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為何叫不出口?
(您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公眾號「新京報」,或添加微信號:bjnews_xjb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你好,同志!」曾幾何時,這句簡單明了的稱謂是中國人見面打交道的最常用方式,就其內涵而言,歷史感頗為濃厚。
「同志」一詞不是舶來品。春秋左丘所著《國語》有言「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後漢書·劉陶傳》有載「所與交友,必也同志」,《新唐書·李德裕傳》也曰「忠於國則同心,聞於義則同志。」同德,同心,則為同志。
「同志」一詞成為政治團體的相互稱謂,最著名的例子是孫中山先生《總理遺囑》中的名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中共一大黨章明文規定「同志」
在革命年代,「同志」是革命戰友相互稱呼的標準辭彙,這種稱呼受前蘇聯影響有時以俄文表達,如在電視劇《長征》當中就曾出現「達瓦力士(俄語同志)某某」的台詞。高爾基曾評價「同志」一詞「是聯合全世界的,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人都提升到自由的高度」。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便在一大黨章中明確規定,「凡承認本黨黨綱和政策,並願成為忠實的黨員者……都可以接收為黨員,成為我們的同志。」互稱同志在中共黨內成為習慣,並擴大到黨員和非黨員之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刊發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黨內一律用同志稱呼,不要以職務相稱」(《毛澤東書信選集》第565頁)是毛澤東的一貫主張和倡議。1959年8月3日,在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致信劉少奇、周恩來等要求不準稱職務,不準稱老總,「一律稱某某同志」,並要求從第二天「就照此改正」過來。
1965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下發《關於黨內同志之間的稱呼問題的通知》,要求「今後對擔任黨內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互稱同志」。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共產黨從領袖到普通黨員皆稱「同志」。2009年北京日報的一篇稿件中提到了北京市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李筠的回憶:「那時候的市委幹部之間、上下級之間、老同志和年輕同志之間都很親密、和諧,相互之間都直呼『同志』,不呼職務。」
然而在社會秩序混亂的「文革」時期,「同志」這個稱呼會顯得不合時宜。北京日報這篇稿件也提到,在文革中個人崇拜佔了上風,「同志」一稱主要成了劃分敵我的標誌,而不再是黨內同志平等的標誌。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公報再次指出:「全會重申了毛澤東同志的一貫主張,黨內一律互稱同志,不要叫官銜」。
1984年,「同志」有一次不同尋常的亮相。當時的《武漢晚報》刊登了一則武漢職工寫給鄧小平的申冤信,「小平同志:我這樣的稱呼,似乎不太禮貌,若有不妥之處,請給予責備。」鄧小平在信上圈閱道,「頭一次看到這樣的稱呼,我很喜歡,酌重處理!」
在現行黨章中,也有「同志」稱謂,如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位領導人稱為「同志」,在第三十四條中有「善於團結同志,包括團結同自己有不同意見的同志一道工作」語句。
稱謂的「江湖氣異化」
改革開放之後,特別是近些年,「同志」稱謂出現了「異化」,一些脫胎於江湖綠林,裹挾著濃厚封建陋習的「老闆」「老大」「大哥」等庸俗化的稱呼,在一些黨政部門不絕於耳。
新華社某記者曾感慨,他想聯繫省直某部門廳長採訪,該部門辦公室主任回復「老闆最近出差了」。
「王書記」「李市長」替代為「王老闆」「李老大」;直接稱呼領導「老闆」,被呼者竟也欣然應答;在一些單位的飯桌上、閑談間,「某某領導是我大哥」「我們的老闆如何如何」之類的炫耀之聲時有耳聞……2014年半月談雜誌的一篇評論以暢銷官場小說《二號首長》為例解析這種異化的稱謂:
