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旅(四)恭王府
[角落] [] 發表於:12-08-10 09:46[第2版 08-10 09:46↓][只看該作者]恭王府最早建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已有230多年的歷史,是為大學士和珅所建的宅院。嘉慶四年和珅獲罪,宅第沒收。咸豐元年(1851)咸豐帝將整座王府賜給恭親王奕沂入住,至此得名恭王府,沿用至今。
北京有幾十座王府,不是被毀就是被挪做他用,以原來風貌保存下來對外開放的僅恭王府一座。在這些房屋中既有體現皇家氣派和威嚴的建築,又有來自民間精巧的建築和裝飾風格,構成了王府文化的最大特點。恭王府既是清代王府建築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國傳統建築及造園技藝最成熟時期的重要表現。著名學者侯仁之先生稱之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天氣太熱,園中遊人很多,我只是參觀了其中一部分。恭王府的「三絕一寶」是最著名的景點,這棟青灰色建築,叫後罩樓。它是恭王府的第一絕,所謂「絕」是指其長度為各清代王府建築規制中後罩樓之最,且樓的後沿牆上層有形狀各異的磚雕什錦窗44扇。此樓為兩層,每層45間,兩層共計90間,拐角處有10多間未計在內,全長150多米,是國內王府類建築最長的樓,被形容為「九十九間半」。(注九十九間半:一說取紫禁城9999間的尾數,另說「謙受謚、滿招損」,百為滿,故取名九十九間半)
後檐牆上每間上下兩層各開一扇窗,下為長方型,二層的窗戶形式各異,我從頭到尾看了一下竟然沒有一扇是相同的,有圓形、方形、石榴形、卷書形、磬形、魚形、蝙蝠形等等,寓「福慶有餘」之意,人稱「什錦窗」。據說此樓就是和珅的倉庫,稱「藏寶樓」,當年內藏金銀財寶、珍珠玉器、綾羅綢緞不計其數。在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降旨,逮捕和珅,抄沒他的全部家產約有十億兩白銀。當時清政府一年的總收入才7000萬兩,相當於10多年的國庫收入之和。和珅的家產比同時期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多40多倍,是當之無愧的首富。
恭王府花園正門就是第二絕,造型採用舒展流暢的西洋風格,它仿圓明園的大法海圓門制,由於圓明園已在1860年時被英法聯軍燒毀,所以這道門是流傳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漢白玉石拱門,因為兩邊的轉花紋和花窗很有西洋建築的味道,所以叫西洋門。是花園的第二位主人——恭親王奕時期建,恭親王奕 是洋務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他希望通過學習西方國家先進技術來拯救清王朝。門額石刻外為「靜含太古」,內為「秀邑恆春」,取喧鬧中存太古之幽靜,滿園秀色永為春的意境,是主人建園的指導思想。
繞過大石豁然開朗,大家看到一個「凹」形的水池,形似蝙蝠,名為蝠池,形狀又像一個金元寶,是和珅的聚寶盆。四周種的是榆樹,它的果實像過去的銅錢,叫榆錢,所以老百姓又叫它搖錢樹,連起來讀就是「福榆」富裕,富富有餘。
抄手長廊,它的特點就是窄,又做瘦,取意長長壽壽,叫長壽廊
這條坡度很陡的爬山斜廊的特點是平坦無台階,象徵著和珅不願意一步一個台階的走,希冀平步青雲、一步登天,事實上他也的確做到了。後人就稱此路為「升官發財路」。
這座小廟為「龍王廟」。其建築十分精巧,內供龍王座像。房前有一口古水井。「龍王廟」的建築充分顯示府主人的獨具匠心。龍是馭水的,花園中羅織著龐大的水系,整座恭王府蘊含著五行中水的意象。
文中的資料是我根據導遊的講解錄音整理。
推薦閱讀:
※北京要開課拯救老北京話,其它方言區坐不住了
※北京的道觀
※北京懷柔區鱘魚養殖進工廠 節水超六成
※京博(086)北京古觀象台(1)
※徒步北京二環記
TAG: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