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白城——宗教信仰

——

一、宗教

(一)佛教

  清初,佛教傳入伯都訥(扶余縣)。清末至民國初期,佛教相繼傳入境內各縣,寺廟漸多,信者日眾,到1945年,境內有大小寺廟近百座。佛教僧侶的佛事活動主要是每逢農曆初一、十五燒香、上供、念經。此外,農曆正月初一、二月十九、四月初八、六月十九、七月十五、九月十九、十月初一亦做佛事。

  1947年至1948年,境內寺廟被拆毀或佔用,僧侶還俗,自食其力,宗教活動終止。

  1955年,扶余縣慈雲寺由監院出錢修復,幾位尼僧回寺,除佛事外,從事勞動,自食其力。1985年,大安縣三聖庵,經縣政府幫助,蓋佛堂三間,恢復佛事活動。

  2015年,全市有佛教寺廟15座,有傳教徒4萬人。

(二)道教

  清代中期,道教傳入伯都訥,具體年代無考。清末至民國初期,道教傳入境內各縣,境內建有道觀近百座。道教主要有龍門派、蓬萊派,以煉神、養氣為修真之本。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為廟會,以十八最為隆重。屆時當地居民著新裝,到廟上焚香、上供、還願、「跳牆」等。小商小販雲集,熱鬧非常。

  1947年至1948年,,道教宮觀先後被拆除或佔用,道士還俗,參加生產,宗教活動終止。

(三)伊斯蘭教

  清乾隆年間,隨著山東等地的回族移入伯都訥,伊斯蘭教傳入境內。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伯都訥城清真寺落成,為境內清真寺之始。

  清末至民國初期,境內其他各縣隨著回族的遷入,亦相繼傳入伊斯蘭教,並先後建立清真寺。每逢節日大部分回民到寺里沐浴、做禮拜。

  1966至1976年,清真寺被佔用或拆除、毀壞,宗教活動停止。1980至1985年,落實宗教政策,政府撥款恢復和新建清真寺12座,恢復了伊斯蘭教活動。

  2015年,全市有清真寺4座,伊斯蘭教信眾5100人。

(四)天主教

  清光緒年間,天主教傳入境內。法國傳教士到伯都訥,並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在伯都訥城建教堂1座。至民國初期,天主教相繼傳入境內各縣,並先後建立教堂。神甫多為法國、德國、加拿大、瑞士人,後有中國人任神甫。天主教通過興辦學校、安老院、醫院、手工院等福利事業擴大傳教範圍。東北淪陷時期,僅扶余、洮安(白城市)、大賚(大安縣)、安廣(大安縣)縣已有教徒3000餘人。

  新中國成立後,教徒日漸減少。1953年後,白城、扶余等縣天主教神甫由中國人出任。1957年7月,白城縣成立「天主教愛國會」。「天主教愛國會」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宗教政策,組織教徒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神職人員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文革」開始後,宗教活動停止。1980至1985年,落實宗教政策,政府撥款,新建和恢復天主教堂3座,其中白城市、扶余、長嶺縣各1座,恢復了宗教活動。

  2015年,全市有天主教堂1座1公所,天主教徒1500人。

(五)基督教

  清光緒年間,基督教傳入伯都訥。至民國初,先後傳入境內各縣。1933至1940年,白城基督教會轄烏蘭浩特、索倫、馬家溝、突泉六戶、安廣、舍力等6處教會,教徒779人。1941年後,基督教活動日漸減少。1947年年,大賚、安廣等縣的教會停止活動。1949年,洮南、洮安縣僅有教徒100餘人。

  1950年9月23日,中國基督教發起「三自」(自治、自養、自傳)愛國運動,走上「三自」道路。白城市基督教牧師蘇道生、長老胡志鵬、傳道員肖純光、執事張德生分別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白城市委員會委員。

  「文革」開始後,宗教活動停止。1980至1985年,落實宗教政策,政府撥款,恢復和新建教堂2座,並發展了教徒。

  2015年,全市有基督教堂78座,有教徒4.2萬人。

(六)藏傳佛教

  清初,藏傳佛教在郭前旗(前郭縣)蒙古族中興起,當地人稱之 為喇嘛教。新中國成立前,全旗有6座藏傳佛教寺廟,其中崇化禧寧寺為旗廟,普祥寺為王府家廟,二寺合稱「阿拉街廟」,為旗內寺廟之首,宗教活動中心。

