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式任務驅動型作文:護理院「獎孝金」制度做法是否得當
漫畫式任務驅動型作文:護理院「獎孝金」制度做法是否得當
閱讀下面的漫畫和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蘇州市福星護理院為了鼓勵病人的兒女多來探望老年病人,推出了「獎孝金」制度,規定子女兩個月內到護理院探望父母長輩超過30次,就可獲200元現金抵用券。結果真的靈驗,看望老人的子女多了很多。
蘇州市福星護理院的做法是否得當?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①所寫內容必須與給定的材料相關;②題目自擬;③不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子女常到護理院看父母有獎,這種創新舉措在蘇州當地網友的微信朋友圈引發熱議。網友們表示,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基本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即使父母被送進護理院,也應該經常去看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子女由於種種原因根本無法做到。 護理院推"獎孝金"制度,子女去護理院看望父母次數增多,為錢還是為孝?
金錢承擔不起孝心之重
高原牧歌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如綿延的絹帶縈繞在每個華夏兒女的心頭,而「孝」更是其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明星,照耀著歷史的長河。「孝」本是生髮於內心最真摯的情感,純粹而厚重,而近日竟有護理院推出獎孝金制度,用金錢來「購買」子女的孝心,殊不知,金錢根本無法承擔孝心之重。
泰戈爾曾言:「沒有錢使我悲傷,而使我更悲傷的是擁有過多的錢財。」錢財,終究是身外之物,終究會隨日月的更迭而歸於塵土。而孝心,是紮根於靈魂的繁茂大樹,任他風雨飄搖而屹立不倒,是鐫刻在心靈深處的痕迹,寫進了基因,溶進了血液。若有一地熾熱的業火焚盡了世間的一切。最後剩下的一定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血脈親情,以及承載著它的綿綿孝心,而護理院硬把金錢與孝掛鉤,卻沒有想過:當金錢隨風而去,留下的孝應何去何從?子女們為財物盡孝的做法更是捨本逐末,緣木求魚,此風萬萬不可長!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回望歷史,李密《陳情表》道盡了一代孝子拳拳赤子之情,他的孝無關金玉珠翠,無關俸祿功名,孝就是孝,不問前因後果。這才是孝心應有的姿態。當人們為蠅頭小利而爭相盡孝,僅會使被盡孝者無比寒心,僅僅是護理院的百元獎金就可讓許多子女趨之如騖,更何談更大的利益,護理院對這種行為的放縱與提倡,更是荒謬與無知的體現,無異於跳樑小丑在表演鬧劇,鄙陋的肉食者在指點江山。錢孝掛鉤的行為若不停止,定會成為現代的悲劇和後世的笑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早在千年前,孟子一語就道出了「孝」的真諦。孝,不僅是子女老人的關愛,更是一種對芸芸眾生都溫柔以待的博大情懷,它輕盈,可以隨流水潤澤每個人的心;它厚重,使得任何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都無法承載其中的意義。因此,護理院的行為,也許會收到短期效果,但與最終目的南轅北轍,人們只顧眼前利益敷衍盡孝,卻永遠得不到來自血脈深處的滋養,如一株草木可以開出繁茂的花朵,卻永遠結不出甘美的果實。
烏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孝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沉澱的瑰玉,明凈而純粹,「皚如天上雪,皎如雲間月」是金錢的銅臭所不能沾染的。金錢或許可以承擔椒房金屋,可以承擔錦衣玉食,可以承擔功名利祿,但永遠承擔不起這孝心之重!
