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什麼是哲學?(下)
07-24
四,物本主義並非是最具終極性的問題 肯定物本主義的終極性意義,是為了說明這一問題的重要;並非是說物本主義就是最為終極性的問題。對於物本主義並非是最具終極性的問題,下面做四點說明: (一)「世界是什麼」實質是人的問題 人類生存要依賴世界,所以將目光指向世界;人類想尋求一個最為堅實的理性依據,同樣將目光指向了世界。可見,「世界是什麼」問題實質是一個人的問題,而且對於「世界是什麼」問題的最終確定,必然性地要回到人的認識問題中來。 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人去不去認識,它都存在在那裡。但是,既然認識世界對人類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人類就不能不全力以赴。當然,這種努力,還需要依賴於人的認知能力。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人是可以認識世界的,這可以隨時地通過對外物的指認得到證明,所以我們反對不可知論。但是,宇宙是無限的,人是有限的,人永遠也不可能完全地認識世界,所以我們不認為世界是可以完全可知論。結果是什麼呢?只能是有限可知論。 從人類對世界認知的歷史考察中,可以發現,人類所確認的「世界是什麼」中的世界,並非是原本的世界,只是人類對於世界的不斷探索,依據能力的加強,最終所能達到的結果,其實是一個「人構的世界」。為什麼這樣說呢?有下面幾點原因: 首先,沒有人,就不會有「世界是什麼」的問題。世界正是因為人而成為認知的對象,因而產生了世界是什麼的問題。人雖然面對的是外部世界,表達的卻是人的觀點。如歷代哲人對於「世界是什麼」的回答就極為不同,就是最清楚的證明。 人對外界的認識有極強的主觀性,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面前的現象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或是「熟視無睹」;也在很多情況下,對於同一事物,我們可能只看那些感興趣的,或有利害關係的部分;而且先觀察什麼,後觀察什麼,也與人們的目的和需要等相關聯。人們面對觀察對象時的各種情感狀態,如恐懼,痴迷,愛好,偏見等等,都會影響到觀察活動。總之,人對於世界的認知是一個滲透著各種主體因素的能動的過程。 而且,人的能力決定了對世界認知的程度,從而決定了世界是怎樣的?能力不足,決定對世界認知的粗淺,能力的提高決定認知的進步。對世界的把握,實質是人的能力的一種體現。人既依賴自然進化所賦於的能力去認識世界,還運用其智慧不斷地採取各種新的有效手段去把握世界。這樣就完全地改變了對於原本世界的認知,使世界的更多的隱秘向人類展開。如人類使用望遠鏡、顯微鏡、探索器、機器人,航天器等等,從而不斷地增大了對於世界認識的廣度與深度。對於世界開拓性的認識,正是人類科學的重要任務。 再者,在對世界的認識中,人類逐步形成許多把握世界的尺度,並將這些尺度運用於科學的實踐活動中。如長度,重最,溫度等。在這些尺度中,還有一些完全是依人的角度確定的。如對事物進行比較中的大與小、高與低、長與短、胖與瘦等等。這都充分說明人對世界的認知是為了形成一個人所構成的世界。 人看一切事物,還要看出一點意思來,如「仰望陰鬱的天空」,「遠眺巍峨的群山」,「放目浩瀚的荒原」。沒有人的「仰望」,「遠眺」,「放目」,怎會看出這其中的「陰鬱」,「巍峨」,「浩瀚」呢?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望它的高呢?海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視它的深呢?事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它的好壞與禍福呢?若離開了人的智慧,天地萬物又如何能有天地萬物的命名呢?人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依賴自然界而活著;但是,正因為有了人,自然界成為人的現實,人在與自然的對象性關係中,世界具有了全新的意義。 傳統的認識論是旁觀的認識論,它總是認為;認識是從一個完全沒有偏見的中立的立場開始。傳統認識論又是理性主義的認識論,它認為我們總能給我們知識以理性的說明和根據。懷特海稱這種理性為「一隻眼的理性」。因為有意義的命題可以分出真假,無意義的命題則不真也不假。要區分命題的有無意義,必須有一個區分標準或者說意義標準,有了這樣一個標準,就能看出什麼陳述是有意義的。 