樂世界之道。    『轉凡不轉凡,成聖不成聖,以及一切生死利害等等,概不挂念。如此,便與道相應,與性相應,速能成就。否則反不能成也』。我剛才說的,與這幾句也有關係。真正修行人,須將所有一切念頭都放下。佛在經上教我們「轉凡成聖」,法相宗教我們「轉識成智」,凈土宗教我們「一心不亂」,這些名相說說就算了,不要理會它。如果將這些東西放在心裡,決定有障礙。    念佛的同修求一心不亂,念了幾個月、念了一兩年,跑來找我,「法師,我念了這麼久,為什麼還得不到一心不亂?」我聽了之後告訴他,「你這一生都不會得到一心不亂!」他聽了很茫然,我說,因為你有個「一心不亂」的心,這個心障礙你,所以永遠得不到。將「一心不亂」的念頭消除,就得一心不亂。    佛講得很清楚,「法尚應舍」,我們聽明白了,要捨棄,不能執著。老實念就行了,自然得到一心不亂。求不得!一求就壞了。修行若有一個念頭,「我要轉凡成聖,我要轉識成智」,則永遠落在四相里,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一生沒指望。這個道理與事實一定要清楚,要真正將障礙排除,真正放下。所以,轉凡不轉凡、成聖不成聖、一心不一心,一概不要理它,這是佛法的事。世間的事,一切生死利害等等,不要掛在心上。家庭里的事、工作里的事、人與人之中,這些事複雜得不得了,學佛的人全部放下,沒事!若將這些事掛在心上,壞了!    世出世間法都是業因果報。此人跟我很好,是過去結的善緣;但是緣盡時他就走了,沒事了。遇到惡人來纏繞,也是緣分,也有盡時。緣聚緣散,聚也好、散也好,不放在心上。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心裡若無其事,佛號才念得好。我們想求西方極樂世界,只抓住阿彌陀佛,其它的都不管。今天發財得到很多錢,若無其事,於念佛不相干;今天輸了幾百萬,也若無其事,不相干。我生沒帶來,死也帶不去。果真能放下,這一句佛號才能念得好。佛號念好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世出世間法都不受干擾。佛在本經末後告訴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對一切人事物的相不取,不執著,一切隨其自然,這就好,根本沒事,何必斤斤計較。死也不肯放下,那是自找麻煩,沒人害你,自己害自己。沒人逼迫你,自生煩惱,自己迷惑顛倒,能怪誰!    「概不挂念」,決定不將這些事放在心上。世間法、出世間法皆不放在心上,就「與道相應」。道是清凈心、平等心。真如本性是道之體,清凈平等覺的本體,就是真如自性,「與性相應」。「速能成就」,明心見性,念佛人講「理一心不亂」,很快就可以得到。這才能解決世出世間一切問題,沒有一樣不通達,沒有一樣不能解決,「否則反不能成也」。只要有絲毫牽掛,就不能成就。無論世法或是佛法,心裡沒有真正放下,還有牽掛,就不行,一定要捨得乾乾淨淨,心裡不能有一物,心要空,心要凈。心本來是凈的,本來是定的,本來沒有東西,所以不能放一個東西在心裡,如《壇經》說的「本來無一物」。    須菩題。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後半段與前半段義趣大不相同。前半段,須菩提尊者答覆的多半是「不也,世尊」。後半段,他的語氣變了,答覆「如是如是」。後半段是講「一切法皆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完全從法身大士果地上的境界說明。    『問意謂,可以觀想有相之應身,即是觀想無相之法身否』。法身就是真如本性。這個意思是說,可不可以從相上見性?法相就是法性,『一有相,一無相』。法性是無相的,法相有相。有相的相,是從無相的性變現的。這個理與事,我們都要明了。    『若執以為可,未免取相,而有著相之過』。不能執著有,若執著可以,就變成執相。『若執以為不可,未免滅相,而有墮空之過』。兩邊都有過失,執著就有過失。不著,說「可」也行,說「不可」也行,都沒有過失。由此可知,過失在執著。「若執以為不可」,執著是病,執著以為不可,毛病還是執著。    『試看長老所答,可以增長見地不少』。增長見地,就是增長智能,世間人講增長見識。『「如是」句,實非應諾之辭,乃是說理』。我們往往依文解義,「如是如是」,就對了,是可以。這個解釋將意思完全搞錯了。《金剛經》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若不小心,看這句子準會講錯,錯會意思。他答「如是如是」,不是我們想像的肯定答覆。這種字句之中含理。    『「如」者,諸法如義。「是」者,一切皆是也。如果是「諸法如義」,就都是了。『意顯惟如則皆是,不如則皆非』。先說出前題。『此明法法皆是緣生』。法法皆如。『不執著緣生相,而會歸一如性』。這是前一個「如是」的意思。『則法法雖皆緣生,亦即法法皆是佛法矣』。這就是「一切皆是」的意思。    這一段文用淺顯的話說,大家更容易明了。性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理體,本體。好比作夢,能現夢境的心是體,變現出的夢境是相。性與相不一樣,性看不見,所以稱之為空。這個「空」不當作「無」講,不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既然有,為什麼說它空?因為看不見、聽不到,也摸不到,想也想不到,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皆達不到。它確實存在,無處不在,因為六根都達不到,稱之為空相。它真有,它能現相,就在夢中現出境界相。若清楚這些道理與事實,相就是性,相是性變現出的,這就「惟如皆是」。如果執著性不是相,相不是性,那就「皆非」,都錯了,對性看錯了,對相也看錯了。說是、說非,皆錯,則「一切皆非」。明了通達了,「一切皆是」,所以法法皆是緣生,「亦即法法皆是佛法矣」。    通達明了真相就是佛法,佛是覺的意思,能真正明了一切法是緣生,一切法即是佛法。確實都明了、都清楚,知道一切法都是緣生,決不會執著一切法,因為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講得很好,凡夫能執著的心,三心不可得。這是告訴我們,能執著的是空,當體即空;所執著的一切法,人、事、物,皆是剎那生滅業果相續的相,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所俱空,能所皆了不可得。真的清楚真相了,那一法不是佛法?樣樣都覺悟了!    『兩稱之者,令人當重視「如」字』。「如是如是」,兩稱如是,特別加強語氣。佛經一開端「如是我聞」,第一個字就是「如」,如的真正意思就是「諸法一如」,「諸法如義」。懂得「如」字,一切皆是,一切經如是。《金剛經》說,「諸法如義」、「一切法皆是佛法」。世尊所說一切經,都是發明這個道理,說明這個事實,所以兩稱就是教我們重視「如」。『必其能「如」』。「能如」就是通達明了如的意思,『而後方「是」耳』。然後,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是如是,從三十二相見到如來的報身、法身,正是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從一法里能見一切法性,能通達一切法相,可見這個意思的確很深。    『若領會得性相一如。既不滅相,亦不執相。則觀三十二相應身,即是觀如來法身也。意顯既一如矣,觀相即是觀性。』    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中國宗門裡,這個境界特別明顯。開悟見性的人,老師常勘驗他。禪宗的《五燈會元》、《傳燈錄》,皆是學生開悟見性後,老師測驗的記錄。其中問答,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口試,一問一答,老師就曉得學生是不是真的開悟了。真正開悟,要請老師印證,所以那是考試的記錄。他們一問一答,我們聽不懂,不曉得他們說什麼,聽不出他的意思。如果懂得「一如」,懂得「皆是」,禪宗語錄聽起來就很有味道。要是不懂就聽不出來,好象所答非所問,問的話奇奇怪怪,答的話也是莫名其妙。宗門的機鋒,就是測驗問答的語句,最原始的大概就在《金剛經》上。看《金剛經》釋迦牟尼佛與須菩提尊者的一問一答,如果沒有批註,沒有詳細說明,我們也看不懂,也是所答非所問。    經義都在科題上,所以科題非常重要。科題是解釋經文的,為我們點明這一段經文的意思。這一科,就是這一大段,『約性相明非一異』即是不一不異,『總顯如義』。批註詳細發明這個道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這是第二段,『別遣情執』。佛法是覺法,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凡夫不覺,就是因為有情執,所以不會覺悟。真正求覺悟,必須放下情執。這是最難放下的,因為無始劫來的習氣太深。有些根利的人一聽佛法就明白了,也知道情執不好,就是放不下,好象不忍心放下,不好意思放下,這還是迷惑。在這種狀況下,釋迦牟尼佛只好再說,四十九年中講了二十二年般若。    由此可知,放下真難!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千百遍的重複,因為情執太深了。這是從『遣取相明非一』來說,還是教我們放下。遣,就是放下,舍離。從「取相」這方面來說,所以佛舉例說,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他是不是如來?須菩提答覆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之言此,正因初發心修觀者,無明分毫未破,方在業識之中。