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
07-24
——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 汕尾地區民間藝術歷史悠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且有「漁米之鄉」和「戲劇之鄉」美稱,她不但孕育了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三個稀有劇種(是全省四個「天下第一團」中的三個),而且民間藝術種類繁多。在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戲曲、消費習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等幾大類中有31個項目已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13個項目入選省級;滾地金龍、陸豐皮影戲等5個項目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汕尾漁歌等四個項目,已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些民間藝術有的是全省唯一的,有的甚至是全國唯一的民間藝術。這裡我們介紹我市部分文化項目,以饗讀者。 ——編者 陸豐皮影戲 陸豐皮影戲是我國三大皮影系統之一的潮州皮影的唯一遺存,陸豐市皮影劇團是廣東省唯一的專業皮影劇團。陸豐皮影戲一直在民間生存、發展,有古代閩南語系的基因,又得海陸豐民間習俗的孕育,唱腔音樂豐富,地方特色濃厚,繪畫、雕刻精緻,表演生動逼真,優雅可觀。 陸豐皮影歷史悠久,形成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普及於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戰亂時期,其他戲劇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戲班仍活躍在周邊鄉鎮,可見皮影戲的群眾基礎深厚,有很強的生命力。新中國成立後得到復興和發展,在繪畫、音樂、製作、表演、效果及舞檯燈光等方面,都為世人所矚目,所到之處,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少年兒童更為喜愛。演出區域不斷擴大,不但到過粵北地區的各市、縣及廣州等地,還在福建幾個市縣留下足跡。1975年之後,多次赴京參加匯演及演出,所演劇目如《戰惡獸》、《雞與蛇》、《龜兔賽跑》、《飛天》、《雞斗》、《哭塔》等廣受好評。1987年前往日本兵庫縣,進行為期7天的友好訪問演出,日本五家電視台和十幾家報刊都播放演出實況和載文讚揚。1991年赴香港參加國際綜藝合家歡演出三場,香港幾家電視台和十幾家報刊都予播放和載文好評。 「陸豐皮影戲」2006年已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河田高景 河田高景的直接起因是延續了六百多年歷史的廣福庵廟會。廣福庵一年一度的廟會最初是由廟會中比賽誰家供神的閹雞肥大,發展到比賽哪村製作的粉景份量足、高度大、工藝巧,逐漸發展為比賽「河田五甲」中哪一甲最能製造新奇花樣以示己方心靈手巧,從而形成由「人+活物+道具」共同構成的「活動風景」,即河田高景,最終實現由「靜景」到「動景」質的飛躍。高景形成後,湧現了一大批技藝超群的制景藝人,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傳神作品。並將出景時間鎖定在每年正月十九、二十兩天,逐步形成傳統賽事和出景路線,最後到達廣福庵集中評比、交流。整個過程熱鬧非凡,賽事牽動四鄉八里及周邊地區。河田高景從此聲名鵲起。 河田高景的突出特點是「高、奇、險、巧」。「高」是指景旦所在的空中位置高,一般為兩丈(6米),景旦往往超過屋脊高懸於空中,惹得萬民圍觀爭睹;「奇」就是高景造型奇特、題材新穎、出人意料;「險」是指高景僅由一根長8米的鍛造並彎曲定型的小鋼筋獨立支撐,看起來無依無托,隨時有「摔下來」的危險;「巧」是指全景各有機單元巧妙組合,奇特考究,尤其是景梗的「來龍去脈」不能暴露,留下懸念讓觀眾去猜測、爭論。高景一般由「景床」、「景梗」和「景物」三部分組成,演出時每架景除景童、景旦外一般要配「四抬、四護、二叉(或四叉)」、前後指揮各1人,共12—14人,全景重約100—150公斤,由8人(4人一組)輪流抬著前進,因而從製作到成功演出,要動用一定人力、物力、財力,並在技藝精湛的民間藝人指導下方能完成。 河田高景充分體現河田客家人民酷愛藝術的鮮明個性和「集體創作、團隊協作、友誼競技」的團隊精神,對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傳統、活躍城鄉人民文化生活以及聯絡海外僑胞感情、凝聚力量、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現實價值。 2003年,河田鎮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 「河田高景」2006年已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正在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大安滾地金龍 陸豐大安鎮南溪村建於明代,歷來民間藝術承傳聲譽甚好,1996年被廣東省文化廳授予「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南溪「滾地金龍」被編入《中國舞蹈志》。 南溪村老文人黃天樞所拱藏書和「滾地金龍」及其武術隊的組織者黃親等稱,「滾地金龍」始創於南宋明嘉靖年間,黃氏光昭公一支從福建漳州移居廣東陸丰南溪村,並帶來「滾地金龍演史傳」。