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三章 源遠流長的嶗山文化2

第二節 嶗山道教文化一、嶗山道教的歷史沿革 中國道家文化以先秦時代的哲學家老子為其創始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道家思想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如老子的虛懷若谷、寬容謙遜的思想,恬淡素樸、助人為樂、反對爭名奪利的思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思想等。正是這種道教文化的發揚,形成了中華民族開闊的文化襟懷,使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能夠經久不衰,愈來愈繁榮昌盛。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都有自己的一定貢獻。所以不少學者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多元互補的,是複合的,不是單一的。在這個多元互補的複合體中,儒、釋、道三家又為其主幹,是它的三大支柱。這裡所謂的「道」,是包括道家和道教而言的。 道教是在中國本土生長起來的傳統宗教,它是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沿襲方仙道,黃老道某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而於東漢後期形成。它以道和德為教義的核心,以神仙思想為其中心思想,精、氣、神的理論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論。道教歷經一千八百多年的發展傳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義思想,並在其宗教的教義思想支配下,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崇拜儀式和規戒。道教的思想理論體系雖是宗教神學,但它的內容複雜,和中國文化極其廣泛的聯繫。中國古代文化有些為道教所繼承和發展,有些賴道教得以保存下來。道教對於中國文化不僅在歷史上,甚至到現在還產生著一定影響。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鍊,或言符籙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複雜的神靈系統。 嶗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嶗山自春秋時期就雲集一批長期從事養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書曾載「吳王夫差嘗登嶗山得靈寶度人經」。到戰國後期,嶗山已成為享譽國內的「東海仙山」。  秦始皇的東巡,漢武帝兩次幸不其(今青島市城陽區),都與方仙道的活動密切相關,《漢書》載武帝在嶗山「祠神人於交門宮」時「不其有太乙仙洞九,此其一也」。  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張廉夫來嶗山搭茅庵供奉三官並授徒拜祭,奠定了嶗山道教的基礎。從西漢到五代時期末,嶗山道教基本屬於太平道及南北朝時期寇謙之改革後的天師道,從宗派上分屬於樓觀教團、靈寶派、上清派(亦稱茅山宗、閣皂宗)。 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羅浮山道士李哲玄來嶗山太清宮,建三皇殿,供奉中國古代的三位傳神人物:伏羲、神農、軒轅。截至北宋年間,嶗山有四處道教宮殿,即太清宮、太平興國院、上清宮、神清宮。 宋代初期,嶗山道士劉若拙得宋太祖敕封為「華蓋真人」,嶗山各道教廟宇則統屬新創「華蓋派」。宋朝以來,嶗山的道教宮觀建築一改前貌,建築規模和氣勢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當時全國範圍內堪稱首座。 南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全真七子來嶗山太清宮,尤其是成吉思汗敕封丘處機為「神仙」,賜以金虎符令掌管天下教事後,嶗山道教的發展進入了極盛時期。