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成工業機器人最大消費市場!機器取代人類還遠嗎?
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工業機器人是智能製造騰飛的重要基礎。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和強國之基。在全球產業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調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國頒布了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綱領《中國製造2025》。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從《中國製造2025》重點突破領域可以看到智能製造的核心地位。智能製造是從端到網的層層遞進發展,可以細分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和深化互聯網在製造領域的應用三個方向。智能裝備和產品是智能製造的端,工業機器人則是智能製造的重要基礎。
中國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工業機器人國家,但競爭也更激烈。工業機器人在發達國家已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日本和德國憑藉先發優勢和技術積澱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具備領先優勢,四大家族佔據了工業機器人約50%的市場份額。我國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速近5年一直處在較高水平,2014年一舉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我們認為我國人力成本上升、工業機器人成本回收期的縮短、工業機器人密度的差距都將維持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景氣度,中國還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工業機器人國家。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機器人產能將成倍上升,但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中,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受限於進口嚴重限制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突破核心零部件生產的本土企業具備大規模產業化基礎,在競爭中具備優勢。工業機器人的產業鏈上中下游分別為零部件、本體和集成,我國企業大多集中在集成端,承擔系統二次開發、定製部件和售後服務等附加值低的工作。這是由於核心零部件尤其是RV減速器的進口抬高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成本,嚴重製約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工業機器人零部件亟需國產化突破,並且是規模化量產的突破,否則沒有意義。國內具有機器人零部件研製、本體製造和系統集成能力的機器人企業才具備大規模產業化基礎,能在接下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
重點公司推介:我們按產業鏈條整理了智能製造工業機器人上中下游的新三板公司,其中重點推薦上游企業華恆股份、北超伺服、樂創技術,中游企業福德股份,下游企業伯朗特、沃迪裝備、江蘇北人。
風險提示:機器人下游應用領域需求不景氣的風險,核心零部件不能得到量產的風險。
來源:安信研究 作者:安信新三板諸海濱團隊
報告內容1談智能製造,離不開工業機器人1.1.中國製造2025,締造「製造強國」戰略
《中國製造2025》,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為推進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國務院組織編製並於2015年5月8日正式發布了《中國製造2025》,對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作了整體部署。《中國製造2025》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
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
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
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製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1.2. 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2025的靈魂
1.2.1. 「智能製造」願景描述
智能製造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將智能裝備通過通信技術有機連接起來,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並通過各類感知技術收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通過工業乙太網等通信手段,上傳至工業伺服器,在工業軟體系統的管理下進行數據處理分析,並與企業資源管理軟體相結合,提供最優化的生產方案或者定製化生產,最終實現智能化生產。
智能製造不是空穴來風,它與德國提出的「工業 4.0」方向趨同,是我國乃至世界製造業的發展方向。智能製造的提出遠早於《中國製造2025》,最早是以「改造和提升製造業」的形式提出。
1.2.2. 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
《中國製造2025》要推動的是智能化升級。自動化是我們所處的工業3.0版本,《中國製造2025》更強調的是推動信息化升級,達到智能化。在智能製造中,「端」——智能裝備通過通信技術有機連接起來,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通過各類感知技術收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通過「網」——工業乙太網等通信手段,上傳至「雲」——工業伺服器,在工業軟體系統MES的管理下進行數據處理分析,並與企業資源管理軟體ERP相結合,優化生產方案、實現定製化生產,形成「設計-開發-質量管理-服務」的閉環。
從《中國製造2025》重點突破領域可以看到智能製造的核心地位。製造業覆蓋很廣,必須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中國製造2025》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需求,選擇10大優勢和戰略產業作為突破點,力爭到2025年達到國際領先地位或國際先進水平。它們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我們對著十大領域的發展重點/應用示範工程,七大領域對智能製造有著明確相關要求。
1.3. 智能製造,工業機器人領舞
1.3.1. 智能製造是從端到網的智能連接
根據我們對行業的實際訪談,得知:智能製造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自動信息化」、「互聯化」到「智能化」層層遞進、演變發展的。產業鏈涵蓋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工業軟體及將上述環節有機結合的自動化系統集成及生產線集成等。
1.3.2. 工業機器人是智能製造的重要基礎
智能裝備和產品是智能製造的實現端,工業機器人是智能裝備的重要基礎。智能製造實際是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的融合發展,可以細分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和深化互聯網在製造領域的應用三個方向。三個方向中,智能裝備和產品是智能製造的實現端,智能裝備和產品中,最為重要的體現則是工業機器人。機器人替代人工生產是未來製造業重要的發展趨勢,是實現智能製造的基礎,也是未來實現工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保障。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製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應用需求,工業機器人將為智能製造中智能裝備的普及代表。
2中國是最具潛能的工業機器人發展國家
2.1. 工業機器人在發達國家已經獲得快速發展機器代人熱潮使工業機器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工業機器人誕生於上世紀40年代的實驗室里,20多年後才在日本開始產業化。 21 世紀以來,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技術的不斷進步,各國陸續進行製造業的轉型與升級,出現了機器人替代人的熱潮,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裝備備得到了快速發展。據國際機器人工業聯合會統計, 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22.92萬台,同比增長28.7%。2008年至2014 年,工業機器人期間複合增長率達到30.7%,正處在快速發展期。工業機器人已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電氣、金屬和機械等領域,在機器人替代人工生產是未來製造業重要的發展趨勢,是實現智能製造的基礎,是未來實現工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保障。
日本、德國的工業機器人水平全球領先,四大家族為全球主要的工業機器人供應商,這主要因為他們具備先發優勢和技術沉澱。日本在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減速機、伺服電機等)的研發方面具備較強的技術壁壘。德國工業機器人在原材料、本體零部件和系統集成方面有一定優勢。從全球來看,日本和歐洲是工業機器人的主要產地,ABB、發那科(FANUC)、庫卡(KUKA)和安川電機(YASKAWA)這四家企業是工業機器人的四大家族,成為全球主要的工業機器人供貨商,2013 年四大家族工業機器人收入合計約為50 億美元,佔據全球約50%的市場份額。
2.2. 工業機器人在中國還有很高發展潛能
2.2.1. 我國已成為工業機器人最大的消費市場,景氣度仍在提升
對比工業發達的日本、德國和美國,我國工業機器人需求增速的走向與他們大致相同,但增速一直較高。在2013年以前,日本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但自2011年以來日本工業機器人的增速較為平緩。201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一舉成為全球最高, 201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57096台,同比增長56.7%,銷量第一的市場位置繼續保持。
2.2.2. 未來這種趨勢會保持嗎?
