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兒童磨牙症

兒童磨牙症

磨牙症(bruxism)是指患者習慣性的非功能性的上下牙齒咬合面產生磨動或緊咬癥狀、通常是不自主的過度地磨耗牙齒。磨牙症會導致:牙磨耗、牙齒敏感、甚至髓腔暴露;面下l/3長度變短、髁突和關節盤相對位置異常,易引起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咀嚼效率下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肌緊張、肌肉僵硬疼痛;頭痛等嚴重後果。

一、兒童磨牙症的年齡範圍與流行資料

磨牙症根據患者年齡分為兒童磨牙症與成人磨牙症。從咬合關係的確立上,兒童在替牙牙合(牙合:牙齒咬合,因該字微信平台中不能顯示,下文中均以「牙合」替代)時期,除去第三磨牙的影響,建牙合成熟大概要在第二磨牙萌出後2~3年完成,即15歲左右恆牙牙合關係才能基本穩定,因此一般將恆牙牙合關係確定之前的時期作為兒童時期來研究兒童磨牙症。該時期的磨牙症會嚴重影響兒童頜位關係的建立,而且兒童磨牙症多延續至成年時期的磨牙症。

2006年Lobbezoo等調查結果顯示兒童患磨牙症的概率大約在7%~15.1%之間;我國上海市在2004年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患病率達38.4%,男女無性別差異。有文獻記載的夜磨牙的發病年齡最小為在嬰兒期乳切牙萌出後,即1歲左右。

二、兒童磨牙症的致病因素

1.睡眠姿勢 觀察發現夜磨牙患者的睡眠姿勢一般有其各自的習慣位置。國內祝欣等研究發現病例組中44%的兒童有特定的睡眠姿勢,而對照組僅16%有特定的睡眠姿勢,均提示特定睡眠姿勢與夜磨牙症之間有較強的相關性。原因可能為:患者睡眠時全身肌肉應處於放鬆的狀態,但在側卧位或俯卧位睡眠時下頜支撐著不正常的頭頸位置,並處於外部壓力的狀態中,後牙處於非正中接觸狀態,為擺脫受到的壓力,顳下頜關節及其附屬肌組織高度緊張,表現出一種無意識的肌震顫動作,最終導致磨牙。若兒童睡眠時不斷翻動身體或改變睡眠姿勢,也可能會產生一過性夜磨牙。

另外,有研究發現右側上下尖牙磨損較重的磨牙症患者,睡眠姿勢多以左側卧位為主;左側上下尖牙磨損較重的磨牙症患者,睡眠姿勢多以右側卧位為主;而前後牙磨損都較重的患者,多以仰卧位為主;還有上下前牙切嵴對稱磨損較重的,多以俯卧位為主。可見睡眠姿勢和磨牙症有一定關係,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明確。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睡眠時採取各種各樣的姿勢,絕大數人並無夜磨牙癥狀。有報道通過告知家長配合改善有磨牙症癥狀的患兒的睡眠姿勢,隨訪3~6個月後,患兒磨牙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鑒於磨牙症與睡眠姿勢有一定的關係,應當指導家長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要固定一種睡眠姿勢,否則不僅可能導致或加重夜磨牙癥狀,還可能對孩子的頭面部發育產生影響。

2.遺傳因素 夜磨牙症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應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夜磨牙症具有一定的持續性,兒童期的夜磨牙症往往在成年期還持續存在,兒童與成年期磨牙呈正相關,因此遺傳因素不可忽視。有研究表明:父母有磨牙癥狀的兒童發生夜磨牙症的概率是父母無癥狀的兒童的11倍,親屬有磨牙癥狀的兒童發生夜磨牙症的概率是親屬無磨牙癥狀的兒童的8倍以上,父母有磨牙癥狀的兒童較親屬有磨牙癥狀的兒童發生磨牙症的概率高。這些研究均提示了兒童磨牙症的發生具有很高的遺傳傾向。

3.牙合因素 圍繞牙合因素是否是兒童磨牙症致病因素的研究一直存在爭議。兒童正處於替牙牙合時期,隨著乳牙脫落及恆牙的萌出,咬合關係相對不穩定,會出現一些暫時性的咬合紊亂,如恆切牙初萌時暫時性牙列擁擠、上頜中切牙間間隙、上下頜第一磨牙建牙合初期尖對尖咬合關係、暫時性前牙深覆牙牙合等,容易出現牙合干擾,但是這種牙牙合關係會隨著恆牙的逐漸萌出自行調整。也有些兒童確實存在乳牙列擁擠、反牙合、內傾型深覆牙合、深覆蓋、開牙合等咬合問題,這些問題不會隨著建牙合過程自行改善,反而會影響兒童牙合的發育。上述因素都容易出現牙合接觸高點,干擾正常的咀嚼及咬合,這時患者就會下意識地通過下頜運動消除這種牙合干擾,重新找到正中牙合或側向牙合平衡,這種意念形成咀嚼肌痙攣和收縮引發磨牙症。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牙齒、上下頜骨與面部呈相對應的生長發育關係,咬合的異常與其咀嚼功能狀況等密切相關。

