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G2的七種武器配圖版

此文是綜合收集G2先生的文集。有關問題和其他感興趣請到他的博客去吧。http://blog.sina.com.cn/zhaojiaG2:七種武器系列: 之一 Contax G2七種武器系列:之一 Contax G2提交者:G2 於 北京時間 14:09:12 99/02/03:Contax G2

引子:關於旁軸系統和旁軸取景 作為一部自動對焦的旁軸相機Contax G2是相當獨特的.甚至可以說它完全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部相機. 旁軸相機使用的是一種和單反相機截然不同的觀察方法和操作方式。旁軸機看不見象單反機那樣淺的景深,被攝體在取景器里永遠是清晰的.這樣旁軸機主對什麽樣的景深,背景虛化中太具體,太微妙的變化是不那麼容易預計的。就我而言,用旁軸機之後,我不得不更多的對所攝東西的幾何構成,線條,光暗對比,事件發生的高潮之類的更重視。反過來,這也訓練了我對這些因素的敏感。 當然,因為單反相機的自動光圈光圈結構以及和景深的關係,我們在單反相機里看到的與最後拍出來的照片常常只是具有相同的邊框,而不是相同的效果。同時,由於結構的原因,旁軸機快門的延遲也要遠遠短於單反機,所以對於拍攝事件來講,可以說旁軸機能夠完全複製出攝影者的攝影意圖.我甚至常常覺得,旁軸機看到的(氣氛,情節,效果)和拍到的結果倒更趨接近。所以我認為旁軸機是可以表達我真實感覺的武器。 旁軸相機最大的優點首先就是它的輕,小.自己帶著方便,也不刺激別人.尤其我這樣原來在民族地區工作,現在也主要以拍攝一般日常生活為主的人,旁軸機的這一優點是無可比擬的. 旁軸機取景另外一個主要的優點是它沒有反光鏡升起瞬間的那一黑。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麽看這個問題的,我是非常不喜歡單反機這一點。對於像我這樣為興趣而攝影的人來說,不僅拍出的照片能讓人喜悅,而且拍照本身就是一種愉快的欣賞(除拍攝社會醜陋面)被攝物體或事件的過程。而單反機反光板那一抬,一下就割斷了美好景象或故事的連續性。 我知道大多數操相機朋友的目地都是好片子。而我認為得"先攝影", 然後才能"出片子"。是不是太玄了,好,不再說它了,來點實際的。 談談G2的機身. G2的機身

大家都知道G2的機身很小,特別是其中包括了足夠的功能:4張/秒的高速過片,1/6000秒快門,1/200秒的閃光同步,若干種曝光模式,曝光補償,包圍曝光,多次曝光,單次、追蹤AF,TTL自動閃光等.幾乎所有我認為應該有的功能都有。旁軸機身一個最為所知的優點是拍攝時寧靜,震動小。的確,由於沒有反光鏡和光圈機構不同,旁軸機在這方面無疑具有巨大優勢。 拍攝時的寧靜無疑是極為有用的,特別是很多人對攝影還有一種抗拒心理,你可以在被攝者以為沒有拍的時候已經有十幾張到手了。這種優勢尤其對喜歡抓拍並喜歡自然的攝影者有用。(也許是已經用慣了M6特別是柯尼卡HEXAR,我倒不覺得G2的噪音已經降到最小了,當然比單反小的多,但它 還是有可能在改型中繼續控制其快門聲。) 至於有人說旁軸機震動極小,可以在非常低快門速度下手持拍攝之說我從不敢苟同。似乎旁軸機和單反機在低速手持時也有那麽一兩檔的區別,但也多是個別案例,根本夠不成規律.可見用高檔機的人中也有一幫阿Q.大家心裡都不平衡。慢門下拍清晰的照片更多的和主體的運動,以及支撐什麽的有關,只討論一個機身意義不大。更何況我堅持認為低速時要儘可能的利用支撐而避免手持.不過有一點是真的,由於旁軸機的取景方式的特點--沒有反光鏡,它在 用慢門拍攝運動物體時有一種天然的優勢與方便,很容易拍出更有趣和清晰的照片。 從以上原因,我也很推崇Canon的Eos-1NRS,顯然EOS-1N已然極出色了,但NRS更趨完美。有關這方面的問題,我還會在<七種武器>系列講柯尼卡HEXAR(巧思)和 EOS1N的部分詳述,這裡只提一句。 另外要說的一點是Contax相機的耐用性。雖然不再做專職攝影了,但是我依然覺得相機的堅固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再貴重的東西只要帶在身上就免不了磕碰. 根據京磁公司的說法, G2的外殼是鈦金屬的. 我使用Contax旁軸機(和單反機)有一段時間了,曾經由於工作的艱苦,我發現自己實際上一直處在有意無意的挑戰其鈦金屬外殼結實程度的狀態下,但它的確經受住了一系列艱苦條件下的反覆考驗,甚至包括海拔七千米以上的嚴寒和若干次高原無人區的 風沙,使得我可以信任它的堅固程度, 雖然不可避免的它的外殼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劃痕.我索性用膠布把它的表面貼上了----當然部分原因也是為了提 高它的封閉性. 但應該強調的是,雖然相信其具有足夠耐用性,我並不推薦把G2作為野外像機用。一方面是因為旁軸機的局限性;再說,ZEISS鏡頭多貴啊,毀了可惜. (以後在<七種武器>討論三角架的部分我會再細談野外攝影的問題。) 至於G2操作的便利性,我覺得實在沒什麼可說的,保時捷和ZEISS的設計幾乎已經使G2的操作性達到了非常完美的境界.總之,G2是這樣一部相機,它只有那些你最需要的功能,把它們最大限度的方便化,並且摒棄掉其它那些花哨的東西.因為操作性是很主觀的東西,需要自己體驗,這裡就不多說了. G2的測光和曝光 G2的測光系統主要依賴於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另一種方式是適用於16mm 超廣角的,這裡先跳過去)。值的一提的是G2的測光系統是對塗在快門帘幕上的一條18%灰進行重點測光,其中基本屏棄了上下兩條,左右也以中間為重。這一點和M6的局部測光有點像,用M6的朋友一定注意到M6的測光非常准,而且是一種特殊的准。甚至超過很多單反機更複雜的測光方式。我發現假如取景里有一個非常亮的光點,那麽它通過反射後對測光的影響要比直接射進測光表小的多,這也是G2測光準的一個重要原因。從我自己使用的感覺 來講,有些相機上的多區域測光是種挺有趣的東西,因為你不知道它是怎麽算出來的,以致於有這樣的情況:同一個情景,兩台機器卻給出不同的測光值,一般拍一拍也就罷了,但是我實在不清楚拍反轉在用優先或程序曝光時應該補償幾檔,所以常常簡單的測光方法是很實用的。當然點測沒有是很可惜的,柯尼卡HEXAR的點測是我認為它近於完美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是我覺得G2僅有的兩個不足之一。希望G2的後繼型可以改進。 也是這個原因,我認為G2實在不是適合推廣給大家用。如果不恰當的選 擇了它,可能一邊抱怨,一邊很快失去了對攝影的興趣。 談完測光就該是曝光了。G2的曝光方式是手動和光圈優先,正負2檔曝光補償,1/3檔調節,夠用,操作又便捷,沒什麽說的了。 我發現嚴謹的曝光和所用機器及膠片有很大關係。學攝影時我用了幾乎一年時間在曝光上痛下苦功,而且我是一開始攝影就用的反轉片,後來剛工作時常用負片,幾乎有點亂來,再後來用反轉片給單位拍畫冊,嚴謹了些;很不幸不久又迷上了萊卡M和柯達Tri-X。弄的我整個一個大退步。等改回了G2加 Velvia之後才覺得自己的曝光又上了路。 現在看師弟們的曝光,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用不好Ansel Adamas所講 的:Visualize(想像)。曝光中,visualize的運用是起碼的。然後就是對所用膠片的了解.你要知道用怎樣的曝光是你想要的基本效果,加1/3檔後會怎麽樣?再加1/3檔又怎麽樣(當然,是對於反轉片)。特別對於一些情緒強烈的景色,曝光改變一點點所表現的感受差別是巨大的。如果能明白這一點,你的曝光就算入門了。然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麽風景是彈性的。你就可以和你的景色玩一種類似朋友之間玩的官兵與強盜的遊戲,那是很有趣的,如果仍不明 白這個道理,說明你的曝光還處在較低層次上,不要忙著換什麽相機,還是再重新學學曝光吧. 說到曝光就免不了要談談包圍曝光(ABC) 我覺得隨著反轉片使用的增加,ABC的使用似乎是必須的。國內的朋友不知道是不是捨不得膠捲,總是在批評ABC浪費,其實用ABC 是非常經濟的,你想一張好片子你拷貝一張要多少錢,當時多拍一張是多少錢。另外,我原來做過一段旅遊攝影,經常要滿處跑,加之是學財務出身,深諳一個道理:比之昂貴的路費,時間,身體的消耗,膠片是最便宜的。大量的場景和瞬間你一生中可能只見到一次,為什麽不讓它更保險並盡善盡美些呢? 少不了再說兩句曝光,我覺得曝光好大概有這麽幾個問題。 第一, 要考慮Ansel講的什麽是visualize,怎麽做到比較"正確"的曝光, 即展現眼前的景物又能和膠片配。 第二, 如果增加或減少不同數量級的曝光,圖片表現視覺出的氣氛和情緒有什麽不同(這種差異有時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 這些不同的氣氛和情緒與圖片的主題相加會產生什麽樣的效果。哪種是你想要的? 第四...... 第五...... 這麽多的問題,別說人腦,就是電腦也算不過來。有人說:我有直覺。我相信。但直覺一生能有幾次,是時時能保證嗎?全靠直覺用那麽高級的相機幹嗎?不就為了盡善盡美嗎? 所以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用包圍曝光,回來再挑片。 現在我所有的反轉片基本一概是一按三張(我用的G2和EOS-IN,ABC都很方便).我的觀點是如果覺得這個鏡頭不值得用ABC,那它也就不值得我去拍. G2的自動對焦 G2的對焦大概沒什麽好說的。 有關G2單點AF,連續AF及手動對焦的各種資料性東西,大家可以在網上和其它雜誌上方便的查到,就不羅嗦了,只談一點體會。 由於對焦基線要遠遠長於單反機,所以用旁軸機作對焦從理論上要比單反機更容易更準確。所以G2這麽小的機器能達到如此快捷的對焦速度以及如此高的對焦準確性就不奇怪了。只要你不是企圖拿它來拍賽車之類的還是夠用的. 關於G2的自動對焦最有趣的是它機背上的焦點鎖定鈕,用起來太方便了,是我用過的所有的機器里最方便的對焦利器。這點使用後才能體會。 另外,我非常欣賞G2的手動對焦。我覺得手動對焦的存在和方便性是衡量一部專業機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雖然AF很方便,但MF的使用率對於有些攝影師實在太高了。G2的手動對焦自成一體,手動對焦不是通過鏡頭,而是通過機身前面的一個對焦盤,在取景器里是用液晶條顯示,和Nikon F70的曝光顯示有 點象,開始要稍稍適應一下,但用了會發現非常好用,好象也沒聽見多少批評聲,而且其手動對焦結合著個人風格設定的使用有一些特殊的優點.特別是習慣了之後,其實還是比較方便的。G2的AF是採取主動對焦和被動對焦的混合方式,這樣即便是在很暗(甚至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它也可以通過發出一束不可見的紅外線的方法來對焦, 這也是G2獨特的優點之一. G2的鏡頭系統 G2所配的標準套裝鏡頭是28mm,45mm和90mm,而我選擇的是21mm,35mm, 90mm這三隻頭。為什麽不買標準套裝呢? 說到這裡,我想先談一下有關50mm標頭的問題。 一直有一種說法:50mm標頭最符合人看東西的比例,是最真實的鏡頭。因此標頭常常被推薦為初學者的首選鏡頭,從標頭開始入門。我的判斷則不太一樣。首先,符合人眼看東西的比例和看東西的效果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而拍照片視覺效果卻更為重要。因為我們用人眼看東西看的是效果,包括:它(或他,她)是什麽?在哪兒?周圍有什麽?等等。標頭雖然在透視比 例上和人眼很接近(從我用的實際情況看75或90的頭倒更接近些),但它所拍片子的效果和人眼所見效果有較大的差距。廣角鏡頭更容易表現遠近比例,更容易透過環境表達出氣氛,而且放大後的效果也更接近人看東西無邊際這一視覺效果。當然,有一定限制是必須的,如果你覺得24和28的鏡頭有些誇張和變形,那麽我可以做出妥協----35 mm的鏡頭實際上更接近人眼所見效果,也是最真實的一種鏡頭。 象布勒松那樣強調精確幾何構圖的人自然很強調透視,但對於我們來講這會不會是個誤區呢?更何況布勒松成名初期廣角鏡還是稀罕貨呢. 另外,35mm或50mm鏡頭的選擇區別也與使用人的視覺習慣有關。有人看東西的習慣是局部性的,而有人看東西是散開的。前一種人大概習慣用50mm 頭,後一種人用35mm會更順手。而且我個人喜歡在一張照片中放進比較多的視覺元素,儘可能一張片子 交代清楚,所以50頭就不太適合我. 同時由於50mm頭正好在廣角和中焦之間,它實際上是很難用的。對於許多視線比較開的人來講,拿50 mm頭拍東西很難。因為視覺方式是28mm或35mm 式的,用50mm標頭時他會覺得有局限,而且有些視覺壓縮效果,但又不是很明顯。從實用角度考慮,75mm或90mm的頭可能更好用些。說到這兒,有沒有看東西既全面照顧又能重點觀察的人呢?估計28mm- 200mm變焦頭的用家們多屬於這種(哈哈,瞎掰的). 再說兩句標準鏡頭,標準鏡頭的確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鏡頭,特別是在人像上,所以我把它放在120上使用,更有用.(當然應該在廣告上更有用,可惜很久不弄那個了)如上所述,從實用角度我對35mm的鏡頭的喜愛大於45mm,而且都是2.0光圈,所以不存在猶豫。用90mm頭的原因更簡單。因為家裡有領導,而且我們家領導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美人。我對於挖掘出她的各種美極有興趣。 其實我最喜歡萊卡M系的75/1.5頭。也習慣那個焦距了。但Contax沒有,好在適應起來不難。 至於買21mm還是買28mm確實曾令我猶豫。這兩隻頭都是我原來慣用的焦距。這兩隻頭成像都很好。我看中G2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其輕,小,所以我不會同時買這兩隻頭來增加我哪怕一點點的負擔。 從某種角度來講28mm的用途更多。我當時考慮28mm的技術比較成熟,利用率又高,還是在我的120上使用較好。而對於135來講,G2的21mm鏡頭的Bio-gan的對稱光學結構(只能用於旁軸)要遠遠好於用反望遠結構的單反機超廣角頭。從實拍角度講,這種差別也是非常明顯的,所以21mm最後勝出。 從設計講,旁軸相機的廣角,超廣角鏡頭的成像是要好於單反相機。比如說同是21超廣角,G2用設計的是Biogan,而CONTAX單反機的21頭是Distagon. 它們結構之間差別也是很大的.單反機的鏡組要足夠的前移以避開反光鏡,而G系的後鏡組可以儘可能的接近焦平面,使得超廣角容易發生的歧變和像差得到最大的校正.G系的21頭鏡片也比單反的少不少(一個是7片6組,一個是15片13組.)這樣G系的鏡頭眩光少,色彩還原似乎也更勝一籌,片子顯得更純凈,透亮.就更不說旁軸的解析度,像差什麼的本來就校的比單反強了.而實際上,使用旁軸相機的廣角,超廣角鏡頭(包括Leica)也確實在成像和操作性上超過單反機。所以這樣就會形成旁軸機主越來越喜歡旁軸機和廣角這種循環。 關於G2鏡頭的焦距有必要多談兩句。 由於旁軸機取景和結構方面的限制,G2最長的鏡頭只有90mm。這一點也 是一些攝影者不選擇它的原因。畢竟大家(包括我)都對大炮懷有濃厚的興趣。雖然我偶爾也使用Eos-IN和300mm以上的長頭替公司和朋友拍些東西。但我本人這幾年已極少使用超過100mm的鏡頭了(我想這和個人拍攝題材關係 最大).長頭經常太麻煩了. 另外Leica M系的機器有一隻135mm的頭,但Contax G系卻只到90mm,我個人覺得這裡面沒什麽差別。用過M6的朋友應該知道,由於M6取景框的特殊設計,135mm和35mm在同一組線框里,無論是取景還是對焦都有些困難。 Contax G系裡有一款16mm的超廣角,我個人認為從理論上講這隻鏡頭應該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完美的一隻民用超廣角鏡頭,國外的使用報告和信息反饋來也證實了這一點。可惜由於過分昂貴(德國原產),用的人很少。我覺得如果你習慣用16mm,就沖這頭你也應該買G2。 CONTAX鏡頭的封閉性 還記得最早決定用Contax的原因就是鏡頭的封閉性問題.原來我用的135單反是尼康,在西藏工作的幾年,每次出野外鏡頭裡都跟開了雜貨鋪似的.有人說鏡頭裡進點灰沒關係,那純粹是瞎掰,自己騙自己玩的.50/1.4那隻頭是最常用的,所以我幾乎每年得買出一隻舊的,買進一隻新頭.但反正是單位的機器, 好歹我都得湊合用. 當時給我印象很深的是我自己的哈蘇的那幾隻鏡頭的封閉性.甚至有一次我的PLANAR墜入長江(哈哈,邪乎吧,在各拉丹冬,長江源頭那兒,水只能沒腳脖子.),迅速撈出來,甩甩,在太陽底下一曬,沒事了.從此以後就覺得這德國人的東西是禁造.等我自己再買135機器的時候自然也就選了CONTAX.的確,這幾年CONTAX的鏡頭也從沒在封閉性上讓我擔過心. G2鏡頭的光學質量 說到Contax似乎不可避免要談一談 Zeiss的光學質量。因為不管有其他任何理由,光學質量的優異無疑是眾用家選擇Contax的最重要原因。 很多尼康和佳能的使用者總是跟德國鏡頭叫板.其實沒有必要. 在一些攝影領域中德國鏡頭的完美的成像質量是日本鏡頭無法替代的, 同時在另一些攝影領域中日本機身的實用程度也是德國機身無法替代的. 對於zeiss鏡頭一直有德產和日產之爭.前兩天在四通利方論壇上看到 Felix-tian的一篇帖子,把設計,產品,品牌,產地等問題分析的極為透徹。特摘錄在這裡: "關於德頭日頭這一陣有不少兄弟在討論,其實這是個不可能有結果的 論題,各花入各眼,只要自個兒覺得好就行了。...... ZEISS和日本京磁合作的細節是:CONTAX的品牌歸ZEISS所有,設計及質檢由ZEISS負責,生產和MARKETING由京磁負責,換句話說,ZEISS的 光學鬼才的設計圖紙是否要壓箱底全看小日本兒高不高興。ZEISS在德國還保留少量生產線,主要生產特殊鏡頭。在日本,京磁的生產大樓和 ZEISS的質檢大樓相距不遠,鏡頭出廠前要送給ZEISS驗收,如不合格就退給生產大樓。因此G2無論如何不能算是日本貨,正如您不能把中國產的耐克鞋和WILSON網球拍說成是國貨一樣,產地不等於品牌。....." 所以,我覺得大家對於Contax的ZEISS鏡頭應該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即:Zeiss鏡頭的光學質量無疑是最出色的,而它產在德國或日本則不是我們應該過分關心的。(這個問題我知道如果讓Contax十年以上的用戶來談更有資格。當然他們的看法可能與我不同。) 不過,我估計即便我拿ZEISS鏡頭來和其他鏡頭比,比如說Sonar90mm頭強 過某某牌的中焦"人像王"也沒人會信,所以就省了.客觀的說,我覺得對Leica和Contax最主要的發難其實在於他們太貴了,以至人們討論它是不是值這麽多錢;而同時由於它的昂貴,用的人很少,就更難對它做一個正確評價。我一直認為對Leica 和Contax的鏡頭做負評價的 多是沒怎麼用過它的人。Leica和Zeiss有幾隻看家頭的光學表現不僅是里程 碑式的,也是難以超越的。 我個人對G2的幾隻頭還是非常滿意的,在成像,手感,封閉等方面都達到了幾乎最高的水準.我對於鏡頭品質好壞的鑒別非常簡單,就是製成1米以上的展板或打成2米以上的幻燈,那時候優劣自辨.這時候你會發現你對ZEISS的投資是多麼的明智.同時,我想如果不是在這個層次上,拿兩張10寸的片子談高檔鏡頭的成像,清晰度,反差,色彩還原什麼的都意義不大. 其實我認為對於G2機身和鏡頭的了解我可能一輩子也趕不上一些真正的,精於鑽研的相機愛好者。我從他們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來豐富我的攝影實踐,而我在他們那裡也看到了一些具有驚人質量的圖象展示。我覺得如果大家對光學的至高表現有特別興趣的話,那麽應該多聽聽他們的看法。這也是我為什麼樂於聽聽有關器材的爭論,特別是第一手資料。如果能爭論明白是最好. 同時,我認為用135的人實在不必過分追求"光學表現"。否則,至少要體驗一下Zeiss配哈蘇120的那隻Planar標頭才夠入門,然後才有資格談論某隻頭怎麽好與壞;如果你堅持追求所謂"最高光學表現"並堅持用135,好,Contax 和Leica就是唯一的選擇。舉個實際例子,我有時候做幻燈片演示,如果用Canon拍的片子和ZEISS的放在一起,我會注意,是否有必要用太大的屏幕。因為Canon的鏡頭怎麽說和ZEISS的定焦頭是有差距的,放的過大後,人們可能會發生對光學表現過分挑剔而不注意圖片本身內容的傾向。 實事求是的說,大多數135用家對各只鏡頭的反覆思忖都是不必要的。覺得最有用的一句話是那句"鏡頭要買最好的",一點不錯。 CONTAX G2和Leica M6

再談一個大家感興趣的問題:G2和M6的比較. 我聽說在很多地方LEICA和CONTAX的擁護者們打得不可開交 ,可惜我從沒機會看到他們的爭論,我只談談自己的看法. 從實際的角度出發,我覺得這回LEICA是真的危險了,G2和M6相比,實在幾乎是佔盡了上風:就鏡頭而言,ZEISS是公認世界最好的,或者至少是最好之一,萊卡雖然總在強調萊卡鏡頭特殊的萊卡味,但怎麼說ZEISS都毫不遜色;G2的機身在功能和方便性上已遠遠超過M6.和G2比,M6已經更象一個攝影玩具而不是攝影工具. 現在如果楞說M6比G2強,恐怕只有4點: 1. M6具有更好的操作手感;2. M6比G2聲音更輕; 3. M6的鏡頭群現在(僅僅是現在)比G2大; 4. 於結構比較簡單M6可能比G2的可靠性更強. 我們分析一下: 在鏡頭群上的劣勢ZEISS實際很容易追上;G2這樣的電子相機的可靠性是不是一定比M6差呢?看樣子是不一定,佳能的EOS-1N就是很好的例子,何況好象還沒聽說什麼G2機身的故障.M6的輕盈的快門一部分是靠僅僅千分之一秒的低速布簾快門實現的,是有相當局限的,而且G2的快門也不重 ----都是旁軸機,能差到哪去? 那麼萊卡到底還有多少優勢可言呢? 看樣子在技術上不求進取是不行了,否則尼康也不會被佳能搶走這麼市場. 尾聲: 談到某一款機器時,不知你想沒想到你整體器材的配合問題。我想這對我來講不太是問題,因為135里我現在基本只用G2--我是個攜帶器材至少主義者。但據我所知很多人習慣帶很多機器。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 即兩個差別很大的攝影體系之間會互相干擾。(當然我指的體系是指一種攝影方式,絕不是尼康和佳能那點區別。)你可能會在不同器材之間猶豫--而這種猶豫會隨著你對器材了解的增加而增加--聽起來有點兒不象真的,但的確是。我在一次旅途中最多用過4套不同的器材,時間一緊,立刻就亂。 G2絕對是這其中可能會給你添亂的。因為它太獨特了。 所以我覺得少帶器材好。考慮器材太多,考慮攝影本身就少了。如果你還沒有這樣的打算,那看這段一點兒用都沒有,畢竟用兩種體系的人是極少數。 而如果你鍾情於旁軸機,而又不想在135上作重複投資,那麼Mamiya M7應 該是更好的選擇,我準備在<七種武器>的第二部里談這個問題. 綜上所述,從我的使用經驗講我對Contax G2幾乎打滿分。但對有的人而言G2則是一種應用面相當窄的照相機。(雖然它各項技術指標都非常先進)。主要差異就是它的旁軸。如果推薦大家使用,這是個帶讓步的正評價。畢竟, 它不適用於所有的攝影者。 七種武器之二 捷信三腳架提交者:G2 於 北京時間 14:11:57 99/02/03:

----------------------------------------------------------------------引子: 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麽咱國家有那麽多人用哈蘇,特別是看到他們還拎著個破破爛爛的三角架的時候。(比如說電視里覺得特對的起自己那張臉的"大寶"!) 有機會在國外看國外製作的照片的人都會有很深的感觸,就是人家出片子的成像質量。可是在國內,也可能我不是攝影圈裡的人----幾乎就沒見過那麽好的片子。特別越是用大底片的攝影師,不僅靈性全無,成像質量也讓人失望, 似乎並未與底片的面積成正比。 後來我參加一個攝影的「研討創作旅行觀光」班,發現了問題。我們班上有60多人,大概有1/2的人用尼康F4這個檔次的機器,另有十幾台哈蘇,瑪米雅之類,去的是一個風景無比瑰麗壯美,民情無比豐富多采,光暗變化無比複雜多變的所在,可這60多人20多天里除了歇著的時候把機器架起來曬太陽外,我很少見人用三角架。心裡有了數,後來再看到那些攝影大家們拍的爛片子也就不覺得吃驚了。 似乎大家都不怎麽關心三腳架得問題,既不聊也不用,其實買個好三腳架,用好,絕對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市面上出售的三腳架很多很多很多,多的足夠讓一個攝影老手糊塗十幾年的。 而實際上對於三腳架來講,完全不象相機和鏡頭一樣複雜,有高,中,低檔之分, 有多種性價比的選擇。我覺得在中國市場上出售的照相機用的三腳架里除了騙人的垃圾,能湊和用的傢伙都不算很多,而真正的三腳架只有一兩種。 我用過的三腳架應該說是不少了,肯定比大多數兄弟換的機器要多,在我印象里唯一信的過的三腳架只有法國的GIT20(捷信),曼福圖、高曼屬於能用的,其它基本上都是垃圾。 關於捷信的三腳架 說起捷信的架子,相信很多人都不太熟悉。說實話,我也不太熟悉它的歷史。 有一點確切無疑的是GITZ0在二戰的時候是專門生產炮架子和機關槍架子的,產品供不應求二戰後大概沒什麽事可做了,就改做了照相機的三腳架.這已經足夠說明一些問題了。 現在的問題對大多數人來講主要有兩個: 1. 捷信的三腳架到底有多結實?如果你知道了它有多結實,你一定會問, 2. 那麽結實的三腳架有什麽用?好,我們來談談。 捷信的三腳架大約有0,1,2,3,4,5幾個系列,號數越高可支持的相機越重。一般人多用2#的架子來支135或輕型的120機器。捷信的結實程度怎麽說呢?除非嚴重超重或者太大的風,否則基本上相機支在上面絕對的紋絲不動, 就和焊在地上面沒什麽區別。由於用料紮實,講究,各環節嚴絲合縫,同樣粗細的腿兒,大多數其他架子支135都晃,而捷信可以穩穩的把120支在上面。當然這樣的代價是不菲的。 一套2系列的架子加雲台怎麽也要3000-7000元人民幣。 那麼花這麽多錢是否有必要呢? 這就要先講一講為什麼要使用三腳架。 為什麼要使用三腳架 當然,低速長時間曝光的情況誰都明白,就不提了。 不知大家對單反機的"機振"和"手振"有多少了解。一般我們聽到的都是:手持拍攝快門速度應該不低於焦距的倒數,也就是說50毫米的鏡頭在1/60秒時應該能端住。 實際上呢?這個問題極其複雜,涉及手持相機時「機振」和「手振」、各種相機的反光鏡、鏡箱和快門的結構,機器的重量,以及各人手持相機的姿勢,肌肉的放鬆程度等等,都是些很枯燥的東西,就不一一列出了。只說 結論,就是:實際上,使用標頭時,單反機一般(指中檔機以上)在1/500秒(含)以 上的快門時,振動對成像才是完全沒有影響的。 是不是挺可怕的? 象我,基本上所有彩色片都是用40度的Velvia拍的,有多 少機會可以用到1/500以上的快門呢? 如果你堅持用更慢的速度手持拍攝會怎麽樣呢? 當然,實際上1/60秒-1/125秒與1/500秒之間的差別在一張10寸甚至16寸的片子上是看不出來的,但是如果你放的再大,就能發現機器振動的痕迹而相信那是你不想看到的。 好了,大家想必已經明白為什麼應該在更高的速度下使用三腳架了,下一個問題:是否有必要使用象捷信這樣絕對堅固的三腳架。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可怕的實際情況:在1/4--1/30秒這幾檔快門下,是機振最難消除的區域,只有極少數的三腳架能完全消除這些振動。所以我們看到的許多這個速段拍的照片都不足夠清晰。一個要求嚴格的攝影師當然需要讓他的鏡頭和膠片的品質達到最高。 我們在商店裡可以看到無數多隻巍然聳立的三腳架,但實際上它們大都是看著威猛。因為三腳架的牢固程度除了和管壁的粗細厚薄有關係外,和其他眾多細節,比如支地點的材料,各節之間的聯結,支腿和圓盤的接點,圓盤和雲台的接觸面,雲台的剛性……,甚至和包括快裝板上粘的軟木的質量都有關係,這諸多環節中一個有問題,其他努力均告失效,即便你腿再粗,架子再沉。很多三腳架在這個速段只能將機器的振動傳到架子上. 對於使用三腳架的人來講,1/4--1/30秒應該是最常用的速段,可惜我原來用的三腳架無一能達標,最後終於升級到捷信。 三腳架的投資 還記得我有一次買捷信的時候去領錢,領導問我要多少?我說大約一萬。領導說:咱商量商量,買一個一千元的行不行。我說:不行啊,因為咱們用幾萬元的機器,用一千塊的架子根本不夠支的。 當然,會有很多人說,錯啦。我用哈蘇,可就是一300塊錢買的二手爛架子, 拍的片子也不錯。是,有這種情況,這也說明您還有潛力可挖。 當然,我不否認有些二手的老架子也非常結實,但那就象我一個朋友2500買了一套LEICA一樣,屬於可遇而不可求.我覺得,買架子的錢應該達到你機身花費的1/2左右才能比較合適。同時,對於很多攝影者來說,由於拍攝對象和題材,以及攜帶方面的限制,也有必要準備多隻三腳架,以備各種不 同的需要。 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使用三隻三腳架。 我的第1支架子: 捷信1222# 1222#是我買的第一隻捷信的三腳架,我以為從它開始我的腳架配製是十分合適的。 對於1222#牢固的支撐程度,我從來沒有任何的懷疑,雖然即使它看起來不比市面大多數的輕型三腳架看起來更粗壯。 到現在我依然認為1222是我用的三腳架中最好的,原因是它在提供了最大程度的穩定性的同時也具有方便的使用性能。 1222#不用升起中立柱就可以達到1米80的高度。不是太輕,但也比較容易攜帶。 捷信公司推薦1222這樣的2#架子是供645或6X6這樣的機器使用的,(135相機使用1#架子足矣)可是,似乎國內的攝影師都用它來架135機器,連我這樣用經常用135旁軸的人也不能免俗,成天背著個怪沉的搭架子滿處跑。 對於質量比較差的架子的確是越沉越好,象捷信這樣好的傢伙,其實買廠家推薦的尺寸就足夠了。太大沒用。 捷信1222#還是一種很有趣的腳架,它的一條腿可以單獨拆下來當單腳架用。我一直覺得單腳架是個寶。甚至我還單有一個Manfrotto的大型單腳架。不知道為什麽國內很少見到有人用它。單腳架首先的優點就是比三腳架攜帶、 使用都方便。它的使用範疇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支長鏡頭;另外,在很多時候,正確使用單腳架可以保證你在1/4以上的速度下拍出清晰度非常好的照片,我覺得除了廣告和風光攝影師外,似乎每一個人都應該嘗試使用單腳架。 1222還有一項特點,和其它捷信三腳架一樣,它的三條腿有兩個檔的角度可調。這樣可以讓三條腿儘力張開,使雲台盡量貼近地面,翻拍和進行野外攝影都非常有用,極力推薦你使用類似的腳架。 捷信是推薦135的用家使用1#三腳架的,1#架子也很結實可靠,比2#更輕小.是一般旅行很好的配置.但我覺得它稍微矮了一些,而且畢竟我還有120的機器. 我的第2支架子: 捷信1325# 捷信1325#是2系的架子,炭纖維的,比金屬的要輕不少,廠家推薦使用6X9 或4X5的機主使用這隻架子。不算雲台5000元不到,價格也很公道。我原來用它來支中幅和大幅的機器,但是,現在用它的機會已經是越來越少。 在這裡簡單聊聊大幅機和中幅機。 大型後背取景照相機 大幅機無疑可以將成像質量提升至極限。這是使用者選擇它們的原因。但是事情好象不那麽簡單。 對一種特定的照相機系統有"合適"的感覺,比須通過親身實踐才能體驗得到,它比為使用這種或那種照相機所作的任何實踐性的推薦來得重要。當你發現自己偏愛一種照相機時(當然在經歷了最初的不是應期後),你才真正 了解了它。一些年來你對照相機的偏愛可能會發生變化,這正如我們經常宣布的拍攝目的和宗旨可能變化一樣。 當然我們知道有一些攝影大師在使用了多年的各種各樣的小型相機拍攝,特別是35毫米相機之後最終熱衷於用4*5和8*10大型後背取景照相機拍攝; 反過來一樣,一些使用4X5和8X10的大師經過多年以後,最後以35毫米相機為自己的攝影生涯划上了完美的句號.這些非凡的事例,啟發我們應該具有對器材選擇的寬容心。 大型後備取景照相機是拍攝經典式風景照片和靜物的經典性器具。從幾方面看,這種照相機在相機世界中是無與倫比的:它們可進行各種調節,可以旋轉, 傾斜和升降,這可以讓你重新編排大自然影象,從而攝取用其它任何相機拍不出的照片。這種照相機的膠片非常大,故而能產生高質量的影象,用35毫 米小膠片拍攝是達不到這種質量的。 然而,你究竟要取得多高的質量呢?我經常用35毫米膠片製作質量不錯的1 米X1.5米的照片來製作展板也曾經做成非常大的直放正片出售. 而35毫米照相機一旦達到了多功能,它在許多方面邊會優於大型後背取景照相機。在戶外和其它地方,除非在特殊情況下,大型後背取景照相機對於拍攝特寫照片並不理想,即使拍攝1:1原物大的照片,你也得大范 圍地延伸鏡頭,因而要使小物體充滿畫面,簡直就不可想像。再說,帶著大型後備取景照相機難以快速移動,所以要使用這種照相機,就得不計較犧牲拍攝速度和自發性。 我用大幅機(4X5,8X10)的時候,現在已經非常少了。開始用大幅機拍 黑白片,細節極其豐富,後來又用反轉,那成像,絕對令人驚異。 發現大幅機就象吸毒一樣有癮,一沾上,就不容易下來。但最後我還是把它給戒了。 倒不是因為用大幅機要的東西太多,雖然的確如此--用大幅機就象有個條金腰帶, 以至於還要弄條金龍袍來穿;也不完全是因為不喜歡盯著磨砂玻璃取景;也不完全大幅機使用麻煩;主要是因為大幅機本身就太有性格了。你在拍攝中需要花很多時間來適應它,服從它,這樣就會使你喪失自己的活力,喪失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觀察的能力。 另外,大家想一想我們腦子裡印象最深刻最不朽的影象中有多少是如果細節再豐富一些可以使它們的影像力量大大增加的?所以後來我十分踏實的認為大幅相機更適用於想廣告特殊的攝影任務以及一些特殊的以攝影為職業的工作者,實在沒有必要向大家推薦。 當然,出於對完美影象的尊敬以及對不同器材應具有的寬容心啟發我們,作出妥協 還是應該的,這種妥協,就是120機器。 中畫幅相機 看樣子咱們罈子里120的用家也是不少,那就揀點有用的說吧。 120的片幅一般來講有645,6X6和67這3種,(69和612沒用過就不談了,617 放在<七種武器>的另一章談)。 我自己用的是6×6的哈蘇機器。哈蘇的機器大家用的都很多,鏡頭成像是沒說的,但哈蘇機器操作可真不算很方便。哈蘇的機器,鏡頭,配件全都貴,象在中國這樣的地方拍片,還真有點戰戰兢兢。再說6X6的片幅有時也不實際。拍出的感覺老往CD封套上靠。從片幅來看67和6X6差不多,但考慮倒6X6經常要裁,也還有些差別。我周圍用RB67的最多,價格很便宜。很奇怪,因為我認識的國外攝影師用瑪米雅RZ67的要比RB67的多。 但我真不滿意RB67鏡頭的成像,而且RB67太大太沉,頂多在城市裡用用。 瑪米雅新出的Mamia 7是一部旁軸設計的67相機,用起來比較方便,成像也不錯,後面要拿它和CONTAX G2比。這裡先不說。 PENTAX67也是不錯,機身,鏡頭的配置是最好的,在67單反里使用也算方便。我們原來經常接待國外的職業攝影師,發現很多人用PENTAX67。但國內用PENTAX67的很少,大概是因為67換不了後背。國內的攝影者其實很少以攝影謀生,所以大多數是多面手,黑白,彩色,正片,負片樣樣不落,自然看不上PENTAX67。 645的片幅很方便,也不象67那麽大和沉。我一直認為如果有一部合適的645,我一定可以放棄135和哈蘇。但市面上的645無論成像還是操作性總不那麽另 人滿意。包括PENTAX新推出的645N都沒有令我動心。但是,現在這種狀態看來終於可以結束了。大家一定明白,我指的是CONTAX新推出的645。

CONTAX645各方面的性能都非常出色,以ZEISS鏡頭的設計能力,更完備的鏡頭配置:鏡間快門的鏡頭,變焦頭,更長的鏡頭都不是難事。使CONTAX 645無疑將是我120相機中的第一首選。 在(七種武器)的後面的章節我會專門來談CONTAX645,這裡先不多說了。 說了那麼多的其他東西,再回到三腳架的問題. 我的第3支架子:短三腳架 我的朋友們經常也面對錢不是很湊手的情況,這時候我往往建議他可以先買一個好牌子的短架子(二節,50公分左右高),但是非常結實的三腳架,不僅 方便,令你有絕對的信心。比如象我。 我一直想找一隻輕便結實的三腳架--主要用於我的野外攝影。 捷信有一隻二系的1228#架子,是碳纖維的,很輕,使用也方便,是很多專業攝影師首選的型號,但對於我來講,1228還是太大,太沉,不適合在野外徒步、登山時使用。

所以我一直在尋覓一隻不太高,足夠結實,設計方便質量又好的三腳架。但是,一直沒找到。沒辦法,野外攝影是最困難的。 說到這兒,也順便談談野外的攝影工作。 關於野外攝影 我所講的野外攝影和旅遊攝影最大的區別在於野外工作很多時間要背著器材在沒有路的地方靠雙腳徒步走。 適於野外攝影最好的相機無疑是135的單反相機,從前面的論述我們當然 會認為120和大幅機並不適於野外攝影。 對於野外攝影來講,堅固、輕便的相機、鏡頭和三腳架都是必需的,另外閃燈,鋁箔板以及其它適合野外活動的用品等等也是非常有用的。 野外攝影的鏡頭我覺得廣角(24-28mm)、標頭和中焦微距是基本的配置。 我原來使用的單反機是Nikon和Contax。現在用的是Eos-1N。 Nikon FM2和F4的耐用性是有口皆碑的,F4現在看來性能和適用性比頂級的單反機已經不在一個檔次上,就不提了。FM2則一直長盛不衰。FM2比較輕便,簡單,堅固,在使用自拍時又有反光鏡預升裝置,應該算是最適合野外攝影的機型之一。 Nikon鏡頭的成像應該是不錯的,但是 Nikon的自動頭手動調焦不好,大光圈 的手動頭又有點沉。Nikon的幾隻微距頭實在是好用的很,價格也公道。但廣角的變焦頭偏貴。 CONTAX的鏡頭無疑是最好的,其大多數新型機身,據我所用也具有非常好的耐用性和封閉性,ZEISS的鏡頭不僅成像,封閉性也是最好的。ZEISS鏡頭中在性能上有一些是極適用於作野外攝影的,特別是90克重,2公分長,小的跟鏡頭蓋似的「鷹眼」45mm/2.8。但ZEISS的鏡頭還是有一點貴的,有些好頭也比較沉。 如果這些你都不在乎,CONTAX倒是個好選擇。我見過一些國外有實力的登山隊 就使用很多部CONTAX.。S2就不錯, 比FM2更好。雖然表面上價格比FM2貴,其實,FM2鈦型比S2便宜不了多少,而S2的鈦外殼比FM2的鈦外殼更好。 Eos-1n機身的性能、牢固性,防塵性都是沒說的。佳能的變焦鏡頭也很不錯,在廣角端我現在用17-35/2.8那支頭,成像好。但是,價格高(弄壞了可惜,不過Canon的專業傢伙,弄壞了也不容易),也沉。如果多做野外,20-35/ 3.5-4.5那隻頭絕對是超值的。Canon的中長焦的變焦頭有無數多隻好頭,還有一些技術上極方便的防震頭,這裡就不多說了。但是,就我個人的使用來講, CANON EF的微距頭(我用過50和100兩隻)似乎要比它自己其它的專業頭 稍差一點。 對於野外攝影來講,器材的性價比是很重要的。由於條件的艱苦,器材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而且觀看照片的人不會象其它領域那樣關心光學質量上的細微差別。 所以,應該盡量選擇便宜的器材,簡單實用的機身,最大口徑相對較小但較輕的鏡頭(的確,在長途跋涉當中,減少每一克的重量都是有實際意義的)。 關於雲台 雲台的三角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雲台要是有一點問題,三腳架的功效就會喪失殆盡。 有一些獨立廠家生產一些真正頂級的雲台,其售價恨不得比我的三腳架還貴,那東西真的不是普通人可以問津的。幸虧捷信原廠的雲台也不錯。 其實雲台的選擇最簡單了,如果你用的機器不是特別沉,用大球雲台就是很好。由於大球雲台阻力臂是最長的,實際上也是最牢固的。當然還有什麼幾個軸可以調的雲台,實際上它們沒有大球雲台可靠,但是在精細 構圖時更方便一些。 快裝板的問題也是一樣,象捷信,Marffroto這樣的廠家生產的快裝板系統是很可靠的。除非你用大機器,大架子,大雲台。否則快裝板的方便性值 得用135的你為它多付一點錢。 關於其他牌號的三腳架 國內市場上有很多牌號,日本的,台灣的,國產的三腳架。我覺得,這些廠家能在中國混下去真挺厲害的。要我說這些架子基本都沒法用。 日本的架子基本就是在蒙中國人的錢。去歐洲看看,日本廠家:象什麽脖根兒、死立渴什麽的賣到歐洲的都個頂個的老實:做工精細,用料紮實。 再看賣到中國的,跟後媽生的似的,能用塑料件的絕不用全金屬,能用一個螺絲湊合的絕不上兩個…… 其實捷信和Marffoto都並不算很貴,特別是捷信,中號架子絕對比的了日本的大架子。 同時用三腳架時超重經常是難免的(比如說風大時要再下面掛石頭或攝影包),好的三腳架可以屹立不動,而差三腳架會象跳舞一樣扭來扭去。用這樣的東西,不是自己騙自己嗎?再說三腳架不會換的象相機那麼勤,所以買架子一定要用最好的。 豆袋 需要指出的是, 這個世上並沒有絕對結實的三腳架,反過來說,三腳架結實的程度和你的使用的細節有很密切的關係。比如說:三腳架打開的節數越少越穩,中軸盡量不要升起來(我的大型三腳 架上索性就沒有中軸);支長炮時要用兩隻三腳架把鏡頭和機身分別支起來等等。 如果這些都不行,你就只有用豆袋了,那玩意可真是又便宜又穩,攜帶方便賽過傻瓜機。 附文: Mamiya M7 和CONTAX G2.

M7和G2是兩部有點象的機器,價錢上也差不太多。 兩部機器都屬於設計缺點比較少的。但各有各的特點。 Contax G2的方向十分清晰,性能和功能均十分完備《七種武器》之一有詳細論述。就不多說了。 M7的優勢主要在於67的片幅,以及在此片幅中獨一無二的便利性。如果你是135單反機器的用戶。想升級並在不很多的時候需要較大片幅,你完全應該把M7作為你的首選。 甚至對於我,要不是Contax出了AF的645,我都想再收一台M7。 當然,任何一部機器都會有一些小的缺點。以下是我用M7時的一點點不方便感受。 首先,M7的鏡頭設置是有一點缺憾的。本來旁軸機就是為了抓拍、快拍方便的,但最大光圈為4.0的標頭,怎麽說也是太慢了,這使得M7其它的良苦用心多少打了一些折扣。 另外,M7的測光和G2不同,它不是TTL的,而是鏡外的中央重點測光,這樣就有一個問題。在用65頭的時候實際上更趨近於局部測光,而用150時已差不多是平均測光了。(而且在測光位置上隨著主體位置的遠近會有一點點偏差。)拍反轉片會有少許麻煩。 第三點,M7換鏡頭的時候要羅嗦一些,因為結構比較特殊。 除此白璧微瑕之外,M7應該說是很不錯的了。 特別是如果你一直用135機器,你會發現M7是在你可以接受的便利程度的基礎上,大大的提高了畫面質量。 前兩天論壇里有人提到過,如果在G2和M7之間如何挑選一個應該怎麽辦。我覺得這個問題要這麽看。 首先,我認為做主要機器(你日常最常使用的),M7的使用面比G2更窄。畢竟G2有AF、高速過片、包圍曝光,用135卷,更輕小,鏡頭也多,鏡頭設置也更好。但是如果你是偶爾用用120,又不想太麻煩。M7就太超值了,你甚至可以拿它當備用機而不是選擇萊卡M6。 這樣問題是不是好解決一點。 《七種武器》之三 CONTX T3本來我是想把《七種武器》之三和之五一起貼出來的,但是最近的事情依然很多,我想還是先貼三吧。免得遙遙無期。 《七種武器》從第一篇到現在整整貼了4年了,這也是第四篇。拖的時間夠長的啊!感謝兄弟們對我不舍不棄。 七種武器之三:T3 CONTAX T3

大家都看過史努比的故事吧,史努比是一隻小狗,有愛心,有文化,但是想像力顯然不夠豐富,經常爬在桌字前面寫小說,它的小說永遠是這樣開頭的:「在一個漆黑的、風雨交加的夜晚,發生了一件恐怖的事情,有多恐怖呢,是非常的恐怖……」 我沒什麼恐怖的事情,但是很喜歡史努比,那就接著它的文章寫吧: 「在一個漆黑的、風雨交加的夜晚,我在進入墨脫縣的小路邊艱苦的挖著一個深坑,以便把我的2套nikon和一套哈蘇埋進裡面。西藏的墨脫是中國唯一一個不通公路的縣城,進入墨脫的高山線路是中國最艱苦的一條徒步線路,從通車的地方到達縣城要3、4天,出來的時候也一樣。高海拔的山口、垂直植被中泥濘的道路和濕寒的天氣一直在折磨著我。在一半的路途時候,我發現我已經很難跟上給我做嚮導的砍藤人的飛一般的進度,所以我不得不把沉重的器材藏在路邊,等出來的時候再挖出來帶走。那時候,我第一次意識到,無論任何時候,我都需要一台可以絕對信任的輕便相機。 從那時候起,我的相機櫃里就始終留著至少3到4部輕便相機,當然其中經歷了很多錯誤的選擇以及選擇後的淘汰,其中至今還在使用的包括KONICA的HEXAR(巧思)、理光的GR1S、和CONTAX的T3。當然,我相信世面上還有一些也非常好的袖珍相機,但是,相機就是這樣,通常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你的,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這3台機器都是我認為最出色的。 那麼,我們就從它們上市的時間來看看它們。 巧思 HEXAR

我酷愛用小相機,原來拍東西的主力相機都是旁軸相機,當然最後連袖珍機也不能放過。不過前十年生產的袖珍相機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很難做嚴肅的攝影用,多數還只是用來表達攝影師的內心世界,而靠它們拍的片子換來銀子基本是不可能的。現在這種情況終於有了改善,頗有一些令人驚奇的袖珍機出現在市場上。第一部這樣的相機就是HEXAR(巧思)。巧思是一部非常獨特的機器,令人不僅能充分享受到拍攝的樂趣,而且拍出的照片也可以達到最苛刻的品質要求。所以我一度認為HEXAR才是真正最為完美的經典輕便相機。HEXAR使用的是35毫米 /2.0的定焦頭。 關於巧思的這隻鏡頭有很多的傳說,由於成像優異,很多種說法提到了它其實不是由KONICA公司開發和製造的,而是另有其主人。前一端時間在香港比較流行由ZEISS公司製造的說法,而在更早時候的說法是由萊卡公司提供的鏡片。當然,KONICA公司對此都沒有肯定或否認,這就更給它的身份增添了些神秘。1992年KONICA推出不能更換鏡頭的輕便相機HEXAR的時候,在中國曾經開過一個很不錯的推廣會,他的設計師當時倒是說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你怎麼用萊卡那隻35毫米/2的鏡頭,你就可以怎麼用HEXAR的這隻35/2頭,你不會發現他們之間有任何的差別的……」從光學結構(甚至從鍍膜)上來看,巧思和萊卡的那隻老款的35/2的確沒什麼差別,從實際的拍攝上看,也看不出什麼差異。不過,由於鏡筒的內部植絨技術的應用,似乎巧思在眩光的控制上還更勝一籌。另外,由於光圈位置設計的原因,徠卡的那隻35毫米/2在小光圈的時候衍射現象比較的嚴重,在這方面,巧思的鏡頭要好一些。不過要說巧思鏡頭就是比LEICA好,呵呵,也有點那個……自己騙自己。 巧思的鏡頭在最大光圈的時候的表現基本可以接受(和它相比起來,其他日本頂級單反機的最大光圈多數我都接受不了)。反差可能是柔和了一點,中央的解析度已經不錯了,四個角當然不會太好,但是這樣極限光圈下的片子主要是要表達某些氣氛的,只要中央的解析度和反差好就行,四個角的成像可以忽略不計。最佳光圈出現在8-11之間,另外,就拍攝人像時的焦外成像和反差而言,我更喜歡5.6這檔光圈。 2.0的最大光圈是巧思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它成為最出色袖珍機的重要原因。畢竟在很多場合可以用現場光,尤其在為了保持影像品質必須要用中低速片的時候,而這往往是職業攝影師最為看重的。相比起來,同級的其他袖珍相機的光圈都要比它小不少,萊卡的MINILUX差了半擋,其他的都要差出一擋,甚至更多。從實際使用來講,我覺得象美能達的TC-1的35mm/3.5這樣小光圈的鏡頭出現在昂貴的相機上能帶來成功的機會不是很大,幸虧它是收藏機。 AF系統 巧思的AF採取的是主動對焦,就是要發出一束紅外線,據此測算距離。巧思的AF級數很多,足夠使被攝體精確的處在景深以內,但是在最大光圈的時候建議你不要把主體距離放的太遠(原因一言難盡,我就不羅嗦了)。主動AF的優點是在昏暗甚至全黑的情況下還可以準確對焦,缺點是不能夠穿透玻璃。所以巧思還附送手動對焦方式,用起來不算很方便,如果估計距離非常有經驗--比如給電影攝影機拉過皮尺之類的--它會很準確。考慮到其AF性能的優良,手動對焦的使用概率極低,也就不苛求了。和其他採取主動AF方式相機不同的是它的機身上有兩個紅外線的接收點,這樣,測算反射的紅外線的時候要準確一些。 另外,巧思的AF速度非常的快,而且無聲。 測光和曝光方式 巧思除了中央重點平均測光以外還有點測光。這是我始終鍾情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除了它和OLYMPUS的U2以外似乎還沒有什麼袖珍機能有點測光。我始終認為就比較嚴肅的攝影來講,袖珍相機是不能夠完成要求更嚴格的反轉片的(當然,你也可以不介意)。越是複雜的測光計算方法,比如分無數多的區測光之類,只能夠讓你的照片和其他人的更接近,而不是更加的表現出你的想法,因為,你不會知道它測算出的結果依據是什麼,你要做多少的調整才能嚴格的達到你腦子裡的期望。所以點測光非常的重要。曝光方式的選擇也類似。 巧思有程序曝光和光圈優先曝光,還有手動曝光!Hexar 的 P 模式實際是一種可偏移的程序模式, 曝光依照你所設定的光圈為基礎和最高的快門速度來配合。如果光線足夠讓你在你所設定的光圈和最小快門速度下工作的話,它會用你所設的光圈並提高你的快門速度。如果超過了你所設定的最小快門速度,它會調整光圈來配合。如果光線不夠來使用你所設定的光圈和最小快門速度,它會將光圈開大以保持你所設定的最小快門速度。而如果快門已經調整到你所設的最小快門速度仍然不夠的話,它會保持你的最小快門, 改成開大光圈)。也就是說Hexar 的 P 模式讓你自己調整曝光, 但是也兼顧了簡單和安全的境界。 毫無疑問,這種調整模式使得 P模式比其他的袖珍相機的程序模式要方便很多。甚至它要比同時期日本的專業單反機還要先進。在 P 模式下, 機身上方的液晶顯示也很有意思:如果 Hexar正在使用你所設定的光圈, 它會顯示目前的快門速度;如果超過你所設定的最小快門速度, Hexar 則會顯示光圈的資料。這樣可以只用一個小小的液晶顯示幕讓攝影者看到他需要的幾乎所有資訊。由於有的這樣出色的程序曝光方式,我甚至覺得巧思的光圈優先也可有可無,不過,有了,也不浪費。 巧思在P擋和A擋的時候都可以做正負2擋的補償,以1/3檔遞進。很精確,但是需要靠按按鍵來實現,不如轉盤方式簡便。這是撥輪方式復興之前高檔相機的通病。噪音 對於HEXAR噪音控制的水準,我認為怎樣的讚譽都不為過。 如果我問大家覺得什麼樣的135機器聲音最小,絕大多數人可能會回答萊卡M6,更專業一點的攝影者可能會舉出祿來35之類。其實它們都無法和HEXAR相比。 由於採用的鏡間快門,快門的聲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巧思的過片機構完全是金屬結構的,同時採用了特殊的驅動馬達,自動過片的聲音也極低。有一次在北海,我請一位過路的遊客用巧思幫我和朋友們拍一張紀念照,他鼓搗了一陣子,跟我說,好象你的相機有點問題,按不下去快門。我拿過來一看,計數器已經從18到了26了,呵呵,聲音實在是太輕了,他自己都聽不見。可是,這還不算,KONICA公司還覺得不夠。巧思居然還設計了一個單獨的「靜音」功能。過片速度進一步降低,使得辨認它的噪音即便是在極安靜的場合也非常困難。很可惜的是,這樣的巧思一共只生產了6000台,後來由於專利的原因,新版巧思(SILVER版,也就是第2版的銀巧思和鈦巧思)已經把這項功能取消了。這是一個重要的損失,所以我從來不用新版的巧思。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才對噪音這麼敏感,但是我的確覺得相機的噪音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跟人有關的抓拍的時候,噪音是很影響拍攝的事情。曾經因為貪圖尼康28/1.4那隻鏡頭的優異成像,我被迫使用NIKON的FM2T在大昭寺里拍專題,雖然和寺院里幾乎每一個喇嘛都有很多年的交情了,我還是覺得FM2刺耳的快門聲非常的不好意思。 閃光燈 巧思的閃光燈是14指數的,在配合P擋的時候,全指數輸出,然後根據AF測定的主體距離控制光圈。也可以配合A擋。同時閃光燈自己有測光裝置,可以設定光圈4和8(ISO100時)自動控制發光時間。當然,該閃光燈也可以配合手動曝光。尤其是在經過另外的升級之後,還可以控制輸出的閃光指數。 另外,巧思閃光燈做的最出色的是,它預設的都是後簾閃光同步。真的很周到。 由於採用的是鏡間快門,巧思的閃光同步速度可以達到1/250秒。作為硬指標,絕對是非常出色的了。可惜我從來都是喜歡用慢門閃光同步的,所以從來也用過它。 唯一的遺憾,它的閃燈是單獨的,而多年來的實踐給我的印象是,袖珍機是你相機最後的一道防線,哪怕閃光燈指數小點,也還是一定要內置的。你想,有帶單獨的一閃光燈的心思,我還就不如多帶點其他機器了。 體積與重量 和其他的袖珍機比巧思的體積並不算小,準確的講它幾乎和萊卡M6體積相同,這真的是個大問題!因為放不進口袋裡面,不過考慮到巧思的性能,包括多樣性的功能,大口徑的鏡頭,高速的對焦和卷片,機器做的象理光的GR1S或者CONTAX T3那樣小也不現實。 巧思的重量和T2,MINILUX都差不多,大家都顯得稍沉一點。這顯然與高檔機牢固的金屬外殼以及機器內被大量使用的金屬元件有關。其實,這麼小的機器,太輕了拍攝時非常容易手顫,雖然攜帶方便,但使用時要加倍小心。 問題 巧思的缺點首先就是只有最高1/250秒的快門,如果用高速片,真的是不夠。 還有就是它的體積,和萊卡 M6完全一樣大。如果說M6的高昂價格還不會對巧思構成什麼威脅的話,但是CONTAX G2的出現卻是個麻煩。和巧思同樣的體積,成套的高素質的可換的ZEISS鏡頭,更高速的快門速度和過片速度,更複雜完善的功能,加上高出不多的價格,使我拿起巧思的時候越來越少。通常在不需要大口徑通光量和絕對安靜的時候,我主要在使用理光的GR1S和康太時的T3。 可能KONICA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不咸不淡的出了幾年簡化了的SILVER版巧思以後,他們又推出了可以使用交換鏡頭、並和萊卡 M系列使用同樣卡口的巧思RF。