從機器人保有密度上看,會。取每萬人擁有的機器人數量為機器人保有密度指標,我國2014年為36台/萬人,日本為314台/萬人,德國為292台/萬人,韓國為478台/萬人,中國台灣為138台/萬人,全球平均為66台/萬人。我國的機器人保有密度不僅與先進工業國家有差距有十倍之多,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都有翻番空間,這種差距也間接的顯示了未來工業機器人的需求空間。
從機器人的成本回收期看,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製造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從2010年都 30916萬元增長到2014年的51369萬元,年均增速達到13%。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資料,工業機器人的成本逐年遞減4%。以165KG 的六軸機器人為例,其回收周期將由2010年4.96年下降到2016年1.22年。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老齡化的加劇,我國數量龐大、低成本勞動力優勢在逐漸喪失,基礎性工作招人越來越難。工業機器人成本的下降,機器人的投資回收期還將進一步縮短,將有助於機器人逐步實現勞動力替代。
機器人換人的節奏仍然沒有結束,隨著人工成本進一步提升,機器人價格進一步下滑,機器人在下游應用的領域逐步拓寬,機器人需求仍然保持景氣向上。
2.2.3. 國產機器人迎來巨大替代空間
工業機器人的市場目前被日本四大家壟斷,國產化的替代空間還很大。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較晚,受零部件供應、相關技術和加工工藝等因素影響,中國市場上工業機器人基本被以ABB、庫卡、發那科和安川四大巨頭為主的國外機器人品牌佔據著,國產機器人品牌僅占約8%的市場份額。中國處於工業機器人生產的產業鏈下游,多數廠商承擔系統二次開發、定製部件和售後服務等附加值低的工作。隨著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的迅速擴大,國內企業的自主研發投入的不斷加大,研發能力不斷提升,未來幾年將拉近與國際廠商的差距,國產機器人將填補巨大的替代空間。
3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分析
3.1. 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工業機器人具備在高危環境下生產、生產效率高、穩定性強、精度高等特點,它是通過編程或示教方式實現自動化,同時具備擬人形態及功能的裝置,主要由本體、伺服電機、減速機、控制器、感測器等核心零部件構成,操作系統包括伺服系統、控制系統、視覺系統等。
機器人自動化行業按產業鏈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生產核心零部件:包括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器;中游是本體生產商,包括工業機器人本體、服務機器人本體。下游是系統集成商,包括單項系統集成商、綜合系統集成商。
工業機器人優於傳統的機械設備的原因主要在於上游的關鍵基礎部件。從結構上來看,工業機器人由控制系統、驅動系統和執行機構組成,分別對應控制器、伺服電機和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從成本上來看,核心零部件占工業機器人成本大頭,約72%左右。多軸工業機器人的成本構成中,機械本體約佔22%;伺服系統約佔24%;減速器系統約佔36%;控制系統約佔12%;其他外設約佔6%。
我國工業機器人主要集中在本體和集成端,原因在於核心零部件缺失嚴重抬高國內工業機器人成本,制約行業發展。多數廠商承擔系統二次開發、定製部件和售後服務等附加值低的工作。關鍵基礎部件中,減速器控制器在國內大部分知名機器人本體製造企業均已實現自主生產,但和國際水平仍有差距;而另兩個關鍵基礎部件——伺服電機和減速器,仍大量依賴進口。全球減速器行業集中度很高,兩家日本公司納博特斯(Nabtesco)和哈默納科(Harmonic Drive)控制的全球機器人減速器市場超過75%(工業機器人用減速器軸承的開發與應用,《機械工程師》2015年第5期),包括ABB、FANUC、KUKA、MOTOMAN在內的國際主流機器人廠商的減速器均由以上兩家公司提供。國內機器人市場主要採購以上兩家企業的減速器,但採購成本往往較高,這成為了制約國產機器人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國產機器人比進口機器人貴,原因在零部件上。根據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4-2019年中國釹鐵硼永磁材料產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目前一台165kg焊接機器人成本國內約為29.9萬元,而國外大約為16.86萬元。零部件成本差異是造成國內外機器人成本差距的最大因素,其中減速器是成本差異最大部分,國內和國外和成本比達到4.4,控制器的國內外成本比,達2.6,伺服電機(驅動)的國內外成本比為1.68(1.95)。國內的材料消耗也更大,如在永磁同步伺服電機中釹鐵硼材料成本,國內單體用量比國外高接近1倍。
3.2. 核心零部件——市場需求廣闊,亟需國產化突破
國內減速器、伺服電機市場需求廣闊。一般而言,一套工業機器人的一個手臂需要配備一個減速器和伺服電機,那一套工業機器人需要配備4-6個減速器/伺服電機和1套控制系統。根據世界機器人協會的預測, 2015-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保持12%的年增長率,分別達到6.395萬台、7.162萬台和8.022萬台。假設平均一台工業機器人平均配備5個減速器/伺服電機,工業機器人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的2015-2017年的需求量將達到31.98萬套、35.8萬套和40.1萬套。
工業機器人零部件亟需國產化突破,並且是規模化量產的突破,否則沒有意義。減速器是國內機器人產業必須攻克的關卡,儘管研發過程漫長充滿挑戰,也有少數公司經過多年研發,生產出了減速器,但未大規模量產。日本減速器掌握減速器市場的絕大份額,大規模量產,生產成本低,掌握了定價權。根據我們的草根調研,國外進口RV減速器價格是國內企業減速器產品的3倍,他們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擠壓中國品牌。國內即使研發出合格的減速器,也得量產才有意義。否則沒有量,就算技術達到日本標準,日本四大家機器人公司同樣不會買中國的。
