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經》和儒家金律看東西方文明區別之源頭
07-24
聖經中的己之所欲施之於人:從金律看東西方文明區別之源頭 我們知道儒家經典論語中最著名的一句話是:己之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的原則在各個國家的典籍教律中時有體現。其中幾乎可以和這句相媲美的就是《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第七章的第十二條:Do for others what you would want them to do for you. This is the meaning of the law of Moses and the teaching of the prophets。直譯就是你願意別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摩西律法的含義和先知的教誨。被信徒稱之為馬太福音第七章的金律。其實就是所謂換位思考,這是擺脫人們與生俱來的自私天性的最恰當方式,也是人們擺脫動物式本能行事規則,進入到人類文明狀態的根本要義。 但是《論語》中的不欲和勿施與《聖經》中的所欲(want)和給予(for)形成不同的語態,有人稱之為東西方文明的區別,前者強調約束自己,後者強調給於別人。這可以理解中國在歷史上的從未對世界各國強行推行中國的價值觀和文明成果。而西方基督教社會從中世紀開始遍布世界的傳教士、十字軍東征和信仰基督的現代國家美國人全世界推行自由民主和平等。當然,基督徒把這一條看成本教的優越之處,因為他強調了一種積極的態度。基督徒無論是以傳教的名義還是發動戰爭,走出自己的窮鄉僻壤,走到更廣闊的大千世界,開闊了眼界,獲取了新的知識,客觀上促進了文明的交流。歷史似乎證明,積極、進取和侵略往往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不同的時點,產生出不同結果,有時是善行(譬如某些傳教士的文明知識和善行傳播),有時是罪惡(譬如以護教為名的戰爭和中世紀教會對知識的專斷)。 爭較文明的優劣是狹隘的,我們要認識到人類的文明成果是共享的,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是一致的。站在更廣闊的歷史視角上,人類社會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民族主義的情緒無助於這個世界的和平進展。對未來有了共識,回頭尋找我們的發展之路,求同存異不僅僅是對現實的一種妥協,更是對未來發展前景的篤定和超越現在的認識。民族主義的情緒既不誘人也不可靠,合理的雖然維護本家、本國、本民族的利益的考慮是一種先天的情感。但是超越才是尋求永久解決之道的方式。融合的背景下我們又不能不尊重個性和多樣性,現代化的進程似乎成為西方社會設定的同一軌道:工業化、城市化、建立在現代教育體系上的文化理念。現代化形式上的同一軌道與各民族數千年的傳統習慣與豐厚的文化底蘊形成衝突,這是西方歐美國家近代以來主導的近代化現代化進程中,各個民族國家衝突和國際間衝突的主要來源。 因此在己之所欲施之於人的尺度把握與民族文化傳統的平衡中,一種新的文明形態勢必要誕生。它是在現代發展基礎上的遠期共識,它只能是己之不欲勿施於人的折衝樽俎的中華文明擔當旗手的時刻。 附錄一: 神學論文:從金律看基督徒怎樣處世待人 ——淺析《馬太福音》第7章12節 鹽城市鹽都區大岡教堂 微仆柳彼得一.導言 一個人若單單有很好的學問,卻不會「處世」,他在社會上未必能有很大的成就。照樣,一個基督徒若單單背熟《聖經》,真理的知識很豐富,卻不會處世,也不一定能榮耀主。 所謂「基督徒怎樣處世」的意思,實即基督徒怎樣做人,怎樣待人,《聖經》雖然教導信徒「不要愛世界」,但卻不是說不要和世人交往,因為我們還活世上,事實上無法不和世人發生接觸:既然會接觸,就必須注意和人相處,交往的法則了。[1] 然而,一個基督徒又不能輕易信任人,也不要輕易疑惑人,除非清清楚楚有憑有據的認識了一個人,總不要輕易斷定一個人的好壞,不但口裡不要輕易斷定他,連心裡也不要這樣。人一旦有了成見,就象戴上有色眼鏡一樣;戴上這種顔色的眼鏡,無論看什麼就都是那種顔色了。 以惡意揣度人是一種大罪;這樣作不但容易屈枉人,損害人,最後卻傷害了自己。基督徒應該知道,幫助別人,將好處給別人,要看是自己的本分,受人的幫助,得人的好處,要看是別人的恩惠。待別人有好處總不要記念,別人待我有好處總不可遺忘。許多人很想知道,有什麼處世的妙法,可以使我們給人很好的印象?其實任何一種「方法」,都只是一種手段而已,《聖經》所教導信徒待人的法則,並不是什麼「方法」,乃是「品德」。培養美好的屬靈品德作為處世的法則,就是最好的成功秘訣了!所以,主耶穌說:「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二.舊約中有關處世待人的教導 (一)尊重人權即保護生命 《出埃及記》第20章13節說:「不可殺人」,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5章22節說:「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 恨念使人喪失理智與有損人權尊嚴,一切人都擁有生命,安全和人格自由發展的權利,只要不傷害別人的同等權利,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在肉體上或精神上折磨,傷害,更不用說殺害,恨念任何他人,任何人,任何國家任何種族,任何宗教,都沒有權利仇恨、歧視、驅逐、更不用以自身的利益用某種方式來驅逐別人或與自己不同「異已的」少數派。