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定離手]2015諾獎熱門作家一覽,你押誰?|諾貝爾文學獎|作家

按照慣例,諾貝爾文學獎將於10月的第二個周四,也即10月8日公布。屆時,鳳凰文化將全程直播報道諾貝爾文學獎的相關動態,敬請關注。

雖說諾獎的提名、評審過程嚴格保密,但與往年一樣,媒介與大眾都對這場文學的盛宴給予著高度關注,年事已高的諾獎評委們的口味和決策又開始被各種研究和揣度。在最終公布之前,這一切似乎都已經成為人們一年一度的談資和關注焦點。透過Ladbrokes博彩網站的賭局榜單,我們得以一窺今年的獲獎熱門人選,藉此機會也得以對當今世界文壇的幾位優秀作家做一簡單回顧。

今年在賭局榜單領跑的是白俄羅斯女記者阿列克謝耶維奇,以其報告文學聞名,但也因知名度不夠高而受到質疑;亞洲作家中,日本的村上仍居於榜單前列,評論界與網友均預測其勝算不大,而韓國詩人高銀在榜單出現則是一抹驚喜的亮色;非洲作家提安哥獲獎呼聲依然較高,同為旅居歐美而來自「異域」的阿拉伯詩人阿多尼斯,則被視為詩歌界獲獎的不二人選;美國文壇已闊別諾獎22年之久,美國作家喬伊斯·卡洛爾·歐茨、菲利普·羅斯作為博彩榜單的常年熱門,終結「空窗期」時機或已成熟,此次是否有機會突圍?

按照諾獎文學地緣原則來看,在2014年和2011年分別頒給了代表歐洲的莫迪亞諾和特朗斯特羅默,在2013年頒給了代表北美洲的愛麗絲·門羅,2012年頒給了代表亞洲的莫言, 2010年則頒給了代表拉美的巴爾加斯·略薩後,這幾大洲的希望似乎不大,今年的諾獎會在非洲產生嗎?

另外,本次諾獎評選的一大新因素在於瑞典學院新任常任秘書長薩拉·丹尼爾斯——她是第一位擔任此職位的女性,同時也是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比較文學系教授,精通歐洲文學。諾獎近年來強調「多樣化」(也就是去歐洲化),這位新秘書長是會進一步推動這個潮流,還是回到過去的老路,我們拭目以待。

白俄女記者領跑:非虛構作品的春天?

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

近年來,白俄羅斯作家、記者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在Ladbrokes等盤口上風頭正勁,2013年取得了第三的成績,去年則僅次於村上居於第二,今年更是一舉衝上榜首。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記錄了各項重大事件,如第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以及切爾諾貝利事故。這使得她與白俄羅斯政府關係不佳,獨立新聞活動受到政府壓迫。

然而無論是媒體還是海外各大文學論壇,對她的關注都不多。首先,其作品數較少,目前不超過10部,無疑顯得單薄;其次,她的作品在西方世界影響力不大,普通讀者對她了解甚少,難以做出全面的評價;此外,身為一名紀實記者,其著名作品基本上是對重大悲劇性事件當事人採訪稿的合集,更類似於「口述史」,作者個人的存在感非常微弱。

不過,自2013年以來,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多有瑞典語譯本問世,包括今年推出的《最後的見證:失去童年的孩子們》,也為其競爭諾獎增添了不小優勢。她的紀實作品在圈內一直享有盛名,《切爾諾貝利之聲》還獲得了美國國家書評獎。德國出版商與書商協會也於2013年授予其協會和平獎,稱「她自己創造了一個將在全世界得到迴響的文學門類,必將掀起證人與證詞湧現的浪潮」。瑞典資深專欄作家梅·斯文森也公開表示,「她早應該得諾貝爾文學獎了」。且其作品體裁為傳記文學,上一本非虛構類作品獲得諾獎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以前的事情了——1953年丘吉爾以《二戰回憶錄》獲此殊榮。或許,乘著多樣性的東風,優秀的紀實類作品會重新回到諾獎的舞台。

「闊別已久」:該輪到美國文壇了嗎?