「獎孝金」意在喚醒孝道
安陽日報金明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一點,可能對於蘇州市福星護理院來說感受更深一些。這家集醫療、養老、康復、臨終關懷於一體的現代化護理院,為了鼓勵病人的兒女多來探望老年病人,別出心裁地推出「獎孝金」,規定子女兩個月內到護理院探望父母長輩超過30次,就可獲得200元現金抵用券。「獎孝金」現金抵用券可以在交納老人相關費用時抵用。
我國從2000年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是一個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如何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是擺在政府與社會面前的迫切任務。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基本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子女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除了應當對父母進行經濟上的供養之外,還應該包括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這個義務的履行是沒有期限的,也是不得有任何附加條件或任何理由拒絕履行的。去護理院看望父母更是子女應該做的。事實上,盼望子女來養老院探望是許多老人的一種奢望。福星護理院推出「獎孝金」制度,目的是為了獎勵有孝心的子女,更主要的是提醒子女多來護理院探望父母長輩。
「獎孝金」制度的實施果然不錯。這個護理院自從推出「獎孝金」管理制度後,子女前來看望老人的頻率明顯增加,有的以前一個星期來一次,現在變為兩三天來一次;以前兩三天來一次,現在幾乎天天過來探視。不難想像,老人的心裡一定會因此而寬慰不少。由此可見,激勵機制的正面效應不容小視。近日,福星護理院舉辦了首批「獎孝金」發放儀式,共發放「獎孝金」3萬多元,總計227名子女獲得不同金額的「獎孝金」。不過大家顯然並非沖著獎金而來,兩個月最高200元的獎勵談不上有多大誘惑力。「獎孝金」帶來的影響是不能用金錢來計算的。「獎孝金」起到了較好的友情提醒作用,激活了人們內心的「孝意識」。這個獎就像一面鏡子,讓一些人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喚起了子女的道德自覺。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我們常常掛在嘴邊,但現實生活中總是有許多人因為種種原因而留下遺憾和愧疚。為避免這種遺憾發生,「獎孝金」制度無疑是一種有益的嘗試,這和一些地方的「孝老假」一樣,都是為了鼓勵家庭成員更好地陪伴和贍養老人。對這種做法,社會應該給予掌聲,地方政府應該給予支持,讓盡孝成為一種自覺,成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
為這一多贏的做法點贊
●趙豐年
在評價這一事件時,我們先要搞清楚福星護理院設立「獎孝金」的動機是否單純?效果是否顯著?如果有好的動機,目的也達到了,對此事也就只能正面評價了。
從報道的新聞來看,福星護理院屬於臨終關懷的護理服務性機構,設立「獎孝金」是為了激勵子女到護理院多探望父母,而並非為自己謀利,其動機是積極正面的;從效果看,設立「獎孝金」後,到護理院看望老人的子女多了很多,不僅使養老院降低了養老成本,而且起到了激活孝心孝道的作用,使老人得到了更多關懷。可以說,這是一個多贏的舉動,具有積極意義。
很多人之所以對這一做法反感,主要是認為孝老敬老是子女應盡的義務,設立「獎孝金」,讓孝心有了本不應該有的銅臭味。其實,設立「獎孝金」後,看望老人的子女多了,他們僅僅是因為那點錢嗎?我們可以算一下這筆賬。兩個月內子女看望老人累計超過30次,給予200元「獎孝金」;兩個月內子女看望老人累計超過20次,給予100元「獎孝金」;兩個月內子女看望老人累計超過10次,給予50元「獎孝金」。兩個月內來回10次至30次,不算其他費用,可能路費都超過獲得的獎金數額了。因此我們應該相信,大多數子女並不是沖著金錢才去看望父母的。他們並不是缺這點錢,而是這一措施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缺少了盡最大努力去關愛老人這個本不應該淡化的意識。所以,在「獎孝金」的激勵下去看望老人的子女,不僅不是像我們一些網友所指責的那樣可恥,反而是同樣可敬的,可親的。
