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能否喚醒中國人的普世倫理意識?

3月11日爆發的日本特大地震海嘯災害及其導致的核輻射危機對全球的影響,必將成為今後國際社會持久關注的重大議題。人類必須對自身的生活方式及其背後的思維方式做出深刻反省,否則,全球性的災難將不斷困擾甚至毀滅人類自身。

「2012人類大劫難」的「瑪雅預言」,現在看來並非無中生有。大自然似乎正在對人類社會錯誤的發展道路進行嚴厲的警告和報復。這裡僅舉一例:據科學家觀察,以當前的融化速度,今後十年內,北極冰川很可能要消失。這意味著,更大的災難正在形成之中。實際上,在全球一體化越來越快的今天,任何局部的災難都會在傳遞中不斷放大,從而帶來全球性的影響。而且,這些局部的災難似乎正在加速度地匯聚在一起,並已經形成了一種世界性的「總問題」和「危機綜合症」。

人類社會不再是割裂開來的了。各大洲、各色人種,以及諸多自然界的事物,直到整個宇宙空間,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這一點,日本地震已經告訴了我們。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懷疑這一點!以往我們反對將「天災人禍」串起來說,然而,從一個更加寬泛的意義上看,「天災」與「人禍」的確是緊密關聯的。問題是,人類應該(而且只能)採取更好的措施克服「人禍」,以減少「天災」帶給人類的災難。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即力克「人禍」),「天災」就會無限制地加速、放大。所以,人類應該馬上共同應對溫室氣體排放等等看起來相當棘手的問題,否則,數年之內我們就可能要面臨滅頂之災。

現在,而不是將來,正是全人類攜手合作的關鍵時刻。人類必須作為一個整體團結起來,建立新的「全球社會體系」。否則,一個四分五裂的人類,是不可能克服當前人類社會的燃眉之急的。上個世紀80年代,羅馬俱樂部就已經指出:「人類必須正視現實,大量的危機已經構成世界發展中的一種『危機綜合症』,應該把這些危機作為一個整體而採取相互協調的多種措施加以解決。」所謂「一個整體」,就是要克服各種各樣的「中心主義」,例如「種族中心主義」、「國家中心主義」,直到「人類中心主義」。因為種族不過是人類的一部分,國家不過是世界的一部分,人類不過是自然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人類的發展,應該有一個整體性的「範式」轉換。人類必須揚棄和超越原子式的時代,而進入有機和整體性的時代。原子式的時代就是現代,而整體性的時代就是後現代。前者是機械的,後者是有機的。現代社會結構的三個要素是:個人權利、工具理性、民族國家,其中,個人權利是現代社會的基石,個人就是現代社會的「原子」。然而,現代社會在這三個方面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個人權利的畸長導致了個人信仰的崩潰,工具理性的畸長導致了價值理性的毀滅,民族國家的畸長導致了全球社會的難產。

這些危機在「二戰」中集中爆發過一次。兩顆原子彈在日本的爆炸,既遏制和驚醒了軍國主義,又催生了極端的人類中心主義和畸形的個人主義。正是「二戰」之後,世界進入了全球溫室氣體大排放的時代。在相對和平的世界格局中,由於消費主義和科學主義的興盛,對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不再是戰爭,而是人類自身錯誤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巨大破壞力。資源匱乏、環境污染,這些對大自然的掠奪性開發所造成的惡果,比以往的任何戰爭都要嚴重得多。而這一切的最終根源,正是個人「原子」式的生活方式,它在科學技術上的表現就是人類對原子能的開發利用。今天,原子時代的慘烈場景,再一次通過日本,通過強震之後的核泄漏,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可以肯定地說,這是全人類而不僅僅是日本這個國家的危機。人類應該在這場危機中驚醒。

愛因斯坦說過:「原子無限能量的釋放改變了一切,但唯獨沒有改變我們的思想方式。因此,我們正奔向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很顯然,這裡的「原子」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可以是物質粒子,也可以指作為社會單位的「個人」,還可以指作為世界成員的「國家」。然而,現在的它們都成了物質主義的、沒有靈魂的「東西」了。其表現就是國家製造經濟增長神話,個人則陷入消費主義的泥淖之中。而現代社會的國家與個人共同奉行的原則,就是將大自然視為一種沒有靈魂的東西。就像人類對待科學技術一樣,只是將它們當作一種工具。

