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 (3)

辰二、辨勝劣(分三科) 巳一、標複次,由十五種相,聖非聖財所生樂差別。巳二、征何等十五?巳三、辨(分十一科) 午一、起行差別謂非聖財所生樂,能起惡行。聖財所生樂,能起妙行。午二、喜樂相應差別又非聖財所生樂,有罪喜樂相應。聖財所生樂,無罪喜樂相應。這是第二科「辨勝劣」。從「總料簡」這一大科裡邊分下來的,這個「總料簡」就是前邊有情受用建立這一大科,說到受用苦樂的事情;受用苦、受用樂這二大科說完了,就是「總料簡」。「總料簡」裡邊分三科。第一科「苦樂殊勝差別」;第二科「受用苦樂差別」。現在這個「辨勝劣」就從這裡來的,從這「受用苦樂差別」裡邊來。這一科先說「辨生緣」,辨別受用樂受差別,受用樂受這個科裡面,辨別樂受生起的因緣。怎麼會有樂受、有苦受,那麼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出種類」,「非聖財所生樂,聖財所生樂」說出這麼兩類。說完了以後,現在第二科,就辨別這兩種受的「勝劣」這樣意思。「辨勝劣」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征」。第三科,是「辨」。「何等十五」,這就是「征」。「謂非聖財所生樂,能起惡行」,這以下是第三科就是「辨」,就是解釋它的「勝劣」的情況。這一科分十一科。第一科,是「起行差別」,「非聖財所生樂,能起惡行。聖財所生樂,能起妙行」這是上一次講到這裡。現在講第二科就是「喜樂相應差別」,說這一科。「又非聖財所生樂,有罪喜樂相應」:「非聖財所生樂」,就是不是佛法的,世間上的這種財。世間的財富,所引起的安樂,所引起的樂受是「有罪喜樂相應」,就是有煩惱「相應」,煩惱「相應」生出來的罪過,就是做種種惡事,那將來要受惡報,是這樣意思。這個「有罪喜樂相應」這件事,因為世間的財富,你去追求的時候有可能會不全是合法的,就是有非法的事情;因為你一追求別人也追求,彼此間會有衝突就會做惡事,做惡事就是「有罪喜樂相應」了,而受用的時候當然也是煩惱的境界。所以那個樂,他雖然是成功了,得到財富了,所以心裏面感覺到喜樂;第六識是喜,前五識是樂,得到了這種財富感覺到喜樂,但是不清凈,有罪過和他在一起。造了罪了,造了罪和他在一起,就不清凈,將來有後患的,有這種事情。「聖財所生樂,無罪喜樂相應」,若是修學佛法的信、戒、慚、愧、聞、舍、慧,學習這個四諦法門,修學戒、定、慧,修學止觀的時侯所得樂,是沒有罪的「喜樂」。這個「喜樂」之中,你所得到的「喜樂」之中,沒有罪和他在一起活動,所以聖財是殊勝的,將來沒有後患;所以這個是可以放心的去追求這個「聖財所生樂」,和世間的「非聖財」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是這個辨差別,「辨勝劣」這一科倒是很重要,「無罪喜樂相應」。午三、適悅所依差別又非聖財所生樂,微小不遍所依。聖財所生樂,廣大遍滿所依。這是第三科「適悅所依差別」。「適悅」這「所依」,就是身體,在身體上感覺的「適悅」,這兩種財對比起來是不一樣的。又「非聖財所生」的喜樂很渺小,它不能普遍所依的身體,只是一部分,一部分感覺到樂。「聖財所生樂,廣大遍滿所依」那不同,能遍滿你所依的身體,那麼這是有不同。這個「聖財所生樂」,最明顯的就是得到色界的禪定的時候,這個輕安樂是普遍全身的;若是得了聖道,得了聖道那更是不可思議了。午四、時分差別又非聖財所生樂,非一切時有,以依外緣故。聖財所生樂,一切時有,以依內緣故。這是第四科「時分」的「差別」,成就了這樣的樂,這個樂存在的時間還是不同的。這個「非聖財所生樂」,就是世間的五欲之樂,它不是一切時都有的,因為什麼呢?「以依外緣故」,因為它要依靠外邊的助緣,才能夠成就。