3.2.1. 減速器——機器人的關節,不能缺失之痛
減速器對機器人意味著什麼?精密減速器,是一種精密的動力傳達機構,它利用齒輪的速度轉換器,將電機的迴轉數減速到所要的迴轉數,並得到較大轉矩的裝置,從而降低轉速,增加轉矩。精密減速器是工業機器人最重要的零部件,工業機器人運動的核心部件「關節」就是由它構成,每個關節都要用到不同的減速機產品。
按結構不同,工業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可以分為五類,RV減速器和諧波減速器是工業機器人最主流的精密減速器。精密減速器按照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諧波齒輪減速器、擺線針輪行星減速器、RV減速器、精密行星減速器和濾波齒輪減速器五類。在精度、扭矩、剛度、傳送效率等衡量減速器的各個性能指標上,它們各有不同。其中,RV減速器和諧波減速器是工業機器人最主流的精密減速器。
RV減速器和諧波減速器是工業機器人中使用最主要的減速器,RV減速器在先進機器人傳動中有逐漸取代諧波減速器的趨勢。世界75%的精密減速器市場被日本的Harmonica Drive 和Nabtesco佔領,其中Nabtesco生產RV減速器,約佔60%的份額,Hamonica Drive生產諧波減速器,約佔15%的份額。RV減速機主要用於20公斤以上的機器人關節,諧波用在20公斤以下機器人關節。RV減速器不像諧波減速器那樣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運動精度會顯著降低,在先進機器人傳動中有逐漸取代諧波減速器的趨勢。但由於RV減速機組成零件更複雜,承載強度更高,不光製造難度要比諧波減速機大,其生產線投資規模遠大於諧波減速機。
回顧減速器兩巨頭的前世今生,他們的減速器業務都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如Nabtesco的RV減速器,前身正是帝人精機的主流產品。70年代開始,帝人精機減速器作為挖掘設備驅動馬達的核心部件使用。80年代早期,應世界主要機器人製造商要求,帝人精機改進了RV減速器,使之更加精準可靠,符合機器人製造行業的嚴格要求。取得了精密擺線針輪RV減速機專利後,於1986年開始批量生產,從此開始為現代工業機器人的關節應用進行配套。可見,減速器是需要時間積澱成功的。
我國精密減速器為起步晚,逆襲挑戰重重。相比日本巨頭幾十年的積澱,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研究開始較晚,技術不成熟,形成了精密減速器不能自給自足的局面,嚴重依賴進口。RV減速器需要傳遞很大的扭矩,承受很大的過載衝擊,保證預期的工作壽命,因而在設計上使用了過定位結構,加工十分困難。看似簡單的RV減速器,實則是對我國工業基礎系統的挑戰。昂貴進口的通用機床不一定能生產出精密零部件,不是僅僅引進幾台進口設備就可以生產製造出來的,沒有吃透相關材料、熱處理、工藝等是不可能生產出精密減速器的。國內有部分公司在技術水平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也未形成較大的銷售規模。
國內涉足RV精密減速器的公司有上市公司秦川機床、上海機電、巨輪股份,新三板公司有唯一標的恆華股份,非上市公司有南通振康、恆豐泰、武漢精華、上海精華、山東帥克等,涉足諧波減速器的有非上市公司蘇州綠的諧波傳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技美克諧波傳動有限公司等。
3.2.2. 伺服電機:工業機器人的必不可少的關鍵零部件
機器人電動伺服驅動系統是利用各種電機產生的力矩和力,直接或間接地驅動機器人本體以獲得機器人的各種運動的執行機構,通常由伺服電機以及伺服驅動器組成。除了可以進行速度與轉矩控制外,伺服系統還可以進行精確、快速、穩定的位置控制。伺服電機是指在伺服系統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動機,是一種補充馬達間接變速裝置,它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
機器人對關節驅動電機的要求非常嚴格,交流伺服電機在工業機器人中得到廣泛應用。機器人對伺服電機的嚴格要求:
1)快速響應性,電伺服系統的靈敏性愈高,快速響應性能愈好。
2)起動轉矩慣量比大,在驅動負載的情況下,要求機器人的伺服電機的起動轉矩大,轉動慣量小。
3)控制特性的連續性和直線性,隨著控制信號的變化,電機的轉速能連續變化,有時還需轉速與控制信號成正比或近似成正比,調速範圍寬,能使用於1:1000~10000的調速範圍。
4)體積小、質量小、軸向尺寸短,以配合機器人的體形。
5)能經受得起苛刻的運行條件,可進行十分頻繁的正反向和加減速運行,並能在短時間內承受數倍過載。交流伺服驅動器因其具有轉矩轉動慣量比高、無電刷及換向火花等優點,在工業機器人中得到廣泛應用。
目前國內高端市場主要被國外名企佔據,主要來自日本和歐美,未來國產替代空間大。目前國外品牌佔據了中國交流伺服市場近 80%的市場份額,主要來自日本和歐美。其中,日系產品以約 50%的市場份額居首,其著名品牌包括松下、三菱電機、安川、三洋、富士等,其產品特點是技術和性能水平比較符合中國用戶的需求,以良好的性價比和較高的可靠性獲得了穩定且持續的客戶源,在中小型 OEM 市場上尤其具有壟斷優勢。未來五年,我國伺服系統行業受益於產業升級的影響,將保持較快增長,國產替代空間還很大。
國產伺服產品將重現國產發頻器癿光輝歷程,進口替代加速迚行。起步相對較早的國產變頻器已經在 OEM 市場取得較好成績,而國產伺服產品技術正在不斷進步,我們認為本土伺服產品未來有望複製國產變頻器的發展路線,在 OEM 進口替代市場取得較大突破。
中國內較大的伺服品牌市場包括上市公司埃斯頓、匯川技術、華中數控、廣州數控、和利時、新時達,新三板公司北超伺服。其中,匯川技術提供的機器人解決方案中伺服電機和數控系統基本實現自給,新時達、埃斯頓部分型號機器人開始使用自行研製的控制器和伺服系統,北超伺服能夠為客戶提供電機與驅動器一體化產品。
3.2.3. 控制器:與國際差距最小的機器人零部件
機器人控制器是機器人控制系統的核心大腦。控制器的主要任務是對機器人的正向運動學、逆向運動學求解,以實現機器人的操作空間坐標和關節空間坐標的相互轉換,完成機器人的軌跡規劃任務,實現高速伺服插補運算、伺服運動控制。機器人控制器由機器人控制器硬體和機器人控制器軟體組成。機器人控制器的軟體部分是工業機器人的「心臟」,隨著科技的發展,工業機器人從下位機到上位機的應用軟體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成果。