[2]當然,在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衝突,然而,這些衝突應當在公正的體制內以非暴力、非仇恨、非獨權的方式來解決。對個來說是如此,對國家來說也是這樣,對宗教來說更是如此,握有政治權力的人必須在一種公正秩序的體制內發揮作用,並致力於採取可能的最為公平、寬恕、與和平的解決方法。 依照這舊約中最偉大的倫理,要做真正的人,就意味著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我們應當關心別人,隨時準備幫助別人,我們決不能冷酷無情、橫蠻無理、每一個,每一個種族,每一個宗教,都應對任何其他的人,其他的種族和其他的宗教,表現出寬容和尊重,以及投以讚賞的目光,不論與我們不同的人、種族、民族、或宗教、都需要得到保護與支持。 (二)誠實公平即尊重他人 在人類偉大而古老的宗教倫理傳統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條規則:即「勿偷盜!」公元前八世紀阿摩司先知說:「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平如江河滔滔!」(摩5:24 ) 讓我們重新思考一下這條規則的推論:任何人都沒有權利以任何方式搶奪或剝奪他人或公眾的任何東西,進一步說,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毫不顧及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即使用自己的財產,這偉大的宗教和倫理傳統的精神,我們必須珍惜節制與謙和的意識,以此取代對於金錢特權和消費的不息的貪婪!在貪婪中,人婁喪失了自己的「靈魂」,自由,寧靜和內心的和平誠實,以而喪失了使其成為人的那些美德——尊重他人。要得人的尊敬,須先尊敬他人,並作受人尊敬的事;要得人的愛,須先作愛人並得人愛的事,不作這些卻一味的希望得人的尊敬和人的愛,結果只能討來人的輕看和厭惡。 (三)慎言守心即言行一致 耶和華所恨惡的有六樣,其中有一「撒謊的舌」。(箴6:17)乘僻人播散紛爭,傳舌的離間密友。(箴16:28)君王若聽謊言,他一切臣僕都是奸惡。(箴29:12)誡律中告訴我們,不可作見證陷害人,——即實事求是所有各地區與各宗教的不可勝數的男男女女,都在努力使自己的生活成為誠實而有信的生活,儘管如此,在世界各地,我閃仍然看到無窮的謊言和欺詐,愚弄和虛偽,意識形態的宣傳和煽動。 政客和商人們在使用謊言作為自以成功的手段;大眾傳媒在散布意識形態的宣傳而不是準確的報道,虛假的而不是準確的信息,玩世不恭的商業趣味而不是對真相的忠實;各宗教的有關人員在把其他宗教貶低得毫無價值,在散布狂熱和不寬容而不是尊重和理解。我們當深重思考倫理中的規則:「不要撒謊!」即:沒有任何人,沒有任何機構,沒有任何國家,沒有任何教會團體有權對別人說謊。 今天,我們無論在學校中,還是回到教會侍奉中,必須受到這樣的教育,要誠信地思考說話和行動,我們有權得這信息和教育,從而能夠作出將構成我們生活的那些決定。沒有一種倫理上的培養,我們就很難區分。重要的東西與不重要的東西,在每天洪水一般的信息中,當意見被描繪事實,趣味或利益被掩蓋,種種傾向被誇大,事實真相被歪曲的時候,倫理的標準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辨識。 倫理精神指出,要做真正的人,就意味著我們決不能把自由混同於任性胡為,或把多元主義混同於對真相漠不關心。我們應該在所有的關係中培養誠信的態度,而不要虛偽。我們應該不斷地追求真理和不受腐蝕的真誠,而不要傳布意識形態的或黨派性的片面真理。我們應該勇敢地為真理服務,保持表裡一致,真實可信,不斷的寬恕與革新,來擺脫教會至今分裂的狀況,擺脫教會間的接觸中出現的不信任感與敵意,擺脫由於令人麻木的,對往事的回憶而造成的負擔以誠實可信,忠誠的態度來建立相互之間的尊重,理解和夥伴關係,而不是家長式的支配和貶低,這種支配和貶低表現的是暴力並且會引起相反的暴力。我們需要互相之間的關心、寬容、愛心與和解的意願,而不要任何形式的佔有的慾望或權的的濫用。更不是以一種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方式來加以攻擊與批判。 三、有關「金律」的經文釋義 (一)「金律」的定義 「金律」指的是不能變更的信條或法律條文。[3]而《馬太福音》第7章12節指的是耶穌的「金律」,他的「金律」有積極與消極兩種形式。 首先,消極方式告訴我們,一定不能以自己不願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待人;這條「金律」根本就不是一條宗教之律,它是常識,缺乏這種常識,社會關係便無法建立。金律的消極形式只包含不做某件事,或禁絕某些行動的意思。 只作事決不至於十分困難,我們決不傷害別人,並不是一個特殊的宗教原則,而是一個法律上的原則。一個根本毫無宗教信仰,亦無宗教興趣的人,仍可持守這個原則。一個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傷害別人,但是他對別人毫無用處。