RF可以說保留了巧思的大部分優點,並走出了一條袖珍旁軸機的新路。對於我的習慣而言,最大的退步可能只有取消了自動對焦,希望巧思RF能交上好運。 說了這麼多關於巧思的話,你是不是對它有點動心呢?如果有的話,我倒建議你不要著急。 RICOH GR1S

在理光 GR1S出來之前7、8年前曾經有一個出產高檔袖珍相機的高潮,那時候的代表作是KONICA HEXAR(巧思)、NIKON的35Ti、28TI以及CONTAX的T2。巧思的鏡頭和操控性是沒說的,可惜體積大了一點;NIKON的鏡頭雖然銳但是我認為並不好,操控性也是一塌糊塗;CONTAX T系列的鏡頭當然是萬里挑一的,可惜操作上不能應付快拍。所以這一批相機最後多數都進了旅遊愛好者的包里,當然,也有有一些真正對影像苛刻的攝影師非常喜歡它們。 第一次聽說理光出GR1,的確吃了一驚。因為理光從來多是生產中低檔相機的,但是GR1確實一台真正的高級全自動袖珍相機。GR1的出現是當年攝影界的一件很轟動的大事,它一推出立刻就征服了幾乎所有的攝影人,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發燒友都給以予GR1極高的評價。在日本和歐洲獲各種大獎無數。作為一台高級袖珍相機GR1S具有很多細節上的優勢,比如採取鎂合金製造了外殼;擁有程序曝光和光圈優先兩種曝光方式,並且可以以半擋做曝光補償;具有兩種測光方式;GR1S的閃光系統也非常的出色,甚至可以使用慢門閃光同步的功能……這些對於高級攝影者都是很重要的。 GR1S 是在它的前身GR1的改良版本,增加了機身上部的液晶顯示屏夜光照明裝置和遮光罩。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搜尋好用的袖珍機,試了一堆機器,但是感覺都沒有超過我一直在用的巧思。 現在和理光 GR1S同時在市場上的還有LEICA的MINILUX和MINOLTA的TC-1。MINILUX的鏡頭是沒挑的,可惜40毫米的鏡頭不是我喜歡的,作為袖珍相機,太窄的鏡頭不是很方便,畢竟經常要在房間里用,再說它的操控性也就那樣;TC-1鏡頭也很好,28/3.5的鏡頭成像極出色,操作也方便,可惜價格太貴了,我喜歡使用相機而不是收藏相機,象袖珍相機這樣隨身帶的器材肯定很容易損壞,不能用太貴的。當然現在還有新出來的CONTAX T3。後面我會把它們和GR1S做比較。 理光 GR1S剛出來的時候我很是注意了它一下,覺得非常的適合我的攝影。不過一個很偶然的事情打消了我買它的念頭。當時新浪攝影的網友(好象不是黃山居士就是笑無二)買了一台GR1S,很快出了一點小問題,打電話給我,讓我在北京幫他聯繫理光辦事處的人,結果得到了一些模模糊糊的回復,不等有消息,我們論壇上又有一個網友(這次好象不是笑無二就是黃山居士)的GR1S也出了問題。無論什麼樣的機器,如果不是很可靠,是不可以給職業攝影師用的。 過一、兩年後後我又問了一些我在國外的同事,他們的意見居然說GR1S非常的好,可靠性也不差,想想看,可能之前遇到的是小概率事件,難免。結果自己也就買了一台。 GR1S的鏡頭 GR1S 使用28mm/F2.8七片四組的GR鏡頭,普遍傳說是由德國著名的鏡頭廠商施耐德製造(或者是設計的)的。GR的鏡片全部為多層鍍膜,而且前後兩組均有非球面鏡片。為了這種鏡頭廠商還專門開發了一種鏡片搭配系統,因為即便是製作方法和過程相同的鏡片在完成之後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的,鏡片搭配系統就是GR的鏡片磨製完成後,要測量其光軸誤差,測試出所有鏡片之間的精密差異,然後由電腦計算不同鏡片之間搭配後的有可能的最好的組合配對,這樣的結果是每一隻GR鏡頭都會比按直接裝配的方法更好一些。呵呵,很有意思的技術,當年我曾經以為它帶來的另一個特性是可能每隻鏡頭之間都會有些極小的味道差異。後來用了很多台,發現無法察覺。 為了使GR鏡頭髮揮出應有的潛質,儘可能地消除雜光的影響,拍攝到更加完美的圖像,GR1S竟然增加了一個可在鏡頭上裝卸的遮光罩。這種裝置在同類袖珍相機中是極罕見的。當然,麻煩是,很容易丟,反正我的幾個都丟了。從GR鏡頭的MTF曲線看就知道它非同尋常,跟據一些權威機構測試的結果證明,GR1S的鏡頭在一些指標上超過了許多日本名牌單反相機所配的28毫米鏡頭。不過這也正常,通常來說,和單反相機比,旁軸相機是比較容易在廣角鏡頭的成像上取勝的。 就我的使用來看,GR1S的鏡頭還不錯,在最大光圈時的解析度和反差都非常的好,收小一、兩檔當然更好。給國內印刷最好的時尚類雜誌做封面和插圖印刷是沒有問題的。色彩表現在5.6光圈時是最好的,反差有歐洲鏡頭的風格。GR鏡頭整體上比較善於表達比較有文化味道的畫面,可能和暗部細節的表現有關。 不用仔細觀察,GR1S的鏡頭是有暗角的,雖然不是很嚴重。不過我覺得這不是很有所謂的問題。或者說的再明白一點,很多照片實際上因為有了暗角而更出色,很多大師級的人物象布勒松和讓盧希弗都會在印自己的照片的時候把暗角加進去。布勒松是拍紀實的,讓盧希弗是拍紀實和時尚的,還有拍風光的安塞亞當斯也是這樣。(大家一定要看這段話哦,不要再對暗角有誤解了。) 暗角對於作品的表達其實不一定有什麼負面的影響,歷史上有暗角的經典作品不勝枚舉,沒必要太強調它的。而且,由於光學設計上的原因,旁軸相機的廣角鏡頭有暗角是很正常的,連徠卡的一些最經典的廣角鏡頭都會有輕微的暗角(而且非要多收幾檔光圈才能消除)。象GR1S這樣的鏡頭,由於前鏡組直徑太小,想完全沒有暗角其實是沒可能的。與其這麼關心暗角,還不如把精力用在怎麼用好暗角上。 最近對焦距離只有0.35m,是定焦袖珍相機中最近的(和Contax T3一樣),非常不容易的光學設計。抓拍用的機器比較特殊,經常需要對很近的前景對焦,所以最近對焦距離小一點好用。 曝光和測光 GR1S有程序曝光和光圈優先兩種曝光方式,並且可以以半擋做曝光補償。因為我不拍負片,只用反轉片,而且希望儘可能的精確曝光,所以曝光補償對我來講是必須的。GR1S的曝光補償就在左手很方便擰動的位置上,這對我非常重要,因為我在實際使用時發現,幾乎超過80%的圖片我都使用了曝光補償。GR1採用兩個硅元件SPD雙分區測光,主要的測光方式是中央重點平均測光,EV6以下的時候會改為平均測光。 說實話,我不太搞的明白機內測光表的一些問題。出於對GR1S鏡頭的無比信心,我經常拿它來拍一些重要的圖片,甚至是廣告圖片,在這樣需要精確曝光的時候,我通常是用手持的測光表先測光,再用光圈優先,調機器的曝光補償,直到機器里顯示我要的快門數值。 不過,我也有心從大量的實際拍攝中了解GR1S測光數值和我期望的差異,這樣在需要快拍的時候能夠儘可能準確的做出判斷。GR1S的快門範圍不大,最高只有1/500秒(大光圈的時候只能用到1/250秒),主要原因是鏡間快門不可能做的太快。而CONTAX T3是依靠了所謂「鏡間雙重快門」能做到1/1200S的。但是,從實際使用上我想問題不大,由於拍攝題材的原因,我自己很少用到更高的快門。當然,客觀的說T3更好一點。慢門一般只有2秒,因為我經常帶三腳架旅行,我倒是希望它可以更慢一點,好在有T門,也算方便。 閃光燈 GR1S的閃光燈只有7的指數,不大,用100度膠片的有效距離可以達到2m多一點,有些用。不過想讓這麼小的機器里塞下更大的閃光燈也是不現實的,再說袖珍相機太大的閃光燈也沒用。GR1S當然有普通的閃光方式、防紅眼什麼的,但是最有用的是它在光圈優先和強制閃光的時候會自動切換成慢門閃光同步。我覺得實在是太有用了,尤其在需要一些特殊效果的時候,不過這時候肯定要進行負的曝光補償,否則肯定曝光過。 GR1S調節閃光模式的撥桿也在左手很方便的地方,而且滑動鈕大小適中,所有類似機器里閃燈的操作恐怕沒有比它更方便的了(比起Nikon 35Ti的小小按鍵、Minilux的無窮循環設定等)。 我買了一個感應閃光的閃光燈,指數是18的,體積非常的小,有時候用它來幫GR1S補補光,也頗有情趣。 其他 GR1S的AF系統是3點自動對焦,也就是多點的寬區對焦。也可以轉換成中央的單點AF。和所有的袖珍相機一樣,對水平的物體(當然還包括低反差的物體)難於自動對焦。平心而論,要袖珍相機的AF水準接近EOS-1V是不可能的,既然要用它,就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在按快門的時候最好確認一下,如果AF的對焦點在閃爍,趕緊重新對焦。GR1S還有一個SNAP(抓拍)功能,可以把焦點預先放在2米附近,抓拍的時候的確方便。畢竟小相機的AF速度比較慢,而機會是稍縱即逝的。同時,最最最最重要的是,GR1S也是世界上最輕薄的相機,它只比一個膠捲厚一點點,可以很方便的放進襯衣口袋裡面。最適用象我這樣對圖片質量有極高要求而且除了洗澡相機從不離身的人。 GR1S也是一隻很有擴展性的相機,在日本,除了遮光罩,還可以買到專用的保護濾鏡和偏振鏡,甚至還有用於潛水攝影的特殊防水罩等等。好玩啊。 實戰經驗 GR-1S因為太輕了,所以在快速拍攝,特別在snapshot的時候可能會按快門的力量太大力而有晃動, 中途倒卷可以預留片頭,很重要的功能。過片速度和大多數袖珍相機一樣慢,如果你用慣了頂極35毫米單反機或者巧思你會覺得它特別的慢,另人著急,不過聲音倒是很輕柔的。 還要說到GR1S的可靠性問題,我的GR1S經歷了我的蹂躪,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還是沒出大問題,不過拍多了之後對焦過片什麼的聲音都不太正常了。好在最後被丟失在莫斯科,也算善終了。我想,其實這麼小的相機,太精密了,相對肯定容易出問題,使用時最好還是要小心點。感覺上,我覺得液晶板,尤其是對焦框里的要格外小心;另外,恐怕鏡頭蓋比較脆弱。 GR1S的兄弟一族 GR1S頗有幾個同門兄弟,包括簡化版的GR10和採用更廣鏡頭的GR21。 GR10我想我是不會用的,因為曝光不可以精確控制; GR21是非常好的機器,非常值得考慮,畢竟21MM很實用。

有意思的是,GR1S又升級到了GR1V!

增加的功能包括: 1.ISO可以手動調整:這點跟GR21一樣,算是大家眾望所歸的功能; 2.增加包圍曝光:是採取±0.5擋來做包圍式曝光,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拍攝反轉片中; 3.手動對焦功能:共有五段距離可以選擇,有1,2,3,5 m和無窮遠。 改變不多,但是都是攝影師很需要的功能,看樣子,理光是決心圍繞著GR鏡頭把GR1的文章做足了。 問題 我的兩台GR1S的取景器都實在是太糟糕了,說實話,我從來沒能在那裡面看清楚我要拍東西的細節。開始我還以為是我那台的問題,跑去器材城一看,櫃檯里擺的都是那樣。後來以為那算是設計的通病,不想有一次見到一朋友的GR1S,取景器里清晰無比!和我的差異只是他的在日本組裝,我的都是台灣產的。天,日本公司!!真的是一言難盡!! CONTAX T3

T3是現在市場上最好的袖珍相機。其實有這一句話說它就夠了。 T系列照相機是由德國著名的跑車和設計公司「保時捷」設計的,本著「小型、輕型、易於攜帶、緊湊、提供高精度拍攝」的產品概念,最早在1984年推出了Contax T;接著是1990年的Contax T2,這兩款相機在市場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銷售總量超過220,000台,於是CONTAX於2000年2月推出Contax T3。T3用的是新開發的Carl Zeiss Sonnar T* 35/2.8鏡頭。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鏡頭廠商,ZEISS設計其鏡頭的著眼點永遠是一隻至少10年不會過時的產品,新的T3鏡頭更是如此。 在光學表現上,T3的Carl Zeiss Sonnar T* 35/2.8要比 T2的Sonnar T* 38/2.8好的多的多。Sonnar T* 35/2.8在反差和環境光的再現都很優秀,邊緣實際沒有畸變,明亮、色彩還原非常高貴、細部表現柔和,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隻最好的35毫米鏡頭相比。 T3外形尺寸為105(W) x 63(H) x 30.5(D) mm,比Contax T2小,也輕了大概20%。 聽說Contax T3有什麼5點高精度AF系統,用過之後沒明白。最迫對焦距離0.35m,非常有用。 T3在AF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場合,可以切換到預設焦點的手動對焦系統,也不錯,在抓拍的時候也有用。 Contax T3配備了所謂「鏡間雙重快門」,快門速度可以從1/1200s~180s,最高快門速度幾乎是其他袖珍相機的2倍還多,這一點非常重要,尤其選擇高速片和大光圈拍攝的時候,因為T3的大光圈成像非常的好,我要經常用。T3的慢門可長達180s,在黑夜和暗光中拍攝也很方便。 T3有兩種曝光模式,光圈優先和程序自動。當然有+2~-2EV的曝光補償,可按1/3EV來設定,也可以通過用戶自選功能將曝光補償設定分級從1/3EV改成1/2EV。不過調起來沒有T2那麼方便,鬼知道CONTAX 的設計師是不是喝了酒設計的! T3是昂貴的,但是昂貴的並不是沒有道理,對於Contax來說,T3不僅是一個攝影工具,它是基於強調握持手感和耐用的產品理念來設計的,外殼採用輕型、結實和防腐蝕的鈦金屬製造,取景器採用高硬度玻璃製造,以防止刮花和保證年代久遠依然明亮。快門釋放按鈕採用多晶體藍寶石,牛!手持T3的感覺絕對的不同尋常。 我實際上是從GR1S轉到T3的,所以你可以想像幾乎T3是全面的超越了GR1S的。什麼是現在袖珍機里最好的鏡頭,用用T3就知道,我什麼都不用說。T系列堅持出35毫米我覺得深以為是,如果兄弟們有對此不服的也不用爭論,多數年輕的攝影師在更長10歲後會喜歡更接近35或者50毫米的鏡頭。當然,把超廣角做風格的人例外,但這樣的人其實很少。 呵呵,是不是太替CONTAX說好話了?其實如果T系列也出28頭,我會立刻買一台,跟35頭搭配著用。 不過說實話,T3的鏡頭實在是太好了,當然,35毫米的鏡頭比28毫米的更容易做的好。所以T3比GR1S或者TC-1鏡頭更好也正常。ZEISS公司對於光學的態度和水準和其他歐洲以及日本公司都不一樣,而且這幾年新的光學思路非常清晰,設計這樣簡單的鏡頭如果想做不到最好,實在是挺難的。 從我的使用來說T3在袖珍機領域的優勢是全面的,我馬年去拍西藏轉山的專題,光135、120的旁軸機零零總總就帶了7套,最近半年賣出去給雜誌的片子,有一半是T3拍的。 這麼好的機器,似乎再說優點已經不必要了。無非就是鈦殼結實可靠精密手感佳封閉性好操作方便加鏡頭好之類的。另外,通過適配妻器用G2用是閃燈也非常的好。 說說缺點吧。 鏡頭前的伸縮蓋比較嬌氣,如果壓過了有可能會變形,這樣,可能會在你需要抓拍的時候發現它沒有完全打開。不過想到所有的袖珍機都是這樣,也沒什麼更好的解決方法。 GR1V那樣在光圈優先的時候,開啟強制閃光就是慢門閃光同步。T3做不到,需要手動攝定最短1秒的手動曝光,而一秒太長了。 另外,曝光補償沒有原來T2那麼方便了,當然更沒有GR1V方便,對於我這樣只拍反轉的攝影師,有難度。 我用T3差不多有兩年了吧,T3是一台對我有很多影響的相機。 不能換鏡頭對我來講是一個需要適應的事情。實際上,這麼多年來,我的攝影始終是圍繞著3隻鏡頭的配置展開的。當然,3隻鏡頭可以有不同的配置,通常是21/35/90,但有時候是21/85/300,或者最近經常用28/35/60配合。但是除了用ALPA的時候,我真的很少只帶一隻鏡頭出門。有時候只有一隻鏡頭的選擇常常要改變我原來的攝影方式,不能那麼直接的「陳述」我要拍的東西,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一些更加便宜的袖珍相機 當然我也使用過很多更廉價的袖珍相機,當然我也和兄弟們-樣希望它既便宜又有優異的性能,但總的來看情況不很樂觀。讓我們看看他們中的一些佼佼者: μ-2:

μ-2的前身是在世界上大獲旅遊者歡迎的μ-1。μ-1因為時尚而小巧的外型和良好的成像質量成為世界上銷量最大的袖珍相機。過了幾年,OLMPUS推出了μ-1的改進型μ-2。和前一代產品擁有更小的體積,μ-2卻使用了更為強勁的35/2.8的鏡頭,為了更適合高水平的攝影,它甚至增加了點測光功能。還記得《忠貞》裡面蘇菲-瑪素演的職業攝影師嗎,她手裡用的就是μ-2。 μ-2的鏡頭質量是它贏得無數讚譽的主要原因。其實它的前身μ-1使用的3片3組的35/3.5的鏡頭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新的μ-2的35/2.8的鏡頭則稍勝一籌,不僅通光量增加,而且成像也十分清晰,只要你不是計劃拍攝反轉片給雜誌供稿,一般的負片絕對應付有餘。好象前幾年,有個歐洲挺大牌但是有點投機的老傢伙用它拍了一年的一個旅遊專題,又出書又展覽,粑粑實實的火了一把,μ-2也跟著沾了不少光。 μ-2另一個突出的優點是它具有很好的防水和防塵性,在一般的小雨里拍攝不會有任何的問題,而雨雪天在旅途中是很常見的風景。另外,和它具有的品質相比,μ-2的價格驚人的便宜,不帶日期後背的只需要不足800元,無疑要遠遠超過同價位的其他相機很多。 另外,它體積小,特別適合女孩用。YASHICA T5

YASHICA通常是生產中低檔相機的,名聲不大也不小,但是這款YASHICA T5在職業攝影師中卻享有極高的聲譽。當然這主要要歸功與它使用的carl zeiss的35/3.5鏡頭,美國的《大眾攝影》認為它的成像「超過了很多比它貴10倍的相機」,吹捧的有點過,但它的確是這個級別的機器里最好的。 YASHICA T5在國外被稱為YASHICA T4 super,它秉承了著名的CONTAX T系列袖珍獨特的俯視取景器,這樣攝影者不用把相機舉到眼前,可以把YASHICA T5放在腰間,通過機身上面的取景器觀察拍攝,這樣不容易被你拍攝的對象注意到,實在是偷拍利器。著名的JURA版主極愛此功能,並用它拍了很多很出色的片子,我很詫異他是怎麼在那麼小的俯視取景器上選擇構圖的,這隻能歸結為天賦異稟。 在大概是80年代末的一段時間裡,歐美的一些職業攝影師對於YASHICA T5的喜好簡直到了狂熱的程度,頗有一些職業攝影師甚至用它來拍攝時尚廣告圖片,而且片子賣的非常好,很多作品已經到了令攝影迷瘋狂崇拜的程度。也不知道是YASHICA T5真的魅力特殊還是大家的神智有問題。 和μ-2一樣,YASHICA T5也擁有特殊增強的防水和防塵性,體積也算小,幾乎沒有人對它的實用性提出過什麼意見。 YASHICA T5也沒有曝光補償功能,雖然很多拍攝反轉片的攝影師對此感到遺憾,但是他們依然不願意放棄它,因為carl zeiss的鏡頭實在是太棒了! 其他的相機,從鏡頭的角度來看巴爾達、FUJI的MINI都還算不錯。其中巴爾達、T5、FUJI從解析度上都很好,差別並不大,差異只是色彩表現上的。u2的鏡頭也不錯,但是2.8的光圈並不是太有用,成像也只是可以接受而已,拍負片沒問題,做主觀的東西也沒問題,但是要實打實的東西就不成了。 當然它們都各有特色,但也都各有弱點。沒什麼特別可推薦的,如果你對AF格外在意的話就別買巴爾達,而且它現在也不再生產了,出了故障修也難。關鍵還是看你想拍什麼,然後再選什麼機器。實事求是的說,對於使用廉價袖珍相機的人來講,多數時侯影像的質量並不是它最大的價值體現,而多是用來拍有趣或者突發的事件,從這個角度談,這些機器都夠用了。 變焦的袖珍相機我不想討論了,因為我不用。 到底誰是最後的贏家 從90年代初出現第一次高檔(或者說豪華)AF的袖珍相機出現起,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這樣的回潮。而到了現在,如果能讓我重新選擇,我最中意的是哪一台呢? 記得當初和巧思前後一起推出來的還有好幾款昂貴的袖珍機。其中,一度最出風頭的要數CONTAX的T2和萊卡的MINILUX。其實,這兩款相機都不會影響我對於巧思的迷戀。T2是一款很好的相機,極小巧,ZEISS鏡頭具有令人無法抵擋的誘惑力,但是從整體上來說,它不是一件攝影工具,更適合對影像品質有鑒賞力的旅行家和女士使用。如果不考慮AF的功能,我倒更喜歡它的前一代產品--需要手動對焦的CONTAX T。 MINILUX的情況可能還要更糟糕一點,雖然它擁有40/2.4這樣的大口徑鏡頭和響噹噹的商標,但它的確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體積說小也不小,鏡頭說廣也不廣,操作雖然說不上不方便,但也不突出,價格那就更…… 同一時期推出的還有曇花一現的NIKON 35TI和28TI。這兩款昂貴的袖珍機的出現根本就是為了炫耀NIKON的經典技術,純粹的收藏品。產量很低,工作效率也很低,調整一下閃光燈的模式要莫名其妙的按很多次極小巧的按鈕;35TI和28TI都極力誇耀它的復古形式的指針式顯示盤,美觀固然,可靠性卻是個麻煩,當然,如果你根本就不怎麼打算把它帶出去拍照片除外。但是,它們的確擁有一個銳利的鏡頭和在當時最出風頭的3D測光方式。 這股風潮過去了不幾年,又有2個廠家試圖在這一賺錢的領域有所突破。MINOLTA的TC-1

幾乎擁有了豪華袖珍相機應該有的一切,堅固而豪華的鈦金屬外殼、小巧而又優雅的外型,高素質的鏡頭(雖然3。5的最大光圈顯得稍微差了一點)……這些使得它贏得了一切--除了市場,不過說實話,這台機器也沒想成為每個攝影師和愛好者手中的工具。TC-1的麻煩除了昂貴的價格以外,也怪它生不逢時,和RICOH GR1S幾乎同時出現在市場上,當時看來RICOH GR1S更受關注,幾乎完全搶了它的風頭。幸虧,TC-1真金不怕火煉,到現在越來越被大家珍惜,可惜產量不大,沒法更受歡迎。 當然,前面說到的RICOH GR1S也很好啦。在它剛剛推出的時候,我一度以為我可以重新考慮我的袖珍機配置,我的2台巧思可以安心退役了。因為GR1S實在具有太大的誘惑,世界上幾乎最輕巧的外形,優質的鏡頭,簡單實用的測光方式,便捷的操控方式。但是親身的經歷以及道聽途說的一些關於GR1S可靠性的問題始終困擾著我。使得我不停的審視我的巧思:它陪我上過若干次高原無人區、在零下10多度以及海拔6000米的雪線以上經常被使用,它一節電池可以拍多達5000張照片!除了不能換鏡頭以外,它從來沒有耽誤過我拍攝任何的照片……這些都是一部專業相機必須的品質。所以我沒有痛下狠心,反倒是開始啟用我的24K純金HEXAR。 當然,這幾部袖珍相機的鏡頭也都非常的好,徠卡的MINILUX就不用說了,基本上就是LEICA鏡頭技術的精華,我個人感覺純從畫面上是要比GR1S的鏡頭好。不過也很平常,MINILUX的40毫米鏡頭太接近標準鏡頭了,而標頭從技術上是是最容易做的,相比起來廣角鏡頭是很難做的,而且越廣的鏡頭設計起來越難。所以標頭和廣角鏡頭是不能比較的。 而CONTAX的T3用的是新設計的Carl Zeiss Sonnar T* 35/2.8鏡頭,除了「完美」,我找不到任何其他的詞語來形容它。如果喜歡35毫米的袖珍相機,試試它,會對鏡頭有全新的認識。 看國外的測評,TC-1的28/3.5鏡頭也非常的好。說到這裡,還有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幾隻袖珍相機為了證明自己的鏡頭的成像質量,都做了適用於徠卡M系列的限量版本,Minolta TC-1用的鏡頭,後來作成了ROKKO 28mm/3.5 for LEICA LTM;RICOH GR-1用的鏡頭,後來作成了GR 28mm/2.8 for LEICA LTM;KONICA HEXAR用的鏡頭,後來作成了HEXANON 35mm/2.0 for LEICA LTM,酷吧。 所以說,比較這幾部相機的鏡頭不是很有意義,因為焦段不同,關鍵是看你想用什麼樣的視角了。從我個人來講,我覺得28毫米和35毫米是袖珍相機最經常要用的焦段。 如果從這幾部機器里一定要選一部機器是很困難的。我的建議是,同時購買和使用T3和GR1V(或者GR21)!! 兄弟們,仔細考慮一下我的建議吧,實際上,同時使用T3和GR1V(或者GR21)已經足夠拍非常非常多的東西了,甚至對於我,幾乎夠拍我的全部了。真正大氣的東西不是需要我總拎著200/1.8就能拍出來的,這絕對是攝影真理。 哦,如果只買一部相機的化,我會選擇T3。 另外,對於初學者的一點建議,因為袖珍相機的技術限制。它在很多情況下還是不能如專業單反機或專業旁軸機那樣能夠應付多樣和複雜的拍攝條件。所以,建議你不要對袖珍相機的能力報有過分的依賴性。袖珍機最適宜的拍攝情況是在攜帶其他器材不是很方便的情況下,拍出應時的圖片,而不是能適應一切場面的全能武器。 技巧方面:通常使用袖珍相機的廣角鏡頭拍片的最大問題是畫面太空,所以使用廣角鏡頭拍東西的時候不妨在取景後再向前跨一步,當然,站懸崖邊面朝外除外。 而對於老手的建議是,不要輕視你的袖珍機,天天帶著,時時帶著,千方百計的熟悉它,把換機器和鏡頭的時間花在真正把握和創造影像本身上,它會拍出你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技巧方面:帶塊測光表,控制好光圈;平時多練技術,拍的時候把它當大機器構好圖。 附件: 上面提到了最少的鏡頭配置,這裡附上我原來寫的一篇文章,希望覺得這篇《七種武器》不夠過癮的兄弟們可以感覺稍稍得到安慰。 因為這篇文章是給一個雜誌寫的,裡面有些東西是和《七種武器:之一》有重複的,望大家習慣。我有這樣一個習慣,無論寫什麼文章,總喜歡加點過去自己的東西進去。 :) 《最少的鏡頭配置》 考慮器材的問題多了,考慮攝影本身的問題就少了。 這是我很多年以前就明白的道理,但是應用起來的確有些實際困難。 我總是希望我擁有儘可能多的器材,這樣在開始動手之前可以有充分的選擇餘地,而在拍攝的時候又總是希望使用儘可能少的器材完成。當然,出於經濟上的考慮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沒有一個職業攝影師會不考慮成本的做器材的配置。所以如何用最經濟簡潔的配置來完成工作幾乎是必須要考慮的。 很難一言盡述所有關於鏡頭的配置,那就讓我們從可能最少的鏡頭配置分析起吧。 要說在前面的是,這裡的最少的鏡頭配置指的是攝影師的主力器材配置,對於一個有好奇心的攝影師來說,更新和更強勁器材的誘惑通常是難以拒絕的。很多攝影師都不會抗拒聽從同行們的介紹並且嘗試新鮮的鏡頭,然後再決定是否把它加進自己的主力配置中。一隻鏡頭 很少有攝影師是只使用一隻鏡頭的。但是也有大師例外。眾所周知,攝影歷史上最傳奇的大師布列松一生只使用很少的鏡頭,主要就是一隻50毫米標準鏡頭(其實在他剛剛開始攝影的時候還沒有廣角鏡頭,而在後期他同時也使用35毫米和另一隻中焦鏡頭,只是使用率非常的低,並不引人注意)。布列松是可以把標準鏡頭髮揮到極至的大師,他的成就太高了,以至於後來的攝影人都試圖突破他的標頭模式。 再用一隻鏡頭的大師就是寇德卡,在他的攝影初期一直到他被認可為大師之後很多年他一直使用一隻25毫米的鏡頭。到現在他的風格還是這樣的固執,盡量用少的器材,當然,這和他採取流浪的攝影方式也有關係。 現在只使用一隻定焦鏡頭的職業攝影師已經非常的少了。當然還有一些頂極的攝影師在拍攝某一類題材的時候只用一隻鏡頭,並以此形成和鞏固自己的風格,通常來講只用一隻定焦鏡頭的攝影師的選擇不會是中焦或者長焦鏡頭。比如偏好35毫米鏡頭的紀實攝影師、只用標頭或者21毫米的時尚攝影師在歐洲都很常見,特別是從80年代到現在。 使用一隻定焦鏡頭攝影師的相機通常選擇的都是歐洲的品牌,LEICA M6或者哈蘇的機身。比較有性格的選擇是哈蘇的903SWC