若聞一如皆是、是法平等之說,不揣分量,遽謂觀相即是觀性。不知所觀者,正是識而非性也。一切學人應於此中細細勘驗。』    佛看學生,看得很清楚明白。聽明白的是少數,多數是聽錯意思,還以為自己聽清楚明白了,大有人在。這種情形不但現在很多,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就不少。我們正是此處所說的「初發心修觀者」,好在我們還沒有依般若來修觀,否則很麻煩。我們是用念佛的方法,念這句阿彌陀佛也是修觀。觀是觀念,就是自己的想法、看法。觀念錯誤了,將觀念修正過來就是修觀。我們能將世出世間一切法放下,一心一意專念阿彌陀佛,這種觀念是正確的,所以念佛也是修觀。如果說念佛不是修觀,不但不了解念佛法門,也不了解一般大乘佛法。    初發心修行人,無明沒破,都是在業識範圍之內,也就是自己起心動念,所有一切行為,都是心意識作主宰。相宗說的八識五十一心所,六道眾生、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皆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就是沒破無明。破一品無明,就見法性,證法性,即是法身大士,圓教初住,別教初地。這樣的人才是《金剛經》的當機者,金剛般若標準在此。他們真正是「萬法一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是我們境界。我們在《金剛經》上也聽到這些話,這是釋迦牟尼佛對法身大士說的,我們聽了,以為自己聽懂了,也來學學,而不揣摩自己的分量,以為見相就是見性。人家見相是見性,一點也沒錯。我們見相還是見相,決定沒有見性,確實不是我們的境界。    我們須細心勘察,不能錯解經義,佛沒說錯,經沒記載錯,而我們將意思會錯了,麻煩很大,很容易墮在惡取空。修行的方向錯了,結果當然就錯了,正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也就是古德所謂「看著經典盲修瞎練」,冤枉。這就是錯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八七、一八八卷 新加坡居士林

   『必須盡空諸相,剿絕情識,方足語於性相一如。倘有微細分別執著,便是業識,何雲觀相即是觀性乎。』    世尊講這部經實在相當不容易,末法時代,聽眾錯會意思的、曲解意思的,時常見到;為了防止將意思解錯了,所以委曲婉轉善巧的教誨。在經文中處處能讀到佛與大菩薩的境界,必須將妄想分別執著斷盡,才可以說「諸法一如」、「一切法皆是佛法」,也就是說「從相上見到真性」。    我們在《般若經》上聽多了這些話,最怕的是自己學了見相就是見性,以為自己見性了,這就壞了, 將自己的悟門堵死了,這一生中決定不會開悟。你以為自己開悟了,自以為契入如來境界了,殊不知自己依舊是凡夫。凡夫誤以為自己是聖人,這是以凡濫聖,罪過很重,所以後面許多的教訓,佛極力的防範,唯恐我們錯解了。    經上將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說得很清楚,為什麼我們還不能開悟,還不能證入?我們的障礙就在「情識」,七情五欲,情是煩惱,識是分別,就是所知障。我們被這二障障住了。二障沒除,性相就不是一如,性不是相,相不是性,因為我們有執著,所以性相決不是一如。以為性相是一如,過失就太大了,不能不知防範;因為嚴重了就是所謂「惡取空」,撥無因果,罪業就很重。    「倘有微細分別執著」,此處所講的微細分別執著,實在還是粗相,但是對凡夫來講,的確相當微細,是指見思煩惱沒斷,依舊是六道凡夫。見思煩惱斷了,有能力出三界,永脫六道輪迴,距離佛知佛見近了,但還不能說性相一如呢。有能力斷見思煩惱,證阿羅漢果、辟支佛果、權教菩薩,但還沒有達到性相一如。那些人還有情識,當然比我們微細多了,這就是此處講的「微細分別執著」,佛法稱之為「界外無明」,三界以外的。三界就是六道,六道以外的,這是微細,也要斷除。大乘圓教常說,塵沙煩惱斷除,無明煩惱至少破一品,就可以說「性相一如」。見相就是見性,真的不生煩惱。    我們在境界里可以勘驗,試驗自己是不是達到一如的境界。一如境界,就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法身大士的境界,他的心完全平等,妄念確實不生。日常生活中,隨便沾一法,都可以試驗,看你有沒有到這個境界。新加坡夏天熱,你穿棉襖行不行?如果穿著棉襖不出汗,差不多有一點一如的味道,冷熱一如!到北方冰天雪地,也可以穿一件T恤而不冷,這是萬法一如,冷熱一如。真的入一如境界,好醜一如,沒有分別執著,香臭一如,很新鮮的菜吃得很有味道,放上幾天已經臭了,腐爛了,吃了還津津有味,決定不會生病,這就是真的一如了。    經上講的是佛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如果沒有這個功夫,還是老老實實守規矩,按部就班,教你斷惡,你就斷惡,教你修善,你就修善,不可以說「善惡一如」。功夫到了是沒錯,我們沒到這功夫,還是有意識,還是有分別執著,六根對境界還是有喜歡的、討厭的,這是凡夫。諸位要記住,法身大士決定沒有這種現象,他的心是清凈的、平等的,入一如的境界。我們還有分別執著,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還有微細的分別執著,都沒有達到一如的境界,所以見相是相,決不會在相裡面見到真性。理上有那麼一點模糊的印象,事實上完全見不到。    『一如平等,惟有諸佛方能究竟』。法身大士有四十一個階級,以圓教來說,初住菩薩剛證得一如,往上去,無明分分斷,真如分分顯,必須將四十一品無明斷盡,真如就圓滿的顯現,所以說「惟有諸佛方能究竟」。諸佛是指圓教的佛果。    『必須既不執實,且虛相亦泯』。心要真清凈。心裏面一念不生。《金剛經》說的「諸佛」,古大德的批註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是四十一位諸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因為見性之後,兩邊都不執著。從這句來看,既不執著實,也不執著虛,實是有邊,虛是空邊,空有兩邊都不執著。從圓初住往後,都是這樣的境界。    『直下一念不生,並不生亦無,方是一如而不異』。一念不生了,如果還有個「一念不生」,就沒有見到一如,還有一個妄念在。真正做到一個念頭都沒有了,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到底是有念還是無念?在現前境界里,這句阿彌陀佛真有,一點也不假;西方極樂世界也真有,臨命終時,佛真的來接引,我們真往生。念到一如的時候,還照念阿彌陀佛,不但阿彌陀佛非有非無,這句名號也是非有非無,兩邊不著。佛號清楚明白,不著無;心裡乾乾淨淨,若無其事,不著空。可見,會用功夫,懂得金剛般若的原理原則,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空有兩邊不著。這個方法好,比大乘任何宗派的修行都踏實。你不到一如的境界,也往生凡聖同居土。如果達到一如的境界,往生實報莊嚴土。其它法門不達到一如,不能見性,不能超越十法界;功夫差一等的,六道也出不了。這樣就很清楚明白,修學的方法總沒有念佛來得穩當。    『直須雖一如平等,而亦無所謂一如平等,乃為真一如,真平等。豈業識未空者,所能妄以自負』。末後的教誡非常好,為我們提出嚴重的警告,千萬要記住,我們確實沒入境界。不但沒入,連正解都還有問題,也就是純正的理解,我們還有一段差距。如果真正理解得透徹,一定肯做;做不到,就是理解得不夠透徹。    『今雲「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釋迦牟尼佛叫著須菩提尊者,對他說「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明明存有能觀、所觀』。有能有所,能是我觀、我看,如來三十二相是我所看的。能所從那裡來的?『便是分別執著,業識宛然』。換句話說,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還是業識當家。業識就是妄心,生滅心,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    此處講的「業識」就是妄想心,有這個心在,真心就不能現前。前面講的「一如平等」是真心,真心就一如平等。我們雖有真心,但不會用。可是必須知道,真心與妄心是一不是二,離了妄心去找真心,找不到。佛經上關於這個事實說得很多,真妄不二,全妄即真,全真即妄。我們在前文用金與器、用夢境作比喻,真心與妄心是一不是二。佛在經上常用水與波作比喻,《楞嚴經》將真心比作水,妄心比作波浪。波就是水,水就是波,但是波與水的樣子不同、作用不同。波是動的相,水是靜的相。換言之,波不動了,就是水。妄心就是波,它在動。    佛法修行是修定,修清凈心。定下來之後,就是真性,就是一如平等;動的時候不平等、不清凈。我們現在的心是動的。微細的分別執著是小波不浪,微波。六道凡夫的心是大風大浪。外面的境界一誘惑,風就吹動了,心裏面貪瞋痴慢都起來了;貪瞋痴慢是大波大浪。三界之外的權教菩薩、聲聞、緣覺,對於外面境界的感受是微波微浪;他確實還有波浪,但是凡夫看不出來,覺得他很平。如果與法身大士比較,就很明顯,他的確還有小波浪;法身大士沒有波浪了,完全平靜。業識就是心動,動的心是妄心。    須菩提很聰明,佛這一問,尊者懂得佛的意思,所以前文說「如是如是」。    『乃雲「如是如是」。殊不知早已非如,毫無一是矣』。我們要懂得尊者答覆的深義,精華的義趣,「惟如即實」。如果通達一如,在相上就能見到性。這一段是預防還有微細分別執著的人,所以說「如是如是」。他不能說,因為不是他的境界。如果法身大士答如是如是,沒錯,佛點頭。如果我們跟著答如是如是,佛立刻就搖頭。