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源於介子推探究
第九屆中國粽子文化節將於4月下旬在雙合成召開。作為這次文化節的總指揮,寫出下文,作為對這次文化節的文化思考。
端午節源於介子推探究
山西表裡山河,人文薈萃,文化厚重,奔湧向前的黃河為三晉大地孕育出無數英雄豪傑,仁人志士。介子推,晉國賢臣,寒食節便因其而生,為後人所念,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然而,流傳千年的端午吃粽子習俗也因介子推而生,知道的人卻不多。
歷經千百年悠悠歷史的端午節,在中國人心中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始,端午節正式列入國家法定節日。2009年9月30日,端午節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端午節的由來,作為端午文化的一部分,因時間和地域的不同,歷代學者各有不同的認知,國內也有多個關於端午節起源的版本。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等等,關於歷史人物與端午節的故事,眾說紛紜,各不相同。在眾多傳說中,屈原說一直佔據主流,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實際上,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的民間節俗,只是這一端午源起之說鮮為人知而已。
東漢蔡邕《琴操》記載:晉文公重耳,與子綏俱亡,子綏割其腕股,以救重耳。重耳復國,舅犯、趙衰,俱蒙厚賞,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其章曰:「有龍矯矯,遭天譴怒,卷排角甲,來遁於下。志願不與,蛇得同伍,龍蛇俱行,身辨山墅。龍得升天,安厥房戶,蛇獨抑摧,沉滯泥土。仰天怨望,綢繆悲苦,非樂龍伍,惔不眄顧。」文公驚悟,即遣求得於綿山之下。使者奉節迎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熒自出。子綏遂抱木而燒死。文公哀之,流涕歸,令民五月五日,不得舉發火。
文章大意為:晉文公重耳與介子推,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給重耳吃。後來重耳回國稱君,封賞所有隨他流亡的王公大臣,惟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甚為怨恨,便做《龍蛇之歌》以感悟晉文公,然後就背著老母親跑到綿山隱居起來。《龍蛇之歌》的意思為「有一條矯健強壯的龍,遭到了上天的譴怒,卷角棄甲,遁跡於下土。志願不能實現,蛇也和他同伍,龍蛇一齊行走,在草野中仍有分別。龍等到了升天之日,安居於他的龍庭,唯有蛇依然蹉跎失意,沉滯在灰色的泥土。抬頭望著天空滿懷怨恨,纏繞於心的是無限悲苦。並非樂於與龍為伍,憂心如焚是因為他沒有絲毫的關心和眷顧。」重耳讀此文後,悔之莫及,親自到綿山尋訪,但介子推拒不出山。重耳無奈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他出來。誰知火燒了三日,介子推竟抱著大樹和母親被活活燒死。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五月初五不得生火。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粽子作為寒食的一種,五月初五端午食粽子做為一種傳統民俗慢慢就流傳了下來。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端午節,五月初五這個日子,最早便是用來紀念介子推的。
東漢末年出現的這一說法,到後來卻不甚流行。究其原因,應當是由於六朝以降,人們更多把介子推和寒食節聯繫了起來。特別是在唐代,寒食節成為一年中的大節。一年節日中,兩度紀念介子推明顯不恰當,加之端午節之屈原傳說的巨大民間影響力,介子推之說逐步處於弱勢。