  崇化禧寧與普祥寺均位於王府站阿拉街屯中,山環水繞,氣勢雄偉、壯觀。寺廟為四合院建築,內分二倉,一是喇嘛倉,即崇化禧寧寺;一是太值倉,即普祥寺。崇化禧寧寺開始有喇嘛30人,隨著宗教的傳播,最多時達330人。清光緒末年,主教喇嘛錫勒病死,按當時教規,應由皇帝另行指派主教喇嘛。旗王齊默特色木丕勒為壟斷宗教大權,進京面君,耗資萬兩金銀疏通朝廷上下,使其三叔阿木爾欽格勒圖成為札薩克喇嘛,即政權喇嘛,為全旗宗教組織的最高統治者。

  清末民初,郭前旗有千餘名喇嘛。其來源:因病或家境貧寒許願來的;家庭成員信佛較深,子女被送來的;奴才替主人來的;家庭弟兄多,被征來的。喇嘛中的多數是貧苦蒙古族人,在寺廟中地位低下。有權有勢的佛爺喇嘛和札薩克喇嘛,多是王公貴族的直系,或受朝廷封印的。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與蒙古族王公貴族相互勾結,做出規定,要求前郭旗蒙古族青年的三分之一至寺廟當喇嘛。並於1941年在阿拉街成立喇嘛學院,由4名日本留學的喇嘛任法師,招生50餘名。

  每年農曆六月十四、十五日舉行廟會,也稱「薩瑪會」,進行「跳塔」或「跳鬼」。有「達拉聖母薩瑪會」和「米力聖佛薩瑪會」兩種。阿拉街廟的「達拉聖母薩瑪會」隆重非常。東北淪陷時期,不僅遠近村民拖兒帶女來參加,王公、貴族、豪紳、政府官吏和日本參事官也來赴會,有些長春的日本人,也攜家帶眷特來趕會。廟會盛況正如《吉林鄉土志》所載:屆時「觀都如雲,車馬載道,聯袂接踵,揮汗如雨。商賈雲集,盛狀萬分。鄉婦村姑,捧香祈禱。喇嘛誦經,貫穿始終」。12名喇嘛為1隊,表演薩瑪舞。他們頭戴獸頭、雉尾、鹿角、神鬼等各種假面具,身穿各種綢緞長袍,手持劍、斧、鼓等各種器械,隨鑼鼓節奏而舞。伴奏的諸樂器中,稱為「牛喇叭」的丈余長大嗩吶,極其顯眼,嗚嗚之聲遠傳數里。

  新中國成立初期,寺廟被毀,藏傳佛教教活動停止。

(七)薩滿教

  清代,薩滿教傳入郭前旗,郭前旗薩滿教的始祖是浩布克太,教徒對其無限崇拜。薩滿教沒有成文的經典、寺廟和固定場所。

  清代至新中國成立前,薩滿教在郭前旗盛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薩滿教徒的祭祀活動日。

  新中國成立初期,薩滿教停止活動。

二、教堂寺廟

(一)德順雙塔

  原為蓮花圖召(廟),因新中國成立前已坍塌,只剩下廟門前東西兩座塔,後人便稱之為「德順雙塔」。蓮花圖廟建於清崇德年間。是現內蒙古興安盟境內葛根廟的前身。第一、第二、第三世葛根(意為轉世者)活佛相繼在此講經、駐蹕。第一世葛根卻日布扎木蘇,原在圖什業圖旗王府佛堂供佛。因為科左中旗達爾罕王爺治癒疾病,被封為「阿巴達」喇嘛。後達爾罕和圖什業圖兩旗共同俸其為葛根,將他正式請到蓮花圖廟,直到91歲圓寂。第二世為出生在札薩克圖旗的旺丹巴雅日,因其將藏文《丹珠爾》譯成蒙文有功,獲封「諾因呼圖克圖」(呼圖克圖為清代喇嘛的最高稱謂),乾隆皇帝親賜蓮花圖廟為梵通寺。為了弘揚教義,旺丹巴雅日決定擴建梵通寺,選定洮兒河以東的科右前旗哈達納拉蘇木陶賴圖山南一處廟址,尚未動工便去世。梵通寺、廣覺寺、廣壽寺、宏濟寺由第三世葛根那希嘎拉完成。三世葛根將梵通寺搬到陶賴圖葛根廟。原梵通寺仍稱蓮花圖廟。當時負責主持修建梵通寺的兩位大喇嘛羅卜僧確德爾和阿旺散布丹圓寂後歸葬於蓮花圖廟。為紀念這兩位大喇嘛,在蓮花圖廟門前建東西兩座舍利塔,東塔葬羅卜僧確德爾,西塔葬阿旺散布丹,名為「保安塔」,後人稱為「德順雙塔」。塔葬為喇嘛教最高喪葬形式,一般為大活佛圓寂後所採用。高僧圓寂後,遺體或骨灰存於塔內,供後人朝拜。這種葬俗源於釋迦牟尼時期,距今已2500多年,從印度傳入西藏,元朝以後傳到東北。