自1993年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之後,就再也沒有一個美國作家榮獲諾貝爾獎了。但曆數諾獎中美國作家的獲獎次數,從1901年第一屆諾獎以來,已有10位美國作家獲此殊榮,在總數111名得主中,這樣的比例並不算小,說明諾獎評審對於年輕的美國文學還是給予了不小肯定。

菲利普·羅斯

今年的Ladbrokes榜單上,菲利普·羅斯位列第四,女作家歐茨緊隨其後排名第五。兩位美國作家作為博彩榜單的常年熱門,此次是否有機會衝出重圍呢?菲利普·羅斯以其「美國三部曲」聞名,系美國文學史里在世時最早被封「正典」的當代作家。具有猶太血統的他,寫作時常帶有濃烈的自傳色彩,在現實與虛構之間探索猶太人與美國人身份認知與生活。

歐茨

而被譽為「女福克納」的歐茨則以風格多變、高產聞名,被認為是1960年代以來最重要的美國小說家之一。歐茨以「哥特現實主義」見長,善於以心理分析、意識流等手法渲染出奇詭隱秘的文學圖景,同為暢銷作家的斯蒂芬·金曾評價其代表作《被詛咒者》是「世界上第一部後現代哥特小說」。就作品本身的思想性、創新性和藝術性而言,二位均能夠代表現今美國文壇的成就,故而獲得諾獎還是完全有資格的。

在歐茨、羅斯的粉絲們之中不乏這樣一種論調:他們名聲太旺,以至難以獲獎。不可否認,諾獎常垂青於那些暢銷度、名氣不太大的作家。而諾獎評審也對此進行反覆回應,指出獲獎與名氣並無直接聯繫,一貫以文學的優秀與否來評判。那麼在美國文壇已闊別諾獎20餘年,終結「空窗期」時機或已成熟的如今,美國作家是否可以不負眾望摘得桂冠呢?

在他鄉:旅居歐美的異域書寫者

非英語文學如文學,在西方眼光的審視下,都不可避免被「建構」——即以一種「神秘文化」的姿態,在滿足對「他者」想像的同時,延續西方一貫的話語傳統。榜單上一貫大熱的肯亞作家提安哥、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均是旅居歐美的非英語寫作者,在東西方的夾縫中,他們的作品一方面以自己的方式關懷著千里之外的家鄉,另一方面也試圖用西方人能夠接受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情懷。

恩古吉·瓦·提安哥:「他者」的突圍?

恩古吉·瓦·提安哥

肯亞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近年來亦是諾獎熱門人選,去年位居榜單第2的他,今年依然躋身前三,究其原因,不得不提的是其非洲作家身份。作為肯亞最有名的作家,提安哥的反殖民小說影響了非洲幾代人,競爭力不可小覷。

提安格的寫作主題多涉及激烈階級衝突、深重社會矛盾,以及殖民主義之罪惡,其代表作《一粒麥種》、《血色花瓣》均描摹了肯亞獨立前後的社會百態,叩問著後殖民時代的民族命運,時代色彩濃重。

著名文化批評家葉匡政去年曾指出,「非洲作家的得獎概率起碼遠比村上春樹要高」,然而純粹的非洲作家獲獎的可能性並不高。今年的情況也有些類似,提安哥作為「生活在歐美的少數族裔作家」,既能滿足評審對於評獎地緣的兼顧,又能滿足西方文化對「他者」的想像,排名一直居高不下也便不足為奇了。提安哥自2013年躋身Ladbrokes榜單前十以來,賠率一直大熱(2013年12賠1,2014年10賠1,名列第二),倍受世人關注。而其文學成就與77歲的年齡,也已可配得上「德高望重」的評價,若此次真能摘得桂冠,似乎也實至名歸。

阿多尼斯:阿拉伯世界的出走者

阿多尼斯

若本屆諾獎花落詩歌領域,那麼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將是獲獎的不二人選。阿多尼斯自80年代以來,一直居住在法國巴黎。其詩作中融合東西,兼有伊斯蘭文化的蘇菲神秘主義、法國文學中的超現實主義元素,無論在東西方影響都尤為深遠,關於其作為諾獎熱門人選的言論從本世紀初便不絕於耳。

