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中國傳統文化的忠誠衛士 - 『禮儀風俗』 - 漢族網 - 興漢強國主力站

彭林:中國傳統文化的忠誠衛士

文/周盛平

   「在清華如果沒有聽過彭林老師的課,那簡直是悲哀。彭林老師的課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震撼。」 ——一位清華學生的評價   痛心:文化流失   近代以來,由於特殊的時代背景,悠悠五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正日復一日地在流失著。這種局面有人麻木,有人痛心。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彭林教授,這位中國傳統文化的忠誠衛士,憂心地說:《紅樓夢》里的林黛玉成天流淚,以致有人擔心地說:「怎禁得住從春流到夏,從夏流到秋?」我們的傳統文化已經流失了近百年,會不會有流失殆盡的一天?   這位 20多年潛心研究中國禮學、思想史、學術史,上課經常身著唐裝的博士生導師還會把他看在眼裡、痛在心裡的許多現象,滔滔不絕、慷慨激昂地告訴你:   在深圳有個「錦繡中華」,在北京有個「中華民族園」,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是,裡面哪個少數民族都有,就是沒有漢族。中國 90%的人都是漢族,沒有漢族,中華怎麼「錦繡」呢?   從東北到海南島,各地的建築全是「水泥森林」,城市沒有個性了。美國人到上海浦東就說:怎麼到曼哈頓了?中國一位建築師到美國開會,一到美國腦子就糊塗了:中國有五千年文明,美國只有二百多年文明,可是在中國很少看見古建築,在美國卻很多。到底中國是古國呢,還是美國是古國?   「好幾次接到會議的請柬,上面都寫著『請穿正裝"。我打電話問什麼是正裝?主辦者回答說『西裝啊"!西裝成了中華民族的正裝,那我們的民族服裝叫什麼?難道是叫『邪裝"?毛澤東、周恩來出國訪問的時候都穿中山裝,現在什麼正式場合都得穿西裝,不穿西裝就覺得自己不合禮儀。我們民族的自尊、自信、特色在哪裡?」   「現在很多地方流行『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把文化當成發展經濟的一個工具。比如搞豆腐文化節、小棗文化節、西瓜文化節,唯一的目的是吸引外商,文化只是一個幌子,戲演完後,『文化"這個台就拆了。我非常生氣,這不行,這是破壞文化。」   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自己生存之本的彭林先生,對中華民族許多優良傳統的流失頗為感慨:「文化是民族認同的核心,本位文化的長期流失和衰減,將會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凝聚與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千萬不可等閑視之。」   思考:人格如何培養   彭林與新中國同齡,1969年中專畢業後被分配至國營贛江機械廠當裝配鉗工。1973年,他開始在該廠的子弟學校任教,一教就是8年。後來通過刻苦自學,35歲的彭林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攻讀碩士研究生。1989年,他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此後升副教授、教授。1997年7月,彭林作為優秀人才被清華大學引進。   欲知山中事,請問打柴人。對中國教育現狀,彭林先生有自己的感悟:   「由於基礎道德教育的缺失,有些大學生不懂得為人之道、為學之道:上課姍姍來遲,進教室時卻大搖大擺、旁若無人;聽課時,學生有趴著的、仰著的,還有聽音樂的,什麼姿態都有。」在彭林看來,做人和做學問是一體的,文以載道,教書和育人密不可分。大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格完善的科學人才,因此,每一位老師都有言傳身教的責任和義務。而在如今的大學裡,思想品德課和專業課是分開的。分開的結果是:從事思想品德教育的老師往往只講大道理,而從事專業課教育的教師則只教業務,為學與做人成了兩張皮。不少學生說一套、做一套,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作為一名教師,彭林思考得最多的問題之一,是怎樣在教學中「潤物細無聲」地滲透人格教育。   痴心:鑽研禮儀   常言道: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彭林之所以對傳統文化遭受到的衝擊和禮儀教育的失敗痛心疾首,源於他個人的坎坷和磨難,源於他對祖國燦爛文化的深厚理解和痴心追求。   中國是甲骨文的故鄉,但經過「文革」的劫難,學術界一片凋零,研究者寥寥無幾。郭沫若曾憂心地說,如不抓緊培養人才,將來我們可能要派人到日本學甲骨文。這段話振聾發聵,震撼了彭林。而當時馬王堆漢墓的發掘,使他看到了魅力無窮的古代中國。   於是,一名「文革」時期畢業的工科中專生,在祖國遭受文化劫難的時代立下了獻身於祖國傳統文化的壯志,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自學歷程。   一次,為了能讀到《殷墟卜辭綜述》—一本當時難以尋覓的甲骨學必讀典籍,他去某大學歷史系一位老師的家中求借。這位老師不僅拒絕借閱,而且譏諷地說:「這種書你是讀不懂的。」   這話深深刺痛了彭林。後來,他終於在另外一處借到了這本書,開始沒日沒夜地邊抄寫邊學習,硬是把這部近百萬字的鴻篇巨製一字不落地抄完。其它像《金文編》、《甲骨文編》等書,由於買不到,他也都是借來逐字抄錄。20年後,一位韓國教授在彭林家中看到了他當年手抄的、高可盈尺的筆記本,感慨地說:「如果在韓國,這些材料是一定會被圖書館收藏的,因為它們真實地記錄了一個特定時代的青年人的勇氣和毅力。」   這些勇氣和毅力,一直在延續。 