「領導有三種稱呼,一是官職,二是首長,三是老闆。如果在一個很公開的場合,你叫他老闆,他可能非常反感,覺得太流俗太江湖氣,貶低了他的身份。如果是在很私人的場合,你叫他書記,顯得太公事公辦,叫他首長,顯得太隔膜。而有重要人物在場的時候,又是比較私密的場合,把所有領導全部叫首長,肯定好過別的。相反,如果有更高級領導在場,而這個高級領導和老闆的關係又不是非常親密,肯定叫官職比較好。」
將什麼級別的官員稱為「老大」,什麼級別的官員稱為「老闆」,甚至成為一門「學問」。2014年南方周末在《官場「稱呼學」》中引述了一位官員的分析:一般稱「老闆」的,至少是市長、市委書記這個級別的。如果稱一個縣委書記為「老闆」,會顯得特別可笑,因為縣委書記就是個處級官員,所以往往會稱「老大」;如果稱呼一個鄉長「老闆」也不行,因為級別同樣不夠。
更有甚者,稱呼他人「同志」還會引發不必要的猜測。
2004年,解放軍報文章《黨內稱呼體現民主氣氛 「同志」為何「叫不出口」》記錄了一位團領導參加一個營黨委的民主生活會的經歷。這位團領導在稱呼上沒注意,有時稱呼同志,有時直呼其名,有時稱職務,會後有兩名幹部主動到他辦公室彙報思想。納悶之餘一琢磨,原來在民主生活會上只有對他倆是以「同志」相稱的。
借反「四風」清爽黨內稱謂
2014年5月16日,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廣東省紀委發布通知要求,「有的稱領導為『老闆』『老大』,有的稱下屬為『哥們兒』『兄弟』,以後類似於這種破壞黨內民主、損害公僕形象的稱呼,一律不準使用。」
《新聞縱橫》欄目就此點評道:當面叫一聲老大,貌似顯得親昵,實則展現出明確的權力排序,背後則瀰漫著濃濃的江湖氣息,其根本則是官本位心理在作祟。
5月19日,人民日報就此刊發了一篇評論集合,編者用幾篇網友的「熱議」點明,中國共產黨互稱同志的優良傳統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甚至異化,原因則是「由於時代的變化以及社會不良風氣的倒灌」。
廣東此次發文絕非官方首次明文規範黨內稱謂。
2003年「兩會」期間,有代表對時下盛行的下級稱上級領導為「老闆」或「老大」的現象提出質疑和批評,引發輿論熱議。
兩會後,中共上海市委辦公廳旋即下發《關於進一步繼承和發揚黨內互稱同志優良傳統的通知》,要求黨員幹部自覺繼承和發揚黨內互稱同志的優良傳統,做到對擔任黨內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稱為同志。還要求,紀檢、組織和督查部門要加強教育、及時提醒,加強督促檢查、及時幫助改進。於是,在3月24日召開的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會議上,有人打招呼稱職務,黨組負責同志立即提醒:「黨內互稱同志。」
緊隨上海,全國各地黨委此後都曾專門制定、下發通知,要求「對擔任黨內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稱同志,不稱職務」。
2013年10月,人民日報轉載遼寧日報的評論文章《黨內稱謂少些「江湖氣」》,文章中提到,一些脫胎於江湖綠林,裹挾著濃厚封建陋習的「老闆」、「總管」、「大哥」等庸俗化的稱呼,在某些部門或單位已滲透到黨內。
據南方周末報道,一些地方為了規範稱呼,甚至「製作黨內互稱同志提示牌,擺放在黨委(支部)會議室、黨員活動室等場所醒目位置」。
如今,「常提常新」的黨內稱謂規範問題有望通過反「四風」得到遏制。
5月15日,新華社的一篇評論認為,「江湖氣」的「老闆」「老大」等稱謂是「四風」問題在稱呼上的一個表現。同日,求是理論網文章《解決「四風」問題別忘規劃黨內稱呼》也認為,黨內稱謂關乎黨的作風和形象,遠離「庸俗化」、「江湖氣」,讓黨內稱謂回歸「同志」,檢驗的是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是加強和改進黨風、密切聯繫群眾的現實需要,也是黨內生活健康的一種具體體現。
半月談5月18日刊載稿件也為廣州紀委點贊:在反對「四風」日益推進之際,針對黨內這種庸俗化的稱謂,的確應該像廣東紀委那樣,滌盪一下那些官場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但是積弊甚深、危害很大的不良風氣,讓黨內同志之間的稱謂簡單一點,清爽起來。
(您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公眾號「新京報」,或添加微信號:bjnews_xjb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新京報新媒體記者郭彥博 據公開報道整理
推薦閱讀:
※經略:國民黨敗選,讓我們懷念一下「建豐同志」
※【自語堂編藏】柯資能:略談易卦與二進位制——兼與魏安明同志商榷
※他是周恩來總理臨終前召見的最後一位同志,曾為潘漢年翻案
※「駱家輝同志」出任駐華大使都幹了些啥?
※在譚震林同志追悼會上胡耀邦同志致悼詞
TAG: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