南宋滅亡後,末代皇帝的兩個妃子謝麗、謝安來到嶗山太平興國院隱名修道,二謝將宋朝宮廷音樂融入嶗山道樂中,對嶗山道教經韻曲牌和道樂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作用,對後來的嶗山道樂和本地區的應風樂都有很大的影響。 金元以來,道教全真派興起,嶗山各廟紛紛皈依於「北七真」的各門派,成吉思汗敕封邱處機之後,嶗山道教大興。嶗山各處的道教數量也在這個時期劇增。元朝建的廟宇有:華樓宮、玉清宮、聚仙宮、黃石宮、遇真宮、凝真觀、大嶗觀等。 延至明代,嶗山道教的「龍門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總數達到10個,嶗山及周邊地區道教長盛不衰。至清代中期,道教宮觀多達近百處,對外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說。 嶗山在漫長的道教文化長河中,吸引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一代代「天之驕子」;也吸引了大批的文人、才子、達官、墨客,為嶗山留下了無數詩賦詞文和筆墨刻石。嶗山道教繼承、完善和發展了我國中醫學、養生學、氣功、武術、哲學、宗教文化、道教音樂等方面的優秀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使嶗山道教遭到嚴重破壞,其中以1939至1943年間侵華日軍對嶗山的「掃蕩」為害最重。道士被殺害,廟宇被炸毀,珍藏被掠走,嶗山道教自此每況愈下。  建國後,青島市人民政府於1952年撥專款對嶗山道教廟宇實施重點維修,嶗山道教得到保護和生存。  「文化大革命」前期,嶗山道教作為「四舊」受到衝擊,毀掉神像,遣散道士,嶗山道教的宗教活動廢止。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青島市人民政府逐步有計劃地恢復部分嶗山道教廟宇,落實宗教政策,召回道士,重修神像,返還廟產。現嶗山相繼修復並對外開放的廟宇有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和太平宮。嶗山道教恢復了正常的宗教活動。二、嶗山道教宗派  嶗山道教自春秋時期至西漢時期,主要流派為方仙道;從東漢時期至南北朝時期屬太平道;南北朝時期至五代,分屬樓觀教團、靈寶派、上清派;宋初統屬華蓋派,金元以後則承襲全真各派。 嶗山全真道教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若干派系,主要有:  華山派 郝大通(號廣寧子,1140~1212年)所創。道觀有聚仙宮、神清宮、大嶗觀、華樓宮、太平宮、蔚竹庵、滄海觀。  龍門派 邱處機(號長春子,1148~1227年)所創。道觀有修真庵、塘子觀、上清宮、太和觀、百福庵、現化庵。  金山派 孫玄清(號紫陽)所創。道觀有白雲洞、凝真觀、明霞洞。  隨山派 劉處玄(號長生子,1147~1203年)所創。道觀有太清宮、天后宮(位於市南區)、常在庵、關帝廟、白雲庵、真武廟。  鶴山派 徐復陽(號太和,又號通靈子,1476~1556年)所創。道觀有玉清宮。  清靜派 孫不二(女,號清凈散人,1119~1182年)所創。道觀有竹子庵、明道觀。  金輝派 齊本守(號金輝,又號逍遙子,?~1602年)所創。道觀有先天庵。  遇仙派 馬鈺(號丹陽子,1123~1183年)所創。  南無派 譚處端(號長真子,1123~1185年)所創。道觀有荒草庵。  嵛山派 王處一(號玉陽,1142~1217年)所創。道觀有卧雲庵。  1920年至抗日戰爭爆發的十餘年間,嶗山的金山派、隨山派和龍門派是鼎立的三大主要教派。其次華山派的影響亦較大。1980年恢復宗教活動後,嶗山全真道教尚有金山派和龍門派。三、嶗山著名道觀  嶗山之道教鼎盛於元、明兩代,至清代仍久盛不衰,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稱。這些宮觀洞庵散落在嶗山的峰谷崖壑間,香火鼎盛,從者雲集,使嶗山成為盛極一時的道教名山。  據史籍、資料和碑碣等記載,嶗山各宮觀庵名稱計有20宮、10觀、43庵、10廟、4洞、1殿和1祠共89個。在這89座道觀中,建於宋代的有4座,建於元代的有11座,建於明代的有50座,建於清代的有25座。在嶗山的道觀中,有的是僧道共居的,也有的是僧道輪流居住的,故難以精確統計,這也是嶗山道觀的一大特點。青島解放初期,嶗山尚存14宮、9觀、17庵、16廟、3洞共59處道觀,共有道士200餘人。其中規模較大者有太清宮、上清宮、玉清宮、聚仙宮、華樓宮、神清宮、通真宮、大嶗觀、太和觀、明道觀、凝真觀、百福庵、卧雲庵、蔚竹庵、修真庵、明霞洞、白雲洞、太平宮和關帝廟等。  