目前尚未獲過諾獎的作家,沒有哪一位詩人像阿多尼斯那樣,對整個民族的文學作出貢獻、將其發揚的同時,也受到各國讀者的廣泛喜愛。在世界範圍內,阿多尼斯一定程度上衝擊著歐美白人作者對詩壇的壟斷。其作品中的呻吟並不是民族化的,相反,其詩歌語言的「公共性」恰恰為其作品跨出國門準備了條件。阿多尼斯作為一位阿拉伯世界的出走者,醞釀在其詩歌中的反叛元素無疑有一部分來源其個人經歷;然而,恰是跨越東西兩種文化的思想張力,令其作品有著普世意義上的魅力。其肩負的「信使」意義,不禁使人想起同獲諾獎的印度詩人泰戈爾。

從現實性上分析,作為當代詩壇最優秀的阿拉伯詩人,阿多尼斯帶有「異域」色彩的寫作,應是符合諾獎評審口味的。同時作為生活在歐美的非歐洲作家,阿多尼斯自身敘利亞籍、久居巴黎的現實狀況,既能夠滿足了諾獎評委在獲獎者國籍上兼顧各大洲的安排,其作品也易被評審與大眾欣賞接受,想來獲獎勝算不小。

東歐文學:不僅是文學?

東歐,東歐文學,似乎總是帶著政治油彩和冷戰底色。雖然東歐作家創造了流亡作家,地下寫作,心靈獻祭等等一批當代思想學術史獨有的概念,在當代文學史上刻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但就其譯介和營銷而言,作品的「政治性」往往都被過重地強調了,從他們的書中,身居自由繁榮國度的西方讀者也因能一窺「東方」那個神秘、可怕而又恐怖的世界,暫且抑制生活本應有的痛苦而感到心滿意足(不管是真實的還是想像出來的),這本身就足以保證銷量與口碑。

也有評論家認為,很多卓越的東歐文學家,其中不乏諾獎得主和候選人,在他們執著於鞭撻殘酷政權、深切反思歷史、表達對「人民」憐憫的同時,直擊人性最深切需求的純文學便顯得難於升華出來。此外,雖然「在瑞典學院的會議里,我們從不談及政治」,但毋庸諱言,政治在諾獎的天平台上往往扮演著一個審慎的篩選工具角色。昆德拉與卡達萊在聲名卓著的同時,卻又徘徊諾獎榜單多年而不得,或許與此不無關係。

伊斯梅爾·卡達萊:難以脫下的政治化外衣

伊斯梅爾·卡達萊

作為阿爾巴尼亞當代最著名的小說家、詩人,伊斯梅爾·卡達萊是一位被譽為有著「卡夫卡式洞察力,昆德拉式反諷意味,史高沃列斯基般對歷史的敏銳感」的作家。他曾於2005年贏得首屆布克國際獎,其作品被譯成35種以上的文字,影響力深遠。布克獎評委會主席約翰?卡利曾評論道,卡達萊是「一位世界級的作家,他的文字可以回溯至荷馬的敘事傳統。」可見卡達萊的作品在國際上可謂飽享盛譽。

然而,卡達萊自身經歷的微妙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其獲獎構成了影響。他的經歷與昆德拉有相似之處——上世紀90年代,在阿爾巴尼亞政局激烈動蕩之際,他移居巴黎,並很快開始用法語寫作。其代表作《亡軍的將領》、《破碎的四月》的戰爭意象深入人心,大部分作品都著力批判諷刺了專制統治,故一度遭禁,這也使他的作品難以擺脫政治化的標籤。如何洗刷東歐文學的政治意味,還原出一個純文學意義上的東歐,是卡達萊乃至整個東歐文學贏得諾獎的一大挑戰。

米蘭·昆德拉:「早該把諾貝爾獎給昆德拉了」

米蘭·昆德拉

同被視為東歐文學代表的米蘭·昆德拉也在博彩榜單上——雖並不在前10名行列中。由於其名聲過旺,我們已很難知曉他在名單上蟬聯多久了,因此他也並不是諾獎的熱門人選。著名作家唐諾曾為其鳴不平,「早該把諾貝爾獎給昆德拉了,阿貓阿狗都得了」。