外邊的助緣會有變化,這個樂就不是時時有了,所以不是時時有的。這個資具,依靠外緣的資具,來生起這個樂,生起喜樂,那當然是無常的,有的時候你靠不住。所以這個外緣,它就不是一切時有。「聖財所生樂,一切時有」因為什麼呢?「以依內緣故」,因為靠你內在的因緣,就是你自己本身,只要是心這個正念一生起來,這個樂就生起了。你時時的保持正念,就時時有這樣的喜樂的,所以它是「一切時有」。這個我以前也講過,就是供千僧齋這件事,就是有人那麼說供千僧齋的時候,只要你心誠懇就會有聖僧來應供,但誰是聖僧?不知道!所以就試驗一下,想個辨法試驗一下,就是用這個花,撒在這個座位上面,那麼等到應供完了人都走了,就去看這花。如果是凡夫僧就把花坐扁了;若是聖人花沒有變動,還是原來的那樣子很精神、很正常的,這件事就是不可思議。聖人這個身體他有道法相應,他就是有若無的樣子,所以他也是坐在那裡,但是他並沒有這個壓力,所以那個花還是正常的。所以這個「非聖財所生樂」,這件事真是不可思議,他那個身體和凡夫不一樣,和凡夫是不一樣的。和凡夫不一樣這件事,這裡邊還是有分別,就是法性身,他把這個有漏的色、受、想、行、識滅了,得一個無漏的色、受、想、行、識法性身。這個法性身不可思議,不應該說是有漏的色、受、想、行、識這個不在內。因為我們看這個律上,你們誰看過這個律?這個迦留陀夷尊者到他施主家去,把一個小孩子壓死了。一坐在那裡,他一到他家去,他就坐在那個座位,他每一次他也就不分別,他是阿羅漢了,就坐在那個座位。可是這一次一坐,那家裡的人說:不!不要坐!他已經坐下去了,就把那小孩子壓死了,然後這個迦留陀夷尊者說:他有短壽的罪,所以他死了,還有這麼一回事情。這個「聖財所生樂,一切時有,以依內緣故」,現在如果單獨指內心來說,成就聖道的人,一切時心情都是安樂自在的,所以「一切時有」這句話還是能成立的,這樣子。午五、界地差別又非聖財所生樂,非一切地有;唯欲界故。聖財所生樂,一切地有;通三界系及不系故。「又非聖財所生樂,非一切地有;唯欲界故」,這底下是第五科「界地」的「差別」。這個「非聖財所生樂」,這個五欲樂不是三界九地都有的,「唯欲界」才有這種欲樂,那麼這就是狹小了。「聖財所生樂,一切地有」,三界九地都是有,「通」於「三界」之「系」,及出離三界的「不系」,就是純無漏的聖人的世界,就是「不系」了。那麼這個聖財樂,他的範圍特別廣大,所以也是殊勝的。午六、引發差別又非聖財所生樂,不能引發後世聖非聖財。聖財所生樂,能引發後世聖非聖財。這是第六科「引發」的「差別」。這個世間上的五欲樂,你享受五欲,你只是享受完了就完了,它不能再引發出來後一世的「聖財」和「非聖財」,沒有這種能力,沒有這種功能,沒有。「聖財所生樂,能引發後世聖非聖財」。你學習、修行聖道的時侯,你能夠引發將來世,在這一生的以後,能引發後一生的聖財,也能引發出來後一生的非聖財,也能得到五欲樂的。所以這個聖財的功能非常大,和非聖財是不同的,非聖財所不能及。這在《攝大乘論》上曾經提過,《攝大乘論》上說:這個業種子得了果報以後,這果報到此為止,它不能再去得果報;一定是由業力在得果報,而不能因果報再得果報,《攝大乘論》提到這件事。這裡也有這件事,這五欲樂是你的果報,你這果報你享受、不享受,反正它結果了就到此為止;它不能夠再發生作用,延續到後一世,它不能。但聖財不同,所以得了聖道,在佛法裡面栽培善根以後,它能夠引生到後一世後一世,展轉增勝一直到成佛,所以這個力量是非常廣大的。我們這個世界上,惡勢力是勝過道德的勢力,我們這個世界上因為惡人多,所以惡的勢力大,善人少,所以善的勢力小。但是從佛法上佛菩薩的智慧觀察下,善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強過惡的勢力。惡的怎麼樣,惡勢力不論怎麼樣大,終究有一天它失敗了,而善的勢力是勝利的,會最後得到勝利。所以若是得了聖道以後,就是不退轉了。