牙合的不平衡如錯牙合、缺牙、個別牙齒缺損或過長、單側咀嚼等,均與磨牙症密切相關。尤其是後退接觸位和牙尖交錯位的牙合干擾,一直被認為是磨牙症最普遍的誘發因素。磨牙症牙磨耗部位以全牙列最多,程度以後牙區最重,其次為前磨牙、尖牙和切牙。

磨牙症患者的尖牙磨損情況往往比較嚴重,常作為診斷磨牙症的最初依據。Antonio等研究發現患兒正處於混合牙列中出現乳尖牙磨損嚴重的現象。在恆尖牙萌出之後,更應注意尖牙磨損情況。尖牙對下頜的前伸和側方運動起著制導作用,在側方運動時,僅工作側上下尖牙接觸,其他牙不接觸,對其他牙有保護作用,稱「尖牙保護」。磨牙症患者在磨牙過程中,一般先磨損尖牙牙尖,待尖牙磨損到一定程度,其他牙在側方運動時也開始有接觸,即尖牙保護已消失,表現為牙弓內多數牙齒出現磨損,其中尖牙的磨損程度最嚴重。尖牙保護是失後,側方運動時可能會出現平衡側咬合干擾,將進一步刺激磨牙運動,從而形成正反饋,因此有學者認為尖牙磨損是加快磨牙症發展的一種重要的促進因素。

兒童牙列會經歷乳牙列、混合牙列、直至恆牙列期,牙合因素在兒童期來說是個相對不斷變化的因素,缺乏嚴格區分各個牙列期與磨牙症關係的研究,牙合因素與兒童磨牙症的關係可能還需要大樣本量、長期追蹤凋查、針對各個牙列期錯牙合評判標準以及豐富採集數據種類等方法做進一步詳盡的研究。

4.顱頜面形態因素 兒童時期的顱面形態發育有一定的時問規律可循,並在青春前期到達較穩定的狀態,而佩戴可摘修復體、充填體形態恢復不良、正畸方案設計不良/用力不當、不良咀嚼習慣如偏側咀嚼、磨牙症等,都可能引起顱面發育發生骨性偏移。

正常牙合兒童顱頜面結構特徵頭影測量值存在種族、地域、性別差異。這些因素都無疑增加了磨牙症患兒顱頜面形態的研究難度,研究也相對較少。有學者發現磨牙症就診患者多數存在上下牙弓的長寬比例相對不協調,這是否成為誘發磨牙症的因素,尚不明確。

5.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很早就被認為是夜磨牙症的發病因素之一,具體如承受壓力的程度和個性類型都與夜磨牙症有關聯。在嬰兒,首先興奮的源點在口腔,口腔是與外界交流的渠道,且口腔具有表示緊張情緒的功能,驅散精神壓力和情緒緊張健康有效的方法是體力運動和精神轉移。有些人則選擇了磨牙習慣,故磨牙症及其習慣通常被認為是由緊張及其精神壓力引起的。

用於治療磨牙症的夾板

Vanderas等對340名6~8歲的兒童進行24h尿多巴胺的檢測、詢問病史與臨床檢查,觀察患者的情緒壓力狀況,結果167名有異常發現,通過多元回歸分析多種因素對磨牙症的影響,結果顯示磨牙症與多巴胺、腎上腺素含量密切相關,認為焦慮和情緒壓力是磨牙症的重要因素。研究還指出夜磨牙症患兒表現有較高水平的兒茶酚胺含量,兒茶酚胺含量的高低與人的焦慮水平密切相關,提示患兒有較高的焦慮感。

Restrepo等也提出磨牙症患兒較正常對照組有較高的壓力和焦慮水平,差距有統計學意義。該研究從188名磨牙症兒童中選取了33名3~6歲的均無不良牙合關係,無不良口腔習慣的符合相關心理指標的兒童作為試驗對象,治療手段均採用直接肌肉放鬆和感應性反應2種心理干預方式治療6個月,結果顯示所有患者減輕了焦慮水平,故認為心理治療對減輕兒童乳牙期磨牙症是有效的,從而反向證明了心理因素可能是磨牙症的發病原因。有研究通過使用藥物干預焦慮症,磨牙症癥狀也隨著焦慮水平的下降有所緩解。

