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實拍:尋味古國之旅

實拍:尋味古國之旅-土耳其的長城 2012-01-11 07:55閱讀:12,033

X出機場照例是一段高速公路,不過並沒有怎麼狂奔就來到有些景緻的地段。路旁開始有一些建築,時不時還有些地方亮著燈火;不一會竟然看到了海。這應該是土耳其的內海馬爾馬拉海。

馬爾馬拉海長71公里,最窄處1.3公里,最寬處7.5公里,最淺處53米,最深處106米。實際還沒有美國的密歇根湖大。但它南邊是兵家必爭之地達達尼爾海峽,北面是最後切斷歐亞大陸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一頭通向黑海,另一頭通向愛琴海,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必經通道。如果在舊大陸(以地中海為中心的歐亞大陸)打轉轉,恐怕連孩子都能判斷出這裡是個「要道」。在這要道上曾發生過許多關聯著土耳其、歐洲、地中海,或者說是古希臘、東羅馬、奧斯曼帝國和整箇舊世界的故事。

計程車一直沿著馬爾馬拉海岸線走,海邊修建了一段段很美麗的海濱公園,看來土耳其人在以實際行動感謝這片海域。女兒突然嚷道:「看,長城!土耳其的長城。」仔細一看,夜色中一段連綿不斷的古城牆遺址。這還真有點讓人興奮,這個地球上除了中國人,竟然還有人能那麼大大方方地也拿著城牆說事。顯然這城牆非同尋常。這是用天然花崗岩建的城牆,不同於中國城牆用人造磚,即城磚;這城牆在石頭之間還用水泥之類的東西粘起來,也不同於南美的印加和瑪雅人的完全靠石頭間的自然吻合。這樣的城牆看著讓人感覺特別結實。這的確是道特別結實的城牆,它堅實地挺立了千年之久,守衛的是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一個帝國的心臟,為支撐一個千年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不倒的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它在這千年之間,曾讓所有來來往往的蠻族軍隊望而生畏,除了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曾攻入城以外,直到奧斯曼帝國借用匈牙利人大炮把它轟垮之前,就從未被攻破。這城牆向世人交出了一張絕佳的成績單。

5世紀在亞洲草原的匈奴人曾統一了南俄羅斯、東歐和中歐,並向西歐和北歐擴張,多次攻陷西羅馬,也曾在君士坦丁堡城下大敗東羅馬軍隊。可作為勝利者的匈奴人,唯獨沒有攻城,只是留下了話,繞到而行。匈奴人的要求只是要東羅馬交納點保險費而已。人們把匈奴人橫掃歐洲之行稱為「上帝之鞭」,意為所向披靡。在歐洲大陸如入無人之地的匈奴人,會對這東羅馬的都城不抽上一鞭,當然不是出於憐憫,只是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是上帝的皮鞭也抽不垮這城牆。羅馬帝國曾為與中國的絲綢貿易和波斯有宿怨,兩國幾百年間一直爭戰不休。波斯人曾幾度兵臨城下,結果都耀武揚威而來,灰溜溜地離去。還有基輔斯基,和東羅馬是忽友忽敵,公元941年,基輔的大公伊戈爾率領數千艘戰船橫渡黑海,試圖前來分享東羅馬帝國的輝煌,結果依舊大敗而回。阿拉伯人的伊斯蘭軍隊更是視這座基督教的聖城為眼中釘,曾以2650艘戰船前來圍攻,結果在城牆下轉悠了好幾個月,最終只剩下五艘船生還。1453年在帝國風燭殘年的最後時刻,僅僅剩下這一片孤城竟然也抵擋了強大奧斯曼帝國幾個月的圍攻,穆罕默德二世最後還是藉助了匈牙利人的大炮才把這座城牆轟倒。這座緊緊維繫一個帝國命運的城牆,是5世紀狄奧多西二世(TheodosiusII)的傑作。據說這位狄奧多西二世性情比較斯文,不崇尚武功,講究文明治國。這使得他的軍事主張是以守為主,不求軍事進攻,但求防衛。這一軍事主張不僅成了東羅馬帝國一貫的軍事風格,還成就了這座千年不倒的曠世奇蹟——狄奧多西城牆。

這狄奧多西城牆之所以能千年不倒,其奧秘不只是它的材料和建築工藝,應該首推它的地理位置和設計方案。君士坦丁堡是由歐洲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君士坦丁一世(306-337)親自選址而建的,所以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個在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的尼什出生的軍人,於306年在不列顛(英國)被擁為奧古斯都(Augustus,拉丁語表示元首或皇帝,被古羅馬用作皇帝的頭銜),324年他又戰勝所有的帝位競爭者,成了羅馬帝國的最高獨裁統治者。做羅馬皇帝不僅權力大,享受待遇也高,待遇之一就是可以在這個地球上任意選個地方做陪都。如戴克里先皇帝就曾在尼科米底亞(Nicomedia),即今土耳其的伊茲密特(Izmit)設立過行宮,也就是羅馬帝國東部的首都。君士坦丁一世環繞了地中海一圈,實際考察了特洛伊(Troy)、耶路撒冷、薩爾底卡(索非亞)、帖撒羅尼迦(塞薩洛尼基)和尼科米底亞等地,最終選了當時不甚有名的希臘小城拜占廷(Byzantine)作為新都的城址。