答覆的話沒錯,都是「如是如是」,意義不一樣。一是真正明暸,一是隨著人家言語亂說,不是自己的境界。妄心當家的人說「如是如是」,就錯了。    『古今多少行人,粗念稍息,便謂已證三昧。習氣仍在,輒雲任運騰騰。是皆以混濫為圓融,鮮有不墮落者』。這一段文說得好,將釋迦牟尼佛的慈悲,完全為我們顯露。由此可知,誤解佛所說的,自古就不乏其人,何況現代。    「粗念稍息」,粗的妄念少了,就得輕安,初得受用,心裏面很安靜。我們學佛初步功夫得力,外面境界干擾小了,接觸外面五欲六塵,不會大風大浪,小小的波浪,感覺自己的心很平靜,不太受外面境界誘惑,這是輕安;於是他誤會,以為自己已證得三昧,佛法稱之為增上慢。    沒有證得,卻以為自己證得,他並不是存心騙人,真正證得阿羅漢,一定有神通,佛經上說,須陀洹就有天眼通、天耳通(須陀洹是初果),你既然證得阿羅漢(四果羅漢),大門外有人走過,你有沒有看到?他說沒有看到,就沒有證得阿羅漢,看不穿牆壁。真正證得阿羅漢,門外與牆外任何人走動,一定會看很清楚;而你看不見,表示還沒得到天眼,連須陀洹也沒證到。如此,才知道自己誤會了。他只是心輕安,念佛功夫真的得一點利益,從前遇到人家讚歎,很歡喜,人家罵幾句,生氣好幾天,現在遇到這種境界,大概已經不動心了。因此,以為自己證得阿羅漢果,其實還遠得很,但總是好境界,進步了,可是不能誤會,否則功夫不能再向上提升。這是「粗念稍息」,誤以為自己證得三昧。    若習氣還在,而學菩薩遊戲神通,則不得了。「任運騰騰」,就是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遊戲神通。古時候濟公活佛就是任運騰騰,他什麼忌諱也沒有。民國初年的金山活佛,他是江蘇鎮江金山寺的妙善法師,也是任運騰騰。我們決定做不到。妙善法師一生不洗澡,冬天夏天就穿一件衣服,冬天不冷,夏天不熱;人家丟在地下不要的東西,他都撿起來吃,別人供養他的鈔票,他拿到手就吃下去。傳記上記載,每個人都知道他從不洗澡,有一天好心的居士準備洗澡水讓他洗澡,他洗過的洗澡水,人家喝了,什麼病都治好,奇怪不奇怪!我們學不得,因為我們習氣還在,而他沒有習氣可以做。假使我們這樣做,就是以凡濫聖,凡夫冒充聖人。    「是皆以混濫為圓融」。他們是圓融,我們做不到,冒充不得!「鮮有不墮落者」,鮮是少,少有不墮落的。怎可以學這種人,自以為得自在了。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學佛人都應該警惕。中國佛教,無論出家在家都吃長素。密宗真正修行有德行的人吃眾生肉是超度牠,而你吃眾生肉,有沒有能力超度牠?若沒有能力超度牠,則吃牠半斤,將來還牠八兩。這個問題很嚴重,不要認為密宗對於五欲六塵可以充分享受,又能即身成佛。這個法門太好了,不斷貪瞋痴也能成佛,所以學密的人很多。他將來會不會有結果?印光大師在《文鈔》講了很多,怕的是將來都墮三途,而不能即身成佛。    我們必須了解密宗的歷史,以及承傳的狀況,才曉得他們生活方式的由來。密教多在中國西藏、西康、青海等高原地帶,游牧民族主要的食物就是牛羊肉,沒有稻米蔬菜,這是不得已的。現在我們有五穀雜糧及蔬菜可以維持生活,你就不應該再吃眾生肉。雖然吃肉不是殺生,但是間接的殺生。你不吃肉,人家就不殺,因為你要吃,他才殺了賣給你。我們一定要懂得這些道理,所以縱然學密,也不應該學他們那種生活方式。因為我們的分別執著猶存,言語造作、起心動念皆是罪過,所以學密的確很少不墮落的。    『此是行門岐途,必須識得,以免誤墮』。這是修行上的岔路,要認識清楚,才不致誤會墮落。試問,古時候濟公長老示現是為什麼?諸位必須知道,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示現種種形象,都是感應道交,他自己沒有意思,完全是應一類眾生之機。濟公出現在宋朝,那時大家持戒很嚴,所謂死在戒條之下,被戒律捆死了,動彈不得,原因是對於佛制戒律不清楚,所以濟公示現真正解脫自在。太保守了,他就示現開放,破你的分別執著。濟公長老若在現代,決定示現規規矩矩持戒的人。現在大家不持戒,開放自由,他一定示現很守規矩的人,為我們作榜樣。我們有什麼病,他就用什麼方法治我們的毛病。每個地區眾生的病不一樣,每個時代眾生的病也不一樣,所以佛菩薩應現在世間有種種不同。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沒有疑惑,才能看出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真正是普度眾生,都是為利益眾生的。    須菩提尊者答覆,『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應」也是活句。《般若經》中沒有死句,字字句句都是活的,怎麼講都通。『「不應」者,意顯非絕對不可』。與前文答覆的「不也」,意義相同,不是絕對不可以。    『若其情識已空,則有相等於無相,無相何妨有相』。「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有什麼不行?與前文「如是如是」相同,條件是業識真正空了,必須轉八識成四智,這樣的人可以。如果沒有轉識成智,那就不可以。    『而非少有情識者,所應混濫也。故曰「不應」』對於權教、二乘、小乘、聲聞、緣覺、六道凡夫來說,不應。「不應」,包括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他們微細的妄想執著沒斷,所以不可以說見相就是見性。『此語正是切誡學人者』。這對我們初學者是嚴重的告誡。    『佛說一如平等,是令一異皆不可執』。不能執一、不能執異。一是空相,異是種種不同的形象。由此可知,一是性、異是相,性相兩邊都不能執著。《般若心經》所說的色空,色就是異,空就是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一如。如何能見到一如?還是這個道理,兩邊都不能執著;執著一邊就不如,就不是了。說一異,就是兩邊都不可以執著。    『今以相觀性,明明執一』。在相上見性,性相兩邊,你執著一邊,所以說「明明執一」。『尚得曰「一如」乎』。那就不是一如的境界了。從相見性,不執著相,也不執著性,就是一如。若還有相可見,有性可見,則兩邊都執著,便不是一如。一如的境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說不出來,也想像不出。想,就是微細的分別執著,早已不如,早已不是了。這個意義很深,諸位要從文字言語中體會,可不能執著言語文字。執著言語文字,就完全錯了,落在分別執著里,必須將分別執著全部拋棄,捨得乾乾淨淨,一如就在面前。有一如這個念頭,就不如了,這很重要。    『「轉輪聖王」,以十善化世,為人世第一大福德人。具三十二相,由有漏福業而成。不同佛之由無漏法身而現者也』。世尊告訴我們,世間福報大的人就作王。大國王、小國王,皆是過去生中修大福報的。現在民主國家的總統也是王,也是過去生中修大福報,但是比國王的福差很多。國王可以一切自己作主,總統還受國會的干涉,受人限制,不能完全作主,所以福報差一點。福報大的所有的人都得聽他的,這是王。福報最大的王是「金輪聖王」。為什麼稱他為輪王?他有輪寶,這是他的交通工具,也是他的兵器,所以稱他為「輪王」。最大的輪王是金輪聖王,他統治四天下。依照黃念祖居士的說法,四天下就是一個銀河系。金輪聖王是一個銀河系的王,銀河系裡這麼多的星球,都在他的勢力範圍之內。銀輪王管轄的是一四天下的三天下,就是一個銀河系的四分之三統轄。銅輪王管兩州,就是二分之一。鐵輪王管一州,就是四分之一範圍,他的勢力能夠統轄的範圍,就是他的輪寶可以達到,他的武力可以征服的地方。    轉輪聖王的福報大,真是世間第一大福德人。過去生中修的大福德,「以十善化世」,他必定是仁慈的,以十善業道教化眾生。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可見三十二相是世間福報,果報必有因,他的因修得很圓滿,所以果報圓滿,但這是有漏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斷,修一切善福,得這麼大的果報,稱為有漏。佛的福報也圓滿,但是佛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因此佛的三十二相,比轉輪聖王的三十二相還殊勝,非常明顯。    下一段經文,科題是『說偈結成』。結成是前一段『遣取相明非一』。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這首偈在《金剛經》中很重要。    『「爾時」二字,是令學人應與上段文同時體會』。這兩小段合併是一個意思,不能分的。我們同時看這兩小段,意思才能看得圓滿。    『因偈中所說,正是所破所解之所以然故也』。佛不許微細分別執著沒斷的人說「在相上就能見性」,他舉三十二相為例,說明道理所在,這首偈說得很清楚明白。    『「色」,統指一切色相,三十二相亦在內』。「若以色見我」,假如從相見我,這個「我」是指性。『兩個「我」字,指如來言,即是性也』。釋迦牟尼佛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若不從色看你,則從那裡見你?我們當然是見色聞聲,才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這裡講經說法。這個「我」不是指人身的我,而是指真如本性,指如來。「不能見如來」,意思是從相上不能見性。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通常用「色」字代表。色不能見性,聲香味觸法皆不能見性。法包括佛法。如果從佛法可以見性,世尊決不會在本經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也不能見性,佛法也要捨棄,才能見性。世間法、出世間法皆須放下。