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HR成長啟示錄

HR成長啟示錄

2010-07-17 17:26「人生的路很長,但關鍵的只有幾步。」即便是熟知職業生涯規劃的HR,當你走上職場發展之路時,依然會遇到各種困境,往往很難分辨哪幾步至為關鍵。如何破解HR職業發展中的難題,走好職場每一步,實現HR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呢?下面我們將分階段向您講解如何走好這關鍵的幾步。

  一、入行與體驗

  1、新HR的困惑

  出於多方面的原因,或因為不像銷售人員那樣受公司重視、或因為每天周而復始的處理大量瑣碎的事務性工作、或因為職業升遷機會太少,不少剛入行的HR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困惑,這時大家應該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職業困惑」還是「職位困惑」,也就是說是不喜歡也不適合這個職業還是這個職位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太低,這是準備在這個行當繼續發展下去的每一個HR都要深思熟慮的事情。這裡面涉及到的是面對比較浮躁的社會,HR應如何理性思考自己的現實狀況和職業發展規劃的問題。跳槽或許能夠暫時解決職位晉陞問題,但是如果內心真正的職業困惑沒有解決,還是無濟於事。

  也就是說新入行的HR一定要對自己的職業定位和職業興趣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要從內心裡真正願意去做HR才行。特別對於現在學HR的年輕人來講,他們往往認為學了HR專業就應該做HR工作。實際上學校里給學生傳達的信息有的是不準確的,結果對於企事業單位里的HR具體應該做哪些事情,學生們往往一知半解,也很難準確判斷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做HR.其實很多從事HR工作的人都知道,真正適合做HR的人不一定必須是學HR專業的,而且做好這項工作所需要的很多素質是在HR專業之外的。

  除了職業取向的困惑外,不受重視以及大量事務性的工作也是不少HR所困惑的,在此,我們需要提醒HR新人注意: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在於服務,對於HR新人無可避免的需要天天做雜事,包括一些行政事務,沒有工夫研究策略性質、流程性質的東西。尤其是一些不足百人的小公司,人事、行政都是合而為一的,不少HR為這種制度安排不滿,認為這是HR發展滯後的表現,其實在國內外最先進的公司,如聯想、Google, HR也涉及大量事務性工作的,畢竟為員工創造好的工作環境、打造和諧的員工關係這也是HR份內的事情,所以說真正的HR工作就是給人搭台,對此,HR經理人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充分的心理準備。當然HR的價值是不僅僅限於這些行政事務的,這在後文的「人力資源工作的三個階段中」有更為詳細的闡述。

  2、HR的價值觀:成就感源於讓別人更卓越

  人力資源領域裡面更多體現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要跟業務部門密切合作。就像演電視劇,業務部門才是演員,所有的成就都是由他們呈現的,HR只是幕後工作者,就像編導,節目編得再好,收視率再高,但別人往往並不知道編導是誰。那麼在這種幕後英雄式的狀態下,如何來體現HR的價值,激勵HR繼續做下去呢?

  我們說,HR需要時刻調整好心態,不應該有過強的功利性,其工作的著眼點是讓別人更卓越,否則總覺得自己的功勞被忽視,自己的價值得不到立竿見影的直觀體現,這就與HR工作的性質相背了。這也提醒HR經理,不要總抱怨老闆不信任自己、不重視HR工作,而是首先在現有資源條件下真正做出讓老闆、經理和員工覺得值得重視的事來,到那時別人便會自動地重視你了,這是一個螺旋式的上升過程。HR要清晰的意識到人力資源部不是一個直接創造利潤的部門,它是一個服務支持體系,也就是說HR要透過服務來提升自身的價值,這與銷售、生產等直接創造利潤的部門是不一樣的。那麼怎樣才能不斷地提升人力資源服務的質量呢?