介子推端午起源說一直沒有在社會上得到傳播,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分析:介子推的遭遇無疑讓人同情,他對於薄情寡義的國君的不滿和抗議,理所當然地得到了廣大底層百姓的理解和同情。但是,他最終死於大火,和端午節期間民眾喜愛的江河競渡無關,因而民眾更多將介子推與禁火高度相關的寒食節聯繫在了一起,而介子推與端午節的關係卻越來越淡漠了。由於國人的愛國感情和英雄氣節使然,端午節源於屈原的說法始終得到多數國人的認同,南朝梁吳均在《續齊諧記》中對此就有明確記載。
正如山西著名民俗學家聶元龍所說:「漢代末期,山西寒食節的風俗異軍突起,影響廣遠。民間百姓為紀念晉國介子推而舉行禁火寒食,以蘆葦葉包裹黍米煮熟,於寒食期間食用。山西民間用涼冽的井水浸泡粽子,既能長時間保存,又能增加其色、香、味特色。山西晉中一帶還創製了一種類似粽子的涼糕,在籠屜上鋪墊一層蘆葉,上面鋪一層黍米,蒸熟後待涼了切成菱形塊狀食用,與吃粽子的味道同樣可口」。
雖然介子推的端午節起源說更多讓位於寒食節起源說,但與端午節吃粽子習俗相同的是,由於粽子是即可用來祭奠又可用作冷食的食物,在禁火期間把粽子作為主要寒食食品,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現在很多地方民眾依然在寒食節吃粽子,這與端午節吃粽子習俗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為紀念介子推而形成的風俗。
在考證歷史文獻和歷史傳說中,我們有理由相信,介子推是端午節吃粽子最早的發端,而且時間比屈原說早了300多年。這一論斷,不僅有文獻確認,而且還有地域特徵予以佐證。
黍是中國古代五穀之主,古時包粽子用黍。晉人周處在《風土記》中稱粽子為「角黍」:「仲夏端午,烹騖角黍,端,始也。」《齊民要術》稱:「俗,先以二日,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曰"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象。」
據山西省農科院穀物專家王星玉教授幾十年的研究與考證,五穀之首的黍子,又名糜子,為中國最早的旱作農業植物、最古老的糧食作物,其發源地在中國,中心在黃河流域的晉陝一帶。從古到今在山西乾旱地區,黍是普遍種植的糧食植物。由於山西缺少糯米,包粽子時以黏糜子作主料在山西特別是晉中一帶更是普遍流行。所以說,發源於晉中一帶的黍米粽子遠遠早於發源於南方的糯米粽子。這種觀點早在明代就被大醫學家李時珍所確認。《本草綱目·谷部》記載:「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櫚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粽。近世多用糯米也」。
目前在全國各地的民俗中,把粽子作為寒食祭品和寒食食品的地區依然不少,有些地區甚至十分流行。
清光緒《周庄鎮記》:三月,「清明」,插柳掃墓,食粽子,踏青。」 清道光《昆新兩縣誌》:三月,「清明」,前兩日為寒食,新喪未愈年者,設箬葉粽及青糰子以祭,新葬者亦然。 清乾隆《湖州府志》:三月,「清明」其曰農夫浸種子……食粽子,名曰角黍,取寒食之義。又食螺,謂之挑青,雲可明目。 清同治《安吉縣誌》:三月,「清明」……,是日,家皆插柳於門,男女亦戴之。食用粽子,名曰角黍,取寒食之義。 清嘉慶《長興縣誌》:三月,「清明」,食粽子,名曰角黍,取寒食之義,又食螺,以其殼撒於屋上,謂之趕白虎。爆竹之聲,略於初夜。 民國《鳳山縣誌》:三月「清明」掃墓,取楓葉漬糯米,以蕉葉包之,並具牲醴陳墓……少長咸集,祭畢聚飲墓前。 ……
我們可以發現,在上述資料中,多處提到清明節祭食粽子「取寒食之義」,足以說明寒食節吃粽子這一風俗源遠流長,由此也可探究到端午節與寒食節的淵源。
在山西綿山一帶,目前仍有端午期間「點高高山」的風俗。端午當日,早晨全村人集體去山上揀許多的柴草樹枝,堆積成一大垛,然後眾人圍著點著,稱為「點高高山」。這種習俗便是為紀念介子推而來,而這種習俗與寒食節的過節方式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因此,端午作為一個源自民間的傳統節日,民間的一些傳統習俗也為端午和介子推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千絲萬縷的佐證。
綜上所述,端午節發端於介子推,端午節食粽子也皆因介子推而起。這一論斷,有文獻記載提供史料,有民間傳說佐證歷史,有地域文化傳承習俗,種種事項均表明了介子推與寒食節的關係,寒食節與端午節的關係,以及介子推與端午節的關係。可以講,端午節源於介子推,是可以確信的歷史事實。