佛法是寶貝,不能放下,照樣不能見性。「色」字代表色、聲,『「音聲」,賅說法在內』。音聲就包括說法。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都是以音聲為佛事,那時沒有著書。    『正謂不可執取上來一如平等諸說』。諸法一如、無實無虛、不一不異、諸法平等,無有高下,這些說法就包括在音聲里。佛說了這麼多,如果『向文字音聲中求也』。求明心見性就錯了,就是行邪道,所以心外求法就變成外道。    『若以色見』。色見就是相見,要是想從相上見。『「以音聲求」。顯然業識用事,執著六塵境相。故斥之曰「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說這話,用意太深了,很難體會,真是慈悲至極處。不論別人,想想自己現在學佛,是不是從色相音聲中求?我們真的是這樣,多少人在佛堂里燒香,跪在佛菩薩前禱告,就是從色相上求。知識分子從《大藏經》里求。經本是色相,聽講經是從音聲求。    民國初年妙善法師示現的,破我們的執著。他沒有道場,居無定所,今天到這個信徒家住幾天,明天到那個信徒家住幾天,一年到頭在外遊盪,每個家庭都很歡迎他,都將他當活佛來供養,他沒有拘束。他念佛與別人念的不一樣,平常他從不拜佛,人家向他頂禮,他趕快跪下來也向人家頂禮,一點架子也沒有,所以一般出家人看他不習慣。出家人接受在家人頂禮是應該的,而他一見到在家人頂禮,趕快趴在地下磕頭,破我們的分別執著,破我們的習氣。    寺院庵堂,佛門道場要供養莊嚴的佛像,令一般人進來看了生歡喜心,還要布置許多道具,幡幢寶蓋、香花供養。這不是修行,而是接引眾生。道場住眾每天做早晚課,威儀整整齊齊,用意是表演給別人看。初學佛的人、沒有學佛的人,見到這些人對佛這樣尊重,大概佛還不錯,我們去打聽打聽。這樣接引他入門,好比唱戲表演給人看。真正修行不著相,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寺院道場的一切設施,都是為了接引眾生。每一個時代、每個地區,眾生的文化背景不一樣,意識型態、生活方式不一樣,了解他們,才曉得用什麼樣的設施,才能度化這一方的眾生。如以中國古來這一套去度現代的外國人,決定行不通。所以,佛法一定要懂得現代化、本土化,才能度當地的眾生。    譬如,大家都喜歡畫,可是有個地區的人,特別喜歡某一種畫,我們在佛堂里供養,就選擇他們所喜歡的這幅畫,他們看了歡喜。一切為眾生,佛菩薩一如,沒有分別執著,一切選擇都是為當地眾生。現在這些道場都建成中國形式的,新加坡地區被中國同化了,可是在外國,建這樣的道場,對象是華僑;外國人一看,這是中國古老的文化,他不進來。所以,色相、音聲,我們要會用它,決不能執著它,否則就錯了。    「顯然業識用事,執著六塵境相。故斥之曰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在此呵斥這類人錯了,他不是修行正法,而是修行邪法。我們要知道邪正的標準,一定成佛是正法,不能成佛是邪法。學佛了,還繼續六道輪迴,在六道內修一點福報,這是邪法,不是正法。正法的標準一定超越六道輪迴,勉強講,阿羅漢算是正法,超越輪迴了,但是還不能算純正,因為他還有微細的執著。真正純正的正法是法身大士。    我們別說破無明,見思煩惱也伏不住。要不相信,坐下來五分鐘,很冷靜的觀察自己心裡有沒有妄想。五分鐘不曉得想了多少!就曉得心裡的妄念起伏,伏不住。試試念佛號,還是壓不住,這就知道不行。有什麼能力了生死出三界?除了念佛帶業往生,沒有第二條路。所以,對我們這種人來講,正法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此之外,都是邪法,因為不能成就。不能見如來,就不能見性。    『是則欲觀一如,非盡空情識不可』。情是煩惱;識是妄想分別,必須將它斷得乾乾淨淨,才能見性。這是說出道理,可是怕大家有疑惑。我們學佛不能離開佛像,不但寺院里有莊嚴的佛像,學佛的人家裡也供養佛像,怎能離開色相?    『佛經中每令人觀佛相好,須知此是方便』。這是對初機來說,初學佛的人有好處,因為業識里都是貪瞋痴慢,對於自己傷害太大了。既然有妄想,我們不想別的,專想佛,將妄想的對象換一換,這是方便法。教人想佛像、想佛經里的意思,比想世間五欲六塵好太多了。這是初步的修學,可是功夫要向上提升,並不是到此為止,「此是方便」。    『故令舍染觀凈』。佛相、菩薩相是清凈的,常觀想有好處。最小、最明顯的好處是「相隨心轉」,天天想佛,想久了,自己的相貌就變成佛相,變成菩薩相。所以,供養一尊很莊嚴的佛菩薩像,天天想,想個五年十年,自己的相貌會變成佛菩薩的相,體質也會變得很健康。「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佛法修行非常重視觀想。    『所以《十六觀經》中,最要者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數行文」』。這兩句是凈宗修行的基本理論,從這個理論就明了「念佛成佛」。我們得到一個答案,「是心是佛」,這個「心」就是真如本性,一切萬法之本體,與經上說的「如來」是一個意思。佛是這個心現出來的,菩薩也是這個心現出來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天天想佛,天天看佛像,就是作佛,決定能成佛,因為我們的心性本來可以現佛。    從這兩句展開來,「是心是菩薩,是心作菩薩」。菩薩是真如本性變現的,我們只要念菩薩,想菩薩,就變成菩薩,道理在此。同樣的道理,「是心是人,是心作人」,「是心是鬼,是心作鬼」,「是心是地獄,是心作地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心作的。這兩句將總理論說明,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根據此理。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依這個道理,決沒有違背於此。所以,前面那個心是一(一異一),是真如本性,是萬法的理體;下面這個心是識心,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的心。前面那個心是真心,真心是本體,能現;後面這個心是能變,它的境界變了。佛教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因為境界相會變。    「是心是鬼,是心作鬼」,什麼是鬼?貪心是鬼,貪財、貪名、貪色,貪佛法皆不行。不能說我貪佛法就作佛,沒這回事。貪佛法照樣作鬼,因為貪心作鬼並不是指貪的對象,而是指貪心,所以世出世間法都不可以貪。只要是貪,餓鬼道現前,是心是鬼。地獄是瞋恚嫉妒,有瞋恚、有嫉妒,是心作地獄,麻煩大了。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這幾行文將十法界依正莊嚴的原理講清楚了。    『明得一切唯心,則知雖觀相好而不執實。其分別執著之情識遣矣』。聰明有智能的人,觀相而不執著相,觀想而不執著想,兩邊不著。能見性就能成佛,就是「是心作佛」。在佛法界里,這個念頭也沒有了,就超越十法界,所現的即是一真法界。我們一定要知道如何修法。    『念佛人雖觀見彌陀現前,極樂世界現前,亦不可著也。』    決定不執著,要知道事實真相。念佛人見阿彌陀佛,夢中見佛的人很多,定中見佛的也很多。念佛堂里止靜時,就是坐下來念佛的時候,有人見佛、見蓮花、見西方極樂世界,有這些情形。見到之後,要若無其事才好。如果一見到,不得了,我念佛有功夫,見到佛了!你們都沒見到,我比你們高明太多了。這就著魔了。「見如不見」,真正見到瑞相,心裡若無其事,不將它當作話題向別人說,這是好境界。如果見到之後常在外面衒耀,所見的就不是真的,而是魔境界。    真正的感應是心清凈,感得西方依正莊嚴現前。歷史上記載慧遠大師,凈宗初祖,他一生中見過三次西方極樂世界,從未告訴過人。他臨終往生的時候,西方極樂世界又現前,他告訴大家,我要走了,這個境界,我曾經見過三次,與《無量壽經》說的完全一樣。沒錯,經典是證明,與經上講的完全一樣。慧遠大師當時,凈宗經典翻譯成中文的只有《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都還沒翻譯出,所以最初遠公大師建立凈土宗,就依靠一部《無量壽經》,這是凈宗第一經。    現代人不老實,沉不住氣,小小境界就到處衒耀,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佛菩薩決不現境界給我們看,因為自己禁不住。一定要大風大浪也不動,佛菩薩示現一下,讓人增長信心,讓自己曉得往生極樂世界有決定的把握,用意在此,不是叫你到處衒耀的。    有同修告訴我,他初學的時候有很多感應,見到光、聞到香,一年有好幾次。現在已學佛十幾年,一次也沒有了。他問我是不是退步了,我答覆他,就與《金剛經》上的答覆一樣,「亦是亦不是」。如果自己這些年來念佛,一面念佛一面還打妄想,那就是完全退步了。如果這麼多年來用功很得力,確實煩惱輕、智能長,就不是退步。初學常有這些感應,是增長你的信心。有了信心,不能再現,否則就變成魔,沒有時常現的道理。再現是臨終接引的時候,相一定現前,平時不會來干擾你。所以,完全看自己修行的境界,答覆「亦是亦不是」,不是肯定的答覆。    境界現前,不可以執著、不可以衒耀。現在有很多地方見光、見什麼,還要照相、錄像,拿去到處衒耀,那不好。佛法是教人修清凈心,不是搞神通感應的。切記,神通感應決定是壞事,不是好事,所以決定不以神通感應作佛事。    『上來遣相已遣到極處』。遣相是教我們放下,一切法相都要放下,以至於最後微細的分別執著也要放下,達到極處。    『因少有所取,便著色相』。自己修行用功,要常在這些地方迴光返照。