我們期待,在福星護理院的啟迪下,有更多的、更令人喜聞樂見的激活子女孝道的方式方法出現。
別用「獎孝金」拷問孝心
●姜小薇
「有的子女以前一個星期來看老人一次,現在兩三天來一次;有的子女以前兩三天來看老人一次,現在幾乎天天都來。」福星護理院別出心裁地推出「獎孝金」制度後,很多子女探望老人的頻率明顯增加。
不少人認為,「獎孝金」制度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值得提倡。而筆者認為,不論有沒有「獎孝金」,子女都應該盡己所能照顧父母。即使因為種種原因將父母送進護理院,子女也應該經常去探望、陪伴父母。
每一個人會都老去,隨著我國老齡人口不斷增長,如何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成了一道亟待解決的社會難題。如今,養老設施的建設與養老服務體系的日益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老有所養」的實現。但要實現「老有所樂」,還需要子女履行好贍養父母的義務。除了在經濟上供養和生活上照料父母之外,子女還應該給予父母精神慰藉。為此,我國將「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家庭成員不得忽視、冷落老人,與老人分開居住的子女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人。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現實生活中,不少子女常以工作忙為由不去探望父母。「獎孝金」制度取得的良好效果,恰恰證明了絕大多數子女是能抽出時間探望、陪伴老人的。「獎孝金」就像一面鏡子,讓每個身為子女的人看到了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但是我們要看到,要讓子女自覺踐行孝道,物質獎勵的作用顯然是有限的。作為子女,千萬不能等有了「獎孝金」才想到父母,別用「獎孝金」拷問自己的孝心,而要多探望、陪伴、照顧、關心父母,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追悔莫及。
「獎孝金」激活的,應該是兒女內心的孝意劉雪松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一點,可能對於蘇州市福星護理院來說感受更深一些。這家以接收長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也為生命垂危患者提供臨終關懷和善後處理服務的民營護理機構,為了鼓勵病人的兒女多來探望老年病人,別出心裁地推出「獎孝金」,規定子女兩個月內到護理院探望父母長輩超過30次,就可獲200元現金抵用券。「獎孝金」現金抵用券,可以在繳納老人相關費用時抵用。 果然靈驗,看望老人的子女多了很多。護理院兌現承諾,為住院老人的227名子女發放了3萬多元的「獎孝金」。 然而好事的後背,是網友對於老人兒女幾乎一邊倒的唾罵聲。網友普遍認為,這些兒女不是為孝而來,而是為錢而來。往狠里說,常回家看看,法律都沒能解決的事,一兩百元錢就把這些做兒女的搞定了,所以可恥的是兒女。 站在道德高地的鍵盤俠們,之所以義憤填膺,可能最大的問題是混淆了護理院與養老院的基本差別。從蘇州這家護理院的相關資料來看,這家民營護理機構,其實是一家醫療衛生單位,接收的老人中,很多是中風後遺症、植物人、癌症晚期、老年痴呆以及各類重症手術之後需要長期卧床、康復及其他生活不能處理的患者。從大概念來說,應該屬於臨終關懷的護理服務性機構。 兩個月一兩百、兩三百元的「獎孝金」,對於探望老人更勤快的兒女來說,多多少少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最重要的還是這種激勵方式,撓到了做兒女的心底里最柔軟的地方。與其說這些做兒女的,看重的是這一兩百、兩三百塊錢,不如說是看重了這個被錢所激活的孝心善意。畢竟這個錢還是要用在老人身上,它喚醒兒女重視孝道的意義。 有網友表示,法律沒有激活常回家看看這麼一個中國千百年來的傳統孝道,一兩百元就把這個事情解決了。這是有失偏頗的。這項法律法規明確之後,至少在受過良好教育的群體身上,對於常回家看看,意識是肯定增強了。我們不能因為不常回家看看的現象依然存在,甚至在一些個體身上表現得依然突出,就否定這個法律文本的意義、否定天下所有做兒女的孝心。同理,我們不能因為蘇州這家護理院的一個激勵孝心的方式產生了效果,就把所有的效果都歸功於金錢獎勵的槓桿作用,這也是相當武斷的。 