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名解析:臨汾霍州市地名來歷|山西海外人才網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叔處於霍,因境內有霍太山得名,稱為霍國。因境內有彘水,故又名彘。春秋時期,晉獻公率軍滅霍。霍地由此歸晉,稱為霍邑。西漢高祖元年,設彘縣。王莽建國四年(12年)改彘縣為黃城。東漢改黃城為永安。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又改為霍邑縣,金時期,置霍州。民國元年(1912年)改霍州為霍縣。1990年撤縣建市,名為霍州市。
風景名勝
陶唐峪:
陶唐峪自然風景區位於市區東南20公里霍山南部,遊覽面積約40平方公里,史稱陶唐谷。是中國古代十大名山「中鎮」霍山的主要景區之一。整個景區由堯帝行宮、五龍池、石門山水三個部分組成。
明代鼓樓:
又稱文昌閣,位於山西省霍州市市中心,始建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建築面積225平方米,總高27米,在閣樓一層四周屋面楣額上方各懸掛貼金匾額一塊,東為「護國安民」,南曰「輔元開化」,西書「覽秀西河」,北有「保障冀北」。
媧皇廟:
位於市區東2.5千米的賈村村中,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媧皇廟中的聖母大殿、左右配殿現存清代工筆「媧皇聖母」。媧皇廟南側現存清代戲台及左右鐘鼓二樓,門洞各設其下,保存基本完好。南臨柏山一座,東臨文昌閣(清)一座,西為凌雲寶塔及玄帝廟,北靠汾河主支脈南澗河。
七里峪:
七里峪風景區位於中鎮霍山的北部腹地,東接沁源縣的靈空山,北連靈石縣的石膏山和介休市綿山,距市區16公里,是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總面積15萬畝。景區內有五龍壑、滴水崖瀑布、雙乳峰、南天門、石人溝、石崖奇松、華北天然落葉松保護區、八仙洞等景點。
霍州署:
位於霍州市東大街北側,始建於唐代,佔地面積3.85萬平方米,霍州署相傳為唐尉遲恭的帥府行轅,分中軸線、東、西副線三大建築群。現存古建築為元、明、清古文化遺產。霍州署與故宮博物院、河北保定直隸總督署、河南內鄉縣衙構成了我國從中央到地方的四級古代官文化系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霍州千佛崖:
俗稱石佛崖,亦名佛峽,位於霍州市城南7.5公里的辛置鎮郭庄村西百餘米。千佛崖系石雕群像,坐東向西,背靠大運公路,面臨千里汾河。地勢東高西低,緩坡伸延至汾水之畔。崖面東西寬5.2米,南北長12.3米,總佔地面積640平方米。有唐長慶二年(822)、明正德五年(1510)銘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