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人格:自戀型人格與邊緣性人格

根據DSM-Ⅳ美國精神病協會的定義:人格障礙是「內在體驗和行為明顯偏離人們文化期望的範圍,是發病於青春期或早期成年期的長期而穩定的模式,導致痛苦和損害」,該模式表現在以下兩個(或多個)方面:①認知(如對自我、他人和事件的認識理解方式);②情感(如情緒反應的範圍、強度、不穩定性和適當性);③人際功能;④衝動控制。

在心理障礙中,只有人格障礙是在18歲以前所形成的,由於兒童18歲以前主要生活在家庭中,所以家庭生活的父母對兒童人格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根據臨床心理諮詢的實踐來看,在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的環境中,自戀型人格與邊緣型人格是最為常見的人格類型,甚至可以說儒家文化本身就是以自戀性人格為特質的一種文化。自戀(神化)失敗必然走向放縱(惡化),吃喝嫖賭坑蒙拐騙偷,極端的就是邊緣性人格和反社會人格。

兒童異常心理學對父母與兒童的關係研究與調查表明:兒童對父母或他人的依戀,可以有以下幾種: 1、安全型:屬正常狀況,不容易產生心理障礙。2、迴避型:屬非正常依戀,容易產生品行障礙、侵犯行為、抑鬱症(常常是缺乏自我信賴的結果)3、抗拒型:屬非正常依戀,容易產生恐懼症、焦慮、身心疾病、抑鬱。4、紊亂型。問題型家庭對兒童傷害很大,具體傷害學術界意見不一,但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兒童通常表現出廣泛的人格障礙 。

1、自戀型人格特徵

「自戀」這個詞源於有關水仙花的希臘神話:有一個小夥子愛上了水中自己的倒影,他如此地痴迷於自己的影像,以至於在水邊生根,變成了一株水仙花(narcissus),由此引出自戀這一詞:narcissism----excessive or erotic interest in oneself。很多學者認為,尤其以童俊教授為代表,儒家文化就是典型的自戀型文化。

童俊教授在她以前的一篇文章中指出,20世紀70~80年代,美國精神病學家和精神分析家科胡特(Heinz.kohut)根據他的臨床實踐,給予了儒家自戀型人格障礙最全面的描述和臨床解釋。他的主要觀點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一體化的自我客體關係(selfobject) ①科胡特發現這類病人與客體顯現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稱之為自我客體關係[Sidney.Weissman,1999]。在這種關係中,主體潛意識地將客體當作一個從屬於自己的個體,當作自己身體的一部份。

二、無所不能的自身。科胡特認為在心理發育的早期孩子需要養育者共情(empath)②的接納和肯定他們帶有幻想的雄心, 並允許將養育者理想化。 隨著與養育者的互動,孩子學會分別哪些是幻想,哪些可成為真實,並發展出正常的自尊、雄心和自我理想。這個階段正常發展,才能保障隨後與他人的關係的正常發展,才有能力區分自己與他人。反之,如果養育者不能共情地接納,就會導致正常發展必需的早期的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Gandolf.Alnes,1983]。缺失導致的後果就是這種需要代償性地加強,表現為在隨後的人際交往中對他者過分理想化,以及自認為無所不能。

三、對讚美的無限需要。 將他人過分理想化反映了早年的心理創傷,是由於病人希望以此來代替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結構。也就是說,他們需要一個全能的神化的他人,並潛意識地將其當作自己的一部份。這類病人,在他們隨後的人際關係中出於對早年缺失共情接納的補償,並以對讚美無限的需要來證實自己無所不能。[Gandolf.Alnes,1983]

四、缺乏共情的能力。所謂共情是指能站在他人角度體驗他人苦與樂的能力。自戀者由於與他人之間缺乏人際界限,他們無能力去理解他人行為的意義,他們理解和體驗他人是將他人當作自己或自己身體的一部份。他們讚美他人是將他人潛意識地當作一個自身客體以滿足自己的自戀。正常的愛的關係與病態的自戀的區別在於:正常愛的關係中,雖然有時也將自我理想投射③到對方身上,但能意識到對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不同於自己的慾望和需要。對自己來講是很好或很壞的東西,對他人就不一定好或壞。這被稱之為共情的能力。[Miriam.Elson,1987]但病態的自戀者則不同,在人際關係中,他們沒有共情的能力,他們全按他或她自己的慾望來認知他人。極端一點地說,病態自戀者無視周圍人的存在,他眼中只存在他自己,周圍的人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個用具。或僅被當做一面理想化的鏡子,從中可照出同樣理想化的自身。美國當代精神分析家肯伯格認為自戀型人格障礙者似乎除了自己之外,不愛任何人,但事實上他們愛自己像他們愛別人一樣無能,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愛的能力。[Otto.F.Kernberg,1999]