(現在升級為905SWC了

)。903swc與其說一台相機,倒不如說就是一隻鏡頭。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BIOGON38/4.5鏡頭(相當於135相機的21毫米鏡頭),由於採取的是全無變形的對稱結構,它已經被公認為是中畫幅超廣角鏡頭的光學極限。903SWC的鏡頭是不能夠更換的,而且價格不菲。因為這樣的結構只能使用在象903SWC這樣的旁軸相機上。而使用一隻這樣鏡頭相機的攝影師,會要求自己的工具能夠達到最頂級的光學品質和極強的通用性能。很慶幸的是,哈蘇擁有龐大的500系列配件,這些使得903SWC的使用者可以利用一台機器完成非常廣泛的攝影工作。 當然,還有一台相機在性能上可以超越903SWC,這就是ALPA。

雖然號稱世界上最昂貴的民用相機,但是ALPA的價格並不是高不可及的,但它可以達到的光學質量和便利性卻是世界上最好的。使用ALPA相機的攝影師不會是剛接觸影像的新手,很多人以後都很少再使用其他的相機,對於他們來講,完整的挖掘ALPA的光學潛力的樂趣是最大的快樂。這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一鏡走天涯」。 說到一鏡走天涯,自然免不了要提到變焦鏡頭。其實很多職業攝影師的工作性質(比如要求質量不高的旅遊攝影、一些小報的社會新聞攝影等等)對於光學質量的要求並不是很高,變焦鏡頭對於他們來講完全夠用,但是我個人還沒見過只使用一隻變焦鏡頭完成拍攝的攝影師。 從我個人的使用來講,我不認同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一樣好的說法。當然,如果有一些特殊原因,非要我選擇一隻變焦鏡頭走天涯的時候也有一些可供選擇。我接觸過的特別好的變焦鏡頭包括ZEISS手動對焦的28-85頭,以及萊卡M系列的28-35-50mm鏡頭,另一隻CONTAX G系列的35-70mm鏡頭的變焦頭成像也令我滿意,但是廣角端不是很夠廣,因而影響了它的實用性。另外,ZEISS新的N系列卡口AF的Zeiss Vario-Sonnar T* 24-85mm f/3.5-4.5 N鏡頭的確是非常的出色。 另外一種使用一隻鏡頭的可能是使用全景相機,120是這樣,135也是。尤其是可以使用雙畫幅的哈蘇XPAN,它在使用24X36毫米畫幅的時候相當於標準鏡頭,而在使用24x65毫米的時候大概相當於24毫米的視角。 兩隻鏡頭的選擇 兩隻鏡頭的選擇範圍就寬多了。 一隻24左右的超廣角和一隻90或100毫米的微距鏡頭是很多野外攝影師的標準配備。由於需要經常的跋山涉水,器材不可能太多,通常他們都是在這兩隻鏡頭的基礎上工作的,偶爾需要的時候或許再加上一隻中長焦的變焦頭。而很多在歐洲做紀實專題拍攝的攝影師的典型裝備就是一隻大口徑的標頭和一隻廣角鏡頭。通常他們都會選擇LEICA M系列的機身,有趣的是雖然只攜帶兩隻鏡頭,但是他們有時會攜帶超過鏡頭數量的機身! 兩隻鏡頭的選擇困難多數是來自於如何確定第一隻鏡頭,也就是說最重要的一隻鏡頭是哪支的問題。一直有一種說法:50mm標頭最符合人看東西的比例,是最真實的鏡頭。因此標頭常常被推薦為初學者的首選鏡頭,從標頭開始入門。但是現在的攝影師們已經多數不這麼認為。首先,符合人眼看東西的比例和看東西的效果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而拍照片視覺效果卻更為重要。因為我們用人眼看東西看的是效果,包括:它(或他,她)是什麼?在哪兒?周圍有什麼?等等。標頭雖然在透視比例上和人眼很接近,但它所拍片子的效果和人眼所見效果有較大的差距。 現在頗有一些攝影師認為廣角鏡頭更容易表現遠近比例,更容易透過環境表達出氣氛,而且放大後的效果才更接近人看東西無邊際這一視覺效果。當然,有一定限制是必須的,如果你覺得24毫米和28毫米的鏡頭有些誇張和變形,那麼可以做出妥協:35mm的鏡頭實際上更接近人眼所見效果,也是最真實的一種鏡頭。現在很多馬格南的攝影師都屏棄了開山鼻祖布列松的建議,把35毫米鏡頭作為他們的「標準鏡頭」。另外,35毫米或50毫米鏡頭的選擇區別也與使用人的視覺習慣有關。有人看東西的習慣是局部性的,而有人看東西是散開的。前一種人大概習慣用50mm頭,後一種人用35mm會更順手。同時由於50mm頭正好在廣角和中焦之間,它實際上是很難用的。對於許多視線比較開的人來講,拿50 mm頭拍東西很難。因為一般人看世界的視覺方式是28mm或35mm式的,用50mm標頭時他會覺得有局限。說到這兒,有沒有看東西既全面照顧又能重點觀察的人呢?估計用28-300mmZOOM的用家們多屬於這種(呵呵,開玩笑)。 選擇一隻廣角也是件頗另人頭痛的事情。通常的建議是如果你使用的第一隻鏡頭是50毫米的標準鏡頭,那麼28毫米的標準廣角是比較好的。因為50毫米的鏡頭是完全沒有變形的,如果有一隻過廣的鏡頭和它配合的話,變形可能太刺眼了。當然,很多攝影年齡比較長的人也會選擇35毫米鏡頭和50毫米鏡頭的配合,不過在中國很罕見。 而如果第一隻鏡頭是35毫米,一隻21或者24毫米的鏡頭可能可以更方便的給35毫米鏡頭搭把手。另外還有攝影師喜歡把一隻35毫米鏡頭和一隻中焦鏡頭(比如75毫米或者90毫米)結合起來,在早些年很多攝影家甚至認為,他們可以用35毫米的鏡頭加上90毫米左右的鏡頭拍攝幾乎所有的東西。這樣的攝影師往往都是歲數比較大的,拍攝題材可以不必暴風驟雨按快門的那種。 兩隻變焦鏡頭的選擇則比較簡單。傳統一點的攝影師多數會選擇28-70毫米和70-200毫米這樣的鏡頭;而也有很多攝影師選擇了17-35mm/2.8和70-200mm/2.8這樣的配置,因為對於他們來講,標頭拍的圖片太不具備視覺衝擊力了,可以甩掉不用。 三到四隻鏡頭的選擇 很多攝影師使用3-4隻鏡頭在常規的攝影中。在過去的很多年中,我個人都把21、35、90作為我的標準配備,幾乎可以應付我的所有拍攝了,包括紀實類、少量的風光和商業圖片。 前兩年,我很吃驚的是我發現我的有些歐洲的攝影師朋友都在使用28、35、50這樣的鏡頭配備,似乎視角太接近了。而如果是拍攝同樣題材的美國攝影師,他們的選擇通常是20、85和300。從鏡頭的配置上就可以看出這兩個地域的攝影師處理影像之間的巨大差異。 去年陪馬格南圖片社的一個老大級的人物拍片子,趁機翻了翻他的攝影包,看見裡面的器材竟然是一台M6和28、35、50鏡頭各一隻,還有一台EOS的機身和35/2、50/1.4兩隻很普通的鏡頭。看他拍晚上的片子實在困難,我好意要把24mm/1.4L借給他,他拒絕了,原因竟然是:「太廣,控制不了」。 讓我們來問問歐洲大師們:「如果你的鏡頭不夠廣或者鏡頭太短夠不著怎麼辦?」他們的答案很簡單:「不拍」。呵呵,酷吧,其實這裡面蘊涵著很深的攝影觀念,一個攝影師並不需要面面俱到的把所有的東西都拍下來的。 對於使用變焦鏡頭的攝影師來說,3隻鏡頭的配置是最簡單的,通訊社的攝影師們的選擇無非就是一隻超廣角變焦、一隻標準變焦和一隻長的變焦頭。 如果是變焦和定焦鏡混合使用,多數攝影師會選擇一隻超廣角變焦、一隻長的變焦頭以及一、兩隻大口徑的廣角或者標準鏡頭,也有些攝影師把定焦頭的配額交給一隻微距鏡頭或者一隻大口徑的人像鏡頭。 聽起來三、四隻鏡頭的選擇無非就是這些。但是,不要低估器材廠家和攝影師們的創意。我見到了一個拍攝題材非常廣泛的攝影師使用3隻非常特殊的鏡頭,它們是CANON公司的3隻移軸鏡頭,TS-E 24/3.5L、TS-E 45/2.8和TS-E90/2.8。當然需要手動對焦,但是確實可以應付很多的特殊的攝影場合。和通常理解的不同,移軸鏡頭不僅在拍攝建築時,在風光和人像領域都很有發揮餘地。 另外的一個問題是鏡頭的選擇會品牌的選擇的影響,很多時候攝影師對於器材品牌的抉擇也會影響常用的鏡頭的選擇。不同品牌的廠家對於鏡頭的發展各有側重,所以攝影師在決定的時候也不得不面對現實。比如同樣是廣角、中焦和長焦各一隻的配置,在廣角段,尼康F/1.4的是28毫米,而佳能的是24毫米,都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攝影師有時候不得不在自己喜愛的焦段和所需要的大口徑光圈的衝突中做出選擇。 五到十隻鏡頭的選擇 一般的來說,5、6隻鏡頭已經可以覆蓋一個攝影師常用的所有焦段了,更多的鏡頭也會給裝備的攜帶和運輸帶來不便。其實通常攝影師最喜歡使用的鏡頭通常不會超過3-5隻,而其他的鏡頭多數是為應付一些特殊的場景拍攝。 還記得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說《廊橋遺夢》,裡面講述虛構的美國《國家地理》的攝影師羅伯特金凱使用的就是5隻24mm,35mm,105mm,180mm和300mm的鏡頭。基本覆蓋了從超廣角到長焦的所有焦段。 另外一種情況是攝影師通常會攜帶幾種不同系統的攝影器材,比如35毫米的單反相機和旁軸相機,或者是135和120,這樣他們使用的鏡頭數量看起來會很大,其實主要還是那幾個焦段的。但是也有一些細微的差異,一些攝影師在6X6中畫幅相機上習慣使用的鏡頭的視角要比35毫米相機上用的窄,因為通常6X6畫幅的四個角在視覺上會顯得比較的松。 鏡頭一多起來,其他的麻煩自然也就多起來了。不是所有的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都有興趣和能力擁有太多的鏡頭,特殊的鏡頭通常也是昂貴的,包括大口徑的長炮。對於國外的職業攝影師來說,偶爾使用的長鏡頭通常是去租賃店租來用的。我知道通常攝影師自己買的最貴的長炮就是CANON的200/1.8L那支,很多在歐洲的時尚攝影師都在用它來拍商業片或者T型台的表演。而拍攝體育攝影和野生動物攝影使用的特殊鏡頭(比如NIKKOR 1200-1700mm鏡頭或者CANON的1200mm/5.6)多數都不是攝影師自己買的起的。有些相機是很有趣的,它提供的鏡頭不是很多,但每一隻都很有用,這一點尤其表現在旁軸相機上。因為它們的鏡頭都要比單反相機的鏡頭小、輕,一個鍾愛旁軸相機的攝影師有可能攜帶兩台5、6隻鏡頭在身上而不會成為很大的負擔。 更多鏡頭的選擇 同一台相機用很多鏡頭的多數是商業攝影師或者風光攝影師。他們拍照片比較的從容,所以也有時間仔細的選擇最適合的鏡頭。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資料上看到,美國《國家地理》的某個攝影師攜帶十幾隻鏡頭、七八個機身以及無數的附件為了一個專題的拍攝,其實,那多是一些拍攝特殊題材的攝影師,尤其是水下攝影和野生動物攝影。 另外,美國《國家地理》也是個怪物,他們每一張照片一定需要特殊的、但是又要一般讀者看的懂的別緻視覺效果,還要盡量講究用光。所以它的攝影師們要千方百計的拍出與眾不同的影像來,這樣複雜怪異的器材需求也就很難避免了。雖然國家地理的攝影師們可以很威風的攜帶航空母艦般的器材上路,但是他們的名聲和他們的器材常常不成正比。這一點看看更權威的攝影大師們的評論就可以知道,普遍認為《國家地理》的攝影師們花哨的東西太多,而對於影像挖掘方面的貢獻太小了,當然,《國家地理》本來是一家主流大眾刊物,更看重的當然是影像的商業化,似乎也無可厚非。 隨著鏡頭數量的增加,還有一個東西是一定要有的,那就是攝影助手。否則拍著拍著,一緊張起來就不是你玩機器而是機器玩你了。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一旦某位攝影家成了名,就很可能受到某些廠商的贊助,那時候他自然就有機會攜帶一箱子零七八碎用不著的東西出門了。其實在西方,除了商業攝影師,很多很嚴肅的紀實攝影師和報道攝影師都是很窮的,不可能買的起那麼多昂貴的器材,即便他已經成了大師!七種武器系列之四 CANON EOS-1N(上篇)新浪攝影 G2 於 北京時間 14:11:57 2000/01/19