如今,嶗山山區內尚存道觀有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太平宮、通真宮、華樓宮、蔚竹庵、白雲洞、明道觀、關帝廟、百福庵、大嶗觀和太和觀。其中,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太平宮皆修葺一新,成為道教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太平宮 又名太平興國院。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仰口灣西上苑山。創建於宋代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該宮原名太平興國院,系宋太祖為道士劉若拙敕建之道場,金代明昌年間改稱太平宮,1000餘年來數次重修,為嶗山最古老的道觀之一。「文化大革命」中,宮內之神像、經卷、文物、廟碑均遭破壞,1983年修復。  上清宮 又名上宮。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八水河以上,昆崙山之陽。創建於宋代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該宮為嶗山古老道觀之一,1000餘年來曾三毀三修。「文化大革命」初期,宮內之神像、經卷、文物、廟碑均遭破壞,自1966年起房屋為嶗山林場使用。1991年12月,修葺一新的上清宮作為宗教活動場所重新開放。1992年9月舉行了新塑神像的開光儀式。  太清宮 又名下宮。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青山村南,太清宮灣北岸。創建於宋代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該宮為嶗山規模最大的古老道觀。「文化大革命」初期,宮內之神像、供器、經卷、文物、廟碑全部被搗毀焚燒。1983年修復,現有道士20餘人,每日朝真誦經,學醫習武,過著正常的宗教生活。該宮現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神清宮 位於嶗山區北宅鎮大嶗村南山。創建於宋代元祐年間(1089~1094年)(據《重修神清宮碑記》載,該宮建於宋代延祐年間,查宋代無此年號而有元祐,可能為傳抄之誤)。宮為嶗山古老道觀之一,元、明兩代迭經重修,至清代康熙中期和民國十二年又加修葺。宮中祀三清,後為玉皇閣,東廂為精舍,西廂為救苦殿,有長春洞、自然碑、摘星台、會仙台諸名勝,邱處機來嶗山時曾居此。1939年該宮遭日軍燒毀,1943年又被日軍轟炸,廟舍全毀。  百福庵 又名百佛庵。位於城陽區惜福鎮院後村東。創建於宋代宣和年間(1119~1129年)。該庵為嶗山古老道觀之一。初創時建築簡陋,內供菩薩,信奉佛教,名百佛庵。清初改奉道教,屬馬山龍門派,又稱外山派。前院建倒座殿,內祀菩薩,中殿祀三官,後院為玉皇殿。該庵現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天仙觀 又名天仙宮、仙人宮。位於即墨市鰲山衛鎮西部天柱山。創建於宋代末年。該觀於明代天順年間重修,有天仙洞,相傳為邱長春跌坐處。其《明天順四年重修天仙觀碑》碑文已佚。  遇真庵 位於即墨市鰲山衛鎮西南鶴山。該庵為嶗山古老道觀之一,建於宋代。元代至正二十年重修,分三殿,下祀真武,中祀老君,最上祀玉皇,明代永樂及正統年間又屢經修葺。邱長春曾棲於此,現留有刻石。徐復陽亦在此處修真養性,據傳其墓在鶴山滾龍洞下。  青龍廟 又名鎮水廟。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聚仙宮西北。創建於元代初期。該廟清末圮為廢墟,今無垣。  迎真觀 又名東庵、月子口廟、迎仙觀、迎真宮。位於城陽區夏庄鎮嶗山水庫南岸。創建於元代至大三年(1310年)。清代《即墨縣誌》記其名為迎真宮,原有大殿1座、廂房2棟、送生殿1棟,觀前銀杏、古柏各1株,圍可合抱。1958年建嶗山水庫時,將該廟拆除。  寓仙宮 又名三官廟。位於城陽區流亭鎮邱家女姑村。創建於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因歷年失修,該宮解放前已傾圮,現無垣。  通真宮 又名童公祠。位於城陽區惜福鎮傅家埠村南。創建於元代皇慶二年(1313年)。該宮傳為東漢末年始建,為不其縣令童公之祠。元代皇慶二年由全真道華山派改為道觀,元代延佑中期和清代康熙年間皆重修過。「文化大革命」初期,該宮之塑像、供器、文物被毀,現僅存房屋。  大嶗觀 又名真武廟。