所以這上面說「聖財所生樂,能引發後世聖非聖財」,不但能引發「後世」的「聖財」,還能「引發非聖財」,也能得到五欲樂。所以我們若是修六波羅蜜加以迴向的時候,我們迴向得無上菩提,並不是貪著轉輪聖王樂,但是也會得到轉輪聖王樂,這就表示這個意思。午七、盡無盡差別又非聖財所生樂,若受用時,有盡有邊。聖財所生樂,若受用時,轉更充盛,增長廣大。「又非聖財所生樂,若受用時,有盡有邊」,這是第七科「盡無盡差別」。「非聖財」所生的快樂,你若受用的時候,你享受它的時候,它就會窮盡了,就達到最後的邊際了,就結束了。「聖財所生樂,若受用時,轉更充盛」,展轉的更強大起來,所以會「增長廣大」,特別的殊勝,這個不一樣,這個是不同的。午八、奪無奪差別又非聖財所生樂,為他劫奪;若王、若賊、怨、及水、火。聖財所生樂,無能侵奪。這個第八科「奪不奪」的「差別」。這個世間上的五欲樂「為他劫奪」,為別的力量能夠「劫奪」去,給你搶去了,你失掉了。「若王」,若是誰搶去,誰搶你的財富呢?或者是國「王」,或者是「賊」,土匪搶你,或者是「怨」家,和你有仇恨的人來破壞,或者是「水」,或者是「火」,也能夠破壞;現在還有個地震,也可以破壞你的財富。平常一般有的時侯說還有個逆子,也能破壞財富的。這個在晉朝的時候,晉朝那個石崇他有一個愛妾,美妾叫綠珠,綠珠大概是特別的美,所以政府裡面的高官,是誰?孫秀─趙王。他孫秀這種人,有這樣的人公開的就向他要,要。他不給,不給,於是乎孫秀他當時是相或是什麼,就把這個石崇逮捕了,逮捕了就殺死了,全家都殺死了,綠珠是跳樓死的。所以世間上的財富,說是安樂的因緣,也同時也是苦惱的因緣,是「為他劫奪」。不過這個人,我看這種事情不但是古代有,現在也是有,也一樣有。這「非聖財所生樂,為他劫奪;若王、若賊、怨、及水、火」。「聖財所生樂,無能侵奪」,誰也不能夠搶過去。所以這又是一個特別不同的地方,所以應該學習聖財樂。午九、轉受餘生差別又非聖財所生樂,不可從今世持往後世。聖財所生樂,可從今世持往後世。「又非聖財所生樂,不可從今世持往後世」:「非聖財所生樂」,不可以從現在世拿到,帶到後世去。說是我看經論上說個故事,有個國王千方百計的去弄錢,後來他把他女兒放在一個地方,去弄老百姓的錢,一直的這樣做。後來是發覺一件事,有一個人也去同他女兒親近了,大概錢是不夠,不夠就把他逮捕了,逮捕了問說;為什麼?他說我只有這麼多錢,我沒有那麼多,怎麼證明?他就說這個錢是他的什麼人,是他的父親、母親的死了以後,放在嘴裡面一個錢,我只是把這錢拿過來做這件事。去查一查,一到了那個墳墓,破開了以後一看,果然是有這痕迹,在他的父親嘴裡面是有一個錢。這個國王覺悟了,說是他的意思是把錢帶走,結果沒帶走,還在嘴裡頭,從那以後再也不弄錢了,就把錢拿去救護幫助老百姓。所以這是「非聖財所生樂」,「不可」以「從今世持往後世。聖財所生樂,可從今世持往後世」。這個是人造的業力,是從今世到後世,所謂帶業。那麼「聖財」,是屬於業,它也同時是果,同時也是業,所以它能夠帶往後世。我們修學這個信、慚、愧,這是心裡上的功德莊嚴;舍、慧,這也是一種心裡上的功德莊嚴,所以它能帶往後世。信、進、念、定、慧,七聖財所有這些功德,它能帶往後世,原來原因是在這裡。午十、無喜足等差別又非聖財所生樂,受用之時,不可充足。聖財所生樂,受用之時,究竟充滿。「又非聖財所生樂,受用之時,不可充足」,這個世間上的五欲受用的時候,是「不可」以「充足」的。這個《大般涅槃經》上說一個譬喻,這個享受世間上的欲樂像什麼事情?像人渴了,喝鹽水,鹽放在水裡面的話,喝這水愈喝愈渴,總是不足。所以享受世間的欲樂,沒有知足的時候,總是感覺到不足,是這種境界,所以反倒是不舒服。「聖財所生樂,受用」的「時」候,「究竟充滿」,能達到阿羅漢、辟支佛、乃至到佛的境界「究竟充滿」,心情自在,不像世界上五欲樂,和那不同。午十一、有怖畏等差別(分二科) 未一、舉非聖財所生樂(分二科) 申一、標又非聖財所生樂,有怖畏、有怨對、有災橫、有燒惱、不能斷後世大苦。