  這需要分清服務對象是誰,那就是員工和老闆。員工關注個人發展,老闆關注企業績效提升,所以,HR就要通過讓員工取得個人成就,進而讓公司整體績效得到提升,來體現自身的價值。那麼HR又怎樣同時代表員工和老闆的利益,服務於他們呢?我認為這就要善於「借力打力」。通過不斷收集員工和老闆的意見,把他們最關注的問題通過數據分析出來,了解誰需要做什麼,這就是「借力」。比如做培訓,一定要進行培訓需求調查,否則培訓將很難滿足工作的真正需要。另外,既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要知道為什麼做以及怎樣去做,這就是「打力」。比如要知道薪酬管理不僅是預算人力成本、計算髮放工資,更重要的是通過薪酬保留和激勵員工,這才是薪酬管理的真正價值。

  人力資源工作如果做得好,至少應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整個公司員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氛圍會有很好的改觀;其次是表現出很強的團隊戰鬥力,發揮出一個組織的力量,而不是某個人的力量。這樣,整個組織的面貌、戰鬥力、內部有序性和條理性都會不一樣,從而把組織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HR要審視自己的價值觀,或許公司最重視的是銷售或者研發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人的價值,但HR自己一定要認識到企業發展中人的價值及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要在內心深處提高對「人」的尊重程度,主動增強做「人」的工作的興趣。

  3、人力資源工作的三個階段

  人力資源工作的發展可以明確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被動地提供服務,剛剛踏入HR門檻的人,所做的服務大多是被動的,領導讓幹啥就幹啥;第二個階段是關注於提高自己的技術和專業性,第三個階段則是成為業務部門的戰略夥伴,這包括參加業務部門的例會、共同分析業務問題等,HR不能關起門來自己做。而這三個階段是相輔相成的,戰略合作夥伴地位的實現,要靠對人力資源專業知識與方法的熟練掌握,要靠為業務部門提供的越來越優質的服務。

  這種由被動到主動的服務改善,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效益。美國的一個研究顯示,企業94%的效益提升來源於系統和流程的改善,只有6%是源於個人的績效改善。所以,企業要想獲得更多的效益,關鍵是要分析妨礙績效提升問題的原因,然後通過流程和系統來改善績效。

  人力資源的績效改善關鍵在於跟人力資源相關的公司戰略、系統和流程以及技術應用。HR方面的技術應用有很多,比如用於人才選拔的心理測評、360度評估等等。這些技術在業務部門的應用能增加其對人力資源的支持程度,比如某個部門主管之前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認識比較少,認為就是招人、發工資,後來一份針對他部門新員工的專業人力資源測評報告,讓他深刻認識到要建立一個團隊需要不同潛質與特點的人,而人力資源測評能夠讓他辨別出不同人的特質,這對於管理團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並由此徹底改變了他對人力資源部的印象。

  不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並不只是一個越來越專業化的工作,同時更需要越來越與公司的主營業務結合起來才行。如果HR每次都能抽出時間參加業務部門的例會,就會發現HR的價值會有不同層面的體現。所以,HR不能只在人力資源部談人力資源,一定要跟業務部門一起交流關於績效和人才的問題,用他們能聽得懂的「人才」的概念,而非「人力資源」的概念與他們交流,他們才更願意和你溝通,這也是提升HR價值的一個手段。

  4、重「理性」更重「悟性」

  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悟性」。大家都知道,管理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也就是說一方面要講「理性」,即帶有普通專業意義的科學性;另一方面要講「悟性」,即個人對規律的把握能力。關於「悟性」主要包括對人際關係的理解與敏感性、管理智慧、平衡及協調能力、對潛規則的利用以及對企業文化的理解等幾個方面,這裡最重要的就是對人際關係的處理。對於HR來說,「理性」和「悟性」這兩方面應該怎樣把握呢?