  雙塔東西並峙,為磚結構,方向朝南,間距23米,兩塔建築形制基本相似,圖案大體相仿。通體以白色為基調,由塔剎、塔身、塔基三大部分組成。雙塔結構流暢簡潔,造型古樸兼具南亞風情,並融合藏、蒙風格於一體,塗飾白、藍、金色,是典型的喇嘛教建築,在廣袤的田野上格外凝重耀目。

  蓮花圖廟址南北長142米,東西長140米,總面積約19749平方米。據載,民國初年尚有喇嘛僧數十名及廟宇多間,前後有兩重殿,東西有配殿,僧房山門及鐘鼓兩樓等,是布局嚴謹、井然有序的建築群。今天從遺址周圍散布的殘磚碎瓦,以及殘留的石柱礎等仍可看出當年的規模。

(二)通榆交哥廟

  交哥廟建於清中期,位於通榆縣興隆山鎮林勝村廟腰屯中南部一片沙崗圍繞的平坦草地上,是目前已知的當年境內最大的寺廟。寺廟共有5座殿堂,均為磚砌、平頂。大殿居中,為三層階梯式建築,北高南低,階梯式由北向南延伸,最前面的殿堂為一層,中間的為兩層,最後面的為三層,前層屋頂為後一層的平台,平台周圍壘砌一米高的磚牆。廟宇整體坐北朝南,視野開闊。從遺存的基址看,規模宏大,外牆南北長132米,東西寬120米,建築基址高出地表約1.6米,為青磚砌築。中間為主體建築,南北長46米,東西寬8米,四周砌有青磚作為圍牆,南北長78米,東西長46米。磚牆四角各有一座規模較小的廟宇,其基址南北長18米,東西寬12米,每座較小的廟宇四周都砌有青磚牆,均在南牆中部開門。廟宇整體圍牆朝南中部開有一大門,建有高大的門樓,大門距內院26米,鋪設一條6米寬的甬道相連。距外部山門16米,鋪設一條4米寬的青磚甬道相連。甬道兩側各有4個旗杆坑址。關於交哥廟的宏偉壯觀,曾有當地老人回憶,廟內供奉的大佛高12米,有喇嘛700多人,廟後有7條街基,建有200多幢禪房供喇嘛、僕役、香客、平民等居住;周邊還有耕地100多垧,餵養幾百頭牛羊。

  歷史上的交哥廟,香火旺盛,儀式活動頻多。每年都進行幾次大的廟會,主要內容是跳鬼、降妖、驅魔,以祈求風調雨順、驅災除病、平安順利等。廟會的影響力也很大,方圓幾百里前來趕廟會的人蜂擁而至,絡繹不絕。

  土地改革開始以後,交哥廟充公作為集體辦事場所,也用來存放大車、牲畜等,喇嘛也陸續還俗。「文化大革命」期間,廟宇毀於一旦。

(三)通榆向海廟

  又名香海寺,位於通榆縣向海蒙古族鄉,據向海老輩人講,向海廟始建於宋末元初,距今已有700餘年歷史。名「福興寺」,香火日旺,進香朝佛者日眾,寺廟聲名日盛。特別是六世班禪來寺講經傳法,匯聚喇嘛1000餘人,聽經受法的信眾不計其數。期間晨鐘暮鼓,廟內廟外香煙繚繞,瀰漫如海,人們便稱其香海寺。

  向海廟坐北朝南,山門南開,進門便步入一寬30餘米、長90米的院落,東西兩院各有一株古榆,枝條上掛滿了求祈者拴上去的紅色的繩子或布條,迎風搖曳,平添了寺廟的清凈和神聖。新建的寺廟建築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看到的是三重殿,第一重殿是千佛殿,出殿往北是天橋,天橋墩下是通衢大道,過了天橋是第二重殿天王殿,再往北是三重殿觀音殿。走出觀音殿便看到寺院的主殿——大雄寶殿,「大雄」意為釋迦牟尼威德至上,顯然此處是供奉釋迦牟尼的殿堂。大殿為三層平頂式磚木結構的建築,殿內雕樑畫棟,流光溢彩。殿中共供奉三尊釋迦牟尼在世間三種不同化身的塑像。中間一尊佛像,立於兩旁的為兩尊比丘像,分別是佛的弟子迦葉和阿難。兩側排列十八羅漢塑像,神態各異,全身鎏金。整個大殿高大明亮、莊重神聖。