對人來說,世界是一個有意義的世界。而對於人所未知的世界,那只是個「寂」的世界,如同是一團漆黑。只有人擎起意義的火炬,才照亮萬物與世界,在這種光亮中,世界與萬物才有了人的意義。可見,人生的世界是一個有「意義」的世界,從這個方面來說,「心外無物」可用來說明人的認識是有限度的。 (二)「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是一個永久的假設 哲學對於終極性問題的探討是為了尋求一個具在確定性的,並有普遍解釋意義的重要基礎。如果這一問題不具有確定性,若將這樣的問題做為基礎,無疑是將大廈蓋在沙堆上。要探討「世界是什麼」的確定性,卻是極為困難的,因為「世界是什麼」的問題實質是一個永久的假設。 世界先於人類而存在,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但是,若沒有人類,世界只不過是一團按照某種規律運行的自然存在物,無所謂確定性的問題。所以世界確定性的問題,是一個需要人去把握的問題;而從人對世界的把握來說,要實現這種確定性的把握卻是根本不可能的。對此只做兩點說明。 其一,人是有限的,而宇宙是無限的,以有限去把握無限是永遠不可能的。從哲學是追求普遍性來說,它對於「世界是什麼」的追問不可能是對於個別的事物,也不可能是一種局部的把握,只能是整體性的總體把握。從歸納推理來說,對於事物整體的把握必須是一種完全的歸納。對於認識世界來說,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做到這種完全的歸納,世界也就不是無限的了。人類不可能完全地認識世界;也就是說,無論人類的科學技術進步到什麼程度,無論人類知識領域擴展得多麼迅速,人類所已知的,相對於未知的來說,只是九牛之一毛,滄海之一粟。也就是說,人所認識的世界永遠只能是不完整的世界。 其二,世界是「測不準」的。人們為了實現對世界的確切把握,發現了分子,又追到原子,中子,基本粒子等;人們的目的是要發現那些最為基本的微粒,認為這樣的一些微粒才是世界的本原。結果是,不僅似乎所有的基本粒子都可以無限地再分,而且「夸克」這一種基本粒子,其遵循的規律是「測不準原理」。也就是說,物理世界最終不得不建立在一種無法測准,不可捉摸的基礎上。「測不準原理」實際上宣告了確定性的虛妄。 近日,歐洲日內瓦原子核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啟動,其中包括要破解「上帝的微粒」。是否能夠破解尚未可知;即使能夠破解,人類對於世界的認識仍然是任重道遠。皮爾士就認為,被經驗駁倒了的命題一定為假,但被經驗證實卻不一定為真,而只是提供了我們暫時接受它的依據。人類要想實現對世界把握的真正確定性,應當說是不可能的。 僅從以上兩點,就足以說明人類對於世界把握的確定性是不可能實現的。這種不確定性,將使「世界是什麼」的問題難於成為最具終極性的問題。也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成為造成哲學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 (三)「世界是什麼」問題的局限性 所謂終極性問題的普遍意義,即是能對一切的事物做出最終的解釋。在哲學史上,許多的哲學家探尋「世界是什麼」的問題,即是為了由此確定人與社會的至理。如西方的伯拉圖,黑格爾,中國的朱熹等。如朱熹就認為「天理」就是「人心」。那麼,「世界是什麼」的問題能夠解釋人與社會的事情嗎?回答是:可以解釋部分,完全地解釋卻是不可能的。 這種不可能緣之於兩種情況:一是,對於「世界是什麼」的探討,把人排除在外,因而使「世界」成為一個無人的世界,不完全的世界。二是,對於人與社會的解釋,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多地暴露出了捉襟見肘的愈加無力。下面就對第二種情況做些說明。 首先,如果說物本主義的產生是由於時代的原因,那麼時代的重大變化卻是人本主義產生的重要原因。人類的發展,是依賴於自然提供的各種支持,運用自已的智慧與努力,實現了超越自然,富於創造的境界,進而構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即是被人們認為的第二世界與第二自然的人類社會。從此社會就成為人類更為重要的生存依託,成為對人類來說比自然更為密切相關的世界,也成為人類需要不斷認識的對象。因此,社會就成為比自然更為重要的認識的新依據。 人類從采果漁獵,野行穴居,以石為器,與獸為伍,到發展農業,牧養畜群,改變山河,築建城鎮,陸上行車,水中施舟,再到地上火車,水中艦船,天上飛機。