  作為一個出色的HR經理,應該在自己的職位範圍內用現有的理論和方法貫徹本企業的文化,在工作中融入自己的風格,並創造性地去工作,通過實踐不斷完善和超越自我。現有的理論與方法是別人從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作經驗中提煉出來的,我們只需拿來就行,但這只是管理的普遍規律,管理藝術卻是特殊的。所以,HR工作的好壞幾乎都集中在創造性的藝術層面,就看你採用什麼管理藝術去影響員工,讓他們心悅誠服地接受公司的每個管理制度,接受比較先進的管理思想與價值觀,這都需要對員工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比如知識型的員工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什麼,怎樣滿足他們內心渴望尊重的核心需求,員工上下級的關係和諧不和諧,等等。對待員工我們一定要報這樣的目的:員工在你們公司工作的幾年,可能不會是他們收入最高的幾年,但一定要讓這幾年成為他們職業生涯中收穫最大的幾年,這些收穫包括讓員工變得更加敬業、嚴謹、正直、誠實等,會使他們終身受用。這是HR應該體現出的價值。

  那麼,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HR會面臨哪些人際關係問題呢?

  從HR要面對的人際關係的類型和層面來講,是「兩類三層」的關係。所謂「兩類」是指企業內部和外部兩種人際關係類型;所謂「三層」是指內部和外部都存在上、中、下三個層面的人際關係。具體地說,內部的三個層面是公司高層、各部門的同級經理和公司員工;外部的三個層面是政府主管部門、其他公司的HR同行和所有前來應聘的准員工。這「兩類三層」關係都是我們需要好好去維護的關係,做得好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風險,比如:如果你平時多與其他公司的同行交流,就可以得到別人許多成熟的經驗和教訓,從而使自己少走彎路;再如,還有很多企業總覺得自己是大公司,從不參加政府主管部門組織的座談會、培訓班,認為那是耽誤時間,等自己出了問題再去找人家救火,其效果可想而知。而有的人力資源經理因為善於並樂於與員工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關鍵時刻往往還會因為其個人的人格魅力而化解衝突和矛盾。所以,人力資源經理如果認識不到這些東西,光從技術層面找問題,恐怕很難找到真正的原因。

  二、瓶頸與突破

  1、職業發展的三個路徑

  HR的職業發展路徑到底有哪些方向,應該怎樣選擇,更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一般來說,HR的職業發展有三個方向:一是做HR某方面的專家,二是做HR的整體管理,三是向其它業務方面發展。那麼HR應該怎樣選擇,面臨每條路徑又需要做哪幾個方面的準備或積累呢?

  對於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路徑,一方面要了解每種路徑的特點和對人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是要了解自己的優勢在哪些地方,對照著看自己更能夠勝任什麼崗位。其實「認識自己」這一點更加重要。如果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還想有好的發展就不太可能了。尤其是有些經理人沒有充分認識到,你今天坐到這個位子上所得到了某些名譽和光環,可你自己本身的分量究竟有多少,你所在的公司背景起了怎樣的作用。試想:如果把公司背景的光環褪去後,自己還能剩下什麼?許多人職業發展的困惑就在這兒,他們離開了原來賴以成功的工作平台和系統流程,在一個新的環境里便幾乎發揮不出什麼作用了。這是因為他們錯誤地把自己這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也當成巨人了。我們說,有本事才有價值;有人際關係才有工作環境;有作為才有地位,這是值得HR注意的。