  大雄寶殿後面是一尊15米高的巨大的漢白玉阿彌陀佛站像。再往北是三聖殿,殿內供奉著密宗西方三聖,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革」期間,向海廟一度被毀損,現存廟宇為今人修復重建。

(四)華嚴寺

  華嚴寺建於1911年,俗稱關帝廟。華嚴寺廟地是萬福麟施捨的,原先沒有廟,後來興安屯墾軍二團團長徐景隆在那裡修了一座城隍廟,裡面供奉有城隍爺和城隍奶奶。

  修建華嚴寺還有一段小故事。原來民生路路南那片荒地是萬福麟給萬福成(萬二瞎子)作房基地的。萬二瞎子不爭氣,既娶小老婆又通匪,吃喝嫖賭,不幹什麼好事,這個地段也沒蓋房子。團長徐景隆在一次剿匪中,一些鬍子就公開跑進萬福成在草甸子看馬的院里去了。因這個大院周圍一馬平川,全都是草甸子,人往哪跑,在很遠處都看得很清楚。徐團長手下的人帶著兵就要進院搜查,萬二瞎子依仗萬福麟的勢力攔住大門,說啥也不讓進,說他的院里根本沒進什麼鬍子,並責問前去的軍兵:「你們究竟想到院里做什麼?這裡是督軍的馬場,你們是否與督軍過不去?」那些軍兵的頂頭上司徐景隆才是個團長,萬二瞎子的哥哥是督軍,小貓怎敢在老虎身上撓痒痒,只好打馬回城,而鬍子卻趁機潛逃了。據說,萬福麟很讚賞徐景隆,在一次接見中,萬稱徐剿匪有功。徐說:「白城子一帶土匪並未消滅,大幫百八十的,小幫三五十的還有,剿匪很難哪!」萬說:「黑龍江省土匪更多,哪像白城子那樣太平呢!」後來萬追問徐:「白城子土匪為什麼還那麼多?」徐說:「現在鬍子里有兵,兵也有當鬍子的,總也消滅不完,何況還有隱藏鬍子的人。就說剿匪吧,有次追剿到你的馬場去了,我們要進院子,就沒進去,結果鬍子跑了。」萬福麟一聽火了,隨即把這馬場的馬全部趕走了,並要槍斃萬二瞎子,下邊的人求情,才免了萬二瞎子一死。萬福麟就叫萬二瞎子在房基地那修一座廟,並叫他看廟。

  華嚴寺廟地原是亂墳崗子,那裡原有一個小土地廟,後修了三間大房子作為廟,即後來的華嚴寺。萬二瞎子並沒有看廟,不久廟裡住了位「何老道」,逐漸這廟和廟後的一些房子也就歸何老道經管了,何老道後來發了財。何老道原本是個老道,東北淪陷時才受戒成了和尚。何老道就在那廟上住。東邊還有幾間房,這房子是經他手蓋成的。原來白城子北有個老道廟,有四五個老道,那個屯子也就叫「老道廟」。那裡,何老道也不出名,東北淪陷時,何老道才露頭出了名,那時他已經是和尚了。

  萬二瞎子雖然沒有看廟,但廟周圍那些房子的房租卻裝進了他的腰包。東北淪陷以後,萬氏家產成被日偽定成「逆產」,人們也不給他房租了,他就住在北公所,北公所供給他吃喝,後來就死在北公所了。

  後因瀕臨坍塌,華嚴寺於1985年9月拆除,1999年易址重新修建,位於白城市區東南郊,毗鄰抗洪紀念塔、森林公園,在平齊鐵路南側、長白一級公路東側,佔地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是名副其實的漢傳佛教寺院。建築結構博採眾長,氣勢恢宏,布局和諧,美輪美奐。這裡不僅是善男信女進奉香火、朝拜釋迦牟尼的聖地,又是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觀。這是一座坐北朝南建築,在中軸線上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藏經樓,與中軸線對稱的偏殿有觀音殿、地藏殿、祖師殿和珈藍殿。殿與殿的布局,更是匠心獨運。在仿古秦磚漢瓦的映襯下,華嚴寺的山門巍然高聳,金碧輝煌,聖潔的感受令人油然而生。山門上方,匾額「華嚴寺」三個字筆力遒勁,結構嚴謹,與莊嚴的山門十分協調,此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

