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談談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江夏區紙坊三小 朱容春
在班主任工作中,同我接觸最多的是那些經常惹事生非,不做家庭作業的孩子的家長。通過與家長的接觸發現,這些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直接導致了孩子在行為和學習習慣上出了問題。
我現在帶的班級已有五年了,可以說對班上的孩子和他們的家庭已是了如指掌。其中有一個叫小明的男生最讓我頭疼,他的父母以開面的為生。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學習對他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記得一年級的時候,一到下課,他不是用尺子敲別人的頭,就是罵人,我教育了多次還是屢教不改。有一次,幾個學生告訴我說他把錢分給同學,別人不要硬要塞給。於是把他找來,問他錢從哪裡來的,猶豫了半天,他才告訴我是從家裡拿來的。之所以把錢給同學是因為爸爸媽媽總是狠狠地打自己。聽了他的話之後,我的心頭一顫。為此,我特地到他家進行走訪,從他父母的口中得知,這個孩子太調皮了,總是添亂,他們實在拿他沒有辦法,有時氣急了,就用繩子捆起來打。怪不得史賓塞說「兒童是父母行為的映照之鏡」。孩子出了問題,家長無耐心管教,只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這對解決問題本身不僅沒用,而且還會影響到他的情商。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社會人,他的生活每天離不開與人打交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兒童最善於模仿,他為人處事的方式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在暴力教養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就學會了以武力和責罵來解決與別人的糾紛。小明就是家庭教育的典型,只要與同學有一點小摩擦,他就耿耿於懷,想方設法給別人製造麻煩,結果周圍的同學都不願與他交往。試想一個連與人相處都不會的孩子,即使他的成績再好,對他本人和家庭以及社會都是百害無一利的。後來在多次的家訪中,我總是告誡他的父母,千萬不能再打孩子了,有時間多陪陪孩子,讓他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家長在改變了管教的方法後,這個孩子的行為收斂了不少。
我班上還有這樣一位女生,她從一年級開始就是脖子上掛著一枚鑰匙,每天頭髮蓬亂,衣服穿得寒酸。在學習上更是一團糟。我發現不是這個孩子智力有問題,而是家裡無人照管才變成這樣的。這個孩子很小就失去了母親,她的爸爸是農民工,從鄉下把她帶到紙坊,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供她讀書。由於她經常不做作業,我找來家長溝通。從家長的口中得知,他為了生計,經常到周邊的鄉鎮去接活干,有時一連幾天不在家,只能留錢給孩子自己照顧自己,他還說孩子自己會下麵條吃。望著他一臉的無奈與疲憊,我只能在心裡默默地為孩子感到揪心。對於這樣的孩子,她每天能把自己的生活顧過來就非常了不起了,你還能對她的學習有奢望嗎?