五、環境與文化對自戀病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科胡特是近代對自戀病理研究作出最偉大貢獻的人物。他認為環境和文化對自戀病理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認為「環境必須提供給人必須的經驗,讓一個孩子成長不光是作為一個人,而且要感覺到是個人[Stephen.A.Mitchell,1995]」。他認為自戀型人格障礙者是一群「悲劇性的人(tragic man)」[ Johan.Gedo,1999]。這種悲劇性人格表現在他們除了在乎他人、社會的評價外,並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由於既不能感受自己、也不能感受他人而成為真正精神上的孤獨者。

自戀型人格是最基本的與核心的人格障礙,其他人格障礙均由此演化來,邊緣型、反社會型、表演型人格可視為自戀型人格的近一步發展。孔子是最典型的自戀型人格,儒家文化是最典型的自戀文化,秦始皇則是最典型的反社會人格,成癮行為則是邊緣型人格的基本特徵。自戀型人格是具有女性化特徵的人格,因精神父親缺乏、心理母親過分強大而造成。

一些專家認為,自戀源於早年父母關愛的不足。在嬰兒15-24月階段,稱之為「依附」階段,嬰兒時而進入外界探險,時而又回到照料人的保護之中,如果照料人的意見不一,不盡心或自我中心,孩子在此之間得不到充分的支持,情感脆弱的孩子就會因自我的外在表現而受傷,即自戀性損傷(narcissism injury),為了彌補這種損傷,孩子就以自大、虛假的自我滿足照料人的需要。憤怒、權利感從意識層面上分化出來,並致力於通過虛假的自我來獲得別人永久的讚賞。自戀者存在情感上的痛苦,感到無價值、能力不足、無意義和不愉快,他們以虛假的自我來加強脆弱的自尊。

一些專家則認為自戀主要是由與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重視造成的,Millon認為,一旦父母過度誇張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意識和權利意識,孩子內在的自我形象就加強了,而外在的現實並非如此。當感到失望時,過度誇張的自我形象就會讓孩子產生憤怒,不斷強化之後就導致自我形象歪曲。通過推理內心結構可限制個體自我形象的膨脹。

還有阿德勒的補償理論:對兒童關愛的不足和過度表面看來相反,但在本質上二者正好是互補關係:關愛不足是在心理、精神等人格層面,關愛過度主要集中在物質層面,所以,關愛過度一定帶來另一層面的關愛不足,這也正是中國這一代獨生子女的現實情況。而一般的規律是:物質與情感層面關愛過度,精神與人格層面則嚴重不足。這就造成現實中的中國兒童自戀常常與邊緣型人格成共生關係,由小皇帝的自我中心發展到以物質依賴(毒、賭、網)滿足過度膨脹的自戀需要,伴隨一個人終生。

這些,既是歷史的事實,又是現實的事實,這種全民族性的成癮現象提醒我們:以自戀為特徵的儒家文化,滲透到我們靈魂深處的這種自戀性集體無意識才是成癮行為的終極原因。沒有價值觀和人格的再造重生,成癮行為將是中國民族自戀與邊緣型民族人格的必然和永遠的行為習慣,如幽靈般地跟隨著每一個人,在合適的時候化為顯性成為法西斯主義。

儒家文化是一種無神論或者泛神論文化。因為無神論者將人看作高級動物,所以很多無神論者(包括儒家)持縱慾主義生活態度而無所謂,這種縱慾主義從學術角度講較缺乏研究的張力和深度價值;但儒家的另一類禁欲主義聖人,人格屬於自戀型人格,卻具有很複雜的性心理特點。我們在研究精神與性的關係基本中,雖然是以宗教與性的關係研究為主導,但儒家的禁欲主義自戀型人格,很有學術代表性。這裡,對於有神論者的研究,以基督教為典型代表,由於基督教自己並不認同於其他宗教的真理性(猶太教、伊斯蘭教等),所以基督教與性的關係是單獨的一個課題;就宗教與性的關係而言,佛教最有代表性,它既有禁慾的一面,也有縱慾的一面,而且其正負面影響不相上下,它的特點基本可以代表所有除基督教以外的其他宗教的性理論。