位於嶗山區北宅鎮卧龍村南。創建於元代延祐年間(1314~1320年)。該觀於明代萬曆二十年、萬曆三十九年,清代道光七年、道光二十三年數次重修。正殿配廡各3間,中間祀真武,左右祀老君與王母,殿宇弘嚴,墉垣高峻,甚為壯觀。「文化大革命」初期,觀內神像、文物、廟碑全部被毀,後為工商總局青島幹校使用,現闢為觀光遊覽場所。  華樓宮 又名萬壽宮。位於嶗山區北宅鎮藍家莊西華樓山之陽。創建於元代泰定二年(1325年)。該宮又於明代天順年間重修,東為老君殿,中為玉皇殿,西為關帝殿。「文化大革命」初期,宮內之神像、供器、經卷、文物、廟碑全部被搗毀焚燒,房屋由嶗山林場使用。該宮現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聚仙宮 又名寒寨觀、韓寨觀。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幸福村東。創建於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該宮由著名道士李志明、王志真創建,元代學士張起岩撰寫《聚仙宮碑》碑文。該宮舊有玉皇、真武、三清諸殿,後來只存真武殿。1956年該宮拆除。  清虛庵 位於城陽區夏庄鎮瓦房村北。創建於元代。據元代趙世延撰寫《雲岩子道行碑》記載,雲岩子劉志堅初入嶗山時居清虛庵。該庵於清代重修,民國初年傾圮。  凝真觀 又名迎真觀、迎真宮。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廟石村東。創建於元代元統年間(1333~1335年)。該宮於明代弘治二年重修,清代康熙初年道士劉信常又重修,更名為凝真觀,中祀真武。1950年該觀曾為小學使用。「文化大革命」初期,觀內之神像、文物、廟碑全部被搗毀焚燒,1983年該觀拆除。  黃石宮 又名黃石洞。位於城陽區夏庄鎮嶗山水庫北岸。創建於元代。明代黃宗昌《嶗山志》記有:「黃石宮有上宮、下宮,在華樓迤北十里許山之巔,元時建。」宮內祀三清,明代崔道人成道於此。清代光緒年間該宮已圮,今無垣。該宮於1984年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明霞洞 又名斗姆宮。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上清宮北,昆崙山之陽玄武峰下。創建於元代。斗姆宮舊在明霞洞之上,明代隆慶年間洞欹宮傾,道士孫紫陽遂移建於洞西。明霞洞在明代為僧、道交替住持,既供玉皇,又祀觀音。「文化大革命」初期,廟內之神像、供器、經卷、文物、廟碑全部被搗毀,1966年由青島藥材站使用該廟房屋,現已修復開放。該洞現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聖水庵 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三標山西南。創建於元代。該庵已久圮無垣。  龍泉觀 又名南九水廟、九水廟。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大石村北。創建於明初,清道光年間重修。境頗高爽,內分兩院,東院祀真武,西院為菩薩殿。1958年將該觀拆除。  塘子觀 又名堂子觀、餐霞觀。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曉望村西南。創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明萬曆八年重修,清光緒年間道人吳介山又重修,更名為餐霞觀,並延請林鐘柱在此教課授徒。觀中祀真武。1939年該觀被日軍焚燒,解放後漸圮。  太和觀 又名北九水廟、九水廟。位於嶗山區北宅鎮北九水村。創建於明代天順二年(1458年)。觀處北九水北岸,為內外九水之分界處,明代天順八年和清代乾隆年間皆重修過。解放初期該觀被小學使用一部分,「文化大革命」初期,觀內之神像、文物、經卷全部被搗毀和焚燒,房屋全部由小學使用。  玉清宮 又名漢河庵、旱河庵。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漢河村東。創建年代不詳,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重修。該廟原為巨峰上庵之下院(即腳廟),自上庵傾圮後,即將上庵玉清宮之匾額移此處,即今之玉清宮。中祀玉皇,東為三清殿,門前台階30餘級,檐瓦丹碧,氣勢宏敞。「文化大革命」初期,宮內之神像、經卷、文物、廟碑全部被搗毀焚燒,道舍亦被拆除。  壽陽庵 又名朝陽庵、壽陽宮。