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手記,林傑大夫醫案:帶您走進救治疝氣臨床現場
坊間常有一說法:西醫治急病,中醫治慢性病。於是大家皆認為中醫的療效是需要假以時日才能看到的。中醫能否治療急症?快速緩解疼痛?
林傑大夫診治了一起因「疝氣」引發的急痛之症。其患者家屬以《杏林妙手,林傑大夫治疝氣》此文記錄下診治全過程,讓我們來看看「開關手」林傑大夫是如何應對急症的吧。
第二篇是由林傑醫生特別撰寫的醫案診治及思路,以供各位廣大中醫愛好者及臨床醫師學習探討。
※溫馨提示:此文系經典醫案,耐心讀完,必有收穫
《杏林妙手,林傑大夫治疝氣》作者:病患之子10月2日家父之疝氣急性發作,疼痛不堪,伴隨嘔吐、冷汗,呻吟不已;恰好林傑醫生在京,出手診治,迅速緩解病情。
本人亦曾學習中醫多年,每惑於中醫不能治急症之說,經曆本案,觀念徹底改變。驚喜之後迅速記錄診療全過程,以期明證中醫能治急症,用以啟迪後學。因激動之餘,記錄可能有些不周,冀同道共同商榷。
疝氣疼痛難忍,數招治療無效
家父75歲,身材消瘦,素體虛弱。2010年9月,初犯癲癇,後幸遇一明醫,身體漸漸康復。2012年秋,右側腹股溝出現疝氣,服用中藥後諸症緩解,但從此每日站立時則疝氣突出,狀如兩個乒乓球大,漸漸如一個網球大,擴展至陰囊。西醫告知只能手術,中醫院表示疝氣只能手術解決;家父無奈只能每日自行按揉,使突出物回納。
疝shàn氣:即人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位置,通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
8月初看電視介紹癲癇患者可吃二陳丸,並告知此葯對疝氣也有好處。由於之前喝湯藥已經3年,早已厭倦,家父遂自行決定嘗試此丸。服後感覺良好,未發癲癇。不顧家人勸阻每天吃蒸梨或者蒸蘋果一個。
10月2日當天晨起家父感寒,早餐後已覺腹部不適;午飯後卧床,推擠疝氣處,突出物不能回納,較之平日覺大且硬,越發疼痛難忍,並出現噁心,嘔吐,手腳冰涼無力等現象,1小時後家父因無法承受痛苦,強烈要求我們送其去醫院行疝氣手術。
我曾堅持學習中醫療法數年,堅信通過中醫調理有效,又考慮到家父年紀較大,體質虛弱,且無法預估手術的預後及手術是否對老人有損害。
於是我一邊安撫他的情緒,一邊針刺合谷、威靈、精靈穴;請我愛人幫忙艾灸百會,並按揉太沖、太溪、內關,又加以熱鹽袋敷患處以期緩解患者痛苦,而數招用盡均告無效。
大醫精誠,針法手法並用,解緩急症
家父疼痛難忍,繼續嘔吐,因家父對於中醫一直半信半疑,情急之下不斷要求立刻去醫院手術。萬般無奈下我只好向林傑醫生求助,沒想到林醫生大醫精誠,竟答應上門出診。
林傑醫生在來的路上聽說患者嘔吐不止,就柔聲安慰家屬不要著急,解釋說本嘔吐是因為疼痛和痙攣導致腹壓增高而出現的應激反應。
來到家中之後,林傑醫生輕聲安撫家父,讓他慢慢放鬆、安靜下來。當時陰囊異常腫大,突出物如兩個網球般大,堅硬且拒按,林醫生細緻觀察並反覆輕柔探察局部及周圍組織。
之後林醫生用手輕輕觸摸家父的腹部,嘗試著提拉腹部肌肉組織,以期改變腹腔內壓力以使突出物返納;但當觸及到腹部板硬後,馬上調整了治療思路。
林醫生在家父頸部左側膀胱經上找到硬結及激痛點,就先以手法松解疏通之,等到頸部痛點消失後,家父明顯感覺有精神了,呻吟聲減少,開始願意配合林醫生的治療。
林醫生釆用毫針刺激了家父的內關、支正、太沖、大敦、上脘、中脘、下脘,天樞、關元、氣海等穴,還扎了「復溜」穴,說是可以促進腎氣恢復運行。
取穴意在肝腎同源,以腎氣幫助肝經行氣活血。針完諸穴,家父訴疼痛進一步緩解。
林醫生又在家父腹部順時針、逆時針各揉了十八次,進一步放鬆腹部。為了使督脈陽氣貫通,林醫生又做了兩個整脊手法,調整了頸椎和胸椎、腰椎位置。此時,家父疼痛已經緩解大半,緊皺的眉頭也慢慢打開,但突出物雖然縮小但還很堅硬。
林醫生又略作思索,就曲起家父右腿,在外展和牽拉狀態下進行順時針和逆時針地旋轉家父的髖關節。緊接著用長針調整腹股溝疝環附近,再次松解周圍組織,幾分鐘後檢查突出物又見鬆軟。
一鼓作氣,林醫生讓家父左側卧,持長針從右環跳處進針,針尖方向為右側疝環處,針感傳導到整個會陰部。囑家父慢慢轉向平卧位,轉身之際,囑家父自己輕輕提著突出物,邊轉身邊輕輕旋推突出物,突然聽到咕嚕一聲,突出物部分回納。
精通病理醫道,方解中醫奇效
家父欣然告知現在所剩突出物的體積與往日相仿,餘下部分估計較易回納,果不其然,十幾秒後,突出物已經完全回納內。
林醫生再次用長針調理疝環缺口處的虛實,以期預防複發。
在場家屬都歡欣鼓舞,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家父坦言基本上已經沒有疼痛感覺,感嘆中醫治療居然有此奇效!