-------------------------------------------在寫這篇帖子之前,我首先要感謝LOGO_YU兄弟。是他,幫我寫了這篇帖子中最困難的幾部分,包括機身的卡口、AF以及鏡頭的問題。實際上,大家會發現,這幾部分實際上也是這篇帖子中最精彩的篇章。同時,他也是我最嚴格的監督者,在我最忙亂的每個日日夜夜,他都堅持鼓勵我完成我的帖子,小鞭子亂揮促使我不要放棄本文的堆積。以至,現在大家能看到這篇羅羅嗦嗦的東西。 所以,我必須首先向他表示敬意。 關於135單反機的帖子我們應該已經見的太多了,我承認,寫七種武器的單反篇是意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從我動手開始寫這部分的以後,我實際上反覆修改了很多方案來試圖闡述清楚我的想法,包括一些主要品牌機型的比較等等,但是,最後,我還是想把它改的簡單一些。本來,器材就只是攝影的輔助手段,象我常說的:有時候考慮器材多了,考慮攝影本身就少了。 在我們進入這篇文章之前,我很想先表明我的一些立場,這也是我下面這篇文章的基礎。首先,我這篇帖子講述的都是專業相機的故事,畢竟,以咱們論壇兄弟們的水平,已經有大量的專業頂級機的使用者,而其它大多數兄弟以後肯定要升級到專業機和專業鏡頭。加上我對普及級的器材不算很熟悉,就寫我知道的好了。 引子:為什麼我們要使用35毫米相機 有一句話我原來在論壇里說過一遍,不知道有多少兄弟還有印象。我說過,對於很多好照片來說,使它更清晰一些或令它的顆粒更細一些並不能增加它的影像力量。在80年前,在大畫幅機一統天下的時候,很多人還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那時候,使用35毫米的LEICA拍攝的圖片是不被嚴肅的雜誌或攝影家承認的。 但是,很快,35毫米相機成為最流行的攝影系統。除了膠片和鏡頭生產技術上的飛躍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對攝影的認識在進步,人們意識到攝影作為一種獨特的記錄和藝術表現形式,應該有它自己的特色。 攝影需要自己的特色,而因為35毫米相機正是攝影迅速、快捷、寫實能力的集中表現。而它的輕便小巧使得它能夠拍到大中幅相機拍攝不到的畫面。所以,方便快捷、拍到別人拍不到的東西就是35毫米相機立命的基礎。但是,很顯然,僅僅有方便快捷是不夠的。攝影從誕生起就肩負著記錄和藝術的雙重使命。我們會在下意識里對一幅照片作出成像方面的期待。 那麼,評論一部35毫米相機,就要從這兩方面談起。那麼,是不是一部相機需要在便捷性和成像方面作出妥協才可以呢? 關於相機的功能隨著相機製造工藝的發展,相機的功能也變的越來越複雜,我想讓我去一件一件的分析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你能比較熟練的掌握你的器材後你會發現,其實,功能常用的就那麼幾項。那就揀我覺得比較重要的說幾項吧。 我們先請出客串教授LOGO-YU同志,來看看他關於機身的精妙文章: 提起現代SLR,還是應該從SLR的定義開始講起。SLR=Single Lens Reflexcamera的縮寫,顧名思義,翻譯成中文就是單鏡頭反光式照像機的意思「單鏡頭」說明相機只有一隻攝影鏡頭(人有兩隻明亮的眼睛,而相機只是個「獨眼聾」,而且並不那麼明亮),「反光」說明相機里有面反光鏡(容納反光鏡的「場所」叫反光鏡箱--這箱子里的名堂可是很多很多)。好,既然講SLR相機,就從機身開始講起吧。現代單反相機的機身無外乎由以下幾大部份構成:鏡頭卡口及連動機構,測光系統,AF系統,快門及卷片系統。其實最跟我們廣大攝影愛好者有切身利益的恐怕就是卡口和機身的測光系統以及AF(自動聚焦)系統了。這是本文要著重談談的幾大部份,其它的部份不是不重要而是涉及到的理論知識較多很多已超出作者本身的理解能力,只能作簡單的感性介紹。先講講鏡頭的卡口,所謂卡口就是能把「鏡頭卡在機身上的口」。早期的機身均是採用螺絲口-----即把鏡頭象擰螺絲一樣的擰在機身上。象Leica等,早期均是這樣的卡口,這種卡口必然帶來鏡頭拆卸不方便(經常因為卡口熱漲冷縮造成鏡頭卡在機身上卸不下來)。人們很早就想有一種拆卸方便的卡口,比如用手指在哪裡輕輕一按鏡頭就能輕鬆的拆下來,安裝的時候也只需將鏡頭在卡口上「適度」轉動就能自動鎖死而不用象擰螺絲那樣使勁才能將鏡頭鎖定在卡口上。其實當年Contax為了跟Leica競爭,據說曾經把Leica大卸八塊,把每個部份都仔細剖析,將Contax的五藏做的比Leica要更加「精緻」。其實最著名的就是Contax那Bayonet Mount----翻譯成中文就是「刺刀」式卡口,按照現在比較流行的話說就是所謂「One Touch"操作-----按一下鏡頭座旁邊的按鈕鏡頭就能很容易的被拆卸下來,而且當時Contax幾乎是「無私」的將這個「智慧的結晶」「奉獻」給其它廠家(Leica除外)。這可能是這種卡口方式能那麼快就「譽滿全球」的原因吧。 好了回到正題上來談談單反相機的卡口,我以尼康為例作個簡單的說明。大家都知道尼康的F形卡口已經歷經40多年的風風雨雨,從MF時代一直跨入AF時代而且也將繼續發展延續下去。在尼康機身上的卡口的內徑是44mm,其實就是將35mm底片對角線(43.27mm)"四捨五入」而來的,其意義就是可以將從鏡頭射出來的與35mm膠片面積相同面積的光直接引入機身。這裡有一個專業辭彙:從鏡頭卡口法蘭盤到焦平面的距離叫Frangle ForcalLength----俺把他翻譯成「法蘭焦距」「法蘭焦距」的大小是很有學問的,太小了就無法容納下反光鏡,TTL測光等機構;太大了影響鏡頭的實際通光口徑和最近攝影距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除Contax AX以外的其它所有SLR的「法蘭焦距」都是一定的。尼康相機的「法蘭焦距」為46.5mm,這又與鏡頭最大通光口徑有什麼關係呢?讓我們用簡單的三角幾何來給大家講解一些其中的「奧秘」。不過在講結以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鏡頭「最大通光口徑」的定義:在焦平面中心上鑽一小孔(孔的直徑應小於鏡頭焦距的150分之一),將這個孔看作一點光源其發出的光經鏡頭折射成一束圓柱形光,這圓柱的直徑的稱作該鏡頭「最大通光口徑」。這圓柱的直徑與鏡頭焦距的比稱作「最大通光口徑比」,我們經常在鏡頭上看見1:1.4,1:2.8等等就是這個意思。接著講這「法蘭焦距」,我們把一焦距為50mm的鏡頭簡化成一焦距為50mm的簡單凸透鏡。我們從側面來看鏡頭,法蘭盤的直徑為44mm,以其為底作一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頂點為焦平面的中心。好我們現在就知道了這個「法蘭焦距」其實就是這個三角形從頂點到底的「垂線」,而鏡頭的光軸也正與其重合,鏡頭的焦點就是這個三角形的頂點。我們現在把這「垂線」延長至50mm(即鏡頭的焦距),把剛才的三角形「放大」。這個新三角形的底就應該是這個50mm的「鏡頭」的「最大通光口徑」,經過簡單的三角幾何計算我們會發現這個「最大通光口徑」 大約為47.3mm。我們現在就明白了尼康50mm標準鏡頭的「理想最大通光口徑比」為1:1.06≈1:1.1,當然剛才我們的計算做了太多的「理想化」假設,而實際上尼康標準鏡頭的最大口徑比只能達到1:1.2左右。當然如果當初尼康再把卡口做大約3mm的話,估計今天我們就能看到1:1.0的尼康鏡頭了。 反過來我們看看鏡頭上的卡口,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注意到尼康手動鏡頭上的那個「小螃蟹鉗」?其實那也是曾經是尼康鏡頭的一個象徵,尼康F卡口的演變很多就是圍繞這「小螃蟹鉗」展開的。當初設計那小「小螃蟹鉗」的作用是把鏡頭的光圈信息傳遞到取景器上(是取景器不是機身),這是因為早期的尼康單反相機一直都把主要測光元件放在取景器里,而把快門速度用「齒輪傳動」到取景器里,而取景器前有一個「小棒」。當轉動鏡頭上的光圈的時候「小螃蟹鉗」就抱著那棒子轉同時帶動取景器里的一個可變電阻,與快門速度相結合完成「自動測光」。這樣的話就可以使機身的設計得更加簡潔,同時可靠性也更高。這恐怕也是尼康相機能夠那麼快「佔領」專業市場的一個原因吧「小螃蟹鉗」的設計可以說是尼康的「得意之作」同時也正是它給尼康帶來了近20年的「煩惱」。 現代相機普遍採用「開放測光」-----測光時將鏡頭的光圈開到最大,而在拍攝時的一瞬間將光圈收縮到所設定的光圈值。這樣的結果就是大大方便了攝影者,因為在鏡頭的最大光圈時取景器里的景物也最明亮,最容易對焦。如果鏡頭最大光圈是1.4話,當前的得到的測光值為f/1.4 1/125,那麼如果鏡頭上的光圈被設置在f/2.8的話那麼快門速度就應為1/30,這些「換算」由相機內部的電路自動完成。但是問題就是如何自動的讓相機知道鏡頭的最大光圈是多少呢?,而不用每次換鏡頭時都要手動設定(老式的尼康相機正是這樣)。為了能夠向機身自動傳遞鏡頭的最大光圈信息Minolta推出了MD卡口,而此時的尼康已經佔有了專業市場的半壁河山,如果也步Minolta的後塵更換卡口的話無異於「自殺」。當時擺在尼康的設計師們面前的最大課題是能在保證以前老鏡頭不做任何改動的情況下自動的把鏡頭的最大光圈信息傳遞給機身。但是連尼康當年設計「小螃蟹鉗」的人都沒想到這「小螃蟹鉗」在此時成了尼康的一棵「救命稻草」。大家如果曾經觀察過這「小螃蟹鉗」的話,就會發現它被安裝在鏡頭光圈f/5.6的位置上,也就是當鏡頭設定在f/5.6 的時候「小螃蟹鉗」正好在12點的位置上(其實當初設計時就是為了美觀而已)。也就是說看鏡頭被設置在最大光圈時「小螃蟹鉗」與「12點」之間的相對位置就能知道鏡頭的最大光圈了,當然這還得要用戶首先將光圈環擰到最大「告訴」相機(準確的說是取景器)鏡頭的最大光圈的位置。尼康給它起了個古怪的名字「喀喳,喀喳」,1967年NikomatFTn 上這種新的半自動最大光圈識別系統被首先應用。後來的尼康著名的F及F2Photmic系列都應用了這種機構。到這裡恐怕大家發現了尼康的一種「傳統」,就是把鏡頭的光圈信息都通過那「小螃蟹鉗」傳給相機的取景器。在早期的單反相機機身里普遍將測光元件安裝在取景器里,尼康當初設計「小螃蟹鉗」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在電子技術還不象現在那麼發達的50,60年代,盡量簡化機身的設計,將測光所需的信息直接傳送給電子元件集中取景器,在當時是一種「合情合理」的做法。然而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相機內測光技術日趨成熟,特別是TTL閃光控制技術的出現,許多相機的測光體被直接安裝在反光鏡箱的底部(同時完成普通測光與TTL閃光測光)。另外,尼康的全系列旗艦機身均採用可更換取景器的設計,「小螃蟹鉗」的作用是將鏡頭光圈信息傳送給取景器,那麼如果要將測光元件也安裝在反光鏡箱的底部就需要將光圈信息從取景器里再傳送給機身。而且象腰平取景器那樣的取景器內部不可能安裝測光元件,從而也就無法實現內測光,如果能將光圈信息直接通過卡口傳送給機身的話以上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然而,如果更換卡口的話。對尼康來說實在是萬萬不能的,然而不換卡口的話想實現真正的「內測光」也是不太可能的。從1959年尼康正式推出F形卡口以來,將光圈信息傳遞給取景器可以說是FMount的一項基本原則,然而在不改動卡口的前提之下看來是又不太可能跟上歷史發展的潮流。哎,不改不行,大改又不行。俗話說:「這個,基本上很難」從1959年到1977年尼康正式改進FMount為Ai,前後 18年的時光,尼康那引以為自豪的FMount才算真正跟上了歷史發展的腳步。當然了,這一切對尼康來說到底是福是禍?如果當初從FTn時就拋棄幻想在鏡頭上的卡口做大膽改進恐怕就不會後來又將鏡頭卡口改成Ai,那「小螃蟹鉗」恐怕也就不會一直延續到今天了。如果早知今朝何必當初,如果沒有那麼多的如果。 其實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捉弄人,但歷史也是絕對真實的,人們對真理的認識也是隨歷史的發展一步一步向前的。好了話歸正體,時光如梭到了1977年。那年尼康正式將鏡頭上的卡口改成Ai(AutomaticMaximum Ap ertureIndex),這Ai卡口標誌著「小螃蟹鉗」時代成為了歷史,尼康終於將光圈信息改由卡口向機身傳遞。為了與老機身「兼容」尼康還是在採用Ai卡口的鏡頭上保留了那「小螃蟹鉗」。Ai卡口實際就是在機身卡口的外圈加上一「 套環」,鏡頭光圈環的根部增加一「凸槽」,由這個「凸槽」帶動機身上那個「套環」旋轉。Ai卡口的「創新」就在於將鏡頭的最大光圈與當前光圈一起傳遞給機身,大家如果仔細觀察一下尼康的Ai鏡頭就會發現最大光圈不同的鏡頭上那個「凸槽 」的位置都有所不同(比如f/.14的鏡頭「凸槽」的起始位置大約在鏡頭光圈刻度f/8左右,而f/2.8的鏡頭「凸槽」的起始位置大約在鏡頭光圈刻度f/11~f/16之間),這樣無論鏡頭的最大光圈是多大機身上那個「套環」所處的每個不同位置就代表著當前光圈與鏡頭最大光圈的「差別」即所謂Index。但是,光是那個環是不足以將鏡頭的全部信息傳遞給機身;鏡頭的最大光圈是靠鏡頭卡口最下面那個凸出的氧化煮黑的「小疙瘩」來向機身傳遞的。鏡頭卡口內圈那黑的部分其實也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在靠近鏡頭拆卸按鈕的地方,那黑圈有個小「缺口」,那缺口的位置又代表了鏡頭的焦距是否大於135mm。而上述幾部分都是構成卡口所必不可缺的「要素」。所以說尼康的Ai卡口可以向機身傳遞1,當前鏡頭的最大光圈;2,當前所設置的光圈;3,鏡頭焦距範圍。關於這Ai卡口俺再多說兩句:對於普通機身而言那鏡頭的最大光圈值和焦距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而只要得到當前光圈與鏡頭最大光圈的關係(Index)就可以完成自動測光了,所以鏡頭卡口上其它的信息可以被「視而不見」。尼康在設計Ai卡口時並沒有考慮到將來要會有「矩陣測光」,而僅僅是為了實現簡易「自動閃光」而在鏡頭卡口上留下那麼多的「信息資源」,這也就是尼康的那個並不怎麼出名的SB-E閃光燈。然而到後來這些鏡頭的「充分必要條件」又被「陰差陽錯」地被FA機身所利用推出了著名的「矩陣測光」,也算沒有枉費當初Ai卡口設計者的一番苦心。大家如果有機會可以把F3,F4,F5的卡口部分加以對比,看看裡面的「微妙」差別和變化,如果大家悟性高的話也許可以從裡面看出一些「名堂」。看看F4的卡口比F3和F5多了些什麼少了些什麼就知道為什麼F3,F5不能用Ai手動鏡頭實現「矩陣測光」而F4可以(看看卡口正下方和鏡頭拆卸按鈕卡口內側的區別,那分別向機身傳遞鏡頭最大光圈和焦距信息)。從那時起尼康也實現了鏡頭開放測光的「全自動」。尼康同時為所有擁有老式卡口鏡頭的用戶「 更新」卡口為Ai方式這樣的鏡頭被稱為「改造Ai"----其實真正區分「改造Ai"和真Ai鏡頭的關鍵並不是靠什麼看那「小螃蟹鉗」上有沒有被打眼,而是一定要看鏡頭卡口下方有沒有那個用來向機身傳遞最大光圈信息的「小疙瘩」。因為二手市場上老尼康鏡頭很多,而騙子也很多,很多騙子就是靠在「小螃蟹鉗」上打眼(加工起來非常容易)來矇騙顧客,要在鏡頭上加上那「小疙瘩」卻是很難(目前為止俺見過的所有「假Ai"頭都是在「小螃蟹鉗」上打眼,而沒有一個能把那「小疙瘩」給「沾」在鏡頭上的)。但是就是這個Ai卡口還是出了個不大不小的「Bug",在鏡頭的後部有一個連動銷,當取景測光時那銷子將鏡頭光圈「固定」在最大,在反光鏡升起與快門釋放之間這銷子被鬆開於是光圈就自動縮小到所設定的光圈上。在手動模式以及光圈優先模式下沒有什麼問題,然而,哎,什麼事情就怕然而。如果在快門優先以及P(程序自動)的時候相機必須「親自」通過那個銷子調節光圈,然而Ai鏡頭上當光圈小於F11時之間那銷子各擋間的「運動距離」卻是不同的(真想不到尼康竟然當初怎麼會沒有想到這麼個簡單的問題)這樣就沒辦法讓相機去「自動」調節光圈了( 這就是為什麼大名鼎鼎的F3連光圈快門雙優先都沒有的原因)。怎麼辦?只有「良辦」,尼康只能「昧著良心」再改卡口 「美其名約」Ai-S。這樣從鏡頭內部改進使得光圈各擋之間那連動銷的「運動距離」相同,這樣就有了後來的FA相機。再後來嗎,就進入了AF時代-----也就是數字化的時代,以前那些用複雜的機械運動傳遞信息的方法被幾個小小的電器觸點所替代了,當然了那「小螃蟹鉗」也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從尼康AI系列鏡頭開始「光榮離休」了。 尼康的F卡口從1959年開始,到今天已經整整歷經了40年的風風雨雨,中間的「辛酸血淚」可能只有尼康心裡才清楚。為了保持住這F卡口尼康也可以說是「機關算盡」,從開始時的「小螃蟹鉗」到現在的AF鏡頭上的電子觸點,可以說貫徹了從單反相機的「刀耕火種」的時代到「數字化」的今天。我作個不大恰當的比喻,尼康跟當今的Intel,而佳能與Apple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之處。一個好比一潭「陳年老酒」,至今仍然芬芳四溢。另一個好比「初放的花蕾」,朝氣蓬勃。據尼康自己的調查,除新聞記者等專業人士外,其它許多用戶都對尼康有某種「繼承性」-----也就是說很多人曾經從父輩或兄長手中繼承過來老式尼康相機或鏡頭。這恐怕正是尼康不遺餘力的保持F形卡口延續,使老式尼康鏡頭還可以用在今天的尼康機身上的原因吧。尼康對呼聲甚高的更改卡口的建議一直是「愛你在心口難開」,尼康不想,恐怕也不敢打破這「世紀末的秋日傳奇」,F形卡口已經在人們心中成為尼康的某種象徵,代表著人們對其的信賴。相信如果尼康也象佳能那樣徹底的走電子化道路,拋棄原來的老F卡口的話,恐怕在人們心中的「尼康神話」就將不復存在了,尼康打S也不願看到苦心經營了40年才建立起來的形像在一夜間「灰飛煙滅」。這恐怕也就是為什麼在二手市場上老尼康的鏡頭的仍身價較高的原因吧。作為對「光榮歷史」的懷念,尼康用F卡口做了個精緻的小台種送給老用戶,鐘面上畫著一隻最新的AF-S80-200/2.8鏡頭和一個老尼康F機身,旁邊印著「F Mount 40th"的字樣。看來尼康是下決心把F卡口帶入新世紀了。 天哪,上面是LOGO寫的卡口的部分,佩服唉,出於對LOGO的尊敬,我對NIKON卡口上就不說什麼了,雖然我對NIKON的卡口政策比較的不以為然。 關於測光和曝光 在談到曝光之前,我先回憶了自己當年學曝光的時候。的確是很費力氣的一件事情,但是,一旦你掌握了方法,其實曝光還是比較簡單的一件事情。在談曝光之前,我要首先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叫《安塞爾亞當斯論攝影》,中國攝影出版社的。大家如果可能的話看看其中的某一章:論「想像」。其實曝光的基礎一方便是還原,另一方面是表現。也就是說,你要選擇,你是想把取景器里的東西變成什麼。 我們先要搞清一件事情,就是在很多時候曝光沒有一個最好的數值。尤其是在進行偏藝術方面的創作時。而且,很多時候,曝光是攝影者主觀表達自己感受的有效方法,所以說,曝光應該是一種表達法而不是固定的法則。 關於測光和測光方式我不想再重複在每本教科書中都能找到的測光方面的原理。 在說測光和曝光之前,我們要先確定自己要拍什麼。對於一般的需要快拍的攝影師來說,極度準確的曝光(回頭我們再談什麼是極度準確的曝光)是不需要的,他需要的是可以向需要圖片的那方交出儘可能符合一般人的審美眼光的照片,在這樣的前提下,他需要的就是象多區域測光這樣的東西。 那麼對於很多的對圖片質量要求更高的攝影者來說,這樣是遠遠不夠的。好象對於很多攝影愛好者來說,測光是件很複雜的事情,其實測光的問題是比較好解決的。 因為任何測光方式都只是一個曝光的參考,靠測光表是不可能讓你知道怎麼樣是最好能表現你的想法的曝光數值的。 EOS-1N都有3種測光方式,多區,中央重點和點測。毫無疑問,是足夠用了。 一般的來講,我用點測的時候最多。或者說,我凡是給自己拍的片子要麼不用,否則就是點測。畢竟,用點測得來的數值是最可靠的。一般的來講,用點測最重要的是找到那裡是18%的中灰。或者判斷出測光的部分和18%灰差幾個擋。最好要準確到1/3區,我在七種武器之一里已經寫了,1/3擋的差別有時候還是很大的。 我一直覺得器材廠家對於測光方式的宣傳有點搞笑版的意思。因為其實無論分多少區,複雜的測光方式的結果都是象徵性的。 器材廠家做測光方式的時候也是很努力的,一種常見的方式是他們把很多好照片的情景和最終的曝光結果做大量的分析和計算,在經過不可避免的折中並摒棄掉機器永遠不會明白的創意性曝光後,做成的一種複雜的混合方式。 在比較同一個廠家的相機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可能同一個場景,不同型號的不同的分區測光的數值可以得出不同的結果;就不同品牌的相機而言,在某一個景物下,可能NIKON顯的測光准一點;而另一個場景時的贏家又變成了CANON。 而且,我覺得最麻煩的事情在於,隨著測光方式和運算的的複雜化,我根本不知道這個最終結果是怎麼得到的,這樣,我連曝光補償該補多少都不知道。所以,實際上,它的曝光雖然在理論上可以很接近「正確」,但是,實際上,一旦遇到問題,它幾乎可以肯定是不「正確」的。 所以,我強烈的建議大家,在需要準確的按照你自己的意願曝光的時候,如果沒有測光表,那麼一定要使用相機內的點測光。 曝光方式 曝光方式沒有什麼特別的,1N有幾乎所有的手動和自動曝光方法。其實,如果是我,快門優先真的沒什麼用,好在現在相機廠家寫進相機的程序里也不怎麼佔地方。 其他的,手動曝光很顯然是一定要有的。很多時候,用手動曝光是很方便的,特別是環境光變化非常大但是主體受光很穩定的情況下,自動曝光只會添亂。 考慮到控制光圈對最終影像的影響,我覺得光圈優先是很有用的。CONTAX公司一向持此觀點,所以CONTAX的用戶們對CONTAX獨特的左置速度盤的設計似乎也沒什麼非議。但是,CONTAX的相機對曝光補償的設計是很重視的。 我不知道大家對自動曝光的曝光補償持多嚴格的標準。如果做曝光補償,首先要很了解你的機內測光表的特性,了解它會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把你的曝光引到多偏的地方,然後你要把它拉回來。 解決正確曝光的途徑是多在各種光線下和點測的數值做比較,這樣,在實際拍攝的時候就可以比較接近於你想要達到的最好的效果。 另外,在說一句,雖然在理論上自動曝光同樣可以達到非常精確的曝光水準。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你會發現越是在複雜的情況下,常常的,你越難以信任自動曝光。要考慮測光、補償、高光的影響什麼的,你很可能會暈菜。 1N自動曝光的曝光補償是很方便的,只需要順手撥撥機背的撥盤就可以了。 關於對焦 1N的AF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是大家關注它的焦點,也是1N成功的法寶之一。所以,總是要說說。不過,對於技術上,我不是很懂,還是請LOGO兄弟替我講講吧。好,我們現在先看看LOGO_YU兄弟講述對焦的文章: 說說AF從古到今,隨著科技的進步,事物總是在不斷的向前發展。這是歷史發展的腳步,無人可以阻擋。攝影從一種「科技成果」發展為當今的「攝影藝術」,也就是區區百年「彈指一揮間」。其實所謂「攝影」就是捕捉「光與影的一瞬」,把「瞬間的精彩變成永恆」。 其實要與「光與影』打交道就首先懂得如何測量她。本篇的主指是AF,但是要了解AF的原理還得首先從測光開始講起「測光」這個詞恐怕是與「攝影」一起誕生的,以前搞攝影的人們是靠自己的經驗來測光的-----這是至今為止最準確的方法,然而真正掌握它的人卻又是那麼「鳳毛麟角」。後來有了測光表------實際上就是一塊光電池,人們有了它就使得測光變得「簡單而輕鬆」多了。但是,測光表看到的景物和鏡頭看到的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樣,要是能把測光表放到鏡頭後面該有多好呀然而,那時候的測光表的體積實在是太大了根本就不可能放進小小的相機里-----大家如果見過 L eica的M3和M4以及配套的外測光表恐怕就有一些印象了。對於內測光的追求是人們20多年的夢想,在50年代末Pentax首先成功的把測光元件放進了單反相機里首次實現了所謂TTL(th rough the lens)測光------其實這主要是元器件的「革命」;Cds測光體的出現是這次「革命」的源動力。Cds測光體實際上是一塊「光電阻」而不是以前一直延用的「光電池」,這塊體積只有以前「光電池」體積的1/ 100小東西的靈敏度卻是前者的100多倍,這使得內測光成為了可能。這次器件的突破同時也使人們對AF的技術的探索第一次看到了「一線希望」。 下面步入正題,講講AF。在講AF之前還得問問大家有沒有過MF的經歷?凡是用過MF相機的人都有左右轉動鏡頭的對焦環,在焦點附近「探索」尋找焦點的經歷。那麼什麼時候您認為您已經找到焦點了呢?------就是物體最清晰,明亮,銳利的那一點嗎對那一點其實就是對您眼睛裡的視神經刺激最大的那一點-----人眼裡的視神經其實就是一光敏元件。好了我們用Cds代替視神經,用膠片代替視網膜-----當物體在等效焦平面上成像的亮度最大的那一點就是我們所尋找的焦點了。那麼究竟是誰最早實現了AF呢?俺也不太清楚,但是俺知道Leica的AF研究歷史是非常 「源遠流長」,在Pentax成功實現TTL測光的第二年,Leica就在試驗室里成功地給M4裝上了AF。所以大家如果說Contax的G系列旁軸相機是第一種AF旁軸相機就是錯誤的,也只能說G系列是第一種實用的AF旁軸相機。那時候Leica的M4AF其實是個龐然大物,在機身的前面加了三隻可轉動的AF專用鏡頭(分別配合廣角,標準,中焦鏡頭),由他們完成距離的測量再將信號傳給馬達來驅動真正的鏡頭聚焦。但是,這種「自動聚焦」的致命缺點就是無法知道現在的焦點是靠前還是靠後了-----Leica的M4AF有一個距離範圍選擇盤,相機在這個選定的範圍里探索找到「焦點」;當然如果您所選擇的距離範圍就是錯誤的,那麼相機就也會「將錯就錯」給出一「錯誤」的「焦點」。用俺們敬愛的G 2版主的話說就是「這不是八路軍唱歌---不貼譜的事嗎」。當然那時的日本帝國主義也不甘落後,紛紛「超英趕美」--61年Canon造了個AF機身,63年Nikon造了個AF鏡頭。然而他們也是基於與Leica同樣的原理之上,這種試驗性質的東西雖然沒有實用價值,但是任何的成功都是建立在無數次「探索」和「失敗」的基礎上的。其實,實際上Leica在攝影領域裡應該說是「非常富有創新精神」的,除了剛才說過的AF技術以外,簡單非球面鏡的機械化研磨加工技術,在鏡頭設計中採用電腦模擬技術,相機機身模具的CAE輔助加工。都是Leica開始「吃螃蟹」的。雖然這位「老大哥」最近「貴體欠佳」但是我們是不應該忘卻他對「攝影」做出的傑出貢獻的。好,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M F。當今的MF相機都有以塊「裂像聚焦屏」-------實際上就是上下錯開的兩塊折射稜鏡。當物體和焦時,其光線被鏡頭匯聚在兩稜鏡的中心上-----於是我們從取景器中看到的物體就在裂像環里完全重合。如果焦點不實,那麼物體在裂像環里就「分裂」開;如果鏡頭的光圈比較小的時候,未和焦的物體的光線未被鏡頭匯聚在兩稜鏡的中心,而上下兩稜鏡所得到的光量不同-----於是大家經常看見裂像環一半變黑而無法聚焦的現象。同時我們還可以注意到當物體在焦點之前或之後的時候,物體在裂像環里的像是朝不同方向「分裂」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當前的焦點是靠前還是靠後了。剛才說到的Leica式AF的致命缺點不就是不知道當前焦點與實際焦點之間關係嗎?有了裂像環以後這個問題不就是「 迎刃而解」了嗎? 這裡還得再提一下Leica,又是Leica首先把上述思想變成了現實。Leica又在實驗室里把一台Leicaflex改造成AF,Leica在裂像稜鏡後面成一定角度安裝了兩塊匯聚透鏡並把SPD測光體安裝在透鏡後面。這兩塊透鏡以裂像稜鏡中心為圓心做共軸震動,如果和焦的話,那麼被裂像稜鏡所折射出的兩梳光線就應與兩透鏡的震動中心相重合,這樣兩SPD所感應的光信號應該同時達到「最大值」。如果脫焦那麼被裂像稜鏡所折射出的兩梳光的角度就要發生變化,體現在兩SPD所測量到的「最大值」得時間上有先有後,那麼根據這個時間差就可以計算出鏡頭的狀態是「前焦」還是「後焦」,從而調整鏡頭實現和焦,這同時也使「焦點跟蹤」從理論上成為了可能。當然這個試驗品的樣子還是非常的「醜陋 」,Leica居然想出用個「電磁鐵」還使兩透鏡組實現「震動」。我怎麼也無法想像誰會拿個在取景器上頂個「電磁鐵」的相機,在「嗡嗡」聲中拍攝,無論那是什麼Leica 還是什麼Zeiss。但是就是這麼個「醜陋」的傢伙-----是現代幾乎所有的AF相機的鼻祖。這裡該回到尼康上來了,其實曾經「叱吒風雲」的F3AF就是上述那AF Leic aflex的「電子化版」,尼康用一「匯聚透鏡陣列」來實現Leicaflex的「電磁鐵」相同的功能,即便如此F3AF那大大的AF取景器還是給人「怪怪」的感覺。呵呵,不過對於當時的科技水平,尼康能以全「模擬」器件來實現AF還是應該說還是「難能可貴」的。但是,如果還繼續把AF元件放在裂像屏之後(取景器內)的話,要想把「醜媳婦」(F3AF)變成「亮妹」是「絕對不可能的」。這樣就得想辦法把AF組件放在機身里,這裡再提一另棵「洋蔥」------Honeywell。Honeywell率先在世界上實現了小型化的AF組件,在一個8mmX8mmX3mm的小「盒子」里Honeywell實現了上述的全部功能。這樣的小「盒子」是比較容易安裝在機身內部的,所以Honeywell給她起了個名字TCL(Through Camera Lens)表示其不是安裝在裂像稜鏡之後而是安裝在鏡頭後的的意思。其原理就是在相機的主反光鏡後面裝一面輔助反光鏡,把鏡頭的光線分一部反射到「小盒子」里;「小盒子」最前面是紅外線過濾片(關於其的作用大家可以看看俺以前寫的那篇關於F4的文章)後面是一片散射鏡,其後是一與F3AF用的「匯聚透鏡陣列」類似的東西,它把從鏡頭過來的光線從左到右分別匯聚在一塊20X2的CCD陣列上,根據從鏡頭反射過來光線的在從左到右CCD單元上產生的電信號的差異來實現AF。在Minolta推出了7000(那可以說是一「創世之作」,把當時還躺在T系列「熱被窩」里作「春秋大夢」的Canon一腳給踹到床底下。只得採取「下策」徹底更換卡口)以後,尼康感到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打消了原來的各種方案,把Honeywell的「小盒子」裝進F301的肚子里推出F501。但是Honeywell的「小盒子」結構過於複雜,而且對細小物體的「分辨律」比較差。另外就是那倒霉的「專利 」。尼康等「狡猾的日本鬼子」一直在背地裡自己「卧薪嘗膽」------這就是尼康曾經引以自豪的AM200,以圖有朝一日「翻身作主人」。 下面就講講這AM200,由於尼康的威脅利誘,俺在這裡就按照尼康給俺的大綱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其實AM 200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其實質就是將「裂像稜鏡」變成「裂像反光鏡」放在機身反光鏡箱的底部。AM200的外形呈L形,「L"的長邊「躺」在反光鏡箱的底部其長邊的頂部被一分為二並分別被研磨成特殊曲面而且被鍍上銀稱為「裂像反光鏡」------其功能與「裂像屏」有「異曲同工」之處。從鏡頭過來的光線被設置在「L"根部的「全反射三稜鏡」反射到長邊頂部的「裂像反光鏡」上,再被其反射到「L"跟部的CCD陣列上。這樣就有兩梳光同時照射在CCD陣列里的不同的CCD單元上,根據那些CCD單元產生的電信號加以運算就可以得出當前焦點的位置(前焦,後焦,還是和焦)。與「裂像稜鏡」在鏡頭光圈比較小的時候會變成「半明半暗」一樣,尼康這種AF模塊在鏡頭的最大光圈小於F5.6的時候也無法工作------這就是全部AF Nikkor鏡頭的最大光圈都大於F5.6的原因。所以當在鏡頭後使用增距鏡使其等效最大光圈小於F5.6的時候相機也就無法自動對焦。 以上是尼康允許俺寫的,下面是一些「內部」資料:AM200的技術關鍵有二:1,那「裂像反光鏡」的曲面方程。這是一複雜的數學問題,俺也不是很清楚。2,就是在CCD陣列上,實際上那被「裂像反光鏡」分開的兩束光一梳被稱為「基準光」,另一梳被稱為「參考光」。所謂」基準光「就是不隨鏡頭焦距而變化,和焦時應匯聚在特定的CCD單元上;而「參考光」根據鏡頭焦距的不同和焦時匯聚在不同的CCD單元上。而只有畫面中心很小範圍內的物體可以「忽略」鏡頭焦距給「參考光」帶來的誤差,也就是說在AF機身上使用MF鏡頭時如果要參考取景器里的自動聚焦指示的話只有在畫面最中心部份很小範圍內的物體才是準確的,因為MF鏡頭無法向機身傳遞焦距信息。但是尼康在Ai-s超過135mm的鏡頭上安裝了一個「暗穴」-----這裡本來是為FA做「自動程序曝光偏移」用的,在F4機身上這個「暗穴」也同時被用來作MF鏡頭焦距的判斷,根據它給AF程序加以修正;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F5上這個「暗穴」被「視而不見」可能是尼康認為用F5的人都只用AF鏡頭吧;所以說F4是尼康所有AF單反機里對MF鏡頭「兼容性」最好的----這恐怕與F4所處的時代和地位有關吧。這裡也引出了另外的話題,就是佳能的EF鏡頭如果出現故障往往就表現出鏡頭胡亂聚焦同時造成機身S機的現象,其真正原因就是機身無法從鏡頭內部的ROM里讀取相關信息從而機身內部負責AF的CPU"曝走」。下面又是可以公開的部份:同樣的正象「水平裂像」很難對水平物體對焦一樣,水平配置的AF CCD單元同樣難於對水平線條的物體實現自動對焦。解決的辦法就是同樣再垂直配置一CCD感應單元,尼康在F90機身上首先安裝了CAM245AF模塊。CAM245就是尼康第一個配置十字形AF感應單元的模塊,這樣無論是對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物體相機均能輕鬆的實現自動聚焦。另外尼康在最新的CAM1300模塊內裝入了5個獨立的CCD聚焦單元,其實這就等於增加了4個自動對焦點,當物體不在取景器中央的時候也能自動聚焦了。 其實多點對焦的概念也是Leica首先提出並且實現的,Leica在M4上加上左右各一個對焦框,這樣就在取景器里有左中右三個對焦框,靠手動切換。當然同時只能用其中之一,由於感覺市場對這種「改進」不會有什麼反映於是在造了幾十台樣機之後就沒再發展下去。 以上簡單講了講自動聚焦的「硬體」;下面再講講自動聚焦的「軟體」問題。應該說自動聚焦(準確的說是現代的AF技術)幾乎全部是建立在現代計算機技術上的。相機內的CPU從AF單元中得到信號進行運算處理,再驅動鏡頭實現自動聚焦。為了讓相機內的CPU工作就必須為其編寫相應的代碼----當然至今為止絕大多數廠家為了讓馬兒快些跑都不惜工本的採用人工編製彙編程序。這裡我們沒有必要讓大家都明白那些枯燥無味的彙編源代碼的意義,和什麼中斷的概念。就是想本著大家在實際使用中常見的各種現象來簡單的講一講「軟體」的問題。 先看一下最簡單的「單次聚焦」。所謂「單次聚焦」就是每半按一次快門相機對被攝物體進行且只進行一次聚焦。所以「單次聚焦」的軟體也是比較簡單的。當半按相機快門的時候,CPU從AF單元得到信號然後進行分析-----當前的焦點是靠前了還是靠後了,然後驅動鏡頭進行聚焦。在接近真實焦點附近的時候CPU給馬達發出信號讓馬兒稍微慢些跑以免馬兒跑過了,在達到正確焦點的時候就讓馬兒停下來。以上所說的就是「單次聚焦軟體」的大致原理,實際上的軟體就是把上述變成CPU能認識的0和1而已。 再講一下比較複雜的「焦點預測」。所謂「焦點預測」就是被攝體是在運動中,相機要計算出物體運動的方向,速度以及加速度。並依此將相機從反光鏡升起到快門打開這段時間中物體運動的距離預測出來並且提前驅動鏡頭聚焦。看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比較難。下面以問與答的形式對這個複雜的問題給予簡單的解釋。 問: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是否可以相信相機呢?答:當物體延鏡頭光軸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請相信您的相機它在不出現故障的情況下做的一般比你要「出色」。:-)問:當物體不是延鏡頭光軸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是否可以相信相機呢?答:如果您能夠讓物體始終處在相機的自動聚焦範圍內的話,那麼您也可以相信您的相機。它在不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做得比你「差」。當然如果您是位攝影老手的話可能可以試圖與相機里的CPU進行「江湖論獎」當然這建立在您有足夠的金錢購買足夠的膠片的前提之下。 哈哈哈哈,繼續問:那如果物體做恆加速度運動的時候,是否可以相信相機呢?答:同樣的如果物體延鏡頭光軸向做「恆加速度運動」的時候,請相信您的相機它在不出現故障的情況下做的一般遠比你要「出色」。即便您是位攝影老手的話,我在這裡也建議您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試圖與CPU"叫板」不然如果您不試圖在相機上做什麼「手腳」的話您「一般會S的比較慘」。 哈哈,逗S了,還有問題:如果物體不是延鏡頭光軸向做「恆加速度運動」的時候,是否可以相信相機呢?答:首先相機只能對處在其自動聚焦範圍內的物體進行預測聚焦。如果物體不是延鏡頭光軸向做「恆加速度運動」的話,您首先要試圖追蹤物體使其處在相機的自動聚焦範圍里。如果您不是一位攝影老手的話上述事情對您來說就比較難了,話又說回來了即便是對「老手」那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所以您提的這種情況是比較複雜的。 噢,好像有一些明白了。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相機對於延鏡頭光軸向運動的物體有「超人」的捕捉能力,而對其它情況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答:基本上可以這麼理解。人不是萬能的,相機是人造的,當然也不是萬能的。駕馭他的是畢竟還是人嗎。那麼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如果物體延鏡頭光軸向做「無序」的運動,那麼相機對它還有「超人」的捕捉能力嗎?答:讓我們舉個例子吧:某天你跟一非嘲活潑」的小孩一起出去玩。走在街上,剛剛還在你眼前而一轉眼他就跑到你身後去了,這時候您會被嚇一跳。同樣的,即便是延鏡頭光軸向運動的物體,如果突然轉向,停止,加速等等情況相機也做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出正確的預測。當然物體的運動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物體不可能在變換運動方向時不經過「靜止」這個瞬間。同樣的,如果相機對物體的運動「採樣」足夠快還是可以對物體「無序」運動做出正確的判斷的。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相機這種「捕捉能力」也在不斷的增長。以上問答摘自<日本照相機>雜誌。 好了,LOG兄弟寫的AF部分怎麼樣,呵呵,很厲害啊。大家有沒有看的清楚,是不是現在的AF技術是夠厲害的?? 關於自動對焦自從MINOLTA 7000推出之後,AF成為35毫米相機的趨勢,這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現在主要的135相機廠商都在生產AF的SLR。現在還沒有採用AF的著名35毫米廠家就只剩下LEICA了。至今還有很多LEICA的FAN在津津樂道於LEICA手動對焦的良好感覺。我估計其它廠家對此都屬於沒事兒偷著樂的那種。 當年CONTAX公司一直是在開發AF相機的先驅的,但是後來ZEISS公司認為AF鏡頭根本不能達到ZEI SS一貫的光學質量,所以拒絕了走鏡頭AF的道路。但是,最後它還是利用AX的機背對焦完成了AF。前一段時間,CANON和NIKON關於AF速度的大戰打的不可開交。表面上是比比誰比誰快一點點,其實背後是誰技術高的問題。 那麼,到底快那麼一點點有什麼用呢?對於拍攝動體的攝影師肯定是有用的,比如足球,或者賽車,往往就差那麼一點點。你拍的清晰就是清晰,不清楚就什麼用都沒有。這時候量變已經成為質變。 對於一般我們用的攝影,甚至對於很多職業攝影師來說,當然覺得有更快的AF最好,不過,沒有,也不必單單去追求它。畢竟不是所有的攝影工作都想拍足球那麼需要頂級的對焦速度。 另外,有一點我希望大家要注意。AF的是存在著對焦精度的問題的。我比較推崇EOS-1N的一個原因也在於在目前所有專業AF機里,它的AF精度是最高的。當然,你也不能說NIKON的F5比起1N來差很遠,而且,很多人可能永遠沒機會發現這種極細微的差別。 倒是有一個問題,我發現很多人用AF拍的片子還是不夠清楚。這裡面的問題一個是複雜情況下AF對焦的判斷的問題。特別是在用大光圈拍人物的時候。焦點跑一點就會虛,所以必須用手動對焦。另外,就是持機和手震的問題。所以,不要以為用了AF相機就一定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如果想拍出清晰度非常高的圖片,需要注意的環節是很多的。 我原來不知道我們論壇兄弟們的對焦有這麼多的問題,最近有機會看了北京和廣州兄弟們的片子,覺得還是說說吧。 想先講兩句關於手動對焦的問題。 我自己最推崇的手動對焦機是CONTAX的RTSIII。

