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稱反省納粹暴行是德國責任
法蒂女士在演講1月26日,德國柏林舉行了一場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0周年紀念活動。作為倖存者代表,90歲的愛娃﹒法蒂向所有遇害者致悼詞。此後,觀眾集體起立,目送她回座位。短短几級台階,她走了整整一分鐘,全場的熱烈掌聲也持續了整整一分鐘。倖存者聯合會:互助 索?賠 懲凶1994年,在美國出生的德猶混血導演伊馬努埃爾·羅德,跟隨「用行動尋求和平和解」組織的一群多國志願者,來到以色列。他準備用鏡頭記錄年輕一代與大屠殺倖存者之間的互動。志願者參加了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的受害者紀念活動。活動結束時,一名德國志願者突然大聲對鏡頭說:「我為德國沒有這樣的紀念日而感到羞恥。」這話震撼了羅德。經羅德多方奔走,兩年後,德國政府將1月27日定為德國納粹受害者紀念日。提及對大屠殺受害者的紀念,不得不提到一個組織——世界奧斯維辛倖存者聯合會。它成立於1952年,最初的大部分成員都是奧斯維辛的倖存者。聯合會建立的目的,就是讓世人知悉在奧斯維辛發生的一切。聯合會參與處理了很多大屠殺遇害者、倖存者的遺留問題,並在1956-1961年的短短几年間發展壯大,成為一個頗有影響力的國際組織。為了儘可能地揭露納粹暴行,聯合會成員研究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歷史,收集遇害者在集中營的信件、照片與文件,出版了大量相關文獻。他們積極聯繫世界各地的大屠殺倖存者,鼓勵他們勇敢說出自己的經歷。對於大部分倖存者來說,這並非易事:「每一次回憶都在加重心中的創傷。」聯合會通過各種互助活動,消除他們的恐懼與疑慮,並呼籲他們訴說,因為這可以不讓納粹逃脫應有的懲罰,不讓人們對暴行沉默。多年來,聯合會還致力於促成政府對大屠殺遇害者(主要是猶太人)的賠償。1953年,西德政府通過了第一個戰爭受害者補償法案,三年後出台了法案的補充條約,規定在二戰中受政治、種族和宗教迫害的猶太人,都可以獲賠。但同時,該法案又對申請者資格進行了限定:一、到1952年12月31日都生活在聯邦德國及西柏林的倖存者可獲賠;二、被關進集中營前住在德國的遇難者,其家屬可以申請賠償,申請日期截至1957年10月1日。法案頒布後,申請者不得不為此準備大量繁瑣的書面材料,很多倖存者還被要求重複在集中營的遭遇。很多人不願被像乞丐一樣對待,放棄了索賠。而由於冷戰時期的東西方對峙,許多符合賠償條件的非猶太人、生活在外國的受害者家屬和倖存者,無法獲賠。在這樣的情況下,聯合會從1956年開始為他們提供援助。聯合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參加各種政府、企業組織的賠償協商會議,向聯邦政府表達受害者的意見,為申請人的索賠提供法律援助。搜集證據,指認劊子手,讓其得到應有的審判,是平息受害者內心怒火的最有效手段。根據《莫斯科宣言》,所有犯戰爭罪的戰犯,都要被引渡到他們犯下罪行的國家,在那裡統一接受法庭審理。但奧斯維辛在波蘭,冷戰時期的聯邦德國和波蘭沒有任何外交往來,這直接影響了對戰犯犯罪證據的搜集。從二戰後到1960年代初,在聯邦德國,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奧斯維辛的黨衛軍成員因虐殺猶太人被告上法庭。與此相關的調查工作,也僅限於現有的資料。為了使追捕行動正常進行,奧斯維辛倖存者聯合會積極充當「中間人」,收集證據和證詞,指認罪犯,並敦促德國政府立案調查。1955年,聯合會向德國猶太人中央委員會指控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軍醫卡爾·克勞伯,並將其重新告上法庭。1958年,一位奧斯維辛倖存者指認原奧斯維辛集中營政治部門的納粹高級軍官威廉姆﹒伯格。聯合會立即展開調查,多方尋訪證人證物,並及時通知斯圖加特州法院和黑森州大法官。同年10月,伯格被抓捕歸案。此次抓捕拉開了著名的法蘭克福審判的序幕。多年過去,對當年戰犯的追捕行動仍未完結。默克爾發表反排外演講