  從做HR技術專家的角度來說,更多是關注基於人的一些事情。但如果只是關注事,只關心怎麼做會更專業、更規範,也成不了HR專家,最多只能是一個事務處理者。所謂人事,就是說人在前,事在後,要先關注人,後關注事。所以,要想在專業領域上有所突破,就要看你是否能超脫基本的技術層面,因地制宜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從做HR方面領導人才的角度來說,更多的是需要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就是說只有當你不僅能夠服務於團隊成員,同時也能夠知道怎樣幫助團隊去設定並領導他們達成目標的時候,才算適合做一個領導者。作為HR,一開始的時候一定要腳踏實地地在關鍵的一個或幾個領域內錘鍊專業能力,比如招聘、培訓、薪酬等,起碼要首先對幾個與企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領域非常熟悉(其他方面可以稍微有些欠缺,以後再彌補),先成為專家型人才;然後再隨著經驗的積累,逐漸地發掘自己影響力方面的潛力,並在適當的時機下充分地表現出來,才能水到渠成地成為領導型人才。由於很多事情不是HR自己能夠完全決定的,一開始便把自己定位成領導型人才,往往會受到很大的挫折。另一方面,從整個管理領域來講,一個是戰略,一個是流程,一個是技術,真正要想讓自己的管理在企業起到戰略性作用,應該首先從技術層面做起,然後才能變成一個流程管理專家,最後才會具有戰略思維,這是一個相對比較合理的發展過程,這與我們之前所談的發展方式也是不謀而合的。

  從向其它業務部門橫向發展的角度來說,要想往橫向發展的話,在一個企業裡面是相對更有可能做到的,但想通過跳槽到別的企業實現橫向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在一家企業里可以橫向發展是基於你在一個方面做得比較好而得到了企業的信任,但到別的企業里去做,一開始你並沒有這樣的信任基礎,企業又怎會冒險讓你去做一件你從沒做過的事情呢。

  至於要想往CEO方向發展,就要先嘗試不同的管理部門,想從一個單一的業務領域直接升到CEO很難。作為CEO而言,跨部門的橫向鍛煉是非常重要的,此外,HR相對適合做產品科技含量較低、自己能夠理解產品技術與行業市場特點的公司的CEO.比如學HR專業的人在IT公司做CEO基本沒有可能,因為CEO對技術要是一竅不通的話,恐怕很難服人,有時也很難做決策。

  2、HR經理的職業錨

  從整體上,我們可以將員工的職業發展定位分成五種定位模型。它們分別是技術能力型、管理能力型、安全型、自主型和創造型。實際上,HR經理的職業定位也服從這五種模型。

  對於技術能力型職業定位的HR經理來講,他非常喜歡將人事管理從技術的角度上進行研究,使用一些管理技術來促進企業的人事管理。企業包括企業的員工在他眼裡就是一塊很好的「試驗田」,他很容易沉醉在管理技術本身的樂趣中去。他不太關心自己職務的升遷,她喜歡進行一些員工調查等工作,將結果進行分析、整理並得出自己的結論。他會嚮往著到一家很大的公司從事人力資源專門的某個領域的實踐,或者到管理諮詢機構及大學中去作專項的研究。

  管理能力型職業定位的HR經理比較注重管理能力綜合素質的提高,比如除了人事管理以外,他對公司的計劃控制、行政管理、財務管理也很關心,同時他非常重視與管理者的人際關係,並不斷與他們進行管理方面的溝通和交流。他對自己的職位很看重,他希望將來能成為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或者行政總監。

  安全型的HR經理比較喜歡尋求穩定,他比較喜歡遵循公司的各項制度,嚴格按制度辦事,害怕承擔風險,喜歡及時的請示和彙報。他對組織的依賴性很強,能夠真心實意地為公司著想。

  自主型的HR經理不太喜歡約束,他同時也可能屬於技術能力型或管理能力型。自主型的HR經理非常重視工作中的成就感,及上級對他工作的評價。但他對公司的依賴性不大,很可能會因為一些環境上的因素而辭職。

  創造型的HR經理創造性較強,人事工作可能對他來講只是工作的內容之一,他非常熱衷於參加一些企業或社會舉辦的活動。如果他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他個人發展的基石的話,他很有可能去開在辦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顧問公司。

