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作者簡介】  李澤厚(1930-),美學家。1948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1978年起任研究員。1982-1983年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訪問教授。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和美學研究。著有《美的歷程》、《中國美學史》、《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世紀新夢》等。  【內容簡介】  本書以「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作為解釋中國近現代史思想史上許多錯綜複雜現象的基本線索,在學術思想界引起巨大爭議。本書簡明而深入地展示了現代中國思想的諸多重要方面和問題,或明或暗地展現了上世紀中國幾代知識分子的悲歡離合和坎坷命運。  【家國網推薦】  現代中國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四與新文化運動的發生,陳獨秀、李大釗等新一代的知識分子,把新的思潮注入了近代中國的思想當中。李澤厚先生的這本《現代中國思想史論》就是以新文化運動為起點,梳理了現代中國思想發展的脈絡,李澤厚先生認為「救亡」和「啟蒙」是現代中國思想發展的主要線索,並從這一線索出發,闡釋了馬克思主義、新儒家等等思潮,觀點獨到,也展現了知識分子在那個時代的命運。  【目錄】  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  一、啟蒙與救亡的相互促進  二、救亡壓倒啟蒙  三、轉換性的創造  記中國現代三次學術論戰  一、二十年代科玄論戰  二、三十年代中國社會性質論戰  三、四十年代文藝民族形式論戰  胡適 陳獨秀 魯迅  一、提倡白話文與新範式  二、革命戰士  三、提倡啟蒙超越啟蒙  青年毛澤東  一、「動」、「斗」的宇宙一人生觀  二、「貴我」的「道德律」  三、「通今」的經驗理性  試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  一、1918年-1927年  二、1927年-1949年  三、1949年-1976年  四、1976年-  二十世紀中國(大陸)文藝一瞥  一、轉換預告  二、開放心靈  三、創造模式  四、走進農村  五、接受模式  六、多元取向  略論現代新儒家  一、熊十分  二、梁漱溟  三、馮友蘭  四、牟宗三  漫說「西體中用」  一、「中體西用」的由來和演化  二、歷史經驗和「西體中用」新釋  後記  附錄:再說「西體中用」  一、背影來由:回應批評  二、詞語問題:突出矛盾  三、歷史回溯:三派意見  四、「體」乃新解:衣食住行為根本  五、「用」是關鍵:轉化性的創造  【精彩書評】  未完成的啟蒙  By馬克揚  本書最大的主題其實就是「啟蒙」和「救亡」最終,現代性的「啟蒙」無奈地臣服於時代性的「救亡」之中,因此中國現在諸多的社會問題依然與這個未完成的現代性「啟蒙」息息相關。李澤厚認為現代性的未完成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悲劇,此話確實很有道理。雖然有這麼一個大主題,卻已經失去了《中國古代史論》的森然而立的理論大廈的厚實感,各章之間的聯繫也相對零散多了,質量也不盡相同。裡面提到了毛澤東,卻只能是欲言又止,對於魯迅的評論頗有見解,尤其是關於魯迅作品所表現的現代性的孤獨和悲涼,對於新儒學的論述也是張弛有度,有理有據。摘抄了一些本書的精華。   P9 以專註於文化批判始,仍然復歸到政治鬥爭終。啟蒙的主題、科學民主的主題又一次與救亡、愛國的主題相碰撞、糾纏、同步。中國近代歷史總是這樣。   P13 以致列文森認為他們理智上面向未來(西方),情感上回歸傳統(中國)。   P14 「既可同板凳而坐,安不可同床而覺?什麼是男女同校,明明是送子娘娘廟。」……   P19-20 個體反抗並無出路,群體理想的現實構建又失敗,那麼出路究竟何在?……繞了一個圈,從新文化運動的著重啟蒙開始,又回到進行具體、激烈的政治改革終。   P26 在這個歷盡艱難的勝利鬥爭中,從建黨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前夕的延安整風,都不斷在理論上和實踐中否定了自由主義所倡導所追求的種種個體自由、個性解放等屬於資本主義啟蒙思想體系中的許多東西。而這些否定和批判主題都是救亡—革命—戰爭的現實要求,而非真正學理上的選擇。總之,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接受、傳播和發展,主要是當時中國現實鬥爭的需要,而不是書齋中透徹分析研究了西方自由主義理論學術所得的結果。這是因為在建黨以後,面臨的便是十分緊迫激烈的政治軍事鬥爭和革命戰爭,使人們來不及做任何理論思想上的深入研究,便走上行動舞台,反對帝國運動和大軍閥的長期的革命戰爭,把其他一切都擠在非常次要和從屬的地位;更不用說從理論上和實際上對個體自由個性解放之類問題的研究和宣傳了。五四時期啟蒙與救亡並行不悖相得益彰的局面並沒有延續多久,時代的危亡局勢和劇烈的現實鬥爭,迫使政治救亡的主題又一次全面壓倒了思想啟蒙的主題。   P29-30 但是,就在當時,當以社會發展史的必然規律和馬克思主義的集體主義的世界觀和行為規範來取代傳統的舊意識形態時,封建主義的「集體主義」卻又已經在改頭換面地悄悄地開始滲入。否定差異、泯滅個性的平均主義,許可權不清、一切都管的家長制,發號施令、唯我獨尊的「一言堂」,嚴格注意尊卑秩序的等級制,對現代科技教育的忽視和低估,對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排拒,隨著這場「實質上是農民革命」的巨大勝利,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或無產階級集體主義名義下,被自覺不自覺地在整個社會及知識者之間漫延開來,統治了人們的生活和意識。