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科學有效輔導孩子學習的方法(鄭委講座)
家長科學有效輔導孩子學習的方法(鄭委講座)
學習好壞的主要因素有三個方面:
愛不愛學習(情緒、態度問題),會不會學習(行為問題),能不能學習(能力問題)。
一般情況下,孩子成績好不好總是跟愛不愛學、會不會學、能不能學相關聯,愛、會、能三者是相輔相成的,可以相互轉換。所以,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在愛、會、能上做文章。
1、 讀書苦嗎?關於讀書,中國流傳久遠的經典語言:「書山有路勤為經,學海無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來」
認為孩子學習、讀書是一件苦事,這樣的認識是有偏差的。痛苦——恐懼——逃避,這是所有人的行為規律。要樹立讀書不是苦差事的觀念。一般情況下,學習好的孩子都不認為學習苦,學習是很有樂趣的。
要改變學習是一件苦差事的觀念,必須重新理解古人「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意思。一般人都將這句話解釋成學習時常溫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其實不然,這裡的「習」是實習、運用,學了再實踐才是快樂的,學了能夠派上用場才是快樂的,只學不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中國學生的習就是考試、玩。考試中獲得快樂的人為數不多,所以,家長或老師一定要重視孩子的玩,讓孩子在玩中學。
在「習」上做文章
讓孩子愛上學習,要讓他長見識(勤實踐、走向社會,實踐、環境會改變一個人)、多閱讀(閱讀量決定思維的質,無目的閱讀是培養孩子熱愛學習最有效方法)、交高人(讓孩子認識可信任的權威人士)。曾經聽過一句名言,人的發展與進步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萬個友。」
錯誤是寶貝,錯誤是進步的寶貝。
孩子不愛學習多半是怕錯,怕錯了受到批評。讓孩子熱愛學習,就要樹立一個觀點:錯誤是寶貝,錯誤是進步的寶貝。學習就是掌握知識、改進錯誤的過程,錯了就改,改了就會有進步。任何人的生活、工作、學習都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有錯就是發現了問題,學習就解決了一半。
疏導孩子的情緒
讓孩子愛上學習,要重視孩子的情緒反應,要學會疏導孩子的情緒。情緒快樂才能學習,人有時候就活一口氣,就活一個情緒。孩子學習的「壓力」來自:大環境,應試教育;小環境,學校壓力。要把孩子當人看,孩子也是人。
2、學會認真做事
讓孩子學會學習,就要教給孩子好的方法,會不會學習是認真的問題。「認真」 就是有明確的目標(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
完整的程序(環節、秩序、方法、行為、工具、習慣)(學環節——盯行為——好習慣)——達標的效果。
具體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聽課 帶著問題聽課
作業 把作業當考試
預習 發現問題,貴在堅持(準備暫存本)
複習 先蓋樓,後裝修
考試 把考試當成作業
檢查 幫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
好學生考試,要麼不會做,會做的題一分不丟。一般學生的情況是,看看多會做,但是,每個題都要扣分。跟孩子說:「做完作業、試題不檢查,等於大便後不擦屁股。」
作業過程具體方法:
提醒小便——準備文具——三分鐘靜心——提供一張白紙,回憶知識重點——自己預計時間——開始計時——不翻書——不吃東西——不間斷——自己檢查答案——記錄結束時間。
3、什麼是「能力」?
能力概括起來有13項:
個性特徵:自信心、自制力、意志力、上進心、責任心
知識儲備:自然知識、文化知識、社會知識
智力水平:注意力、想像力、記憶力、創造力、邏輯推理能力
在能力方面:
生活品質決定孩子學習品質。 自信心、自制力、意志力、上進心、責任心只能在生活中培養。所以,家長不要關心孩子的學習,只要關心孩子的德性、習慣。
——粗心是錯誤,要徹底改掉。粗心有假粗心和真粗心,假粗心是不求甚解的表現。粗心病一定要改,不能馬虎。生活習慣好的人一般不會粗心。
遇到孩子的學習問題,家長應該怎麼辦?
「愛是需要學習的」;「給孩子找一個信任的人」;「幫助孩子宣洩負面情緒和壓力。」
從生活習慣入手(培養孩子的德性),從學習行為入手(會不會的問題)
學會與老師有效溝通,學會與孩子有效溝通。
(孩子不聽話,主要是家長不會說話。孩子不說話,主要是家長不會聽話。)
推薦閱讀:
※中央電視台書法講座
※清娟盲派八字命理講座05(基礎篇)
※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 這是一位媽媽整理的孫瑞雪的公益講座筆記 。
※相學講座(八)——論手
※士林講座 | 第九期 齊宣王從善如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