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急診TIA診治,看這一篇就夠了
以眩暈為主訴至急診就診的患者,雖然後循環卒中的比例並不大,然而一旦誤診漏診,後果不堪設想。對此,仔細的病史採集、特異性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有助於防止卒中漏診。哪些檢查對患者疾病的篩查效果更好?本文給您支上幾招。
絕大多數TIA患者會前往急診科就診,而TIA患者在短期內發生卒中的風險明顯升高,因此,在急診科基於患者的臨床表現,提供恰當的診斷和管理策略,是改善患者預後的重要基礎。本文將對TIA患者的診斷、評估和治療要點進行總結。
TIA的診斷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是起源於血管的短暫局灶性功能障礙發作,其持續時間變化很大,通常為2~15分鐘,不過也有持續長達24小時的情況;癥狀發作後,患者不遺留持續的神經功能缺損。在急診場合,將TIA於其他局灶性神經系統癥狀加以鑒別是一大挑戰,接下來將從病史、查體與輔助檢查幾個方面對TIA診斷進行詳述。
病史採集TIA所產生的局灶性癥狀基本可以歸因於某個特定的血管病變。大多數情況下,患者在就診時癥狀已經消失;如果此時患者癥狀並沒有消失,則不能診斷TIA,並且需要排除卒中及類似疾病。問診時主要傾向於局灶性癥狀開始的時間和過程、合併症、風險因素和用藥等情況,非局灶性癥狀相對來說不太常見。
因局灶性癥狀來就診的患者,常見「陰性」癥狀包括肢體無力、言語減少或改變、視力減退、感覺障礙,「陽性」癥狀則包括非自主運動、言語難以理解、視覺閃光或暗點、感覺異常、疼痛等。
一般而言,陰性癥狀更可能是腦缺血或梗死,而陽性癥狀則傾向於偏頭痛或癲癇發作等相關診斷。不過,眩暈的癥狀是其中的一個例外,這可能是後循環缺血的一種癥狀,並且即使眩暈患者沒有任何其他神經系統癥狀,也同樣有可能是TIA或卒中。
TIA通常突然發生,而沒有前驅癥狀。雖然TIA的癥狀持續時間並不確定,但大多數患者癥狀持續時間是短暫的,研究顯示,對於癥狀持續時間超過1小時的患者,有高達50%的患者影像學可以發現梗死的證據。
體格檢查TIA患者的體格檢查通常是正常的,如果存在神經功能缺損,則首先應考慮卒中。體格檢查必須保證系統、全面地對神經功能進行評估,並對TIA相關風險因素進行檢查,包括心律、血壓等等。
卒中常用的NIHSS評分僅在癥狀持續的情況下可用,TIA患者的評分結果將為0分,且該評分對於非優勢側半球病變和較小的後循環病變評估價值不高。此外,共濟失調、視力下降、Horner綜合征和記憶障礙等情況是NIHSS評分可能漏掉的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在對患者進行評估時切莫遺忘。
輔助檢查目前沒有針對TIA的診斷性實驗室檢查,但需要進行多項檢查,來評估TIA患者的風險因素,並排除可能與TIA相混淆的其他疾病。所有患者都應該完善血糖和電解質檢查,同時通過血小板計數排除炎症、血小板增多、骨髓增生異常的可能。對於抗凝治療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評估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對於疑似特殊病因的患者,應當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查(如妊娠、毒理學篩查等)。
此外,應進行心電圖和心臟監測,以評估患者可能的心房顫動、心室肥大或心臟缺血癥狀。美國AHA推薦使用24小時心電監測來篩查陣發性房顫,如果疑似栓塞或隱源性病因,則可延長至30天。經胸超聲心動圖有助於評估卵圓孔未閉、心臟肥大、二尖瓣狹窄、室內血栓、心內膜炎和瓣膜疾病等情況,對於疑似心源性栓塞的患者也可使用。
影像學檢查
患有短暫性腦缺血性神經癥狀的患者,應在癥狀發作的24小時內進行神經影像學評估,對於就診延遲的患者,應儘快使用MRI(包括DWI序列)作為首選的影像學檢查。CT和MRI的灌注成像以及MRI的FLAIR序列有助於進一步增加CT和MRI檢查的敏感性,並且在卒中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灌注成像識別缺血半暗帶。
對於疑為TIA的患者,建議使用MR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CTA),對顱內血管的狹窄情況進行評估,以進一步指導接下來的血管內干預選擇。
風險分層
目前已有多種評分可以用來評估TIA患者的卒中風險,其中ABCD系列評分是最常用的一類,可將患者的卒中風險分為高、中、低,從而指導下一步的治療。該系列評分經過不斷完善,在原來的基礎上添加了神經影像學評分,預測價值也有所提升,為臨床決策提供了一個框架。
對患者的風險評估的項目越多,風險分層及預後判斷便會越準確。不過,目前尚無一個完美的評分系統,因此需要醫生有更加敏銳的臨床意識。