2、邊緣型的人格特徵 在美國DSM-Ⅳ修訂版本中,人格障礙被分為三組進行描述:「A組人格障礙被描述成『奇特的或古怪的』,包括偏執型、分裂樣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礙。B組包括反社會型、邊緣型、表演型和自戀型人格障礙,這幾型被描述成『戲劇型、情緒性或反覆無常的』。 C組包括『焦慮或恐懼者』,歸於依賴型、迴避型、強迫型人格障礙之類。」在B組這一組的人格集合中,其基本人格是自戀型人格(BPD),其它幾種都可以看作是自戀型人格的具體變種而已。

「『邊緣』診斷是在1930年引入,用來表明病人存在問題,似乎這些問題落在神經病和精神病之間。客體關係理論家進一步詳細說明了它,把『邊緣』解讀為一種人格結構,這種人格結構假定與童年時期人格分離發展階段固化有關。邊緣性結構被描述成一種不成熟的人格,以身分擴散為特徵,運用原始的防禦策略,諸如分裂和投射認同但有著大量完整的現實檢驗。」邊緣型人格障礙DSM-Ⅳ-TR診斷標準是:

「成年早期開始,產生於不同背景的一種人際關係、自我意向和情感的不穩定,並有明顯的衝動性的普遍模式,以下五項(或更多項)可以說明:

1、發狂似地努力避免真正的或想像的被拋棄。(註:不包括第5項的自殺或自殘行為)2、人際關係不穩定和緊張,以極端理想化和極端貶低之間交替變動為特徵。3、身分障礙,自我意向或自我感覺顯著地和持久地不穩定。4、衝動性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可能造成自我傷害(例如,消費、性活動、物質濫用、魯莽駕車、暴食)。(註:不包括第5項的自殺或自殘行為)5、反覆的自殺行為、自殺姿態、自殺威脅或自殘行為。6、由於心境反應明顯而情緒不穩定(例如,強烈發作的煩躁不安、激惹或焦慮,通常持續幾個小時,很少超過幾天)。7、長期感到空虛。8、不適當的強烈憤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例如,經常發脾氣,經常發怒、反覆鬥毆)。9、短暫的與應激有關的偏執觀念或嚴重的分離癥狀 。

「幾乎所有BPD病人似乎都遭到過父母粗暴的對待,如體罰、情感性虐待、威脅、父母嚴重的精神問題或性虐待。假如父母不是行兇者,但他或她不能保護孩子或不能從情感上幫助處理虐待,代之以病人經常抱怨父母對作為一個孩子時的他們具有懲罰和責備的反應。……BPD核心病理概括為從一個被高度驚嚇的、被虐待的孩子中產生,這個孩子被單獨留在一個惡意的世界,由於擔心更進一步的虐待和遺棄,渴望安全和幫助但又充滿不信任。顯而易見,孔子和秦始皇的童年符合這種描述,可以初步斷定他們具有邊緣型人格的基本特徵。根據進一步的分析可以推測,孔子以自戀型人格為主要人格,而秦始皇則具有鮮明的反社會人格特質。

3、人格障礙的治療原理 NPD 患者認為:「我這樣很好,不需要改變什麼。你根本不能讓我改變!」

① 對優點及治療不間斷地給與讚揚和支持;② 促進患者優勢,增加達到目標的技能,斟酌成功的意義;③ 增加患者對界限和別人前景的理解;④ 探討與自我價值、情緒有關的信念;⑤ 擔心暴露不如別人的一面,列出問題列表;⑥ 達到遠大目標是體現NPD價值和身份的中心;⑦ 認同NPD的個人優勢,集中討論行為代價及利益,有效的方法;⑧自我和情感的僵化性判斷和適應不良性信念

自戀型人格的患者認知存在歪曲的核心信念,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反而以驕傲作為面具阻攔別人、保護自己,從而導致對自我的過度關注和諸多條件假設,包括對優越感、自我形象、能力、優點、情感等的假設。當環境與核心信念不服,且自尊受到威脅時則感到自戀侮辱,由此激活患者的自我誇大策略和尋求優越感的物質依賴,如吸毒、網路等已獲得虛假的自我成功,遮掩在現實生活中的失敗,如考試不合格、人際關係不良、父母親子衝突等痛苦。所以,自戀型人格的治療以承認自己的不足和開始學習他人作為開始,尤其以建立情感導向的精神父親作為健康標誌。