324年,君士坦丁發布命令興建新都,還為此下令設立專門學校,大量培養各類建築人才,甚至還親自像小工似的跑馬勘測,圈定城市界標。經過五年的精心施工,博斯普魯斯海峽岸上的拜占廷古城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新都城。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大帝宣告正式定都於新首都,並賜予其「新羅馬」(NovaRoma)的正式名稱。這座新都城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的一片小山丘上,南邊是馬爾馬拉海,北邊是金角灣,東邊是達達尼爾海峽,西邊居高臨下俯瞰色雷斯平原。事實完全證明了這個軍人的眼力。這是一座天造地設的要塞,易守難攻。當然還得加上這狄奧多西城牆。東羅馬帝國正式遷都是在330年;395年東西羅馬正式分裂;476年西羅馬滅亡,之後東羅馬藉助著拜占庭這塊寶地又把羅馬這個香火延續了上千年,直至1453被奧斯曼帝國所滅。正是充分享受了早年拜占庭古城所佔據的這個地理優勢,拜占庭這個名字一直沒有被人們忘記,後來也有人乾脆把東羅馬也稱作拜占庭帝國。現在汽車上看到的城牆左一段、右一段已成不了氣候,其實這城牆原是圍成一個三角形狀,全長21.5公里,共分三段,臨南面馬爾馬拉海的城牆長8公里,北面金角灣一側長7公里,靠西面陸地這面長6.5公里。西面因是一馬平川的色雷斯平原,城牆修建得格外講究,它從外向內有外護牆高約8米,護城河寬約18米,護城河內牆、陡坡護壁、外城台(Peribolos)、外城牆、內城台(Parateichion)、內城牆高約12至20米。整個城牆用花崗岩巨石砌成,牆頂為人行道和作戰平台,並有雉堞掩護士兵。城牆內側為斜坡,有岩石護牆、藏兵洞和倉庫。外城牆和內城牆上聳立著96座塔樓、三百多座角樓和碉堡,塔樓凸出城牆約5米,平均間距60多米,形成強大的火力支援系統。很遺憾時間太晚,未能停下來仔細欣賞一下結構如此複雜的城牆,不過確實相信有這樣的城牆保護,這座城市必定是固若金湯。難怪連同城牆在內這片區域加上這個城市的考古公園、蘇萊曼尼耶區、澤雷克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85年一併宣布為世界文化遺產。在1453年奧斯曼帝國用火炮轟城之前,能對這城牆造成威脅的也就是地震了。447年還真有過地震,震塌了好幾處城牆,以及394座塔樓中的57座。屆時傳說匈奴人正在直奔君士坦丁堡,於是全城官兵只花了60天就將城牆修復,創造了奇蹟。

1453年奧斯曼帝國用火炮轟塌了城牆,一個稱雄了千年的帝國隨之倒下,無論歷史學家對此如何評價,對於一個遊客這都是一件挺傷感的事。可禍兮福所倚,天下沒有鐵定的壞事。城牆倒塌帝國毀滅,直接引起的是那些拜占庭貴族知識分子的大量逃亡。據說在拜占廷帝國最後的一個夜裡,有人趁亂登上拉丁人的戰艦,逃到了克里特、摩里亞、愛奧尼亞群島和威尼斯。一艘熱那亞商船還保留了那最後一夜的乘客名單,上面有六名巴列奧略皇族的人,兩個科穆寧皇族,兩個拉斯卡利斯皇族,以及一些次要的貴族。而且大凡這類人都還不至於兩手空空倉皇而逃,很多人都攜帶了許多帝國保存千年之久的的精華,除了珍寶細軟,還有珍貴文獻、史料、藝術作品,以及古代傳統思想,例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古希臘羅馬的思想精髓。而這些恰恰是正沉睡在中世紀天主教神權中的歐洲人所遺忘失落的部分。有人認為,正是這些古希臘、羅馬的光輝思想,成了中世紀歐洲突破天主教神權束縛的直接動力,引發了人性戰勝神性的文藝復興運動。可以說,西歐近代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座城牆倒塌後所引發的故事。這些故事裡包括了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等等。如果這些故事裡難免有一些讓人感到欣慰的成分,那麼多少也能讓一個觀賞這座城牆的遊客減少幾分傷感。城牆是歷史遺物,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牆自然聯繫著一段輝煌的歷史。沒想到這次旅行的第一個額外景點,竟然就如此急促地點了題。也確實是,來土耳其,沖的就是這裡的滾滾歷史的塵土氣。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18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走進文明古國——埃及
    探尋文明古國——埃及遊記
    曾為中國領土,被蘇聯吞併,獨立後又被美國利用,不是蒙古國
    揭開古國埃及的神秘的面紗
    【探索發現】千年古國顓臾

    TAG:古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