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東莞芙蓉寺導遊詞(改)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東莞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東莞黃江芙蓉寺始建於明朝末期崇禎十二年仲秋(見原舊址供奉的銅鐘記載),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該寺位於東莞市黃江鎮寶山森林公園內,東莞舊八景之一的"石翁芙蓉"就是因寺而名的。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昔日的芙蓉寺曾香火鼎盛,慧燈高照,慈風飽浸,法鼓長鳴,進山朝拜禮佛的信男信女絡繹不絕,後因侵華日軍進駐騷擾等方面的原因,致使芙蓉寺於解放前夕倒毀。

半個世紀以來,當地民眾對芙蓉寺倒毀的相惜之情和懷念之意綿長濃郁,社會各界對芙蓉寺遺址的踏訪和追念也從未間斷。改革開放後,民間對修復芙蓉寺的呼聲日益強烈和高漲。

於2004年釋了空法師與這塊沉寂已久的福德寶地感應互動,心心相印。當下發願:此地即此,迎難擔當,隨順眾生,接續慧命。

十方善士傾力捐助,於2005年6月25日奠基動工。一期工程山門、居士樓、天王殿於2007年1月21日竣工啟用,並舉行佛像開光儀式。當日,法雨甘露,慈容善臉,十方信眾,諸山長老,同注盛況,共享發喜。

寺邊兩棵百年古樟參天之勢,述說著古剎曾有的鼎盛。

在東莞市民宗局、廣東省樟木頭林場、黃江鎮人民政府的大力主持下,芙蓉寺修復擴建於2005年6月25日奠基動工,廣大善士捐助1000多萬元,一期工程山門、居士樓、天皇殿於2007年1月21日竣工啟用,並舉行佛像開光儀式。近年來,慕名前來芙蓉寺參觀、取經朝拜的善男信女和遊客不斷增多,未來芙蓉寺有望成為最令人嚮往的佛教勝地和旅遊勝地。

芙蓉寺大鐘

明崇禎十二年製造的青銅器,高87公分,直徑55公分,周長155公分,重250公斤。此鍾原保存於芙蓉寺內,是和尚上山砍柴、念拂、用膳、作息、傳遞信號的僧鍾。寶山芙蓉寺由於長年失修毀壞後,雞啼崗群眾將次鍾收藏於黃氏宗祠內存放至今。

寶山石瓮出芙蓉

主峰筆架山西北山麓建有芙蓉寺,寺的兩側有兩條小溪潺潺流過,距寺40米處交匯合注,直瀉中空的石瓮形巨石,奔響如雷,瓮中水花翻滾四濺,狀若芙蓉,蔚為壯觀。故稱:"寶山石瓮出芙蓉"。

瑞像祥光

據承建新"芙蓉寺"的"殷祖古建園林工程公司"老闆董博介紹,重建施工期間,2006年4月4日下午4時許,2007年11月16日,2007年11月18日,2007年10月17曰,數次出現瑞像祥光。

寺與景的瓜葛

現存於黃江鎮雞啼崗黃氏宗祠內有一鑄鐵古鐘,"重二百餘斤"。據傳,為寶山芙蓉寺所供奉,鑄刻有"崇禎十有二年仲秋吉旦立……"銘文字樣。以此推算,寶山芙蓉寺建成於崇禎十二年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史料載,該寺興盛於清朝中近期,衰落於清朝末期,凋敝於民國中期,毀於解放前夕。清朝中近期,芙蓉寺香火鼎盛,遊客如織,在東莞乃至惠陽、博羅等周邊地區頗負盛名,眾多善男信女遠道而來,參拜許願。芙蓉寺位於群山合抱之中,四周古木參天,被列為"寶山八景"之首。

應該說,芙蓉寺是由東莞舊八景"石瓮芙蓉"洐生出來的一個景點(古剎鐘聲)。寺因水而名,水因寺而生;寺傍水而建,水繞寺而流;寺與水相依,動與靜相宜。

如果寺有四百年,那景就更悠遠。如水流穿石成瓮,那又何止千年……

重建之路

近年來,經多方努力,森林公園的建設已初具規模:佔地60畝、總投資5000萬元、東莞市目前規劃最大的佛教道場--芙蓉寺修復工程自2005年分三期投入建設,現已完成一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目前已對外開放。由於此寺在東莞民間影響極大,開放後香客如織,佛事活動較為頻繁。


推薦閱讀:

導遊詞泰山3篇
普陀山——我來為你當導遊!
港女導遊狂罵遊客7分鐘 影片熱爆大陸
我曾是一名涉外導遊,這個行業太特殊了
中國遊客被驅逐 導遊苦惱遊客素質太差

TAG:東莞 | 導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