而在我們看來,整個治療過程非常「複雜」,因平日多見林醫生治療病人,外治手法從未超過五種即可以達到治療目的,而家父此病至少讓林醫生使出近十種手法,且每次都是略經思索就馬上開始實施,我們暗自驚嘆,原來林醫生的手法這麼多,或許就是真正掌握了病理,了解了醫道,才會有如此多的辦法來支持自己的治療思路,而不是「一招鮮,吃遍天」。
之後林醫生也坦言,由於家父身體十分虛弱,治療過程也的確超出自己的預期。
本次治療以前,家父起床前必需要先按住疝環,緩慢起床,而治療後第二天早上起床,疝氣沒有出現!
驚嘆世界之大,總覺高人不知何在,世界之小,居然能親歷中醫療效之神奇;嘆林醫生治療以人為本,慈心仁術,其對機體的損傷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父母恩,無以言報,解除父母病痛之人,更是恩情無法言說,我深信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中醫博大精深,見過深知震撼。!
《迅速緩解疝氣急性發作》作者:林傑醫生在京接診一患者,當時狀態為「疝氣」急性發作,陰囊處疼痛不堪,伴隨嘔吐、冷汗淋漓,呻吟不已。在我釆用針灸配合手法治療之後,病情得以迅速緩解。現記錄診療全過程,希望能為臨床多提供一個治療思路和方法,並期望能以此個案拋磚引玉,呼籲同道一起交流心得,集累更多的方法來解決臨床病症。
基本資料
患者男性,75歲,外觀身材消瘦,詢問得知素體虛弱。
既往病史
患者從中年開始每日均有「五更瀉」,致使元氣大傷,每天睏乏不堪。
2010年9月,亦即72歲時初犯癲癇,每天夜裡1點——3點犯病;遍訪名醫無數,病情非但未減,反而發作頻率增加,體質也日漸虛損。
後幸遇一明醫辨症施治,處以「扶陽、補虛、通瘀」之法,癲癇發病次數慢慢減少,每次持續時間也有所縮短。
2012年秋,突然右側腹股溝出現疝氣,發生腸體嵌頓2次;從此每日站立時則疝氣突出,狀如兩個乒乓球大,漸漸如一個網球大,腫物擴展至陰囊。求治於西醫,告知只能手術修補疝孔;一些中醫院也是建議手術。患者無奈只能每日活動之前自行按揉,先使突出物回納。
現病史
患者於10月2日晨起感寒,覺得腹部拘緊,喝粥時又因粥之溫度偏低,早餐後已覺下腹部墜脹;午飯後卧床休息,推擠疝氣處,突出物不能回納,較之平日覺大且硬,越是著急按揉,越發疼痛難忍,並逐漸出現噁心,嘔吐,手腳冰涼無力等現象。
1小時後患者因無法承受痛苦,強烈要求家人送其去醫院行疝氣修復手術。患者的兒子考慮到其父年紀較大,體質虛弱,很難預估手術後的效果,也無法判斷手術是否會對老人有繼發性損害。遲疑之間,患者疼痛難忍,大量嘔吐,手足厥冷。所以請我上門診療。
當機立斷,敲定診治方案
在我前往他家的路上,患者因反覆嘔吐,產生了恐懼且煩躁不安。我判斷本嘔吐是因為小腹疼痛和痙攣,導致全腹壓增高而出現的應激反應,不痛後嘔吐當很快消失;因為腸體突入陰囊後嵌頓,有類似腸梗阻反應。
患者接受了我的電話開導後,精神放鬆了許多,嘔吐反應就沒那麼劇烈了。
到達患者家中之後,我的治療分為三個部驟:
首先是不斷安撫患者,讓他慢慢學會自我放鬆並逐漸安靜下來。
「治病先安心」是我的基本理念,因為神不安則氣血逆亂,故我在診療過程
中特別重視調神。
二是觸診,當時陰囊異常腫大,突出物如兩個網球般大,堅硬且拒按,我細緻觀察並輕柔地試探突出物與周圍組織的關係。
第三,確定治療方案,手法和針法並用。
辨證論治:手法疏通氣血,針法舒筋行氣
疝氣是小腸的腸體失位,侵佔陰囊,成為異物壓迫周圍組織織。
辨證為中氣下陷同時氣滯血瘀。
中醫治療是整體觀照,講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寧心安神,下病上治」,所以升提中氣、活血化瘀是本病治則。因為一旦氣血得通,陽氣恢復溫煦,痙攣自可解除,待疝環松解後,突出物便可以回納。