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煙雲澗。創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該庵於清代乾隆四十年重修,曾一度為鐵瓦殿之下院。正殿祀三官,殿東一室內貯銅佛像甚多,殿後舊有玉皇閣。該庵於民國年間漸圮,今無垣。  三元宮 又名茶澗廟、岔河廟。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大庵子村北。創建於明代中期。該宮為明代膠州人王氏所建,大殿內祀三官,故名三元宮,廟內有康熙二十八年鑄巨型鐵鐘一口。該宮於民國年間已傾圮,1966年拆除,現僅存廟基和院內的一株木蘭花。三元宮於1984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顯化庵 又名現化庵。位於嶗山區北宅鎮東陳村。創建於明代中期。解放後廟舍由小學使用一部分,1966年後全部由小學使用。  華西庵 又名黃埠廟。位於城陽區夏庄鎮黃埠村。創建於明代中期。該庵於1958年拆除。  海雲庵 又名三忠祠。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曉望村東。創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庵內祠寇準、包拯、海瑞,故名三忠祠。1950年後,該庵之房屋由小學使用。  鐵瓦殿 又名玉皇殿。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巨峰南麓。創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鐵瓦殿原為白雲庵之玉皇殿,後倒塌,明嘉靖年間由道士李陽興重修,覆以鐵瓦,名為鐵瓦殿,中祀玉皇,又名玉皇殿。瓦長三尺,呈龍形,上鑄施主姓名。清康熙年間該殿毀於火災,後遂為廢墟。  蔚竹庵 又名蔚兒鋪。位於嶗山區北宅鎮雙石屋村東北,在鳳凰嶺下。創建於明代萬曆十七年(1589年)。該庵為道人宋沖儒建,內祀真武及三官,清道光年間道人李扎秀重修。該庵曾一度為尼姑廟,清咸豐年間尼姑無繼,由全真道華山派道士主持。「文化大革命」初期,庵內之神像、文物全部被毀焚燒,房屋為嶗山林場使用。該庵現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卧雲庵 又名小廟。位於李滄區李村之東3公里,在莊子村北。創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年)。50年代初將該庵拆除,1956年在其址建小學。  石障庵 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白雲洞西1.5公里。創建於明代。庵前有巨石崛起如屏障,故名。該庵原為尼姑庵,自清代乾隆年間改由道家棲住,民國初年傾圮。  東華宮 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仰口灣西岸。創建於明代。該宮在太平宮東1公里,祀東華帝君,原為太平宮之腳廟(即下院),清代康熙二十六年和乾隆中期皆重修過,清末民初漸圮。  關帝廟 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仰口灣西南。創建於明代。據明嘉靖年間重修碑記載,該廟原為太平宮之腳廟,清代光緒二十六年從太平宮分出,1929年道士劉太清、賈太成主持重修,始具規模,廟內有大殿3間,內祀關羽坐像。1948年該廟鼎盛時期,有廟產600多畝地,佃戶18戶,僱工22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廟內之塑像、供器、文物均遭破壞,1966年房舍由嶗山林場使用。該廟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12月定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神普庵 又名山神廟。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毛兒嶺山前,在明霞洞西。創建於明代。該庵於清末漸圮。  驅虎庵 位於嶗山太清宮東南側釣魚台以北,後唐同光二年劉若拙初到嶗山時,在此築茅庵修鍊,是時山中多虎狼出沒常傷山民,劉若拙勇力搏殺虎狼,為民除害,山民聯合贈匾為「驅虎狼庵」,簡稱驅虎庵。劉若拙入主太清宮後,及晚年居鰲山,則漸廢。明代曾修繕,中期廢圮。  窯石庵 又名石鼓庵。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南窯半島。