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之處,還有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些事現前,就是心裡有牽掛憂慮。,稍有牽掛就著相,四相俱足。『便是向外馳求』。向外馳求就是攀緣,不是隨緣。『便非正知正見』。這樣的想法看法皆是錯的,不是正知正見。    生活是修行,修凈土的人也要生活,也不離社會人群,每天都要對人對事對物。這句佛號,念念提醒我們修清凈心,念念提示我們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是真正念佛。心裡有佛,除佛之外,一切要放下,心裡不可有絲毫分別執著,不可有絲毫牽掛。一定要曉得,牽掛是六道輪迴,無論牽掛什麼,都是以輪迴心造輪迴業,往生就困難。『便是法執我執』。有絲毫的憂慮牽掛存在,就是妄想、煩惱。妄想是法執,煩惱是我執。    『便與空寂之性相違』。學佛的人只有一個方向目標,「明心見性」。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為了明心見性。這個世間環境不好,障緣太多,不容易明心見性。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的是換一個環境,那個地方沒有障礙。十方諸佛剎土,諸佛都有凈土,不能說諸佛凈土不好,但不是完全沒有障礙,比我們這裡障礙少,好一點而已。西方世界完全沒有障礙,所以論修行的環境,西方世界是一切諸佛剎土之第一。假如不論修行,論依正莊嚴、論美好,有許多諸佛世界超過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釋迦牟尼佛在經上講的,超過極樂世界太多了,但是論修行的環境,沒有一個世界能與極樂世界相比。世尊教我們選擇西方世界,念佛求生彌陀凈土,道理在此。    有妄想分別執著,就與性德違背。「空寂之性」是清凈心,有妄想,心不清凈;有分別,心不平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要練。本來這些人是我看不順眼的,練習看得很順眼;本來有些人是我看了很歡喜的,練習看得很平淡。要平等,要將自己的心恢復清凈,這是功夫。念佛人如何下手?遇到不歡喜的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歡喜就沒有了。遇到自己生歡喜心的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將心念平等念清凈了。念佛的方法好!一定要會用。會用就是會用功,不是一天念幾萬聲佛號,見到這個人還討厭,見到那件事很喜歡,那沒用處。在起心動念之處,一句阿彌陀佛壓平了,恢復至平靜,這是會用功。不會用功的,『豈能見如來哉』。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八九、一九○卷 新加坡居士林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段經文』是指一百六十一段與後面一百六十二段。這兩段,江居士在批註里告訴我們。『不但在後半部中,有萬鈞之重,即開經以來,所說不應取非法、非非法,以及說「即非、是名」等義,直至此處,方說明其所以然』。這兩小段經文非常重要。世尊在本經屢次教我們不可以取非法,不可以取非非法。非法是空,非非法就是有,空有兩邊都不能著。不但空有都不能著,空也不能著,正是一切經中所講的三空三昧。無論是大乘小乘都說,人空、法空、空也空。在本經經文上,我們曾經看到許多句子里都有「即非是名」,經文到這個地方,世尊總算將為什麼教我們兩邊不住,空空也不能有的道理說出。    『前半部是對初發大心者說。空有皆令不著,以合中道。凡說「即非、是名」處,語氣大都兩邊兼顧,既不著有,亦不著空,「是名」,含有名相雖假,未嘗不是之意。』    這說明《金剛經》前後兩半的大意。前面是對初發心的人說的。其實大乘經上講初發心就是圓教初住菩薩。所以,一問一答中,意思都是教導空有兩邊都不能著,說「即非」就是不住的意思,說「是名」不著空,說「即非」不著有。為什麼不著空?名相雖假,它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提不起觀照功夫。也就是你在日常生活里,對人對事對物是怎麼看法。    大乘經上講的那些原理原則,你有沒有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果都沒用上,日子還跟平常一樣,一天一天過去,這不行,學佛等於沒學。你沒用上,沒有看清眼前種種現象的實況。你沒看見佛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實相,雖然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如此,業因果報剎那生滅相續的現象。所以說真的,是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這是真話絕對不假。我們凡夫心太粗了,佛跟我們說,我們體會不到,但是這樣的話,如果對現代的科學家說,他們的體會就非常深。    佛在經上講,一彈指六十剎那,經上講力士,就是身體非常健康強壯的人。他彈的快,彈的有力量,一秒鐘彈四次並不多。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剛好兩個十萬八千。換句話說,就是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秒,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秒生滅,佛講事實真相是如此。從前人確實很難思維想像。我們曉得佛說法是方便說,並沒有講到真實相。佛在《楞嚴》上說,「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當處」那個時空幾乎等於零,現代科學家沒有法子觀察出來。現代科學家觀察,已經肯定,所有物質的現象,只不過是波動而已。說波動、說粒子都講得通。我們就以現代科學家的常識來說,大家都知道光的速度,光一秒鐘的速度是三十萬公里。如果一公里的長度來說,那個光走一公里要三十萬分之一秒!一公里是一千公尺。你想想,光走一公尺是三億分之一秒。將一公尺算到一公分,再觀察時,一公分的千分之一,一公分的萬分之一。由此我們就了解,《楞嚴經》上所講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的那個狀況。    這是今天科學家沒有法子觀察到的,我們講千分之一厘米,萬分之一厘米,光要多少時間通過?這是事實的真相。所以,「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這兩句話講的非常圓融。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這個現象!不只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那是世尊的方便說,而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是世尊的真實說。凡夫以為真有東西存在,不曉得是業因果報生滅的相續相。妄想分別執著牢不可破,眾生之迷惑顛倒,迷在不明暸事實真相。這是世尊眼睛中所謂「可憐憫者」,真正可憐,全非事實!所以初發菩提心,初破無明的人,《金剛經》上半部為他們特別提示「空有兩邊不住」,說出空有兩邊的所以然,相有體空,相是幻想,相都不可得,我們所看到的是相續相,所以產生誤會。    『後半部是對已經發大心』,初住以上,二住以後已經發大心了。    『修大行』,這些人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後半部是對已發大心,修大行的。    『並能不取一切法相者說,但恐其獨獨取著菩提法相,則終為空寂之累』。我們先說這一句。已經證得一真法界,宗門裡面所謂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這樣的人。他雖然見性,雖然成佛,天台宗講六即佛,他成的是分證即佛,並非究竟圓滿佛。分證即佛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往究竟的果位,他還有四十品無明沒斷。換言之,還相當遙遠。所以這些人依舊繼續不斷修學,他是法相、非法相都舍了。因為不舍不能破一品無明,他都放下了,都舍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真性。這個境界,在凈宗里,就是初證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到實報莊嚴土,到西方世界成佛快!唯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放不下,確實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念念中都要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也要放下,他就證得究竟圓滿佛。    所以為什麼世尊在此提起這樁事,我們看文殊、普賢,文殊普賢是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毗盧遮那佛的後補佛。他為什麼要發願求生西方凈土?他為什麼不在華藏世界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證無上正等正覺?