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小故事之一百五十三:項伯

項伯名纏,是項梁的兄弟,項羽的叔父,時任楚國左尹(即左丞相)。

當時,項羽聽說劉邦欲守關自王關中,遂在鴻門發布命令: 次日犒賞士卒,進攻劉邦。劉邦當時駐軍霸上,並不知情,在大戰即臨,霸上將玉石俱焚的時刻,項伯想到了跟隨劉邦的張良。

項伯跟張良很要好,是過命的交情。早在秦始皇時代,項伯殺了人,曾逃到下邳張良那兒長期隱蔽,度過了一段難忘歲月,兩人可謂是患難之交。

項伯這個人挺念舊,他知道張良在沛公軍中,惟恐殃及池魚玉石俱焚,就連夜快馬加鞭趕到霸上軍營,悄悄會見張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告訴了老朋友,想讓張良當即跟他一起走,先脫離險境再說。

至於高官厚祿,自然是題中之義,一個都不能也不會少。他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項王兵鋒,勢不可當!你趕緊跟我一起走吧,犯不著陪著沛公白白送死。」

張良說:「老朋友就是老朋友,真是太感謝你了!只是,你向來深知我的為人。我受韓王之命陪伴沛公,今天他危在旦夕,我卻私下逃走的話,就太不仗義了,實在說不過去;我不能不對他說明。區區微衷,還望老友諒察!」

這一層卻是項伯情急之中沒有預料到的,他一時間目瞪口呆無言以對。既然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來說服張良,又了解張良的性格,無奈之中,他只得勉為默許。張良馬上入見沛公,詳細稟告了相關情況。

劉邦大吃一驚,急得連連跺腳:「麻煩了!麻煩了!這可如何是好呢?」

張良反問道:「是誰為大王支了這個高招?」

劉邦說:「咳,別提他了,一個傻屄!他叫我派兵把守函谷關,不讓諸侯進來,說那樣就可以獨佔關中自在為王了。都怪我一時糊塗,聽信了他的話,也沒顧上徵詢你的意見。」

張良說:「依大王看,你的軍隊能夠抵擋項王嗎?」

沛公沉默了一會兒,回答:「當然抵擋不了。事情已經這樣了,還是先說說咱們該如何應付吧。」

張良道:「刻下只有沛公自己去向項伯解釋清楚,說明你不敢背叛項王,事情才可能有轉圜的餘地。」

劉邦點頭稱是。又好奇地問:「你是怎麼認識項伯的?關係還那麼鐵。」

張良笑著說:「秦時項伯就與我交遊。他殺了人,我救過他。今天我有急難,虧他不忘舊情,投桃報李,特意來告訴我一聲。」

原來如此。劉邦一聽也笑了,這才放下一半心來。此公思維呈跳躍性,腦子轉得飛快。他又問道:「你和項伯誰年長?」

「他比我大。」

「好的。有勞子房去把他請進來,我要以兄長之禮隆重接待他。」

於是張良出來,邀請項伯會見沛公。事已至此,恭敬不如從命,只能走一步算一步。項伯就跟著張良進來。

溜須拍馬灌迷魂湯本來就是劉季的強項。他對項伯滿口恭維,十分客氣;更兼張良在一旁穿針引線指導渲染,幾杯酒下肚後,項伯徹底放鬆,飄飄然起來,油然對沛公產生了同情與好感,打心眼裡感到他是個被委屈了的好同志。

劉邦一再向項伯敬酒,兩人一拍即合,洽談甚歡,並約為兒女親家,轉眼間兩人居然成了哥們兼親戚。張良冷眼旁觀,也不得不在心裡佩服劉邦的靈活機變。

劉邦笑容滿面地說:「大哥啊大哥,兄弟入關以後,登記吏民,封存府庫,除了本性難移玩了兩個女人,其他都秋毫不敢染指;至於派兵守關,那是為了防備強盜出入和發生意外情況,屬於維護地方治安的臨時措施。

兄弟日想夜盼項王早日到來,看他的意思行事,他說如何,便當如何。項家的門第功業,全楚第一,無人能比!不聽項王的,還聽誰的?我劉季就是做夢,也不敢想到反叛。

天地良心,兄弟我冤枉啊!還望老兄在項王面前代為分說,消除誤會。在下絕無二心,決不是妄自尊大忘恩負義的小人!」

劉邦的美酒、好話讓項伯沉迷,張良深沉而熱烈的目光則讓他感到一種無可閃辟的責任感。他不能不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項伯囑咐劉邦:「我跟子房的關係,非同一般,他的事就是我的事。何況我們又是親家了,我也相信你無罪有功。項王面前,自會儘力而為。不過,無論如何,你明晨務必趁早親自來鴻門向項王解釋道歉。」

劉邦一口應承:「多謝,多謝!一定,一定!」

張良送項伯上路返程時,已經幫他編好一套說辭。劉邦一貫出手闊綽,當然也決不會讓新親家空手回去,饋贈相當夠意思。這些且略過不表。

吃裡扒外以私廢公卻又秉性忠厚問心無愧的項伯不虛此行滿載而歸。他夤夜趕回鴻門軍中,在自家稍作停頓,就趕去覲見項王,把劉邦的話加油添醋學樣了一遍。

當然,他謊稱是張良主動找了他。見侄子沉默不語,項伯進而又說:「沛公率先打進關中,立下頭功,我們才得以輕易入關,人家既有功勞,又有苦勞。他對我們老項家特別是大王你,可是畢恭畢敬推崇備至。

如果我們不分青紅皂白就去擊殺人家,這是違背道義的行為,天下人都會寒心。沛公有意明早主動前來謝罪,當面說清原委,解除嫌隙。依我看,不如善待人家。」

項王沉思良久,認為有理,點頭應允。

在次日的鴻門宴上,范增不斷地暗示項羽,讓乘機殺掉劉邦,項羽因在事前已被項伯說服,認定劉邦為忠誠有功之將,因而對范增的暗示默然不應。

當范增召來項莊即席舞劍時,項伯一定看出了其中要殺劉邦的真意,立即拔劍對舞,常用身體遮護劉邦,使項莊一直難於下手。

在項伯看來,劉邦來鴻門是自己出的主意,因而他實際上是自己請來的客人,對他的性命負責是自己應盡的道義責任;何況自己與劉邦已在昨晚結為親家,更有一層親戚關係包含其中。

項伯勸項羽勿殺太公,所言道理雖不清晰、充分,但絕非是出於仁道主義則可以肯定。因為,項羽坑殺活人無數,從未見項伯有勸諫的表示。

他自己在九江王英布反叛投漢後,奉命收集九江散兵,也殺盡了英布的妻子兒女。

項羽敗亡後,劉邦封項伯為射陽侯,賜其姓劉。項伯受封三年後死去。


推薦閱讀:

蘇軾和佛印的小故事
這個小故事改變了很多人!我讀了三遍,受益匪淺!你也讀讀吧!
小故事·輾轉(結局)
三篇小故事:什麼是真愛
小故事:曹操脫身

TAG:歷史 | 故事 | 名人 | 小故事 | 項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