治療
TIA最重要的治療目標便是卒中的預防,因此,TIA的治療需要優化腦血流量,同時注意識別和治療潛在的風險。當患者的病情穩定下來後,便應針對潛在的病因進行具體干預。為了降低卒中的發病率,主要的治療措施包括抗血小板治療、抗凝治療,以及手術或介入治療動脈狹窄。
急診處理對於TIA患者的急診處理,目前沒有具體的指導方針,事實上,在患者前來就診時,癥狀多已經緩解。有研究表明,與坐位或直立位相比,仰卧位更能保證腦部的血流量,因此對於沒有缺氧癥狀的卒中高風險患者,可建議患者仰卧。而當患者在室內環境下氧飽和度低於94%,則給予吸氧,但無低氧患者則不需要。
抗凝治療對於非瓣膜病性房顫患者,美國ASA卒中指南建議在TIA事件發生14天內啟動抗凝治療。抗凝治療的常用藥物特點見表3。對於抗凝治療存在禁忌的患者,建議使用乙醯水楊酸加氯吡格雷。TIA患者的顱內出血風險較低,因此與卒中不同,面對TIA患者,更傾向於在診斷後早期接受治療。
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抗血小板加抗凝治療,包括存在冠狀動脈疾病的房顫患者、風濕性疾病患者已在抗凝期間發生TIA、機械瓣膜等。
抗血小板治療推薦在所有非心源性TIA患者中使用抗血小板治療。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雙嘧達莫、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是我國指南推薦用於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級預防的幾種藥物,具體用法為:
? 阿司匹林(50~325 mg/d)或氯吡格雷(75 mg)單葯治療均可作為首選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單葯抗血小板治療的最佳劑量為75~150 mg/d。
? 阿司匹林(25 mg)+緩釋型雙嘧達莫(200 mg)2次/d或西洛他唑(100 mg)2次,均可作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治療藥物。
另外對於以下幾種情況,推薦給予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雙重抗血小板治療:
? 發病24小時內ABCD2評分≥4分的高危TIA患者,儘早給予雙抗治療21天;
? 發病30天內伴有重度顱內動脈狹窄(70%~99%)的TIA,儘早給予雙抗治療90天。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和頸動脈支架對於頸動脈狹窄達50%~90%的患者,可考慮頸動脈內膜切除術。理想情況下,手術應在診斷後2周內進行,並且推薦使用他汀類藥物和抗高血壓治療。
頸動脈支架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的優劣一直是研究的重點。有學者對一系列研究結果進行了回顧,認為對於高齡患者,與內膜切除術相比,血管內治療與圍手術期卒中或死亡風險增加有關,而在70歲以下患者兩種操作差別不大。
危險因素的治療首先應當進行評估的是患者的血壓。對於所有血壓大於140 / 90 mmHg的患者,推薦採用抗高血壓治療,以將血壓降至該數值以下。雖然指南並沒有明確推薦降壓的速度,不過對於TIA患者,考慮使用口服藥緩慢降壓為佳。
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大於100 mg/dL的患者,推薦強化他汀類藥物治療以降低卒中風險。即使患者的LDL-C水平低於100 mg/dL,雖然目前尚缺乏證據,但指南仍然推薦強化他汀類藥物治療。此外,還應對患者的糖尿病、肥胖、營養、吸煙飲酒情況和運動情況進行評估。
流程小結
參考文獻:
Duca A, Jagoda 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 Advances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 Emergency Medicin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6, 34(4):811-835.
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二級預防指南2014. 中華神經科雜誌, 2015,48(04): 258-273.
推薦閱讀:
※新作一篇(原創)《秋雨》
※一篇文章告訴你,小米的問題出在哪裡,以及 OPPO、vivo 怎麼就崛起了
※只讀一篇韻文 便識天下漢字!
※乾貨 | 騎行熱身與拉伸,看這一篇就夠了
※一篇文章讀懂:陳氏太極拳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