超大城市的出現,高樓聳立,商店遍布,道路縱橫,車流不斷,工廠林立,產品繁多。全球通話,隔洋如在耳邊;現場直播,萬里就在眼前。登上月球,探測火星。上天入地,創造奇蹟,縱橫五洲,主宰地球。在這不斷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人類從起始的依賴性到後來的獨立性,又從獨立性實現了自主性。與此同時,也從依附人格到獨立人格,成為了自主人格。 人的作用越來越大,逐步起到了更為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於是對這一切活動的解釋,僅恁自然為依據不但不可能,也是不合理的。近代以來,人文科學的學科紛紛確立,已充分地說明了這一問題。以人進行解釋,已經成為更為重要,也更為必要的做法。在一個全新的時代,人必然成為一切的根本。 以物為本,注重物的作用,就易於忽略人作用。人雖然做為自然的存在物,是依賴自然而生存的。人對外部世界的依存是通過人對外部世界的認識、掌握、改造實現的。人與外部世界是互相依存,相互設定的。人總是在現實的、具體的、對象性的關係中,來選擇並確立自身。但是,人對自然依賴卻與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人具有自主性、主動性。人的這種主動性,決定了人是更為獨立的。這種獨立性體現在對於物的把握中,人是人與物關係的中心與根本。對於物的選擇要服從於自主的人生目的,因為這與人的生存休戚相關。這種獨立性還體現在人在面對現實時,總是從價值出發,因此在關注現實時總帶著審視、挑剔的目光,總懷著超越現實的努力,為未來的價值追求重新定向。 人是主觀的,但正是從人的主觀性出發而極為重視認識世界的客觀性。追求本質是人類思維的重要特點,在這當中,人總希望確立一個堅實的基礎,把紛亂複雜的世界簡化,通過掌握本質,以把握現象世界。所以,人雖然是那樣的主觀,卻又是那樣的客觀,永遠為物所累,這因為,人不可否定客觀性的重要作用,而認識世界達到「客觀性」其實是人對認識世界的一種要求,所以說這是一種人的具有主觀性的客觀性。不光是人,包括動物在內,沒有客觀性怎樣生存?動物在進化中就在不斷實現這種客觀性,從而形成其特殊的本領。人的眼近視了,要配鏡子;耳朵聽不清,要用助聽器,都是為了達到客觀性。而且人在達到認識世界的客觀性方面的分辨能力,識別能力都是極強的。人是主觀的,但正是從人的主觀性出發,極為重視認識世界的客觀性。 如果說人對世界的直接依賴中的自主性還難於說明人的獨立性的話,那麼人的創造性就更可以說明這一問題。人的需要的產生和發展,是同滿足需要的力量或能力密切相關的。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範疇,包括多種的因素。最基本的能力有兩種:第一種是認識世界的能力,第二種是改造世界的能力。外部世界總是在人的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成為其生存的構成部分,並構成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擴大的對象世界。人與世界之間的相關性達到什麼範圍和程度,取決於人對外部世界把握到什麼範圍和程度。人類對於人類社會的創造使人不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社會的存在物。這種對於社會的新的依賴,必然打破自然是人唯一依賴的事實。這樣,第一,對於自然界,人藉助於創造的儀器,工具等,擴大了把握外部世界的範圍與程度。第二,對人類社會,人對社會規律的認識,對社會力量的控制,對社會發展趨勢的預測及實現程度,反映出人類對社會客體把握的水平與程度。第三,與此同時實現了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對人的身體機制,精神機制的認識,把握與控制。總之,人類對自然,社會,自身的把握與創造性,體現了人是人的活動的本休。 人是憑藉自己的創造性活動實現自己需要的生活資料,已經不再只是依賴於自然的現成賜予,這就意味著,人雖然也是生命存在,卻改變了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命與環境的天然關係。一,生命由原來的依賴環境的生存方式,變為依賴自身活動的方式。二,生命由原來屬於環境的組成部分,成為環境變為人們改造的對象,成為人的生命的組成部分。三,環境支配人,變為生命支配環境。因而成為了「人為自然立法」。 (四)人的問題才是最根本的 其實真理是樸實無華的,也是極為簡明的。對於什麼是終極性的問題,完全可以用一個極簡單的實驗得到證明。