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養生的你一定要關注這篇,素食聖品,值得收藏
素菜即用非動物性原料(蛋奶除外)所烹制的菜,已有2000多年的發展歷史,它很象百花中的玉蘭,素凈而又清香。其與眾不同之處;一是寺院所創,執鼎者多為僧廚,並隨佛教興盛而興盛;二是忌用動物性原料和韭、蔥、蒜等植物原料,全系素食;三是以葷托素,即吸收葷菜烹調技藝,仿製葷菜形,常借用葷菜命名,並能做到惟妙惟肖。素菜的發展與佛教關素密切,佛教徒原吃素戒律,只是沿門托體化齋。有啥吃啥,後來釋迦牟尼有一弟子提婆達多提倡素食,這一教派傳入中國後,被漢族信徒所接受,從此,入寺院吃齋則成為佛教教規。歷代統治階級利用佛教麻痹人民,到處建造寺院,提倡信佛,因此素菜也隨之不斷發展,出現了很多素菜名館、名廚、名菜。著名的素菜有羅漢齋、鼎湖上素、佛手魚卷、紅燒雞卷、奶湯素燴、素魚翅、釀扒竹筍、雙味素蝦仁、口蘑燒鵝皮、紅扒鮑魚,還有八寶鴨、糖醋魚、炒毛蟹、油炸蝦等有名的象形菜和「孔雀」、「鳳凰」、「花籃」、「蝴蝶」等花色冷盤菜。[鼎湖上素] 相傳,此菜起源於廣東省鼎湖山地區,故名。 主要用銀耳、桂花耳、榆耳、黃耳、香菇、蘑菇、草菇、竹笙等各種鮮美的菌類,分別用素上湯和調味料燜熱,分層次裝入大碗內,再澆上稀薄的調味芡汁。 成菜色調雅麗,層次分明,鮮嫩滑爽,清香溢口,屬於傳統素菜中之上品。
[佛手魚卷] 「佛手魚卷」,是用蒸熟的糯米粉漿做底皮,蓋上一層燙過的菜葉,再蓋上一層豆腐皮,放上用山藥泥、精鹽、味精、薑汁、芝麻油、干澱粉和成的餡,卷切成佛手形,上屜蒸熟,再澆上用口蘑湯、精鹽、味精、薑汁、芝麻油、胡椒粉製成的芡汁。 此菜形如佛手,質地軟糯,味有魚香,是湖北風味素菜。
[紅燒卷雞] 此菜是浙江傳統風味素菜。將潤濕的腐皮3張帖在一起,卷上發好的筍乾絲,切成段,放六成熱油中炸呈金黃色,然後配筍片、香菇,加上醬油、糖、精鹽、味精、素汁湯燒制而成。 特點是色澤黃亮,腐皮柔軟,筍片脆嫩,味鮮可口。
[奶湯素燴] 此菜是四川風味素菜。將萵筍、胡蘿蔔、白蘿蔔、土豆、冬筍切成條,剞上麥穗花刀,再切成薄片,分別用開水焯至半熟,撈出投涼,同黃秧白菜心、瓢兒白菜心間隔地碼在盤內呈風車形,中間擺上番茄瓣,周圍放上蘑菇,輕輕推入勺內,加上奶湯、精鹽、胡椒粉、紹酒、味精燴制而成。 特點是色形美觀,口味清香鮮美。
[雙味素蝦仁] 此菜是江蘇風味素菜。製法是將山藥蒸熟,去皮搗成泥,加上干澱粉、精鹽、味精,搓成條,做成蝦仁形,放沸水中煮熟,再放入七成熱油中炸呈金黃色撈出,一半用蘑菇湯、精鹽、味精、紹酒熘製成白汁芡,另一半用蘑菇湯、精鹽、味精、紹酒、番茄醬、白糖熘製成紅汁芡。一菜兩色雙味,「蝦仁」鮮香滑嫩。
[口蘑燒鵝皮] 此菜是將麵筋泡一切兩半,撕去裡面的網狀絲,放入七成熱的芝麻油中炸成淡黃色,即成「鵝皮」,然後用口蘑湯、精鹽、醬油、蔥薑末、口蘑燒透入味,勾濕澱粉芡,淋上芝麻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特點是色澤醬紅,口蘑鮮嫩,「鵝皮」柔韌咸鮮。[十景素燴] 此菜湖南風味素菜。分別將玉蘭片、紅蘿蔔、白蘿蔔、荸薺、山藥、冬菇切成玉翅形、荸薺形、橄欖形、菊花形、菱形、長方形、加上菜心、髮菜、子麵筋、精鹽、味精、奶油、芝麻油、胡椒粉燒燜而成。 特點是紅、白、褐、綠、黑五彩紛呈,汁濃軟爛,口味豐富,形狀美觀。
[紅扒鮑魚] 此菜是將干豆腐(千張)切成長方片,如同製作「素雞豆腐」的方法製成豆腐塊,再斜刀片成圓片如鮑魚形,放入七成熱油中炸呈深黃色,整齊地碼入大碗內,加醬油、白糖、味精、薑汁、紹酒、黃豆芽湯,上屜蒸15分鐘取出,將湯潷在勺內,「鮑魚」翻扣在湯盤內,再將湯燒開調好口味,勾芡,澆在「鮑魚」上。 成色澤紅潤油亮,口味鮮咸甜酸。今天就這麼多,希望您喜歡,謝謝
推薦閱讀:
※【黨風·關注】生貪念、交朋友、吃朋友 ——落馬貪官被「圍獵」三部曲
※大運流年原命局應重點關注的要害點?1
※我全程見證了地圖生成(關注·我在科技一線⑤)
※薛萬全案為什麼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