默克爾在演講克里斯托弗﹒豪伯納是奧斯維辛倖存者聯合會現任執行副主席。1949年,他出生於一個德國牧師家庭。高中畢業後,他作為志願者,參加了「用行動尋求和平和解」組織的多項活動,並作為骨幹在該機構工作多年。1985年,他加入奧斯維辛倖存者聯合會。在豪伯納任職期間,聯合會十分關注對下一代的大屠殺教育。「我認識很多年輕人,他們在和倖存者的接觸中產生了強烈的責任感,慢慢在思想上走向成熟,漸漸也成為了當年大屠殺歷史的見證人。」他表示。2015年1月27日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0周年紀念日。世界奧斯維辛倖存者聯合會的紀念活動在世界各地拉開序幕。德國柏林的紀念活動十分隆重。1月26日,聯合會在烏拉尼亞會館舉行紀念活動,邀請奧斯維辛的倖存者、德國和猶太人青年代表發表演說。德國總理默克爾也來到現場。活動開始後,奧斯維辛倖存者代表、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館長馬里安·圖爾斯基首先發言。1944年,他從波蘭的華沙猶太人隔離區被押送至奧斯維辛。圖爾斯基說,幾年前,在開往奧斯維辛的火車上,自己偶遇一位25歲的德國姑娘。簡單攀談後,女孩對他的經歷非常感興趣,要他詳細講述那段遭遇。不願過多回憶那些痛苦,他拒絕了。幾天後,他意外收到了這個女孩子的來信:「我從網上仔細閱讀了關於您的往事。我為我前幾天在火車上的問題向您道歉。但是,我還是感到很榮幸,和您的相遇,使集中營的歷史在我腦海中馬上鮮活起來。我為我們祖輩犯下的罪過向您道歉。」看完信,馬里安被深深感動。他在現場表示:「對人類歷史的繼承就像一場接力賽跑。對於我們這些倖存者來說,我們的經歷就是我們能夠傳下來的遺產和財富。」奧斯維辛遇難者當中,大多數是匈牙利籍猶太人。因此,主辦方邀請90歲的愛娃·法蒂作為匈牙利籍猶太人的代表,向所有遇害者致悼詞。
默克爾與法蒂女士合照
法蒂女士的回憶錄《事物的靈魂》法蒂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1944年,19歲的她和全家人一起被送進集中營。2011年,她在德國出版《事物的靈魂》一書,記錄了她記憶中關於奧斯維辛的一切。她的所聞所見成為重要的歷史見證,被永久保存在奧斯維辛博物館。她在致辭中提及「仇恨」一詞——在奧斯維辛時,她每天都在恐懼和仇恨中度過,看著自己的親人一個接一個地被殺害,看著焚屍爐煙囪每天冒出來的滾滾濃煙。她每天都在問自己:「為什麼我們要遭受這一切?為什麼我還活著?」仇恨固然能使人堅強,人卻不能只依靠仇恨活下去。回到匈牙利後,她每天都在尋求不再仇恨的方法。她積极參加各種紀念活動,出席多場納粹劊子手的審判,甚至到德國的中學從事教育工作。漸漸地,仇恨離她遠去。「相比仇恨,我還有更重大的責任——作為證人,將我所知、所看到的一切傳播下去,讓世上所有人都知道,這才是我們這些大屠殺倖存者活下去的意義。」她的講話結束後,所有觀眾起立,熱烈鼓掌,目送她回座。在活動的最後,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表講話。她說,不斷反省納粹暴行的歷史,是所有德國人的責任。永遠不能忘記德國對數百萬遇害者所犯下的罪行。她坦承,不少猶太人至今還擔心會在德國受到侮辱或攻擊,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她把德國的這種行為稱為「國之恥辱」,稱要加強警力,加大對猶太人住所、教堂和紀念碑的保護,「把它作為我們國家的一種標誌」。在巴黎恐怖襲擊事件之後,以色列總理曾呼籲所有當地猶太人遷回本國。對此,默克爾強調,必須從根源上禁止德國所有反猶主義和其他形式的排外情緒,保障所有人都能自由、安全地生活。柏林歷史博物館舉辦專題展覽為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0周年,柏林歷史博物館推出了大屠殺日的專題展覽。
