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聽懂寶寶的哭聲
07-24
【導讀】嬰兒最令人頭痛的問題,就是夜裡頻繁且長時間的啼哭,不但讓人頭疼也讓家人的情緒煩躁起來。到底寶寶為何而哭?這樣的哭法是正常還是異常?許多小寶寶白天精神很好,又笑又跳,一到晚上卻總是哭...嬰兒最令人頭痛的問題,就是夜裡頻繁且長時間的啼哭,不但讓人頭疼也讓家人的情緒煩躁起來。到底寶寶為何而哭?這樣的哭法是正常還是異常?許多小寶寶白天精神很好,又笑又跳,一到晚上卻總是哭個不停,往往要哭上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正常的嬰兒偶爾在夜裡啼哭是不足為奇的,就算一個晚上哭二三次的嬰兒也並不少見,但是,如果夜裡反覆啼哭並且加重(指啼哭的時間延長),而且嚴重妨礙睡眠,則應該視為「異常夜啼」,而多加註意。夜啼在嬰兒出生後三個月到六個月時急速增多,滿九個月時發病率較低。嬰兒在夜間頻頻哭鬧(或是長時間啼哭)是年輕的父母十分煩惱和頭痛的問題,那麼該怎麼辦呢?首先應該找出「夜哭」的原因,才好「對症下藥」。引起寶寶「夜哭」的原因,除了尿布潮濕、襁褓過緊、口乾舌燥、飢餓所引起的正常啼哭外,尚有以下幾種原因。白天睡眠過多(睡眠習慣不良)一般的嬰兒(二至五個月)一晝夜需睡十六個小時,如果白天睡得過久,夜裡就容易哭鬧,這時由於嬰兒的條件反射和動力定型尚未形成,是一種寶寶神經系統不成熟的表現。解決的辦法就是:白天讓寶寶多活動,少睡眠,尤其是晚上六點鐘以後不讓孩子玩得太興奮,臨睡前排泄好大小便,室內的溫度、濕度要適宜,被褥要盡量柔軟輕鬆,確保寶寶有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如果採取這些措施仍然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少量鎮靜劑,但是不宜常服或是高劑量地服用。要使孩子養成定時睡覺的好習慣,應從寶寶出生後即進行訓練。一般來說:1歲以內的嬰兒,每天上、中、下午都要睡覺;1歲以上的幼兒,每天中午及下午都要睡覺,晚上睡眠應從十九點左右開始;2歲以上的幼兒,必須做到每天睡午覺,晚上從二十點左右開始睡覺。疾病引起的哭鬧1、感冒、腸痙攣、腸套疊、臍炎、蟯蟲病、佝僂病感冒是啼哭最常見的原因,各種病患引起的腸痙攣(腹痛)也是可以引起寶寶大聲哭鬧。必須警覺的是有一種特殊疾病——腸套疊。此病是由於一段腸子套入另一段腸子引起的,時間長了可能發生腸壞死。當發生腸套疊時,啼哭有其特殊之處,嬰兒往往是一陣銳哭,哭的時間很長,可以持續十分多種,以後會恢復安靜或入睡,可是隔不了多久,有的患兒可能表現出面色蒼白、出冷汗、嘔吐、便血等。新生兒的臍帶脫落處有一個受傷面,極容易感染而發生臍炎,所以我們應小心護理新生兒的臍帶。主要是注意臍部的清潔乾燥,防止污染臍部,洗澡後要更換內衣,勤換尿布,防止糞尿污染臍部。此外,每天在臍根部塗95%酒精,這樣可以促進臍帶乾燥脫落,如果臍帶部有滲出物,可以塗2%碘酒消毒臍窩,然後再用75%酒精退碘,以免灼傷皮膚,也可以塗2%龍膽紫液,不用包紮。若孩子到了三個星期時,出現肚臍痛或紅腫等情況,則要請醫生診視。如果肚臍紅腫明顯,排出膿血,甚至連臍部周圍的皮膚也紅腫起來,則可能是臍炎,應立即到醫院診治。此外,蟯蟲病及佝僂病容易引起小寶寶的「夜啼」。蟯蟲病:蟯蟲是一種肉眼能看到形狀像線頭的寄生蟲,它常在夜間從肛門爬出,在肛門周圍產卵,孩子因搔癢而將蟲卵留在指甲溝里,然後再經口吃進消化道中無限循環,不易治療。家長可以在小寶寶夜晚睡著以後,觀察孩子的肛門,如果發現有小白線蟲,就能明白小孩哭鬧的原因。治療方法是勤洗換內褲、被褥,每天要洗凈屁股,肛門周圍可以塗「蟯蟲藥膏」,也可以服用驅蟲葯,但是如果只是塗藥而不採取其它措施(如勤換內褲等),效果可能不會很明顯。佝僂病:由於缺乏維生素D致使鈣磷代謝失調,血鈣降低,醫學上稱為低血鈣症。由於血鈣低使神經系統處於興奮狀態,輕則表現為煩躁不安、哭鬧、發驚,重則發生抽筋。如果診斷明確,就可以進行治療。肌肉注射維生素D3VitD3,同時服用鈣劑。