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進老師講傷寒論(36)
07-24
?王四進老師講傷寒論(36)第一百三十六講 講於2015年2月8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也有小便難,這個腸胃有濕熱也是小便難,就是說有濕熱就不用小柴胡。外邪內陷太陰可能是寒造成的理中湯證,也可能會化熱,是因為病人體質的不同。面目身黃是濕熱發於表了,就是鮮桔子的顏色,如果是陰黃就是面色灰暗的暗黃。口渴喝水後又吐出來了,這就是水逆的五苓散證了,寒下中氣傷到脾陽有水飲了。這不是柴胡證的吐了,柴胡湯就不中了,有水飲吃飯也吐了。後代醫家就用茵陳五苓散了,治療這種濕重於熱、濕熱造成的黃疸,陰黃就用茵陳術附湯,茵陳加上白朮和附子,如果熱重於濕就用茵陳蒿湯。金貴黃疸篇裡邊有個諸黃、腹疼、而嘔者,宜小柴胡湯,跟這個是矛盾的。茵陳蒿湯治陽黃有大黃梔子清濕熱、活血,能走血分,一個原則就是清利小便的葯多於活血的葯。第一百條,「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五十一。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 膠飴(一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浮取脈澀就是氣血不足,澀還主濕,濕邪阻滯氣機,導致血脈流通不暢。中氣虛營衛不足,浮取侯營衛之氣。你看舌苔沒有厚膩,腸胃就虛寒,因為深部臟腑行的是氣血,體錶行的是營衛。沉取是弦脈,證明裡邊有寒有飲,弦脈是痛症。這種脈象應該出現肚子疼,因為肝木克到脾土了,脾胃太虛寒了,肝氣鬱陽氣升不上去。小柴胡湯證肚子疼也是脈弦、陽脈澀,在中氣不足、里虛的情況下,先用建中湯,溫里後再用小柴胡湯。小柴胡湯里的黃芩和柴胡偏於疏散、清解,大於溫補,急疼按肚子是硬的、繃緊的、腹肌緊張。肚子是擰著勁兒地疼,它不是刺疼,是腸痙攣的那種疼。腹診好像是兩根筋是硬的,甚至有鼓起來的,肚子鬆軟的疼得很少。但不是板狀腹,那就是腹膜炎了。用小建中湯好點,還不徹底還是肚子疼,那就是柴胡證的肚子疼。因為它倆的脈不好分別,先固里就不會錯,用小柴胡湯的時候可以去黃芩加白芍。小建中湯是偏於脾陰虛,因為白芍用得多。裡邊有濕熱和痰飲的嘔家,不可用建中湯,因為甜主中滿。小建中湯用飴糖一升,一升就是一碗,膠飴就是麥芽糖。可以溫中補虛,稼穡味甘,糧食是從土中生長的,土的精華是甜,所以就入脾,舌苔厚膩、黃膩、好嘔吐的人就不能用。女人要常建中,男人要常理中,女怕陰虛、男怕陽虛。建中湯裡面大量的白芍能養脾陰、補肝血,再有桂枝、白芍能建中,理中湯和小建中湯都是太陰病的方子。飴糖我沒有用過那麼大的量,肚子不太疼可以用一兩勺。如果腹中急疼量小了肯定不行,多用點又不會死人。蔡長福老師治過一個女人,疼得用東西頂著胃三天三夜了,就用了一碗飴糖,芍藥一大把得有二百克。喝完葯半個小時就不疼了,急重症量重才能止住。第一百零一條,「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複發熱汗出而解」。柴胡四證具備一證就行了,本來是柴胡湯證但他用下法了,病人陽氣還行,沒有陷下入里。還有柴胡證,還可以給他柴胡湯,蒸蒸就是熱,而振就是冷。這就有點顫汗,折騰過後身上出點汗病就解掉了。這是自身陰陽調和後的反應,不是柴胡湯造成的反應,這種瞑眩反應而頭暈目眩,要告訴病人不要緊張。第一百零二條,「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五十二」。中氣不足的人得到傷寒,會造成營血不夠、心血不足,沒有傷寒的癥狀,只表現為心慌、心跳、心煩。這種情況就不要去解表了,虛人感冒建其中,這就偏於甘溫除熱了,肯定還有點發熱,但不是裡面有濕熱。而是脈沉遲澀,心血不夠就會煩。小建中湯好不了再用柴胡湯或桂枝湯,脾陽不足先用理中湯再用桂枝湯解表。新加湯就是沒有飴糖和党參,那也是虛人感冒肌肉疼。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周末啦,老師看場電影吧,輕鬆一下
※老師請你下台
※生命的心流(《遇見未知的自己》作者張德芬老師力薦) - 圖書 - 噹噹網
※老師們的婚禮祝詞
※老師傅告訴你,高層樓房住這幾層最好,別選錯了還以為撿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