創建於明代。該庵原為聚仙宮之腳廟,明萬曆二十八年被太清宮購為腳廟。後該庵漸圮,1958年拆除。  紫榕庵 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鐵瓦殿東。創建於明代。該庵於清代後漸圮,今無垣。  萬壽宮 又名下華樓、老君殿。位於嶗山區北宅鎮下華樓村。創建於明代。該宮為華樓宮腳廟,1958年拆除。  全聖觀 又名朝陽觀、浮山寺、浮山廟、潮海觀。位於嶗山區中韓鎮浮山。創建於明代。該觀原為寺院,名浮山寺,明代即墨進士黃作孚隱居讀書處。辛亥革命後,曾任肅親王謀士的曾明本在復辟失敗後,在此出家為道士,並將此廟更名為全聖觀。1960年後該觀漸圮。  荒草庵 又名黃草庵。位於嶗山區中韓鎮浮山徐家麥島北。創建於明代。據傳該庵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因廟建於山之荒草中而得名,後因黃作孚在此隱居,又名黃草庵。該庵解放後漸圮。  通明宮 又名玉皇廟。位於城陽區夏庄鎮西宅子頭村北。創建於明代。該宮傳為唐代貞觀年建,無考,清乾隆年間重修過。解放後其房屋由小學使用。  延壽宮 位於城陽區流亭鎮仙家寨村。創建於明代。據傳建於唐代,無考。民國年間該宮已闢為學校。  天齊廟 位於城陽區流亭鎮廟頭村。創建於明代。該廟於解放前已廢圮。  老母庵 位於城陽區城陽鎮城陽石橋北。創建於明代。自1953年起,該庵由小學使用。  彌羅庵 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泉心河南岸日起石處。創建於明代。該庵在清風洞前,現已傾圮無垣。  修真庵 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王哥庄村。創建於明代天啟二年(1622年)。該庵由道人李真立創建,正殿祀三清,後為玉皇閣,東祀文昌,西為王母殿。明亡後,宮廷太監邊永清、楊紹慎攜4宮女來此出家,修道以終。該庵於清康熙十年、嘉慶六年和光緒十年三次重修,規模宏整。清末民初時,有道眾20餘人,廟產300餘畝,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為廟會。其址現已建為樓舍廠房,位於王哥庄鎮的中心。  先天庵 又名天門後。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南天門東北澗。據傳該庵建於元代至正年間,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重修。明代黃宗昌《嶗山志》記有:「先天庵在天門峰下海門澗上,白道人所建,齊道人成道之所。」白道人即齊本守之師白不夜,明萬曆年間來嶗山。齊道人即為齊本守,他曾歷經21年之勞苦,於天啟年間親自為先天庵增建殿宇3間及兩廊配房,內祀玉皇。1943年該庵被日軍轟炸為廢墟。  常在庵 又名張村廟。位於嶗山區中韓鎮張村。創建於明代天啟年間(1621~1627年)。該庵為退官隱士張常在所建,因名常在庵。原為太清宮之腳廟,後只剩三間側房,清代康熙年間重修。解放後該庵由小學使用,現已改建為張村小學。  滄海觀 又名海廟。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沙子口村南。創建於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年)。原有大殿三間,因內祀龍神而得名。1954年由駐軍使用部分房屋。「文化大革命」初期,觀內之神像、供器、經卷、文物全部被搗毀焚燒,房屋亦被拆除。  白雲洞 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刁龍嘴村西冒嶺山。創建於明末。洞因常年白雲繚繞而得名,洞右是廟宇,內祀玉皇和三清。清代乾隆三十五年重修,1935年後進入鼎盛時期,有道士40餘人,房屋70間,土地700多畝,山嵐2000餘畝。1939年,日軍入侵白雲洞,殺死道士4人、僱工2人,縱火焚燒所有房屋,後又逐漸修復。「文化大革命」初期,廟內之神像、文物全部被搗毀焚燒,殿堂被拆除,成為一片廢墟。該洞現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松陽庵 又名薛家廟。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南宅科村。創建於明末。該庵為薛姓村民建,供奉關帝,舊時有廟產40畝地。1958年將該庵拆除。  蓮花庵 位於嶗山區北宅鎮北宅村西北。創建於明末。該庵於清代已圮,今無垣。  