例如,我們以「世界是什麼」與「人應如何生存」這兩個問題去問任何的人:「哪一個問題更重要?」更多的人將會選擇後者。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但是,你若要說服一些人改變其固有的觀點,卻是極為困難的。這就是此文所以要寫得這樣長的原因。這正如人們常做的,在蓋新樓之前,必須要清理原本的舊基礎。而要獲得思想的進展,就需要革故鼎新。 我們經常說,世上沒有無本之木與無源之水。這句話用在人的身上,也是極為恰當的。人確實有太多先定的東西。人不但由於遺傳與基因確定了許多先在的東西,而且出生的時機與條件也是不可自我選擇的。出生之後的環境與條件形成了你看事物時的「前見」。這種「前見」是極為重要的,它包含了大量的人類社會所積澱的豐富信息,是你參與人生活動的重要依據。但是,這種「前見」中也必然性地包含著許多將在時間的變化中需要不斷捨棄與更新的東西。尤其是對於知識的更新,是極為重要的。正是這些固有的保存物,會成為說服一個人時極為困難的內在障礙。面對這種習慣性的心理,具有固化作用的心理定勢,轉變將變得極為艱難。就象汽車一樣,馬力越足,轉彎越難。這就需要有一種穎悟的能力。因此,對於傳統的物本主義的缺陷,就再以哲學史為例做些說明。 從哲學史看,上世紀之初出現了許多所謂的「非哲學家們」。非哲學家,是指對哲學進行否定的那些哲學家。他們並非是不懂哲學的外行,而是一些功底深厚,甚至是頗有影響的哲學家。雖然他們具體的研究領域和方向各不相同,卻不約而同地拒斥作為阿基米德點的哲學,並常以宣布哲學終結、死亡、毀滅而驚世駭俗。如海德格爾就提出要「摧毀形而上學」、「克服形而上學」、進而宣布「哲學的終結」。德里達則提出解構同一性思維、解構形而上學、以至解構哲學。拉康提出「與一切被稱為哲學的東西斷絕關係」。羅蒂則從批判基礎入手,認為哲學並不是一種萬古不變的研究方式,而是一種人類的對話,為此他宣布傳統哲學觀念和傳統哲學思維方式的終結,主張進入一種叫作「後哲學文化」的時代。「非哲學家們」對於歷史上和現有的哲學的詰難,往往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的哲學問題或哲學答案,而是從「什麼是哲學」這個哲學研究的基礎性和根本性問題上提出問題,並要求對哲學觀,哲學研究方式進行根本性的變革,體現了一種歷史性和總體性的思考。 為什麼哲學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其實是對自然本體論追求的一種失望。誠如康德所言:「我的目的是要說服那些認為形而上學有研究價值的人,讓他們相信把他們的工作暫停下來非常必要,把至今所做的一切東西都看作是沒有做過,並且首先提出『像形而上學這種東西究竟是不是可能的』這一問題的歷史。」 這不僅使人想起柏拉圖描述的一件小事:「泰勒斯觀察星象時,因為臉朝上天而掉到了井裡。一個詼諧而幽默的特拉克姑娘嘲笑他說,他想知道天上有什麼,卻沒搞清楚他前方和腳下有什麼。」 自然哲學的知識論傳統發展到了極致,在無出路的情況下,必然會要求有一個內在化的轉向。所以有人說:「我並不真的認為哲學將死亡。哲學可以變化。事實上,在哲學史上的許多時候,哲學已經發生了變化。」 人的來源問題是一個科學的問題,而終極性問題則是一個哲學問題。與物本主義相比,人做為終極性的問題卻是更為合理的。這因為,人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產物,它之中就必然性地包含著自然之理,這種對於自然之理的充分體現,具有自然的合理性。人又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認識自然,並以不斷開拓精神最大限度地擴大這種認識的存在。也就是說,人具有對世界最大把握的可能。人對於世界與自身的把握使人成為必然性的本體。 在人與物的關係中,物具被動性,人具主動性。物對於萬物的支持與限制相對來說是一種「常量」,而人的主動性則是一種「變數」。對於物與人的解釋,只應從具有主動性的人做出解釋才是更為重要的。從人與世界的關係與人對世界的認識看,人與物是共在一個世界,事實上並不存在已經確定的二元對立。二者既可是統一的,也可是對立的。這即是人們常說的「天人合一」與「天人相分。那麼,到底是「天人合一」、還是「天人相分」呢?決定者是人,應是根據人的需要而定。也就是說,人是人與物關係的中心與根本。顯然,自然不可能對於人的活動做出更為具體明確的解釋,這種解釋只能從人做出。 重物輕人,以物看人,必然造成對於人的價值的忽視。以物為目的,不是以人為目的,注重對物的追求,必然會忽視人。物本主義,心為物役,作為人類生存的一種狀態,有其現實的原因,但它肯定不合乎人性的生存方式。