  HR經理在考慮自己的職業發展的時候,不妨先分析一下自己的職業定位類型,根據自己的類型描繪自己的職業發展定位。

  不論怎樣,在企業中一般都將人事部門定位在服務部門,所以大量的事務性工作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認為這將大量的浪費自己的時間,沒有什麼意義,可以考慮在專業的某一領域深入的探索下去,形成自己的特長,或者去管理諮詢公司就職。

  三、誤區與規避

  1、盲目頻繁跳槽的「誤區」

  追求職業發展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應當應分的,很多人總是希望通過跳槽來幫助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職業發展的新高度,這種想法不免有些急功近利,會令人陷入盲目頻繁跳槽的「誤區」。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規避呢?主要是要把握跳槽的時機與頻率。

  對於HR而言,遇到如下瓶頸時,是不得不跳槽的。一是「公司對自己不再信任」,這包括來自老闆、各部門以及人力資源部內部對自己的信任;二是「自己沒有能力駕馭所承擔的責任」;三是「個人的價值觀和老闆、公司的價值觀不一樣」。還有一種常見的情形:當人力資源在那個階段的使命完成了時,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對你就沒有什麼挑戰和提升了,便會進入一個舒適區,這時再繼續待下去也就意義不大了。從個人持續發展的角度而言,這種情形下我們是建議HR跳槽的。

  至於跳槽的頻率,其實也沒有什麼定量化的結論,如果要想對企業有所貢獻,自己也真正有所收穫,那麼在一個崗位上至少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時間。其實那些頻繁跳槽的人,往往是那些在所在企業很難做下去的人——要麼是發現自己不能勝任崗位要求而主動離職,要麼是被企業辭退,並且在頻繁的跳槽中,他們的能力幾乎一點也沒有提升。

  2、「片面追求高薪」的誤區

  高薪對應的一定是高壓力、高要求,自己要量力而行,畢竟職場挫敗對一個人的打擊是很大的。換一個工作單位,是不是因為薪酬沒提高,自己的價值就沒有提高呢?其實不然,有時薪酬不是最重要的,而體驗和歷練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拿薪酬換不來的。

  3、「安於原地踏步」的誤區

  這主要發生在那些長期從事煩瑣的事務性工作的HR身上。他們在這種重複、煩瑣的工作中,曾經的自信、冒險、勇於探索,都逐一拋之腦後。這部分也緣於企業對於HR管理的不重視,他們容易滿足於現有的HR管理水平,認為HR作為一項服務職能能做到這個水平完全就夠了,自然不會再增加對HR工作的要求同時也不會增加對HR領域的投入,這樣,HR也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結果就是多年後回頭一望,自己還在原地踏步,可能HR的各個方面都有一些了解,但了解的都不夠深入、不夠系統化。

  4、「執行第一」的誤區

  這個誤區大多發生在管理不太完善的中小企業,他們的規範意識比較弱,領導的一句話遠勝過制度規章中的規定,HR不得不被迫成為老闆意圖的執行者,而喪失了其在人力資源領域的專家地位,這樣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尤其是當老闆出現原則性錯誤的時候,不假思索的按照老闆的意思去做有可能既給公司名譽帶來損失,又導致老闆對於人力資源專業性的不認可。

  四、機會與把握

  在職場中,HR不僅要超越職業發展的瓶頸、規避職業發展的誤區,而且更要善於識別和把握職業發展的機會。在識別、把握機會方面,一是要認識自己;二是要認識環境和機會,在很大程度上要去觀察社會及企業的發展趨勢及需求。

  認識自己是職業發展最關鍵的一步,首先是不要以別人的價值觀來衡量機會的好壞,有些東西別人看著很好,但不一定適合自己。其次,在一個機會面前,要清楚地了解自己能為企業做些什麼。第三,要看接受這個機會將要迎接的最大挑戰是什麼,自己的勝算有多少。不能只看到誘惑,沒看到挑戰,其實社會是公平的。