控制器的市場份額基本和機器人保持一致,國內企業控制器尚未形成較大市場份額。控制器、軟體與本體一樣,一般由機器人廠家自主設計研發。目前國外主流機器人廠商的控制器均為在通用的多軸運動控制器平台基礎上進行自主研發,各品牌機器人均有自己的控制系統與之匹配。因此控制器的市場份額基本和機器人保持一致,國內企業控制器尚未形成市場競爭優勢。
國內企業機器人控制器產品已經交為成熟,是機器人產品中與國外產品差距最小的關鍵零部件,國內控制器與國外產品存在的差距主要在控制演算法和二次開發平台的易用性方面。控制系統的開發涉及較多的核心技術,包括硬體設計,底層軟體技術,上層功能應用軟體等,隨著技術和應用經驗的積累,國內機器人控制器所採用的硬體平台和國外產品相比並沒有太大差距,差距主要體現在控制演算法和二次開發平台的易用性方面。
未來幾年中國國產機器人將得到快速發展,國產機器人控制器應用市場面臨較好的發展契機,尤其是在運動控制領域深耕多年的企業。機器人軸數越多,對控制器性能要求也越高:機器人自由度的高低取決於其可移動的關節數目,關節數愈多,自由度越高,位移精準度也越高,其所使用的伺服電機數量就相對較多,即越精密的工業型機器人所用的伺服電機數量愈多。一般每台多軸機器人由一套控制系統控制,也意味著控制器性能要求越高。隨著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的公司會具備更強的競爭優勢。
本體:打通上下游產業鏈,體現於入口價值
機器人本體是什麼?機器人本體屬於設備集成的範疇。按照機械結構分,機器人本體可分為直角坐標機器人、SCARA機器人、關節型機器人、並聯機器人及其他。不同種類或行業的機器人,對技術指標有不同的側重要求。如汽車行業的焊接機器人對關節型機器人本體有較高精度和速度和要求,而碼垛類機器人、搬運機器人則對負載能力要求比較高,應用於電子行業較多的SCARA 機器人則對精度和速度要求比較高。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主要為關節型全球工業機器人。
機器人本體企業可以有效整合上游零部件企業和下游系統集成商。機器人本體製造商負責工業機器人支柱、手臂、底座等部件與精密減速器等零部件生產加工組裝及銷售,應用和集成可以本體企業自己實施,也可以給集成商來完成,本體企業具有有效整合上游零部件和下游系統集成商的入口能力。國際上的工業機器人本體製造商包括庫卡、ABB、發那科、安川電機等。國內包括新松機器人、廣州數控、銳奇股份、埃斯頓、埃夫特、佳士科技、亞威股仹等。國內大多數機器人本體公司以採購集成為主。
201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規模84億,預計2018年機器人本體市場規模為300億,還有2.7倍的空間。根據世界機器人協會的最新數據和《中國製造 2025》工業機器人技術路線圖,預計我國機器人市場未來 4 年複合增速約為 30%,若以 20萬元/台的測算,則 2018 年我國機器人本體市場規模為 300億,是2014年的 2.67 倍。
經濟型本體是國產機器人本體的發展方向。國外機器人行業伴隨汽車行業的成長,而且汽車行業對機器人精度、效率和穩定性要求都非常高。在汽車領域,國內機器人企業短期不能和國外企業競爭。開發應用於汽車產業以外一般製造業的經濟型機器人是國產機器人本體現階段的發展方向。經濟型本體包括低成本的六軸通用機器人和三、四軸專用機器人。經濟型本體分為兩類:
1)國產核心零部件可以突破,國內機器人企業可以批量化生產降低成本的通用六軸關節機器人;
2)應用於某一領域的專用機器人,如用於電子行業的SCARA機器人、桌面機器人就屬於經濟型本體中的專機,這類專用機器人通常三、四軸(國外通常稱為機械手)。
在電子、家電製造、金屬製造、塑料化工、食品等行業,外資機器人企業行業經驗和客戶基礎優勢並不明顯,客戶更加註重機器人產品的性價比,這是國產機器人的超車機會。
長期看好能研製出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具備成功五要素的機器人企業。「伺服系統」、「控制器」、「核心演算法」、「精密減速器」,以及「應用和集成技術」這五大核心技術被稱為機器人本體的「成功五要素」。國內機器人本體要發展的好,在這五大領域至少要有2個是擅長的。首先伺服系統和控制器這兩塊要吃透,然後在核心演算法方面需要做到比較好。高精度機械傳動(即減速機)可以採用外購。應用和集成可以本體企業自己實施,也可以給集成商來完成。
3.2.4. 集成:目前大多數國內機器人廠商業務集中於此,競爭激烈
從產業鏈的角度看,機器人本體(單元)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基礎,而下游系統集成則是機器人商業化、大規模普及的關鍵。只有機器人裸機是不能完成任何工作的,需要通過系統集成之後才能為終端客戶所用。系統集成方案解決商處於機器人產業鏈的下游應用端,為終端客戶提供應用解決方案,其負責工業機器人軟體系統開發和集成,是工業機器人自動作業的重要構成。在我國,系統集成商多是從國外購置機器人整機,根據不同行業或客戶的需求,制定符合生產需求的解決方案。
中國與美國類似,機器人公司集中在機器人系統集成領域。在工業機器人產業化的過程中,世界形成了三種不同的發展模式:日本模式、歐洲模式和美國模式。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化的模式與美國接近,即本身生產的機器人較少,眾多企業集中於機器人系統集成這一塊。其中原因是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幾家國際巨頭手中,機器人本體生產成本過高。
機器人系統集成商作為中國機器人市場上的主力軍,普遍規模較小,年產值不高,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根據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院(GGII)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中國機器人相關企業428家,其中系統集成商就佔88%,並且從相關市場數據來看,現階段國內集成商規模都不大,銷售收入1個億以下的企業佔大部分,能做到5個億的就是行業的佼佼者,10個億以上的全國範圍屈指可數。由於硬體產品價格逐年下降、利潤也越來越薄,僅靠項目帶動硬體產品的銷售模式已經成為過去時,同時進入系統集成這個領域的門檻越來越低,競爭就更為激烈。系統集成的壁壘相對較低,與上下游議價能力較弱,毛利水平不高,但其市場規模要遠遠大於本體市場。
系統集成想從小做大規模並不容易。系統集成企業的工作模式是非標準化的,從銷售人員拿訂單到項目工程師根據訂單要求進行方案設計,再到安裝調試人員到客戶現場進行安裝調試,最後交給客戶使用,不同行業的項目都會有其特殊性,很難完全複製。如果專註於某個領域,可以獲得較高的行業壁壘,但這個壁壘也使系統集成企業很難跨行業去擴張,其規模也很難上去。