和NIKON F4幾乎是同時推出的產品,CONTAX RTSIII卻是一部手動對焦相機。但它的採用的技術即便在現在也是頂級的。在經歷了德、日合作的一段磨合之後,CONTAX又重新回到頂級35毫米相機的行列中。CONTAX RTSIII最精華的真空吸附底片裝置和手動的ZEISS鏡頭無疑可以達到135底片的光學極限。出於ZEISS公司「決不妥協」的設計原則,考慮到最佳的光學質量,CONTAX公司拒絕了走其它日本廠商的AF鏡頭的道路, RTSIII無疑是可以和任何一部AF專業相機媲美的頂級35毫米手動對焦機,看來現在已經很難有一部同類的相機可以超越它的水平了,即便LEICA的R8也是不錯的手動對焦機,可惜,既生瑜,又何生亮呢? 我自己是MF和AF的機器都在用的。當然,以用AF的時候多。在大多數的情況下,AF的對焦精度都在景深範圍之內。但是,的確有時候AF是沒辦法達到我的要求的,比如說用大口徑鏡頭拍人物,我必須要把焦點準確的對在人物眼睛裡面,那就要求必須用MF。另外,在使用廣角、特別是超廣角的時候,由於對焦基線非常之短,相機的AF,我覺得充其量也就是意思意思。準不準,根本沒法信任。所以,在使用這樣的鏡頭時,MF要更快,而且很顯然,要更準確。 我不用純粹的MF機器,象FM2,已經很多年了。最近一次去西藏,又用了兩個月的FM2T,發現了使用MF的很多樂趣。但是,我還是推薦大家,除非拍靜的東西,如果有可能,還是要使用AF的相機,畢竟方便很多,而且提高你的拍攝效率。 1N的隨時可以手動調校焦點是我非常欣賞的一個設計,因為我覺得我對焦點的要求可能要比1N高。我經常要對焦點做非常輕微的調整。一般的來講,我拍片中做手動對焦調整的比例應該在10%左右。如何拍出清晰的照片 其實,就我所了解的技巧而言,關於如何拍出清晰的照片這個話題是足夠寫一本書出來的。講述在各種環境下拍出清晰照片的技巧。當然,現在沒有這個機會。而且,我想很多的方法我們已經在很多的攝影書籍中見到過的了,只不過,沒真的好好用而已。就簡單的講講吧。 我最近有機會觀摩了很多我們論壇兄弟們的幻燈片演示,發現有很多兄弟雖然有很好的創意和想法,但是普遍照片拍的不夠清晰。很多人放了幾十張片子,裡面只有3、4張以我來看是足夠清晰的。 有一句話,我一直很想跟兄弟們說,就是:攝影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最高標準如果你不是用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你能達到的水準是極有限的。所以,最起碼的,我們應該要求自己的對焦能夠過關。 一般的來講,拍清晰的照片要注意下面的幾點:首先,要用儘可能高的快門速度(關於到底用多高的速度,我有一個比較可怕的結論,大家可以看看我的七種武器之二);另外手持相機的位置必須絕對正確(實際上我在周圍很少見到這樣的攝影師);在按快門的時候一定要體驗下意識按快門的感覺,不要跟打獵時摟扳機似的那麼痛快;動作要輕柔而舒展,肌肉要放鬆,你應該能回憶起那時侯你是摒住呼吸的。 另外,曝光和沖洗也會影響影像的清晰度,就不多說了。網中人版主是屬於對成像要求非常高的人。他的秘訣是拍完片子用顯微鏡看底片,呵呵,比較可怕吧。但是,這的確是要求自己很有效的方法。 再多說一句話啊,希望大家不要被我下面的這句話搞糊塗了「通常,一幅技術十分完美的的照片都不是真正的上乘之做」但是,我們還是應該追求最完美的成像,呵呵,我說錯了嗎? 關於封閉性和可靠性 對於相機的封閉性和可靠性我比我周圍的任何人都要挑剔許多。因為對於相機來說,灰塵實在是太無孔不入了,而它會帶來一系列超乎你想像的麻煩。 先談鏡頭的防塵性吧。 一般的來講,定焦頭的防塵性要比變焦頭好,特別是變焦時鏡頭長度還會變化的變焦,由於風箱效應,想防塵幾乎是不太可能的。有一個很極端的例子,就是我原來在煙塵繚繞的寺廟裡拍東西,如果用的那種變焦頭,估計一次就S定了。所以,我很推崇CANON的內部變焦的結構。 機身的封閉性一方面是防灰塵,另一方面還有防水問題。IN都很出色了。 關於1N的堅固程度方面我沒有什麼可評價的。雖然我自信在很多惡劣的場合下使用了1N,但是國外很多攝影瘋子比我更瘋狂百倍的虐待了他們的1N,所以1N的堅固性是非常有口碑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兄弟會考慮到相機的可靠性問題。其實可靠性還是很重要的,在我的七種武器之三,我已經闡述的很多關於相機可靠性的問題。在講到現在最主要的幾款袖珍相機的比較時,也是比到可靠性時才開始顯出比較大的區別。我們相信一般的來講,專業相機的可靠性還是比較高的(NIKON的90X除外,雖然在F5推出之前,它勉強也算NIKON的最高水準)。可能我們論壇的兄弟們這輩子都沒有遇到過快門的故障,因為,10萬次的快門使用保證一般幾乎夠用到死了。這方面,專業的攝影記者和專題攝影師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我算過,在我原來做攝影工作的時候,我每拍一個專題,如果用20天的時間,一般大概用300個膠捲。也就是說我的相機,每天快門要釋放15個膠捲,540次,如果我是一個專業攝影師,一年拍200天,那麼一年就是10萬次。是不是已經說明問題了。鏡頭:說到這裡,有一個小插曲,我本來是從去年9月開始寫七種武器的三和四的。結果拖到12月也沒弄完,呵呵,拖了4個月。期間LOGO兄弟一怒之下,決定「怒向刀叢覓小詩」,所以有了下面這段文字」。 LOGO:一些胡思亂想 G2一直在催促俺寫一些關於鏡頭的東西,呵呵。想想G2這傢伙把能說的都說的差不多了,還讓俺怎麼再寫呀? 呵呵,G2讓俺寫寫尼康的頭,他自己一邊借俺和33的尼康頭拍片子一邊在邊上寫文章大罵尼康。呵呵,您說俺有多衰對G2這種「兩面三刀」的「厚臉皮」怎麼沒早些發現? 呵呵,既然已經起筆了就不好意思隨便停下來,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都是一些胡思亂想。大家就湊合湊合胡亂看看吧。 呵呵,先寫什麼呢?就從俺不開眼借給G2的那隻28/1.4開始吧。大家可 能已經注意到了象28 mm,24mm這樣的廣角鏡頭很少有大於f/2.8大光圈的。為什麼廣 角鏡頭比較難於把光圈做得比較大呢?呵呵。怎麼講呢?要想比較滿意的解答這個問題就必須要講講光學設計原理,講講光學方程,呵呵大家也不是自己做鏡頭知道那麼多枯燥的光學知識幹什麼呢?可是大家的求知慾俺又不能不滿足, 難呀,難。這樣吧,大家先自己動手做個「試驗」怎麼樣?大家找找手邊有沒有手電筒?在找面白牆。正對著白牆把手電筒打開。在牆上就出現了一又圓又亮的光斑,現在往側向跨出一步。牆上的光斑變成橢圓的了,好像也沒有圓的時候亮了。再跨出一步,那橢圓更橢了,而且好像更暗了。嘻嘻,其實大家的這個發現很「偉大」喲。手電筒發出的光的亮度是一定的,當手電筒發出的光束與牆的法線方向重合的時候就在牆上打出個圓形的光斑,當手電筒發出的光束與牆的法線方向成ω角的時候,在牆上打出的就是一橢圓行的光斑,那橢圓的面積比圓的面積大所以單位面積所得到的光強就比圓形的時候弱,我們的眼睛就會感覺到「暗」一些。那麼這橢圓與前述之正圓的面積比與ω又有什麼關係呢?對幾何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做一些推導,俺在這裡就把推導過程省略了,直接告訴大家一個結論:那橢圓的面積與正圓的面積與ω餘弦成反比。寫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明白了一點什麼呢?嘻嘻,其實俺這裡作一個替換,把白牆換成底片,呵呵,手電筒代表從各處發出的光線。底片的面積是一定的,那麼從各處發出的光線到達底片的強度就隨著ω的增加而減弱。呵呵,大家可能又說了,怎麼能就這麼說明問題呢?實際上膠片前面還應該有鏡頭呢。嘻嘻(壞壞的笑)。 是呀,鏡頭的作用就是把光線「匯聚」到底片上。既然提到了鏡頭,下面就不得不講一點枯燥的光學知識了:如果我們把鏡頭簡化成一簡單透鏡,那麼離軸光線在焦平面上成像的照度與延鏡頭光軸入射的光線在焦平面上成像的照度比與離軸光線光軸和鏡頭主軸的夾角ω 餘弦的四次方成正比,在光學設計中這個結論被稱作Cos4法 則。那麼這Cos4法則又有什麼意義呢?隨著鏡頭的焦距不同視角就要發生變化,焦距越短視角就越大,而根據那Cos4法則,隨著視角的擴大到達焦平面單位面積上的光線的強度就要下降。那麼如果象28mm這樣的廣角鏡頭其視角約為72度,根據Cos4法則,視場邊緣像點到達底片的光強不及視場中心像點呈像亮度的50%(Cos(72/2) ^4≈0.43),換句話說就是畫面邊緣的亮度比畫面中心差至少一檔光圈,當然了這樣的鏡頭的光學性能是不能被接受的。但是我們至少知道了一些關於鏡頭基本「特性」:廣角鏡頭邊緣比中心照度下降是「天生的小兒麻痹」。其實在這裡胡說八道了這麼 一大堆枯燥的光學知識,其實就是想說明一點:大家看事情不能老是看其的外在表現,因為所有的事務外在表現必然有其內在根源。就象大家老說廣角鏡頭容易出現 「黑角」,邊緣照度比中心下降;主任用200/1.8拍報紙然後說其的像場是如何的 「平坦」。等等。其實大家說的都對,但是大家說的都是一些「現象」。潭子里討論來討論去都是圍繞著這些現象轉,從來沒有誰試圖把「現象」的本質說一說,況且這裡不乏一些著名的「專業人士」。我是個靠賣自己的「大腦」混飯吃 的傢伙----美其名曰「工程師」(Engineer),年級輕輕跑到小日本這邊,每天飽受 「資本家」的「壓榨」。但是我從資本家這裡學到了一點就是:TO BE A ENGINEER,用我老闆的話也就是說「你是個工程師,你的任務就是發現和解決問題,你的工作就是要用最短的時間和最好的方法來完成交給你的任務。你就要學會TO BE A ENGINEER」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學會TO BE A SHUTTER-BUG,要知道什麼是必須依靠器材才能達 到的,什麼是必須依靠你自己把握的;光看到現象是不行的,要想一想為什麼會這樣?這樣我想大家對攝影的理解會更深,對器材的運用會更熟練。剛才說的那所謂「Cos4」法則是很容易在圖書館裡找到的。估計大家對複雜的公式是不會太感興趣的,但是至少對結論可以有個感性的認識,其實這也就夠了。好了,言歸正題,剛才講了一些所謂「Cos4法則」。我們必須採取一些措施來改善廣角鏡頭像場邊緣的照度。大家可能還記得我們剛才做過的那個小實驗,手電筒從側向打到牆上,光斑的面積變大了,如果我們能夠做出這樣的鏡頭:能夠把從光源發出的光儘可能的收住,就可以把底片邊緣的照度「提高」。這就需要鏡頭把儘可能大範圍內的光線匯聚到底片上,實際的廣角鏡頭為了多「採集」一些光線,第一片透鏡的焦距都比較短,這也就是為什麼廣角鏡頭的第一片鏡片總是被做得又鼓又大的原因。呵呵,俺寫到這裡又想起了那「萬惡」的G2了,他不止一次的向俺抱怨那28/1.4做得太大了,太大了。呵呵,俺一聽他說這話就知道他是個「二把刀」;沖其量最多是個缺乏一些基本光學知識的脖子上掛著個G2的「蒙古會計」而已。天下哪裡有什麼:「又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的事?」不過這小子倒是曾經叫囂過什麼:一個真正的「蒙古會計」是無所畏懼的。呵呵,看他這「狂」勁,大有「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架式;看來得給他找個主兒了,才能管得住G2這「不吃草」的劣馬。各位「老師」們讓我們為G2的「終身大事」而盡自己的一分力吧,看不把 G2給累S的。 當然我們剛才關於「Cos4法則」的討論是針對單片結構的鏡頭而言的,而實際上幾乎所有攝影鏡頭都不是單片結構的,所以實際的情況要遠比這複雜得多。剛才講過廣角鏡頭的第一片透鏡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儘可能多的光線,並將入射的光線作大角度的偏轉使其轉向鏡頭光軸方向,這就對製造這片透鏡的材料又一些特殊的要求(主要是高曲折率),常用的材料是一種俗稱為「重火石玻璃」的光學玻璃(其慣用代號 為SF6)。當然了,這「重火石玻璃」配方可以很容易在圖書館找到。但是,這「重火石玻璃」有一致命缺點:就是嚴重的色差和對色譜的截斷(說白了就是對藍光的截斷的問題)。如果就原封不動的照抄書本的話,那麼用這種玻璃做出的鏡頭拍出來的 片子上面的人物就肯定都會變成「黃膽肝炎患者」了。那麼如何改進「重火石玻璃」 的性能呢?可能有人會提出用類似螢石(佛化鈣)一類的低色差材料,實際上這是不行的,因為其曲折率達不到要求。那麼就還得回到「重火石玻璃」上,呵呵,其實各大廠家實際採用的玻璃配方都是在書本的基礎上加入各家的獨門「味素」而成。那些「味素」就是改善「重火石玻璃」性能的一個關鍵因素,至於那些「味素」 究竟是什麼,這問題的答案實際就是為什麼Zeiss是Zeiss;尼康叫尼康:-) 在俺的回憶中有一些朋友對某些第三方的鏡頭色彩再現的嚴重「偏黃」意見非常大,其實這「黃膽」的「病根」就在於這製造光學玻璃的材料的學問上了。說著說著鏡頭,怎麼又跑到材料科學上來了?快往回拐。提高鏡頭性能光靠在玻璃裡面加些「味素」也是不行的,「味素」只是「味素」,不可能炒菜是主料。而且「味素」雖好,但是加了「味素」可能又會帶來其它的問題。比如,加了某些「味素」就容易使玻璃在熔煉過程中產生微小的氣泡和渾濁,雖然在光學性能上得到了改進卻增加了加工製造上的困難。所以說這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在一方面撿了便宜,就得在其它方面付出額外的努力。總之上帝是公平的,所得到的與所付出的是成正比的。 其實真正決定鏡頭光學性能的應該是其的光學方程,而不是在於用了什麼「味素」;提起光學方程這是個很複雜的數學問題了。呵呵,如果要寫的話據說寫上10本厚厚的書也不為過,俺就先知難而退了。就隨便胡說八道一些「陳穀子濫康」吧。呵呵,俺曾經在尼康看到過一張老得發黃的照片。拍的是30,40年代尼康設計部里的「光學計算車間」。呵呵,別笑,就是車間:一間大屋子,擺上30多台手搖計算機和30幾個MM,每天的工作就是「搖計算機」計算方程。那時候一個鏡頭的光學方程的計算大約要花上1周的時間,如果不合要求修改設計重新計算還要再花上一周。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其計算量之大。到了50年代末CASIO首先在日本造出了「光學計算機」,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以前一個「車間」一周的工作,於是剛才說過的30多台手搖計 算機就變成了30多台手搖垃圾,30多個MM就只能「下崗」了。( 呵呵,忽然想起要給G2找個領導的事了,要是把那30個MM一齊給G2看他不被累S的;俺看他還再怎麼「狂」。哼)設備的「革命」使大量,快速,設計鏡頭成為了可能。也就在那 時尼康把她的第一代「旗艦」NIKON F和全系列鏡頭一齊推向市場。62年東京奧運會上尼康的1000/6.3大白炮+NIKON F可以說是出盡了風頭。寫到這裡,俺又想發一會「酸」了:攝影這門「藝術」是總是跟人類科技的進步相隨的,科技的進步給攝影這門「藝術」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反過來攝影藝術對器材的要求也促進了科技的發展。聽起來怎麼那麼像「自然辯證法」?不過其實馬克思老爺爺就是告訴了我們這個「簡單的真理」。 好,言歸正傳,接著講鏡頭。剛才講到了鏡頭的光學方程,大家都知道鏡頭是由幾片以至十幾片鏡片構成的。鏡頭裡的每一鏡片都是其光學方程了的一「項」,為了良好地校正各種像差,設計者就不得不適當地增加方程的項數。項數的增加就體現在鏡頭片數的增加。加工的成本的增加。那麼如何在保證鏡頭光學質量的前提下精簡鏡頭的片數?這就是我們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 就是採用「非球面鏡片」。其實在「非球面鏡片」還是「洋春白雪」的年代人們就把大光圈的廣角鏡頭製造出來了。十幾年以前,Zeiss給ARRIFLEX電影機配套的18/1.2鏡頭,英國Cooke公司製造的20-100/2.8 35mm 電影機用變焦鏡頭就曾經以優異的光學呈像質量聞明於世,但是那些鏡頭為了達到目的所下的本錢也非常的大,象那20-100頭的結構是14組21片,重量將近5Kg;當然了售價也是「物有所值」,動蔗就是上萬英鎊。也只有專業電影公司才有能力購買它們。所以,事實上並不是人們沒有能力製造出他們,只不過是因為人們還沒有能力買得起他們。這裡順便說一句其實尼康現在這個28/1.4就是瞄著當年Zeiss的18/1.2做的,這「非球面鏡片」是什麼俺就不再多說了,大家估計早就聽出繭子了。可以說沒有這「非球面鏡片」就不會有28/1.4,要知道135像機的畫幅是電影機畫幅的兩倍呀,今天的28/1.4其實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已經「超越」了當年的18/1.2(水平視角為66度)。正是技術的進步才把一個個的「不可能」變成「可能」;把一個個「夢想」變成「現實」。許多人 說採用「非球面鏡片」會大大增加了鏡頭的成本,其實我認為正相反:如果沒有現在發達的加工技術,就不會有高精度的「非球面鏡片」,就不會在現在這樣的價格上實現這麼高的光學質量;如果全部採用「球面鏡片」的話先假設同樣可以達到與採用「非球面鏡片」的效果,但是其體積和重量必然大大增加,加工製造起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可能比採用「非球面鏡片」更複雜,更困難。最終的價格恐怕遠比現在採用「非球面鏡片」的鏡頭要高得多。這「非球面鏡片」有好幾種,用光學玻璃逐個精密研磨:這自然最好,可以加工出相當複雜的曲面的鏡片;但是各體性能的離散性也比較高,於是乎廢品率也較高,從而增加了成本。採用樹脂在玻璃鏡片上「鍍」上「非球面膜」或直接採用「非球面樹脂鏡片」:成本低;但是由於其熱膨脹係數較玻璃大許多,故在高檔鏡頭裡很少採用。採用光學玻璃「脫胎」:因為是從同一模具里「脫胎」出來所以各體性能一致性好便於大量生產,而且材料又是光學玻璃,可以說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加工方法;但是「模具」的加工又成了問題,這就是金屬模具加工的問題了(俺也不太清楚),我所知道的就是對於尼康來說現在實用的模具的最大直徑一般在30到40毫米之間,再大就無法用MOULD法來加工了。不過最新的28-70頭的第一片也是MOULD的非球面,據說直徑大於65毫米,這是尼康在MOULD「非球面 」加工上面取得的最新「技術突破」。 以上的東西是大約在1個月之前寫下來的,後來就停下來了;最近好像又來了興趣想把它繼續寫下去。接著寫些什麼呢?思緒跟以前寫的東西已經接不上了。啊,就從前幾天看見有人寫Zeiss的T*鍍膜技術如何好聊起吧。其實在鏡頭上鍍膜的來增加鏡頭的透光性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事實了,但是鍍膜是非常有學問的。最早的鍍膜技術其實就是把熏衣草點燃,用其的煙霧在鏡頭上「熏」上一層膜。後來又出 現了可以在鏡頭上鍍上幾曾乃至幾十層膜的「超級鍍膜」 技術。為什麼要給鏡頭鍍上那麼多層膜呢?僅僅是為了增加鏡頭的透光性嗎?事實上可不是那麼簡單的,記得我在文章的開頭曾經寫過有關「重火石玻璃」的一段東西。大家知道那「重火石玻璃」對色譜中藍光部分有「截斷」,各家又各展「本門獨門武功」來「改進」 它的光學性能;我在這裡用的是「改進」這個詞,可不是「改變」;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光靠在玻璃原料里加一些「味素」還是不行的,為了使鏡頭的色彩還原更「真實」各家在鏡頭裡面盡展各門武功。比如某鏡頭內某一片鏡片「偏紅」,那麼就在光路里用一片「偏藍」的鏡片來「中和」一下;如果這樣還是不能滿足要求,就在鏡片「鍍膜」上下一點功夫,給鏡頭戴上「有色眼鏡」。呵呵,其實這「鍍膜」是的確有一些講究的。記得Hass的Zeiss頭被鹽水沾了一下就「脫了層皮」。這事情俺還專門去找尼康的「PRO」問了問,他笑笑說: 「再高級的「民品」永遠是「民品」」據說二戰時德軍用的Binocle和全部U系列潛艇的潛 望鏡都是Zeiss的東西,60年前人們就掌握了製造給鏡頭用的「防晒霜」的技術。但是時至今日好像軍品和民品更是天壤之別了,俺在尼康參觀尼康給鬼子海軍定做的400/1.4觀測偵察鏡頭的時候就對其的做工大加讚賞,的確是為軍用的東西;兩個字形容「結實」。其高超的呈像質量也另人吃驚,但是更另我吃驚的是尼康說這400/1.4早在50多年以前Leica 就給德軍造出來過,那時Leica的400/1.4距離環被固定在無窮遠 上專門為偵察用;造價俺大概聽了一下是40 0KUSD樣子。呵呵如果大家要實在是錢多得燒得荒,要買絕對「酷」的鏡頭不妨也可以從Zeiss或Nikon去訂購,估計也就幾百萬USD就能解決了。呵呵,G2阿姨是不是「也有那麼一點點動心?」呵呵。再說一點其它的東西,大家恐怕不知道在鏡頭上還可以鍍「鑽石」膜吧,但是這膜並不是什麼真的「鑽石」而是一層與鑽石晶體結構一樣的炭的同位素薄膜,這是微光/熱呈像議的一項關鍵技術,美國人從尼康訂這種特殊鏡片。據說目前只有 日本,德國鬼子和我們偉大的祖國有這種技術。今天在潭子里看見阿康試圖挑起「核大戰」,一群人扛著長槍短炮出去拍片子,美其名約「器材大比拼」。其實我說這樣的意義並不是太大,怎麼說呢?人眼的個別性差異太大了,跟本找不到一個什麼可比性。大家說看MTF曲線,其實真正的 完整的MTF曲線絕對不是只有一張的。尼康的鏡頭要測量至近,51倍焦距,無窮遠 至少3組RGB特性9張MTF曲線,只有這樣才能「比較全面的評價」一個鏡頭的性能。鏡頭對不同頻率的光(顏色)的傳遞特性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只有對白光源測試所得到的MTF曲線只能供大家參考參考。其實事實上還有一種叫PTF的曲線,那是反映鏡頭的「相位再現」特性的曲線。大家知道光是具有波粒二相性的,作為「波」其三大基本特徵就是:頻率,振幅,相位;我們大家估計都曾經聽說過:「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句話吧,人們的耳朵可以辨別聲波的全部三大特徵:頻率,振幅,我就不多說了,「耳聽八方」就是說人們的耳朵依靠聲波到達兩耳的「相位差」就可以辨別聲源的方向。而人的眼睛對光線的相位特性不是很敏感,但是光波作為信息的載體,鏡頭好比一「空間傳遞函數濾波器」光所攜帶的任何信息都要被其「過濾 」。MTF曲線可以說是這個「濾波器」的「頻率響應曲線」,至於其的「相位特性」由於人們眼睛的「缺陷」在設計攝影鏡頭是往往不加註意。但是,大家知道其實鏡頭本身就是個很複雜的光學方程式,光作為波的三大特徵在鏡頭的方程中都要被體現出來。因為光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鏡頭本身又具有某種「計算特性」;因而現代光學中有一門名為「計算光學」的分支,就是利用光的速度來完成特定的複雜方程的 計算。入射光線根據各種條件被調製好,射入鏡頭經過鏡頭這個「光學計算機」運算,對從鏡頭射出的光線的特性進行測量就可以得到鏡頭所代表的方程的「運算結果」。這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可以說是「極其負雜」。又想多說一兩句了,人類總是把最先進的東西放在最可怕的武器上,俺有幸曾經看見了一次某洲際導彈上的所謂「光學計算單元」---其實就是由幾百片鏡片組成的一球狀體---一個集現代資訊理論,光學技術以及電子科技為一體的「鏡頭」(如果它還能被稱作鏡頭的話),由於光線從其間穿過幾乎是不需要時間的,所以它的「運算速度」是當今任何電子計算機無法比擬的;它是導彈慣性制導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精密程度直接關係到導彈命中的精度,其設計之困難,加工之複雜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高科技領域裡真正的TOP3。說著說著怎麼從鏡頭跑到導彈上來了。快煞車。接著聊鏡頭,呵呵,其實講了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是想說明一點,攝影鏡頭是一種不很精密的光學儀器,因為最終檢查它的是人的眼睛這麼個「糊塗蛋」;過份的強調鏡頭的什麼什麼特性是很不科學的,所以我很少用自己的眼睛主觀評價一個攝影鏡頭;因為沒有可以說明問題的覺得數字化的結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提起數字化,在當今電子化,自動化的時代大潮下,鏡頭也沒能逃過這「一劫」。那麼當今那些電子器件在鏡頭裡幹什麼呢?AF馬達和控制部分俺就不再多說了,就給大家講講尼康那AF鏡頭(非 AF-I&AF-S )里的「CPU」吧。尼康的宣傳材料裡面說尼康的AF鏡頭裡內藏了個CPU,我一直也是以為那是個什麼高級的東西呢後來人家把一35-70頭給俺拆開來看了以後我差一點當場暈倒。說是個什麼CPU其實就是個Encoder和一個ROM,ROM 我就不多說了,裡面存放了一些鏡頭的基本參數*_^。講一下那Encoder,大家可能都知道尼康的3D測光,為了配合這3D測光尼康推出了所謂D系列鏡頭(就是可以把距離信息傳遞給機身)。那麼這個D(距離)鏡頭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大家恐怕都見過 現在商品口袋上的條形碼吧,用閃著紅光的Scaner一掃商品信息就進了商店的電腦;尼康那D鏡頭裡面也有根條碼,那條碼隨著鏡頭距離的變化連續變化CPU通過掃描這條碼就可以知道鏡頭當前的聚焦距離了,其實從電路的角度上講這CPU實際上就是這條碼的Encoder(簡單編碼器)的幹活,鬼子是比較會吹牛的把他叫作CPU(其實裡面倒是有個4Bit的CPU,早期是用富士通的,到後來就改用NEC的);另外再說一句就是ZOOM頭裡面還有另外一跟條碼向CPU傳遞當前的焦距信息。