大屠殺展覽區展覽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二戰展廳的大屠殺史。展覽通過文獻、文物、照片和模型,全方位展示納粹對猶太人驅逐、隔離,最終實施種族滅絕計劃的全過程。現場有關於這段歷史的特別講解。晚間,博物館還會放映兩部奧斯維辛紀錄片。活動免費向市民開放。柏林歷史博物館特別展覽的項目策劃人布里特·福格告訴我,這樣的活動已經舉辦了很多年。剛開始,只有觀光客和老年人來參觀。這幾年,很多學校也組織學生來。「通過實物、照片、歷史文獻學習歷史,能讓青少年產生一種臨場代入感。他們會很容易地聯想到,如果自己處於那種環境,如果自己的父母、姐妹遭受那種對待,自己會怎麼做。這可以引發他們對歷史事件更深層次的思考。」她說。福格表示,博物館還針對不同的觀看人群,在展覽中加入了很多多媒體元素,讓人們更直觀地接觸大屠殺的歷史。而展覽的第二部分,是本次紀念活動的特別展覽,名為「赤軍派——恐怖主義者的暴力」。展品被安置在內嵌於牆壁的櫥窗里,每個櫥窗旁都有一個液晶屏,用英語和德語循環播放當年的影音資料。
歷史博物館集中營囚服沿著紅色地毯往前走,左手邊第一面鮮紅色的牆上是黑色字體:「赤軍派(1970-1998),德國恐怖組織。死亡,重傷,恐怖襲擊,所有這些辭彙都和他們有關。暴力是從何而來?國家和社會該如何應對?對遇難者來說暴力又意味著什麼?什麼時候傷痛才能到達盡頭?」展覽分10部分,通過赤軍派的形成、崛起、前後三代成員的恐怖活動及社會影響,展示了德國極左翼民主思潮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恐怖主義的。作為大屠殺紀念日的特別企劃之一,赤軍派的展覽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福格告訴我,德國二戰後的第一代年輕人,對父輩在二戰中的暴行感到憤恨和羞恥,認為父輩應該對此反省和負責。但戰後西德政府處理納粹遺留問題時的拖沓,讓他們感到失望。在他們1968年的抗議失敗後,1970年,巴德和邁因霍夫等人成立了「赤軍派」。1970-1998年間,他們組織策划了多起汽車炸彈、飛機劫持、人質挾持等事件,造成34人死亡,多人受傷。「在這時展出他們的歷史,也是在討論二戰後,納粹的暴行對德國民眾尤其是戰後第一代年輕人的思想衝擊。」福格說。「『赤軍派』代表了當時的年輕人在繼承那段歷史後的一種態度和選擇。現今的青年一代究竟應該從中總結出什麼經驗教訓?看了展覽,相信他們會得到一個答案。」她表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大半個世紀過去,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們大多已不在人世,被戰爭破壞的城市已恢復原貌,時間終可抹平個人、家庭、民族和國家的傷痕。但重要的是,作為被歷史所傳承又終將傳承歷史的每一代人,都應該清醒認識到正視歷史的意義。罪行可以被寬恕,仇恨可以消弭,但歷史卻不能被忽視和遺忘。
推薦閱讀:
※【佳片U約】德國.奧地利.美國電影:《女王密使》
※是什麼原因使得德國成為每百萬人註冊球員數量全球第一的?
※德國婆婆教我馭夫術
※德國農民干農活,把中國農民看傻了!
※德國人發出的感嘆:中國人簡直是太能忍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