儘管存在諸多障礙,近年來國內還是湧現一批系統集成行業的佼佼者。國際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主要有KUKA、ABB、發那科、科馬、徠斯等。國內涉足下游集成應用領域的上市公司包括新松機器人、博實股份、天奇股份、廣州數控、埃斯頓等,其中新松機器人為國內最大的系統集成商,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成套裝備系統的研發、製造。新三板公司有伯朗特、林克曼、拓斯達等。
4重點公司推薦
4.1. 標的全攬我們按產業鏈條整理智能製造工業機器人新三板公司如下表所示,其中機器人產業鏈上游企業有華恆股份、北超伺服、星辰科技、正弦電氣、佳樂股份、高精數控、樂創技術、鼎炬科技、捷創技術、大源股份、合泰電機、林克曼、音鋒股份,產業鏈中游企業超音速、福德股份,產業鏈下游企業伯朗特、沃迪裝備、銘賽科技、拓斯達、海威智能、嘉翼精機、昆機器人、順達智能、恆鑫智能、江蘇北人。
4.2. 華恆股份:機器人自動化裝備專家,機器人減速器新三板唯一標的
公司主營業務為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V減速器系列。作為在焊接工藝技術、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智能化裝備領域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的現代服務型製造企業,公司產品主要包括焊接機器人成套設備、焊接自動化專用設備、全位置管焊設備、切割自動化設備、 物流倉儲自動化設備和行星擺線(RV)減速器等,廣泛應用於工程機械、石油化工、軌道交通、礦山機械、船舶製造、航空航天、軍工、海洋工程、核電、醫藥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和其他國民經濟重要行業。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對機器人自動化裝備核心模塊的完整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公司成立於1995年,是國內最早進入機器人自動化裝備製造領域的企業,浸潤機器人自動化裝備二十多年,形成了公司技術研發和工程實踐上的核心優勢:
1)豐富工程實踐經驗,公司先後為五千多家焊接加工企業提供萬套台以上焊接自動化裝備。完成 2000 台套以上的焊接機器人應用工程;
2)圍繞機器人自動化設備的核心自主研發生產能力,公司是國家級科技創新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和國家級焊接機器人培訓中心,承擔了多項工業機器人、焊接自動化裝備領域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擁有授權專利 220 項(其中發明專利:74 項)和 126 項軟體著作權,在智能化的智能焊接/切割設備、物流設備、大型機器人焊接生產線、機器人減速器等領域具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是國內少數對機器人自動化裝備核心模塊具有完整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的企業。
受經濟環境影響,公司主營業務下滑,處在困境反轉期。2013 年至今,我國宏觀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周期性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低迷,公司傳統業務是焊接機器人成套設備,是交鑰匙工程,受前述因素的不利影響,公司近兩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明顯下滑,目前處在困境反轉期。公司傳統業務焊接機器人是交鑰匙工程,受下游需求萎縮,業績下滑嚴重。
焊接系列機器人設備是目前公司主要收入來源,該系列產品受下游需求萎縮影響而下滑。從公司近兩年主營業務收入結構看,焊接機器人成套設備、焊接自動化專用設備和全位置管焊設備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13-2015年,它們占公司主營業務比例分別為94.05%、87.77%和72.96%。但受經濟形勢影響,這三大產品的下游產業出現較大幅度的萎縮,導致公司這三塊產品業務收入減少。從公司近兩年前五大客戶中的上市公司徐工機械和三一重工的業績表現,可以側面印證這一解釋。
切割自動化設備和物流倉儲產品迅速發展,逐步成為重要貢獻收入產品。切割自動化設備是公司 2014年8月新開展的項目,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2,320.24萬元,同比增長 449.06%,該產品的技術含量較高,市場需求較旺,正在逐步成為公司支柱產品。物流倉儲自動化設備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077.25萬元,同比增長30.90%,該業務將使公司資產不會做的那麼重的同時,成為公司進入其他工業廠商工廠智能化一環。
公司多年投入心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V減速器已成功研發。公司很早就認識到減速器等零部件受制於國外的局面必須改變,2008年就開始研製減速器,最早引進國外先進加工設備,直接投資1個億,累計投入約2億。經過8年的不斷投入,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具有彈性補償功能的RV 減速器」研發獲得成功,在經過最能表現磨損作用的衝擊試驗後,檢測減速器的精度保持性能超過國外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突破了高精度、低成本減速器的大批量生產的技術關鍵。公司減速器產品品質得到保證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於:公司本身是焊接機器人公司,已消化掉了自己生產的3000多台減速器,同時又有產品試驗測試平台,減速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會面對的各種問題都經歷過,已經度過了賣出試驗品的階段。現在公司減速器只是小批量生產,隨著公司持續投入,未來減速器有望實現量產,並打破國外減速器對國內工業機器人的壟斷,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布局高端智能裝備,成立電商平台,走出海外,期待鳳凰涅槃。公司傳統業務是焊接機器人成套設備,是交鑰匙工程。未來智能製造將成為公司新業務。公司以智能製造為新的業務板塊,並且有了包括RV減速器、智能物流控制系統、AGV等已成型產品。除了成功研發RV減速器外,2015年:1)公司基於智能裝配機器人、智能轉運機器人以及MES 系統的「機器人智能製造車間」獲得成功,並在汽車線束、電梯等行業得到成功應用;2)公司投資控股的華恆埃森電子商務公司成立,集合行業內製造企業、供應商、經銷商,應用「我團、你賣」 的理念,打造國內領先的焊接/切割行業電商平台;3)成立馬來西亞華恆公司、印度華恆公司公司,進入國外高端海工裝備市場。我們認為,公司轉型不是空穴來風,不管是減速器還是智能工廠,背後是公司多年深耕機器人自動化裝備的深厚積累,已經見得到產品了,並不是從0開始喊口號,鳳凰涅槃可期。