  進入山門,撲入眼帘的便是天王殿。這是一座灰磚灰瓦、五脊六獸的仿古建築。大殿的四角懸掛著風鈴,讓人不禁想起「風吹寶塔玲瓏響,風住寶塔玲瓏停」的傳說。大殿的四周漢白玉雕獅護欄,惟妙惟肖;殿內供奉的四大天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過了天王殿再往裡走,便是華嚴寺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巍峨壯觀,古樸莊嚴。殿頂重檐斗拱,黃瓦飛甍。殿內雕樑畫棟、流光溢彩。殿中供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三尊佛像。佛像金碧輝煌,慈眉善目,超凡脫俗……這700平方米的殿堂,是佛門弟子的大千世界。

  大雄寶殿後面的藏經樓,有三層建築,《大藏經》就珍存在裡面。

(五)二郎神廟

  二郎神廟坐落在通榆縣城西郊3公里處,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修建。廟內塑有3.3米高的漢白玉二郎神像,銀盔素甲的二郎神凝眉立目,威猛的哮天犬警視四周,讓人看後肅然起敬。廟內香煙繚繞,參拜者絡繹不絕。

  在二郎神廟附近,有一片古老的水域,名曰「二郎湖」。湖畔沙崗起伏,綠樹環繞,濃蔭連綿,鳥鳴鶯啼,景色美不勝收。登上這裡最高的沙崗,頭一眼望到的就是那美麗的二郎湖,它澄澈透底,清可鑒人,一泓碧水似那塊萬世難求的和氏璧閃著光,透著亮,鑲嵌在這個茫茫草原上。

  傳說這裡曾有一條蛇精,經常出來害人,而人們卻拿它毫無辦法。終於有一天,天上的二郎神得知此事,為了解救人們,便用神法降伏了這個蛇精。後來,這裡的老百姓為了感謝二郎神,便在此處修建了一座廟宇,取名「二郎廟」,而廟旁那片湖自然稱作「二郎湖」了。說起二郎湖還確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神奇,這個小湖豐年時水不盛,但大旱時水也不減,歷經無數大旱之年從未乾涸過,彷彿有股神力籠罩著。後經勘測得知,這個小湖下面有一個泉眼,連著四通八達的地下水系。

  每到初春,城裡的人們總會來這裡踏青,在這裡品味著春天的氣息,青青的草,綠綠的樹,無名但卻妖嬈的小花都展眉招手向人們笑著。如今,這裡以二郎廟為中心,已建成了旅遊休閑度假區,成了人們休閑消暑的好地方。度假區佔地約4.2公頃,區內鋪設了甬道,新建了觀景亭、小橋、雕塑小品等,還建成了猴山、鳥類觀賞亭和湖上拱橋、湖邊釣魚台等,被大家愛稱為通榆人的「避暑山莊」。

(六)天主教堂

  白城天主教堂始建於1929年,位於白城市文化東路33號,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有青磚房6棟30間。後由台灣宗教界人士桃園縣神甫蘭兆斯個人籌資在原址重建,現由神甫杜金主持,有修女2人,信徒1500餘人。新教堂位於城區明仁街與文化路交會路口東北側,洮北區政府路北。教堂為聖潔的白色。形制與西方風格酷似,上部三角形的頂端,豎立著十字架,下面書「天主堂」三個大字。建築面積960平方米,為磚混框架結構二層樓房,高21米(含十字架)。教堂前正中央供奉耶穌背著十字架的塑像。後面有聖間,是神父在舉行禮拜時換服裝的地方。左右兩側牆壁掛著十四幅苦路的畫面,講述著耶穌在比拉多衙門受鞭打之後被比拉多交給猶太人去釘死的過程:耶穌遍體鱗傷,背著十字架走上加爾瓦略山,發現惡人怕耶穌傷重在路途中死去,雇了一名叫西滿的人幫助背十字架。路上遇見許多「耶路撒冷」婦女為他痛哭,於是耶穌勸告婦女們應明白他受難的真正意義。在行進的途中耶穌因重傷曾經三次跌倒,後艱難的到達了加爾瓦略山。士兵們將耶穌的衣服剝去分成四份瓜分,然後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死後的第三天復活升天。以後在每周五,天主教的教徒們都要參拜這十四幅苦路像,以永遠牢記耶穌的苦難經歷。

