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治療方法錦集

頸椎病治療絕招

1、後溪加束骨(1)後溪:是奇經八脈的交會穴,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利眼目、頸椎左右活動不利者。手太陽經脈及經筋行於頸項部,且上述癥狀可見於神經根型頸椎病,所以對於頸項強痛,牽及肩胛及上肢疼痛麻木者,應取手太陽經穴治療。後溪為手太陽經的輸穴,按全息理論,後溪也對應於頸項部,所以針後溪為適宜。治療頸椎病時,多先在後溪穴處的第五掌骨側找到一條索狀物或明顯壓痛點,用1寸毫針針之,同時令患者活動頸項部,對緩解癥狀有較好療效。

(2)束骨.在足外側,足小趾本節的後方,赤白肉際處.治頭痛項強目眩腰腿痛,特別是低頭抬頭時頸椎活動不利的。對久坐俯案,項部筋肉有條索狀物或活動不靈活的「項筋急」型頸椎病,用之最宜。按全息理論,束骨亦是頸椎對應部位,所以針束骨最為相宜。

3、點跗陽穴

跗陽是陽蹺脈郗穴,在崑崙穴上四橫指。本穴物質由足三陽上行的陽氣構成,可生陽化濕,治療膀胱經不通、落枕,點按時有熱感傳至頸背方效,可令患者緩緩晃動頸部。注意:點穴訣竅,用指尖,或按摩棒,點穴慢慢加力,有酸脹感,(點跗陽酸脹熱能傳導至肩)保持住這個力道七八秒鐘,在緩緩抬起手。每日一次每次十幾分鐘。(1)「落枕穴」位於人體的手背上,中指和食指相對的掌骨之間,兩指骨盡頭起,向外一拇指寬處。按壓時,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側面,用較大力氣來回按壓。雙手皆要按壓。

(2)重子穴配承漿穴,,絕大多數病例1次而愈。

(3)內關透外關——用針方法:用1.5寸針,患側取穴直刺1~1.2寸深。提插捻轉行針導氣,運針5分鐘,其間讓患者轉動頸部。然後出針。

按:外關治療落枕極效,針入稍捻轉令轉動頸部馬上活動自如。懸鐘治療落枕亦極效。

4、崑崙、申脈、腕骨穴:

(1)仰卧位時取崑崙穴,站立位時取申脈穴。常見於椎動脈型頸椎病,結合足太陽經及經筋行於脊項部,此類頸椎病可針足太陽之經穴崑崙。

張士傑老師擅長用崑崙和腕骨治療諸多肌肉、肌腱、筋膜、關節囊、韌帶、腱鞘滑液囊、椎間盤纖維環、關節軟骨盤以及周圍神經等組織,困直接和間接的外力作用,或長期勞損所至的各種損傷,常有針入病好的奇蹟。

(2)腕骨腕骨是手太陽小腸經的第4個穴位,在手掌尺側,第5掌骨基底與鉤骨之間的凹陷處,赤白肉際。

5、太溪穴

對於用腦過度或腎虛癥狀較為明顯的頸椎病,用腎經穴位最宜。太溪為腎之原穴,為補腎這要穴,即可補腎陰以滋養筋骨,也可溫腎陽以柔煦筋骨,故頸椎病有椎間盤病變或骨質增生者,用之最宜,可標本兼治。

6、大鐘穴

頸椎病本為腎虛,腎經及膀胱經的經筋均行於後項部,所以頸椎病的用穴主要也是膀胱經和腎經。大鐘是足少陰腎經的絡穴,一穴通腎和膀胱兩條經,所以對於頸椎病也是最適宜的。大鐘是足少陰腎經的第四個穴位,在足內側,內踝後下方,跟腱附著部的內側前方凹陷處,相當於太溪穴下0.5寸稍後。

7、足跟腱中點此穴為董氏奇穴

8、神奇穴位中渚穴(也叫腰痛2穴),患側找尋壓痛點,針刺0.5到1寸,然後活動頸部,右手都針上,立即見效。

9、三叉三穴。

——————頸椎問題上肢麻木不分型、不論因,均通用之!取穴:(主穴)肩俞、肩俞旁開兩拇指寬下兩橫指處(1穴)1穴直下兩橫指處(2穴)2穴直下兩橫指處(3穴),(配穴)支溝、合谷、後溪具體操作:肩禹穴用三寸毫針向肘關節下方進針三寸、1穴用三寸毫針向上臂內側垂直進針三寸與肩禹進針方向呈十字樣,2穴、3穴進針與1穴進針一致。配穴我多用支溝。


推薦閱讀:

新茶與陳茶的辨別方法
證券經紀業務有什麼有效的方法拓展客戶?
手相:掌紋很亂及化解方法
我的恩師Joe訓練方法(上)
扒手暗語和防範方法

TAG:治療方法 | 方法 | 頸椎 | 頸椎病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