風險提示:傳統業績下滑嚴重,新業務發展不能獲得內生性支持;減速器量產不達預期
4.3.北超伺服:擁有核心技術的伺服系統專家公司專註機電一體化伺服系統,是國內最大的主軸電機生產商之一。公司主要從事交流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等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以及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7 個系列的(伺服)電機產品,廣泛應用於數控機床、木工機械、注塑機、鍛壓設備、包裝設備、起重設備、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等多個行業。
公司在伺服電機領域深耕多年,在機床行業有多年應用經驗,積極開拓新的下游領域,獲得成長動力。公司在伺服電機領域浸潤多年,產品廣泛用於數控機床、電梯、 機械設備等行業,但是這些行業是周期性行業,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較大。公司目前主要下遊客戶為數控機床領域,而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風電等新興行業對伺服電機和控制器也有較大需求。公司大力推動新產品的研發,擴大公司產品的應用領域,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2014年公司推出新能源汽車驅動器,成為支持公司增長的主要產品。
公司具備自主研發能力優勢,所有產品均具有自主的知識產權,這是保證公司下游應用領域擴展的保證。公司是國內少有的集電機和電機驅動裝置於一體的規模化生產企業,並專門設立了基礎研發中心和應用技術中心兩個技術部門。在研發支出上,公司近量年的研發費用增長率一直保持在36%以上,近三年的研發費用率保持在10%—20%左右。公司具有穩定研發技術隊伍,核心研發人員均為本科或碩士學歷,有 4 名股東直接從事技術研發工作,公司所有的交流伺服主軸電機、智能伺服電機、精密電主軸、直驅電機及相應的伺服驅動器均為自主研發。
公司具有堅實的生產製造基礎,並建成了國內首條智能電機部件加工生產線,為日後生產打下堅實基礎。公司現有生產建築 22000平米,生產設備百餘台套,一條完整的電機生產線,一條完整的驅動器生產線, 相應檢驗、檢測設備齊全,技術類職工工作穩定,全部產能可達到目前產量的 3 倍。2014年底公司建成國內首條智能電機部件加工生產線,該生產線採用國產智能 I5 數控系統以及公司自主研發的電主軸、智能伺服電機和伺服驅動,基本達到工業 4.0 標準。按照無塵恆溫標準建設,公司 2014 年底基本完成5000平米電主軸車間的建造,該車間按照無塵恆溫標準建設,能完成電主軸的全過程生產和檢測。公司夯實的生產基礎為日後生產提供了保證。
公司擁有豐富的市場資源,已形成完善的銷售網路,可保持銷售和服務的高效率。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電機與驅動器一體化產品以及全面的售後服務網路等一系列關鍵資源要素,多年一直堅持直銷模式,直接接觸客戶,擁有了龐大的機械設備製造業的客戶群體,並與機械設備的使用用戶建立良好的間接客戶關係。公司既擁有製造設備的 OEM 用戶,還擁有更為龐大的使用設備的用戶群。公司在全國設立了近 30 個辦事處,從事產品銷售和服務工作,辦事處按片區劃分為東北、西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南、華南、山東 8 個區域。藉助公司構建的銷售服務網路,公司可以充分保證銷售和服務的高效率。
4.4. 福德股份:以價格和服務提供差異化優勢的本體機器人企業
工業機器人設備、系統與智能製造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其主營業務是工業機器人及其周邊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相關技術服務,以及智能製造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設計、銷售與實施。公司的主要銷售內容是機器人本體以及基於機器人本體的智能製造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公司正處在銷售規模相對較低、尚未進入穩定盈利的發展初期。公司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72萬元、1379萬元和1028萬元,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100.00%、 98.83%和96.60%。公司成立於 2012 年 7 月,2013 年主要處於技術研發和調試階段,近兩年前期研究的成果逐漸開始得到客戶的認可,主營業務收入得以快速增長。公司處於創立初期,盈利能力較弱,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5月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298.23萬元、36.63萬元和-118.83萬元。這與公司目前業務規模較小,持續進行研發投入有關。
公司研發投入較大,已基本掌握控制器技術,全力研發減速器,若成功突破將提升公司機器人產業鏈的整合能力。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均具有機械製造、自動化和智能系統相關背景,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61.32%。公司研發投入較大,2013 年度、2014 年度、2015 年,公司的研發費用總額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達 53.49%、9.53%、21.3%。在研發能力的支撐下,公司已取得了多項專利、軟體著作權等研發成果,逐步掌握了工業機器人的部分核心技術,除了控制器製造技術已基本掌握之外,公司正在全力進行技術門檻最高的減速機的研發工作,雖然公司減速器的研發投入絕對額不大,但相比公司體量,減速器的研發投入比例已很高,佔2013 年度、2014 年度、2015 年1-5月當期研發費用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79.61%、50.03%、72.87%。