  天主教傳入白城一帶是在1911年,當時尊崇此教的只有3人。1931年,四平主教府派加拿大神甫貝寶善來白城傳教。1933年先後在白城青山復興村、陸家村和安廣、鎮賚等地設天主教會分會所,採取興辦學校、安老院、醫院等慈善事業擴大傳教範圍,教徒多達到300人,有外籍本堂神甫6人(加拿大籍5人,德國籍1人),副本堂神甫4人,掌管教會的一切事務。新中國成立後,「天主堂」自立革新,不接受外國津貼,自辦教會,並逐步由中國人出任神甫。

  天主堂的活動內容很多,按照要求,教徒每天都要進行晨禱和晚禱。除經常祈禱外,天主教會每年有四個隆重的大型瞻禮節日,即聖誕節、耶穌復活節、聖神降臨節、聖母升天節。

  聖誕節主要是紀念耶穌的誕生,即每年12月24日前後開展的慶祝活動;復活節是以紀念耶穌死而復活的日子(即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後的第三日復活)為中心開展的活動;聖神降臨節是紀念耶穌死後三日復活,第四十天升天,第五十天聖神降臨,耶穌在升天前預許聖神降臨;聖母升天節是慶祝瑪利亞的靈魂和肉身一同被提升天。

  神甫要根據這四大節日的氣氛身著紅、白、紫不同顏色的服裝(祭衣),率領輔祭人員(4—7人)緩緩走上祭台,圍繞祭台先要上香或灑聖水,然後和在場的信徒們一起舉行彌撒聖祭。

  白城天主堂每有上述活動,里里外外擠滿信徒,遠至大安、通榆、烏蘭浩特也都有人參加,盛況空前。

(七)德善佛堂

  德善佛堂坐落於大安市南湖北岸,西與長白公路毗鄰,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

  整個佛堂分為東西兩院,西院是宗教祭祀活動區,主要是一片雄偉的建築群,它居高臨下,神秘古樸。二層飛檐斗拱仿古式大紅山門巍峨聳立。一對青色的石獅安坐於紅門兩側,守護著山門。

  步入山門,首先看到兩尊怒目圓睜、體魄精壯、上身裸露,鼓鼻張口的三米高的銅質金剛像(即民間廣為流傳的「哼哈」二將),分立於山門殿東西兩側。往裡走,影壁牆上是一幅形態生動的彩繪飛天仙女畫像,影壁牆的後面刻滿了「功德芳名」。鐘鼓二樓斗拱飛檐,金碧輝煌,格外引人注目。越過大理石鋪就的廣場,迎面即是大雄寶殿,寶殿的金黃色琉璃瓦脊上,兩條琉璃龍形態逼真生動。大雄寶殿為此院的中心建築,二層飛檐,加之四角上別具一格的「八大斗拱」,使大殿更顯得造型奇偉,整個大殿莊嚴肅穆,拋光銅質的釋迦牟尼等佛像以及二十諸天像安坐於殿內供台之上,供人們膜拜瞻仰。

  佛堂東院系生活區和供養區,設有齋堂、寮房、衛生香廠。院子雖平凡,但有「二奇」。一奇:獨根雙干塔松。多年前,有人贈給佛堂四盆松苗,佛堂將其分栽於庭院之中,奇蹟便發生了,這棵獨根塔松竟齊頭並進地長出兩根樹榦,猶如一對孿生姐妹,比肩而立,相偎相依。二奇:地穴之謎。堂址前身系市老幹部休養所。1987年準備開業時,在二十間連脊瓦房正門前突然陷下一個大洞,填了多車毛石和廢土仍然深不見底。並波及門兩側房屋同時下沉,大門被陷傾斜,玻璃被擠碎,門也不能開啟,開業之事作罷,只好出賣。

  佛堂接手後,負責人也為大洞無法填滿而擔憂。不料奇蹟發生了,在7月的一天早晨,此洞不填自滿。全是尖石有序地排列著,直到地平面,原來下沉的房屋、雨搭、大門竟悄然復原,房屋裂縫自合,大門也開啟自如。居士們和知情者驚嘆不已,認為這是佛、菩薩加持,上天垂青,天人感應。同年8月,吉林省地質局勘探隊來這裡,尋找衛星拍照下來的地穴。佛堂負責人說:「哪來的地穴?這個門前從前有個大洞,不填自滿了,我們就在地表抹了抹。」勘探隊長說:「什麼大洞,要是淺了,衛星能拍到嗎?這個地穴深不可測,為此我們特來考察。」後來,他用圖紙一對照,正是此門前,他們感慨地說「這簡直是不可思議,要不是我們親眼所見,絕對不會相信,地穴是填不滿的。」

