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減少症膏方
白細胞減少症膏方
【概述】白細胞減少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綜合征。以周圍血液白細胞計數持續低於3.5~10×109/L,分類計數粒細胞百分率正常或稍降低,為其主要臨床特徵。其發病多呈慢性過程,少數可無癥狀,而僅在驗血時才發現。一般可見頭暈乏力,四肢酸楚疲軟,食慾減退,低熱惡寒,不寐心悸,腰痛等癥狀;有些患者可有反覆感染病史。由於白細胞數波動較大,故需反覆連續檢查才能確診。
白細胞減少症屬中醫學「虛勞」範疇,本虛標實之症,以脾虛和腎虛為主。脾虛則生化乏源,氣血不足;腎虛則精虧,溫濡臟腑及衛外抗邪功能減弱,侵染四時不正之氣,或用藥不當等傷及病弱之體,致使正氣重傷,而出現臨床一系列病症。治療以調補脾腎、補益氣血為主,倘合併外感者,則以祛邪扶正之法施治。
【治療】
【膏方調治原則】本病相當於中醫學「虛勞」的範疇。先天、後天、內因、外因等多種原因均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臟腑虧損,氣血陰陽不足是本病的基本病機,辨證以氣血陰陽為綱,五臟虛實為目,治療的根本原則是補益,根據病理屬性不同,又有不同的治法,當分清主次。
脾腎兩虛者,可見神疲倦怠,乏力少氣,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腰腿酸軟,耳鳴,苔薄白。脈象細遲,治以健脾溫腎,調補陰陽。方取右歸丸和理中丸加減。
常用膏方:
炒党參150克,炙黃芪300克,菟絲子120克,山藥150克,補骨脂100克,杜仲100克,淡附片60克,升麻90克,當歸90克,制何首烏120克,五味子90克,仙茅90克,淫羊藿120克,山茱萸90克,雞血藤120克,丹參90克,炙甘草30克,谷芽、麥芽各100克,懷牛膝90克。上藥共煎,去渣濃縮,加入鹿角膠90克、陳阿膠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開水沖服。
肝腎陰虛者,可見眩暈耳鳴,消瘦乏力,咽干唇燥,消瘦疲憊,舌質淡紅瘦癟,舌苔薄,脈弦細而數。治擬補益肝腎,填補精血。方取六味地黃丸加減。
常用膏方:
生地黃、熟地黃各250克,懷山藥150克,山茱萸90克,茯苓150克,澤瀉90克,牡丹皮60克,旱蓮草120克,女貞子120克,白朮、白芍藥各120克,党參150克,麥門冬90克,五味子90克,沙苑子90克,刺蒺藜90克,石斛120克,玉竹90克,當歸90克,甘草30克,炒知母、炒黃柏各60克,丹參90克,烏梅60克。上藥共煎,去渣濃縮,加入龜版膠90克、鱉甲膠90克、鹿角膠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開水沖服。
氣血不足者,可見面色少華,倦怠乏力,頭暈目眩,心悸,苔薄,舌質淡紅,脈細帶數。治以健脾益氣,養血安神。方用歸脾湯加減。
常用膏方:
炙黃芪300克,党參180克,白朮、白芍藥各150克,茯苓、茯神各150克,桃仁、酸棗仁各90克,炙遠志60克,當歸90克,雞血藤150克,炙甘草30克,木香45克,制何首烏120克,柏子仁90克,淮小麥120克,百合90克,桑椹子90克,枸杞子90克,沙苑子90克,刺蒺藜90克,炒黃精90克。上藥共煎,去渣濃縮,加入鹿角膠90克、龜版膠90克、陳阿膠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開水沖服。
以上各型倘兼有感染者,可予以祛邪扶正之法,或先祛邪,後扶正。另外,在辨證用藥的基礎上,在上述方葯之中酌加對白血球有提升作用的常用中藥,如雞血藤、穿山甲、女貞子、党參、白朮、黃芪、阿膠、紫河車、何首烏、覆盆子、補骨脂、虎杖等。
推薦閱讀:
※白細胞減少症1
※白細胞稍微大於正常值 不一定是細菌感染
※心脾兩虛型(白細胞減少)
※首次化療是種什麼體驗
※檢查發現白細胞低,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