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水產飼料霉變

水產飼料霉變的危害及對策
更新時間:2010-4-8 點擊:306次
飼料生產中,飼料原料、生產工藝、管理、儲存環境等任何一個環節如果不合理都可能導致水產飼料霉變的發生,霉變產生的黴菌毒素如麴黴毒素、CPA、赭麴黴毒素、脫氧瓜蔞鐮菌醇、鐮刀菌毒素等,絕大部分已被證實會對水產動物造成傷害,甚至死亡。且黴菌毒素具有協同作用,霉變的飼料一般含有多種黴菌毒素,多種毒素綜合起來的危害比單獨作用的危害要大的多。霉變的水產飼料不僅會造成其營養價值下降,還會使水產動物致病。如何防霉已成為水產飼料業研究的焦點。黴菌毒素是由幾種黴菌如麴黴菌、青黴菌產生的生物毒素,主要有黃曲霉毒素、CPA、赭麴黴毒素、脫氧瓜蔞鐮菌醇、鐮刀菌毒素等,大約超過200種黴菌毒素已經被鑒定出來,大部分已知是對動物有嚴重危害的。其中黃曲霉毒素非常容易污染玉米、花生和棉籽仁等成分,隨著飼料來源方面越來越傾向於用植物蛋白代替魚粉等價格較高的動物源蛋白.飼餵植物源飼料包括其副產品引起的黴菌毒素的污染嚴重性就大大增加了.必將會出現更多的黴菌毒素污染的情況。霉變對水產動物的危害;如何防止水產飼料霉變;如何對霉變的飼料進行去霉等問題日益成為水產飼料業的焦點。   1 水產飼料產生霉變的原因   1.1 原料因素   水產飼料原料的水分是一個重要的化學指標,水分太低,雖有利於儲藏,但會相應的增加成本,降低經濟效益;水分太高,則會引起飼料霉變,且這種原料如果不經乾燥處理即用了配合飼料的生產,往往會導致其產品的水分含量超標,並使產品易於霉變。玉米、麥類、稻穀等谷實類飼料原料的水分含量為17%~18%時是黴菌生長繁殖的最適宜條件。粉碎後的谷實類在水分含量高時,更易發霉。因此,水產飼料原料的含水量應控制在安全水分以下,魚蝦飼料要求水分在12%以下,鰻魚飼料水分要求在9%以下。   1.2 生產環節因素   生產水產顆粒飼料時,如果冷卻器及配套風機選擇不當,或使用過程中調整校核不當,致使顆粒飼料冷卻時間不夠或風量不足,導致出機的顆粒飼料水分含量及溫度過高,這樣的顆粒飼料裝袋後易發生霉變。在水產飼料制粒系統的顆粒料提升料斗和管道中積壓的物料,如果未定期清理,可形成霉積料,脫落後進入成品倉和包裝袋,易引起整批顆粒料霉變。   對退回的霉變料處理不當,有的採用剔除零塊回爐辦法。這樣由於黴菌未被殺死,事實上變成了下批料生產的黴菌接種劑,擴大了污染面,加速了黴菌繁殖,縮短了飼料保質期,造成大量飼料的霉變和損失。特別是由於引發霉變的菌類大都屬於產毒菌種,如黃曲霉、構巢麴黴等,當其毒素超過一定量時,即會影響水產動物生長發育,出現各種病症,甚至死亡。   1.3 環境因素   黴菌在適宜的溫度、濕度、氧氣等條件下,能利用飼料中的蛋白質作為氮源,利用脂肪&糖類作為碳源進行生長繁殖。飼料中的主要原料——植物性原料在收割至加工的各個環節中,沾染了各種黴菌及其分生孢子,並將其帶到飼料中。   黴菌的生長繁殖依賴於適宜的水分和溫度。黴菌毒素大多數屬於中溫型微生物,最適宜生長溫度一般為20~30 ℃ ;其最適相對濕度為80%~90% 。因此,黴菌的生長繁殖與地區氣候條件和季節有密切關係。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5—9月份的各月平均氣溫均在20 ℃以上,平均相對濕度在80%以上,這個季節正是水產飼料生產和應用時期。在這種高溫高濕度的環境條件下,特別梅雨季節,黴菌生長繁殖最為旺盛,水產飼料霉變大多發生在這個時期。   