以「批判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為特徵之一的整風運動或思想改造運動,在革命時期曾大收實效;在和平建設時期的一再進行,就反而阻礙和放鬆了對資本主義更落後的封建主義的警惕和反對。特別是五十年代中後期到「文化大革命」,封建主義越來越兇猛地假借著社會主義的名義來大反資本主義,高揚虛偽的道德旗幟,大講犧牲精神,宣稱「個人主義乃萬惡之源」,要求人人「鬥私批修」做堯舜,這便終於把中國意識推到封建全面復活的絕境。   P67 從中國現代革命思想看,五四涌動後期,陳獨秀、蔡和森提出建立共產黨高揚救亡行動與思想啟蒙之上,是第一個思想史的重要契機;而這次論戰明確社會性質革命任務則是這一契機的繼續發展,是納啟蒙於救亡軌道的現代思想史的第二個里程。如果說,科學論戰是號召人們建立「科學的人生觀」以指導生活和有益於社會,那麼這次論戰卻把這「人生觀」更加具體化、革命化,即人們應為土地革命、為反帝反封建而生活而鬥爭了。「救亡」、「革命」的主題音響在這裡更加急切強大了。它將支配、主宰一切。   P81 歷史就是這樣的殘酷無情,總要以犧牲換取前進。中國革命的道路既然是農民為主體的土地革命,一切就得服從於它,並為此服從而付出代價。值得注意的倒是,傳統實用理性的文化心理架構使廣大知識群安然地接受了和付出了這一代價。   P94 自由主義的民主派不是向左就是向右。他們在中國政治舞台上(甚至某種學術舞台上)始終沒能扮演一個獨立的角色,作出自己的獨立演出。這是中國現代的特點,也是它的悲劇。   P107 然而,魯迅卻始終是那樣獨特地閃爍著光輝,至今仍然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原因在哪裡呢?除了他對舊中國和傳統文化的鞭撻入里沁人心脾外,我以為值得注意的是,魯迅一貫具有的孤獨和悲涼所展示的現代內涵和人生意義。   P111 魯迅雖悲觀卻仍然憤激,無所希冀卻仍奮力前行。正因為有這種深刻的形上人生感受,使魯迅的愛愛憎憎,使魯迅的現實戰鬥便具有格外的深沉力量。   P122 貴我,勇斗,「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以不斷運動、頑強奮鬥、克服「抵抗」、實現自我為人生快樂,是青年毛澤東的思想和行為的主要特徵。   P163 概括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作戰方針,並以土地革命作為發動群眾的根本基礎。   266 熊十力扭轉了哲學和政治的直接關聯,改變了近代中國哲學上述「內聖外王」一鍋煮並以「外王」為主的基本傾向,集全力建設純粹的哲學。這個哲學是以「內聖」——「求心」為方向的。   P273 他著重發揮《易》的生生不息的動態過程,把它與剛健的人生態度,融為一體來作為心性本體。在他這裡,宇宙論本體論不再是程朱那種僵硬的外在框架,而是活生生的生面力量,這種生命力量又不是陸王那種否認外物的純粹心靈,而是具有某種感性物質性能,這就是他超越程朱陸王處。熊十力將感性世界的儒學基本立場賦予了新的論證,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人本」、「動態」、「感性」這三者,我以為便是熊繼承和發展了儒學基本驚聲之所在。在這三種特徵或三個方面上,例如在動態的感性萬象乃實在的而非虛幻,以動不以靜作為本體的基本性格,便都超過了宋明理學。同時也超過了近代的譚嗣同和章太炎等人。譚嗣同重動反鏡,不主故常,但因接受佛宗,視世界為空幻,缺乏熊十力這種經過仔細思辨後返佛老重感性的自覺的人本精神。   P280 這也就是梁所謂的:「(一)西洋生活是直覺運用理智的;(二)中國生活是理智運用直覺的;(三)印度生活是理智運用現象的。   P296 解「仁」(良知)為「智」,以「理」的客觀性代替「心」的主觀性,以不變的、公共的、超越的「理」和「理世界」來君臨、主宰、對應變化、流動、活潑的實際世界,馮很明顯不同於熊、梁。   P302 所以牟宗山恰好是馮友蘭的對立面。牟強調,絕對不是靜態的、存在的、客觀的「理」,而是活動的、存在的、主觀的「理」即「心」,才是具體而真實的本體,才是自律道德的根源。這個「心體」也就是「性體」。所以「宇宙秩序即是道的秩序。道德秩序即是宇宙秩序」,這個道德秩序和宇宙秩序是發自本心——道德主體的活生生的自律實踐。這也就是「聖者仁心無外之『天地氣象』」。   P305 總之,不是任何具有客觀性的認知或審美,而只有道德實踐才是人的主體性,也才是宇宙、本體、秩序,是真善美的主幹。牟宗三極大地高揚了道德主體性,以之為本體,不但公開反對馮友蘭的「理世界」,實際也並不滿意熊十力的宇宙論的本體觀。他認為道德本體(性體心體)呈現在個人中便足夠了,不再需要更多餘的東西。它既可以「消化生命中一切非理性成分,不讓感性的力量支配我們」,又同時能使我們的自然生命更為光彩,甚至做到「四肢百體為性體所潤」,如此等等。   P310 不少指出,西學東漸或「向西方學習」經歷了科技——政治——文化三個階段,亦即洋務運動——戊戌、辛亥——五四三個時期。   P317 個體的存在、行為,是被規定在、束縛在綱常秩序的社會關係中。這裡難得有個體的自主、自由、平等與獨立。  原文地址:http://www.jguo.cn/article-13303-1.html 樓主發言:1次 發圖:0張
推薦閱讀:

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論蘊涵和實踐要求
儒家的禮義思想(2)
不可思議的力量從哪裡來
江怡:作為哲學家的索緒爾
哲學與思想

TAG:中國 | 思想 | 近代 | 思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