本案患者年老體衰,更需注意補中益氣,助陽扶正,並且讓邪有出路;
治療順序是先止痛,再求複位,始終貫徹「松中求正,動中求正」的原則。
辨手法疏通,流通氣血
升提氣機當然以百會穴為首選,而當我觸摸患者百會穴時,發現該穴處鬆軟塌陷,故可確診該患者為氣陷無疑。
「一處虛必有一處實」,經過反覆觸診,我在患者頸部左側膀胱經上找到一個硬結及兩個激痛點。
當我以手法松解疏通之後,頸部痛點消失,患者疲憊感頓失,外觀可見神情恢復。再次觸按百會穴處時明顯有彈性了,起先那樣按之即陷,觸手萎軟的狀態已獲改善。
手法治療過程
我先是在他腹部順時針、逆時針各揉了十八次,目的是充分協調腹部各組織,降低腹壓。
任督二脈本為一氣,督脈的陽氣貫通,有助於腹部的氣血流動,所以我做了兩個整脊手法,調整了頸椎和胸椎、腰椎位置,使周身正氣弛援患處。
當腹部氣血流通後,腹壓降低,觸之柔軟;這樣既騰讓出有效的空間,又恢復了腹肌彈性,使之有力量去迎納突出組織。
此時,患者疼痛已經緩解大半,緊皺的眉頭也慢慢打開,而觸摸突出物雖然縮小但還很堅硬。我略作思索,隨形就勢,屈起患者右腿,在外展和牽拉狀態下進行順時針和逆時針地旋轉患者的髖關節,患者馬上覺得疼痛進一步緩解。
手針法取穴,疏筋活血;方劑補中益氣
針法取穴方面,根據「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而心包代心受邪」的經訓,我選擇了患者的內關穴,用以寧心安神,行氣活血;既達到鎮痛的目的,而且還能和胃止嘔。
又取絡穴「支正」,意在溝通心經與小腸經,因為二者為表裡經,用一穴調理二經,既可止痛,又可調整經氣,並促使突出物返納。
在民間有種說法,疝氣又稱「小腸氣」;取用小腸經之為疝氣正治。
另據「足厥陰肝經繞陰器,抵小腹」的提示,又因「肝主筋,肝藏血」,而「循經所過,主治所及」,調理肝經當然有助於疏筋活血,緩解痙攣;我選用了太沖穴和大敦穴。
我還配用一個「復溜」穴,意在恢復氣血運行,因為肝腎同源,以腎氣幫助肝經行氣活血。本組穴位中太沖穴和大敦穴屬足厥陰經,而內關穴屬手厥陰經,兩厥陰經並用,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可促進療效。
治療尾聲
肝經上達巔頂,且與督脈會於巔頂,最能鼓舞陽氣,約束宗筋。
針完諸穴,患者疼痛緩解,觸診腹部壓力明顯減小,逐漸變得柔軟,陰囊處的突出物有繼續縮小跡象。
一鼓作氣,我讓患者左側卧,持長針從右環跳處進針,針尖方向為右側疝環處,針感傳導到整個會陰部。此時囑患者慢慢轉向平卧位,而在轉身之際,囑患者自己輕輕提著突出物,邊轉身邊輕輕旋推突出物,突然聽到咕嚕一聲,突出物又有部分回納。患者欣然告知現在所剩突出物的體積與往日相仿,餘下部分估計較易回納,果然,十幾秒後,突出物已經完全回納腹內。
我再次用長針調理疝環缺口處的虛實,以期預防複發。接著我又為患者開了張處方,方葯立意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和血祛瘀,化痰利濕。並囑咐患者這兩日多卧床休息,以利於修復疝環局部的損傷。
本次治療以前,患者起床前必需要先按住疝環,緩慢起床,突出物仍然較大。治療後的當天晚上,患者起床兩次,第一次感覺疝氣處的突出只有一元硬幣大小,比過去一年中的任何一天都小,第二次起床站立時沒有觸碰,也沒有按揉回納,竟然忘記了有疝氣這回事。次日早上起床,疝氣也沒有出現。
小廣播?
林傑醫生——青年醫師培養計劃
第三期課程報名進行中
點擊原文了解課程詳情
· END ·
推薦閱讀:
※別再說糖尿病人不能喝粥,其實是你不會喝
※如何解釋「一到醫院病就好一半」的現象?
※2型糖尿病人一天吃兩頓飯更有利於健康
※為何糖尿病人吃粗糧降血糖好?推薦您吃的幾個粗糧!
※中風病人要側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