1.4 管理因素   原料倉長期不清理或受到污染,積存在原料倉的物料(尤其是粉碎後的物料)易於發霉;飼料倉庫潮濕,鼠害嚴重,易糟蹋飼料、傳染病菌和污染飼料;庫區未經常清掃和定期消毒,飼料堆垛不合理,庫存時間過長,運輸時飼料受到雨淋、曝晒等,都容易引起飼料霉變。   2 飼料中的黴菌毒素對於水產動物的危害   2.1 黃曲霉毒素的危害   黃曲霉菌產生的黃曲霉毒素對水產動物危害最大,不但影響其生長,而且還有致癌作用。   虹鱒魚是水產養殖種類中最容易被黴菌毒素感染的種類之一,有實驗表明,其黃曲霉毒素的LD50(最大半致死劑量)在500~1000 ug/kg之間。黃曲霉毒素會使虹鱒魚魚鰓變白、血紅細胞的數量減少、肝臟被破壞等等。   鮭魚口服l2 mg/kg (體重)的黃曲霉毒素可以導致胃含物的迴流。進入腹腔膜的黃曲霉毒素如果超過12 mg/kg就可以引起血紅蛋白的含量降到正常水平的90%,它可以導致腸內黏膜和血細胞的壞死。這些細胞可以產生胰腺和胃腺,使一些器官顏色變淺這些副作用反過來又導致魚類生長緩慢,飼料效果變差。   組織病理學研究發現,黴菌毒素B1可引起(甲殼動物)肝胰腺的損傷,這種損傷還會引發其它病情,蝦飼料中的黴菌毒素會影響到產量。菲律賓學者還發現蝦飼料的黴菌毒素濃度在73.8 ug/kg時蝦生長緩慢,且較容易得皮膚病。   2.2 CPA 的危害   Cyclopiasonic acid(CPA)是由麴黴菌和青黴菌產生的毒素,氣候溫暖時它常常和黃曲霉毒素被發現在同一樣品里,甚至比黃曲霉毒素還常見。黃曲霉毒素只有在最高濃度時才會減緩魚類增長,降低其血紅細胞的數量;而CPA含量0.1 mg/kg時就可以產生同樣的危害,並在較高濃度時還會帶來消化道的壞死。如每千克體重鯰魚注射7.0 mg的CPA,魚類就會發生劇烈的痙攣並在30 min內死去。   2.3 赭麴黴毒素的危害   赭麴黴毒素也主要是由麴黴菌和青黴菌產生的毒素,包含了7種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其中以赭麴黴毒素A的毒性最強,赭麴黴毒素A具有腎臟毒和肝臟毒。它經常危害魚類的腎臟。而且當其和其它毒素一起出現在飼料中時會加強其它毒素的危害。當人、畜攝入被這種毒素污染的食品及飼料後會發生急性或慢性中毒,或致畸、致癌、致突變。口服赭麴黴毒素對生長期的虹鱒魚其半數致死量是4.7 mg/kg,對虹鱒魚的危害有肝臟壞死、顏色變暗、腎臟腫大、死亡率變高等。   2.4 脫氧瓜蔞鐮菌醇的危害   脫氧瓜蔞鐮菌醇簡稱DON.也就是常說的嘔吐毒素,是由鐮刀黴菌代謝產生的,在霉變的小麥中DON是一種很重要的毒素。餵養虹鱒魚的飼料中的DON在0.2 mg/kg濃度以上時。將減緩魚類生長。當餵養虹鱒魚的飼料濃度達到20 mg/kg時,將會發生拒食現象。   以上是常見黴菌毒素對水產動物的危害,在實際情況下,霉變的飼料可能含有超過1種的黴菌毒素。而黴菌毒素具有協同作用,兩種毒素綜合起來的危害比單獨作用的危害還要大。   3 水產飼料的防霉對策   3.1 控制飼料原料的質量   原料進庫時應逐包檢查,嚴控原料的含水量。一般要求玉米、高粱、稻穀等含水量應不超過l4% ;麥類、次粉、糠麩類等含水量應不超過l3%;豆籽餅粕、棉籽餅粕、菜籽餅粕、向日葵仁、餅粕、花生仁餅粕、魚粉、骨粉及肉骨粉等含水量應不超過12%。   3.2 控制飼料加工過程中水分和溫度   加工水產飼料過程中,必須按規範操作,做到徹底冷卻後,再裝袋、運輸、使用。水產飼料和原料即使符合安全水分要求,若包裝密封不合格,也會因吸濕作用導致霉變。據試驗,採用雙層聚乙烯薄膜包裝飼料產品可有效地提高防水作用,在溫度5~32℃ ,相對濕度40%~75% 條件下,對達到安全水分的飼料可儲備一年,並使產毒菌素、黃曲霉和串珠鐮刀菌的帶菌量逐漸下降。   