6.神經系統因素 關於磨牙症與神經系統因素的關係也是近年研究焦點所在。在睡眠研究中,磨牙症被認為是睡眠喚醒反應的一部分,磨牙發作時伴有明顯升高的短暫覺醒,尤其好發在慢波睡眠1相與2相中,並呈發作與覺醒的交替循環模式,夜磨牙症也是睡眠障礙綜合征的一方面。最早通過腦電圖觀察磨牙症患者的睡眠,發現磨牙發生於淺睡眠期,伴有大腦皮質電活動增加,同時表現出呼吸不規則和脈搏加快,因此認為磨牙症與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有關。另有調查發現,經常克制感情衝動的人,多半有咬牙和磨牙症。情緒緊張、過度疲勞、思想有壓力或白天玩得過於興奮如睡前看了驚險、恐懼、刺激的電視或卡通,或者周同環境讓孩子處於恐懼、過度緊張的狀態中等,往往會造成晚上不能平靜入睡,即入睡後雖然大腦皮質的大部分處於抑制狀態,但仍有一部分處於興奮狀態,致使咀嚼肌收縮而發生磨牙。國內學者也有報道學生考試或月經期問磨牙症發病率升高。學生考試複習期,學習、生活較緊張,用腦較多,大腦長時間處於高度集中和緊張狀態,各種情緒難以得到及時地發泄,有時就會以磨牙症的方式釋放出來,咀嚼器官的緊咬和磨牙活動是個體過度心理負荷的緊急釋放通道,因此,咀嚼器官的咬合是衡量機體處理壓力的重要指標,適當的夜磨牙可以被認為是預防其他所有因緊張而引起的心理疾患的有效措施。此外,有研究表明兒童磨牙症也可能是兒童的咀嚼神經肌肉系統還沒發育成熟造成的。

另外,國內吳曉冉等研究發現,夜磨牙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快速動眼期睡眠潛伏期延長,並且睡眠效率差、覺醒時間延長,提示夜磨牙症不僅對口腔局部健康產生影響,還將對兒童全身各系統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後果。目前,對夜磨牙症病因的認識逐漸向神經電生理方向發展,多導睡眠監測作為客觀指標,為評價夜磨牙症的治療方法提供了新的評價手段。夜磨牙症兒童存在睡眠結構紊亂,睡眠效率差,睡眠潛伏期長;夜磨牙症的病因可能與睡眠電生理的紊亂有關。

還有人注意到磨牙經常在夜間醒來排尿時突然發生,提示膀胱機械感受體可能提供刺激引起了中樞神經的衝動,或者是否還存在其他周圍源刺激協同作用才發生,具體機制尚在進一步研究中。

7. 全身因素 胃腸功能紊亂、內分泌不平衡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缺鋅、血壓波動、變態反應,組織胺和一些組織胺樣物質在機體緊張過程中的作用等都可能引起夜磨牙。國內有報道對68例5~14歲的兒童夜磨牙患者通過補鋅和維生素B改善磨牙癥狀,提示兒童磨牙症可能與缺鋅和缺維生素B有關。缺鋅可致食慾低下,接著造成維生素B缺乏,維生素B能營養腸道黏膜促進鋅吸收,二者相互影響,與磨牙症是否有關需更詳盡的探討。也有學者提出,兒童睡前進食過飽,積食、消化不良,使胃腸道內的細菌所分泌的毒素吸收後刺激到大腦皮層,使其興奮或抑制過程失調,造成夜磨牙。

8.腸道寄生蟲 腸道寄生蟲感染以兒童多見,寄生蟲感染以蛔蟲多見,寄生蟲的活動及其分泌的毒素、代謝產物進入人體內,刺激熟睡者大腦的相應部位,引起咀嚼肌痙攣或持續收縮,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夜磨牙。也有學者認為兒童磨牙症與腸道寄生蟲感染無關,缺乏嚴格對照實驗和流行病調查資料。

9.其他因素 隨著近年來皮紋學的發展,有相關學者對磨牙症患者的指掌紋類型進行了一些研究。Polat等在研究了磨牙症的皮紋學診斷和病因學後指出,夜磨牙兒童的指紋和掌紋皮紋類型與正常者有顯著的特徵性差異。另外兒童的一些不良口腔習慣也可能與兒童磨牙症有關,如咬手指、咬鉛筆、咬衣物、咬玩具、咬被角等。

Gonealves等通過對592名4~16歲學生的口腔檢查和調查問卷研究發現吸吮安撫奶嘴的受試者較易患有磨牙症。也有文獻指出多動症的兒童也易發生磨牙症,以及血糖血鈣濃度異常等等都可能成為誘發磨牙症的誘因。

磨牙症的致病因素目前尚無確切的定論,大多數學者趨向於多因素協同致病學說,在治療上應該綜合考慮患者的各方面情況,採用多種方法進行綜合治療;而兒童磨牙症的致病因素更為複雜,近年來在此方面的系統研究比較少,應該設計良好的隨機對照實驗和循證醫學研究做進一步的探討,以進一步完善兒童磨牙症致病因素的研究,以此探索出更加確切、可靠、有效的診療手段,建立更加全面系統的治療體系,實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

1.周麗娟綜述,侯愛兵審校.兒童磨牙症致病因素的研究進展.實用口腔醫學雜誌,2011,(3):405-409.

2.陳玉琴,程蕙娟,郁春華等.上海市兒童磨牙症流行病學調查.上海口腔醫學,2004,13(5):382-384.

3.吳曉冉,鄭樹國,王立文.夜磨牙兒童患者的多導睡眠監測分析.中華口腔醫學雜誌,2011,46(2):112-114.

感謝關注兒科助手微信公眾平台!


推薦閱讀: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才是害了孩子(轉家長)
兒童習慣養成全書
一位中醫師談兒童感冒和發燒
791.與喵共舞391~周末倒休上班
525.與喵共舞265~南戴河第2天

TAG:兒童 | 磨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