呵呵,那神乎其神的什麼D實際上說白了實在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其實有時候高科技想起來也是挺可 笑的。:-))高超的光學設計只是向一隻成功的鏡頭邁出的第一步,設計的再好生產不出合格的鏡也是白搭。鏡片的研磨我就不再多說什麼了。將鏡片安裝到鏡筒里去也不是一件特別簡單的事情。大家老在說的尼康那個什麼CRC技術,其實這CRC 在設計上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在鏡頭最終裝配的時候要特別的細心。回頭再說說那28/1.4的所謂 DoubleCRC,實際上就該鏡頭的最後3組鏡片在聚焦時相互「獨立」運動使對近距離聚焦時鏡頭仍能保持較高的呈像質量。其實如果把這28/1.4拆開就會發現,其實這3組鏡片是以倒數第二組為基礎做非等間隔運動的。機身通過小螺絲刀傳過來的力通過一「行星減速器」帶動倒數第二組運動,它的運動又通過一在鏡筒壁上的「空間曲線齒輪」帶動鏡筒壁旋轉;鏡筒壁的旋轉再通過另外兩個「空間曲線齒輪」傳遞給兩個精密絲杠來分別帶動倒數第3和第一組鏡片做「獨立」運動。從而實現所謂DoubleCRC,從動兩組的直線運動距離大約是主動組的90%左右,這隻鏡頭內部機械結構複雜裝配困難,要求精度高。其實這是尼康唯一的採用如此複雜機械結構的民用鏡頭,裝配過程中的公差配合要求到2u以內。這樣的公差要求就使得裝配過程十分複雜,在自動化的今天這樣的鏡頭還是只能自己動手(自動)裝,所以在日本有人稱此頭為「百變妖」就是因為其為純手工裝配,天下沒有完全一樣的倆只頭。其實尼康就是有一點愛鑽牛角尖,怎麼說呢?當初在搞F501的時候就是,從82年夏天開始尼康就開始為了把Honeywell 的TCLAF組件放進相機里而做努力。當時的Minolta和Omlypus也 在付出幾乎同樣的努力做AF版的X600和OM30,但是最終都是因為遇到太大的困難而半途而廢;結果就是Minolta 為實現AF 全面放棄老的卡口結構,繼續努力推出了著 名的α7000,而Omlypus就此放棄了專業AF SLR市場。只有尼康是又臭又硬,不知S。雖然成功的保住了老的F卡口也實現了AF,但是F501的推出實在是讓人「愛你在心口 難開」,費了半天勁做出那麼個不論不類的東西來。哎。不過尼康最近好像也明白過來了一些了,把一些便宜的鏡頭拿出去讓Tamron 和 Cosina OEM製造;從HOYA OEM 一些GlassMould的非球面鏡片,降低成本。不過好像在最高級的光學製造技術方面尼康還是在又臭又硬地向前爬呀爬。哼按照F5的主任設計師的話說:「我們就是要打倒佳能」在95年夏天第一台 F5在試驗室里誕生的時候,當時的設計小組抱著這「寶貝」合了張影。我卻發現他們身後的牆上有個條幅「打倒EOS 1N」(絕對的中國話)。哈哈哈哈。強大的對手之間的競爭是激烈的,不過有時也是非常有趣的。就象我曾經問過尼康的營業部長:「你們的F3什麼時候停產呀?」呵呵,他笑了笑說:「只要Pentax的LX一天不停產我們的F3就會一直生產下去」哈哈,用句中國老話說:「這就叫不爭饅頭爭口氣」哈哈哈哈,接著說這幫搞F5的傢伙再接再厲又搞了個F100出來。其實F100就是個在電子部件方面超過F5在機械結構方面遜於F5的個小弟弟,不過連尼康自己也說F100是Junior F5。呵呵,F100跟EOS3一齊推出來,我說實話是不太看好她,但是經過了一年的考驗。從尼康公司自己的統 計來看好像F100 VsEOS3大戰中F100小得一分,經過了將近一年尼康在仙台生產F100的生產線擴大了3倍還在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這在尼康非專業相機生產的歷史上還是 「絕無僅有」的,比尼康自己的樂觀估計還要提前了4個月收回了全部的開發成本。應該說從商業的角度上講F5和F100這小哥倆還是很成功的,估計尼康在F6的身上也投入了全力為了實現「打倒EOS1X」在努力再努力。呵呵,越說越離譜了,總是感覺我象是在說評書了。呵呵,好了,胡說八道了那麼一大堆的亂七八糟。我也有點糊塗了,就先到這裡吧。呵呵。最後不能忘記再說一聲打倒G2。哈哈哈哈,LOGO兄弟的這部分,越來越象說評書的了,呵呵,「最後不能忘記再說一聲打倒 G2」也就他能說的出來。我也簡單的說一說鏡頭。標頭關於標頭,毫無疑問,世界上最好的一隻35毫米的標頭是CARL ZEISS的標頭。CONTAX產大概5隻標頭。聽過一種說法,說PLANA50/1.4是人類迄今為止可以做出來的最完美的一隻商業鏡頭。就我自己的使用來說,對於這隻50/1.4來說,怎麼樣的美譽都是不過分的。ZEISS還有另外幾款標頭。45/2.8是TESSAR結構的,重量只有90克,因為極銳利,所以一直被成為「鷹眼」。是野外攝影最好的鏡頭;50/1.7並不能見簡單的說是1.4的廉價版。因為最大光圈做的比較小,實際上在收小光圈到一定程度後成像反而要比1.4那隻要好。50/1.2的產量比較小,就跳過不說了。還有一隻是配合G系列的旁軸的標頭,45/2。理論上,這好象應該是世界上光學質量最好的一隻35毫米鏡頭。前兩天論壇里有兄弟問我為什麼不用標頭,其實我自己也用標頭。但的確很少,除了前一段時間在咱們調色板里帖的那組西藏的片子。主要還是考慮實用的原因。畢竟最好的鏡頭未必能給你帶來最好的圖片關於廣角鏡頭CANON的35/1.4L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隻鏡頭。我相信這也是我選擇CANON而不是NIKON的原因之一。我喜歡35毫米鏡頭的原因在《七種武器,之一》裡面已經說過了。但是,不知為什麼,NIKON死活不肯出35/1.4。我覺得這反映了一個廠家是為了什麼生產的問題。CANON做法的是圍著攝影者轉滿,而NIKON要的是攝影者為著它轉。可能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知道,在歷史上35MM的鏡頭曾經被認為是非常廣的廣角。而現在,28頭已經成為很標準的廣角頭了。之所以28頭可以成為標準的廣角頭,很大的一個原因也在於取景技巧的進步。使得攝影者更容易的駕御廣角鏡頭。28MM是很常用的鏡頭,拍照片初期一直拿它當標準廣角來用。拍到現在,想法已經有很大的變化了。現在,這支頭實際上已經是我的標頭。我希望在我手裡,通過攝影技巧的提高,這隻28頭可以既象一支標準廣角,又可以象一支50MM的標頭。我用過的比較好的28頭原來是LEICA和ZEISS的旁軸機的鏡頭。對於單反的28頭,我一直不太滿意。很奇怪的事情,28頭是使用率非常高的鏡頭,但是,就我的使用,好的28頭卻非常的少。ZEISS單反的28/2,8也是我原來很推崇的一隻鏡頭,ZEISS的成像是令我放心的。現在要說的是我最近用過的NIKON唯一的一支令我心儀的鏡頭:28/1.4。我在年紀比較小的時候是一直在使用NIKON的,最先讓我上當的就是那支很多人在用的28/2,8AF頭。我幾乎無法表達我對它的成像的失望,那時候我用了很多辦法來試圖提高那支頭的成像。到後來,我幾乎快要懷疑我的持機技術了。所以,我後來經常毫不猶豫的表達我對NIKON的AF28/2,8(包括D)的憤怒之情。實話講,我一直對NIKON的28頭非常不滿意。從8片的28/2.8,用到9片的28/2.0,這種局面到我後來買了NIKON那隻老式的28/3,5後才得以改觀。雖然反差大了一點,但是整體的成像還可以。但是,3.5的光圈怎麼說也是太小了。28/2的那支也算湊合,勉強可以過關。(從此,我相信,的確,小日本不是把最好的東西賣到中國來。)真正令我感到震驚的還是NIKON新出的那支28/1,4。好象有這麼一種說法:28頭是一種比較技術成熟的鏡頭,各鏡頭廠的產品質量已經非常接近,都已經很好了。而實際上,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苛刻,我好象還沒有用過滿意的28的單反頭。也可能我不應該用單反的28頭去和ZEISS和LEICA的旁軸機比,但是,的確我原來無法接受幾乎我用過的所有28MM的單反鏡頭。而現在,我不得不承認,單反相機的28MM鏡頭也可以做的比較出色。關於這支鏡頭的詳細的結構技術資料LOGO_YU已經說了很多,就不多說了。剛剛接過這支頭時,首先感覺是取景器里非常亮。遠遠超過我現在用的單反機以及它的17-35/2.8。畢竟是大光圈,又是廣角。真的很厲害,幾乎讓我懷疑這不是單反了。28MM既然做到1.4的光圈,那麼1.4時的光學表現無疑就是它最應該被關心的。如果這樣的鏡頭還津津樂道於收小几級光圈像制質可以提高多少,那它就可以S了。從這個角度來講,通過幾卷的試片,NIKON這支鏡頭無疑是成功的。最大光圈1.4時的分辯率,銳度,反差都可以過關。(當然,我的過關的標準肯定要比大多數大家見的雜誌報紙的要求苛刻的多,因為沒什麼商業目的。)我也是第一次使用1.4光圈的28廣角。得承認,1.4的光圈的確是太令人心動了。實際上,我是很吃驚這支鏡頭的質量的。畢竟不用NIKON有兩年了。我想我們可以從某一個角度來理解這支鏡頭的優益品質,畢竟這是一支價格昂貴的鏡頭,NIKON完全可以不怎麼計成本的用最好的質材和技術把它做成他們最頂級的光學質量。說到這裡,得多講一句,象28/1.4這樣的鏡頭,咱們論壇里的弟兄們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看它不上眼,但是,對於商業攝影師和有比較明確攝影題材的攝影師來講昂貴的專業鏡頭的存在是有著巨大的實際意義的。同時,器材的進步也在不斷的幫助現代的攝影師們展現前所未有的光影以及美學效果。如果我們堅持抱著跟它們過不去的態度,不能說狹隘,至少也是不夠寬容吧。最後,關於這支鏡頭再感謝一下LOGO同志,雖然,哈哈,他老有時候也比較煩。說到NIKON的28/1.4,不可避免的就要比一比它的競爭對手,CANON的24/1.4。CANON的這支頭是目前做到1,4口徑的最廣角的鏡頭了。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其實鏡頭做到1,4是有相當的難度的。甚至包括35/1,4這樣看來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的鏡頭(我發現自己原來的LEICA的35/1.4頭都有暗角,本來以為是個別的問題,S的心都有,後來聽說別人的也是這樣,心理才算平衡)。可見,24頭做到1,4是很難的。我自己是有很長的時間沒有用單反的超廣角了,畢竟,旁軸的廣角和超廣角的成像要比單反的好很多、很多。(具體的原因大家可以參看我的七種武器之一,講旁軸機的那篇)但是,我發現最近我用的NIKON28/1,4和CANON 24/1,4都有相當的提高。當然,很大一個因素也是大光圈的獨特效果。24/1,4的成像我覺得沒什麼可說的。應該說和我期望的沒有什麼差距。非常好。雖然在我的實拍中沒有發現,但是,據說,(呵呵,這樣據說的傳言在攝影圈裡總是很多)24/1,4在全開光圈的時候四個角成像有一點松,沒有中間那麼好。我後來反思了一下為什麼我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原來,我自己從來沒機會在24頭光圈開足的時候把被攝體放在四個角上,即便有,也是在焦點之外。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由於攝影技巧和對視覺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在很多的攝影領域,廣角鏡頭的應用比例在大幅度的提高。這樣,就必須要求廣角的設計也要不斷的發展。很多時候,我們在需要廣角的透視效果的時候也需要更多的鏡頭的景深感,以強化圖片的視覺效果。這一點在商業攝影上尤為重要,畢竟商業在玩創意的同時,拼的就是器材。所以,24/1,4出來也是必然的事情。對於我來說,我的客戶是不接受100度以上的膠片的(當然,偶爾的柯達康200是例外),很多時候在比較暗的情況下,又是不允許用或不應該用閃光燈的。那麼我應該怎麼辦呢?大家知道我用旁軸機,可以用比單反機慢一點的手持速度,但是又不是所有的題材都適合用慢門曝光。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增加一級甚至兩級光圈對於我,是非常有必要的。考慮到鏡頭支出的增加和拍出的圖片的回報,我想還是會有不少職業攝影師會對28/1。4或CANON的24/1。4這樣的鏡頭有興趣的。大口徑鏡頭的問題在這裡,我想談談關於大口徑鏡頭的問題。很多照片拍了一段時間的兄弟都存在這個問題。大口徑鏡頭無疑是昂貴的,但是廠家還在不斷的推出更大口徑的鏡頭,為什麼呢?很多人肯定知道大口徑鏡頭的特點是可以提供在更暗的環境下的攝影,而作為專業攝影,攝影師看中的更多的恐怕還是大口徑鏡頭不一樣的視覺效果。這一點在人像頭上更明顯。關於人像頭各家鏡頭廠商對於人像頭的競爭是很激烈的。一般來講,從75毫米到135毫米的鏡頭比較容易被成為人像鏡頭。常見的人像頭一般集中在85,105和135。這裡面我最喜歡85頭,一方面光圈可以做的更大;另外,用135頭拍人像,如果是全身的,距離需要太遠了。如果在室內,容易耍不開。85頭各家幾乎都有產。就談談大口徑的幾隻吧。就我用過的,我覺得最差的是NIKON的85/1,4。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在前幾年,居然還有人管它叫什麼「人像王」?那頭反差大的實在沒法用。和NIKON的名聲實在不相稱。我經常安慰用它的兄弟們:不是NIKON的技術不行,那隻頭實在是設計的太早了。為什麼太高反差不好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反差低一點的鏡頭,如果需要反差高的圖片可以用高反差的膠片來找補,而高反差的鏡頭,很多細節在通過鏡頭的時候就已經損失了,你沒有任何辦法來找回它。在前十幾年,生活水平還不太高的時候。我們周圍用相機的高手多是報社的記者,而且那時候的膠片也夠差的,記者們用來發稿的圖片當然是反差大一點,顯得立體感強一點好。這種觀點慢慢的流傳到現在,難免會還有些殘餘。但是現在,我自己選的鏡頭,為我自己拍的東西,要那麼大的反差,有什麼好的呢?PENTAX的85/1.4那支好很多,不過,比較貴。成像最好的沒有任何疑問就是ZEISS的那支85/1,4。畢竟ZEISS就是ZEISS。象85/1,4這樣的鏡頭,焦點成像就不用說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焦外成像。在這方面,很顯然ZEISS的焦外要自然柔和的多。我原來用NIKON拍的片子,有些焦外的人頭變的跟黃瓜似的,唉,沒辦法。更令人吃驚的是,ZEISS的這支鏡頭非常的便宜,甚至便宜過NIKON的那支85/1,4。前幾年,ZEISS還出過一款限量的85/1,2。可以想像,價格極其昂貴,沒辦法,德國造的。我還沒機會試這支頭,無法想像它的成像的優異之處,不過說實話,這種鏡頭也不是給我們這種攝影師用的,幸好,還有其他的選擇,這就是CANON的85/1,2L。在咱們論壇里,CANON和NIKON不時就會打的如火如荼一下。說起別的來,可能兩家還各有勝負,可是,說到85頭來,呵呵,NIKON實在不是CANON的對手。對我來講,有三隻人像頭是我最喜歡的,一支是LEICA的那隻老的75/1.5,一支是ZEISS的那隻85/1.4,另一支就是CANON的85/1.2。既然是1.2的光圈,肯定,1.2時的表現就是最重要的。(可以想像,不會有瘋子花那麼大的價錢去買一支1.2的鏡頭,然後收到5.6去用它)。對於這種鏡頭,談論它的最佳光圈什麼的是沒意義的。從取景器里看85/1.2是一種很獨特的感受。雖然更長的鏡頭可以達到類似的淺景深,但是,它們又沒有人像頭那麼好的透視效果。85/1.2的實拍效果無疑也極出色。即便全開光圈,成像也無可挑剔。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這支鏡頭,但是我還是想推薦大家,只要有可能一定要考慮它。這是極少見的可以和德國頭媲美的日本鏡頭。另外,在這裡要說一句,在使用象85/1.2這樣的鏡頭時,在開足光圈的情況下,一定要使用手動對焦。因為景深實在太淺了。淺到什麼程度呢,大概是如果對準你的瞳孔對焦,那麼你的鼻尖就有可能是虛的。說到拍人像的對焦,要補充一下,我經常看到對焦有問題的人像作品,你的對焦點應該是眼睛內的細節,如果使用的是裂像或微稜鏡,對焦的基礎至少是眼白和黑眼球的交界處,這樣拍的照片才有可能在大光圈下還足夠清晰。關於長焦頭我很少使用長焦頭。唯一的例外是300/4的一支。很早就在用,一直到現在。之所以不怎麼用長焦頭的原因是基於我的攝影理念,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我不太喜歡構圖簡單化。好象在初學攝影的時候,經常聽人說要盡量剔除掉照片中沒用的東西,不要讓其他東西干擾主體等等。這一點後來常常被誤解為,要砍掉其他東西,只剩主體。其實不是,很多時候,主體所處的環境很能幫助我們了解主體,而且會提供更多的視覺趣味點和內容的延伸。關鍵是,你在取景時如何處理主體旁邊的其他內容,如何進一步提高技巧來組成這張圖片。所以出於這樣的考慮,我很少使用長鏡頭。很顯然,廣一點的鏡頭更適合我的拍攝。當然,這也一點不妨礙我對長焦頭的濃厚的興趣。我自己常常的也樂於沉浸在長焦頭美妙的視覺效果中。說到長頭,我覺得有必要提到CANON的一支非常好的鏡頭,就是網中人兄極力推崇的200/1,8。我準備在這篇帖子的下半部分再講它,這裡先跳過去了。變焦頭先聲明一點,我自己原來是不用變焦頭的。一方面是我經常用的是旁軸機,沒有什麼變焦頭;另外也是對變焦頭成像的考慮。畢竟不是做新聞攝影的,我需要的是圖片內容和影像質量最完美的結合。一張圖片,我覺得,除非是絕無僅有的內容,否則,我一定要儘可能的提高它的影像質量。當然,變焦頭也有它的好處。無疑,它一支可以頂好幾支定焦頭來用,減少了換頭的時間,也就意味著可以抓住更多精彩的瞬間。讓你可以少些遺憾。從理論上,變焦頭的成像是很難和定焦頭相比。很多時候,變焦頭就是在折中。但是,我們也不能無視鏡頭廠家對於發展變焦頭成像質量所做出的卓越的努力和成效。我個人比較欣賞CONTAX和CANON(L級專業)的變焦頭,我承認,即便是以比較高的要求來衡量,它們也已經非常接近專業定焦頭的成像質量了。說到這裡,要說什麼是要求。如果你的片子只是在雜誌上印一個不大的頁面,你對鏡頭的要求就不會太高,而如果有一天你要來做幻燈演示或高水平的圖片展覽,你就一定要嚴格要求你的圖片質量。好象前幾年,有一屆什麼攝影大賽的大獎的片子是獎給一張用28-200這樣的變焦頭拍的片子。我承認當我看到那張片子的時候,我是很震驚的。我實在不明白,成像那麼差的片子為什麼可以得到全國的大獎(當然,我在這裡沒有否定拍攝者的意思,畢竟,那張照片其它各方面都很出色。而且,我敢肯定,隨著她本人攝影水平的提高,她也會摒棄那種鏡頭的)。我的建議和大家經常能聽到的關於定焦頭的建議是一樣的,就是,不要買變焦比太大的鏡頭。除非,你拍攝的是成像質量不會影響影像力量的圖片。另外,要非常小心的使用超廣角的變焦頭,它們通常要比超廣角的定焦頭更容易產生變形和眩光。說實話,我個人是很不想用超廣角的變焦的。除了上面的兩個原因之外,我覺得在用超廣角的時候往往鏡頭裡面已經包括了非常多的內容,再變焦就只會添亂了。另外,用超廣角頭時,調整鏡頭和被攝體之間的很少的距離就可以很大的改變視覺效果,一般也夠了。特別是CANON出了24/1,4之後,我想就沒必要再在超廣角變焦頭上考慮太多了。購買指南呵呵,好象我很難不寫指南這部分。雖然我很想偷懶。由於購機者的基礎不同,拍攝的方向也不同,所以,提出一個能通用一切的購機方案很顯然是不適合的。先針對初學者吧。我們先做一個假設,這個初學者是一位非常認真的攝影者,並打算在未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攝影水準。首先,雖然通過簡單測光、完全的手動控制曝光和手動對焦可以更好的學習到攝影的基礎知識,但是考慮到以後拍攝的方便和延續攝影的興趣,還是推薦你使用帶一些自動功能和多種測光方式的相機。具體的機型,在咱們的論壇上,很多兄弟有非常精彩的帖子,在這裡我就不羅嗦了。大家看論壇和網刊。對於已經有比較長的攝影基礎的兄弟,我覺得我的建議可能有一點用。首先是相機品牌的選擇。是不是相機的品牌比較難選擇呢?其實不是。PENTAX是非常好的相機,雖然有人抱怨PENTAX最近幾年的發展重點完全不在35毫米相機上,但是,它還是推出了MZ-5、MZ-3這樣出色的相機,和43/1,9這樣近乎完美的135鏡頭。可惜,在中國市場上,PENTAX其他器材要不是很難買到,要不就是價格太貴。而且,PENTAX的頂級機的技術比較一般(或者說它也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專業頂級機,雖然它的其他相機性價比很高),也影響了它的使用,畢竟,大家最後都會升級到某個品牌的專業頂級機上面去。MINOLTA我很不熟。知道它有幾支L頭成像很好,但是它的價格和維修以及全系列問題在中國現在不那麼好解決。所以,他們都不會對另外兩個著名的日本廠商NIKON和CANON的威脅。關於CANON和NIKON的選擇咱們論壇上總是隔一段時間就會就CANON和NIKON掐上一架。我也不敢說我對這兩個品牌的認識就一定正確,但是,我自己覺得,和其它兄弟比,我有兩個優勢,可以比較接近客觀的評價這兩種相機。首先,我在同時使用這兩個品牌的器材,而且時間都很長了;同時,我的主力相機又不是這兩個品牌的機器。我好象是從來不參與C和N之間的爭論的,本來很多是爭不明白的。對於一部專業相機來講,它是有它特定的用途的,他們之間常常是不具有可比性的。比如說,CONTAXS2和RTS很難說誰更好,因為,他們的用途是不一樣的。其道理就象很難說跑車和吉普誰更好一樣。不過,CANON和NIKON的使用方向都太相同了,不打架,唉,也難。說到這兩個牌子的相機,我想先說說一些機身、鏡頭外面的東西。我也是比較晚開始用CANON機器的。我最早一直是NIKON的用戶,很多年了,原來受一些莫名其妙的流毒,也認為CANON的鏡頭比較軟,自動功能很垃圾之類。甚至,接觸CANON很長一段時間,我對它還是有抗拒心理的。在我心裡,NIKON是專業的唯一代表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後來由於工作的緣故,我接觸了很多國外的頂級攝影師,從他們手上明顯可以看出,在單反機領域,專業的CANON是在取代專業的NIKON。因為是靠照片吃飯的人,他們的選擇無疑也是最有參考價值的。看到他們手裡的片子,我才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過於保守和偏執了,才發現,我們對於NIKON實在是太迷信了。這也成為促使我的單反機從NIKON改成CANON的主要原因。幾乎在我一開始學攝影,別人告訴我的CANON幾乎永遠都是,鏡頭反差小,銳度和NIKON不在一個檔次上之類。唉,在中國學攝影,真的是太難了。而對於CANON的很多正確的認識還是來自於真正使用過它之後,我明白了一個我們一直在說的很簡單的道理,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承認,這些年來,CANON一直走在35毫米相機產品的前沿(我指的是成品,不是指實驗室里的概念。畢竟,如果不計成本,很多廠家都能開發出驚人的傢伙)。很多很實際的優勢,讓我對CANON有信心,而對NIKON很失望。比如,EOS-1N的同時,NIKON的90X明顯要差很多;比如超聲波馬達;比如多點AF;又比如一些很實用的鏡頭,CANON的17-35出來非常久之後,NIKON才有生產,同樣的例子還有28-105,28-70/2.8......這些。感覺NIKON在技術上總是疲於應付,總落在CANON的後面。CANON有防手震頭很多時間了,現在聽說NIKON也在開發類似的產品。對於業餘攝影更是這樣,NIKON在歐美早已丟了大半江山,而且有越丟越多的趨勢。看來,守舊吃老本就是不行,為了這個,當年的LEICA敗在NIKON手下,現在NIKON自己呢?是不是又在走自己競爭對手當年的老路呢?直接說說機器,先從機身說起吧。比較CANON和NIKON的高級業餘機機,50E和F70。我覺得這裡面沒有什麼可比的。F70在我看來屬於設計上絕對有缺陷的相機,操作上太不方便了。眼睛要經常離開取景器才能調校各種數值和功能。我說過,如果有人要白送我NIKONF70,我一定會說:NO。再比較准專業機,F100和EOS-3。很抱歉,我沒有用過F100。EOS-3給我的感覺是技術含量很高,可靠性也不錯。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用機和高級攝影愛好者經常的選擇,這兩款相機在總體上都同樣出色。所以,在這個檔次上NIKON和CANON還是沒有分出高下,我們再來看看頂級機和鏡頭。EOS-1N和F5考慮到F5要比1N晚很久才推出來,一般的來講拿他們來比較可能有一點不太公平。可是通過使用我們會發現,這對於1N來講,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對於這兩部相機,可能有各種看法。我只想談談我自己的想法。在我當初決定寫七種武器的時候,我選擇的單反相機就是EOS-1N。我當時的想法是,我要寫一部在技術上能代表35毫米單反相機目前水準的相機。CANON公司的EOS系列產品的成功應該說是最典型的高技術產品的成功。在EOS產品的初期,甚至在EOS-1出現的時候,CANON的產品還不足以對當時的霸主NIKON夠成很大的威脅。但是,1N的出現標誌著CANON的高技術策略贏得了勝利。起初人們對EOS系列注意的重點還只是在優異的自動對焦速度和對眼控對焦的驚訝之中,而1N的推出標誌著CANON在35毫米製造技術上的全面領先。在1N推出之後的很長的一段時間,幾乎沒有什麼35毫米的專業相機可以和它競爭,這在技術飛速發展的20世紀末,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奇蹟畢竟,1N已經是一部沒有什麼缺點的相機了,或者說,在35毫米相機里,也算是「完美」了吧。而F5晚了這麼多年推出來,我用了,似乎也還不能得此盛譽。我不想過多的在細節的問題上糾纏,大家想比和我一樣,對於長篇累牘的比較1N和F5的文章已經厭倦了。