3.3 加強飼料原料和產品的貯存、包裝和運輸的管理工作   3.3.1 倉庫設施 儲藏飼料的倉庫應具備不漏雨,不潮濕,門窗齊全,防晒,防熱,通風性好的特點。改善倉庫儲存條件,控制倉儲溫度、濕度,必要時使用化學製劑滅蟲。   3.3.2 日常管理 搞好包裝密封,切斷水分和氧氣的吸收通道,就可有效地防止霉變。飼料產品在運輸途中應防止雨淋和日晒。應向中間營銷商和用戶強調飼料產品的儲存和保管。   縮短水產飼料產品和原料的保存期,庫存原料要有適量存貨;但也不宜大量購存,一般以半月用量為宜。產品生產要嚴格執行以銷定產制度,產品生產後在7~1Od內出庫,按季節、品種嚴格執行產品保質期制度。   3.4 應用水產飼料防霉劑   3.4.1 單一型防霉劑 目前我國生產的水產飼料防霉劑產品如克雷靈、除雷凈、霉敵101等,其主要成分均為丙酸及其鹽類。進口的飼料防霉劑產品如露保細鹽、萬路保、克霉霸、待華抗黴素等,其主要成分也均為丙酸,露保細鹽的主要成分為丙酸鈣。其他的防霉劑還有山梨酸和山梨酸鉀、山梨酸鈉、山梨酸鈣、苯甲酸、苯甲酸鈉、富馬酸和富馬酸二甲脂、甲酸鈣、脫氫乙酸和脫氫乙酸鈉等等。   3.4.2 複合型防霉劑 除了使用單一型的防霉劑外,目前國際上使用防霉劑的發展趨勢是採用複合型的防霉劑,它們是多種有機酸防霉劑,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這種複合型防霉劑可以拓寬抗菌譜範圍,增強防霉效果。如日本常用的復方防霉劑有:1)由92%海藻物、4%碘酸鈣、4%丙酸鈣組成,使用時按8%的比例添加到飼料中,這種防霉劑除了防霉效果好以外,最大特點是增加了海藻物中各種微量元素,如鈣、鐵、鋅、碘、銅等,使飼料中的微量元素更豐富;2)由1份醋酸鈉和2份醛酸混合,然後在混合物中加入1%的山梨酸,充分攪拌並乾燥,使用時按1%的比例加入到飼料中;3)由1份碳酸鈉和2份醛酸混合,然後在混合物中加入1%的山梨酸,充分拌勻並乾燥,使用時按1%的比例加入到飼料中。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使用單方或復方防霉劑。一般都不要與鹼性物質混合使用,以增強防霉的效果。   4 水產飼料防霉對策研究的新方向   4.1 開發綠色防霉技術   我國是使用天然物中草藥防霉劑最早的國家,已經證明具有揮發性氣味的茴香、花椒、辣椒、水翁皮等都具有較好的防腐、防霉作用,其無毒副殘留,不影響水產動物機體的正常代謝。採用天然物和生物防霉的應用勢頭日漸上升,受到研究者的重視。  4.2 開發新型的去霉劑   飼料受到黴菌毒素的危害,曾使用沸石土吸附,但因添加量大,影響飼料中營養成分的平衡,干擾氨基酸和礦物質的利用,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現在國際上用酯化葡甘露聚糖來吸附黴菌毒素。酵母細胞壁內層的葡聚糖不具有活性,但經改造成黴菌吸附劑(Mycosorb)後大大增加表面積而具有吸附能力,可吸附多種黴菌毒素(黃曲霉毒素、T-2毒素),並且不會對其他營養素造成不良影響。

推薦閱讀:

技術 | 水產養殖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藻相?
淡水產品絕不能生吃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中心開展江蘇盱眙稻蝦共生產業發展調研
做「水產生意」可以賺錢的八字

TAG:飼料 | 水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