  佛堂山門前是微波起伏的南湖,一年四季百鳥爭鳴,風光無限。加之北岸大紅山門大雄寶殿與之輝映,自然形成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傳說很久以前,嫩江流經此地,後來從塔虎城往北江水東移,露出一個大水泡,無論天旱地澇,此泡從不幹涸,也不為患。第二年裡面長滿了蓮花,人們取名為「蓮花泡」。有一年大旱,池中水瘦,忽然一條十餘尺長的大黑魚衝天而起,池水盈滿,故易名為「黑魚泡」。近年來,市政府重視水質凈化,採取有力措施,建設「水上公園」,故又易名為「南湖」。

  2003年,此湖又現奇異景象。湖中有時就出現兩堆茂密蒿草,如水中停泊的兩艘船,又像水中兩間草房,兩個小時左右遂又隱去,不規則的時隱時現,究竟預示著什麼,目前尚不得知。

(八)基督教會

  白城基督教會始建於1929年,位於海明路鶴塔北,教會建築面積218平方米,現有信徒1400多人。

  教會坐東朝西,為磚砌平房,正中砌築起脊門面,塗飾白色,鑲嵌著「基督教會」四個黑色大字,上方豎立著紅色十字架。進入教堂,只見正面中央懸掛著基督教信仰標誌——紅色十字架,十字架上方兩側對稱懸掛負有服侍上帝、傳達旨意、保佑信徒等使命的小天使。下方兩側標有「以馬內利」(譯音,意為神與我們同在)四個大字。在左側牆面中央書有「道成肉身」(道:即神,肉身:即人)橫幅,在右側牆面的中央懸掛著達·芬奇創作的一巨幅油畫《最後的晚餐》,作品表現耶穌被釘死的前夜和十二門徒舉行的最後的一次晚餐場景,彷彿向人們講述基督教聖經的故事。

  基督教內基本禮儀有:洗禮、聖餐、婚禮、殯葬、聖職等。

  平日里,教堂內定時舉行禮拜、禱告會、見證會、查經會和早禱等宗教儀式活動。每逢聖誕節來臨,教堂內外裝飾得五彩繽紛、華光四射,分外迷人。聖徒們沉浸在一片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中。教堂內要舉行慶祝耶穌降生的夜禮拜(耶穌降生於晚上),禮拜中獻唱《聖母頌》或《彌賽亞》等名曲,還要演聖劇、唱歌、跳舞、作見證。屆時,莊嚴、歡樂的歌聲在教堂的上空久久回蕩;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為一年一度的復活節。聖徒們身穿新衣,手持十字架,唱著頌歌歡慶耶穌復活;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基督教會的路徑印下了無數聖徒們的足跡,教堂內聖徒們灑下了歡樂的淚水和對上帝創造之美的讚歎。「我們相約在主里,在主的愛里我等著你」,是聖徒們經常共唱的一首歌。

(九)清真寺

  白城市清真寺位於洮北區新華東大路北隅東段。它在建築風格上博採眾長,布局和諧統一,具有濃郁的阿拉伯建築風格。該寺佔地面積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64平方米,整體建築為三層框架式結構,建築主體由方體和球體構成。方體部分飾以伊斯蘭教象徵和平的綠色為主色調,球體部分飾以金黃色調。樓頂中央建有鮮明阿拉伯建築風格近12米高的較大主穹頂,四角建有近7米高的次穹頂。由於穹頂有主次、大小、高低之對比,使得整個建築造型完整、豐富,錯落有致,富於層次,中心感強,帶有濃重的紀念性。在較大穹頂尖塔處聳立著由鈦金製作成的清真寺標誌——一輪新月。建築正面建有六根巨大花崗岩石柱,一至二樓為連體彩色玻璃護窗,整個門庭建築為拱門圓頂尖塔形式。在前檐上飾有弧線山尖形的雉堞圖案。遠遠望去,整個建築色調清新,金碧輝煌,莊嚴肅穆,宏偉壯麗。

  清真寺是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禮拜」,是伊斯蘭教的重要活動之一,包括每日五次禮拜,每周一次聚禮,每年兩次會禮。同時清真寺還擔負著舉辦宗教教育、傳播宗教常識和學問的使命,又是穆斯林排解糾紛、評判曲直的場所和為穆斯林群眾主辦婚喪嫁娶、屠宰食用禽畜的服務場所。