人可以藉著單純的不行動來履行這個消極的金律,如果他一直什麼事都不做,他就決不會破壞這條律。永遠無所事事的良善完全違背了基督教良善的真義。 這條律以積極的方式來表達的時候,等於就是要我們積極地向人作我們願意人怎樣對待我們的事,使人生有了新的原則,在待人的事上也有了新的態度。但是惟有基督的愛存在心裡的人,才能開始滿足這規律積極性的要求。 他會照他願意別人怎樣饒恕他那樣的去饒恕別人;他會照他願意別人怎樣幫助他那樣地去幫助別人,會照他願意別人怎樣稱讚他那樣地去稱讚別人;也會照他願意別人怎樣了解他那樣地去了解別人,他決不想逃避做事,卻隨時在找事做。他的人生自然會更另複雜,他消磨在自己的願望與自己活動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因為他一次又一次地停止他所作的事,去幫助另外一個人。這條律將在他的人生中,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成為統轄他生命的原則。 (一)「金律」的經文釋義 對於這節經文的意義,幾種版本各有見解: 1、新約聖經注釋 《馬太福音》第7章12節是登山寶訓中論及道德專題的高潮了,「所以」一詞不僅將這節與前幾節聯繫在一起,而且也與整個寶訓連在一氣,它教導我們對人應有的態度,隨後用一條原則概括了門徒們「更大的義」門徒與常人不同的行為及態度,你們的義者不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4] 2、靈修版聖經注釋 許多人消極地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5耶穌卻積極地提出「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把這金律變得更有意義,要制止不去傷害別人並不算困難,但要主動地為他人做好事,就困難得多了。 耶穌這金律正面地建基於良善和憐憫上,就是神每天向我們顯明的性情,想想我們今天可以怎樣行出良善和憐憫來。[5] 3、《基督生平》注釋 這節「金律」經文在這一段教訓中,主很明顯地指出,禱告(人與神的關係)與我們的生活為人(人與人的關係)是大有關係的,為了使我們的禱告蒙他垂聽,他將舊約的教訓(律法和先知的道理)濃縮為一句話——「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來作為我們與人相處的指南針。這句話便被一般聖徒稱為「黃金之律」此律含有以下三點偉大的精神: 首先,公平,與人相處,當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不可主觀,更不應自私。其次,愛心,這就是「愛人如已」——律法和先知的總綱。(太22:38——40)最後,主動,不是消極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乃是積極地幫助人。這句簡短的話,是「無論何事」的行動指導,所以被稱為「金律」,既然是「律」,其重要性就絕不可忽視,天上千千萬萬的大小星球,因有「萬有引力定律」,才能有規律地,彼此配合地運轉,地上的萬物因有「地心吸力」之律,才能和諧地生存,試想想,若是星球擺脫了「萬有引力」之律,地球失去了「地心吸力」之律,整個天體將是何等恐怖?何等地荒涼?今日人間如此恐怖和荒涼,就是因為人們不按「金律」而行的緣故,若是能按此律而行,人間將是何等美好和幸福呢?[6] 4、啟導本注釋這是行事為人的著名「金律』,是天父的子女都應該信守的道德規範,他給了我們豐盛的生命,必須在生活中表現來,主動的去愛人,幫助人。[7] (三)對「金律」的詰難 1、這句話好人壞人都能得到支持,壞人可以用「金律」原則,理直氣壯地為自己辨護:我願意對方這樣對待我,所以我才這樣對待對方。、 2、這句話使人容易將自己個人的愛好強加在別人的頭上。 3、這教訓容易導致人情冷漠,有能力的人不需要人家幫助他,他也不願意人家來幫助他,因為有時候,沒有能力的人過來幫忙可能在幫倒忙,根據金律的原則,他就不會去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樣,人情就會冷漠,社會就沒有活力 。 4、這教訓容易誤導人,以為好人在做好事的時候,有自私自利的動機,有人做好事,對別人很關心,在表面上看,是在愛別人,其實,是想別人用同樣的愛心愛自己,愛別人的動機完全是想別人來愛自己,就算沒有這樣的動機,但最起碼也有施恩圖報的心,而不是純潔的愛心。 5、耶穌的教訓不優越,人應當「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施恩不圖報,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可以犧牲自己個人的利益,「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的觀點,是個人主義的觀點。 6、耶穌的教訓自相矛盾,在這裡耶穌說:「你們願意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在另一地方教訓人施恩不要圖報,人的善行神會報答,而且不能圖報,不然的話就得不到神的報答。 (四)對「金律」詰難的回應 以上詰難,表面上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其實是誤解了耶穌的教訓 1、基督教的倫理是「神律倫理」 耶穌的教訓不但是限制人外在實際已經發生的行為,而且也限制人的內心世界,一個人的心思意念都要合乎「神的旨意」的要求,所以,一個人願意別人如何對待自己的「願意」 內容,應當是合乎「神的旨意」要求,因此,壞人的惡行為,不能從耶穌的「金律」得到支持,而是要受到耶穌教訓的嚴厲斥責。 2、「金律」是形成性的道德原則。耶穌的教訓著重教訓人尊重別人對自己的區別,以及尊重別人的需要,人與人之間的特定具體需要都是有區別的。甚至在某些情境下可能相互衝突的,一個人不能以自己個人的具體需要,來推定,設想別人的具體需要,自以為別人的需要與自己相同。「金律」教導我們,每個人在希望別人滿足自己的「需要」之前,自己應當先來滿足別人的「需要」。 3、耶穌的教訓是一個整體,不能把耶穌某一項具體的教訓從整體中獨立出來,然後再加以否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非複雜的,有的時候,處在直接相對,對立狀態,有時處在保護與被保護,施與受,扶植與被扶植的狀態。耶穌對這種人際關係狀態中的付出者的教訓是「施恩不要圖報」。所以,在應用「金律」的時候,應當掌握該原則的適用原則。 4、耶穌整體的教訓體系:沒有否定「捨己為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無私利人」的價值。耶穌說:「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四、金律處世待人的內容原則 (一)尊重他人 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是否尊重他人,最主要表現於接受他人的意見,願意向他人學習,從而在自己的言談舉止中避免傷害或冒犯他人。 (二)處世公平 處世要講求公平而不是只圖自己方便,這一點可能很難做到,但會使你廣受擁戴,金律表明,要判斷自己行事是否公平,最好的方法就是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對方或者處在對方的位置上,我會有什麼感覺?」 (三)坦誠待人 最能讓人名聲掃地的莫過於被貼上「不誠實」的標籤了。人們都喜歡被別人坦誠地對待,而把他人的欺騙看成是對自己的侮辱,謊言會毀壞人際關係,而且難於修補,信任建立起來的有快有慢,但一旦遭到背叛,就會立即被毀壞,坦誠待人與黃金規則的關係非常明顯:很簡單,人們都希望他人誠懇待己,並且願意坦誠待人來作為報嘗。 (四)包容他人 人與人相處中,有不同的文化,性格、習慣、背景,這些差異中包含了有益的東西,應該得到尊重和包容,如果因為別人與你觀點不一致而感到煩惱,一定要問問自己?為什麼會這種反應?讓你煩惱到底是什麼?包容他人,也就是寬容他人的一切,甚至於是傷害,因為聖經告訴我們:要愛自己的敵人,並為他們祝福,對恨你的人要行善,為虐待你的人和迫害你的人祈禱。 五、金律對歷代的影響 耶穌的這一「金律」被羅馬皇帝亞歷山大?瑟佛留,命令將此律用金字鑲在牆上遠近馳名——不愧為好榜樣![8]這節金律可追朔到公元二世紀早期基督教的教訓,他們凡物公用,彼此相愛,儘力遵行之金律,使教會有了今天的發展。 但耶穌顯然是第一個將它明確地公式化,並賦予新的重要意義的,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是對神所顯示的旨意的總括,正因為這第一個將它明確的意義彰顯於人世間,影響著我們,在任何場面和環境中來顯揚於他的美德。 六.結論 基督徒處世待人只要自己對得起神,對得起人,就不必須顧慮別人說什麼,或是批評什麼,一個愛神信神的人要叫人人都滿意,都說好,那是絕對辦不到的事。面對不順環境,受人不解,沒有力量反抗而不反抗固然是好,但有力量反抗,仍不反抗是更好。 為自己的權利、地位、名譽、幸福,無論怎樣讓步都可以,但為神的真理和正義,為保守自己的信仰和聖潔,為神的使命和委託,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卻不能有絲毫的讓步和妥協。這是我們的主給我們所留的榜樣,也是我們這作主門徒的人應當學習的。實際上,在基督教團體中應該始終保持,相互尊重、相互退讓、公平處事,坦誠待人。包容他人等,來把提高教會領袖的素質,保持教會的穩重,才能使教會向前發展。我們各人都當「深化自我認知」幫助自己,清晰地了解自己願意被怎樣對待和怎樣去待人,進一步了解寬容,公平和尊重,對今日教會發展要起著多麼大的作用。 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三點結合起來,作為指導自己在侍奉中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我們會發現,在人際關係方面就很處事的基本準則,我們會發現,在我們的教會,人際關係中就很少會碰上什麼麻煩了。 參考書目 1. 《靈修版聖經》,香港:國際聖經協會出版社,1999年。。 2. 巴克萊:《新約聖經注釋》上,南京:中國基督教兩會神學教育委員會,1988年。 3、 陳終道:《基督徒生活面面觀》,香港:宣道出版社,1999年。 4、丁道爾:《新約聖經注釋?馬太福音》,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96年。 5、焦源濂:《基督生平》,美國:加福瑞門鎮,1989年。 6 、劉琦譯評:《論語》,吉林:文藝出版社,2006年。 7、[德]J.B.默茨著:《歷史與社會中的信仰》,北京:市東城區三聯書店出版,1996年。 