他為什麼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推斷大概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斷那一品無明,在時間上成佛快,因為西方世界修行的環境好,而在華藏世界時間要長一點,到西方極樂世界時間很短,他就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第二個理由,他是表演給我們看的,鼓勵我們,現身說法。華藏世界等覺菩薩都要求生凈土,我們不求生還行嗎?總之除了這兩個意思之外沒有理由。可能兩個意思都有,我們曉得,一真法界里的法身大士真的什麼都乾淨了,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就是極其微細的執著。他要證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在金剛會上極力告誡這些人,不能有這個念頭。    要是獨獨取著菩提的法相,有一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念頭在,終為空寂之累。「空寂」是無上正等正覺,是如來果地上的。    只要有這個念頭在,無法證得。『終不能證性』,證性是證究竟圓滿之性。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證究竟圓滿之性。    『而此執甚細最為難除』。這執著的確非常微細,就籍現代科學光的速度,來說明業因果報剎那生滅的現象。那光是不是達到究竟?還有沒有比光速度更快的?有。可見得我們用光速,來量一厘米,極小的一個距離,用光波來觀察它生滅的現象,還不是真實相,還不是究竟微細的現象。所以這執著太細,細到他自己不知道,因為自己知道,他就可以斷掉。由此可知,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第二品的無明他不知道,等到他發現還有一品無明,再將這一品無明斷掉,他就變成二住菩薩,第三品的無明他不曉得,他要知道了,他就能斷掉。到等覺時才發現,後面還有一品,那一品斷掉後,再仔細觀察,沒有了,才證到究竟的佛果。由此可知,佛法是知難行易。「知」真的是難,斷不難。    『故後半部所說,皆向著「有」邊痛遣』。這是「即非是名」的用意不一樣。前半部即非是名,四相空有兩邊不取的意思。後半部專門說,「即非是名」還是在有的這一邊。「有」就是業因果報剎那的相續相。凡是相認識不夠透徹,你在這邊放不下,這邊也要離開。    『雖「即非、是名」並說,含有法相雖是,終為假名。空有不著。』可見得這個意思比前面意思的確深。剎那生滅的相續相,幻相雖然是有,是假相,假名,萬萬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    『性是一切法本體,相是表面。修行欲證性者』。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修行修什麼?你將來希望得什麼?無論那個宗派,那個法門,總而言之,最後的目標就是明心見性。即使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為明心見性,還是見性成佛,還是為這樁事。你在佛門中無論怎麼修法,你所得的是有漏的福報而已。我們學佛為的是見性,為的是徹底正確的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不願意不甘心做一個迷惑顛倒的人,我們想做一個明白人!諸佛菩薩是明白人。    要想證性。『既不應執取相,亦不應斷滅相。此一定之理也」。』這是一部《金剛般若》所說的總持。「取相」是在法相里執著。「斷滅」是一定要將相去掉,因為相根本不存在,你怎麼滅它?要真有個東西在,可以滅它,沒有東西在,你滅什麼?所有一切法相不生不滅,可是這個說法我們聽了很迷惑,我明明看到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怎麼說沒有滅?「滅」是你看走了眼,你看錯了,實在沒有生滅。「剎那業因果報生滅相續」,在這一句里體會一切法不生不滅,是真的。所以相滅不掉的。滅不掉,為什麼我們會看到有很多生滅的現象?剛才講你看走眼了,相不會滅,但是它會變,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你就不認識了。你以為前面那個相滅了,後面新的相生了,其實它沒有生滅。相會變,不會滅。    所以要想將一切相滅去而來證性,是錯誤的認識,又變成障礙,叫所知障。障礙你永遠不能見性,那你虧就吃大了,明白事實真相,相跟非相都不要去理會它。有相也好,無相也好,絕對不要將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妄想分別執著。    也許你們聽過黃念祖老居士講開示,裡面有個比喻很有趣。「以金作器,器器皆是」,他說,你將黃金拿來,我不要器。金是什麼樣子?黃金是長的?還是方的?還是圓的?還是扁的?我相信你答覆我的話,一定跟釋迦牟尼佛答覆須菩提一樣,它不是方的,它也是方的,它不是圓的,它也是圓的,它什麼都不是,什麼都是,對不對?不就是這樣子答覆!方圓是相!我說我要性不要相,性跟相是一體,性跟相分不開,沒有相就沒有性。所以後半部講,你要將相斷了,那性也沒有了,就是這個意思。教你不要執著相就對了,你不執相,那樣樣都是金。不要相,金就都沒有了,金在那裡?就找不到了。迷了,不曉得相就是體,體就是相,性相不二。實在講這種開示,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如果細心在這上揣摩,宗門的話說,能提起疑情,觀察世界,乃至於出世間法,會開悟。為什麼會開悟?慢慢看清楚,放下了。再也不執著,就開悟了,智能就現前了。    今天我們聽經學佛,為什麼不開悟?雖然聽,雖然學,一絲毫也不肯放下。我跟你們大家相比,我相信你們也會感覺到,我比你們有智能一點。因為我比你們放下的多一點,就這個道理!你比我放下的更多,那你的智能就在我之上,我不如你。智能不是從外頭求的,你放下一分,你就得一分智能,放下十分,你就得十分智能,我不過放下一、二分,你們一分都沒放下,事實的真相就在此。    我剛剛學佛,我的老師章嘉大師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智能,放下就是空有兩邊都不執著,佛法也不執著。可是我們達不到《金剛經》的境界。所以我們還執著阿彌陀佛與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不執著我們往生就落空。性見不到,往生再落空,所以非執著不可。其它的不執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佛法世法我都不執著,一切隨緣,很自在!我說的是真話,什麼事都沒有,等著往生,這才叫得大自在。煩惱輕是你放得下,你肯放下,智能自然就增長。    『言「如來」,言「具足相」』,顯性雖無相,而亦無不相。說一「具足相」,聞者可以領會句中影有修福德。是證性者,必不斷滅相,且修福德廣度眾生。』這是修學大乘的人不能不知道的,防止你又執著非法相,執著空。執著空的樣子,什麼不幹,沒事,那就錯了,佛也不度眾生。佛為什麼一天到晚度眾生,諸佛菩薩修福從來沒有中斷過,修福就是布施供養一切眾生,這事從來沒斷過!這就說明諸佛菩薩空有兩邊不執,心清凈,確實沒事,不著有。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弘法利生,不著空,空有兩邊不執!弘法利生隨緣,那裡有緣,就去那裡,正是前面所講的,「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才叫做「無住生心」,這才叫「兩邊不住」。所以經文里佛說,「如來」,如來是從性上講的,「說具足相」,具足相是從相上說的,性相兩邊都說到。    「性雖無相,而亦無不相」,比喻,我問你,你拿黃金給我,黃金是什麼樣子?它無相亦無不相。從這粗顯比喻中,諸位細心領會性相的關係。你要在這裡明了,佛有更深的意思,具足相,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我們世間人所說的,世間人所觀察的,而實際上在大乘經,像《華嚴》、《觀無量壽佛經》佛告訴我們,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劣應身。世間人以為人的相貌長得這個樣子,就算是貴相,好相,佛三十二種相都具足,一樣也不欠缺,實際上佛的報身是無量相,無量好。具足相是講佛的報身,一樣也不缺,樣樣都圓滿。    凡夫每一個都想自己的相好!每一個都希望自己體質好,健康長壽,還要年輕不要老!看看諸佛菩薩,他真的做到,他們真的是健康長壽美貌又不老。在楞嚴會上,阿難尊者看到釋迦牟尼佛,他心裡想,這種相不是父母所生的,一定是他自己修成的。阿難發心出家,是為了好相。他見釋迦牟尼佛的相很圓滿,想得這個相貌出家的。由此可知諸佛菩薩的相好,也能將眾生引到佛門裡來,是接引的手段。相好真的是修來的,福相修福修來的,所以佛的三十二相,那是果報,果報一定有業因,修什麼樣的善因得那一種相貌。    由此可知,每一個人生下來的相貌是你過去生中修的,但是相會變的,你老時跟你年輕時,如果有照片,比一比相貌不一樣了,這就說明,相隨心轉。如果你這一生中修行心地很善良,你的相貌就變得很慈祥,就很豐滿,假如心裡很險惡,惡的相貌會叫人看了害怕。看到你的相貌會寒毛直豎,那是心胸非常險惡的人,所以從相貌能看到一個人的心性,這也證實了佛跟我們講的,依報隨著正報轉。    我們這個身是依報,正報是心,我們的身體、相貌隨著我們的心轉,心清凈,相貌也清凈,身體也清凈。心慈悲相貌也慈悲,身體決定健康,佛此處說具足相,就有修福的意思,決定不能將修福看輕了。三皈依誓詞里,皈依佛,二足尊,「足」就此地講的具足,圓滿的意思,智能福德,兩種圓滿!佛並不只是智能圓滿,福德也圓滿。