也可以將VitD3(肌肉注射用)一支加入普通魚肝油中,使魚肝油濃度增加。平時要讓寶寶多在陽光下活動,多曬太陽,紫外線可以使皮膚自動產生VitD2。蒙著被子睡覺有些寶寶喜歡蒙著被子睡覺,這種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是不好的。因為孩子睡著以後,體內的各種器官仍在不斷地活動,呼吸器官照常進行工作,由於蒙住的被子所能容納的空氣很少,外界的新鮮空氣又不容易進入,二氧化碳越積越多,時間久了就缺氧,致使孩子起床後出現胸悶、頭痛、眩暈等癥狀,有的孩子還會因此引起惡夢,或患呼吸道疾病等。「蒙著被子睡覺」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發現什麼「靈丹妙藥」可以醫治。如何辨別「有病」的啼哭啼哭是嬰兒時期的一種本能反應,周歲前的寶寶常有以哭聲來代替語言表達他們的需要、情緒和情感。一般說來,時間短暫、聲音洪亮、精神好、臉色正常的啼哭是一種本能的哭,對嬰兒的發音器官、肺部都是一種良好的鍛煉。這種哭是有益無害的,在除去原因(如餵奶、換尿布或者用玩具分散其注意力)後,哭鬧會停止。但是,如果嬰兒哭吵時間較長,反覆啼哭,聲音尖銳嘶啞,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衰弱,面色蒼白,脈搏快而乏力,拒絕吃奶或吸吮無力,也不被玩具所吸引時,家長就應該考慮寶寶的身體是否有不適,家長可根據寶寶啼哭的性質、規律和伴隨癥狀等來尋找寶寶啼哭的原因。啼哭的性質哭聲強度不大,持續時間不是太長,當滿足其要求(如換尿布、餵奶等)以後就不再啼哭者,多為與疾病無關的啼哭。啼哭聲音很大,很劇烈,持續時間長,且發現寶寶與平常不同,這種多為與疾病有關的啼哭。突然劇烈啼哭且掙扎不安者,應特別注意腸套疊、嬰兒腸痙攣、泌尿系統結石和尖物刺入等。寶寶出現高調尖聲者,應特別注意是否患有黃疸、腦膜炎、腦炎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顱壓增高。哭聲單調,哭聲無「傷心」狀者,有可能與腦部發育障礙或嬰兒幼紅細胞性貧血有關。哭聲嘶啞者,應檢查是否有喉炎、喉水腫、白喉等疾病。哭聲細小者,有可能是先天性肌弛緩,病情嚴重衰弱無力,或與迷走、舌咽神經麻痹等有關。貓叫樣哭聲者,應檢查是否為五號染色體異常的貓叫綜合征,小羊叫哭聲者,應檢查是否為三號染色體異常。啼哭的時間進食之前或午夜後啼哭者,多系飢餓所致。進食或為餵食啼哭者,可能為口腔炎或鼻塞,以及吸乳時嬰兒上唇或母親乳房阻塞嬰兒鼻孔、先天性心臟病、肺部疾病及貧血等所致的氧氣不足。夜間哭鬧者,應注意是否為飢餓,晝眠夜哭等不良習慣,或衣被不當,過熱或過冷,活動性佝僂病,腸寄生蟲等所致。排便時啼哭者,可能為消化不良結腸炎、膀胱炎、尿道口炎和消化或泌尿系統畸形等所致。給刺激後啼哭的出現較正常嬰兒遲緩者,顯示存在大腦病變。啼哭與體位嬰兒身體某部有病症、外傷、骨頭病變或過敏性疼痛等,常因體位改變或觸及病變部位而哭鬧。牽扯耳廓哭鬧者,注意是否有外耳癤、中耳炎。轉頭或屈顱啼哭者,注意是否與腦膜刺激症或顱內壓增高等有關。睡在床上啼哭,抱起則不哭者,則有不良睡眠習慣。啼哭與伴隨癥狀啼哭並且伴有發燒、流涕、咳嗽者,多系呼吸道感染。啼哭並且伴有呼吸、心率增快者,多繫心、肺疾病。陣發性劇哭伴隨嘔吐或便血者,應注意腸套疊、腸梗塞、出血壞死性小腸炎、痢疾等。啼哭有多汗、易驚等,應注意佝僂病、營養不良等。啼哭伴面色蒼白或肝、脾、淋巴結腫大者,應注意是否有血液方面疾病。嬰兒的一切需要、情感、意志等生病等都會反映在哭聲中,根據寶寶哭聲的性質來判斷其正常性及合理性,以尋找寶寶啼哭的原因。尤其是新手父母要特別注意寶寶不正常的哭聲,以決定是否要就醫,當然也不要被寶寶撒嬌的哭聲給騙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沉默,是白羊座最大的哭聲
※大清崩潰前,紫禁城裡的哭聲-中國選舉與治理網
※內涵段子:我選擇又加了一個鐘頭,小姑娘哭聲更大了
※深度解讀韓國電影哭聲-下部