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1.說「木葉」·課文精講

【基礎知識精講】

·背景資料

1.作者簡介

林庚,我國著名學者。有《唐詩綜論》等著作傳世。

2.題解

「木葉」即「樹葉」,但是古代詩歌中有用「樹」的,有用「葉」的,就是用「樹葉」的十分少見。由於作者是一個學者,也是詩人,有著深厚的學養和豐富的聯想力,因而對「樹」與「木」、「樹葉」與「木葉」、「木葉」與「落葉」、「木葉」與「落木」所造成的詩的意境的差別,做出了極為精細的美學辨析,使我們對古詩詞藝術中的精微之處有了更深的體察,值得我們借鑒。學習這篇課文需要我們逐字逐句認真、細緻地讀,把整篇文章貫穿起來,各個部分融會貫通,就可以把握文意。

·字詞儲備

鍾愛:特別愛(子女或其他晚輩中的某一人)。

洗鍊:(語言、文字、技藝等)簡練利落。也作洗鍊。

萬應錠(dìnɡ):萬能葯。錠,藥物未製成的硬塊,供患者吞服,研汁內服或外用。

不落於言筌(quán):不在語言運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魚的竹器。

疏朗:稀疏而清晰。

窸窣(xī sū):象聲詞,形容細小的摩擦聲音。

飄零:①(花、葉等)墜落;飄落。②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

綿密:(言行、思慮)細密周到。

迢遠:遙遠。

·課文剖析

1.內容結構梳理

全文共有七個自然段,每段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段,說明從屈原《九歌》開始,「木葉」成為詩人們筆下鍾愛的形象。文章舉了謝庄《月賦》、陸厥《臨江王節士歌》、王褒《渡河北》為例。

第二段,說明「木葉」就是「樹葉」,但是古代詩歌中有用「樹」的,有用「葉」的,就是用「樹葉」的十分少見。大量的是用「木葉」,又發展到用「落木」。

第三段,說明「木葉」「落木」與「樹葉」「落葉」的不同,關鍵在於「木」字。在詩歌中,概念相同的詞語,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區別。

第四段,說明「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含有落葉的因素。從「木」所用的場合可以看出,自屈原開始把「木」用在秋風葉落的季節之後,後代詩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詩中的「樹」的形象與吳均詩中「木」的形象作比較,「樹」沒有落葉的形象,而「木」顯然是落葉的景況。

第五段,說明「木」為什麼有這個特徵。因為詩歌語言在概念的背後,還躲著暗示性,它彷彿是概念的影子。「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還具有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讓我們想起樹榦,而不大想到葉子,「葉」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這排斥暗示著落葉。而「樹」與「葉」的形象之間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彥的詞為例加以說明。

第六段,說明「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徵:有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帶來疏朗的秋天氣息。正因為有這個特徵,所以《九歌》中的「木葉」才如此生動。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葉」,是飽含水分的繁密的葉子;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中的「黃葉」,是在濛濛細雨中,沒有乾燥之感,因此都與「木葉」的形象不同。至於「落木」,比「木葉」更顯得空闊。「木葉」的「葉」,有纏綿的一面,「木葉」是疏朗與綿密的交織,而「落木」就連「葉」這個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

第七段,說明「木葉」與「樹葉」在概念上相差無幾,在藝術形象上的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

綜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至三段為第一部分,列舉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現象,就是「木葉」成為詩人筆下鍾愛的形象。而「木葉」形象的關鍵在一個「木」字。第四至六段為第二部分,說明了「木」的兩個藝術特徵,以及為什麼有這些特徵。第七段是小結。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學者,也是詩人。他以深厚的學養與豐富的聯想力,對「樹」與「木」、「樹葉」與「木葉」、「木葉」與「落葉」、「木葉」與「落木」所造成的詩的意境的差別,做出了極為精細的美學辨析,使我們對古詩詞中藝術的精微之處有了更深的體察,值得我們借鑒。

2.重點問題探討

(1)古典詩歌中「樹」與「木」的藝術特徵、意思情味、適用場合有什麼不同?

(2)以「木」引起落葉的聯想為例,說明詩歌語言的特質及其對詩人創作的意義。

重點研究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

①「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

從字面上講,「木」就是「樹」,二者是同一概念,但兩個詞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聯想不同。「木」具有「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說木質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樹榦,而很少想到非木質的葉子。「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這排斥也就暗示著落葉。所謂「暗示性」是指詞語的形象色彩和聯想的意義。

②「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

A.詩人應具備的條件是敏感而有修養:

「敏感」是指詩人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就是說不但懂得詞語概念的意義,而且熟悉它的豐富而微妙的形象色彩、感情色彩。

「有修養」是指詩人能夠把語言形象中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

B.詩歌應有的藝術效果應是一言難盡,富於感染性、啟發性:

「一言難盡」是指詩歌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含蓄性特徵,它是為詩語的暗示性決定的。課文注釋中引用《莊子》中的話:「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這個「意」就是詞語字面意義之外的意味,也就是課文所說的語言形象的「潛在的力量」。

「富於感染性、啟發性」是說詩語的暗示性最能引發鑒賞者的想像和聯想,從而受到感染,如由「木」引起的落葉的聯想。

(3)「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中的「木葉」有什麼獨特的意味?課文怎樣說明「木葉」的意味的?