4、人際關係的重建是治療的核心。

現代精神分析理論對性的認識,已經從佛洛依德的內驅力模式轉到「關係模式(relational matrix)」。內驅力模式將性本能的釋放與控制視為核心,斯蒂芬·A·米切爾的關係模式將關係模式的建立與維持視為核心結構,將性解釋為互動範疇內的反應、表達、或行為,慾望、性慾高潮、身體體驗全都被看作是關係的產物。「認同和連續性的維持是人性的核心因素,而性體驗只擁有其在關係模式中所具有的意義。性成為了這樣一種領域——在那裡,關係衝突被塑形和展開。在最親密的關係中,性起著核心作用。關係的建立與維持是基礎,強烈愉快和情緒反應的相互交換,很可能是情感的聯繫與親密的尋找、建立、喪失及保留的最強有力的媒介。」

這個「關係模式」理論為實踐所證實。但人的關係可以分成:人與上帝(絕對真理)、人與人類、人與自然、人與自己,這其中,按照約翰·加爾文的說法,人與絕對真理的關係決定人與人的關係,而人際關係中人與父母的關係又是決定性的。著名自卑心理學家阿德勒則認為,人類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幾乎都與職業、社會和性這三個主要問題有關。每個人對這三個問題作反應時,都表現了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許多孩子到了這個時候(青春期)總有表現出獨立性、與成人平等、男子氣概或女人作風的願望,青春期的所有危險,都是由於對生活的三個問題(職業、社交和愛情)缺乏適當的訓練和準備所造成的。對成年期生活準備不足的孩子,在面臨這三大問題時,會覺得恐慌異常。在青春期,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非常重視性的關係,這時如果孩子對此處理不當或接受教育不當,他們往往會採取錯誤的行動。而廣義的性的關係中,最最重要的就是與父性和母性的關係,因為父母是孩子第一異性或同性榜樣。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主任高文斌博士經過研究發現,當代中國青少年成長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三個缺失:第一是「父親功能」的缺失。父親對於青春期的男孩來說是很重要的,父親往往代表著規劃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與父親的作用有很大關係。但是現在很多家庭中,父親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離異了,孩子跟著媽媽生活;有的家庭雖然表面完整,但父親因為忙總是很少在家;還有的父親為了生存與發展,不得不離開家庭。這從某種角度上解釋了為什麼網路成癮的大多是男孩。 第二是遊戲缺失。很多人以為在中學階段孩子已經不需要遊戲了,實際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遊戲,只不過他們需要社會角色更豐富的遊戲。男生是需要在遊戲中有一定的肢體接觸,甚至肢體衝突的,但現在男生的活動在時間上和內容上都和女生差不多,當現實生活無法滿足時,他就去找替代品。網路遊戲很多都是戰鬥遊戲,所以很容易被男生迷戀上。 第三是同伴的缺失。對於青春期孩子來說,沒有夥伴就不能從家庭走向社會。但是中國城市中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內同伴為零。同時,現在很多孩子上學遠,因為安全問題家長又不得不接送,本來他們上學路上可以和同伴玩耍,現在也不可能了,同學間很難發展出高質量的同伴關係。在網路中,有遊戲,有同伴交往,又能獲得成就感,正好彌補了三個方面的缺失。

高文斌博士的研究,驗證了斯蒂芬·A·米切爾的關係模式理論的正確性。但我的臨床心理治療不但證實了關係模式理論的正確性,但也發現了此理論的有限性,而且更深層次地得出了與榮格一樣的結論:宗教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心理治療體型,而且也是現代心理學和心理諮詢理論的主要的源頭。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療法,嚴格講應該是一種靈性治療方法,對於無神論者可以將上帝看作一種絕對精神。在物質決定意識的絕對論原則下,唯物主義並不需要心理學,心理學必須而且應當是主客觀混合式的唯心主義。有神論者則是唯神主義,與唯心主義有本質差別。


推薦閱讀:

零食癮是病態嗎?
要奇、要怪,不要病態!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屢試屢效方
[內科偏方]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治療偏方
關於中國SM虐戀SM純屬病態腦缺必遭歧視!

TAG:人格 | 自戀 | 病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