那麼這是第十一科。「無喜足等分別」這是第十科。現在是第十一科,十一科「有怖畏等」的不同。一共是十五項,這裡面的第十一科這裡面就包括五項,所以這一大科到此就圓滿了。「又非聖財所生樂」,有恐怖、有畏懼的問題,還「有怨對、有災橫」的問題、「有燒惱」的問題、「不能斷後世大苦」的問題,有這五種過失。那麼這是先「標」出來,底下解「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是「有怖畏」,怎麼叫做「有怖畏」呢?申二、釋(分五科) 酉一、有怖畏有怖畏者:謂懼當生苦,所依處故。這世間上的安樂,世間上的五欲樂,你能得,你能追求五欲成功了,你一定結了很多的怨,一定是結了很多的怨的,得罪人;或者是犯了法;或者非法得到的樂。反正總而言之,有很多的問題,很多問題就這件事就是將來要受苦的。將來要受苦,就是依你這種五欲樂,就是「當生苦」的「所依處」,因此而有「當生苦」,有這個問題,你心裡就不安,就是恐怖。所以唐太宗最初他並不信佛,他不信佛,但是他也造廟,造了很多廟;說武則天她也是對佛教,的確她也是栽培了有善根,做了很多廟、供養了很多大德。為什麼她會做這種事?她心不安啊!她心裡不安啊!她造了很多罪,殺了很多人,將來是要有果報,我也做點功德吧。所以惡人也會做善,善人也可能還是要做惡的,這就是「有怖畏」。這探求它的原因在那裡?就是貪。貪求安樂時候,不管別人死活,這個原因就在這裡,所以造了罪。所以這種安樂,世間的五欲樂,是「當生苦」的「所依處」。所以說『知足者常樂』這句話有道理,你不知足,不知足就有問題。這是世間上的五欲樂有恐怖心,這個恐怖不只是說是將來受惡報,他就現在這一生他心裡也恐怖;窮人反倒沒有那個恐怖,有財富的人有恐怖,就怕別人來搶他的財富,所以他還是老是有怖畏。酉二、有怨對有怨對者:謂斗訟、違諍所依處故。這個「有怨對」:這「對」,者敵也,就是有怨恨有敵人,就是怨敵。為了這個安樂,他得罪過人他就怨恨。怨恨就有「斗訟」,大家就是諍訟、鬥爭,互相的對抗,我同你過不去,要找你的麻煩,就是這些事情,就是這個「所依處故」。酉三、有災橫有災橫者:謂老、病、死所依處故。這有財富的人,請了很多法律顧問來保護自己,那還算不錯,還要是講道理的地方,法律顧問可能有效。這「有災橫者」怎麼講呢?「謂老、病、死所依處故」,說是我願意追求世間的安樂,頭髮都白了,可能是追求到了,頭髮都白了,因此而有很多的病痛,最後是死亡了,「所依處故」。追求五欲樂令人「老、病、死」,你享受五欲樂,你也會「老、病、死」。總而言之,有這種「災橫」,有這種障礙,有這種災難。酉四、有燒惱有燒惱者:謂由此樂,性不真實;如疥癩病,虛妄顛倒,所依處故。愁嘆憂苦,種種熱惱,所依處故。這是第四科「有燒惱」。「有燒惱者」,世間上的五欲樂怎麼會「有燒惱」呢?「謂由此樂,性不真實」,這個「樂」不是真實的樂,是虛妄的「不真實」,所以因此而「有燒惱」,底下解釋。「如疥癩病,虛妄顛倒,所依處故」,像人得了這個疥病,皮膚病癢得很厲害,就是一定要用手去抓,一抓就感覺到樂,其實這個樂是真實的樂嗎?這個樂實在是很可憐的樂。所以這是虛妄的樂,不真實;但是你有樂的感覺就是顛倒,是「顛倒,所依處」。這個「癩病」,這個「疥」這個皮膚病,「癩病」是很厲害的,我查那字典是大痲瘋病,這種病也是不得了。在窺基大師的註解上說,這「癩病」裡邊有蟲子鑽來鑽去在身體裡面,鑽來鑽去這個蟲子一動,他感覺到有點舒服,他感覺舒服實在是一種病相,不是一個快樂,但是妄生樂想,感覺到樂。如「癩病」,「疥癩病」是「虛妄顛倒,所依處故」。說我們世間上的人,享受五欲樂的時候,感覺樂,就和那個「疥癩病」一樣,是「虛妄顛倒,所依處故」,說感覺到樂,實在這那是樂呢?實在就是貪、瞋、痴重了,非要這樣子才感覺到好,實在這是苦惱的境界。這個我們就說我們人間吃飯的這件事,我們去讀書得到知識,知道怎樣來爭取營養,怎麼樣吃感覺好。