黃氏南溪「滾地金龍」繁衍了十七代,代代都有繼承傳統的藝人。後來又由該村的金龍藝師、傳統武術師傳授給陸豐潭西鎮深溝村,大安鎮的安博、下安聯、頂潭、安塘村,西南鎮的兩軍、下答村,陸豐城東鎮的上神山村等。 南溪村「滾地金龍」演出時由二人進入「龍身被套」,一人舞龍頭,一人舞龍尾。整個表演過程分為「開場見禮」,「打圍巡洞」,「游潭戲水」,「伸筋洗鱗」,「伏蟄聞雷」,「迎雷起舞」,「駕雲飛騰」,「收場還禮」八個舞段,模仿龍的旋舞飛騰、戲水嬉耍、沉思奮醒、柔靜盤曲、勇猛奮進等精彩動作,伴奏用威武雄壯,嘹亮開闊的海陸豐正字戲的「牌子大鑼鼓」,大嗩吶按不同的情節表演而吹奏不同的曲調,有《宮娥怨》、《哭皇天》、《山坡羊》、《八板頭》等。 「滾地金龍」承傳至今,得到各級黨政領導和文化主管部門的重視和關心,南溪村委會向來也很關心並支持該項目的活動,常派幹部配合舞隊到各處演出,搞好村落之間的聯誼團結,還專門安排場地,方便舞隊訓練,幫助總結經驗,制訂有關規章制度,力使年年訓練不間斷,代代都有接班人。「滾地金龍」在各處表演影響較廣,1986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電視部舉辦的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榮獲三等獎;1989年10月應邀參加廣東省第二屆歡樂節演出二十多天;1996年10月參加亞太地區帆板錦標賽開幕和閉幕式演出;2002年1月參加廣東省首屆民間表演藝術(動物舞蹈)大賽,榮獲「肇慶奧星杯綜合舞」金獎;2002年10月參加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表演大賽,榮獲金獎;2002年5月參加廣東省民間表演藝術湛江邀請賽,榮獲金獎;2005年8月參加第七屆中國民間藝術「山花獎」暨民間藝術表演賽,榮獲「優秀作品」獎盃。2005年11月參加廣東省嶺南民間藝術匯演獲金獎。 「滾地金龍」2006年已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汕尾漁歌 汕尾漁歌產生於宋、元時期,分布於汕尾(原汕尾鎮)、捷勝、馬宮、鮜門、小漠、碣石、甲子。漁民,俗稱「疍民」,漁歌亦稱「疍歌」。屈大均在《廣東新語》卷十二中提到:「疍人亦喜唱歌。婚夕兩舟相合,男歌勝則牽女衣過舟也。」汕尾漁歌是汕尾群眾在勞動和生活中所唱的歌曲。漁民分為陸上漁民和海上漁民兩種,海上漁民又分為「拖船」漁民和「甌船」漁民。傳統的汕尾漁歌是指甌船漁民所唱的歌調,具有極為鮮明的藝術風格而自成一體。 汕尾漁歌主要反映漁民的海上生活,是甌船漁民用閩南方言(福佬話)歌唱的疍歌。甌船漁民是一個喜歡用歌聲抒發和表達內心情感的社會群體。他們在日常勞作中會伴隨勞動的節奏情不自禁地哼起漁歌,大體有捕魚歌、戀情歌、婚嫁歌、斗歌、生活情趣歌、後勤服務歌等內容。歌曲的曲式簡短,多為七言四句體,基本上保留著民歌五音調式,每句都加有襯詞,樂曲有明顯的有音無義的拖音,還有「復沓」,亦即拖腔處唱詞的重複。曲式、調式獨特,旋律發展有特殊的節奏型。歌詞結構工整,漁歌詞、韻襯字以及主幹音、落尾音等都有自己固有的特點。它的節奏和緩,音韻和諧,旋律優美細膩,可分為擔傘調、東風調、豐收調、姑妹腔、大紜歌等調式。語言不但簡樸通俗,而且生動活潑、饒有風趣,充滿江海生活的韻味。 「汕尾漁歌」2006年已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正在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玄武山廟會 玄武山位於陸豐市碣石鎮北郊,雖是一座海拔高度只有35米的小山丘,但因山上有座元山寺而聞名海內外。元山寺始建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最初為奉祀「玄天上帝」的真武廟。明萬曆五年(1577年),駐碣石衛總兵侯繼高主持改建,擴大規模,同時供奉玄天上帝神像和釋迦牟尼佛像,居僧禮佛,成為釋道匯流的寺廟;此後,民間便有了演戲、文藝巡遊等娛神活動。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起,玄武山的神誕戲、迎神戲、送神戲、重陽戲等已形成規例,定於正月、三月、九月、臘月演出。同時,各村社也組織文藝節目到玄武山祝賀,遊行於大街小巷,熱鬧非凡,引來了四里六鄉的群眾前來觀看。最隆重的要數玄武山正月求籤活動,尤其是正月初四求「落馬簽」,更是盛況空前,廣大信眾於初三子夜從四面八方雲集玄武山,在「佛祖」爐前禱求靈簽。如此習俗持續一個春季,堪稱玄武山一年一度的新春廟會。 玄武山廟會另一重要內容就是元山寺重光慶典活動,它是碣石地區民族民間藝術花會,歷來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元山寺重光慶典始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丙申歲)。此後每十年為一屆(凡公元紀年末位「6」字、天干丙歲)舉辦元山寺重光慶典活動,並形成規例。由於慶典活動內容繁多,必須提前產生理事機構,做好籌集慶典資金、修繕裝飾廟宇、重光佛像神位、組織文藝節目等籌備工作。並擇定慶典活動的日期,一般多選擇在當年農曆十月或十一月。慶典期間,整個碣石城張燈結綵、火樹銀花、鼓樂喧天,好戲連台。舞獅、景壇、扛大旗、挑花籃、錢鼓舞、踩高蹺、竹馬戲、龍燈、獅燈、魚燈、八獸燈等民間傳統文藝節目排成長龍隊伍,遊行大街小巷。觀者如堵,萬人空巷,氣氛熱烈,場景壯觀。 「玄武山廟會」今年(2011)6月已入選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暗物質大發現!來自諾獎得主丁肇中的預言
※貧富是由物質多少來衡量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物質基礎窮一時,思維定勢窮一世
※時間跟空間和物質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