正陽庵 位於嶗山區北宅鎮東烏衣巷北山。創建於明末。該庵於清代已圮,今無垣。  福泰庵 位於嶗山區北宅鎮藍家莊北山。創建於明末。明成化年間先建成一塔,門額鐫福泰庵三字,庵未建成即廢。  雲峰庵 位於嶗山區中韓鎮車家下庄村西。創建於明末。該庵於1923年曾重修,解放後一度由小學使用。  慈雲庵 位於嶗山區中韓鎮大埠東村。創建於明末。該庵於1953年拆除,後在其址改建小學。  大水院 位於嶗山區中韓鎮枯桃村北山。創建於明末。大水院山即以此廟得名,清初該廟已遭破壞,民國初年廢圮。  三官廟 位於李滄區李村河北。創建於明末。解放後只剩廟舍3間,由文物收購站使用。  龍王廟 又名娘娘廟、老姑廟。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港東村西。創建於清初。該廟解放後由小學使用。  午山廟 又名大士庵。位於嶗山區中韓鎮午山村北。創建於清初(據傳該廟建於明代,萬曆年間重修過)。該廟於解放後漸圮,1958年拆除。  聚仙庵 又名河崖廟、千手佛。位於城陽區夏庄鎮彭家台村。創建於清初。該庵於民國時已傾圮,現無垣。  清真庵 位於城陽區夏庄鎮王家曹村。創建於清初。該庵於民國初年傾圮,現無垣。  熟陽庵 又名朝陽洞、熟陽洞、俶陽洞。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唐家莊西山。創建於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年)。據《熟陽洞劉道人自述碑》記載,該庵為道士劉信常所建,於康熙元年創基,直到康熙四十年才築起大殿,劉道人苦心經營50年,才成宏大殿宇。該庵於解放後漸圮,1966年拆除。1984年將熟陽庵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明道觀 又名棋盤石。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招風嶺前,在華嚴寺西2.5公里。創建於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該庵建於海拔600多米處,為嶗山廟宇中居地最高者,內分兩院,東院祀玉皇,西院祀三清。該觀鼎盛時有道士18人,土地160畝。1939年被日軍放火燒毀,後逐步修復。解放時,有道士5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廟內之神像、經卷、文物被搗毀焚燒,房屋由嶗山林場使用。該觀現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悲庵 位於城陽區流亭鎮趙哥庄。創建於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該庵於解放前已傾圮,現無垣。  靈鷲庵 位於嶗山區北宅鎮之南,在北嶺村北。創建於清代道光年間。該庵為華樓宮之腳廟,位於華樓峰東北之山澗路東,民國初年廢圮。  玉靈觀 又名老母庵。位於城陽區流亭鎮女姑山西頂。創建於清代。「文化大革命」中將該觀拆除。  天后宮 位於城陽區流亭鎮女姑山村東。創建於清代。「文化大革命」中將該宮拆除。  倒座庵 位於城陽區流亭鎮王家女姑村。創建於清代。該庵於解放前傾圮廢除。  玄陽觀 又名鈴鐺石屋。位於李滄區李村東北6.5公里,在戴家村北山。創建於清代光緒初年。該觀於解放後漸圮。  三清宮 又名竹子庵、三清洞。位於李滄區李村東北6.5公里,在戴家村北山。創建於清代光緒初年。因該宮周圍多竹子,故名竹子庵,為全真道清靜派廟觀。解放後該宮漸傾,現只剩白果樹一株。  天后宮 位於嶗山區沙子口鎮沙子口村東。創建於清代光緒年間。該宮原有大殿1座,配房2棟,廂房2棟。解放後房屋由村供銷社使用,現改建為宿舍。  老姑庵 位於嶗山區王哥庄鎮梁家村南山。創建於清代後期。該庵於解放前已傾圮。  杏樹庵 位於嶗山區北宅鎮我樂村東,在北九水五水南岸。創建於清代後期。該庵於民國初期傾圮。  潮海宮 又名地母宮。位於嶗山區中韓鎮山東頭村。創建於清代晚期。該宮於解放後傾圮。  四、嶗山道教音樂 道教音樂是中華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嶗山道樂則是道教音樂中獨具特色的一大分支。2000多年來,由於不同時期不同文化層次人物的參與,使嶗山道樂不斷豐富和完善,形成特色鮮明的風格,從功能和韻律風格上可分課韻、功韻、咒韻、慶韻、祭韻、逸韻六類。  嶗山太清宮自張廉夫初創之後,道士們的早課、晚課的經文就配有一定的韻譜。這種曲譜不僅可以使道眾頌經眾口一致,而且有清喉抒胸,提高吐納效果和凝神聚精的作用。