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脊髓康復】脊髓損傷功能訓練

脊髓損傷(spinalcordinjury,SCI)是由於各種致病因素引起脊髓結構和功能損害,造成損傷水平以下脊髓功能障礙,包括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反射異常及大、小便失禁等相應的病理改變,也就是常見的四肢癱(頸段脊髓損傷)、截癱(胸、腰段脊髓損傷),是一種嚴重致殘性損傷。

脊髓損傷是一種引起患者生活方式變化的嚴重疾病,很多患者因此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料,如護理不當,還會發生壓瘡、泌尿系統感染、呼吸系統感染等嚴重併發症。

現代醫學在脊髓損傷的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康復治療方面有重大進展。在脊柱脊髓損傷患者的診治過程中,脊髓損傷康復就顯得尤為重要,脊髓損傷康復能夠使患者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用較少的治療費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社會負擔,為患者回歸社會奠定基礎。

1訓練計劃

動作訓練應儘早開始。傷後尚不能來訓練室時,應在床邊開始進行動作訓練。動作訓練要達到的目標,在傷後與回歸社會之前的內容有所不同。一般將傷後脊柱骨折脫位治療的卧床期稱為急性期,身邊的活動能自立時的訓練為離床期,設計好出院後的生活而進行訓練為社會回歸準備期。

2關節活動範圍(ROM)的訓練

表1 脊髓損傷康復的基本目標

  • 急性期關節活動範圍的訓練:急性期以維持傷前正常的關節活動範圍為目標,此時癱瘓為弛緩性,故暴力操作易引起軟組織的損傷,有可能形成異位骨化。緩慢活動關節。

  • 離床期關節活動範圍的訓練:離床期為經內固定及治療脊柱骨折部位已經穩定,允許坐起的時期。急性期由治療者被動進行,而離床期則由患者自己動作以擴大關節的活動範圍。關節活動範圍訓練的目的在於動作訓練能夠順利地進行,如有關節攣縮阻礙動作訓練時則應由康復治療師積極採取對策。

  • 回歸社會準備期關節活動範圍的訓練:此期的患者即將出院,出院後的健康管理則由患者自己去完成,與排泄及皮膚管理的方法相同,有必要指導患者自己去進行關節活動範圍的訓練。

  • 3肌力增強訓練

    肌力增強訓練如同關節活動範圍訓練,按照各個時期進行。

  • 急性期肌力增強訓練:此時的訓練在於預防卧床期間產生的肌力下降。訓練時以不引起疼痛為準,行等長運動及左右對稱性運動。

  • 離床期肌力增強訓練:離床期要積極進行肌力強化訓練,目的是為了有助於獲得各種動作,尤其是脊髓損傷者,要想達到用上肢支撐體重,需要有足夠的肌力來達到肩及肘關節的穩定。方法有:胸腰髓損傷者用鐵啞鈴等行逐漸增強訓練,頸髓損傷者用重鎚、滑輪、橡皮帶,或康復治療師的徒手阻力法,坐位訓練及支撐動作,或駕駛增加負荷的輪椅,反覆地進行動作訓練,以達到肌力的增強。

  • 回歸社會準備期的肌力增強訓練:此期患者身邊動作已能自理,乘坐輪椅的時間已增長,故與入院初期相比已大不相同。訓練內容有一對一動作訓練及由各種運動而提高肌力及耐力,應積极參与集體訓練並與其他患者進行競爭。

  • 4【輔助器具康復訓練】

    1﹒頸髓損傷

    根據患者功能情況選配高靠背輪椅或普通輪椅,上頸髓損傷可選配電動輪椅。早期活動時可佩戴頸托,對需要的患者可配製手功能位矯形器、踝足矯形器(AFO)等,多數患者需要進食、穿衣、打電話、書寫等自助具,坐便器、洗澡椅可根據情況選用。

    2﹒胸1~4脊髓損傷

    常規配製普通輪椅、坐便器、洗澡椅、拾物器。符合條件者可配備截癱步行矯形器(RGO等)或髖膝踝足矯形器(HKAFO),配合助行架、拐杖、腰圍等進行治療性站立和步行。多數患者夜間需要踝足矯形器(AFO)維持足部功能位。

    3﹒胸5~腰2脊髓損傷

    大部分患者可通過截癱步行矯形器(RGO)或膝踝足矯形器(KAFO)配合步行架、拐杖、腰圍等進行功能性步行,夜間使用踝足矯形器(AFO)維持足部功能位。常規配製普通輪椅、坐便器、洗澡椅可根據情況選用。

    4﹒腰3及以下脊髓損傷

    多數應用踝足矯形器(AFO)、四腳拐或手杖等可獨立步行,但部分患者仍需要輪椅、坐便器、洗澡椅。

    【視頻】脊髓損傷康復訓練術

    撰稿:李書鵬


    推薦閱讀:

    最容易訓練!懶人適合養的狗狗排名
    舞蹈初學者 直立和轉的訓練
    很實用!書法入門:線條的訓練
    格鬥的體能訓練計劃
    訓練計劃 第3

    TAG:訓練 | 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