在「獎孝金」激勵作用下,從此更多地去看望老人的兒女,不僅不是像我們一些網友所指責的那樣可恥,反而是同樣可敬的,可親的。他們不缺這點錢,但他們意識到自己缺少了盡最大努力與孝心去關愛老人的這個本應不該淡卻的意識,這不是他們不怕法律、貪愛一兩百元錢,而是在法律的文本落地過程中,其實我們還有更多更好的辦法,去激活兒女們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孝心與愛意。是我們這個社會,還沒有真正找到更令人喜聞樂見的、激活兒女孝道的方式方法。這才是我們整個社會需要用心去思考的一個命題。 蘇州這家護理院推出的「獎孝金」,它不僅為住在護理院里的老人子女們起到了激活孝心孝道的作用,而且實際上,給了我們這個社會很多的啟迪意義。它表明,整個社會的孝心光靠一紙法律文本的標尺,作用是有限的。讓嚴肅的法律文本與活潑的激勵機制有機地結合起來,社會元素都能參與進來,它能夠讓社會的孝道孝心,起到一加一等於二、甚至大於二的效果。
「獎孝金」實質是激勵的藝術喬 杉 為激勵子女經常到護理院探望父母長輩,蘇州一家護理院別出心裁地推出了「獎孝金」管理制度。這項制度規定:子女兩個月內到護理院探望父母長輩超過30次,就可獲200元現金抵用券,「獎孝金」現金抵用券,可以在繳納老人相關費用時抵用。一段時間下來,效果明顯,「看望老人次數暴漲」。 面對「獎孝金」取得的成效,有人認為是「小利大誘」,那些因為護理院推出「獎孝金」而去看望父母的人,明顯是奔著小利去的;也有人認為,很少有人在乎區區200元,「獎孝金」主要起的是提醒作用。初衷無論哪一種,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從中我們看到了激勵的藝術。 在道德建設上,很多人已經習慣了譴責,對一些看不慣的人和事,常常表現出不屑一顧的譴責。馬丁·路德·金曾經講過,歷史將會記錄在這個社會轉型期,最大的悲哀不是壞人的囂張,而是好人的過度沉默。毫無疑問,我們正處於社會轉型期,這種譴責的力量相對於過度的沉默,有著積極性,是社會建設需要的。但有必要看到,道德不僅是譴責出來的,有時也是激勵出來的。 在道德面前,每個人都存在著對當前道德現象的判斷,以及由此產生的道德想像。有什麼樣的道德想像,就有什麼樣的道德現實。拿「扶不起」來說,當你認為這個社會充滿正能量,「扶不起」只是極端個例,就很有可能伸出熱情的雙手;反之,當你認為到處充滿著「滿滿的惡意」,很有可能見義不為、見難不幫。這也是《人民日報》一篇文章曾經講過的,「個體的道德想像,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選擇,同樣決定著我們社會的道德風貌。」 就道德建設而言,孤立地強調道德想像,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道德想像的基礎上,產生道德自信和道德自覺。所謂「道德自信」,就是對當前的道德現實充滿信心;所謂「道德自覺」,就是始終「求諸己」,能夠想到自己為道德建設做什麼。在這其中,不僅是「你沒有辦法判斷別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個好人」,還表現為對於道德正能量,勇於做一個「在路旁鼓掌的人」,通過激勵的力量,來為道德建設增強。 從廣義上講,孝也是一種道德。孝是人人希望的,既然「己所欲之」,那就「上下同欲」。其中一個重要表現,就是通過激勵的力量,來讓孝風常在。「獎孝金」的真正作用,就在於它是一種激勵的藝術,它以提醒的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它以一種鼓勵的形式,促使更多人加入到正能量中來。千萬不要小看了這種激勵的力量,它對於心靈的開化和凈化,常常起到超乎想像的作用。 這種道德激勵,是一直存在的。長期以來,政府在道德建設上的呼籲,媒體對道德行為的報道,都體現了這一點。在道德激勵上,不僅需要政府參與,也需要社會參與,在「獎孝金」中,我們就看到了社會參與。聯想到一段時間以來民間公益的風生水起,如果民間公益組織也能夠把道德建設納入關注視野,這是一片多麼大的藍海?譬如,通過道德公益基金的設立,來激勵那些誠信、友善、敬業、孝親的人,就很有可能發揮出「蝴蝶效應」,推動社會風氣向好向善。 「獎孝金」實質是激勵的藝術,發揮的是激勵的力量。其存在及發揮作用啟示我們,在推動道德建設上,社會參與大有作為。希望在短時間內,能夠出現幾個激勵道德的專項基金。
推薦閱讀:
※本雅明《翻譯者的任務》
※領導的對象,是人還是任務?
※Wakfu【攻略】新手任務烤蟲子
※男女大腦差別大 女性更擅長多任務處理
※在佳音公司的第一天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