無論是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還是介子推說,歷史人物是人們反思歷史真善美的代表,且又與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有著或多或少的牽連,因此人們便自然而然地把對歷史的思考變成了對歷史人物的解說,也賦予了端午各種情感寄託。
端午節是中國幾千年特有的歷史文化的產物,在這個節日的承襲中,歷史、民族、文化這些大課題,便轉化為涓涓流淌的精神營養細流,融入每個中華兒女的體內。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的傳承和演變中,逐漸鑄就了特有的民族色彩和文化底蘊。而介子推作為端午節的起源,便成為這個節日固有的符號,介子推背後所包含的歷史情感和精神力量,也成為端午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據國內歷史專家考證,屈原在世時,農曆五月初五是楚國等南方一帶的凶日和鬼節,屬於惡月凶日,很不吉利,需避邪驅毒。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故五月又有「惡月」之稱。《荊楚歲時記》有言:「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曝床薦席及忌蓋屋。」因此,端午節又形成了一系列除瘟避毒、祛邪的節俗。艾蒿、菖蒲、桃枝、硃砂、雄黃、五綵線等都是端午節常見的節日用品與物飾。是日,人們在門前系朱索,貼五毒符、張天師像、鍾馗像,在門窗插艾葉、掛雄黃袋,把蒲劍、桃枝放在床邊,用蘭湯沐浴,喝雄黃酒、艾酒,給小孩佩戴香囊、穿五毒衣、圍老虎肚兜、系五色絲縷等,從而祈求小孩健康成長,祝願老者延年益壽。
- 介子推(春秋時期晉國名臣)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 屈 原(戰國末期楚國詩人、楚懷王之文學弄臣)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時期楚國詩人、楚懷王之文學弄臣。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約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他出身於楚宗室貴族,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善楚辭在文學史上有著極高地位。
wqhr註:1944年,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發論文指出屈原是同性戀者,遭到學界圍攻。作家朱自清非常認同孫次舟的觀點,並請出著名詩人、楚辭專家聞一多教授參與討論。聞一多於次年在《中原》雜誌發表《屈原問題》,文中肯定了孫次舟對屈原的發疑是楚辭研究的重大發現,「孫次舟以屈原為弄臣,是完全正確地指出了一樁歷史事實」。【又小注:弄臣的本義為帝王所寵幸狎玩之臣。歷史上的弄臣有的出身草根,目不識丁,有的卻學養很高,本身是詩人、樂師、教士等,只要富機智,有風趣,誰都可以當上弄臣。】
孫指出,由於楚懷王移情別戀,屈原憤而投江。屈原之死是一段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而不是一個愚民洗腦的愛國主義教材。1999年,香港的同志們還曾發起請願,要求把端午節改為「同志節」。以致前幾年,內地網上甚是熱鬧了好一陣子。
另,據研究者推測,屈原與懷王寵妃的曖昧關係被懷王知道後,促使他以政治名義放逐屈原。公元前296年,楚懷王病逝,史載屈原聽聞此訊後禁不住歡欣起舞。但他沒有想到的是,為防止屈原與鄭袖的關係捲土重來,楚國王室遵照楚懷王的遺命,派人對屈原進行追殺,追到汨羅江後兵士們抓住了屈原,將他裝進袋子投入江心。
推薦閱讀:
※端午節圖片
※端午節祝福!爆笑時刻
※端午節悼屈原勉後人
※端午節的代言人除了屈原,其實還要加一個鍾馗
※開票 | 6.18端午吟君賦:聲動中國·藝術名家端午詩歌朗誦音樂會
TAG:端午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