  認識環境和機會,具體而言主要看如下三個方面,第一是看行業前景,看它是不是在快速發展,需要大量人才,從而能給自己提供更多發展的機會。當時為了判斷這一點,我分析了很多國外、國內的數據,包括行業發展前景、毛利率等,發現網路行業前景樂觀。第二是看企業是否有差異化特徵,是否有獨特性。有獨特性就說明企業未來是能吸引人才的,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會給自己提供良好的發展平台。第三是看管理團隊是否跟自己是一類人,雙方的價值觀是否相同。

  1、理智選擇發展平台

  現在有一些在中西部城市民營企業中做得已經很不錯的HR同行,有的已經做到了人力資源總監,甚至董事,因為民營企業給了他們比較廣闊的平台。他們通過自己的悟性、學習能動性以及朋友的幫助,把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從無到有地建了起來,老闆比較認可,但他們自己心裡很清楚,實際上自己做的跟大企業HR的專業性還有很大差距,所以他們面臨著一個困惑,是去發達地區的城市裡找一些大外企做一個人力資源經理呢?還是繼續留在民企?

  對於民企的HR而言,雖然他們想進外企,但並不了解外企,外企的HR研發中心基本都在國外,國內的HR基本上都是在執行研發中心已經做好的東西而已,所有的東西都是早被設計好了的,自己只需要按一下按鈕就行了,工作創造性不大。

  其實,世上沒有最好的管理模式,只有最合適的。現在美國需要了解中國企業的管理慣例,民營企業剛好是一個最有代表性的平台,而在這些企業里,適用的不一定是外企里所謂最先進的技術,而只有最適合民營企業自身發展的東西才是最好的。實際上民營企業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與國企、大外企相比一點都不低,因為他們面臨的問題往往沒有現成的方案,比如老闆可能是個農民企業家,有些員工是跟著企業發展起來的知識素養較低的元老,有的是剛剛從學校畢業的研究生,HR要想辦法把這兩種員工融合在一起發揮作用,這都是非常艱難的挑戰。

  其實也就是說,在選擇事業平台時,要考慮人生在世怎樣做、做什麼才會對社會的貢獻最大,對個人的價值體現最大,而且還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如果實在想進外企的話,我想,當大外企在中國建立新公司的時候,或許是進入的一個較好時機,但這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總之,大外企與發展前景光明的民營企業各有千秋,做HR的要明白捨得之道,畢竟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其實只要在一個地方真正紮下根做下來,就有可能做到自己所在領域的NO.1.

  2、冷靜應對與老闆、員工的關係

  有時HR夾在老闆、各路「諸侯」以及員工之間,關係很微妙,怎麼拿捏好一個度也是比較棘手的問題。

  很多情況下HR要知道自己的角色轉換,在員工面前不能說我代表老闆,在老闆面前不要說我代表員工。有時候在雙方各說各有理的時候,跟下面要講老闆的意見,也要跟老闆講下面的意見。取得老闆的信任,要遵循公正、公平、合理的中性原則,不是說老闆說什麼你做什麼他就信任你。有的人整天把精力放在如何跟老闆搞好私人關係上面,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局限於討巧的方式是不職業化的。老闆可以不喜歡我的性格,但是他應該喜歡我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結果,而這才是最關鍵的,也是最能體現個人價值的方面。就算老闆確實是那種喜歡員工順著自己的類型的,也不要把著眼點只放在如何跟老闆搞好私人關係上,而是要善於並敢於提出為公司降低風險、增加利益的建議。而且,一旦私人關係足以影響決策,就是比較危險的。一定要靠中立的姿態和職業化的風範待人處世。

推薦閱讀:

有些成長,波瀾不驚
在磨練中成長
【詩歌及格言篇】溫柔的女人,能讓愛人與愛情一同成長
TVB這六個魅力男人伴隨很多人成長 如今依然活躍
李雙江之子李天一成長攝影:「小皇帝」養不得(圖)

TAG:成長 | 啟示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