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為了正義、為了信仰,可以不當現成的君王

【原文】子曰:「泰伯1,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2而稱焉。」

【譯文】孔子說:「泰伯這個人的人生規律,可以說是高尚到了極點了,他三次將天下讓給季歷,人民簡直無法找到適當的語言來稱讚他。」

【說明】為什麼要稱讚泰伯?泰伯為什麼要「三以天下讓」?這是本節的關鍵問題。只有弄清了泰伯為什麼要「三以天下讓」,才能知道「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了。周人是古老的農業部落,興起於今陝甘一帶。傳說其始祖名棄,為姜姓有邰氏女,曰姜嫄所生,在堯、舜時任農師之職,受封於邰(今陝西武功西),號后稷。棄死後,子孫世代為夏朝農官。因夏政衰,失官而奔於戎、狄之間。其孫公劉率族人定居於豳(今陝西旬邑西),發展農耕,勢力漸興。後又傳九世,到古公亶父時,因受薰鬻、戎狄的進攻,從豳遷徙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陝西扶風、岐山間)。周原土地肥美,宜於農作。商代晚期,古公在那裡興建城郭房屋,劃分邑落,設立了官吏機構,國號為周。古公後被周人追稱太王。太王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季歷。季歷的兒子就是姬昌(周文王)。傳說古公預見到姬昌的聖德,就想把君位傳給三子季歷。長子泰伯為使父親古公的願望實現,便偕同仲雍逃到長江下游(春秋時的吳國即仲雍後裔),使季歷和姬昌順利繼位。按照夏朝以來的規矩,王位是由長子或是兄弟相及繼承,但由於古公有對殷商王朝很不滿而想推翻的思想,有意革命,泰伯不以為然。泰伯依照傳統的觀念,認為儘管其政治腐敗,小邦周再怎麼說也是殷商王朝的一個小諸侯國,不應該推翻殷商王朝。但出於孝心孝道,泰伯又不願反對古公亶父,也因為殷商王朝確實太糟糕,有負於天下百姓,所以泰伯處於兩難之間。古代宗法社會,有長兄在,次子是不可以接位的,於是便與虞仲三次逃出,讓古公傳位給季歷。古公卒,少子季歷繼位,是為公季,後周人追稱王季。周國勢發展,季歷同商朝屬下的任姓摯氏通婚,加強了與商朝的關係,因此季歷是殷王武乙的女婿。商王武乙末年,季歷入朝,武乙賜以土地及玉、馬等物品。隨後季歷征伐西落鬼戎,俘獲「十二翟(狄)王」。商王文丁時,季歷進一步對諸戎作戰,除伐燕京之戎受挫外,伐余無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都得勝利,使周的勢力深入今山西境內。文丁(一說帝乙)封季歷為牧師(即方伯)。可能是由於周的強大,引起同商朝的矛盾,季歷終為商王所殺。季歷之子昌繼位,即周人追稱的周文王,姬昌乃殷王族女所生,故而是殷王武乙的外孫,具有了殷商族血統。孔子以為,泰伯于思想、學問、仁義、社會行為規範,沒有不好的,只是他的傳統觀念使他認為不能以下犯上,故他棄王位而逃走,有王位可坐而不為。也就是說,為了正義、為了信仰,君王都可以不當。孔子推崇這種不把富貴功名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真理放在第一位的人。所以在此稱讚他。稱讚他是什麼目的呢?歷史發展到春秋時期,從夏、商、周逐漸成形的私有制突然暴發而畸形發展,人們開始伸手要官、買官,見官位而不讓,有官當而忘乎所以,甚至發展到弒父弒兄而爭奪王位,人們被私有制弄昏了頭腦,被權勢、財富迷住了心竅,私有欲、佔有慾佔據了整個心身。使得整個華夏社會一片混亂,人們被掠奪、剝削而苦不堪言。所以孔子提出泰伯「公天下」的思想品德,是宣揚「仁、義、禮、智、信」這個良好的社會行為規範。因為泰伯的「出逃」,顯然就是最佳行為方式。

——————————————————

【注釋】1.泰伯:又稱為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dǎn膽)父的長子。古公有三個兒子,泰伯、虞仲(仲雍)、季歷。季歷的兒子就是姬昌(周文王)。傳說古公預見到姬昌的聖德,就想把君位傳給三子季歷。長子泰伯為使父親古公的願望實現,便偕同仲雍出走他國,使季歷和姬昌順利繼位。

2.得:《易·文言》:「知得而不知喪。」《莊子·秋水》:「至德不得。」《禮記·大學》:「慮而後後能得。」這裡用為找到之意。

推薦閱讀:

吞了約拿的是什麼魚?還能坐在裡面?
我缺失的信仰
人生如果沒有信仰……
【已完結】面向新手的 UWP 開發教程中文字幕視頻
在心裡也在口裡的信仰

TAG:正義 | 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