8、余也魯:《聖經?啟導本》,上海: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2006年。[1] 陳終道:《基督徒生活面面觀》,香港:宣道出版社,1999年,第110頁。 [2] [德 ]默茨:《歷史與社會中的信仰》,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96年,第22頁。 [3] 《聖經?靈修版》,香港:國際聖經協會出版,1999年,第29頁。 [4] 巴克萊:《新約聖經注釋》上,南京:中國基督教兩會神學教育委員會,1988年,第173頁。 [5] 《靈修版聖經》,香港:國際聖經協會出版社,1999年,第29頁。 [6] 《靈修版聖經》,香港:國際聖經協會出版社,1999年,第29頁。 [7] 余也魯:《啟導本聖經》,上海:中國基督教兩會出版,2006年,第1355頁。 [8] 丁道爾:《新約聖經注釋?馬太福音》,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96年,第158頁。 理性的十字軍 ——教宗制權力的巔峰和理性傳統的復興 鄧文增【內容提要】中世紀的歐洲,天主教會不僅在宗教方面控制了人們,卻也在世俗權力上獲得了高度的膨脹。教會高於世俗的君王,所有君王都要受教皇的承認才可以繼位。羅馬教宗更是在十一世紀到十三世紀發動了數次十字軍的軍事行動,在十三世紀興起了經院哲學的思想潮流。使得歐洲人民不僅在生活、行動上尊崇教宗,更在思想、政治、軍事上聽命與教宗。尤其是對於信仰的控制,在十字軍將古希臘的思想重新帶回歐洲的時候,羅馬教宗控制下的經院哲學家們更將哲學運用到了對於神學的闡釋之中,使得信仰高於理性,神學高於一切。然而正是因為教宗在軍事上和思想上進行的十字軍行動,卻也在無意中復興了歐洲的理性傳統。 【關鍵詞】中世紀 羅馬教宗 十字軍 經院哲學 理性復興 1095——1291年,近兩個世紀的十字軍東征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沉痛的災難。死於戰禍的人不計其數,被毀壞的古代文物也是不可勝數。這場浩大的以宗教聖戰為旗號的戰事同時也給東西方民族宗教之間產生了巨大的仇恨和隔閡。但是我們卻也看到了十字軍東征帶來的東西文明的碰撞與融合。 十字軍東征把西歐教宗制推到了頂峰,卻也使得王權和教權都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加強,而削弱了封建領主的勢力。更重要的一點是,十字軍東征讓西歐人在見識了東方的希臘文明和伊斯蘭文明乃至遠東的中國和印度文明的時候,他們把這些先進的文化帶入了西歐。這也就是古希臘哲學重返西方社會,同時伊斯蘭和中國的古典文明成果卻也傳入了歐洲。於是羅馬教宗又發動了思想信仰上的十字軍行動——經院哲學。而這所有的故事與緣由,都要從十字軍東征說起。 一 十字軍東征的始末和緣由 由於塞爾柱土耳其人的入侵,東羅馬帝國皇帝不得不向教宗提出派遣援助的請求,而援軍的理由便是宗教意義上的「聖戰」。教宗烏爾班二世於是在1095年號召發動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這也是十字軍東征史上最為成功的一次。接著便建立了十字軍的王國——拉丁王國。而後隨著十字軍的不斷擴張和穆斯林的反擊,大大小小的十字軍東征先後進行了8次,直到1291年拉丁王國全部落入穆斯林之手為止。0 u1 k: M. [% S9 x* (一)天主教教宗制的興起。「在12世紀和13世紀,教宗制令人欽佩地力圖在世上建構一個完美的社會。教會獲得無以與之比肩的權力和王權。像哥特式的大教堂一樣,中世紀教會直衝雲天,呼召其下的一切人來到榮耀的神面前。」[①]在這一個時期,教會不僅成功的使得任何的世俗王權在教皇面前屈膝,更是成功的以教會的名義發動了十字軍東征和興起了經院哲學。" 1.格列高利七世的改革。1073年格列高利七世當選為教皇,而積極推行克呂尼改革,反對神職買賣和神職人員結婚。隨後他又發布了《教皇赦令》27條,宣稱教皇的權力高於一切。「格列高利七世的努力,大大加強了對整個教會的中央集權統治,鞏固了教皇的絕對權威。為此,樞機主教彼得?達米安稱他為『神聖的魔鬼』。」[②] 2.烏爾班二世與十字軍東征的開始。十字軍東征的始作俑者,教皇烏爾班二世在1095年成功發動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在1096年進軍羅馬驅逐由亨利四世扶植的教皇克雷芒三世,把所有敵對派開除教籍。接著又鼓動了亨利五世謀殺其父。這時候的教會的勢力已然不僅在與宗教和政治禮儀之上,更在於軍事行動之上。 3.亞歷山大三世的勝利。在十二世紀的德意志,紅鬍子腓特烈一世著實是一個英明善戰的君主。在他的不斷擴張中,使得原來屬於德意志的和德意志周邊的聯邦紛紛臣服在他的腳下。在統一了德國全境和北歐以後,腓特烈計劃越過阿爾卑斯山脈,而進軍義大利,而與教皇展開鬥爭。腓特烈?巴巴羅薩不僅扶植僭稱教皇與羅馬對立,並憑藉著軍事力量征服米蘭並攻入羅馬。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能戰勝教皇組織的倫巴底同盟,與1177年親往威尼斯親吻亞歷山大三世的短靴。 4.教宗勢力的巔峰——英諾森三世。與前代的教宗不同,「英諾森三世以及12世紀末和13世紀其他偉大的教宗被培訓成為教會法學家,即教政專家。」