採取低價策略,提供全流程完善服務,形成差異化優勢。在銷售規模相對較低、品牌影響力尚未建立、核心零部件技術尚在研發階段的發展初期,公司主要通過在服務和價格方面建立差異化優勢的競爭策略。價格方面,公司採取薄利多銷的銷售策略,公司產品價格低於國外廠商與國內大型廠商的同類產品,以形成競爭力。服務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售前與售後服務體系,提供全流程的完善服務,形成適應公司發展階段的差異化優勢。
簽訂燃氣表領域重大銷售合同,擴大公司機器人在非標自動化產品的市場份額,對公司影響力有積極影響。公司2016年1月21日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與某公司簽訂《燃氣表總裝線銷售合同》,公司將於2016年6月20日向某公司交貨完成合同所涉及燃氣表總裝線自動化成套設備,合同總金額為10,299,970.00元。該合同的將給公司帶來行業內的示範效應、提高公司的經營業績、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未來業務戰略思路清晰,為進入國內工業機器人品牌第一梯隊摩拳擦掌。1)技術發展上:打造涵蓋了硬體、軟體、結構和演算法的完整研發體系;完成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豐富本體產品線;本體加快批量化生產,集成上實現應用突破。2)市場發展上,逐步健全銷售網路並樹立品牌形象,同時採用直接營銷方式,憑藉技術優勢和區位優勢,立足川渝、輻射西部,在特定區域和特定行業中建立知名度和樣板工程。公司將爭取進入國內自主工業機器人品牌的第一梯隊,同時聯合產業鏈夥伴,打造面向行業的智能製造成熟解決方案,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風險提示:人才流失的風險、品牌影響力不足的風險、規模較小、發展資金不足的風險
4.5. 伯朗特:朝機械手臂龍頭邁進公司是注塑成型機用智能裝備及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以成為機械手行業的龍頭企業為戰略目標。公司成立於2008年5月9日,公司主營業務為注塑成型機用機械手及周邊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同時提供自動化生產線的整體解決方案。公司目前已量產的產品有注塑機械手,試產的有壓鑄機械手,規劃的有焊接機械手、CNC機械手、衝壓機械手、水平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於各種行業,包括電腦及周邊零件業、電子通訊產業、光電產業、汽車產業、醫療及包裝產業等。
注重產品研發,性價比優勢突出。公司重視產品研發,最近5年每年的研發投入都在 6.2%以上,在注塑機械手、衝壓機械手、工業機器人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形成多項核心技術成果。在產品售價方面,公司產品相比其他同類進口及國產產品價格適中,均處於用戶合理接受水平。
建立規模化銷售網路和靈活的銷售方式,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公司已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地區新設 6個分公司和 9 個代理商,業務範圍涉及國內多個省市。公司採用直接銷售與代理商銷售並存的模式,公司銷售人員可在公司規定的框架內與意向客戶敲定方案及其他商務條款,銷售方式靈活使公司產品能儘快銷售給客戶。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注塑成型機用機械手及周邊自動化設備產品,開始銷往埃及、澳大利亞、巴西、保加利亞、泰國、英國等國家。
在產品、服務、銷售的多重優勢上,公司主營業務快速增長。營業收入從2011年的2081萬增長到2015年的13131.22萬,期間複合增長率達到58.4%,歸母凈利潤從2011年的81.15萬元增長到2015年的1,350.64萬元,期間複合增長率達到101.9%,業績實現快速增長。
外延式併購實現公司產業鏈延伸和業務擴張。公司積極謀求產業鏈上下游投資機會,2015年7 月 18 日,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資金,以1.2億交易價格,收購華成公司的 100%股權。收購標的華成公司是一家專註於工業控制領域專用電腦控制系統並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注塑機專用機械手的控制技術方面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在注塑機擠出機的控制系統研發方面有紮實的功底。本次收購進一步增強了公司在工業控制領域的研發能力,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
風險提示:業務拓展風險,應收賬款壞賬風險
4.6. 江蘇北人:領先的焊接機器人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是提供與機器人相關的系統集成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提供涉及自動化、智能化裝備以及生產線的整體解決方案,包括產品工藝規劃、加工工藝及設備研發、機械及電氣設計、非標生產、工藝調試、系統集成、銷售與服務。公司主要產品和服務有:汽車零部件焊接生產線,激光焊接系統,衝壓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視覺生產線,機器人自動化裝配、加工系統等。
公司主要客戶群體為汽車生產企業和汽車零部件生產商、航天航空、重工和造船企業。目前已形成汽車輪罩機器人焊接生產線、汽車 CCB 機器人焊接生產線、汽車保險杠機器人焊接生產線和不等厚板激光拼焊機等 4項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以及航天運載火箭貯箱箱底機器人焊接系統、海洋平台樁腿焊接質量超聲相控陣機器人自動檢測系統、船用 T 型板機器人智能焊接系統、液壓閥體機器人自動打磨系統等產品。未來公司還會開拓家電、3C 電子行業的市場。
