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解決光伏爭端 日韓市場短期也被看好
07-24
歐盟委員會7月27日宣布中歐已就光伏貿易爭端達成「友好」解決方案,以一個可持續的價格達成新的市場平衡。自歐盟去年9月啟動反傾銷調查以來,商務部和中國機電商會組成的談判團隊已與歐委會展開多輪磋商,談判一度破裂。今年6月初歐盟做出初裁,決定自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器件徵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反傾銷稅率將會升至47.6%。 歐盟是中國最大的光伏出口市場,中國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此次談判結果無疑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可謂意義重大。短期看,韓國和日本的光伏產業將因此受益。 多晶硅是生產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料,韓國在多晶硅的生產方面目前處於全球的領先地位。韓國對中國多晶硅出口量自2008年開始,一路攀升,從第四位升至第二位。雖然韓國參與光伏產品市場的競爭時間較晚,但發展速度不容小覷,據了解,韓國已把2015年的光伏裝機容量目標定在120萬千瓦。 受全球光伏產業低迷影響,韓國光伏產業也正陷入產能過剩的窘境,主要企業減產、停產甚至破產。中歐光伏產業的紛爭能夠達成協議,對於韓國的光伏產業來說,從短期看,也是有益的。因為中國對於海外多晶硅的進口依賴度是比較高的,韓國是中國最主要的多晶硅進口國之一,如果中國的光伏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就會對韓國的上游產業形成積極的帶動作用。根據7月18日中國商務部發布的初裁決定,中方將對美國AEPolysilicon、MEMC、Hemlock等多晶硅公司分別徵收高達57%、53.7%和53.3%的懲罰關稅,而對韓國供應商徵收的關稅也只在2.4%至48.7%之間。如此一來,中國對韓國的多晶硅進口勢必會增長。 但從長期看,韓國和中國在全球光伏市場上仍然是競爭對手,韓國起步較晚,中國光伏業在全球市場具有較高的佔有率和發展潛力,這無疑將給韓國光伏產業的長期發展帶來更多更大的挑戰。為應對這一挑戰,近年來韓國已經採取措施,分別從資金、技術、產額補貼等方面,扶持其國內的太陽能發電企業。比如,資金扶持方面,對太陽能發電設備、零部件生產、設施安裝等提供長期的融資。技術扶持方面,對可再生能源的技術開發給予支持,並努力促使核心技術儘早地突破和投入使用。差額補貼方面,韓國政府為太陽能電站賣給國家電(行情 專區)網的電價和政府公示的標準電價之間的產額提供補貼。據韓國知識經濟部公布,2008年對新生、再生能源技術開發的扶持資金總額達1994億韓元,其中對太陽能部門,決定每年給每個戰略性技術研發項目撥款100億韓元,最長扶持期長達5年,促使核心技術開發儘早突破和投入使用。此外韓國政府在今後三年內將建設總規模達到26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同時實施新可再生能源的配額制度。韓國政府將陸續制定一系列相關對策,以實現到2015年成為世界第五大太陽能產業強國的政策目標。 雖然採取了這麼多的辦法,但韓國國內市場還是比較有限,政府也正在積極地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開拓美國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市場,通過出口退稅鼓勵企業出口。另外還通過項目融資的方式到目標市場國家去建子公司。 日本的光伏產業發展在幾年前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有所落後,不過從去年開始,日本光伏產業開始發力。從去年開始,日本政府採取一系列強有力措施,發展光伏產業,比如啟動實施的全量固定價格收購制度。日本經濟產業省某位官員說:「全量收購制度的目的之一是扶持日本的太陽能電池產業。但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與日本產品相比一點都不遜色。」 近年來,中國光伏企業也正積極在日本市場尋找機會,2012年上半年,中國國內關於進軍日本市場的新聞熱點不斷被更新。在4月11日超日太陽與天華陽光簽署的合作協議中顯示,2012年雙方將在日本尋求投資總量100兆瓦的電站項目。隨後中國英利的日本子公司落戶東京,似乎意味著英利正在瞄準日本的光伏新政并力圖尋找新的機會。 雖然日本人的「國產信仰」根深蒂固,但中國產品的物美價廉,正在使這一想法悄悄發生變化,尤其是在光伏產品市場,在國內擁有巨大潛在市場的中國企業處於有利位置。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歐光伏談判達成價格承諾 貿易爭端升級得以避免
※併網光伏發電系統
※光伏發電的系統分類有哪些?
※中國光伏業何去何從
※「光伏」為何遭歐盟「雙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