然而,工具並不能為人類帶來幸福。相反,單純的、沒有價值基礎的工具理性,只會讓人類陷入一種彼此掠奪的戰爭性狀態之中。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我們切莫忘記,任憑科學和技術並不能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福與尊嚴。」那麼,人類如何克服當前的這種危機?很顯然,人類必須重新樹立起價值理性的優先地位。人類必須依靠信仰與道德,將它們作為理智的指引。否則,工具理性、科學技術就是一把隨時可能傷及無辜的「雙刃劍」。人類之所以需要用信仰與道德作為有限理性的指引,乃因為信仰與道德是指向無限的善的。儘管這種無限的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或者把握,但是,她們必需存在。這種「必需」正是理性所說不清楚的信仰。如果沒有這種「必需」,理性就會僭越道德,惡就會戰勝善。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無疑需要全球一致的信仰與道德追求,因此,全球普世倫理成為必需。

問題是,對於身處不同歷史、文化、民族、國家背景的人群而言,究竟有沒有一種「全球普世倫理」即「普世價值」,它的存在足以超越區域性的、種族性的宗教信仰,而是一種「全球性的宗教(信仰)」?我們因為是有的!否則,人類就沒有一個能夠共同期許的未來。我國宗教學者何光滬認為,普世價值共有三個層次:1、最基本或最低層次的普世價值:「和平、公正、誠信、夥伴關係」。這4項是最基本的,它們既是理性要求又是歷史形成的全球倫理。2、較高層次的普世價值包括「自由、平等、人權、正義」。3、最高層次的普世價值包括「天下一家、眾生平等、萬物一體、敬天愛人」。

何光滬的觀點與人類宗教信仰的歷史發展是能夠相互對應的,所以,本人相當認同他的觀點。宗教學的奠基人繆勒在《宗教的起源與發展》一書中認為,人類的宗教信仰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多神論」、「一神論」、「誠實的無神論」。也就是說,「全球普世倫理」即「普世價值」是超越了以往的任何宗教信仰的信仰體系。其中,被何光滬譽為「最高層次的普世價值」,即「天下一家、眾生平等、萬物一體、敬天愛人」,是人人都能夠接受的價值觀。這次日本大地震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它也是人人需要的價值觀。相應地,「最基本或最低層次的普世價值」與「較高層次的普世價值」,都成了自然而然的價值理性。

對這些普世價值,中國人應該樹立起信心!在這一點上,就像溫家寶總理最近所說的那樣,「信心就像太陽一樣充滿光明與希望」。實際上,在對作為全球倫理的普世價值的踐行上,中國已經邁出了可喜的一部。今年2月26日,中國與其他14個聯合國安理會的理事國一致通過了制裁利比亞卡扎菲政府的第1970號決議,同意以涉嫌「反人類罪」將利比亞當局鎮壓平民的行動提交海牙國際刑事法庭進行處理。可以肯定的是,一貫具備「天下」視野、認同「四海之內皆兄弟」的中國人,在其內心深處,絕大多數都不會否認「天下一家、眾生平等、萬物一體、敬天愛人」這些普世價值的真理性。而這正是中國能夠敞開胸懷擁抱世界的精神源泉。在日本大地震的過程中,這一窪清泉似乎也涌動起來了。因為絕大多數中國人已經卸掉了歷史留給我們的心理包袱。我相信,事實正是如此!至少是正在如此。

推薦閱讀:

中國人60年為何造不出優秀的飛機發動機?
郭文斌:過大年是中國人的天命
柬埔寨還產啥?中國人全包了!目測一股柬埔寨旅遊旋風即將颳起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大象公會
4名南亞裔劫匪在港搶劫中國人 還挑斷對方腳筋

TAG:中國 | 倫理 | 意識 | 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