他的福德就是度化眾生,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教化眾生,這個福德最大。佛在此教我們一定要修福,成佛一定是福慧圓滿,不會偏在一邊,福重要!    修福里大乘經上常講布施供養,三種布施里法布施為最,《金剛經》這樣告訴我們,《華嚴經》里普賢菩薩廣修供養,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都是講修福!法供養里,第一殊勝就是講經說法,講經說法不是人人都能的,我們沒有能力,因為業障太重了。    所以機緣非常不容易遇到!但是現代由於科學技術發達,講經說法人人都能。怎麼說人人都能?你要想修這個福,多買幾套講經的錄音帶送人就行了!我們將講經的錄音帶送給別人,送給別人的道埸,就是講經說法度他了,不必自己講,請人家代我講,這很聰明,很高明。好象你辦學校當校長,可以不要上課,我聘請老師代替我上課教學生,功德是你的。以前沒有辦法,只有聘請法師到這個地方來講經說法,當然比較困難,現在我們買錄音帶,買錄像帶很便宜。所以這種弘法利生、法布施、法供養,人人都有機會,問題就是你要會做!另外就是印經書,這也是非常好的法供養,法布施。這一種布施一舉三得。無論是你買錄音帶、錄像帶,或者印書,你都要花錢,錢是財布施!你布施的物品裡面是佛法,法布施,財法都有了。別人聽到經,從經典裡面覺悟,得到法喜,煩惱輕了,智能長,這是無畏布施。    所以你做一個,財、法、無畏三種布施都具足,一舉三得。你的果報,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能,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做好事,你要真正有智能,只有這一樁是真正的好事。你花了很多精神時間金錢,未必能得到效果,唯獨修法布施,功德是圓滿的,而且費用不多,人人都能做,人人都做得起。古人要看到我們現代人,會羨慕得不得了,他們想做,做不到。所以要明白道理,要了解事實真相,要會抓住機緣,善巧運用科學技術,幫助一切眾生能聽聞正法。這是修大福德,修真實的福德。    「是證性者」。證性是成佛。明心見性、成佛的人必不著斷滅相,也就是成佛之人,一定會很認真努力的教化眾生修福,所以「廣度眾生」,我們都有分,而且都可以做。如果真正發心弘揚佛法,福報就更大,自利利他,無比殊勝,法一定要有人弘揚,如果沒有人弘揚,佛法在這世間就斷滅了。由此可知,如果是培養弘法人才,這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福報,沒有比這個更殊勝了。但是培養弘法人才,緣不容易,太難得了。    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創辦支那內學院,時間只有兩年。民初講經弘法的大法師,大居士,幾乎都是內學院出來的。兩年。真正續佛慧命,這真是無量功德。這個緣相當不容易,因為你必需要有經費,要有場所,要有師資,要有學生,少一個緣都沒辦法成就,很不容易!怎麼辦?有一個方法,我們勸自己出來講經說法,這事從前實在困難,現在可以做得到,我們在倓虛法師《念佛論》中見到有一位居士鄭錫賓,年歲並不大,他是商人,以後聽到倓老法師講經,聽的很歡喜,他就不做生意,跟著倓老學講《阿彌陀經》。他就會講一部《阿彌陀經》,學會了之後,他就到處講《阿彌陀經》,大法師很難到鄉下去,鄉下聽經的人也不多,五個、六個、十個、八個,就很多了。這個村莊里一部講完了,再到那個村莊。他一年到頭到處專講《阿彌陀經》,以後他就預知時至講經往生。    有一天《阿彌陀經》講完了,有幾個請他來講經的好朋友,他就跟那幾個人商量,給自己租一個房子,說他要走了。你走了,還要租房子幹什麼?他說,不是到別的地方去,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他的那些朋友跟他說,你真的有把握?那到我家去好了,都沒有忌諱。在他朋友家裡面,打掃一個乾淨房間,他盤腿坐在床上,跟大家告別,請大家念佛送他往生。這些朋友就對他說,過去這些往生的人,臨走也得給我們說幾首偈。鄭居士就說,不必了,看我的樣子就是很好的紀念。大家念佛,不到一刻鐘(是十五分鐘),他就走了,這樣自在,沒有生病,只學會講《阿彌陀經》。    現在你們要想學講《阿彌陀經》,不難。專門聽《阿彌陀經》的錄音帶,如果聽一百遍,兩百遍,你自然就會講。有什麼難處?一門深入。洛杉磯有位居士,十幾年前,他聽我講《金剛經》和《六祖壇經》,以前我講的《金剛經》時間短,一個月講圓滿。《六祖壇經》好象也是一個月講圓滿,二十幾次、三十次。他拿到我兩套錄音帶,聽的很喜歡。他告訴我,法師,你講其它的經,我都不想聽了,我就聽這兩部,我老實念佛求生凈土。他來問我,可不可以?我說可以,沒有問題。過了兩年,我到洛杉磯,他來看我,他說這兩套帶子,他已經聽了二十六遍,我說,你很熟了,應該可以講了。他說可以。他原本是大學教授,退休了。我就告訴他,你繼續再聽,滿一百遍。他真聽話,這兩部經他聽了一百多遍,現在在美國到處講經。有人請他講《金剛經》,講《六祖壇經》,他就去了,講的很好。    只要你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我學一部經,我將來專門講這部經,沒有不成就的。到那裡去講?你認識的朋友,到他們的家裡去講,三個人、五個人都可以,何必要那麼多人。慢慢的法緣就深了,所以結法緣很重要,要知道平常多結緣,送經書送錄音帶多結緣,緣結得多了,將來你的聽眾就多了。聽眾靠緣份,沒有緣份,講得再好,也沒有人來聽,沒緣!緣很深的人,講得並不怎麼好,聽眾滿滿的,有緣,聽眾就喜歡他,沒有法子。    我過去初學講經時,我們有二十多個同學。法緣最殊勝的林看治居士,他講的並不怎麼好,我覺得他講的不如我,但是他的聽眾比我多,緣!他跟那些人有緣,所以一定要廣結善緣。開始學,不要學太長,學短的,長的經像《無量壽經》很長,學一品,很好!譬如《無量壽經》,我們專門學第六品,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可以到處去講,只講一品。或者凈宗所定的晚課,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這六品經都不長,講這一部分,也非常好,這一部分教人斷惡修善,持戒念佛。所以我們講時,有一個重點,有一個中心,有宗旨,有目標,有方向,學一樣。你學會一部經,七天講圓滿,到處講經,到處受人歡迎。晚年的生活過得多美滿,那真的有意思。開頭學講,找你的親戚朋友,一個兩個就可以跟他講,這是修福德,廣度眾生。    『無上正等正覺,可為性德如來、果德佛之統稱』。成佛都有十號,這十種是通號,只要成佛一定具足這十個名號。十號里第一是如來。所以如來是明心見性的通稱,如來是什麼意思?《金剛經》上說的很好,「如來者諸法如義」,只要你證得「諸法一如,不一不異」,就是如來。    『此中舉之為顯二義』。佛舉出「如來」這個名號,在這段經文里,它含有兩個意思。    『因上句顯說具足相,隱含修福德二義,故宜用兼含性果二德之稱。又欲藉果證以明因心也。』由此可知,名號在這一段經文里含意很廣很深。如來不但是性德,而且裡面含有具足相,從性德理體上講,如來的法身,如來除法身之外,還有報身,還有應化身,這裡就含著這麼多意思。法身是體,不生不滅,報身是智能所成之身,有生無滅,應化身是他受用身。有因有果,有生有滅,那是示現的。在十法界,所謂應以什麼身得度,佛就現什麼身;眾生當聞什麼法,佛就說什麼法,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諸佛如來,所有一切示現,相上確實有說,心裡確實無念。我們必須了解,佛是有說無念!所謂「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才叫做正說,如果有念而說,那是凡夫說法,不是如來說法。如來說法決定是無念,無說而說,所以這裡有性有相,有因有果,含有這麼多的意思在裡面。    『前所謂無法者,是二邊不著,法與非法皆無,如此,方是發菩提』。「前」是講前半部,前半部經義宗旨之所在,告訴你無法,叫你二邊不著。法是法相,有相;非法是空,空有二邊不著,空有二邊皆無,這是發菩提心。    大乘佛法,菩提心非常重要,不發菩提心就不能成佛。不發菩提心不能往生,你要想在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你要發菩提心。《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無論是中輩下輩上輩,經文明白的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不管是四土三輩九品,都要具足,沒有說下下品往生不需要發菩提心。由此可知,發菩提心重要。現在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什麼原因?他有沒有一向專念,有。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最後不能往生,毛病出在那裡?沒發菩提心,所以不能往生。單單一向專念,沒有菩提心,不能往生,單單有菩提心,沒有一向專念,可以往生,往生的品位不高。這話是澫益大師說的,澫益大師在《要解》里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所以能不能往生決定在發菩提心,品位高不高決定在一向專念。    兩邊不著,法與非法皆無,才是發菩提心。而澫益大師教我們的是,你只要真正發心,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澫益大師這個講法,我們好懂,一心一意發心求生凈土,我們可以發這個心,與《金剛經》合起來看,意思就更清楚,《金剛經》上講,發菩提心,二邊不著,我們一心求生凈土,不著空。