公司在國內機器人集成領域具備較強優勢。機器人系統集成的項目都是非標準化的,屬於複雜性、專業性和精細度都極高的業務,公司憑藉多年的品牌和技術積累,以及實力出眾、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在國內機器人系統集成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1)研發方面,公司注重產品的技術研發和創新,擁有一隻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主要在過程感測、控制、智能化、工藝及系統集成等方面開展研發工作,已形成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
2)產品方面,公司依託擁有的核心技術,通過外購的機器人設備,配置自行開發的操作、控制軟體及其他硬體設備進行系統集成。
3)銷售方面,公司通過直銷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機器人系統集成產品和相應的技術服務,從而實現銷售收入。
4)服務方面,公司擁有的業務熟練、經驗豐富的人才隊伍,在行業內具備顯著的人才優勢,保障公司能及時、高效地完成客戶的訂單,同時公司能發揮本土化優勢,在售後保持優質的維護服務,能夠快速響應客戶提出的問題,進行排查檢修、現場調試,順利解決問題。
2015 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為1.35億元和1756.2萬元,分別同比增長58.38%和103.1%,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系公司訂單量增加以及新客戶的開發。公司主要業務為提供與焊接用工業機器人相關係統集成的解決方案,2015年該類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32億元,同比增幅 63.54%,占收入比達97.14%。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風險,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公司人才流失風險
4.7. 沃迪裝備:機器人自動化搬運包裝領域以及智能食品裝備領域的領先者公司是一家從事智能裝備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並為客戶提供安裝及售後等相關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為眾多行業提供機器人智能包裝整體解決方案及為各類新鮮果蔬加工廠商提供果汁、果醬、飲品的定製化自動化成套生產線,其中機器人智能包裝整線業務整合了(多)機器人系統和全自動袋裝系統,形成產品後道包裝和搬運出運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公司主要產品體現為碼垛機器人、並聯機器人、全自動包裝系統、果蔬汁醬全自動加工整線、果品加工單機設備。
公司具備較高的自主研發實力,正處於技術成果轉化的成熟期。1)公司多年來堅持對技術研發的高投入,研發支出連續兩年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9%;2)公司擁有一支以碩士、博士和高級工程師為核心的研發團隊,並積極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江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多所國內著名高校共建碩、博研究生培養點及博士後工作流動站。3)技術合作提供新的創新引擎,公司與國內多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技術合作關係,共同進行前沿性的技術開發工作,共同承擔政府科研課題。4)公司自主知識產權成果豐富,截止 2015 年底,公司已擁有各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 136 項,另在申報中的有 106 項。
品牌已有較高知名度,海外市場將進軍高端客戶。公司 2009 年首次獲得高新技術企業,並與 2012 年通過複評,多項產品及項目已獲得權威部門認可。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化肥、樹脂、建材、糧食、飼料、糖業、啤酒、飲料、食品、乳業、日化、醫藥、家電等眾多行業,搬運機器人的銷量連年位居國產品牌領導地位。「Triowin.沃迪「品牌的碼垛機器人和並聯機器人處在國內品牌與國外巨頭競爭的排頭,「Triowin.沃迪「品牌的果蔬汁醬整線產品是國內領先品牌,且在海外擁有很高的市場和知名度。公司將繼續發揮果蔬汁醬自動化整線的「TRIOWIN 品牌和技術優勢,擴大適用果品範圍,提升設備產品質量,批量化進入高端客戶的罐裝整線市場。繼續提升食品裝備在海外的市場份額,實現食品外貿銷售年度內再有大的突破。
同行合作豐富,互助加速成長。2014 年 4 月,公司向中國機械工業銷售排名第一位的裝備製造集團——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定向發行 148.15 萬股普通股(佔比3.95%)。沃迪裝備通過此次戰略合作,不僅得到資金支持,更能有利於其多種搬運機器人協同集成生產線的不斷完善發展。2015年公司與歐洲「泰克那勒」簽訂技術開發和產品設計支持協議。根據本協議,公司完成了對並聯機器人(TDR 型)的升級使之達到全球速度最快的 PicKING 型機器人之一。
2015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為13881萬元和933.94萬元,分別同比增長 19.66%和154.62%,從業務拆分看,公司收入增長主要是由於果汁蔬醬自動化整線業務有了較大的增長,而搬運機器人業務收入金額和佔比都有所下降,這也是公司整合機器人智能包裝業務和果蔬汁醬自動化整線業務為整體交鑰匙工程的戰略調整的體現。2015年,沃迪裝備毛利率 38.05%,較上年同期提高了 1.17%,主要原因是產銷量的增長攤薄了產品製造成本,促進了銷售毛利率的提升。考慮到公司還有新產品並聯機器人尚處在市場投放階段,還未形成大批量銷售,公司還有業績釋放的空間。
風險提示:需求增長放緩的風險,人才流失風險,新產品投放市場不急預期風險
這個國家危險了:它若倒下,天崩地裂!
推薦閱讀:
※工業品該不該擁抱互聯網?
※工業旅遊——不務正業OR不誤正業
※我所親歷的制假工業 20080516
※機器人「智造」助力中國「工業4.0」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