但是天上的人來看,他感覺到很可憐,地上這種飲食裡面有毒,我們自己還不知道,另外還要排泄,有這個問題。天上的人他們是有飲食,欲界天有飲食,或者色界天他們根本不需要這東西,他們若看人間那就是「虛妄顛倒,所依處故」,是不是有這種想法?若是聖人來看,凡夫的境界有什麼值得愛著的呢?也就是譬如說財富特別大的人,看窮苦的人也有點如意的事,財富大的人可是看不上眼了;對於貧苦的人感覺到滿意的地方,他看不上眼的。所以若是這樣對比起來,就可以名為「虛妄顛倒,所依處故」,就是迷惑顛倒,不是樂而認為是樂。這個「顛倒」,就是自己的錯誤的思想,搞錯了,不是樂而認為是樂,就是顛倒。這種心情是虛妄的,所執著的境界也不是樂,是虛妄的。這種「虛妄顛倒」的分別心,以此為依止的,所以是「虛妄顛倒,所依處故」。「愁嘆憂苦,種種熱惱,所依處故」。前面「虛妄顛倒,所依處故」,就是感覺五欲樂是很美的,這叫做「虛妄顛倒,所依處故」。這底下「愁嘆憂苦,種種熱惱,所依處故」,就是因五欲樂而引起種種的麻煩、種種的痛苦,引起了痛苦的時候,「憂愁」、悲嘆、「憂苦」,種種的痛苦,各式各樣的煩惱,就是因五欲樂而生起,所以叫做「種種熱惱,所依處故」。這個人如果是不重視道德,唯利是圖的這種人,他一定是這樣子的,一定是「虛妄顛倒,所依處故。愁嘆憂苦,種種熱惱,所依處故」一定是這樣子。若是雖然也求多少,也是愛著五欲樂,但是他若重視道德,從道德這一方面提升自己,彼此都能這樣做的話,這個「愁嘆憂苦,種種熱惱」就會減輕一點,會減輕一點,就不同一點。所以道德,當然我們說道德是指佛法裡面所說的道德,和世間上也不是一樣的。酉五、不能斷後世大苦不能斷後世大苦者:謂貪、瞋等,本隨二惑,所依處故。「不能斷後世大苦者」這是第五。前面說是第四「有燒惱」。「不能斷後世大苦」,「不能斷後世大苦者:謂貪、瞋等,本隨二惑,所依處故」:這個世間上的五欲樂,他沒有能力斷滅將來世的大苦,生死大苦,將來世,或者是在人,或者是在三惡道去,或者是在人天裡面,還有繼續的苦惱不斷,這個世間的五欲樂沒有這種能力,因為什麼呢?「謂貪、瞋等,本隨二惑,所依處故」,因為這個「貪、瞋」、痴各式各樣的煩惱「所依處」。因為你用什麼心理來享受五欲樂呢?就是「貪、瞋」、痴,用這樣的心情去追求,追求成功了也用這樣的心情去愛著、去染著。而這五欲樂會生起你的「貪」煩惱、生起你的「瞋」煩惱、愚痴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它會生起來,這樣子會來製造你將來的大苦,那裡能夠斷「後世」的「大苦」呢?所以這個憂患,這個大患的過失,是無窮無盡的延續下去了,世間上的五欲樂原來就是這麼回事。這個「貪、瞋等,本隨二惑」,這個「貪、瞋」、痴煩惱,有根本的、有等流的不同,我們這個已經講過多少遍了。所以他是生起煩惱的地方,是製造苦惱的地方,不能斷苦。未二、例聖財所生樂聖財所生樂,無怖畏、無怨對、無災橫、無燒惱、能斷後世大苦。隨其所應,與上相違,廣說應知。「聖財所生樂,無怖畏」,這底是第二科「例聖財所生樂」。就是依「非聖財所生樂」的過失,來比例「聖財所生樂」的功德,是這樣意思。「聖財所生樂」是「無怖畏」,沒有恐怖,沒這恐怖心,現在他這樣子他心裡不恐怖,將來他也不恐怖,「無怖畏」。也沒有「怨對」,你用功修行也不會製造敵人,也不會的。「無災橫」,也沒有老、病、死,能斷滅老、病、死的。也「無燒惱」,也沒有這種「虛妄顛倒,所依處」,也不是「愁嘆憂苦,種種熱惱,所依處」,這種苦就像火似的,來燃燒你,所以叫做「燒惱」這樣意思。而「聖財所生樂」,「能斷後世大苦」,能斷除去愛煩惱、能斷除去見煩惱。所以以後沒有大苦了,這個分段生死苦,乃至到變易生死苦都息滅了,這個「聖財所生樂」是這樣子的。所以「隨其所應,與上相違」,隨這每一條相應的,是與前面的「非聖財所生樂」是相違反的。