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博爾赫斯,作家中的作家

育邦

當你讀完博爾赫斯的時候,你就會明白,他只屬於文學。他深居簡出,純粹生活在文學之中,並且只為文學而生活。

就文學影響力而言,我們在談論20世紀偉大作家的風格時,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卡夫卡風格」或「博爾赫斯風格」……文學青年或者一位作家在看了博爾赫斯之後,總是蠢蠢欲動想寫點什麼,哪怕編一個故事也好……博爾赫斯會激活我們的文學意識,在這一方面,其他作家均無法與其比擬,他比任何人都走得深走得遠。博爾赫斯不僅改變了人們寫小說的方法,而且改變了小說的內容和我們對於小說的認識。

1899年8月24日,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具有古老英國和阿根廷血統的律師家庭。7歲時,他就開始了寫作:用英文縮寫了一篇希臘神話。8歲,根據《堂吉訶德》,用西班牙文寫了一篇叫做《致命的護眼罩》的故事。10歲時就在《民族報》上發表了英國作家王爾德的童話《快樂王子》的譯文,署名豪爾赫·博爾赫斯。

1914年,博爾赫斯隨全家前往瑞士日內瓦定居,在這裡,他度過了青少年時代。1919年到1920年隨全家移居西班牙,與西班牙的極端主義文藝圈交往甚密。1921年,回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後,博爾赫斯進入圖書館工作,並終生從事此工作,歷任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各公共圖書館的職員和館長,同時進行文學創作、辦雜誌、開講座等活動。1923年,他出版第一本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以及後來面世的兩本詩集《面前的月亮》(1925)和《聖馬丁札記》(1929)。1946至1955年,庇隆執政期間,他在反對庇隆的宣言上簽名,被革去市立圖書館館長職務,被侮辱性地勒令去當市場家禽檢查員。

至於說到博爾赫斯的形象與性格,朋友們的一致看法是:健談、好交際、性格羞澀、好學不倦,等等。總之是個高雅的知識分子形象,而缺少大人物們驚心動魄的傳奇。他「從不閱讀報紙,聲稱它們第二天就會被遺忘。他厭惡鏡子、生命的繁衍和自己的肉體,不斷地夢到迷宮、面具和鏡子」。

1935年,他出版了故事集《世界性醜聞》,這可以算作他的第一個小說集。這裡孕育了初期的「博爾赫斯」風格,最為著名的作品有《玫瑰色街角的人》《兩個人做夢的故事》《達不到目的的巫師》。《玫瑰色街角的人》是博爾赫斯獻給他所羨慕的巴勒莫惡棍的禮物,是一個黑幫故事。它生動明快,似乎是專為阿根廷同胞而作——所有的阿根廷人都為一種想像的、英勇而神秘的、專門用在吵架鬥毆和搬弄是非的人身上的過去感到驕傲。

1936到1939年,他為《家庭》雜誌撰寫了208本書的評論。作為一名信手拈來的評論作者,博爾赫斯有時對此有些厭倦,他突發奇想,寫作是對閱讀最大的報復。在從事小說創作之前,博爾赫斯已經是阿根廷聲名卓著的詩人和批評家了,但是他對於小說並不自信,他說:「我的文學產品中最不易朽的是敘述,然而多年來我卻不敢寫小說。我以為故事的樂園是我的禁地。」

1938年以後,博爾赫斯的視力越來越差。他快步上樓時,撞上了一扇窗戶。撞擊相當嚴重,玻璃碎了,碎片嵌進頭皮。他被送進醫院,躺了一個多月。他對自己的精神是否健全產生了懷疑。作為對於自己智慧有足夠自信的作家,博爾赫斯必須證實自己的智力與寫作能力是否受到影響。那年,他開始嘗試用寫故事來確認自我。他試圖調用自己所有的文學資源,同時發揮想像力,運用他最為擅長的簡潔機智的語言、反諷與戲仿的手段進行創作。他進行的自我革新也為未來小說帶來了全新的價值觀。這次與死神的親密接觸激發博爾赫斯去寫只屬於他自己的偉大作品。為了重現這次事故,博爾赫斯寫下了小說《南方》,他也賦予小說更為豐富深邃的意義。小說中的人物達爾曼為了急切地看到一本稀有版本的《天方夜譚》,飛快地向樓上跑去,這時被剛油漆過的窗戶刮傷了……

他寫下了《〈吉訶德〉的作者彼埃爾·梅納德》,它是博爾赫斯寫作生涯的一個分水嶺,表達了某種疲憊與懷疑之感。這篇小說是一個玩笑,也是一個自我嘲諷。梅納德太有哲學修養而不能成為一個詩人,同時又太有詩人氣質而不能成為一個哲學家。他找不到一個可以充分施展才華的表達方式,他將辜負上天賜予的天賦……事實上,梅納德正是漫畫版的博爾赫斯。