如果還有一個念頭,還捨不得這個地方,那不行。所以這個地方身心世界萬緣放下,不著有,豈不是空有二邊不著!澫益大師講的跟《金剛經》講的,沒有兩樣,是一樣的,這才能保證你往生。所以你真正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放下。什麼都不能執著。名聞利養要舍掉,心裡要捨得乾乾淨淨。    什麼是菩提心,經上一再講,上輩中輩下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將菩提心誤會、錯解了,也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地方樣樣都放不下,還以為自己發了菩提心,這是對發菩提心錯解了,將來還是不能往生。所以一定要清楚明白,一點都不能錯。    『若但會得不取法一面』。這是怕大家對於佛講的意思錯會了,只能體會一半,另一半沒有能體會得到。就像剛才舉的例子,《無量壽經》上講的發菩提心,澫益大師說,你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此地名聞利養一樣還不能放下,那就不是澫益大師的意思。澫益大師的意思,一心一意只求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二心,沒有另外一個念頭,不能將另外的妄心附加在這個上面,那就不是菩提心。古人比喻,醍醐裡面不可以摻雜毒藥,摻一點毒藥,醍醐也變成毒藥,決定不許可的。這個意思跟《金剛經》一合,意思就圓滿,就知道,一定要萬緣放下,所以怕體會錯誤,只取一面,取一面就落空。    『豈是發無上菩提。此中「得」「發」並說,故與前說相映成趣之要旨也。』所以這一段經文里,有發有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面講「發耨多羅三邈三菩提心」,這個地方稱「得」了,你發就有得。發心是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證果,此處看到因果不虛,因果是真的。    『觀則不應取相,得則不應廢相。修觀重在見性,觀相豈能見性』。修觀是大乘佛法行門的總說,我們念佛也是修觀。「修」是修正,「觀」是觀念,我們許多觀念錯誤了,要依佛經的教誨,將我們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這個觀念,一般也講想法、看法,我們的想法、看法錯了,將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觀,而修觀的目的是見性。換言之,就是要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用這個說法,大家好懂。見性這個名詞很不容易理解。換這個講法行嗎?行。因為性就是諸法實相。《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諸法是一切法,實相就是真相。所以我們修觀的目的是為了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樣說法,大家好懂,你要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定要用清凈心,因為心不清凈,一切真相你決定不能了解。    佛常常用水用鏡子來比喻,水一定要很乾凈,沒有污染很平時,才有照的功能,才將外面的境界相照得很清楚,見到真相!如果水有污染,那麼你照外邊的相是污染的。如果水有波動,你照外面的相是零亂的,是不完整的,你決定見不到真相。佛告訴我們,我們的心像水一樣,所以要修定,要修清凈心,要修平等心,就像水一樣,清凈心是乾淨,沒有污染;平等心就不起波浪。這時,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見到了。由此可知,如果你著相,取相就是執著,你要分別執著,分別心動了,起波浪,執著污染了,所以你要有分別執著,你決定見不到真相。用佛門的術語,你有分別執著,你決定不會見性;你要想見性,一定要離分別執著,道理在此。佛為什麼在這經上自始至終,這樣強調,道理在此。不這樣修法,見不了性,成不了佛,解決不了問題。要想解決問題,要想成佛,非這樣做不可。我們前面念過信心不逆。信心不逆,意思就是非這麼做不可,除這個作法之外,沒有別的辦法,一定要離妄想執著,分別就是妄想,所以修觀不應取相,在一切境界,不應該分別執著。    「得則不應廢相」。你將來成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沒有相?有,有具足相,你成了佛,確實得到報身,依正莊嚴,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假的,華藏世界不是假的,我們眼前這個世界也不是假的,都擺在面前,雖得仍然不廢相!但是修觀時,不能著相。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十法界依正莊嚴,你就有能力,有方法去變,我們如何將眼前這個相變成諸佛如來的凈土?我們自己變,不是別人幫我們變。我們可以將自己現在業報身的身相,變成具足的報身之相、將它變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應化身的身相,會變!剛才說過,相不會滅,它會變,怎麼變?心變了。我們今天為什麼是這個相,因為今天我們心裡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有貪瞋痴慢,這是貪瞋痴慢的相,是妄想分別執著的相,如果你將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下,相立刻就變了。就是經上講的變成具足相,變成佛相了。人相可以變成佛相,所以要曉得我們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見性。    「觀相豈能見性」。觀相執著在相之中,見不了性,凡夫在一切現象中,有喜歡的就生貪愛,喜歡就是妄想,貪愛就執著。討厭也是妄想,總想遠離它,遠離它就是煩惱,就是執著。怎樣在一切順逆境界中生平等心?平等心不是妄心,平等心是真心。生清凈心,清凈心是真心,沒有污染,沒有執著,心就清凈,沒有分別,心就平等,《無量壽經》的經題「清凈平等覺」,心清凈平等就覺,就不迷了。    『如義,雖不廢相亦須不取相,方名為「如」』。經文中說,「如來者諸法如義」,我們何時能證得如來,就明心見性。念佛人就是得理一心不亂,什麼時候得理一心不亂?諸法一如,就證得了。這是教我們一個方法!這是明心見性的面面觀。明心見性,好象走進我們這個佛堂,怎麼走進來?很多門!只要你找到門路,不管那個門路,就能進來。這個「如」也是門路,你可以從「諸法一如」這個門路見性,怎樣叫如?不著相,不廢相。還是空有二邊不著。不廢相不著空,不取相不著有,不廢相就是不取斷滅相,相存在,知道它是剎那生滅的相續。因為它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沒有必要去執著。你要應用在生活上,真正能與十方一切諸佛感應道交,就是得一切諸佛護念加持,同時能跟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也起感應道交。因為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己心性變現出來的,所以上可以對諸佛下至惡道眾生,是一體的,怎麼不感應。《金剛經》的「如」字講的太好,太透徹了。    『今著一邊,不名「如」也』。所以佛說「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是補充前面的一首偈子。因為到此處才顯示出甚深的密義。這是不在前面講,而在此地講的原因。顯示給我們真正修行人,決定不能著在一邊,空邊、有邊,性邊、相邊。都不能執著,執著,你心裡就有一物。換言之你的心被污染,你的心不平等,一定要做到無一物。無一物的念頭在,還是有一物,你心裡還有「什麼都沒有了」。心清凈了,心裡還執著「心清凈了」,是無始劫來的習氣!總是著一邊,無論那一邊,他總要靠一邊。你教他什麼都不靠,佛講,二邊不著,中道!又靠上中道。中道跟二邊又對立。「中道不存」,中道也沒有。他又靠「中道也沒有」,怎麼樣都不幹凈。但是那個執著愈來愈微細,愈微細愈不好除,愈不容易除掉。上面講的一直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就是最微細的執著,所以我們學佛頂重要的就是要有覺有觀。能覺察,然後功夫才得力;粗的、明顯的執著,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覺察,這個問題太嚴重了。所以你菩提心怎麼發都發不出來,發的是嘴皮上的菩提心,跟佛講的菩提心不相應!就是你沒有看破,沒有放下。真正看破放下,那個心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的第一個因素,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認真學習。

推薦閱讀:

茴香油報告報告,2012
研究報告 | 文化傳媒行業研究之影視篇
為啥男孩不男孩? 「男孩危機」調查報告引熱議——中新網
中國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發布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46-50集)

TAG:報告 | 金剛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