分析說明:「木葉」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這是被「木」的藝術特徵決定的:「木」不但暗示著落葉,而且使人有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

比較說明:曹植詩中的「落葉」是春夏之交飽含著水分的繁密的葉子,是碧綠柔軟的葉子;屈原詩中的「木葉」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二者的顏色、質感、密度、動感均有差別。司空曙詩中的「黃葉」沒有「木葉」的乾燥之感、飄零之意,而且顏色濕黃而非枯黃。「木葉」是風中窸窣飄零的枯葉,屬於風而不屬於雨,屬於爽朗的晴空而不屬於沉沉的陰天,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4)杜甫突破了「木葉」的傳統,寫出了「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名句,「落木」與「木葉」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

「木」有疏朗之意,「葉」有綿密之意。屈原的「木葉」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襯託了湘夫人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葉」,洗凈了「葉」字的綿密之意,意境更顯空闊,生動地描繪了三峽蕭索的秋色,有力地烘託了悲秋之感。

【學習方法指導】

鑒賞詩歌的方法

1.顯現詩中的意象。意象簡言之是包融詩人情感的形象、圖景。形象性是詩的一大特點,理解了詩的辭彙意義和語法意義,還不等於跨進了詩的大門,只有通過語言符號這一環節,在頭腦中浮現出詩句所描繪的形象與圖景,才能說真正進入了鑒賞階段。

葉聖陶就曾經提出讀詩不僅要睜開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像中睜開眼睛看由文字觸發而構成的畫面。「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唐朝王維《使至塞上》的兩句古詩。葉聖陶說:「要領會這兩句詩,得睜開眼睛看。看到的只是十個文字呀。不錯,我該說得清楚一點:在想像中睜開眼睛看,看這十個文字所構成的一幅圖畫。這幅圖畫簡單得很,景物只選四樣:大漠、長河、孤煙、落日;傳出北方曠遠荒涼的印象。給『孤煙』加上『直』字,見得沒有一絲的風,當然也沒有風聲,於是更來了個靜寂的印象。給『落日』加上個『圓』字,並不是唯有『落日』才『圓』,而是說『落日』掛在地平線上的時候才見得『圓』。圓圓的一輪『落日』不聲不響地襯托在『長河』的背後,這又是多麼靜寂的境界啊!一個『直』,一個『圓』,在圖畫方面說起來,都是簡單的線條,和那曠遠荒涼的大漠、長河、孤煙、落日正相配合,構成通體的一致。如此驅遣著想像讀解,一幅邊塞風光圖就歷歷顯現在眼前了——假如死盯著文字而不能從文字中看出一幅圖畫來,就感受不到這種愉快了。」葉聖陶的話給我們以啟迪:只有讓詩句在自己眼前不再是按一定語法規則排列,具有一定辭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句子,而是染有情感色彩的、一系列的聽覺、視覺、觸覺、運動覺等的形象畫面,才能進入詩的境界。

2.探求詩的意蘊。閱讀詩的過程中,透過詞句在自己眼前顯現出一個個形象、一幅幅畫面,還不能說欣賞閱讀的終點。只有把握了一首詩的意蘊,即詩中具體形象,畫面所貫注的精神內容,才能說閱讀鑒賞到了深層階段。我們閱讀詩歌,特別是現代派詩作,不能僅滿足於了解這首詩的表層意義,更關鍵的是要挖掘其深層的意蘊。如初唐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閱讀此詩,人們眼前不由地會浮現出一位遊子登上高高的鸛雀樓遠望遐想的畫面: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盡頭冉冉而沒;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向東,流歸大海。畫面壯闊,氣勢雄渾。但是,假如閱讀者僅僅到此,我們說還不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不可只僅僅理解為平鋪直敘地寫出了登樓的過程,它含意深處,耐人咀嚼。它的深層意蘊是:人要具有向上進取的精神和高瞻遠矚的胸襟。它道出了一個崇高深邃的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知識拓展】