那麼,我就只說我的結論吧,雖然我自己已經很久不用35毫米的單反機了,但是如果現在有一項工作讓我必須從新選擇35毫米的相機,我的選擇會是EOS-1N。原因有以下幾點:1, 首先,CANON的售後服務要好的多。畢竟,相機是件比較容易損壞的東西。NIKON在中國針對非專業攝影師的售後服務真的令我沒什麼可誇的;而CANON要好很多;2,從鏡頭的配置而言,CANON是絕對領先的,這我們後面會說;3, 從這十年的情況來看,我對於CANON的技術革新非常有信心,而NIKON則越來越令我失望;4,現在CANON的價格要比NIKON有優勢,從機身到鏡頭。 很顯然,可能不是每個兄弟都有我這樣的機會去一一實驗CANON的器材。那就容我說說我對CANON產品的建議吧。首先,我覺得,1N是非常值得信賴的機身,如果在我手裡它能經受住考驗,對於大家來講,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如果要買EOS的機身,而且你的要求又比較高,那麼,一定要買1N。對於鏡頭,還是忍不住要和NIKON來比。我說過,如果現在再讓我選3隻單反相機鏡頭(我一般覺得3隻鏡頭是很多攝影師使用鏡頭的下限),我會選擇21,85和300這3隻,如果再加一支,會是35頭。那就從這3隻頭說吧,NIKON的廣角頭我最推崇的無疑就是上面提到的28/1。4,成像極為出色。它的對手是同樣出色的EF24/1。4。實事求是的講,這兩隻鏡頭很難分伯仲。但是,我自己還是會選擇EF24/1,4。原因很簡單,24廣角頭的視覺衝擊力要比28的強很多,而且,以我現在的取景技巧,不過分誇張超廣角的透視變形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了。也就是說,24頭使用的一些弱點是可以靠我自身的力量能解決的,所以。CANONEF85/1,2的對手如果是NIKON的85/1,4,那麼我會覺得這對於NIKON來講不太公平。因為NIKON的85/1,4的確是一支老頭,成像沒有CANON的好是很正常的。但是,NIKON還有自己的看家法寶,就是135/2的DC頭。呵呵,不過CANON自己的135/2也極出色,不輸NIKON那支。我希望NIKON能看到自己在人像頭方面的差距,再出些好頭。至於300/4這支(我不會去想用300/2,8,太不方便了),倒是比較容易解決。NIKON的300/4原來一直是我非常滿意的鏡頭,現在,我也會給CANON的300/4鏡頭在成像上打同樣的高分。可惜,對於NIKON來講,非常不幸的是,CANON的這只是帶防手震的。而對於一支長頭來說,手震是干擾成像素質最致命的因素之一。其實,每個攝影者都會感受到,如果他的選擇是CANON,在鏡頭上很明顯是有更廣闊的挑選餘地。更不要說超聲波頭的對焦速度、防手震頭的方便以及EF系列還有那麼多的TS-E的透視調整頭。關於鏡頭:前年哈蘇廠公布了對世界上幾百支鏡頭的MTF的測試,最後總結出世界上大約不到20支的頂級鏡頭,其中CANON佔了3支,NIKON一支沒有。我是很相信MTF和哈蘇實驗室的可靠性和權威性的。所以這個結果絕對值得借鑒。我不知道,我對於NIKON的失望是不是有點誇大。但是作為一個老輩的專業35毫米的老大,NIKON現在真的很可惜。作為一個使用NIKON多年的攝影者來講,我有時候也挺替NIKON惋惜的。但是NIKON這幾年的確在鏡頭上的進步很小,當CANON生產了85/1。2時它沒有動靜,CANON開發了200/1。8,它還沒有動靜。真的很可惜,當年NIKON發售300/2。0鏡頭時,無疑,每一個人都認為NIKON就是專業的代名詞啊。作者: G2來源: 新浪攝影分類精華區G2新作:2003-4-3旅遊攝影毫無疑問,旅遊攝影是所有攝影領域裡最令人感到愜意的。 從攝影的角度來說,無論攝影的過程中遇到多大的困難,你的圖片、沿途的美景以及好客的當地人的喜怒哀樂都是一生中無法忘記的。 而從生活的角度來說,作為一個旅遊攝影師意味著你的生活中會有比較多的美景、美食、香檳當然還有艷遇。 我意識到這點比較晚,大概也就只有2、3年的時間,主要是因為我作為一個旅遊攝影師是無意中被媒體發現的,而之前我的拍攝題材都要我在非常嚴酷的環境里工作。第一次作為一個旅遊攝影師的拍攝是一個關於海島的專題,有一個機構邀請了我們幾個攝影師去印度洋上的一個小島。我們住的酒店當然都是超5星的,食品,哦,就不用說了;房間,裡面的奢華也不講,酷的是我們每個人的陽台上都有一條水道,可以彎彎曲曲的順著它游到總的大游泳池裡。晚上的時候,我問同行的一個法國的「著名旅遊攝影師」(打引號的原因是在我原來的領域裡,這樣的攝影師是很被人看不起的,但拍旅遊的片子,他的確很有名,而且掙錢!!),感覺怎麼樣,他說:「哦,還可以啦,不過,條件有點差,你知道,在馬爾地夫的時候,我們住的酒店,每個房間里都會有個游泳池的……」 我聽了,當時就倒…… 拍攝前的資料準備 旅遊攝影和常規旅行最大的區別在於攝影成為旅行中的主旋律,這樣的收穫和主要觀光,間或拍些圖片的旅遊者是完全不同的。 有了一個好的準備,你的攝影工作基本就算完成了一半。制訂計劃和了解你的拍攝對象絕對是重要的,試圖在旅途中確定方向多數都行不通。在動身之前通常我會和編輯討論很長時間。好的編輯會在交給你選題的同時和你一起分析專題很長時間,還幫你搜集相當多的資料。其中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國外的書籍和期刊,也有一些來自當地的旅遊局和旅行社。我也會上網和跑去圖書館搜集一些資訊,還會從各種論壇和個人網站上了解大家對我要拍攝的地方的看法。 和編輯交流的另一個目的是了解他們雜誌(或客戶要求)的風格。無論攝影師多麼有自己的風格,也一定要和雜誌的整體風格協調,否則你們的合作不會長久的。 下一件要做的事情是看其他攝影師拍的那個地方的圖片,重要性我後面會說。 然後的工作就是準備器材、確定具體的線路和行程。雖然我自己也經常在專業的攝影雜誌上發表一些煩瑣的器材文章,並為一些專業器材廠商測試器材,但是通常還是會在動身前向有關的器材專家討教相當多的有關特殊器材的使用知識,尤其是閃光設備、特殊畫幅的相機和野外的攝影附件。我的多數題材都不是僅僅靠2個機身4隻鏡頭就可以完成的,特殊的器材和有創意的技巧非常的重要,因為編輯和讀者不在乎你到「那裡」的拍攝時間有多短,他們只要看到與眾不同的照片。 當然瑣碎的事情還會有很多,護照、簽證、機票、保險、身體檢查、各種證明要一件件的落實。 器材準備: 我的旅遊攝影中最通常使用的是35毫米相機,當然我尤其偏好旁軸相機。 旁軸相機是接近拍攝生活最適合的相機,它最大的優點首先就是輕、小,自己帶著方便、也不刺激別人。拍跟人有關的片子,最基本的是能接近你的拍攝者,並令他放鬆地接受你的拍攝。 近幾年我的喜好已經由萊卡的M系列相機轉到康太時的G系列上了。無論如何自動對焦和高速過片對於旅遊攝影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喜歡旁軸相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它的鏡頭成像好好過單反相機,尤其是廣角鏡頭。這是由於相機的結構造成的,由於沒有了反光鏡,旁軸相機鏡頭的最好一片可以儘可能的接近膠片,這樣,變形和像差可以得到最完美的校正。 但是如果有特別的需要,我也會使用單反相機,主要在使用微距和長鏡頭的時候。 CANON EOS-1V和它的前身EOS-1N是我最喜歡的單反相機。我尤其欣賞1V的防水性能,這在戶外攝影中是非常重要的。EOS-3的眼控功能我也很欣賞,在完全熟悉了以後,它異常的方便。 鏡頭: 每一件事件,無論它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一定有一個場面能夠成為最具有典型意義的畫面,而其他卻有許多幫助表現它的畫面。而決定如何處理每一個畫面,完全是攝影師內心主觀感受的寫照,所以,從理論上,每一幅畫面一定有一支鏡頭是最適合表現它的。但是實際的拍攝中很難達到。所以攝影師一般在拍攝中會慢慢的形成對鏡頭的偏好。我個人喜歡廣角鏡頭,可能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喜歡複雜的構圖和畫面,放進更多的因素。 我最喜歡的是CONTAX用在G系列上的21毫米鏡頭,它具有驚人的光學素質以及驚人輕小的便攜性。 35和75毫米鏡頭也是我常用的。LEICA M系列的35/1.4和75/1.4是我的至愛。 我基本不用變焦鏡頭,聽聽鏡頭廠商的話是怎麼說的:一些新出的變焦頭的成像質量已經非常「接近」定焦頭了。 關鍵就看你覺得對圖象質量的要求和拍到圖象哪個重要了。如果只是用在雜誌上,在要求畫面質量不高的情況下,即便是做跨頁,編輯們會認為變焦頭的和定焦頭之間的差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雖然在理論上變焦頭不可能在各個焦段上都有非常好的光學表現,但是在實用中還是有極少數的變焦頭可以取代定焦頭,我現在唯一一隻在用的就是ZEISS為新的CONTAX N1相機配的17-35/2.8頭。 如果你完全選擇定焦頭,雖然可能在拍攝中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勞,但一定會在最終看到圖片時得到更滿意的效果。我一直堅持完全使用定焦頭,除了追求儘可能好的影像質量以外,我也格外需要定焦頭的大光圈。在使用中覺得比較好的鏡頭組合是:35毫米旁軸機+21,35,75(或90)頭,再加上35毫米單反機和24/1.4,85/1.2,300/4和1.4X這幾隻鏡頭基本上就夠了。 膠片 在膠片的使用中,在幾乎任何可能和不可能的情況下,我都堅持使用低速和中速膠片。國外很多要求嚴格的雜誌都只接受品種很有限的幾種專業反轉片,我相信中國的高檔雜誌很快也會過渡到這樣的要求。 我通常使用的膠片還是那幾種: FUJI的VELVIA,拍風光一貫的非常好,在拍攝人像方面,它也表現亞洲人膚色的質感方面也很獨到。高反差高色彩飽和度高清晰度的膠片,曾經是我的標準膠片,但我現在用的少,因為我現在不喜歡誇張的東西。 富士PROVIA100F是我用量最大的膠片。RDPⅢ是現在世界上顆粒最細的E-6工藝的反轉片,雖然在反差上沒有RVP那麼大,但是一方面感光度要高一點,另外,RDPⅢ的膠片增感起來(比如說EI400)也比較容易。同時,RVP在表現有些需要準確還原的東西上是有困難的。所以,RDPⅢ是更全面的膠片。RDPⅢ是一種很「嚴肅」的膠片,適合拍比較有文化味的圖片。 柯達E100VS:很細膩,反差和色彩飽和度也很高,適合拍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美好的旅遊因素,比如說藍天和沙灘、花兒和雪山之類的。 高速片:富士PROVIA400F。要說明的一點,我很少把PROVIA400F當作ISO400來用,如果需要ISO400的片子,我通常會把RDPⅢ增感到400。而PROVIA400F我是把它增感到ISO800或者ISO1600來用的。 我從來不使用彩色負片,因為從成像的角度來說反轉片要比負片好的多,另外,雜誌和國外的圖片經紀公司都不收彩色負片作品。我也知道我的一些攝影師朋友特別喜歡用負片拍攝旅途,主要是印成照片掛在家裡或者展覽比較方便。不過我還是覺得隨著數碼輸出技術的進步和普及,用反轉片輸出成照片在質量和成本上已經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了。 我在旅途中一直在使用戶外活動專用的防水袋來保存膠片,防水倒在其次,主要是為了防塵。當然,我沒有理由不把未拍的和已拍的膠片分別放在不同顏色的防水袋裡,這樣在找膠片的時候要方便很多。防水袋最好有大大小小各種尺寸的,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放置其他攝影器材,甚至包括照相機。 在準備出發時,我會計算膠片的使用數量。如果不熟悉那個地方,只有按照自己的估計來,通常我平均下來一天會消耗15-20卷膠捲,乘上拍攝天數由此可以估計出我需要多少膠片,然後再多帶一點。 我拍攝膠片要比我認識的絕大多數攝影師都密集很多。在我看來,攝影師在拍攝中需要在對事件和場景的變化和不斷深入了解中不停的拍攝,才能最終得到令自己滿意的照片,這期間根本不應該考慮膠片的問題。 三腳架 我只用一個牌子的三腳架,就是法國的捷信。尤其喜歡捷信碳纖維繫列,其中最適合旅行攝影的2系列和3系列的,重量很輕,但是絕對的穩固。我通常使用的是1227 MK2。 如果攜帶600/4這樣重的鏡頭,我會使用2隻三腳架,分別把鏡頭和相機支起來。 如果在風很大的地方拍攝,我會把沉重的攝影包掛在架子下面,也足夠保證要求很高的穩定性了。如果攜帶的是重型的120相機或者大畫幅的器材,捷信還有3系列或者5系列的碳纖維三腳架供選擇。要提醒的是,碳纖維的三腳架不能抵抗過大的橫向切力,在運輸途中不要在它上面壓太重的東西。 旅行途中我一般都用球型雲台,通常是acra swiss的BI。不過使用球台一定要注意的是要經常清潔。 其他:閃光燈、包、數碼 我從來都是帶著閃光燈出門的,有時候甚至帶3、4個閃光燈在路上。閃光燈不光是在晚上用,在白天也經常可以拿來補光。尤其在時間緊迫,拍攝條件又差的時候,嘗試用閃光燈來帶來不同尋常的視覺效果經常對我有幫助。由於大多數採用慢門閃光同步,我不是很在乎相機的最高閃光同步速度是不是很高。 一定要帶長的閃光同步線,一根0.5米的適合拿在左手離機閃光使用。但有時候可能會不夠,需要一根更長的。 我有很多種攝影包和攝影箱,但是每次出門前我都很頭痛要帶哪些。其中使用最頻繁的是中型是雙肩攝影包和再小一點的單肩背攝影包。 最大號的雙肩攝影包只有在山嶽攝影時才有用,而中型的在一般的旅行中要靈活很多,當然,都需要可以外掛三腳架的那種。當然雙肩攝影包在取器材的時候是有點不方便的,通常我同時會配合用一個中型的攝影腰包。 我從來不在旅途中使用大型的單肩攝影包,雖然電影上的攝影大師們都是那麼做的!大的單肩攝影包裝滿了器材以後是極其沉重的,攝影師的腰會很吃力,與其那樣不如同時使用兩個小一點的單肩攝影包。 器材運輸和攝影助手 如果是一般的旅遊,肯定,輕裝是你首先要考慮的,除非有特殊的要求,定焦頭一定要讓位於變焦頭,用不上的東西一定不要帶。而對於以攝影為目的的旅行來說,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則完全不一樣。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拍攝計劃包括什麼,所攜帶的器材應該完全從要拍攝的題材來決定,該帶的東西都應該帶上。方便攜帶的,一定要帶上;不方便帶的,克服困難也要帶上。 一個最正常的專題或許需要5-6台左右的機身和2-3倍於此數目的鏡頭,加上膠捲、三腳架和其他的附件,應該會填滿4個巨大的箱子。在乘坐飛機的時候這是個問題,但是由於和我合作的機構都和當地的航空公司有很好的關係,我還沒有遇到過真正的麻煩。 當然,不是所有的時候都需要這麼多的裝備去旅行攝影。最另我愜意的一次是在柬埔寨旱季進行的一次旅行。這是一次屬於我私人的旅行,而且在動身之前,已經知道需要藉助可怕的當地交通工具(比如洞里薩河上的快艇,越野摩托車,甚至軍用直升飛機),所以我只帶了一套35毫米的旁軸相機和一台輕小的35毫米全景相機。結果幾乎所有的朋友都說那些照片是我一段時間來最感人的東西。 拍攝中一條很重要的規則就是:常常的,考慮器材的問題多了,考慮攝影本身的問題就少了! 在乘坐飛機的時候有一點是特別要注意的,一定不要讓你的膠片過X光檢查。根本不要相信X光機上說的「膠片安全」之類的話,經過幾次X光照射的膠片一定會有變化。盡量和氣地和安全檢查人員商量請他手工檢查你的膠片,反正我從來沒有被拒絕過。原來國外的機場對於放置在透明塑料袋裡的膠片都很馬虎,看看就過了,但是「911」事件以後很多機場都加強了戒備,如果不過X光,則需要用強力吸塵器從塑料袋裡收集一些氣體和微粒化驗一下後才可以通過,這或許需要一點額外的時間,所以你最好提前一點到機場。 我很依賴攝影助手,如果預算不允許,我會考慮請當地人為我扛器材,但是還是和經常配合的助手好。有次出國,我在當地請的助手換一卷膠片比我拍一卷膠片的時間還長。 關於拍攝: 一到目的地,我會立刻……不,絕對不會立刻開始工作,我會跑到當地最大的圖書市場去,看看有什麼好的拍攝當地的畫冊,立刻買下來。了解別人怎麼拍的很重要,尤其是要研究國外頂級的攝影家們是怎麼處理那個地方的。學習的收穫是:一旦知道別人怎麼拍的,你就千萬不要也那麼拍!攝影就是這樣,對於拍攝的內容你不僅要在觀點上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想法,還要在攝影語言的運用上和其他人不同。通常如果在取景器里看到在其他畫冊上似曾相識的畫面,我就不會按下快門。 這是我覺得回來可以交差的主要秘密,我的編輯不會在其他地方看到和我拍的類似的圖片,由於經常可以見到與眾不同的圖片他就會對我格外有信心。 需要拍攝的內容: 如果有可能一定要拍攝儘可能完整的當地情況,即便短時間用不上也可以用來豐富你的圖片庫存。下面是我每次拍攝中要參考的內容目錄,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需要,但是如果可能,我會把它拍得盡量完整些。 1. 主要的風景點 2. 典型的當地建築 3. 人物肖像 4. 當地人的生活環境、生活狀態 5. 典型的特色服裝 6. 購物,當地特產 7. 交通狀況、特色交通工具 8. 當地的旅遊設施,高檔酒店和特色旅館 9. 自助、徒步或一些特殊項目的旅行方式 10. 風俗和禁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 11. 氣候與天氣 12. 關於節日 13. 餐飲 14. 特色人群(包括不同的民族、職業) 15. 生態和環境 16. 地貌、地質 17. 動植物 18. 宗教 19. 其他特色文化(文字、歷史、繪畫,戲劇,曲藝,建築,雕塑,工藝品) 20. 其他:經濟、人口和民族、自然保護區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具有最典型意義的影像是一定不能夠落下的。至於什麼是最典型意義的影像則是對攝影師最大的考驗了。 拍攝中的技巧: 觀察與拍攝 我還記得十年前我第一次去西藏拍攝時的情景,那時候的圖片現在看起來依舊很難忘,但是,只是對於我,別人並不受到感動。為什麼呢,是因為我那時候還沒有看到西藏的精髓,自然也不能夠表現出它自己獨特的氣質。現在我已經又去過很多次西藏了,而且出了兩本關於那裡的圖書,返過來再看那時侯的照片,不是我現在的技術有多大提高,而是我學會了觀察那裡。很多感人的細節和場景被我觀察到,所以我才可以記錄下來。 現在我也經常用西藏作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觀察力。到達一個地方,在開始拍攝之前要先觀察一段時間,找到什麼是你最應該拍的。 通常在一個地方我會嘗試把工作分成兩段:先熟悉拍攝地點,拍攝一些浮光掠影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了解什麼是我要的,什麼是當地典型意義的影像,然後再動手真正的拍攝我認為重要的圖片。 另外,我認為在拍攝中的學習和領會也是很重要的。我常常在前往一個地區前仔細的了解該地區自己的藝術風格,然後在拍攝過程中印證這些風格,並常常在我的拍攝中借鑒它們。因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審美情趣和表現手法,偶爾模仿一下會拍出很有趣的照片。而真正的考驗在於對當地生活的理解,我希望自己能夠盡量的從當地人的視角出發去看待那裡發生的一切,而且是比較積極和樂觀的。 遠中近景、特寫 拍攝一套完整的專題一定要包括大場面、中景、特寫和運動,這樣可以給圖片編輯留下更大的餘地。 遇到特別好的影像時一定不要忘記同時要拍一幅豎畫幅的,可以給雜誌做封面用(記住,給雜誌封面拍的圖片上面要多留點空間出來,一方面是留出雜誌的名稱,另外,人們在看豎畫幅圖片時容易忽視最上面的東西)。多替編輯想想,你們會成為很好的合作者和朋友。 各種氣候和光線:晚上拍到晚上、雨雪 我不強求一定在每天的某一段時間拍照片。不過很多攝影師的老經驗永遠是不過時的,比如說清晨和黃昏的光線是最誘人的。但是中午的時間也不要浪費,可以在這時候拍攝建築內的題材。 我特別喜歡暗弱光線下的影像,因為這時候其他攝影師多數會把照相機收起來了,所以大家通常不容易看到暗光下的世界是多麼的美妙。只要有一點點的光線,我就會取出相機來拍,當然,困難是有的。有些格外嚴謹的雜誌和出版商只接受非常有限度的幾種中低速膠片。所以暗光下的暴光時間通常會長達幾秒,不論有沒有三腳架,處理起來都會是十分困難的。尤其在手持拍攝時,就同一個畫面可能需要拍攝上百幅,裡面應該會有一兩張是足夠清晰的。 還有,壞天氣是攝影師最好的朋友(!!)。無論是雨雪冰雹還是狂風大作,所有平常的生活場景在壞天氣的時候都會變得格外令人觸動。所以不要在任何時候收起你的相機。 拍攝計劃: 和拍攝記實專題不同,旅遊攝影的拍攝計劃多數是在動身之前就制訂好的,具體到某天拍什麼。到時候基本會嚴格的按照拍攝計划行事,除非有什麼重要的突發時間,比如臨時了解到了當地有難得見到的宗教儀式。 隔幾天做做筆記也是重要的,看看自己的工作完成到了什麼程度,客觀的評估一下後面工作的難度;記錄下拍攝中的經驗也對以後的工作有幫助和借鑒。 在動身之前我會和編輯溝通好,盡量不要跟文字記者一起旅行,因為他完成一項專題需要的時間要比我少的多。 我非常反對我自己既拍照片又寫文章。但是很多編輯都會說:你書都出了幾本了還怕寫嗎?其實作為攝影師觀察的角度和文字作者應該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些特殊情況下,我也只能擔負起文字工作,這時候我採取的方法是減慢拍攝速度,嘗試不為了攝影而去觀察。通常的結果都是心力交瘁,能交差就算不錯了。 和當地人交往: 在旅行途中拍攝「人」是最經常,但也是最困難的。我自己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尤其我特別喜歡用廣角鏡頭拍人。如果希望拍到自然的圖片,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交流」。 我個人不喜歡用長鏡頭抓拍人物。用長鏡頭拍的人物多數會給人一種隔膜感,很難令人有在現場親歷的感覺,而在旅遊攝影中「親歷」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最常用的是75-90mm的鏡頭拍人像,可能會距離被攝者比較的近,所以需要他們能夠接受你。 強調一下,拍到最自然的圖片的方法是「交流」。不一定需要語言,一些微笑、眼神都可以。如果你從事的不是突發新聞攝影工作,那麼使用「非偷既搶」的方法來拍照片只能拍到一些膚淺的影像。最好的辦法是混進當地人中間,先讓他們接受你,視你如無物,然後拍攝。我發現光明正大的拍照片效果通常會好很多。 的確在有些地區,當地人對攝影了解很少,風俗認為被拍攝是不好,如果被攝者堅持這樣認為,而你又無力改變他們的想法,最好不要堅持拍攝,以免激怒他們。 可以帶一個一次成像相機,在拍攝的時候也給你的被攝者留下些紀念。在一些貧窮的地區,很多人還沒見過自己的照片,這樣你很容易得到他們的歡心。 另外要說的是,不要試圖擺弄你的拍攝對象。現在的讀者都很容易辨別你的照片是抓拍的還是擺布後拍攝的。 保護好你自己和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 旅遊攝影不算最危險的攝影工作,但也絕對不算最安全的攝影工作。即便在很危險的地方旅行,搶劫也不是攝影師很容易遇到的事情,但在許多地方小偷絕對是防不勝防的。不要過分炫耀你的器材是很重要的,另外在出發前最好要把所有器材的編號都記錄下來,萬一丟失了什麼器材還可以向當地警方提供。 旅行攝影是一件艱苦的工作,經常需要早晨4點就起床,或者背著沉重的器材在山地里跋涉一天。即便在城市裡,有豪華的酒店和美味的菜肴,工作的壓力還是會讓你感受不到這些。在拍攝的日子裡我憎恨每一頓飯,因為它要佔用我的拍攝時間。但是持續過高的工作強度無助於你的拍攝,你的觀察力會下降,在需要舉起相機的時候除了疲勞以外你還會感覺到麻木。 所以安排好自己的作息,讓你始終保持在機警的狀態是重要的。我很喜歡和我們家領導一起拍照片的旅行,她會在我需要的時候把我押進一家不錯的飯館,或者關注諸如在熱帶拍片一定要準備冰袋之類的事情(或者在我病了時候幫我安排急救什麼),讓我可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攝影本身上。 在野外的攝影中尤其如此,不要過分透支自己的體力,尤其在天氣經常發生變化的地區,體力耗儘是很致命的。平時常常和你的朋友進行一些戶外的野營活動對保持身體的健康很有幫助。 後期工作: 其實拍攝完的沖洗和整理工作也非常重要,仔細分析每次的拍攝成果才能讓下次的拍攝更出色。 另外還有兩點要格外重要。 首先,一定要在你熟悉而且質量穩定的店鋪沖膠片,我極少在拍攝當地沖膠片。 另外,婚紗攝影師中流行著一句明言:「千萬不要把拍壞的照片讓顧客看到!」旅遊攝影也一樣,整理出圖片後,千萬不要把拍壞的片子給編輯看。讓他們覺得你所有的照片都是一樣的精彩吧。 通常我會自己初步選擇圖片,一個大的城市的旅遊專題或許需要20張圖片,而我會拍4000-8000張左右的圖片,然後先大概選出60-80張給圖片編輯看。如果給的再多,他們一定會把我認為不好的片子給發出來。這一階段的交流也很關鍵,否則編輯很可能不了解你認為重要的圖片,把它摒棄或者發不適當的尺寸。 然後就是排版,在這個過程中,我經常會尋求給設計人員一些我的意見,當然,多數都不會被採納。雖然我經常在當時感到無奈,但是多數情況下在雜誌出版2個月後我會感覺到滿意。
推薦閱讀:

自行火炮算坦克嗎?
電影中出現大型軍用武器是否都有軍方支持?
我軍是不是只裝備了59,96,99式坦克?
為何步槍,衝鋒槍標準子彈匣的裝彈數多是30發?
比起拿破崙時代的排射槍斃,為何不採取裝備十字弩的散兵對戰?

TAG: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