《吉訶德的作者彼埃爾·梅納德》以及他的《特隆,烏克巴爾,奧爾比斯·忒蒂烏斯》和其他傑出作品,形成了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品牌——博爾赫斯。談到表達清晰,小說家略薩認為「博爾赫斯的散文異乎尋常,他惜墨如金,從不多著一字,完全違反了西班牙語過猶不及的自然傾向。……他的概念清晰、純正,同時不落流俗,從不退居二線,而是用極其直接和有克制的文字加以表達。」他不動聲色地用簡練的文本創造了一個完全嶄新的世界,他的敘述展現了一種文學語言上的刊落繁華的強大力量。

1941年,小說集《小徑分岔的花園》問世,這裡包含了《吉訶德的作者彼埃爾·梅納德》《特隆,烏克巴爾,奧爾比斯·忒蒂烏斯》,以及《環形廢墟》《巴別圖書館》《小徑分岔的花園》等著名的篇目。在這本小說集中,博爾赫斯為他未來的小說尋找到一種獨創的形式:它是小說與隨筆的無縫結合——傳統上這兩種題材一般是被分開的,但在博爾赫斯的眼中,它們均是對人類存在的一種表達,統屬於某種更高的精神法則。形式往往從一個「騙局」開始,謊稱某書已存在於某處,博爾赫斯直接進入評論,省略複述環節。敘述被淹沒,虛構成為真實,創作面對的不是可能發生的故事(這是通常小說的做法),而是有關一篇原已存在的小說。通過「謊稱」手段,博爾赫斯向讀者標明他不過也是個讀者,而不是作者。

1944年,他出版了小說集《手工藝品》,包括《死亡與羅盤》《秘密的奇蹟》和《南方》等名篇。1949年,小說集《阿萊夫》出版,包括了《艾瑪·聰茨》《另一種死亡》《阿萊夫》等名篇。《博聞強記的富內斯》《馬可福音》《另一個我》《鏡子和面具》《烏爾里克》紛紛問世……博爾赫斯正強勢地成為「博爾赫斯」,在世界文學範疇內,他贏得了廣泛的尊敬,他的影響也無以復加,被稱為「作家中的作家」。

進入20世紀60年代,名聲與失明漸漸走進了博爾赫斯的生活。他從一個拉美作家成為一個世界性作家。他才華橫溢、光芒四射,無可比擬,從奧克塔維奧·帕斯到米歇爾·福柯,這些世界頂尖的知識分子和作家都對他敬佩不已。

博爾赫斯謙遜,對於名聲,他略有享受便感到厭倦了。他像佩索阿一樣喜歡在城市裡閑逛,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四處漫步,研究地圖或品嘗咖啡……他喜歡生活中簡單的事情。而另外一個盲人博爾赫斯拄著拐杖經常在街上被人叫住,祝賀他是博爾赫斯。這是一個印在郵票和旅遊冊子上受人愛戴的民族偶像。博爾赫斯用一個有關作者的謎語結束了這個寓言故事:「我不知道這兩人中誰寫了這一頁。」

博爾赫斯喜歡中國文化,他有一根來自中國的手杖,在《長城與書》《卡夫卡及其先驅》《小徑分岔的花園》等作品中,隨處瀰漫著中國的氣息,他摯愛《聊齋志異》,但遺憾的是,終其一生,他都沒有踏上古老中國的土地。

豪爾赫·博爾赫斯

1899-1986

阿根廷當代最重要的小說家,同時也是詩人、散文家、翻譯家,被譽為作家中的作家。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有英國血統的律師家庭。在日內瓦上中學,在劍橋讀大學。掌握英、法、德等多國文字。他迷宮一樣的作品顛覆了傳統小說的基本樣式,影響和啟發了世界各國的幾代作家。

作家評介

略薩

博爾赫斯不僅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文學巨匠,而且還是一位無與倫比的創造大師。

蘇珊·桑塔格

如果有哪一位同時代人在文學上稱得起不朽,那個人必定是博爾赫斯。

殘雪

讀者如要進入他的世界,就必須也懂得一點心靈的魔術,才能弄清那座迷宮的構圖,並同他一道在上下兩界之間作那種驚險的飛躍。


推薦閱讀:

精英的終結與作家身份的重建
瓊瑤的創作為什麼幾十年如一日,對於愛情的浪漫幻想一點都沒有與時俱進呢?
王小波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舞大你看到這兩幅圖什麼感想?
讀完魯迅的《狂人日記》,你有何感想?

TAG: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