唐李白與唐宮廷樂師浙江道士吳筠同到嶗山旅居,在太清宮北山之陽,蟠桃峰下,飲酒唱和,為峰頂的「王母瑤池」詠嘆抒懷,共創一支曲子,名曰《清平調》,並傳給太清宮道士,同時還把江南道家經韻曲牌《三塗五苦頌》傳給了嶗山道士。《玉清樂引》載,龍門派創始人邱處機於金大安元年(1209年)由膠西二次來嶗山太清宮,將唐代的《三塗五苦頌》8首進行了改編,把每首的精華摘出來合成一首,更名為《三塗頌》。《三塗頌》成為宋以後嶗山道樂曲牌中的精華。嶗山太清宮道長劉處玄,在創立隨山派之後,靜居太清宮數十年,除著書和講道外,還將《十方經韻》進行了改編,使太清宮的經韻與其他道觀的經韻有了明顯的區別。這裡的經樂,曲調清新幽雅,抒情性強,有濃厚的地方音樂色彩和宮廷音樂氛圍。與此同時,清靜派創始人孫不二與侄女孫又貞於金泰和年間(1201~1208年)第二次來嶗山,隱居明道觀和白雲庵等高山廟庵,精心研究醫藥和經曲。據傳《嶗山弔掛》即出自二人之手。這一經曲直傳到現代,仍稱《孫譜》,是嶗山道士最重要的經韻曲牌之一。 南宋衰亡後,宮廷妃子謝麗、謝安(姐妹倆)由浙江臨安至嶗山塘子觀隱居修道。兩謝在宮廷時就精通琴法韻律,能演奏古琴和笙、管、笛、簫等多種樂器,來到嶗山入道後,便積極研究道樂,把宮廷音樂融入道樂的經韻曲牌之中。兩謝來嶗山之前,「接大駕」和「祭三清」的儀式除了用《大讚》,就是用《三塗頌》。兩謝來塘子觀後,把原《三塗頌》之首段編配上虔誠、優美、感人,富有地方和宮廷樂曲特點的旋律,名曰《三清號》。此曲牌始為初一、十五及年節時使用,至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嶗山道家規定《三清號》只能用在「接大駕」的儀式中,平時不準使用。此時,兩謝還積極開闢「應風」道樂,為百姓的「應風」道樂外壇服務;主張道士念經,既可用管弦伴奏,也可用打擊樂器伴奏。這樣,嶗山道樂便分成了兩個區域,即以打擊樂器為主的內山道觀和用管弦伴奏的外山道觀。外山道觀可以參加民間的「應風」活動,故又稱「應風山門」。塘子觀則同時具備內山、外山兩種特點。在兩謝的倡導與傳授下,嶗山的「應風樂」影響很大,在嶗西地區流傳著一首民謠:「百福庵的笛子,大妙山的笙,馬山的管子萬般通」。 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嶗山佛、道之爭期間,耿義蘭往返北京、濟南、嶗山數次,在北京白雲觀學到了不少中原、秦、晉地方戲曲音樂曲牌與十方道樂經曲帶回嶗山,充實了太清宮十方道樂的內容。《道藏源流考》載,耿道士取勝後,神宗皇帝除降旨毀寺復宮外,並賜《道藏》及珍貴的樂譜和精製的古琴30多個。使太清宮及其他道觀的經樂韻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明朝滅亡後,宮廷中兩妃子養艷姬與藺婉玉,在太監藺卿保護下,化裝成乞丐,攜帶金銀珠寶來到嶗山,先在修真庵出家為道,後遷居百福庵。養艷姬,山西寧武關人,擅長吟詩、撫琴,是明末晉北有名的才女。藺婉玉,是崇禎帝內侍太監藺卿之侄女,北京人,自幼善絲竹歌舞,被選入宮內任樂女,又選為妃。她們來到百福庵後,得蔣清山道士之助,精心研究道教曲牌,積極開展外山應風活動,使百福庵成為清代至民國年間,嶗山道家應風活動的中心。江南、川、陝、晉、豫及東北等地道士紛紛前來百福庵,學習各種應風樂曲及演奏技藝,她倆創編的大型祭悼曲牌《離恨天》與《六問青天》、《山丹花》等流傳至80年代。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太清宮得以修復開放,嶗山道士合居一廟,由金山派道士匡常修和孫真淳主持,此後太清宮的經韻曲牌沿用地道的金山派韻曲。這是嶗山幾大教派經韻中惟一倖存下來的道家音樂。五、道功道術  中華道文化數千年中積累了豐富的修身養生經驗,也存有許多玄之又玄的理論。從最初的方仙道到全真派的「性命雙修」,都是圍繞人體生命這個主體從事修鍊,以求長生。在這個前提下衍生的任何方法都需要長期的艱苦努力,這些通過努力提高內質的方式都屬道功的範圍。  東漢時期,以張陵為代表的道家,根據玄學理論,創出許多符、咒及相關的法錄手段。這些手段主要應用於人體之外,所以稱為道術,又稱法術。唐代以後,許多理學、數學的研究都逐步完善,相繼出現命理、相學、風水、六壬、奇門、紫薇等多種玄學門類。在宋代和明代兩次編纂的《道藏》中,均已收入。這些學科都不是以養生駐壽為主體在自己身上下功夫的方法,統屬道術的範疇。
推薦閱讀:

中華核心思想文化主宗——《易》
除了中日韓還有哪些國家把書法當成獨立的藝術,並且有書法家這樣的稱呼?
下聯:青天有路苦尋仙。如何補上聯?
緬甸翡翠與中國玉器文化
水與人類文化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