「廣說」,它們的不同就從略,應該是知道了。這個「聖財所生樂、非聖財所生樂」,在這一大科裡面說到這麼多的事情,到現在我們可能會明白了多少。最初在「五識身相應地」、「意地」說了這麼多事情,這對於修行有什麼關係呢?說了這麼多事情,『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徙自困』,但是我現在應該明白,讓我們對於生死生厭離心,對於聖道生歡喜心,是這麼回事。說到這個識,其實現在若是如果只是學《瑜伽師地論》,別的佛法都不學,也可能就是這樣了。若是你普遍的去學,「五識身相應地」和「意地」,有很大的重要的地方,它說五識是因緣所生法,六識、七識、八識都是因緣所生法,我已經說過多少遍,其中一個等無間緣,這是非常特別的地方。你若這樣子你再學其他的佛法的時候,你心裏面就有一個事情,就出來一個事情的,不然的話你不知道。而在第六識裡面,說到它特別的作用,怎麼叫做死?怎麼叫做生?說了很多事,說到中陰身的事情,說到這裡。那麼到了這個「有尋有伺地」這三地,這裡面又開始說到苦樂,六道生死裡面受到什麼苦?怎麼受樂?然後又說到聖財所生樂、非聖財所生樂,這才顯示出來佛法的重要。卯二、明受用(分四科) 辰一、標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塵。聖慧命者:受用正法。由五種相,故有差別。由此因緣,說聖慧命者,以無上慧命清凈自活。「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塵。聖慧命者:受用正法」,這是第二科「明受用」,這個「明受用」。這個「受用樂受差別」這一科裡面這個「辨生緣」,「辨生緣」裡面分二科,「出種類」和「辨勝劣」這二科說完了。現在就是這個「受用樂差別」里的第二科「明受用」。到這裡又說到「受用」,你看又有什麼事情講呢?這個「明受用」分四科。第一科是「標」,「標」出來。「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塵」:這個「外有欲者」,就是外邊的五欲,色、聲、香、味、觸,這個外邊的五欲。「有欲」,你對於五欲,你「有欲」,對於這個五欲樂,你心裏面有欲、有愛著心,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是「受用欲塵」的,他是愛著「欲塵」、染著「欲塵」、追求「欲塵」,染著「欲塵」,沒有停止的追求,就是因此而流轉生死,無窮無盡。「聖慧命者:受用正法」,若是在佛法裡面,佛教徙修學的人,他不是,他對五欲的欲放棄了,他是追求佛法中的智慧的。這個「慧命」我們以前的解釋以「慧」為「命」,說他慧命須菩提「慧命」。我現在的想法不這麼講,這個「命」是什麼意思?「命」者,命令也,下命令的意思,就是你三業的活動以智慧來領導,以智慧來下命令,這樣做,不可以這樣做,誰發這個命令?是你的智慧。以智慧為領導者的人,就是聖人,聖人一切時、一切處,都是由智慧來決定他的行為的,決定他的思想,決定他的行為。以智慧為命;而不是以情感為命的,不是以情感。這個情,按我們平常凡夫的境界,情沒什麼不好嘛,情是對的;但是情裡面固然也是對,我愛我的父母、我愛我的兄弟、姐妹,也是對的,也沒有什麼不對,但是裡面有煩惱相應,就不對了。而現在這裡面看出來「有欲」的人,其實就是有情;「聖慧命」,就是沒有情,聖人是沒有情的,凡夫是沒有智慧的。所以很明顯的知道,聖人是不講人情的了,完全是講智慧。我應該孝順父母,我應該愛護我的兄弟、姐妹,我愛護一切眾生,這也是愛,但是這是智慧的行為,那和情可是不同了,可是完全不同了。我們若是初開始沒有信仰佛法的時候,初開始學習佛法,說佛法是不講人情的,我們還能信佛嗎?我們還能不能歡喜佛法?的確是有問題。但是佛法可的確是這麼回事,完全不講情,講智慧。