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丑就要多讀書?
一位朋友每天上下班都要乘坐半個小時的公交車,可她從來不覺得這段時間難熬,相反認為這是一段相當美好的時光,因為她一路上有書相伴。她說,書讓這上下班的路途多了許多期待。正如其筆名「面朝書海」一樣,朋友是位不折不扣的愛書之人。在她心中,書籍就是寶貝,圖書館就是最理想的休閑之地,而閱讀則是其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她非常樂意與人分享好書、交流讀書心得,最期待別人送她的禮物同樣是書。
身邊還有一位朋友自發成立了一個「讀書沙龍」,定期召集幾位書友,分享最新的讀書心得。他們對場所沒有什麼要求,根據實際情況找個地方坐下來,圍繞幾本書就能暢談幾個小時。她們這種對書籍的珍愛、對閱讀的熱愛不容懷疑,並且用行動感染著身邊的人。她們形容自己的讀書體會,說得最多的三個詞是:充實、寧靜、快樂。
此話該會引起許多人的共鳴。讀書的好處及重要性毋庸贅述,我們不難體會閱讀帶來的充實與快樂,我們缺的只是那顆需要摒除浮躁的心。
有調查顯示,很多人認為大學生閱讀的時間最多,因為那時內心較少雜念,同時出於學術研究所需要,也受學校人文環境氛圍所影響。筆者對此深有同感,大學給予了我們閱讀最好的時間和空間,那是我們涉獵各類書籍、汲取各種知識的最好時期。如今回過頭來想,大學期間最該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用更多的時間去閱讀更多更好的書籍。
如果說讀書需要清靜的環境,事實上我們更需要寧靜的心境。所以,當下社會環境浮躁,說起不讀書、少讀書的原因,人們的理由無外乎「工作忙沒時間」、「壓力大沒心思」、「太奔波沒閑情」、「信息多沒閑暇」之類。乍一聽這都是理由,深究起來,這又都不是理由。有的人有時間追電視劇,卻沒有時間看書;有的人願意臨睡前玩微信刷微博,卻不願意捧起一本書;有的人每至「書到用時方恨少」才手忙腳亂,卻很少在平時注意看書積累。
這種現象為人們所常見,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社會倡導「全民閱讀」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連續兩年將「全民閱讀」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各地推動全民閱讀的工作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讀書日」已不僅僅限於4月23日這一天,各地文化部門、公共圖書館定期地策劃組織一系列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讀書活動,「書香節」更是成為很多城市的亮麗名片,也成為真正惠民的文化盛宴。
令人可喜的是,喜歡閱讀的人還是很多的,只是閱讀方式有所區別,讀書形式也呈現多元化。有的人延續傳統的閱讀方式,喜歡翻著扉頁沉醉於油墨書香里,有的人則緊跟數字時代步伐,喜歡易帶易讀的電子書。在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手機、電腦等媒介為閱讀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徑,雖然數字閱讀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但終究不會取代紙質書籍。當然,不論何種形式,我們都應該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而且必須保留一定的深度閱讀,而非停留在快餐式、碎片化的淺閱讀。
讀書,不是生活錦上添花的「奢侈品」,而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話來說,「世界讀書日雖然只有一天,但我們應該天天讀書」,「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它與工作方式相結合,不僅會增加發展的創新力量,而且會增強社會的道德力量」。全民閱讀應該是一種氛圍,無處不在。
所以,如果你很久沒看書了,不妨重拾書本,感受文字的溫度;如果你還是一名學生,那一定要珍惜最美好的讀書時光,儘可能地多閱讀;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位愛書之人,那不妨多與人交流讀書心得,身體力行地帶動周邊的人。
閱讀,需要靜心,更需要堅持。擠一擠時間讀書,其實真的沒有那麼難。
推薦閱讀:
※蔡鋒談:文昌位上放書桌,有利於小孩讀書
※總監的讀書筆記!8個源自谷歌值得一看的用戶體驗觀點
※不讀書的人,才會相信藏書多會甲醛中毒
※讀書使人明智
※讀書賦2
TAG: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