[③]英諾森三世宣稱:「彼得的繼承人是基督的代職人:他已經作為神人之間的中介被建立起來,他低於神但高於人;少於神但多於人;他將審判所有的人,而不被任何人審判。」英諾森三世成功的干預了歐洲各國王室繼承的事務,並讓所有反對派全部臣服。並發動了最為強勢也是最為殘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在英諾森三世的時代,經院哲學也開始興起。 (二)十字軍東征。1095年,教宗烏爾班二世發表演說,先是宣稱以外交策略進行與東方基督教的干涉,後來又宣布發動「聖戰」,也就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十字軍東征反映出西方基督教的新活力。在宗教熱情、愛好冒險、個人逐利夢想的推動之下,來自西方歐洲的十字軍在200年中試圖把穆斯林從聖地驅逐出去。」1.十字軍東征前期。在十字軍東征的200年中,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是最為成功的一次,它用不到5000人的騎士和步兵就攻克了土耳其的抵抗,並佔領了耶路撒冷,建立了拉丁王國。但是成功只是暫時性的,在拉丁王國建立不久,穆斯林人民和拜占庭就開始反抗耶路撒冷,於是教皇又發動了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結果卻是以失敗告終。 2.薩拉丁與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2世紀中葉,穆斯林英雄人物薩拉丁以一個騎士的風範征服了埃及和敘利亞,並與拉丁王國簽訂了和平協定。直到拉丁王國新任國王雷諾襲擊了穆斯林世界,薩拉丁於是發動了伊斯蘭世界的「聖戰」,並一舉擊敗雷諾,將其處死,和平佔領耶路撒冷。薩拉丁釋放所有的異教徒返回西歐,但是卻遭到新一輪的攻擊,於是他放棄了騎士的風度,以殘暴回應了十字軍的攻擊。於是西方世界便組織了最為強勢的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由中世紀最為光耀的三個君主率領——德國的腓特烈一世,英國的獅心王理查,法國的腓利二世。然而此次東征卻因為德皇的溺死,英法的分歧而以失敗告終。 3.十字軍東征從聖戰到征服。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不僅打擊了異教徒穆斯林人和摩爾人,卻也掠奪了拜占庭。1198年,英諾森三世組織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並將進攻矛頭只想基督徒國度拜占庭。十字軍征服了東方教會,並促使希臘教會和拉丁教會分裂,使得東方的基督教帝國始終沒能恢復,而在後來幾百年為土耳其征服。而後的幾次十字軍東征幾乎全部以失敗告終,並且激化了西方教會和東方教會的矛盾,使得東西方宗教的對立明顯形成。 (三)十字軍東征的緣由。十字軍東征是西方之於東方,天主教之於東方教會的一次膨脹擴張式的戰爭。時間綿延兩個世紀,造成的危害無法估計,但是一個歷史事件的形成卻也有著它的合理之處,也就是滿足了那個歷史發展的某種內在需要。於是十字軍東征能夠持續的進行下去,卻也有著它存在的充分理由,當然也給後世帶來了不小的意義。 1.教宗制的膨脹。羅馬教宗一直都在宣稱自己是基督的代職人,是基督教世界的主宰者。因此教宗不允許東方正教徒與自己有教義上的分歧,當然對於異教徒的存在,教宗也會以基督的名義發動「聖戰」。無論是從中世紀的教宗哲學還是從一系列的教會活動中,我們都能看到這個影子。教宗無論是在自己的思想教義中還是在世俗的現實中,他們都想達到一個頂峰的位置,當然這種傲慢頂峰的追求,不能不受到現實的挑戰。 2.世俗王權的擴張。教會雖然是十字軍的最高領袖,但是率領騎士和步兵的卻是封建君王。十字軍東征大大削弱了封建主的力量,但是卻加強了中央集權。對於一個封建君王來說,同過教會思想上的整合而加強中央控制,卻也是一個十分合適的辦法。另一方面,封建君王在參與十字軍東征過程中獲得的權威雖然比不上教皇,但是卻也能從信仰上獲得國內的大大認可。 3.信仰與慾望的結合。雖然每一次的十字軍東征都是打著聖戰的旗號,但是十字軍殘暴的行徑卻與薩拉丁的寬容面前相形見絀。不過前三次十字軍東征還遵循著一些宗教上的規範和道德,而在後來的行動中,十字軍展開了瘋狂的掠奪和征服行動。他們發動戰爭的目的已不再是奪回聖城,而是進行征服和掠奪財富。信仰與慾望的結合,使得人們給自己的慾望找到了一個堅固的基石,從而也不認為自己的屠殺是有罪的,反而是光榮的。在掠奪了東方的財富的同時,戰爭的發動者們卻也把東方先進的文化帶回了家鄉。 二 十字軍分走東方文明的光芒 人們一直都在說西方的中世紀是黑暗的,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日耳曼人在征服了羅馬帝國以後,卻遺忘了羅馬的文明。羅馬文明是建立在希臘文明之上的西方兩大文明之一,而歐洲在十字軍東征之前,卻很少接觸到其中真正的文明。而這些文化知識卻在伊斯蘭世界相對完好的保存下來。十字軍東征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把先進了東方文明帶入西歐,卻也成為了中世紀從黑暗走向光明的一個轉折點。 (一)希臘文明回歸歐洲。十字軍東征在掠奪東方城市帶走財物的同時,也把古代希臘文化典籍帶回西歐,重新由阿拉伯文譯成拉丁文出版。1128 年,威尼斯就翻譯出版了亞里士多德的《前分析篇》、《後分析篇》、《正位篇》、《詭辯駁斥篇》等四部著作。