講智慧,而佛法也是講愛,就是用慈悲講,慈悲也是愛,但是和情可是不同了,可完全是不一樣。所以若這樣,那我們凡夫的心情上,還能得到一點安慰,佛法還是講愛的,不是不愛,還好一點。可是我們在這個地方又得到一個消息,佛法以智慧為最尊貴,那麼我們學習佛法的人,也就應從這裡學習,就用智慧來改正自己,不用情、不用貪、瞋、痴,但是我做不到,做不到你要知道,我現在做不到,我很慚愧,要知道。說是我們出家用功修行,我又念佛、我又念經、我又靜坐參禪,你有什麼成就,你自己知道不呢?從什麼地方知道自己有成就呢?從什麼地方知道自己沒有成就呢?就是煩惱。我煩惱輕一點,應該發歡喜心,我沒有白辛苦,我的煩惱輕了。如果說我遇見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的貪心、瞋心還照樣的活動,我再說一句話,你不要動心,打你香板的時侯你不高興,你要發慚愧心,唉呀!我沒有修行,應該這樣想。你若能發慚愧心,還是有點修行,還是好的。所以說這「慧命」這句話有這個意思,常能夠以智慧來決定自己的思想、行為,不用情感、不用煩惱,從這裡來反省自己,就知道自己的分量有幾重?是輕?是重了?是有修行?是沒有修行了?所以我們不要生高慢心。「聖慧命者:受用正法」,「有欲」的人,於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有欲」的人,他就只知道「受用欲塵」而己。「聖慧命」的人他「受用」什麼呢?「受用正法」。這個「正法」,若是說我們初開始學習佛法的人,那就是十二部經,《披尋記》上講的十二部經、十二分教。從文字的佛法上開始學習,其實再進一步就是戒、定、慧了,受用這個戒、定、慧;再進一步就是第一義諦,就是離文字相、離語言相,離文字相、離一切相的第一義諦是正法,「受用正法」那就是聖人了。你「受用正法」的時候,你當然是得大清凈無漏的智慧成就了,當然是和「受用欲塵」完全不同的,「受用欲塵」能增長你的貪、瞋、痴。這個玄奘法師他翻譯這個《俱舍論》也好,其他的《瑜伽師地論》也好,其中有一個字用的非常妙,就是『隨增』。貪隨增、瞋隨增、痴隨增,這個字就是妙的很,有什麼妙呢?譬如說有如意的事情,我生了貪心了,不只是生了貪心而已,還隨增,還把你的貪心給增長了,叫你的煩惱更大。你貪一回,你的煩惱就大一回;若瞋,我就不高興也不算什麼,使令你瞋心增長了。『現行熏種子,種子生現行』,這一下子把你的煩惱的種子,這瞋的煩惱種子增長了一下,是隨增,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隨增,有這個問題。不是說生了一個煩惱,過一會兒就沒事了,沒有事了,後患無窮,有這個問題,隨增。現在是你「受用欲塵」的人是這樣子;若是「受用正法」,不是,正法不是生貪、瞋、痴的地方,這個「正法」。教、行、理三經,是消滅貪、瞋、痴的地方,不是增長貪、瞋、痴的地方。所以這個就是「慧命」,能增長智慧的,智慧隨增的,逐漸的增長智慧了,所以他「受用正法」。「由五種相,故有差別」,這個「受用正法」,它和「受用欲塵」,彼此間「由五種相」來觀察它的「差別」。有「五種相」,有五個相貌是不一樣的。「由此因緣,說聖慧命者,以無上慧命清凈自活」:由於「五種相」的不同,「由此因緣」,所以我們讚歎「聖慧命」的人,是「以無上」的「慧命清凈自活」,節身時食「清凈自活」。這個聖人以智慧清凈的生活,他在人世間「清凈自活」,他到了佛世界更是「清凈自活」,從佛世界大悲心又來到了凡夫的世界,還是「清凈自活」。世間的這些有漏的境界不能染污他,他能「清凈自活」。就是在生活中他的身、口、意還是清凈的,為什麼清凈呢?因為他有智慧命,所以他是清凈的,這一段文是「標」。辰二、征何等為五?這是「征」,是問。由五種相它們有差別,那五種呢?這底下是第三是「列」出來五種相。辰三、列一、受用正法者,不染污故。二、受用正法者,極畢竟故。三、受用正法者,一向定故。