昆德拉作為捷克作家,上世紀80年代流亡法國。晚年接受採訪時,他將自己稱為法國作家,並認為自己作品應歸入法國文學一類中去。但無論是《笑忘書》還是其最著名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都書寫了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改革運動期間以及蘇軍佔領時期的生活境況,這濃重的流亡時期寫作基調顯然與昆德拉早年參加「布拉格之春」改革的經歷有關。慣於在廣闊的哲學語境中思考政治問題的昆德拉,雖從不認為自己是流亡作家,但恐怕難以避開個人經歷中政治性部分對其文字的影響。

戲劇:諾獎的少數派

依往年比例來看,諾獎在體裁方面似乎更青睞小說與散文,以戲劇作品取勝的獲獎者在總數111名得主中僅佔了14位。此次榜單的前十名中,戲劇家約恩·福瑟、彼得·漢德克分別位列第六與第九。如果今年戲劇家獲得諾獎殊榮,那麼勢必可引導媒體與讀者的眼光拓展至戲劇領域。

約恩·福瑟:挪威的「新易卜生」

約恩·福瑟

位列榜單第六的是挪威當代戲劇家約恩·福瑟。作為作品被搬演最多的當代戲劇家,福瑟不僅在本國廣受讚譽,在整個西方世界,其劇作都被反覆搬演和詮釋。歐美劇評家們亦贈予了他不少美稱如「新易卜生」、 「新貝克特」,稱其為「易卜生之後,挪威對世界的最大貢獻」。且根據資料顯示,所創作的28部劇本已被翻譯為40餘種語言,除歐美之外,其戲劇世界也已拓展至亞洲、南美等各個角落。可以說,福瑟的作品在西方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彼得·漢德克:德語文學「活著的經典」

彼得·漢德克

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彼得·漢德克被譽為「當代奧地利最優秀的作家」,此次躋身諾獎博彩榜單,更成為了德語文學繞不開的話題。其先鋒性的詩歌、戲劇俘獲了諸多讀者及作家的心,其中最著名的作品《罵觀眾》開創了「說話劇」的先河,幾位演員喋喋不休先是把戲劇、舞台指責一番後,又將矛頭指向觀眾,傳統戲劇就這麼在漢德克筆下分崩離析,成為《等待戈多》後戲劇領域的又一座里程碑。

就連諾獎得主都對漢德克讚譽不已——奧地利女作家、2004年諾獎得主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曾這樣評價漢德克,「漢德克是德語文學活著的經典,論及諾貝爾獎,他比我更有資格。」然而根據諾獎「文學地緣」的常規原則,2011年諾獎頒給了瑞典的特朗斯特羅默,2014年頒給了法國的莫迪亞諾,今年的諾獎得主恐怕不太可能出現在同屬歐洲的奧地利。雖說漢德克獲獎幾率不大,但藉此機會了解一下這位「活著的經典」才是正事。

亞洲文學:何以突圍?

亞洲文學是諾獎的「低產區」,迄今僅有印度的泰戈爾、以色列作家阿格農、日本的川端康成與大江健三郎以及我國的莫言5人獲此殊榮。亞洲文學走向世界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在於語言翻譯問題,更在於文化傳統、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差異。即便如此,本次榜單前十名中仍有來自日韓的兩位作家。除了老面孔村上,韓國「詩狼」高銀的上榜也令人驚喜。此次在賠率榜上可見的還有兩位中國作家——北島和閻連科,這兩位也是賭榜常客了,足見他們的海外影響力。但是由於2012年莫言已經獲得過諾貝爾獎,考慮到地緣兼顧因素,今年亞洲的勝算也頗為渺茫。

村上春樹:「萬年陪跑」或難終結

村上春樹

作為「萬年陪跑」,村上春樹今年雖退下榜首但仍穩居第二。雖然近年來,村上的書在西方也得到了很多讚譽,但是在諾獎問題上,不論是個別評論家還是網友,意見都非常統一。網友們說得很單純,甚至有人說「我知道他得不了獎,我確信」;評論家的意見則稍微具體些,比如西方研究日本文學首屈一指的人物約翰·內森就坦承村上是一位高產、富有原創性的偉大設計師,然而與其說他卓越,不如說很機智,「他本來可以很輕易地贏得諾獎的」。