「譯文工作使歐幾里得的數學、托勒密的天文學、希波克拉底和蓋倫的醫學、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邏輯學、倫理學回歸故土。古希臘文化的回歸使西歐人在知識領域有了新的知識,自然科學越來越為人們重視,各種知識迅速增長。」世俗文化也在古希臘文化的感召下漸漸成形。 (二)伊斯蘭文明傳入西歐。伊斯蘭文化在穆罕默德統一了阿拉伯世界以後,便成為了世界史上一朵奇葩,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形成自己獨有的文化傳統。相對於西方中世紀黑暗的統治來說,伊斯蘭文明顯示出他的先進與魅力。「阿拉伯人對古希臘哲學的介紹與思考,對東西方數學的綜合與創造,對文學的探索,對醫學的研究,文學上的創作成果以及伊斯蘭教對其他宗教非常寬容的精神,都先後通過十字軍傳到西歐,並對西歐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⑤] (三)中國和印度文明傳入西方。我們一直都了解,中國的四大發明是由阿拉伯人傳入西方世界的。阿拉伯人在與西方基督教世界進行鬥爭的過程中,卻也把自己的文明和來自古老東方的文明帶入了西方。而在十字軍東征以後,西方人自己卻也把這些發達的文明帶了回去。「在1050 年左右,幾乎完全只有教士能夠識字,識字人數只佔西歐總人口的1 % ,從而導致教會對文化教育的壟斷。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先後傳入,使書的成本降低,文化傳播的速度加快,傳播的範圍擴大,愈來愈多的世俗人士可以接受教育。」[⑥]這就大大的促進了西方世俗文化的興起,也為西方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而就在東方文明藉由十字軍傳入歐洲的時候,卻也引起了教會的注意,但是文明的曙光已經升起,於是一個嶄新的文明時代終於在西歐重新開始。 三 思想上的十字軍運動 在中世紀,基督教大教堂中的學校孕育了歐洲大大學。「大學至高無上的任務就是理解和解釋神所啟示的真理之光。正如十字軍反映了穆斯林土地上擴展神的國度這樣一種廣泛的激情一樣,大學顯示出理解神的真理的強烈渴望,無論從何處接受這個真理。」[⑦]在這一段時間內,人類的理性屈膝在神的啟示之下,哲學成為神學的婢女。為了調和基督教義和人類理性的關係,以及合理的安排教務活動,經院哲學家出現了。 (一)異端的先驅——阿伯拉爾。阿伯拉爾在《是與否》中提出聖經、教父和異教經典中相互矛盾的158個問題並用「智慧的第一把鑰匙是勤勉和不斷的追問。…..因為通過懷疑我們開始探索,通過探索我們達及真理。」這句話來回答。其主要論點就是信仰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之上。 1.懷疑的求索。在教宗大肆宣揚信奉作為信仰的唯一條件和前提的時候,阿伯拉爾卻說智慧就是不斷的追問。在阿伯拉爾對於理性的追求中,卻也將理性的思維運用到了信仰之上。信仰中的很多啟示,運用理性的思維和理解產生了諸多的矛盾,而阿伯拉爾確就認為,只有在爭論與懷疑中不斷求索,才能獲得智慧的真理。 2.共相即是概念。阿伯拉爾一向在追尋古希臘和古羅馬哲學的蹤跡,於是才有了對於人類理性的追求。阿伯拉爾在對波愛修的解讀中獲得了關於這個命題的理解。在古希臘哲學中,理性的概念與感性的質相互分離。而阿伯拉爾詮釋波爾費留的時候,便將共相與感性的質相分離,而認為共相就是自在的實體,而並不因為它所規定的事物消失而自身消失。關於「種」和「屬」的界定,關於共相與殊相的邏輯解答都必須包含在理智當中。阿伯拉爾認為「它們(種和屬)是用命名來指出真實存在的事物,這和單數名詞所指示的事物是相同的,這絕非是空洞的意見;可是,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又是單獨地、赤裸裸地、純粹的包含於理解之中。」這實際上是在說明,只有理智才能解釋世界,因為所有的種和屬都是包含於理解之中。 3.先有理性後有信仰。基於對於理性的懷疑和求索,阿伯拉爾提出了理性在信仰之前的理論,並對基督教三位一體理論進行了重新的解釋。他的關於理性先於信仰的命題明顯是與一切宗教神學相背離的。無論是基督教的信仰在先或者後來的因信稱義還是佛教的信解受持,抑或者伊斯蘭教的虔誠信仰,沒有哪個宗教不把信仰放在最先。阿伯拉爾將理性的求索上升在信仰之上的行為,當然會引起宗教神學的惶恐。但是他的追問、檢驗等一套理性邏輯的體系卻在西方獲得的發展,這也促成了經院哲學的興起。經院哲學家們在信仰高於理性的基礎上,引進理想的追問和爭論邏輯,試圖把哲學歸屬於神學之下。 (二)東方哲學對教宗神學的動搖。阿伯拉爾在基督教會中被斥為異端,但是他的教學和求知的態度卻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基督教神學。再加上十字軍重新將古希臘作品帶回歐洲,懷疑信仰的思潮在歐洲大學中興起。13世紀,「古代希臘作品大量湧入歐洲,這動搖了信仰,推動了異端。亞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在那時都可以得到,其關於宇宙本性的理論現在引導人們懷疑啟示。從西班牙開始,穆斯林哲學家阿維羅伊和猶太哲學家蒙尼德的著作正在擴展懷疑主義。」[⑨] 1.哲學理性開始引起人們對信仰的懷疑。「阿維森納主張上帝不是形而上學的主題,因為一門學科並不證明其主題的存在。」