四、受用正法者,與余慧命者,不共故。五、受用正法者,有真實樂故,摧伏魔怨故。這彌勒菩薩大智慧,前邊說那十五種相,那是站在五欲樂的立場,說出來種種過失,然後用這個「聖財所生樂」對比。現在這「五種相」,是站在「聖慧命」所生樂的立場,來說他的功德;反顯受五欲樂那就是有過失了,能說這麼多的妙法。前邊這是「列」,「列」出來,這底下第四科解「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是「不染污」。辰四、標(五科) 巳一、不染污(二科) 午一、舉他此中諸受欲者:所有欲樂,是隨順喜處,貪愛所隨故。是隨順憂處,瞋恚所隨故。是隨順舍處,無揀擇舍之所隨故。「此中諸受欲者:所有欲樂」,這底下解釋那第一項「受用正法者,不染污故」,解釋這個理由。「諸受欲者」,享受五欲的人,他「所有」的「欲樂」,在五欲上得到如意,得到多少如意,他就有樂受。這個樂受「是隨順喜處」,這個樂受是隨順眾生的喜愛的境界,歡喜這個樂的覺受,這是在境界上說。「貪愛所隨故」,是在心理上說,心理上說這樂受是「貪愛」心「所隨」逐的,貪愛心就歡喜這個樂受,就隨逐這個樂受,而不舍離。在境界上說是「隨順喜處」,在心理上說是「貪愛」心,「貪愛所隨故」,這是樂受現前的時候,這個樂受是「隨順喜處」是「貪愛所隨」。「是隨順憂處,瞋恚所隨故」,世間上的五欲樂並不全是令你樂的,也令你苦惱的。「是隨順憂處」,令你憂愁,你就擔心就恐怕失掉了,這若失掉了,就更不得了,是「瞋恚所隨故」,瞋恨心就「所隨故」,隨著它不得了,憤怒、憂苦。我的心裏面又有一個小小的故事,這個故事不要講好了。「是隨順舍處,無揀擇舍之所隨故」,這個世間上的五欲樂,令你樂、也令你苦,還能夠令你「隨順舍處,無揀擇舍之所隨故」還能這樣子。這就是這個三種受,有樂受、苦受、還有舍受。「隨順舍處」,就是你能夠棄捨它,因為它這個樂受,這樂受有的時候它讓你舍,你對它不感覺興趣了,「隨順舍處」。這個「舍」,是由凡夫來說,我們欲界也有「舍」,色界天、無色界天都有「舍」,到第四禪以上都有「舍」;但那種「舍」,和我們欲界的「舍」也不同,若是到了滅受想定以上,「舍」也沒有了,無受。看從凡夫的思想由欲界、色界、無色界,一直到滅受想定,滅受想定是聖人的境界,原來聖人是不受,沒有受。凡夫是有苦、樂、舍受,到聖人的境界是沒有受的。「無揀擇舍之所隨故」,這句話是解釋前面的「舍處」。這個「舍」在這裡說是兩種:就是「揀擇舍」、還有「無揀擇舍」分這麼兩種。「揀擇」是什麼?是智慧的觀察,用智慧來觀察不好的不要,好的保留下來,這就叫做「揀擇」。「揀擇舍」,這是佛教徒聽聞佛法得到智慧,會觀察這件事。這個「無揀擇舍」,就是他不知道「揀擇」,或者說是聽聞了佛法以後,到時候忘了,還是一般的凡夫的心情,「無揀擇」不加觀察就把這件事棄捨了,就丟掉了。現在這是「隨順舍處」,就是「無揀擇舍」。若佛法一定是觀察因緣所生法是畢竟空寂的,那麼你就同第一義諦相應,那麼也叫「舍」,那就是由「舍」到無受的境界了。現在這個凡夫那有這種心情呢?「無揀擇舍之所隨逐」,就是只是我若不高興就棄捨就是了,別的道德、不道德都不管了,這是「無揀擇舍之所隨故」。所以凡夫在欲樂上,不是樂受、就是苦受、就是舍受,在苦、樂、舍上生貪心、生瞋心、生愚痴心。「無揀擇舍」,就是愚痴,在貪、瞋、痴在欲樂上活動,所以是染污的,是染污法。午二、簡自聖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沒有貪、瞋、痴的活動,所以是清凈,不染污的。


推薦閱讀:

辦公室舒緩瑜伽
學習《瑜伽菩薩戒》的收穫
睡前在床上做幾個瑜伽的拉伸動作
據說6個最上鏡的瑜伽體式,你能做到第幾個??
10分鐘瑜伽序列,緩解下背部疼痛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