·遷移

下邊文章,與《說「木葉」》相近,可作比較閱讀。

青與綠

   林 庚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草與柳在古代詩詞中一直經常這樣地同時並見,要說明其間的緣故,根本上還是因為都涉及春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柳樹是代表著春風的,而草則又與春風共其命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體現在草與柳的變化上。「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只是那麼一星星若有若無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來臨。「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柳枝上剛萌發出點點的細葉,料峭的春風便已來到了人間。這個細葉,詩詞中又稱為「柳眼」,彷彿在說碧玉妝成的柳樹,忽然從睡夢中一覺醒來,睜開了眼睛,同時也就是春天的開始了。所謂「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草透出了綠意,柳睜開來眼睛,這是多麼富於生意的綠色世界啊。

世界是綠色的,可是詩人卻愛說「青青河畔草」「青青夾御河」「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綠色,所謂「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可是卻非說「青春」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青春復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而春遊也叫做踏青,卻不說踏綠。春天喚做青陽,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稱為青年,那麼到底是誰代表著春天呢?

綠與青原是相近的顏色,所以青天又稱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綠。綠草可以稱為青草,綠柳卻不能稱為青柳,但是「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卻又正是好詩。「春晚綠野秀」,這綠野卻很少稱之為青野。大概由於綠指的是具體的現實的世界,而青則彷彿帶有某種概括性的深遠意義。綠原是一種諧和的色調,在萬紫千紅的春天,綠乃是多樣統一的典範。而青則更為單純,凝凈,清醒,永久,松樹因此就都稱為青松。所謂青山綠水,何嘗不正是兩種性格的說明呢?這裡或者會給我們帶來一點生活中的啟發嗎?誰不願意青山不改、青春長在呢?但這只是一種理想,從現實到理想,從具體性到概括性,本來是綠的卻說成是青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青青。

寫於1983年立春(選自《唐詩綜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

·發散

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鑒賞(節選)

           袁行霈

藝術鑒賞的實踐經驗也很重要。詩讀多了,讀熟了,就有了比較,有了鑒別和欣賞。例如同是送別詩,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維的《送沈子福歸江東》,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寫法各不相同。同是抒寫憂愁,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說:「憂端齊終南,炇炇 洞不可掇。」李群玉《雨夜》說:「窮愁重於山,終年壓人頭。」石孝友《木蘭花·送趙判官》說:「春愁離恨重於山,不信馬兒馱得動。」都用山作比喻,但情調、色彩各不相同。杜甫是憂國憂民,以終南山作喻,顯得莊重嚴肅。李群玉是寫窮愁,故有壓人之感。石孝友是寫離愁,那重於山的離愁連馬兒都馱不動,這就和行旅境況聯繫起來了。再比較賀鑄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是寫閑愁,一種連自己也說不清的無名的憂愁。詩人先設問一句,卻又不正面回答,而跟以三句景物描寫。這三句詩讓人感到他的閑愁無所不在,無法衡量。又如寫時光流逝,屈原《離騷》說:「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曹植《箜篌引》說:「驚風飄白日,光景馳西流。」陶淵明《雜詩》說:「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蔣捷《一剪梅》說:「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風格各不相同,也可以在比較中玩味、咀嚼,得到藝術的享受。

藝術鑒賞的經驗,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培養語感。所謂語感,是對語言美的一種敏銳的感受力。詩歌的藝術,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駕馭語言的技巧,沒有語感很難欣賞其中細微的妙處。例如李清照《聲聲慢》開頭三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語言的聲音、色彩都很講究。李清照南渡後不久,她的丈夫就去世了,她過著孤獨無依的生活。當「滿地黃花」的時節,「梧桐細雨」的天氣,越發感到百無聊賴,心裡空蕩蕩的,很想尋找一點什麼寄託。第一句「尋尋覓覓」,就是表現這種棲棲遑遑欲有所求的心情。但是周圍的一切都不能引起她的興趣,尋來覓去,依舊是空虛、空虛。她加倍地感到冷清,疊用「冷冷」「清清」,正好渲染了這種索寞凄涼的心情。這位女詩人是很敏感的、很內向的,她體味著自己的苦況,進而感到一種難以抑制的悲哀。這悲哀用「凄凄」言之不足,再重之以「慘慘」;「慘慘」仍不足,乃繼之以「戚戚」。這三句詩很精練地表現了感情波瀾的三個層次,十分耐人尋味。在詞的開頭,三句詩連用七個疊音詞,構成七個均等的音步,讀起來彷彿可以聽到詩人那遲緩沉重的足音。尋、覓、冷、清、凄、慘、戚,本是富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詞,把它們重疊起來,集中在一起,就更加強了它們的藝術效果。濃郁,強烈,扣人心弦。

(選自《北京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

推薦閱讀:

課文研讀 相關讀物 7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複習資料彙編——現代文(課內重點課文)閱讀(下)
1~6年級近義詞 反義詞大全!按課文整理,語文老師偷偷列印做教材
《涉江采芙蓉》課文解讀
快速背課文詳解

TAG: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