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人不可能通過財富,金錢等有形的,可度量的東西使自己獲得本質上高於其他動物的尊嚴。但人可通過無形的,不可度量的精神修養和精神超越而培養儘可能完美的人格。一邊創造著高度發達的物質財富,並充分地享受著它們的同時,一邊卻日益喪失了人的主體性,人被物化、異化、被物慾所驅使、統治、奴役、自由被犧牲,人格遭扭曲,信仰失落、理想幻滅。這種自我本性與主體地位的喪失,最終只能使人們產生精神上無家可歸感。所以只有從人出發去看物,而不能以物觀人。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應一切為了人的發展。只有人為本體,才能把人放在重要的應有的位置,真正成為「衡量事物的標準是人」、「人為萬物的尺度」。人性邏輯是人文精神展開的依據或程序。只有滿足人的需求,保障人的權益,才能促進人的自由與發展。以人為目的,就是把人作為人,使人成為高尚的人。要注重教化的作用,培育人、提升人,實現人性的高揚,發揮人性之光。 人類已探索了許多的本體論,有物質本體論,認識本體論,實踐本體論,社會本體論,生命本體論,精神本體論等。人類文明愈是向自覺階段發展,對其認識的邏輯起點就會愈是前移,而靠向人自身和人的精神世界。 人類文明已經發展到新的時代,人們對人不斷地產生新的設想,後人類主義即是其中的一種。這是一種以神經科學、神經藥理學、人工智慧、納米技術、太空技術和網際網路之類的,各種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理性哲學與價值體系的結合。後人類主義主張,人類只是進化過程中的暫時階段,是為後人類在作積極準備,未來是屬於後人類的。後人類主義者贊同以美好生活為核心的理性,進步和價值,主張通過學習把科學工作者技術與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思維聯繫起來,向人類的極限提出挑戰,從而使人類進入後人類時代。這多樣的設想更使人們看到只有以人為本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也更符合人類生活的實際。 從上面四點可見,與物本主義相比,人本主義才是最具終極性的。因此,物本主義與人本主義其實並不是人們的一種二難選擇,人本主義才是諸多根本中的根本。 以上為第四步。 五,結語 本文的目的是藉助「什麼是哲學」問題的解釋,說明兩個密切相關的重要問題:一是,哲學對於人類的重大意義;二是,哲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正如許多人所指出的:不明哲學為何物,不明確哲學發展的方向,就不可能發揮哲學的重大作用。以上的解說,正是為了改變人們原有的對於哲學的傳統思維,使之走向當代哲學的前沿,從而可以發揮自身更大的作用。願望固然是好的,但是啰嗦了不少,卻不一定能說得明白。主要原因當然是本人的能力所限,然而,有的人一時難於理解,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方面。 既然解說已經完成,也該就此擱筆。當然,哲學史還有更多的方面可以給我們以證明,如對人的問題就有許多的方面,這其中又是什麼更為重要呢?這的確需要予以解答。由於理論要求不能僅是一種指明,需要的是全面地論證,這一問題更為複雜,必將使文章更加冗長,所以只能就此打住,以待來日。 雖然從哲學史可以獲得更多的證明,但是,哲學史必定是有限的。因為哲學史還在發展,還將繼續,所以後續的事情就歷史地落到了我們的身上。一代人應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應當要求自己無愧於前人,起碼也應不比前人差。這樣做並非是為了去與前人相比,而是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後人,總之是為了人類。所以,我們不能只是保守地向後看,一味地依賴於前人,只會向歷史索取,並將已有的東西搬來挪去。更重要的是要向前看,以開闖性的精神,書寫更為重要的,具有創造精神的哲學新篇章! [友情提示:尊重知識產權,引用需註明原創者。]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原創】金羊仁瑞《鷓鴣天·詠荷》詩友酬唱15首
※把星空畫在盤子上!
※【老頑童原創】博彩秘笈
※在澳洲農民親戚家做客之二:鐵樹 [原創 2010-01-26 18:56:24]
※隨緣而過 【原創 向雲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