  清真寺一樓設男、女沐浴室,專供穆斯林群眾大「凈」、小「凈」(大「凈」即洗周身,小「凈」即洗面部及四肢)之用。人們禮拜前或平時,都可來此沐浴潔身。二樓為辦公室、會議室和圖書閱覽室,是阿訇宣講教義和宗教常識的講壇。禮拜殿設在三樓,面積202.38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0餘人禮拜。

  每逢「主麻」(聚集)日(星期五),很多穆斯林男女來到清真寺參加「聚禮」,穆斯林有意義的活動也多選擇此日舉行,有「吉祥日」「尊貴日」之稱。

  每年的伊斯蘭教曆3月12日,為穆斯林三大節日(開齋、古爾邦、聖紀)之一的「聖紀」日。穆斯林為了紀念穆罕默德,在這天舉行集會。屆時,穆斯林穿戴整齊,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禮拜,誦念《古蘭經》,讚頌聖辭,紀念穆聖。

  伊斯蘭教曆10月1日的黎明,清脆的梆子聲迎來了穆斯林最隆重的節日——開齋節,《古蘭經》的誦讀聲在淡霧中顯得那樣悠長。在悠揚的「會禮」召喚聲中,穆斯林兄弟頭戴白帽,身穿新衣,面帶笑容,一個個來到清真寺,舉行「會禮」,歡度一年一度的開齋節。

  這一天,清真寺上空彩旗飄揚,正門懸掛著「熱烈慶祝開齋節」的橫幅,這時的清真寺周圍一片白色,在這象徵純潔正義的世界裡,穆斯林群眾表達著虔誠的敬仰和美好的祝願。朝清真寺大殿望去,只見老老少少的穆斯林跪成整齊的行列,齊頭並攢的白帽,整齊的動作,莊嚴肅穆的氣氛,是穆斯林團結和堅毅的象徵。禮拜完畢,眾信徒走出大殿,向伊瑪目道安,全體穆斯林互致「色倆目」,表示節日的祝賀,祝願平安吉慶。

  穆斯林群眾在歡度開齋節之後的第70天,又迎來了回族穆斯林的第二大節日——古爾邦節。

  「古爾邦」含有犧牲、獻身之意。我國回族人民把古爾邦節稱為「宰牲」節。節日期間,清真寺熱鬧非常,穆斯林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聚集到清真寺沐浴、熏香、禮拜、宰牲、誦經,歡慶自己的節日。人們走親訪友,互相饋贈禮品,給孤寡老幼散乜帖,表現出回族穆斯林之間的互助、團結、友愛。

  清真寺以其悠久的歷史,宏偉的建築和特有的民族習俗,在吸引著廣大伊斯蘭信徒的同時,也為科爾沁大草原增添了一處亮麗的人文景觀。

(十)德安禪寺

  德安禪寺原名鎮安禪寺,民間又叫關岳廟,位於洮南市西郊,始建於民國初年。相傳1927年,鎮守洮南的張海鵬(外號張大麻子)突然日做一夢,見關公橫刀立馬大呼他為「三弟」,於是他立即提槍上馬隨關公向西狂奔,直追到現在的德安禪寺附近——那時還是一片荒蕪之地,那馬卻死活不再前進一步。醒後頗覺神奇,「張大麻子」乃張飛轉世之說便不脛而走。

  張海鵬為感謝關老爺點明其身世的大恩大德,決意按照夢境所指之處建一座關帝廟終生供奉。據說商賈和百姓們聞聽之後,都紛紛表示願捐款、捐物以響應張的「忠義」之舉。其實,真相併非如此。作為鎮守關東13縣統帥,後淪為漢奸的張海鵬原本土匪出身,為了給不雅的出身塗脂抹粉,不得不編造離奇故事來呈行善之舉。然而,事有巧合,當時已升任黑龍江省督軍的吳俊升,來洮南視察防務時聽說此事,竟於當夜也做了一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金翅大鵬,端坐於如來身邊,後來下凡盡情地享受著人間的香火。吳大帥在閑談時把夢境說了,張海鵬等皆認為這是吳大帥不日即將展翅升遷的吉兆,於是將設計中的關帝廟擴建為關岳廟。除關羽外還供奉岳飛,以表達同吳大帥之間兄弟般的情意和他們報效國家的「耿耿忠心」。


推薦閱讀:

如果給你權力進行伊斯蘭宗教改革,你會怎麼做?
愛因斯坦面對宗教
一位穆斯林朋友
常見佛教名詞釋疑 學誠法師
峋山修道會、共濟會、兄弟會真實存在嗎?

TAG:信仰 | 宗教 | 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