[⑩] 也就是說阿維森納認為能證明上帝存在的哲學並不以上帝作為優先的前提主題。但是阿維羅伊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證明上帝存在和純精神都是哲學的主題。既然上帝的存在需要證明,我們能證明出其存在,當然也會有人證明其不存在。這是哲學的一種思維方式,傳統的神學認為上帝的存在不需要證明。哲學的懷疑態度動搖了人們對於信仰的堅定不移。 2.伊斯蘭文化的滲透。伊斯蘭文化中對於異教徒的包容性使得十字軍東征的殘暴與之相形見絀。同時,在穆斯林世界中保留的對於哲學理性的探索和對於宗教信仰的執著卻是並存的。這與西歐中世紀的神學主宰一切形成鮮明對比。很多伊斯蘭思想家專門翻譯、注釋以及研究古希臘羅馬的哲學著作,並運用哲學的理性詮釋伊斯蘭教的啟示。這一點在阿維森納和阿維羅伊那裡都可以看到。他們一方面信奉真主安拉,另一方面卻也不放棄理性的探索和詮釋。這種對於信仰和理性的雙重堅持,順著十字軍的腳步和穆斯林西進的道路在此時逐漸滲透到歐洲。 3.異端運動的興起和托缽修會。由於理性思想的傳入,在基督教徒內部卻也興起了所謂的異端運動。一方面是由於阿伯拉爾思想留下的種子生根發芽的緣故,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東方哲學理性的不斷湧入。在12世紀上半葉,阿伯拉爾的學生阿爾諾德便開始反對教會的腐化和對世俗權力的干預,實際上就是在反對教宗制權力的膨脹。他被巴巴羅薩處死以後,卻也興起了阿爾諾德派,接著又興起了阿爾比派、韋爾多派。異端運動不斷興起。教皇派遣十字軍鎮壓異端運動,同時也組織托缽修會從思想上鎮壓異端,並且成立了宗教裁判所。托缽修會的就說明教會已經認識到了哲學理性對於教會權威的衝擊,同時也表明教會已經開始從思想上開始了對於理性的十字軍行動。 (三)神學與哲學的謀和。托缽修會的任務就是要和異端在思想上爭奪信徒。托缽修會主要有方濟各會、多明我會、奧斯定會和加爾默羅會。他們所信奉的都是基督教正統教義,而反對異端。而其中對於後世影響最大的便是多明我會的托馬斯?阿奎那。 1.尊崇理性高於人類的一切屬性。阿奎那並沒有像十字軍東征一般極力的排斥東來的思想。他接受了古希臘尤其是亞里士多德的關於理性世界的思想。同時卻也把人類理性懷疑的態度引入到了對於神學的探索之中。阿奎那吸收了理性關於共相、存在等概念的邏輯思維,但是他卻也只是承認理性是人的一切屬性中最高的屬性而已,是知識的源泉,卻非是全部的真理。 2.神學真理與啟示高於哲學真理。阿奎那雖然承認並吸收了哲學的理性,卻也沒有放棄信仰在先,信仰的啟示高於一切的教義。在阿奎那看來「在哲學外,建立一種憑上帝啟示的學問,是有益的…除了哲學理論以外,為了拯救人類,必須有一種上帝啟示的學問。」[11]他不僅認為啟示應當存在,而且啟示要先於理性而存在。「人是應該先知道上帝的目的,這樣才可駕馭自己的意志、行為,趨向目的。…人用理智來討論上帝的真理,也必須用上帝的啟示來指導。」[12]所以說,上帝的啟示在人類理性之先,關於啟示的真理是高於人類的理性的。 3.哲學是神學的婢女。阿奎那在對與信仰和理性的謀和上,將信仰的位置居於理性之上。因為理性也只是人類屬性的最高處,而信仰的啟示是神的真理,人類理性永遠達不到那個高度,也無從比擬。但是「神學可能憑藉哲學來發揮,但不是非要它不可,而是借它把自己的義理講的更清楚些。」[13]也就是說,哲學可以作為神學的助手或者工具來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神的啟示,更好的信奉上帝。哲學可以分為物理學、數學和形而上學,而只能是在人類的理智範圍內,但是人的理性無法超越這個範圍,更無法認識到上帝的真理。上帝的真理必須要靠啟示獲得,於是人的理性無法認識三位一體,更無法認識上帝。 4.上帝非是世界本原。關於這一點,托馬斯認為「上帝不是從他的實體創造世間萬物,而是從無創造萬物。」[14]關於上帝的存在證明中,阿奎那從事物的運動或變化、動力因的性質、可能和必然性、事物中發現的真實性和等級以及世界的秩序來進行。他並沒有把上帝作為原初的本原來與哲學的邏輯相混淆。上帝是現實的,而不是潛在的,上帝主導著世界的秩序、運動而不是在世界秩序之中。這也是在闡明神學的啟示是外在於人類理性並高於人類理性的真理。 四 西方理性傳統的復興 我們看到在經歷了漫長的黑暗時期以後的西歐,終於在十字軍東征的影響下重新引進了理性的傳統。雖然經院哲學將哲學居於神學之下,將人類理性安置在上帝啟示之下,但是人們對於理性的探索卻獲得了一個新的時代。阿奎那將基督教會的傳統教義設定在了一個宏大的,幾乎囊括了一切的框架之中,以致於神學吸收了哲學作為自己的僕從。 經院哲學對於基督教會思想的膨脹卻與十字軍對於基督教會世俗軍事權力的膨脹和擴張一樣,使得中世紀的天主教會成為最大的權威。但是當這個權威達到了巔峰的時候,過度的膨脹和過高的要求卻也導致了它的崩塌。經院哲學的興起雖然屈居了哲學和人類的理性,卻也使得理性的傳統得以延續下來,卻也為義大利十四世紀的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搜尋地外文明,一二十年內見分曉?
※在未來五年之後會爆發世界大戰么?
※生態興則文明興 生態衰則文明衰
※全球參與熱度最高的美術雙年展隆重登陸中國美術館 ——「絲路與世界文明」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9..
※文明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