1982年,彭林到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進修一年。他在北京每天的伙食、零用等只有1元錢,一餐往往只吃一碗面或兩個饅頭,常常餓得發昏。   彭林發憤攻讀,換來了豐碩成果,其博士論文《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於1990年出版,受到各方讚譽。1993年,彭林被破格晉陞為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北師大讓他「雙肩挑」,而無心於仕途的彭林只希望在學術上有所作為,所以年年給領導「磕頭」,希望放他回去搞業務。來清華後,彭林一心撲在教學上。   「我覺得我這個人一生的價值就是傳承中國古代的文化。」彭林說。   了解越深,愛得越真。彭林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禮」—它以道德為核心,既體現在國家典制的層面,又體現在人自身的修養以及倫理關係上。孝敬、誠實、守信等這些基礎性的道德,可以超越意識形態而存在,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基因」。   「無科技不足以強國,無文化則足以亡種。」儒家經典《周禮》、《儀禮》自古被列入最難讀的典籍之列,研究者極少,所以學術界常有將成「絕學」之嘆。彭林在這古史研究中的薄弱環節上殫精竭慮,發表論文 100餘篇,出版著作多部。   赤心:播種文化   彭林教授是江蘇無錫人,深受兩位同鄉先賢的影響,這兩位愛國者是明代東林書院代表人物顧憲成和近代國學大師錢穆,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對中華民族有著深沉的人文關懷。彭林十分欣賞魯迅的《自題小像》:「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闇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當年在南昌時,他把它寫下來貼在牆上,激勵自己。   如今,他正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在清華大學以及每一個需要他的地方,積極傳播中華的傳統文化。   彭林為全校本科生開設的「中國古代禮儀文明」,是全國高校中唯一一門介紹中國古代禮儀文化的課程,對於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起到了很大作用;他的「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旨在樹立學生的民族自覺和文化自覺,頗受學生歡迎,被列入首批「國家級精品課程」。   在清華學生心目中,彭林是一位很特別的老師。他喜歡穿唐裝去上課,上課之先自己給學生行鞠躬禮,於是大學生們都起立回禮。彭林說:形式是一個外殼,內容是靈魂。沒有形式,內容放在哪裡?   彭林在清華的公共課,深受學生歡迎。有一個學生,連續兩年都沒能選上他的課,於是旁聽了兩年。有幾位學生聽課後,被深深激勵,於是成立了炎黃文化協會,請彭老師任指導老師。一位生物系的大三學生旁聽了彭老師的課後,主張這個課應該成為必修課,每個學生都應該學。   「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者不能遊離於社會之外,要擔當起塑造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靈魂的重任。」正是這種責任感,使彭林在工作之餘,經常為遊玩故宮的朋友當義務講解員,為企業培訓講授文化課程,為地方政府的文明辦出謀劃策……這些社會活動,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良好反響。   彭林曾經給美國的福特基金會講故宮的文化,後來一度成了固定節目。有一位研究中國近代史的美國人,聽了演講後感嘆:我還以為我是中國通呢,現在看來根本不及格。   彭林說,中華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文化的復興,國家的安全不能光靠國防,文化的安全也相當重要。研究歷史的學者有責任把中華文化的獨特之處傳播給大眾,讓這些優秀的文化因子成為社會的共識,大家一起來捍衛和弘揚中華古老的文明。因而,儘快制訂和推廣富有中華民族當代特色的禮儀,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大事了。相關鏈接:

彭林簡介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經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兼職教授等。   長年從事中國古代史與學術文化的研究,尤其注重對古代禮學以及《周禮》、《儀禮》、《禮記》等禮學經典的研究。出版《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禮樂人生》等著作,在海內外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 2006年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第二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TOP

推薦閱讀:

菅直人如坐針氈,要在釣島與中國開戰
中國教育探討
中國賭
中國最美15處油菜花,東西南北,從2月到8月開到荼毒!
李銀河:中國在發生一種靜悄悄的性革命

TAG:禮儀 | 中國 | 文化 | 中國傳統 | 傳統文化 | 傳統 | 中國傳統文化 | 漢族 | 風俗 | 忠誠 | 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