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降雨降溫,水產養殖戶塘口管理要注意什麼?
九月初,江淮黃淮地區秋雨綿綿,降溫伴隨著降雨而來,溫度已經降到了20度上下,一旦雨停,天氣逐步好轉,水產養殖戶一定要抓好水質管理和修復生產設備等關鍵措施,具體有以下幾點:修復池塘:由於持續降雨,池塘水位陡增,須抓緊加固被暴雨沖毀的池塘塘埂、防逃設施;檢修和維護增氧機、水泵等漁業機具,以便儘快投入使用;開通壩頭壩埂,及時降低水位。補苗:根據池塘特點,因地制宜補放草魚、鯉魚、鯽魚等快速生長的魚種,一般畝放1500尾魚種。對於損失超過50%的魚塘要採取並塘措施。補料:暴雨後魚體體質較差,必須投喂新鮮、適口、營養的優質餌料,有條件的可投喂人工配合餌料。漁樂豐水產預混料選用優質原材料,經先進生產工藝精製而成。氣味純正、適口性好,還特別添加了腸道保護劑,能有效地保持腸道健康,加速傷口癒合,減少和預防炎症的發生。魚兒食用之後體質好、耐運輸、斤魚成本低,客戶用得放心。補肥:由於大量雨水沖洗,魚塘水質偏瘦,浮游生物繁殖緩慢,必須加強施肥,採用少量多次的辦法,儘快培育浮游生物,同時開動增氧機,使魚塘底部的有機質快速分解發酵,培肥水質。漁樂豐建議,可根據不同的水質選用磷肥、碳源、活水素,將其化水溶解後全池潑灑。嚴防病害:由於大量雨水攜帶泥土及雜質流入池塘,一些病原體被帶入池塘,易發生魚病,所以要對種苗、食場、工具嚴加消毒,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劑全池潑灑消毒。科學使用魚葯減少應激反應,並用維生素C、易嘉益等拌飼料投喂,改善魚類消化能力,增強抗應激能力和抗病能力。定期使用底質改良劑,改善水質,降低亞硝酸鹽含量,減輕毒害。夏秋交替中大幅降溫,對一些水較深、形成了溫躍層的水體,那就極易引發魚病。養殖水體中充滿了各種條件致病菌,這些致病菌平時並不引發魚病。特別是水體淤泥的表層,這些致病菌相對更多。魚類的排泄物,殘餌等各種有機碎屑,成了這些病菌天然的繁殖場所,一旦當魚體受傷,或是水體對流,當這些致病菌的濃度達到一定量時,就可以通過受傷的腸道、通過寄生蟲或是機械性損傷引發的傷口進入魚體內,從而引發魚病。為了防止近期的魚病發生,那最好的辦法建議可以用全效底改片,一方面可以把底部過多的有機質氧化掉,最重要的是把一些條件致病菌階段性的減少。這裡為什麼說階段性的減少,其實這是一個消毒常識的認識,所謂的消毒,並非把所有的病菌殺死了後就沒有了,其實過不了多久,細菌很快就又繁殖起來了,只是調整了細菌的結構,而數量並沒有減少。所以消毒後,對於水質較差的,我都建議養殖戶用芽孢原粉調節水質。這樣在調水的同時,還可以起到肥水的作用,促進花白鰱的生長。最後總結下,近期溫度變化大,降溫前先用全效底改片改底,每間隔10-15天選晴天上午,用芽孢原粉定期調節水質。
(綜合漁樂豐、養魚經報道)
推薦閱讀:
※個人財產對外轉移售付匯管理暫行辦法
※周士傑:部門管理者如何應對上下夾擊的「中間氣」
※杭州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新規公開徵求意見
※七、《有效的決策》思維導圖
※領導者和管理者的主要區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