記得一次聽武漢的一位名師作報告,她結合自己家教成功的例子告訴我們:你要想把子女成材的希望寄托在學校的身上,那是及其錯誤的。胡適先生也說過:「一個人小的時候,最是要緊,將來成就大聖大賢`大英豪大豪傑,或者是成就一個大奸大盜小竊偷兒,都在家庭教育四個字上分別出來。」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至關重要。可是,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還不懂事,可以不用管教,等孩子長大了再來管也不遲。這些年輕的父母們寧願把大把大把的時間花在麻將桌上,卻不肯在孩子的教育上花心思。這樣的父母將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我在《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上看到一個讓人深省的故事:有一對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夫婦,由於家庭條件極好,他們生下孩子後就到國外旅行了。他們把孩子委託給一位親戚,而這位親戚工作忙,沒有時間教育孩子,於是,就又把孩子交給了管家餵養。這對夫婦在英國住了一年,又到法國住了一年,後來還去了美國和歐洲,幾乎走遍了全世界。他們走之前對別人說,現在有了孩子,趁他還小的時候,應該去外面多玩一下,否則等孩子長大以後要教育他就沒有時間了。但是,當他們從國外回來後發生的事令他們後悔不已。孩子根本就不認識他們,像看陌生人一樣看待他們。一到晚上,當這對夫婦想讓孩子和他們一起睡時,卻遭到了孩子的強烈拒絕。雖然他們的卧室溫暖舒適,可孩子卻堅決地留在了管家那間簡陋的房裡。這對夫婦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可現在,他們的孩子卻滿嘴髒話,成天在外面和一群搗蛋鬼玩。他還經常和別的孩子一起幹壞事、打架、欺負更弱小的孩子。他們想讓他讀書識字-,但孩子根本就學不進去。每當他們想教導孩子時,就會看到孩子陌生而冷漠的目光。終於,令人心痛的一幕發生了。有一天,他們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你要知道,我們是你的親生父母。」面對孩子的冷漠,年輕的父母終於發怒了。然而,當孩子看到他們凶神惡煞般的模樣的時候,轉身便跑出了房間,躲在了管家的身後 。於是,他們又把怒火全都發泄在管家的身上。 怒氣沖沖地吼著管家,說管家把孩子教得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認識了,可憐的女管家嚇得戰戰兢兢的。這個孩子一邊替管家說話,一邊怒視著自己的生身父母。「我是你的父親,你不懂嗎?」「但是我從來沒有見過你。」「不管你想怎樣,從今以後你都要聽我們的話,接受良好的教育。從今天起,不許你再和瑪格麗特太太一起睡 ……」「我不要」,孩子打斷了父親的話,「我只喜歡和瑪格麗特太太一起睡。」火冒三丈的父親馬上辭了女管家。但是,在女管家走之後,孩子仍沒有什麼好的改變,而是變得更加鬱鬱寡歡。在他十幾歲的時候,有過幾次離家出走的經歷。
這對英國夫婦當初作出決定時,做夢也沒想到他們的愚蠢作法會給自己和孩子帶來永遠的痛。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良好習慣的形成就在幼年時期,錯過了這一最佳時期,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一個家庭的幸福來自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作為一名從事教育工作的年輕母親,我從孩子一出生就自己親自餵養。雖然每天不辭辛苦來往於鄉村與縣城之間,但是始終沒有忘記教育孩子的責任。當孩子開始呀呀學語時,我不管她能不能聽懂,就用正規語言教她認識接觸到的事物,陪她看幼兒畫報,給她講故事;當她蹣跚學步,好奇地摸摸這兒摸摸那兒,我就在她夠得著的牆上貼滿白紙,塞給她不同顏色的彩筆,任由她塗鴉,坐在一旁享受著她的快樂與可愛;當她會自己用小湯匙吃飯時,我決不幫忙也不讓家人有機會攆著喂;當她會跑會跳時,我就教她跳繩、溜冰、玩滑板,她也玩得興高采烈。就這樣一個活潑開朗,口齒伶俐的陽光女孩走進了小學階段。當很多家長在為孩子的吃飯問題愁眉不展的時候,我的孩子卻把自己喂得飽飽的;當許多家長為孩子沉迷於電視和電腦心急如焚時,我的孩子對書愛不釋手。雖然孩子小學還沒有畢業,但是在自理能力和學習上都不用我操心。她的興趣廣泛,喜歡畫畫,唱歌、參加體育鍛煉。作為一個母親,能看到孩子健康地成長,幸福自然就洋溢在臉上了。
可是,在工作中,我發現大多數家長家庭教育意識淡薄,要麼管教方式簡單粗暴,要麼放手不管,要麼溺愛過度,要麼出遠門打工。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將來能立足社會嗎?
推薦閱讀:
※[轉載]談談孩子的學習效率
※難怪德國包攬一半諾貝爾獎!看看別人媽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請管好你的嘴,不要捉弄我的孩子!
※你知道孩子的優勢何在嗎?
※最傷害孩子的7種爸爸,你上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