那麼村上的「陪跑」詛咒為何無法破解呢?首先應明確,「陪跑」可能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目前的推測都是以博彩榜單的賠率為根據,而真正的提名、投票過程都是嚴格保密的,因此,要待50年之後才能真正明確如今沸沸揚揚提名「陪跑」的真相;其次,村上的作品雖然暢銷馳名,但就其成就與資歷而言,尚顯得太年輕;其作品主題涉及社會批判、政治性內容較少,屬於通俗文學,與評審口味略有出入,也是評論家常提及的一條原因。

高銀:韓國「詩歌菩薩」

高銀

在韓國的嚴肅文學沉寂之時,高銀的名字出現在榜單上無疑成為韓國文壇的一大希望。作為有著「詩狼」之稱的韓國著名詩人,高銀的詩作不僅流傳於本國範圍,還被譯為十幾種語言,著名美國詩人艾倫·金斯堡曾這樣評價高銀:「韓國的詩歌菩薩,擁有非凡而迷人的詩歌創造。」其詩作囊括有政治詩、禪詩、田園詩等多種風格,這與其獨特的人生經歷有關——因戰輟學,閉門禪修,投身民主運動、一度羈獄,後雲遊天下、精心修行,這使其詩歌作品在充滿入世的人文關懷的同時,多了幾分洗盡鉛華的平易。

高銀的作品共有有120多本,多被譯為英法德等多國文字,這為海外讀者了解高銀乃至韓國文學都提供了條件。而高銀目前在榜單僅位列第十,就外界關注而言,並不矚目。

北島閻連科:莫言之外的中國作家

北島

閻連科

此次在賠率榜上可見的還有兩位中國作家——北島和閻連科。雖然兩位今年的賠率均為50:1,位於榜單末尾。但北島早在2007年便進入諾獎賭局榜單,常年盤踞在諾獎盤口,這也足可證明其海外知名度了。然而,由於他已回到國內,而且近年來稍顯低產,不免會在注重近期作品的諾獎評選上有所減分。閻連科也被文學界普遍認為是莫言之後最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之一,曾於2013年入圍布克獎,於2014年獲卡夫卡文學獎則無論是作品的產量還是海外知名度都符合條件,但也因為地緣因素,近年來希望不大。

2012年莫言曾在賠率榜上名列前茅,並最終獲獎,但若完全相信這樣一份賠率榜,無疑為把諾獎評選當做兒戲,看看專註陪跑若干年的村上春樹等人就知道了。賠率表並非準確無誤的風向標,2008年得獎的勒·克萊齊奧、2010年得主略薩都曾不在當年榜單前列。而隨著頒獎日期的臨近,總有幾匹黑馬作家會突然成為熱門,比如2011年的鮑勃·迪倫,2012年的威廉·特雷弗,2013年的維特蘭娜·亞歷謝維奇,等等。

不同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諾獎熱門人選。諾獎評委們無論再怎麼權衡,但眾口難調,要兼顧全世界文學迷的胃口,無疑是不可能的。

著名作家唐諾在一篇名為《早該把諾貝爾獎給昆德拉了,阿貓阿狗都得了》的文章中,尖銳地指出:「不要昆德拉,也一直沒要喬伊斯、普魯斯特、格林、博爾赫斯、卡爾維諾和納博科夫,這難以用失誤來解釋了,所以裡面必定有某些很穩定很確實的東西——純粹從文學自身來看,諾貝爾獎其實一直是保守的,乃至於平庸的。」

鳳凰文化獨家,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周一最可能炒這些股-2015012-6
視頻《養生堂》20150327 流動的癌症
劉善人講性理療病(2) (2015-04-11 17:52:40)
2015 美國甲狀腺協會甲狀腺髓樣癌管理指南
《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2015》新奇紀錄集錦(1)

TAG:文學 | 作家 | 諾貝爾文學獎 | 2015 | 一覽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